陈姥姥小儿推拿汇总
陈姥姥小儿推拿课笔记
![陈姥姥小儿推拿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7a36c3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e.png)
陈姥姥小儿推拿课笔记第一篇:陈姥姥小儿推拿课笔记因为最近开始迷上中医,正好在微博上看到陈姥姥的小儿推拿讲座,就报名参加了,收获很大。
特别是当天学会推拿后,在小虎身上实践效果简直立竿见影,不仅半夜不起来尿尿了,一觉到天亮,而且荨麻疹也不怎么起了。
后来小家伙发高烧的时候也用到了推拿,现在小虎已经不像当初那么抗拒了,推拿也成了每晚的必修课。
其实这个讲座的内容在陈姥姥的博客里都有,但现场听课印象较深,更大的好处是启发了妈妈育儿的思维方式,更是提供了很多学中医的资源,就像拿到了一个参考文献列表,值得后续再去学习钻研。
我当天的笔记整理如下:1.推拿取穴:按照中医的五行理论,人的五脏六腑皆有响声和表里关系,因此中医辨证要先学习其阴阳五行和上下关系,推拿时不仅要针对病症本身还有其赏析关系捎带推拿,如心脏不好,应该拨胳膊腋窝的小肠经(每天10min),干咳一般是肝火旺等。
肺主皮毛,脾胃主肉,肝主筋经,肾主骨。
2.推拿时辰:应该根据子午流注找时间对应的经穴,按照“病时、间时、甚者,取其输(穴)”操作,找时间对应“井荥输经合”的穴位及对应的颜色进行贴穴和揉穴。
如“鬼门十三针,太冲贴绿豆”。
3.小儿推拿原则:1)孩子感冒发烧,病毒性的属于土,细菌感染用抗生素属金。
白舌苔清鼻涕一般不宜用抗生素,红舌苔,突症热症可用抗生素。
用过抗生素后,孩子体内的苦寒之气需捏脊3-6个月方能消除。
2)前为阴,背为阳,手心为阴,手背为阳。
上火时揉前身和手心,从上往下为泄,反之为补。
离心为泄,向心为补。
3)小儿推拿力度以抹眼泪的力度为限,平均每秒2.5-3下,推拿时用痱子粉或软膏润滑。
4)推拿时一定先确认是否有心脏病,否则不易推拿和用力过大。
5)孩子一般肝肠有余,只能泄,不能补,而肾则相反。
不能补胃,只能来回推。
不能补肺,只能清肺。
6)捏脊3-5天歇一天,每天补肾10-15下。
7)久病必入心包经,需要推阴阳胃经。
4.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方式:1)黄蜂入洞:针对流清鼻涕。
小儿推拿手法大全
![小儿推拿手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64e66886137ee06eff9188a.png)
实用的小儿推拿大全很实用的宝宝家用推拿指南,包括夜啼、吐奶、退烧、增高、强体、腹泻、开胃等等12个症状的简易解决方法。
小儿推拿效果非常确切有效,爸爸妈妈要收藏!【迎香】[位置]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
[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称揉迎香。
[功用]鼻塞不闻香臭时,按之可以通利鼻窍,使香臭得闻,所以命名为迎香。
[主治]鼻塞流涕。
【耳后高骨】 [别名] 【高骨】。
[位置] 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下陷中。
[操作]两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耳后高骨。
[功用] 疏风解表。
[主治] 头痛,惊风,烦躁不安【天柱骨】[位置] 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示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汤匙蘸水自上向下刮。
[功用] 降逆止呕,祛风散寒。
[主治] 呕恶,项强,发热,惊风,咽痛等症。
【肩井】[位置] 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筋肉处,属足少阳胆经。
[操作] 用拇指与示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拿肩井,称拿肩井,一般提拿5次;用指端按肩井,称按肩井,一般按两分钟。
[功用] 发汗解表,补益气血。
[主治] 感冒,昏厥,上肢活动不利等。
【肾顶】[位置] 在小指顶端。
[操作] 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肾顶[功用] 揉肾顶能收敛肾气,固表止汗。
[主治] 自汗或盗汗(白天或夜间汗多),解颅(指囟门应合不合)等。
【掌小横纹】[位置]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操作]用中指或食指按揉,称揉掌小横纹。
[次数]100~500次。
[功用]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主治]常用于痰热喘咳、口舌生疮,顿咳,流涎等症,为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对婴儿流涎剧烈者,亦有良效。
【小横纹】[位置] 在掌面示、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操作] 以拇指甲掐,称掐小横纹;拇指侧推,称推小横纹。
[功用] 开胸散郁,化痰涎。
[主治] 气管炎,百日咳,肺炎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四横纹】(四缝)[位置]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小儿四指拼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为推四横纹。
小儿推拿专业思想报告感悟
![小儿推拿专业思想报告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b927ff6a5acfa1c7aa00cc7a.png)
用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在专业思想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山西运城中医小儿推拿学校名誉校长吕应安我们的同学从四面八方汇集在运城中医少儿推拿学校,学习少儿推拿专业。
你了解这个专业吗?可以说少儿推拿专业像明天的太阳,冉冉升起,欣欣向荣,充满了前途和希望;似一轮红日,旭日东升,蒸蒸日上,富有生机和魅力。
一、少儿推拿专业的三大优势1. 绿色安全的学科优势少儿推拿是一种绿色疗法,自然疗法,无创伤的疗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风光无限的朝阳产业。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保健意识的增强,这种无毒副作用的绿色疗法不断地为人们所认可和采取,绿色安全的学科优势将会进一步地显现出来。
2. 全国领先的水平优势我校办学二十年来,以孙德仁为校长的专业团队在教学、临床、科研的丰富实践中,汲取少儿推拿各流派的众家特长,在少儿推拿理论和实践手法上有新的突破和创新,建立了以重视脾胃调理为特色的中医少儿推拿理论体系和以轻、快、柔、实为特色的推拿手法体系。
发表了大量的论文论著,在全国少儿推拿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校主持制定了全国《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少儿推拿》和《亚健康服务规范?少儿推拿调理》在全国颁布实施,体现我们全国领先水平。
