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瓦当及其纹样
封面瓦当介绍

2021年第5期(总第401期)战国·秦·夔凤纹瓦当夔凤即是凤鸟,是古人以传说中的凤凰为幻构的神鸟,《尔雅·释鸟》中写道:“凤,其雌皇。
”早在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们就把鸟纹图案描绘在各种彩陶上,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平;到了商周时期,凤纹取代了鸟纹,出现在青铜器上面,形态威仪。
夔凤纹盛行于战国时期。
秦定都雍城后,狩猎仍是秦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所以这一时期的瓦当一开始还是深受周的影响使用素面半瓦;在之后,慢慢转为以动物纹样为主,生动反映了当时秦人的狩猎生活,也有祈福平安的寓意。
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战乱局面,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社会格局。
这一时期,夔凤纹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细细观赏雍城遗址出土的夔凤纹瓦当,其夔凤的形象多为展翅飞舞、昂首阔步状,显示出雄浑大气的王者风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秦代双獾纹瓦当在秦代,瓦当艺术呈现出一种清新写实的风格,其纹饰取材广泛,山峰之气、禽鸟鹿獾、鱼龟草虫皆有,图案写实,简明生动。
这是一块雍城遗址出土的双獾纹瓦当,瓦当正面的双獾交颈而立,竖耳张口,卷尾利爪。
在古代,獾的形象除在瓦当纹饰上应用,在玉器、木雕等纹饰上也经常出现它的身影。
据说,当一只獾无故走散或是意外死亡时,相伴它的另一只獾会终生等待而至死不渝,决不移情别恋。
所以古人认为,獾是动物界中忠实于爱情的代表之一。
细观这件瓦当上的双獾纹饰,两只獾的头部相交叉,使人的视觉中每一只獾的头部都显现出两个姿态,而且两只獾共有四条腿。
双獾身体粗而宽的曲线、尾巴细而短的曲线以及双獾四腿的折线,形成了对比协调的对称美。
(雍容供稿)封面瓦当介绍砖瓦文化40。
中国传统图案5秦汉瓦当图案ppt课件

图5-17 “长乐未央”字纹瓦当
图5-18 “延年益寿”字纹瓦当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3.植物瓦当 这类瓦当种有树纹、花草纹等,大都以简洁手法,表现单一内容
图5-19 植物纹瓦当
一.秦汉建筑与瓦当 1.瓦当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土木建筑为主瓦当既
起到防风雨保护建筑的作用,又起到美观装饰的作用 2.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统治者大兴土木,兴建各
式的宫阙城楼 3.汉代经济发达,政权的巩固,在长安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
城。形成京师宫殿群 4.春秋战国以来的社会变革,百家争鸣的学术空气十分活跃 5.青铜器时期的威严狞厉的怪兽图案让位于生动活泼、豪迈气概的
2.文字瓦当 ■文字瓦当是用文字在瓦当这一特定的圆形范围内组成的图案 ■文字的内容有标明建筑内容、建筑用途或赋予吉祥之意 ■文字瓦当图案是以线构成的图案,疏密有致、促长行短
图5-14 “乐”字纹瓦当
图5-15 “万寿无疆”纹瓦当
图5-16 “千秋万代”纹瓦当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三.瓦当图案的构成形式 中国瓦当图案是典型的适形造型图案,是圆形的适合纹样,从众多
的瓦当图案中,可以把适合图案归纳为四种构成形成 1.单独适合构成 以一个单独的纹样,经过变化加工,适于圆形。一般以均衡的处理
发生,以求画面统一
图5-25 凤纹瓦当
图5-26 鹿纹瓦当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设计史—秦汉瓦当