二是办学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少儿推拿专业在校学生达六百余人,每天到校临床部就诊的少儿络绎不绝,体现少儿推拿专业全国领先水平的实力所在。
3.独特稀缺的专业优势我校是全国唯一传授少儿推拿医术的中专学校,担负着全省、全国少儿推拿人才的培养,任务艰巨、重大和光荣。
在全国众多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而少儿推拿专业人才成了抢手货,人才需求缺口一直很大,大中城市有市场,乡镇县市有需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人才需求量仍会不断增加,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少儿推拿的专业优势会在一个较长的时间保持,认识这种专业优势,我们就会更加热爱少儿推拿专业。
二、少儿推拿专业的六大特性1.历史传承的精粹性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有一个叫扁鹊的名医,具有起死回生的推拿医术。
小儿推拿全系列(附动态图)
![小儿推拿全系列(附动态图)](https://img.taocdn.com/s3/m/81d6de7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f.png)
⼩⼉推拿全系列(附动态图)⼀、⼩⼉推拿⼿法 1.清、补脾⼟ 部位: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
操作:顺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中医功效等于吃⼈参、⽩术;从螺纹⾯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向——编者注)的直推为清,名“清脾⼟”。
脾⼟多⽤补,⽽少⽤清。
2.清、推⼤肠 部位:⾷指外缘(即⾷指桡侧——编者注),⾃指尖⾄虎⼝成⼀直线。
操作:从⾷指端直推⾄虎⼝,名“推⼤肠”,为补,⽌泻;从虎⼝推向⾷指端,名“清⼤肠”,治便秘。
3.揉板门 部位:⼿掌⼤鱼际平⾯。
操作:⽤中指尖作揉法,名“揉板门”。
揉法为补,⾃掌根推向指根(即离⼼⽅向——编者注)为“清”,作⽤同清推⼤肠。
4.清肝⽊ 部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
注意:“肝⽊”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
5.清⼼⽕ 部位: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
注意:“⼼⽕”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
清肝⽊与清⼼⽕有清⽕、降热功能。
6.清、补肺⾦ 部分:⽆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肺⾦”;旋推为补,名“补肺⾦”。
“肺⾦”实热症⽤清法,虚症⽤补法。
7.补肾⽔部位:⼩指脂腹。
操作:肾⽔与肝⽊、⼼⽕、肺⾦的⼿法不同,直推为补,名“补肾⽔”。
注意:“⽔”宜补不宜清,补肾⽔相当吊盐⽔与葡萄糖,也有健体与降热作⽤。
8.揉外劳宫部位:第三掌⾻背侧,腕横纹⾄掌⾻⼩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指尖作揉法,名“揉外劳宫”。
有清热、镇静、⽌痛作⽤。
9.推上三关部位:⼩臂前侧,⾃腕横纹⾄肘部成⼀直线。
操作:⽤拇指或⾷、中两指⾃下向上推,名“推上三关”或“推三关”,有发汗降热作⽤。
10.清天河⽔部位:⼩臂内侧,⾃腕横纹中点⾄肘横纹中点成⼀直线。
操作:⽤拇指侧推或⽤⾷、中指指腹向上直推,名“清天河⽔”,是退热重要⼿法,还有宁⼼与安眠作⽤。
11.退六腑 部位:⼩臂后侧,⾃腕横纹⾄肘部成⼀直线。
操作:⽤拇指或⾷、中两指指腹⾃肘部向前推向腕部,名“退六腑”。
小儿推拿小窍门
![小儿推拿小窍门](https://img.taocdn.com/s3/m/3b408e35dd36a32d72758111.png)
小儿都是阳性身体,一般的感冒、咳嗽、流鼻涕、便便不好、尿床、不爱吃饭等,都可以通过推拿来解决,避免了吃药打针吃抗生素这样的痛苦以及可能带来的恶果。
我也通过在孩子身上的实践获得了一些成效。
首先介绍下孩子的5个手指分别代表的脏器从大拇指到小指头分别是:脾,肝,心,肺,肾。
1. 不爱吃饭- 捏脊据陈姥姥介绍背部有很多条经络经过,捏脊的好处很多,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改善孩子的饮食和促进身体长高。
这个方法我只是偶尔给孩子做下,因为孩子本身胃口就很好个子长得也很快。
但据试验了这个方法的人说:捏脊一段时间后,孩子的胃口大开并且身高也长势喜人了。
姥姥说:每年的5月和10月是孩子长个的最好季节,所以要赶在4月和9月就开始给孩子捏脊,让他们在长个的季节好好表现。
捏脊的方法很多种,这里介绍的是三字经派的3捏2提法。
3捏-让孩子俯卧在垫子上,先用手掌从上往下轻轻按压一下他的背部,让他放松。
从孩子的尾骨开始提起,要连皮带肉一起提起,不能只捏一点皮往上提,那样会比较疼的。
然后往上赶,就是两个大拇指在后,其他手指在前,连皮带肉一起往上赶,直到大椎处。
大椎就是脖子后面的大骨头处。
在大椎处再提几下,然后双手从孩子的脊柱两侧滑下来,使点劲哦。
这样的动作重复3次,这就是3捏2提里的3捏。
2提-同样从孩子的尾骨出开始提起,然后向前赶两下,提一下,就这样重复,提一下赶两下,直到肋骨处,大概就是背部中间的地方。
然后一直赶到大椎,在大椎处再提几下。
这样的动作重复2次,这就是3捏2提里的2提。
捏完了提完了,可以再把孩子脊柱两侧从上到下的用手捏一捏,让背部的血液循环加快。
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孩子,还适用于大人,我也让玉爸给我捏过,捏的时候有些疼,但捏完了很舒服。
大人捏的时候要注意的一点是高血压的人要从上往下捏,捏脊还有降压作用。
有想改善孩子胃口想让孩子长高的家长可以试一下。
2. 感冒流鼻涕-艾灸盒+黄蜂出洞孩子着凉后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流鼻涕,所以家长尽量要在变天的时候给孩子适当地保暖,有风的时候要给孩子带帽子和围巾,保护好孩子的头。
小儿推拿穴位入门:肾、止汗点、夜尿点、二马、小肠、少泽
![小儿推拿穴位入门:肾、止汗点、夜尿点、二马、小肠、少泽](https://img.taocdn.com/s3/m/3158e87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6c.png)
小儿推拿穴位入门:肾、止汗点、夜尿点、二马、小肠、少泽
看完视频,大家都学会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的知识点吧!
补肾经
肾经位于小指末节螺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推为补肾经。
作用:补肾益脑、温养下元(温馨提示:肾经宜补不宜清)
止汗点
止汗点在小拇指指尖上,两手各掐9下。
睡着了出汗叫盗汗,安静坐着叫自汗,都是肾虚的表现,早掐一次,晚掐一次,当天可见效。
夜尿点
夜尿点在小拇指的第一指痕,等孩子睡着的时候轻轻摁住十分钟即可,小宝宝5分钟。
一般尿床的孩子掐两天即可见效。
二马
二马在四、五掌骨之间,用大拇指按圈揉,不分左右,也可补肾。
小肠穴
小肠穴在手指外侧,小便上火清小肠,痢疾的孩子清小肠,让水从小便出。
少泽穴
少泽在指甲脚外侧,掐十分钟,可加奶水。
陈姥姥是谁?
陈姥姥,本名陈雪芳,师从中医大师陈为章老师;擅长小儿推拿,中医针灸;有空会上网,她认为学习伟大的中医是改造世界观的过程。
中医推拿一定要手把手教。
刘姥姥小儿推拿
![刘姥姥小儿推拿](https://img.taocdn.com/s3/m/da0af3d5f111f18582d05a93.png)
刘姥姥小儿推拿场外指导退高烧。
小儿高烧了,还“场外指导”?!本来就不应该这样做的,可是情急之下不得已而为之!一位妈妈紧急短信求助,下面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对家长有用。
只要四肢不发凉就好,发凉就用热水烫热,同时上三关15-20分钟,一定让四肢热起来!积食的话,大便特别臭,清大肠!高烧不退:双臂大清天河水,甚至可以沾凉水推,15--30分钟!清大肠,涂油轻刮痧10-15分钟舌苔白色是寒证,马上捏脊5-7-9遍,甚至整个后背。
还可以用毛巾温水擦身,从上到下,从中间向四肢,擦红擦热。
用佑三搓,和温水擦身同一方向今年高烧都是这样反复一次次用手法退烧免疫力一次次重新编程,最终打败病毒,孩子会增加抵抗力!*************************************** ***************************************** ******************解决乳汁量稀少的手法:一、掐双手五指指甲根旁边的少泽穴,各10分钟;二、捏脊!捏脊大补肾阳,当时乳汁会喷涌而出!呵呵呵呵,不一定百分之百有效,但绝大多数有效。
请各位反馈!【转:四缝穴是经外奇穴,位于第2-5指掌面,从指尖数第2节横纹中央。
四缝穴除了治疗小儿疳积、百日咳外,其治疗范围在逐渐扩大。
如胃脘痛、腹痛、腹胀、咽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呃逆、中暑、发热、感冒哮喘、小儿惊风等症均有奇效。
还有人发现可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疖肿、痛风、月经不调等成人病症。
】我的体会是:掐四缝给宝宝调理身体,要从2指开始掐,小宝宝每指6下;大宝宝或者病重者6的N倍数即可;力度是:快掐哭了,或者掐哭了。
判断小儿寒热一定要看舌苔!看不到就大些力掐四缝,一哭就张嘴了----又治病又能看舌苔!小儿身体常见问题调理之一二三(2012-03-19 08:22:49)转载▼一、盗汗自汗(肾虚):掐五指指尖(正对手指骨尖,距离指甲根约2毫米)7-9下;如果无显效,掐双手;再无显效早晚各一次。
《小儿按摩经》
![《小儿按摩经》](https://img.taocdn.com/s3/m/ee97393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7.png)
《小儿按摩经》四明陈氏著穴法不详注针卷考之甚详。
夫小儿之疾并无七情所干不在肝经则在脾经不在脾经则在肝经其疾多在肝、脾两脏此要诀也。
急惊风属肝木风邪有余之症治宜清凉苦寒、泻气化痰。
其候或闻木声而惊或遇禽兽驴马之吼以致面青口噤或声嘶啼哭而厥。
发过则容色如常良久复作其身热面赤因引口鼻中气热大便赤黄色惺惺不睡。
盖热甚则生痰痰盛则生风偶因惊而发耳。
内服镇惊清痰之剂外用掐揉按穴之法无有不愈之理。
至于慢惊属脾土中气不足之症治宜中和用甘温补中之剂。
其候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以泻泄日久中气太虚而致发搐发则无休止其身冷面黄不渴口鼻中气寒大小便青白昏睡露睛目上视手足螈筋脉拘挛。
盖脾虚则生风风盛则筋急俗名天吊风者即此候也。
宜补中为主仍以掐揉按穴之法细心运用可保十全矣。
又有吐泻未成慢惊者急用健脾养胃之剂外以手法按掐对症经穴脉络调和庶不致变慢惊风也。
如有他症穴法详开于后临期选择焉。
手法歌心经有热作痰迷天河水过作洪池肝经有病儿多闷推动脾土病即除。
脾经有病食不进推动脾土效必应肺经受风咳嗽多即在肺经久按摩。
肾经有病小便涩推动肾水即救得小肠有病气来攻板门横门推可通。
用心记此精宁穴看来危症快如风。
胆经有病口作苦好将妙法推脾土大肠有病泄泻多脾土大肠久搓摩。
膀胱有病作淋疴肾水八卦运天河胃经有病呕逆多脾土肺经推即和?H 褂病寒热魔天河过水莫蹉跎。
命门有病元气亏脾土大肠八卦推仙师授我真口诀愿把婴儿寿命培。
五脏六腑受病源须凭手法推即痊俱有下数不可乱肺经病掐肺经边。
心经病掐天河水泻掐大肠脾土全呕掐肺经推三关目昏须掐肾水添。
再有横纹数十次天河兼之功必完头痛推取三关穴再掐横纹天河连。
又将天心揉数次其功效在片时间齿痛须揉肾水穴颊车推之自然安。
鼻塞伤风天心穴总筋脾土推七百耳聋多因肾水亏掐取肾水天河穴。
阳池兼行九百功后掐耳珠旁下侧。
咳嗽频频受风寒先要汗出沾手边次掐肺经横纹内乾位须要运周环。
心经有热运天河六腑有热推本科饮食不进推脾土小水短少掐肾多。
大肠作泻运多移大肠脾土病即除次取天门入虎口揉脐龟尾七百奇。
三字经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解释
![三字经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046e00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2.png)
推拿基本原则:
1,上火揉手心穴位,受寒凉揉手背穴位,手背均为补阳;舌苔白则按手背穴,舌苔黄则用手心穴;推拿也要根据舌苔;
2,推拿时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泄;手法轻为补,重为泄;慢为补,快为泄;推单数为补,双数为泄如推几遍;向心脏方向推为补,离心推为泄;
3,三字经派推拿,3岁以下,均推左手,3岁以上,男左女右;陈姥姥认为哪手方便推哪手,左右开弓亦可;
4,本身有重病的人,不要给别人推,耗阳气;
5,三字经派不许动心经,中指不能动,掐四缝穴除外;
6,给小孩推拿可以用淀粉、滑石粉、痱子粉,不用油推;刮痧时可用油;
7,有毛病才推拿,没毛病时靠身体自行运转;小孩推拿不可过于频繁,过多调动内气亦
会引起紊乱;捏积有病没病都可以做;
三字经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解释
小儿特定穴的功能。
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
![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8de3eea90c69ec3d4bb7556.png)