鹿纹瓦当( 鹿纹瓦当(秦)
鹿鱼纹瓦当( 鹿鱼纹瓦当(秦)
龟蛇纹瓦当( 龟蛇纹瓦当(秦)
瓦当图案的构成形式: 瓦当图案的构成形式:
凤 纹 瓦 当
中国瓦当图案是典型的适形造型图案, 中国瓦当图案是典型的适形造型图案, 是圆形的适合纹样, 是圆形的适合纹样,从众多的瓦当图 案中, 案中,可以把适合图案归纳为四种 构成形成 1.单独适合构成 1.单独适合构成 以一个单独的纹样, 以一个单独的纹样,经过 变化加工,适于圆形。 变化加工,适于圆形。一般 以均衡的处理发生, 以均衡的处理发生,以求画面统一
植物鹿纹瓦当 鹿瓦当
2.二等分的适合构成: 2.二等分的适合构成: 二等分的适合构成 将一个圆上下或左右分成两个等分, 将一个圆上下或左右分成两个等分, 分别安排文字或图案采用对称 与平衡的方式在两个半圆内安 排纹样, 排纹样,有的巧妙用树或动 物来分割画面
“ 米 ” 字 构 成 瓦 当
“ 冏 ” 字 构 成 瓦 当
文字纹 :文字瓦当是用文字在瓦当这一特定的圆形范围内
组成的图案,文字的内容有标明建筑内容、 组成的图案,文字的内容有标明建筑内容、建筑用 途或赋予吉祥之意, 途或赋予吉祥之意,文字瓦当图案是以线构成的图 疏密有致、 案,疏密有致、促长行短
动物纹 :秦瓦当的动物造型注重形象内在的精神的体 而不耽于局部和细部的刻画, 现,而不耽于局部和细部的刻画,秦国鹿纹瓦 当的造型是秦瓦当造型中最为成功的范例, 当的造型是秦瓦当造型中最为成功的范例,其 中奔鹿的造型极为传神
“千秋万代”纹瓦当 千秋万代”
文字瓦当在汉代最具时代特色,内容有吉祥颂祷之辞,占有突出的地位。 文字瓦当在汉代最具时代特色,内容有吉祥颂祷之辞,占有突出的地位。
“长乐未央”字纹瓦当 长乐未央”
瓦当

瓦当,开始制作时是素面的,随着古代人们对建筑欣赏艺术水平的提高,瓦当出现了动物、植物等形象的饰 样。
瓦当秦代的瓦当纹饰多种多样,有动物纹、昆虫纹、飞禽纹、植物纹等。例如:夔纹、鹿纹、四兽纹、豹纹、 飞鸿纹、凤纹、蝉纹、云纹、树纹等。瓦当文,是指瓦当上饰有的文字。瓦当字体通常用秦篆和廖篆,也有隶书。 字体富于变化,多随意弯曲,挺拔遒劲。瓦当上的字数多者十余字,少者仅一个字。文字瓦当在汉代占主要地位, 大致分两类,一是建筑物专用的,如甘泉宫瓦当“长生未央”。汉武帝兰田行宫瓦当“鼎湖延寿宫”等。再有就 是赞颂与吉祥语文字瓦当最多。如“千秋万岁”、“长生无极”等。使用四个字的瓦当较多,文字最多的可达12 个字。
瓦当(3张)中国最早的瓦当集中发现于陕西扶风岐山周原遗址,这里是西周的发祥地,多为素面半圆形瓦当, 个别的有重环纹半瓦当。
汉并天下瓦当西汉汉代瓦当基本以灰陶为主。
就质料区分,瓦当主要有灰陶瓦当、琉璃瓦当和金属瓦当。灰陶瓦当资格最老,也最普通,从西周到明清始 终是瓦当中最主要的品种。
大约唐代以后出现了琉璃瓦当。琉璃瓦当是在泥质瓦坯上施釉烧制而成的,颜色有青、绿、蓝、黄等多种, 都是用于等级较高的建筑物。
艺术价值
秦文化“怪兽纹”瓦当图案考释