40个小儿推拿手法, 其特点是取穴以手臂部穴位为主, 全身穴位为辅;手法灵巧共同, 把持规范简便, 且疗效显著.快来跟着学两招吧!一、脾经(脾土)位置:①在拇指桡侧缘末节, 自指尖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用于直推法补脾经);②在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用于直推法清补脾经);③在拇指的螺旋面(用于旋推法补脾经).把持:术者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儿手, 食指和拇指捏住小儿拇指, 用右手拇指推之.①直推法:将小儿拇指屈曲, 自指尖推至指间关节横纹处, 称补脾经(或补脾土);②将小儿拇指伸直, 自指根至指尖来回推, 称清脾经(或清补脾经).③旋推法:拇指面旋推, 顺时针方向为补, 逆时针方向为泻.一般用300~500次.作用:脾为后天之本, 补之可补虚扶弱, 补血生肌, 进饮食, 化痰涎, 助消化, 止泻痢;清之可清热利湿, 消食化积.主治:食欲不振, 呕吐, 泄泻, 疳积, 痢疾, 惊厥, 黄疸, 湿痰, 痿证, 疹、痘不出, 改变面色等.说明:经实验证明:推补脾经有以下作用:①对胃蠕动有增进作用;②可使胃液的酸度增高;③可使胃卵白酶分泌增加;④对淀粉酶作用不明显.二、肝经(肝木)位置:在食指掌面.把持:将小儿的食指面向上, 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 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 称为清肝经(或称平肝或泻肝);由指尖推向指根, 称为补肝经.一般100~500次.作用:开郁, 除烦, 平肝胆之火, 息风镇惊.主治:目赤, 昏闭, 烦躁不安, 惊风抽搐, 口苦咽干.说明:肝经一般用清法, 不用补法, 若肝虚应补时, 则用补肾经代之, 为滋肾养肝法.因肾为肝之母, 补肾即补肝.如肝实或不采纳本穴, 可用泻心火, 或用清天河水、清小肠穴代之, 因肝为心之母, 实则泻其子, 心与小肠相内外.三、心经(心火)位置:在中指掌面.把持:将小儿的中指面向上, 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 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 称为清心经;由指尖推向指根, 称为补心经.100~500次.作用:清热, 泻心火, 补益心血, 养心安神.主治:小便晦气, 口舌生疮, 目赤, 五心烦热, 惊惕不安.说明:心经一般用泻法, 不用补法, 因心火不能妄动.若心气虚或不采纳本穴, 可用清天河水穴代之.如患儿高热并见两颧腮部色赤尤甚, 为火来烁金, 可有剧咳发作, 应采纳泻法, 推1~2次后.多见两颧腮色赤消退, 对剧咳也可缓解.但对患有肺结核病的两颧腮色赤者, 用之无效.四、肺经(肺金)位置:在无名指掌面.把持:将小儿的无名指指面向上, 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 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或来回推称为清肺经;由指尖推向指根, 称为补肺经.100~500次.作用:宣肺止咳, 顺气化痰, 疏风解表, 清热通便.主治:感冒, 发热, 咳喘, 肺炎, 肺虚, 自汗, 冷汗, 便结等症.说明:肺经一般用清法或泻法, 不用补法.小儿慢性腹泻、虚寒泻, 应用本穴时应慎重, 推清本穴时间要少, 或不取本穴, 用之不妥, 多见腹泻加剧;如患急症需用本穴时, 可推清本穴1~2次, 待症见缓解后, 应停用.自汗、冷汗及脱肛可用补法, 对肺风喘急等症, 禁用补法.五、肾经(肾水)位置:在小指掌面, 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把持:将小儿的小指面向上, 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 右手拇指由小儿小指指尖推至指根, 称补肾经.100~500次.作用:肾为先天之本, 补肾经可补肾益脑, 益气助神, 纳气定喘, 温下元, 止虚火等.主治:五更泻, 遗尿, 尿频, 肾虚咳喘, 惊风, 癫痫, 牙痛, 骨软无力, 先天缺乏.六、年夜肠位置:在食指桡侧缘, 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把持:将小儿食指固定于术者左手虎口内, 以右手拇指外侧缘推之.自指尖推向指根称补年夜肠, 自指根推向指尖称泻年夜肠, 来回推称清年夜肠.100~500次.作用:补之固肠涩便, 泻之清利脏腑之湿热, 平补平泻导积滞.主治:积食, 口疮, 痢疾, 泄泻, 肛门红肿, 脱肛, 翻肛, 便秘.说明:年夜肠有固肠涩便之功, 但水泻(即湿热泻)时, 应以利尿为主, 推年夜肠时先用泻法、清法, 等尿多后再用补法;里急后重时先用泻年夜肠, 症状缓解后改为清年夜肠或补年夜肠.虚证、脱肛者要用补法;翻肛、肛门红肿、便秘者用泻法或清法.七、小肠位置:在小指尺侧缘, 自指根至指尖成一直线.把持:患儿立掌, 术者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 侧握小儿四指, 使其小指尺正面流露, 再以右手拇指推之, 自指根推向指尖, 称清小肠(或称利小肠或推小肠).一般100~500次, 若独自推小肠, 可推1000次(如无小便时用).作用:分别清浊, 泻热利尿.主治:水泻无小便, 尿频, 尿闭, 尿少, 口疮, 伸舌, 弄舌, 木舌, 口唇裂, 尿道炎.八、小天心(鱼际交)位置:在手掌根正中处, 年夜、小鱼际之间凹陷中, 阴阳池交界处.把持:令小儿掌心向上, 用中指、拇指端揉之或用拇指甲掐之, 或右手半握拳用食、中指第一、第二节反面捣之.揉100~500次;掐3~5次;捣5~20次.作用:通窍散结, 疏通经络, 安神镇惊, 清热利尿, 明目, 矫正筋脉的拘急或偏胜.主治:感冒发热, 神昏, 烦躁不安, 惊风, 抽搐, 癫痫, 失眠, 夜啼, 一切眼疾, 小便晦气, 疹痘欲出不透, 解颅等症.九、阴阳位置:在手掌根部, 小天心穴的两侧, 拇指侧为阳池穴, 小指侧为阴池穴.把持:术者以两手拇指自小天心穴向两侧分推, 称分阴阳;自小天心两侧的阴池穴、阳池穴向小天心穴合推, 称合阴阳.100~300次.作用:分阴阳有调和脏腑, 平衡阴阳的作用;合阴阳有利痰散结的作用.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红白痢疾、肠炎、惊风、抽搐、泄泻、呕吐、黄疸;痰涎壅盛、胸闷咳喘.十、板门位置:在拇指下, 手掌年夜鱼际平面.把持:使小儿年夜鱼际流露, 术者用右手拇指来回推之称清板门;以指端在年夜鱼际平面的中点做揉法, 称揉板门.100~500次.作用:清热凉血, 止血除烦, 消食化积, 具有升降之功.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感冒发热、高热不退、阴虚内热、疹痘潮热不退或疹痘后低热、烦躁不安、口臭、鼻出血、鼻腔炎、上牙龈红肿、光面舌、苔厚等.十一、内劳宫位置:在掌心中央.把持:用拇指或中指端掐揉之, 称掐揉内劳宫;以中指端点患儿手掌中心处, 微用力后迅速抬起, 称点内劳宫;在掌心中滴几滴凉水, 以指端逆运内劳宫, 或从小指掌面运到掌心, 称运内劳宫或水底捞明月.揉100~300次, 运10~30次, 掐3~5次.作用:小儿推拿培训(njbjysctn)。
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
![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214b250c77da26924c5b0c6.png)
宝贵的40个小女推拿脚法大齐,下浑大图!之阳早格格创做40个小女推拿脚法,其特性是与穴以脚臂部穴位为主,齐身穴位为辅;脚法机灵特殊,支配典型烦琐,且疗效隐著.快去跟着教二招吧!一、脾经(脾土)位子:①正在拇指桡侧缘终节,自指尖至指间枢纽横纹处(用于直推法补脾经);②正在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用于直推法浑补脾经);③正在拇指的螺旋里(用于旋推法补脾经).支配:术者用左脚的知名指战小指夹住小女脚,食指战拇指捏住小女拇指,用左脚拇指推之.①直推法:将小女拇指伸直,自指尖推至指间枢纽横纹处,称补脾经(或者补脾土);②将小女拇指伸直,自指根至指尖去回推,称浑脾经(或者浑补脾经).③旋推法:拇指里旋推,顺时针目标为补,顺时针目标为泻.普遍用300~500次.效率:脾为后天之原,补之可补真扶强,补血死肌,进饮食,化痰涎,帮消化,行泻痢;浑之可浑热利干,消食化积.主治:食欲没有振,呕吐,鼓泻,疳积,痢徐,惊厥,黄疸,干痰,痿证,疹、痘没有出,改变里色等.道明:经真验道明:推补脾经有以下效率:①对于胃爬动有促进效率;②可使胃液的酸度删下;③可使胃蛋黑酶分泌减少;④对于淀粉酶效率没有明隐.二、肝经(肝木)位子:正在食指掌里.支配:将小女的食指里进与,夹进术者左脚虎心内,左脚拇指推之.由指根推背指尖,称为浑肝经(或者称仄肝或者泻肝);由指尖推背指根,称为补肝经.普遍100~500次.效率:启郁,除烦,仄肝胆之火,息风镇惊.主治:目赤,昏关,慢躁没有安,惊风抽搐,心苦吐搞.道明:肝经普遍用浑法,没有必补法,若肝真应补时,则用补肾经代之,为滋肾养肝法.果肾为肝之母,补肾即补肝.如肝真或者没有采与原穴,可用泻心火,或者用浑银河火、浑小肠穴代之,果肝为心之母,真则泻其子,心与小肠相内中.三、心经(心火)位子:正在中指掌里.支配:将小女的中指里进与,夹进术者左脚虎心内,左脚拇指推之.由指根推背指尖,称为浑心经;由指尖推背指根,称为补心经.100~500次.效率:浑热,泻心火,补益心血,养心安神.主治:小便不利,心舌死疮,目赤,五心烦热,惊惕没有安.道明:心经普遍用泻法,没有必补法,果心火没有克没有及妄动.若心气真或者没有采与原穴,可用浑银河火穴代之.如患女下热并睹二颧腮部色赤尤甚,为火去烁金,可有剧咳收火,应采与泻法,推1~2次后.多睹二颧腮色赤消退,对于剧咳也可缓解.但是对于患有肺结核病的二颧腮色赤者,用之无效.四、肺经(肺金)位子:正在知名指掌里.支配:将小女的知名指指里进与,夹进术者左脚虎心内,左脚拇指推之.由指根推背指尖或者去回推称为浑肺经;由指尖推背指根,称为补肺经.100~500次.效率:宣肺行咳,顺气化痰,疏风解表,浑热通便.主治:感冒,收热,咳喘,肺炎,肺真,自汗,匪汗,便结等症.道明:肺经普遍用浑法或者泻法,没有必补法.小女缓性背泻、真热泻,应用原穴时应慎沉,推浑原穴时间要少,或者没有与原穴,用之没有当,多睹背泻加剧;如患慢症需用原穴时,可推浑原穴1~2次,待症睹缓解后,应停用.自汗、匪汗及脱肛可用补法,对于肺风喘慢等症,禁用补法.五、肾经(肾火)位子:正在小指掌里,自指尖至指根成背去线.支配:将小女的小指里进与,夹进术者左脚虎心内,左脚拇指由小女小指指尖推至指根,称补肾经.100~500次.效率:肾为先天之原,补肾经可补肾益脑,益气帮神,纳气定喘,温下元,行真火等.主治:五更泻,遗尿,尿频,肾真咳喘,惊风,癫痫,牙痛,骨硬无力,先天缺累.六、大肠位子:正在食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背去线.支配:将小女食指牢固于术者左脚虎心内,以左脚拇指中侧缘推之.自指尖推背指根称补大肠,自指根推背指尖称泻大肠,去回推称浑大肠.100~500次.效率:补之固肠涩便,泻之浑利净腑之干热,仄补仄泻导积滞.主治:积食,心疮,痢徐,鼓泻,肛门黑肿,脱肛,翻肛,便秘.道明:大肠有固肠涩便之功,但是火泻(即干热泻)时,应以利尿为主,推大肠时先用泻法、浑法,等尿多后再用补法;里慢后沉时先用泻大肠,症状缓解后改为浑大肠或者补大肠.真证、脱肛者要用补法;翻肛、肛门黑肿、便秘者用泻法或者浑法.七、小肠位子:正在小指尺侧缘,自指根至指尖成背去线.支配:患女坐掌,术者以拇指战其余四指相对于,侧握小女四指,使其小指尺正里表露,再以左脚拇指推之,自指根推背指尖,称浑小肠(或者称利小肠或者推小肠).普遍100~500次,若单独推小肠,可推1000次(如无小便时用).效率:分别浑浊,泻热利尿.主治:火泻无小便,尿频,尿关,尿少,心疮,伸舌,弄舌,木舌,心唇裂,尿讲炎.八、小天心(鱼际接)位子:正在脚掌根正中处,大、小鱼际之间凸起中,阳阳池接界处.支配:令小女掌心进与,用中指、拇指端揉之或者用拇指甲掐之,或者左脚半握拳用食、中指第一、第二节反里捣之.揉100~500次;掐3~5次;捣5~20次.效率:通窍集结,疏通经络,安神镇惊,浑热利尿,明目,矫正筋脉的拘慢或者偏偏胜.主治:感冒收热,神昏,慢躁没有安,惊风,抽搐,癫痫,得眠,夜笑,十足眼徐,小便不利,疹痘欲出没有透,解颅等症.九、阳阳位子:正在脚掌根部,小天心穴的二侧,拇指侧为阳池穴,小指侧为阳池穴.支配:术者以二脚拇指自小天心穴背二侧分推,称分阳阳;自小天心二侧的阳池穴、阳池穴背小天心穴合推,称合阳阳.100~300次.效率:分阳阳有调战净腑,仄稳阳阳的效率;合阳阳有利痰集结的效率.主治:感冒收热、热热往去、黑黑痢徐、肠炎、惊风、抽搐、鼓泻、呕吐、黄疸;痰涎壅衰、胸闷咳喘.十、板门位子:正在拇指下,脚掌大鱼际仄里.支配:使小女大鱼际表露,术者用左脚拇指去回推之称浑板门;以指端正在大鱼际仄里的中面搞揉法,称揉板门.100~500次.效率:浑热凉血,行血除烦,消食化积,具备降落之功.主治:食欲没有振、呕吐、鼓泻、感冒收热、下热没有退、阳真内热、疹痘潮热没有退或者疹痘后矮热、慢躁没有安、心臭、鼻出血、鼻腔炎、上牙龈黑肿、光里舌、苔薄等.十一、内劳宫位子:正在掌心中央.支配:用拇指或者中指端掐揉之,称掐揉内劳宫;以中指端面患女脚掌核心处,微用力后赶快抬起,称面内劳宫;正在掌心中滴几滴凉火,以指端顺运内劳宫,或者从小指掌里运到掌心,称运内劳宫或者火底捞明月.揉100~300次,运10~30次,掐3~5次.效率:小女推拿训练(njbjysctn)。
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
![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0531cb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3.png)
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对小儿身体特定部位的推拿按摩,以达到调理身体、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下为您介绍 40 个珍贵的小儿推拿手法。
1、补脾经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拇指螺纹面上作顺时针旋转推动,约 300 次。
具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
2、清脾经与补脾经相反,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拇指螺纹面上作逆时针旋转推动,约 300 次。
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
3、清肝经用拇指螺纹面从小儿食指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约 300 次。
有平肝泻火、解郁除烦的功效。
4、清心经用拇指螺纹面从小儿中指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约 300 次。
可清心泻火、养心安神。
5、清肺经用拇指螺纹面从小儿无名指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约 300 次。
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
6、补肾经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小指螺纹面上作顺时针旋转推动,约 300 次。