秦文化“怪兽纹”瓦当图案考释鹿习健(西安市临潼区秦东陵文物管理所,陕西西安710600)龚丽娜(西安市临潼区博物馆,陕西西安710600)摘要:在秦文化动物纹瓦当中有一类较为特殊的瓦当——“(怪)兽纹瓦当”,即这些动物形象难以辨识,仅能确定是一种动物,为此结合秦文化相关动物纹及“(怪)兽纹”所展示的动物特征来进行对照分析,对三个存在争议的秦文化“(怪)兽纹”瓦当图案进行考释,结合文献将其定名为“蛟纹”瓦当、“四雄雉(鸡)”纹瓦当和“佚牛”纹瓦当。
关键词:瓦当;兽纹;蛟;雄雉;牛Study on eaves tiles with animal patterns of Qin dynastyLU Xijian GONG LinaAbstract:This article studies on the eaves tiles with animal patterns of Qin culture.By means of the method of doc⁃ument and on site visits,collecting and working up the information of eaves tiles with animal pattern and analyses the developing factors and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that from an angel of art science.The study confirms these ani⁃mals as flood dragon,pheasant and cow.Key Words:eaves tile,animal pattern,flood dragon,pheasant,cow秦文化动物纹瓦当图案多样、内涵丰富,在雍城遗址(春秋时期)就已发现马、鹿、鱼、鸟、虎、豹等多种动物纹图案。
古代瓦当类型及其纹饰演变研究

古代瓦当类型及其纹饰演变研究
赵延旭
【期刊名称】《山东陶瓷》
【年(卷),期】2024(47)1
【摘要】瓦当是中国传统建筑独具特色的重要构件,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晚期,此后先秦、两汉、隋唐直至明清时期,历代均有瓦当的制作与使用。
近三千年间,其基本形制包括半圆形、圆形与大半圆形,制作材料则涵盖了灰陶、琉璃及金属等材质,纹饰可划分为图案、图像与文字等主要类型。
不同类型瓦当的出现既是其自身功能转变与生产技术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特殊的时代背景对于建筑文化的深刻烙印。
可以说,瓦当是时人思想观念、艺术品位与精神诉求的物质载体之一。
【总页数】7页(P45-51)
【作者】赵延旭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文法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
【相关文献】
1.论中国古代瓦当纹饰的圆形审美意识
2.浅谈瓦当纹饰的演变
3.瓦当研究的一部新作──介绍《中国古代瓦当纹样研究》
4.中国古代瓷器上菊花纹饰的历史演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代云纹瓦当的纹样研究

汉代云纹瓦当的纹样研究云纹瓦当是以云纹为主题的装饰瓦当,其纹样呈现云朵的形态,典雅而浪漫。
在古代建筑中,云纹瓦当主要作为屋顶的装饰和保护层使用,其造型独特、精美绝伦。
通过对汉代云纹瓦当的纹样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其变化与演化的规律,进一步了解汉代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
首先,汉代云纹瓦当的纹样与建筑的功能和角色有着密切的关联。
云纹瓦当作为建筑的装饰元素,既具有美观的功能,又具有防水和增强建筑结构牢固性的功能。
因此,在纹样的设计上,汉代云纹瓦当通常采用了曲线流畅而富有节奏感的造型,与建筑整体形态相互融合。
其次,汉代云纹瓦当的纹样受到了时代和地域的影响。
汉代建筑装饰艺术在不同的朝代和地区都有着独特的发展特点,云纹瓦当的纹样也有所不同。
例如,东汉时期的云纹瓦当纹样多为简洁明快的线条构成,而西汉时期的云纹瓦当纹样则更加细腻丰富。
另外,在不同地区的云纹瓦当纹样也有所差异,如北方的云纹瓦当纹样更为粗犷大气,南方的云纹瓦当纹样更为柔和细致。
再次,汉代云纹瓦当的纹样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云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祥瑞吉祥的象征意味,因此,云纹瓦当的纹样往往被赋予了吉祥、福寿等寓意。
同时,在纹样的构成中,云纹瓦当还常常与其他图案组合使用,如龙、凤、麒麟等,进一步增强了其象征意义。
最后,汉代云纹瓦当的纹样在后世的建筑装饰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虽然汉代云纹瓦当主要出现在古代建筑中,但其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设计在后世的建筑装饰中得到了广泛的借鉴和发展。
现今,仍能在一些传统建筑和文化场所中看到云纹瓦当的影子,展现了汉代云纹瓦当纹样的持久魅力。
总之,汉代云纹瓦当的纹样研究是了解汉代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汉代云纹瓦当的纹样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汉代建筑装饰艺术的特点与发展,促进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与传承。
浅析瓦当纹饰及风格特征