具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
7、清大肠用拇指螺纹面从小儿食指尖向虎口方向直推,约 300 次。
能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
8、补大肠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食指桡侧缘,自指尖至虎口呈一直线,作自虎口向指尖方向直推,约 300 次。
可涩肠固脱、温中止泻。
9、揉板门用拇指揉小儿手掌大鱼际平面,约 300 次。
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滞的作用。
10、运内八卦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手掌内八卦处作环形推动,约 300 次。
能宽胸理气、行滞消食。
11、揉中脘用指端或掌根按揉小儿脐上 4 寸处,约 3 分钟。
可健脾和胃、消食和中。
12、揉脐用中指或食指指端或掌根揉小儿肚脐,约 3 分钟。
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消食导滞。
13、摩腹用手掌或四指在小儿腹部作顺时针环形摩动,约 5 分钟。
可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14、分腹阴阳用双手拇指沿肋弓边缘,向两旁分推,约 100 次。
能调理气机、消食导滞。
15、揉足三里用拇指按揉小儿外膝眼下 3 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约 3 分钟。
具有健脾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的作用。
陈姥姥小儿推拿培训
![陈姥姥小儿推拿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1d790d4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6.png)
陈姥姥小儿推拿培训陈姥姥小儿推拿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中医疗法,它是专门针对儿童而发展的,通过按摩等手段能够帮助儿童提高免疫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陈姥姥小儿推拿,许多人也开始选择学习陈姥姥小儿推拿,以帮助更多的孩子健康成长。
下面,本文将介绍陈姥姥小儿推拿的培训方案,让大家更加了解该项技能的学习流程和要点。
一、培训课程1.理论课在学习陈姥姥小儿推拿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项技能。
因此,理论课是学习陈姥姥小儿推拿不可缺少的一环。
理论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中医基础知识: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明白中医对人体的认识和治理方法,以及学习中医诊断和辨证论治的基本方法。
(2)小儿推拿基础知识:学习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和穴位,掌握小儿推拿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3)疾病预防和保健知识:了解儿童常见病和保健知识,掌握预防和保健的基本方法。
理论课是最基础和重要的课程,通过理论课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陈姥姥小儿推拿,掌握其基本理论和方法。
2.实践课陈姥姥小儿推拿的实践课程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该项技能,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课的知识。
实践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小儿推拿基本手法:学习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和按摩穴位的方法,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小儿常见病的治疗方法:学习小儿常见病的治疗方法,熟悉各种治疗操作流程。
(3)实际操作:实际操作与教师指导下,通过对实际患者进行推拿,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和判断能力。
通过实践课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小儿推拿的操作方法和流程,帮助更多的孩子减轻疾病和疼痛。
二、培训内容学习陈姥姥小儿推拿需要具备基本的中医理论知识,而且需要掌握相关的手法和穴位。
同时,还需要了解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常见的疾病。
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内容:1.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医是陈姥姥小儿推拿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学习中医理论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儿推拿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陈姥姥小儿推拿
![陈姥姥小儿推拿](https://img.taocdn.com/s3/m/7fe8f1e4770bf78a652954e9.png)
陈姥姥小儿推拿本期看点提示宝宝生病,除了吃药打针,妈妈们也可以学习小儿推拿为宝宝进行治疗与保健。
小儿推拿专家为您详细演示小儿推拿相关手法。
专家相关视频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指导小儿推拿神奇攻效小儿捏脊现场操作常见小儿推拿手法有哪些?"推”和“拿”是两个字,在手法上是否也不尽相同呢?陈姥姥:推拿这两个动作,这两个手法来概括中医叫做推拿导引术,其余还有揉、掐、按、压、拍,但一般孩子忍受不了拍打,即使需要拍打也要用空掌。
常见小儿积食该如何治疗?小儿积食是非常常见的情况,小儿推拿手法即可轻松帮宝宝治疗陈姥姥:捏脊,是用双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在宝宝背部皮肤表面循序捏拿捻动的一种中医治病的方法。
捏脊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整体地、双向地调节内脏活动,从而防治多种疾病。
最好的推拿时间是何时?掌握给宝宝进行小儿推拿的时间,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陈姥姥:一般情况下,一岁以里的宝宝一般推拿5~10分钟,两至三岁的孩子10~15分钟,如果孩子病情严重,甚至可以推20分钟,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时间。
小儿捏脊早晨空腹捏效果最好,如果家长没有时间,睡前捏也可以。
而普通的推拿在宝宝睡着后进行则更易操作。
家长们一起努力,让孩子远离抗生素的伤害,健康活泼地成长!陈雪芳:师从中医大师陈为章老师擅长小儿推拿、中医针灸穴位:内八卦位置:掌心内劳宫四周操作:用拇指或中指腹作顺时针方向运转,称运内八卦法,约50-100次主治:胸闷、腹胀、呕吐、食欲不振、咳痰不爽等穴位:天河水位置:前臂内侧正中,呈一直线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推100-150次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症穴位:六腑位置: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直线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二指面自肘推向腕,约推100-500次主治:一切热证。
高热、烦躁、咽喉肿痛、大便干燥等手把手指导妈妈关注孩子健康养个孩子真有那么难吗?在育儿路上你还有哪些困惑?《育儿公开课》由搜狐母婴原创出品。
小儿推拿讲座稿为什么你家的孩子老生病?
![小儿推拿讲座稿为什么你家的孩子老生病?](https://img.taocdn.com/s3/m/ba545aa0c77da26925c5b0b7.png)
小儿推拿讲座稿为什么你家的孩子老生病?陈雪芳.陈姥姥小儿推拿有些孩子老是生病,每个月甚至十天半个月就要病一次。
这让家长非常头疼!我所见到的爱生病的孩子,原因最多的有三种:第一,过度喂养、西化的喂养;第二,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第三是用过较多次抗生素、激素。
第一种是最常见的。
一大家子人围着一个孩子,万般疼爱,生怕吃不饱穿不暖,每顿饭都硬塞,出门就捂着。
祖宗说的:“若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全被扔在脑后。
记住:孩子吃饭永远不能硬塞,只能七分饱;孩子永远不能比大人穿得多盖得多(指身体正常的大人)!现代西化的营养学,把各种食物的蛋白、微量元素、纤维素准确计算出来指导家长,家长们会严格按照“科学”的指标来添加辅食喂养孩子。
西化营养学的种种分析计算很精准,对家长的指导无微不至。
但孩子就是问题多多!因为西化营养学的最大问题是只分析成分不懂得食物的属性。
例如:有很多“科学”指导让孩子吃鳕鱼等海鲜,以补充鱼类蛋白质。
家长就鳕鱼粥、鳕鱼面等等。
深海鱼虽好,但它的属性为性寒之物。
所以,有孩子长期肚子疼、拉稀、寒泻、咳嗽、湿疹.....舌苔大多为白色、四肢发凉为寒相。
又例如:只讲各种肉类的蛋白质、脂肪,指导家长搭配鸡肉虾肉猪肉羊肉牛肉......但是,肝火旺盛的孩子,夜卧不宁、甚至多动症抽动症的孩子,越吃鸡肉越折腾得厉害。
原因是,鸡肉羊肉为发物。
再例如:所谓多吃水果补充各种维生素之谈,也害人不浅!水果总体上属阴,体弱之人尤其是老人孩子不要多吃,尤其不要晚上吃----这叫做阴上加阴,打击人体阳气!脾胃虚弱、脾虚泻、寒泻、鼻炎、咳嗽、哮喘、湿疹的孩子基本上就不可以吃,只能病好以后再吃。
常有的孩子用小儿推拿治好了咳嗽,一吃水果、酸奶,马上又犯病!西化的营养“科学”认为吃素对孩子发育不好,必须要各种营养搭配。
但很多素宝宝、纯素宝宝(孕妈妈就吃素),却明显的发育良好,白里透粉,非常健康!很多孩子身体有种种问题,吃一段素后身体痊愈了。
送健康的老陈外五行手法
![送健康的老陈外五行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a100717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3.png)
送健康的老陈外五行手法一按目:调节肝部功能的基本行法。
身体盘坐,轻闭双眼,均匀呼吸,(用鼻子吸气,用口呼气);将双手搓至温热,双手掌心按在眼睛上,手心对准眼球部位,手不动,接着依次平行缓慢移动眼球,上下各三次,左右各三次,然后缓慢移动眼球,顺时针三圈,逆时针三圈,双手移开为一次,再次搓双手重复以上动作,早晚各做九次。
二搓喉:调节肺部功能的基本行法。
身体盘坐,单手以虎口托住下颚,自上向下搓至锁骨,左右手交替做,左手搓时用鼻吸气,右手搓时用口呼气,每只手算一次,早晚各做四十五次。
三揉腹:调节脾功能的基本行法。
身体盘坐,双手搓至温热,十指交叉按在小腹部,饶肚脐顺时针和逆时针运动。
顺时针揉时用鼻吸气,逆时针揉时用口呼气,顺逆为一回,早晚各做九回。
注:腹泻者全部顺时针揉十八圈,便秘者全部逆时针揉十八圈。
四拿足:调节心脏功能的基本行法。
身体平坐,将一只脚放在另一条腿上,左脚放在右腿上,用右手抓住左脚脚趾向足背方向用力搓一下(通过涌泉穴到第三脚趾尖)最后以足踝为轴使脚顺时针转一周,两脚交替进行,左右脚操作为一次,早晚各做九次。
五提肛:调节心脏功能的基本行法。
身体站立放松,双手自然下垂,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用鼻子吸气时两脚跟抬起,收紧肛门肌肉,气满停1-2秒钟,然后用口呼气,同时脚跟缓慢落下,全身放松。
吸呼操作为一次,早晚各作八十一次。
提示:以上五个行法呼吸必须联贯,行法与行法衔接时不得随意变更呼吸。
早日出晚日落时做。
圣宣五行疗法分外五行和内五行,外五行力在打通身体经脉,内五行力在打通气脉及血脉,经、气、血三脉一打通,身体的免役系统也就能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对身体的疾病有治疗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姥姥小儿推拿中医思路:不要死记硬背穴位药方,而要取法于上,从中医基础入手,如阴阳五行,五蕴六气,子午流注等。
推拿基本原则:1,上火揉手心穴位,受寒凉揉手背穴位,手背均为补阳。
(舌苔白则按手背穴,舌苔黄则用手心穴。
)推拿也要根据舌苔。
2,推拿时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泄;手法轻为补,重为泄;慢为补,快为泄;推单数为补,双数为泄(如推几遍);向心脏方向推为补,离心推为泄。
3,三字经派推拿,3岁以下,均推左手,3岁以上,男左女右。
陈姥姥认为哪手方便推哪手,左右开弓亦可。
4,本身有重病的人,不要给别人推,耗阳气。
5,三字经派不许动心经,中指不能动,掐四缝穴除外。
6,给小孩推拿可以用淀粉、滑石粉、痱子粉,不用油推。
刮痧时可用油。
7,有毛病才推拿,没毛病时靠身体自行运转。
小孩推拿不可过于频繁,过多调动内气亦会引起紊乱。
捏积有病没病都可以做。
手心、小臂经脉穴位1,大拇指侧,手掌与手背交界处,脾胃经。
往离心方向推为泄,向心方向为补,如果判断不了该补该泄则来回推,叫“平补平泄”,或称“清补”。
如果小儿有湿疹,勿补脾,补成脾湿更难治。
调养脾胃,以3岁小儿为例,每日1次,每次推10-15分钟。
板门穴可以和胃止吐,胃不好的人可以每天自己左右手此穴各按压10分钟。
2,食指指侧,手心手背交界掌大肠。
便干,向外推,便稀,向内推。
大肠不易推开,往往推很久都没作用,可以增大强度,轻轻地涂油刮痧。
或念9字决按照所需的方向顺着掐。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二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每句掐一遍。