892020/01 No.215浅析瓦当纹饰及风格特征内容提要:瓦当最早是作为人们改造建筑的一个实用性工具出现的,继而在其实用价值的基础上完成了审美价值的表现。
人们通过瓦当纹饰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也用不同的瓦当纹饰来记录时代更迭。
随着时间的推移,瓦当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它已然成了文化与艺术的一种载体,不同的群体通过不同的纹饰展示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人民的生活风貌、民俗文化和审美情趣的差异。
关键词:瓦当;纹饰;艺术特征文_付晓鹏 尚愉霖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一、瓦当及其纹饰瓦当,俗称“瓦头”或“瓦盖头”,是筒瓦顶端下垂的部分,位于屋檐最前端,也叫“滴水檐”。
我国古代建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木质结构,而木质结构建筑若长期积水并无法排出,则会造成木头腐烂生虫。
在古建筑中,瓦被分为两种:一种为板瓦,板瓦体积大而弧度小,铺盖屋顶,顺序而下,雨水则顺着板瓦所形成的坡度顺势而下;另一种是筒瓦,筒瓦弧度较大而体积小,直径较窄。
筒瓦是需要扣在两块板瓦之间的,按次序排列,这样会形成瓦沟,雨水就会顺着瓦沟有序地流下来。
板瓦和筒瓦的使用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雨水对屋顶的损坏,但雨水的长期浸泡会使板瓦、筒瓦与屋顶的黏合度降低,从而发生瓦片脱落的情况。
春秋时期瓦当的发明与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瓦当往往位于板瓦或筒瓦的顶端。
一方面,瓦当覆盖在建筑屋顶的众多瓦片之上,这样能够对屋顶的瓦片起到加固作用;另一方面,作为向外悬垂滴水的檐头瓦,瓦当又对屋顶的木质檐头起到了保护作用。
瓦当的使用标志着人类居住环境由原先简陋易损、狭窄昏暗向经久耐用、宽敞明亮的方向逐步过渡。
这是中国建筑发展的一次历史性飞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瓦当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雨水对房屋带来的损害,提高了古建筑的安全系数,延长了建筑物的寿命。
瓦当的这种非艺术功能的实用性是古代建筑中使用瓦当的首要动机。
但实用性并非瓦当的唯一功能,苏联美学家莫·卡冈认为:“艺术存在的最早形式正是从非艺术向艺术过渡的形式,它具有双重质的规定性和双重功能性。
汉代瓦当

汉代瓦当以动物装饰最为优秀,除了造型完美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以外,兔、鹿、牛、马也是品种繁多;秦代瓦当以莲纹、葵纹、云纹最多;秦宫遗址出土的巨型瓦当饰以动物变形图案,与铜器、玉器风格相近。
可以推想,建筑的其它结构和装饰如此华美,建筑的墙面不可能是素面的。
秦砖汉瓦
秦代瓦当的纹样,主要有植物纹、动物纹和云纹三种。
还出现了文字瓦当,例如"羽阳千秋"、"千秋利君"等,字体多是较典型的小篆书体,行款亦较固定,少见图案。
汉代的瓦当纹饰更为精进。
王莽时期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形神兼备,力度超凡,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还有各种动物、植物等纹样,如龟纹、蚊纹、豹纹、鹤纹、玉兔纹、花叶纹等,汉代瓦当中,以文字瓦当的数量最大,特点是在形制上分区划界,中心是乳钉与联珠,给铭文安排一个固定模式,在此范围内作上下左右的变化。
文字数目不定,最长可达十多字,例如"千秋万岁"、"长乐未央"、"万寿无疆"、"天地相方与民世世中正永安"等,字体有小篆、鸟虫篆、隶书、真书等,布局疏密相间,用笔粗犷,成为中国陶制品中独具魅力的珍藏。
瓦当名词解释