)3,食指正面,肝经。
肝只可泄,不能补。
4,中指心经。
心经不可动,会扰乱心神。
逆运八卦时,要握住中指指根,保护不要碰到心经。
要清心火,三字经派主要靠小清三河水。
5,四指正面,肺经。
肺经不可补,补完则咳不出痰。
肺经可泄,可隔去中指,与食指正面同推。
即平肝清肺。
6,小指正面,肾经。
肾经不可泄。
夜尿盗汗者为肾虚,可每日掐肾顶7-9下,单手。
严重者早晚各一次。
小指第一指缝为肾点,夜尿尿床者双手每日各掐5-10分钟,当夜可止。
此穴不可重掐。
7,小指侧面,手心手背交界处,小肠。
小便赤黄、发烧、能吃、上火都可以推小肠。
小肠可泄不可补。
8,手掌手臂交界处正中上面的小窝──小天心。
当发生高烧惊厥时,可掐此穴。
9,小臂内侧为天河水。
天河水安神泄心火,可治夜卧不宁。
天河水向上(向心)推,为小清天河水;向下(离心)推,为大清天河水。
如刚感冒,舌苔白时,可蘸葱姜水(煮水)清天河。
如感冒高烧,可蘸凉水顺势拍打,称打马过天河。
10,小臂内侧手臂与手掌接纹向内距离儿童手指三指处中央,为内关,相应的小臂外侧对应点为外关。
小儿高烧时,掐内关、外关,或者内外对掐,可防止头高热而四肢冰冷,四肢冰冷易发生惊厥。
11,小臂上侧──三关,下侧──六腑高烧至39.5度以上方可退六腑(从手肘推向手腕方向)。
退六腑过于寒凉,需要及时上三关(从手腕推向手肘方向)补充阳气。
通常,退六腑退了几分钟,也要上三关相应的时间。
如果小儿高烧却四肢冰凉,可着手脚泡热水(姜煮水亦可),然后上三关,把手脚弄热,防止惊厥。
12,四缝──第二指到第五指的从下至上第一关节处的4个横纹。
每日按四缝各7-9下,治嗓子疼,流口水,咽炎,腺状体肥大,打呼噜。
13,四横纹──第二到五指的手指与手掌相接处横纹。
来回推治咳嗽,清痰。
14,尺泽穴(下尺泽穴)此穴位于肺经上,点按此穴对大肠有好处,可治呼吸道疾病、腰疼。
每天左右各按10分钟。
手背穴位1,三四指掌骨之间二分之一处──外劳宫。
着凉拉稀按此穴15分钟准好。
2,四五指掌骨之间二分之一处──二人上马(二马)。
此穴补阳气。
肾虚的孩子可以一天按肾顶,一天按二马。
两穴轮留按。
3,手腕正中间的小坑──一窝风。
此穴主治流清鼻涕,如3-4岁,可按15分钟治疗。
此穴也治肚子疼。
捏积督脉统一身之阳气,捏积可治病,也可作平时保健只用。
平日身体无病时从下往上推,高烧时则从上往下推。
捏积不要饭后和晚上捏,要空腹,最好早上。
舌头红的孩子显示体虚,虚不受补。
如果头日捏脊后当夜小儿睡不踏实,次日则尝试从上往下捏。
逐日观察,慢慢转回从下往上捏。
为了保健的话,一周两次或两天一次频率。
提拉的力度:要用力到快要把孩子提起来。
(很大力!咔咔作响)身上胎记多的孩子表示胎内带来的阴气重,一定要捏脊。
通过捏脊可以把胎记去掉。
捏脊手法:每次共捏五遍,三捏两提。
第一至三遍:从尾骨尖开始向上滚捏(或者叫檊皮)一直到大椎,提拉一两下后,双手反手向下,紧贴脊柱抹下去直到尾椎骨,开始第二次捏脊,共捏三遍。
记住:到大椎一定要提拉。
每一趟上去后都要用手掌从大椎处沿脊柱两侧抹下来。
即从夹脊穴下来,可以平补平泻。
第四第五遍:从尾椎骨开始,捏起肉先提拉一下,然后开始“一、二、提!一、二、提!”即左右各手向上捻一下就要提拉一下。
提拉到肋骨就不要再提了,继续捻上去到大椎如前所述。
一般人被提拉时会发出啪啪的响声,这就是“积”。
各症疗法风寒感冒推拿方法:1,黄蜂入洞(大肠经起始点)按压300下2,一窝风按压15分钟3,捏积黄蜂入洞图示)其他方法:喝姜糖水,素叶煮水泡脚。
几根汤(就是香菜根、萝卜根加缨、白菜根、葱根+葱白,一起熬水15分钟左右)也可用王佑三膏将鼻周围一圈搓热(王佑三复方樟脑软膏,药店无售,陈姥姥处有售,私方,成分不详,内服外涂皆可,什么都治)风热感冒推拿方法:平肝清肺,逆运八卦,小清天河水。
调理舌苔,捏脊。
其他方法:如果高烧,可以用吴茱萸粉调以热醋,外托塑料布或膏药贴脚心。
一去虚火,二去高烧。
风热感冒容易反复高烧。
如果孩子舌苔黄,不可用艾灸的方法,如果舌尖红,也慎用。
去火食疗:稻香村有售萧山萝卜干,用此萝卜干煮水给小孩喝,治黄舌苔,红舌尖,便干,去火。
焦泡饭(做法待研究,大致是把米饭煮焦了上面到凉水刺啦一下,再煮开)焦泡饭配萧山萝卜干和咸菜,很去火。
孩子火大,也可用王佑三膏推拿肩胛骨外骨缝处30次降火。
阴阳辨如果患儿前半夜症状重,为阴正;如果后半夜症状重,或者白天会加重,为阳正,说明火大。
感冒时有的孩子一会流清鼻涕,一会流黄鼻涕,分辨不出是风热还是风寒感冒,可用手掌分阴阳。
两手分别在阴池和阳池向两侧推,推10分钟。
半小时后再观察鼻涕状况,以判阴阳。
发烧对付小儿高烧的思路,首先清大肠,然后再针对病患处施行推拿,诸如肺有火则清肺经,有鼻炎则治鼻炎。
发烧五步推:开天目30下(眉心向发际中央)推坎宫30下(缕眉毛至太阳穴)揉太阳30下(太阳穴)搓耳朵30下(从上至下,食指中指分于耳朵两侧)突然把耳朵折向前,顶耳后高骨。
小儿吃痛,大哭,出汗烧退。
高烧时耳尖放血:揉整个耳轮,揉红热针刺耳轮最高处挤血,用酒精棉擦拭,流得更多如果高烧是由于感冒,要多喝水咳嗽推拿方法:以3岁为例,按天突,膻中各200下,而后向左右分推前胸肋骨,按风门,肺腧各200下,而后左右分推肩胛骨。
有痰咳不出,揉天突,也可顺锁骨往两侧推,也可拍打锁骨下方,及大椎穴以下,两片肩胛骨中间的区域,上背部。
以牵动肺经,刺激排污。
食疗偏方:白舌苔白痰──花椒蒸梨(一个梨:50颗花椒),为好吃可放一点冰糖。
黄舌苔黄痰──川贝蒸梨(半个梨:1克川贝)莲藕水或莲藕粥。
肺炎逆运八卦55分钟;补肾补脾清大肠各15分钟。
如有湿疹,则清补脾(即拇指侧来回推)。
舌苔黄,或白腻将转黄时,才可用逆八卦。
便秘推拿方法:通常就是食指侧刮痧。
如果是长久性便秘,说明身体无水行舟,要补肾阳。
每日补二马10-15分钟。
老人便秘,要吃人参补气,然后补肾。
食疗偏方:热锅干炒蔗糖(不放油),炒到颜色刚刚变黄刚刚冒泡,关火降温。
喝两勺,半小时内就会拉稀。
萝卜,葱头擦丝,掺面烙饼,适合便秘的小孩吃。
香菇丝炒胡萝卜丝也有通便作用。
腹泻1,吃多了,伤食泻,便恶臭时,清大小肠助其泻污,等拉到便不臭,尿变多时,补大肠(即向心方向推刮食指侧)2,脾虚泻,吃什么拉什么。
按后劳宫10-15分钟,按二马,补脾(或清补脾),补大肠。
3,寒泻,受凉致泻,舌苔现白,同肠胃感冒,按外劳宫10-15分钟,按二马或者一窝风,加捏脊,加补大肠。
4,惊吓泻,孩子被吓着了导致泻肚,便呈绿色。
需要补肾,清补大肠,捏脊。
5,热泻或轮状病毒,捏积即可。
小儿晚睡,不易入睡洗脚后从脚趾轻抚至脚跟,每脚100次。
然后轻推从大脚趾至脚跟,二脚趾至脚跟,三脚趾至脚跟,四脚趾至脚跟,五脚趾至脚跟,各10次。
使小儿气息沉降,配合轻声讲故事,促其入睡。
夜惊哭闹平肝清肺,小清天河水。
如果上述方法不管用,可以晚间把绿豆贴太冲穴,贴上揉一揉,贴一宿。
(如果病患发病有时间规律,取相应经脉之输穴,输穴指各经脉上的第三个穴位,井荥输经合即指每经第一二三四五穴)。
夜间翻来覆去折腾的孩子都可以用捏脊的方法解决。
肾虚小儿夜间盗汗,夜尿,均为肾虚。
(2岁半后即应睡整夜断夜尿了。
)肾是用来长骨头的,小孩一直在长个儿,所以十个小孩十个肾虚,都需要补肾。
反季节游泳寒凉伤肾,夏天可以游,如果肾虚则少游,冬天最好不游。
小儿冬天应戴齐眉帽,防风入头。
可掐肾顶7-9次补肾。
推荐读物:赵剑秋著,三字经版《小儿推拿宝典》(现已绝版,网上有电子版,赵剑秋是护士出身,具有大量临床经验,书中给出的推拿量可以直接借鉴)吴若石,《儿童足底健康法》张钊汉原始点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