瓦当名词解释
瓦当是建筑用的一种陶制品,既满足实用要求,又可作为装饰品观赏。
战国时期由于城市建设的日益发达,随之而起的是砖瓦制陶工艺的发展。
瓦当是瓦的头端,在实用上,即便于防止屋顶漏水,起到保护檐头的作用,也增加建筑的美观。
战国瓦当一般呈半圆形,也称为半规瓦。
上面用印模印有装饰花纹,主要以涡状纹、饕餮纹、几何纹、对鸟兽纹为主。
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巨型印花瓦当,长达1m,在山形纹中间装饰蝉纹,是其突出的作品。
秦代的瓦当由半圆发展为圆形,汉代则主要流行圆瓦当。
汉代瓦当的制作较战国更为兴盛,著名的宫室建筑,大多有烧制砖瓦的陶窑,进行专门设计和生产。
汉代瓦当的装饰可分为卷云纹,动物纹,四神纹,文字等几种,其代表性的纹样当属四神纹,也称“四灵纹”,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汉代把四神看作是与辟邪求福有关,它又表示季节和方位,青龙的方位是东,代表春季。
白虎的方位是西,代表秋季。
朱雀的方位是南,代表夏季。
玄武的方位是北,代表冬季。
汉代四神瓦当,在图形中表现出几种动物的形象,适合圆的要求,但无拘谨之感,既生动自然,也颈健有力,是在图案设计中的佳作。
汉代“四神”瓦当之纹样考

A RT EDUCATl oN RESEA RCH
汉 时期 已经 扩散到 了各 个领域 , 可以说 , 当时不 论是 自然科 学还是
摘
要: 记 忆 是 人之 所 以为 人 的 一
哲学 , 都受到 了阴阳五行 说的影响。从考古资料 中还 可 以看 出, “ 四
神” 瓦 当在 当时被 装饰在建 筑物 的不 同位置 , 这 些与它们所 代表 的
是 一样 的 。纪 实漫 画小说是 解释 这种
说 法完全相 符。 “ 四神” 的运用 , 体 现宫殿为 天下 、 为 四方之 中心 , 皇
帝为 四方的君 主。五行循 环论还被 用作建 立王朝取得 思想支持 的
一
互相依 存关 系的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 因
为其本 身就是作 者根据 真 实经历 来讲
个 至关重要 的因素。记 忆由时间创 造 , 并且通过媒介 获得 生命 。在 笔者看来 , 记 忆与所有 生物都是 同类 , 就跟人 类 、 昆虫、 鸟类 、 植 物是 一样 的 , 也 是这 个 “ 城 市” 中的居 民。在这里 , “ 城 市” 成为
一
内容息 息相关 。东面 屋檐 为青龙 纹 瓦当, 西面屋檐为 白虎 纹 瓦当,
[ 5 ] 田蕾 . 浅论 “ 四神 ” 瓦 当与秦 汉设 计 思 想 . 大舞台( 双月号) , 2 0 0 8 ( 5 )
的典 范 , 非常具有批 判性。 “ 二 战” 期 间, 全球 资本主义和 霸权 主义 文化结构迅 速形 成 , 并在 意识形 态上 占据 了支配地 位 ,
要读 懂 这 一题 材 的艺术 作 品就 必须 理解 当时 的社会 背景 。
结 语
瓦 当艺术体现 的是 当时人 们的思想意识 , 凝 聚 的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历史 文
浅析汉代瓦当纹样的艺术特色

浅析汉代瓦当纹样的艺术特色瓦当——中国古代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一般由泥质灰陶制作而来,也有使用砖石琉璃、铁铜等材料制作的,多用作保护房檐。
瓦当的当面有各种纹样来装饰,多以图案、画像、文字等为主,可以说是完美的集实用与艺术于一体。
根据考古发掘资料以及文献资料显示,西周便有瓦当的出现,当时的瓦当形状多为半圆形,有素面和饰有重环纹图案这两种形式的当面。
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代之一出现在战国时期,那时候社会经济繁荣,生产工艺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建筑方面,宫室建筑已经较多地使用了瓦材,瓦当就是其中之一。
与此同时,在造型与纹样的题材方面,瓦当的发展也有了质的突破,而且不同地方形成各自鲜明的特点。
发展到秦时期,各地的建筑风格开始出现融合的趋势,建筑风格也趋于清新写实。
而瓦当纹样也颇具特色,其中图案瓦当中水涡纹纹的使用较多,而树、叶、马、鱼、蜻蜓、朱雀等图案则成为了画像瓦当图案的取材对象,这也反映出早期的秦人生活逐渐由狩猎向农耕的过渡。
瓦当形制不仅造型多变而且呈现出千姿百态,是绘画、工艺和雕刻艺术的完美融合以及集美学和实用性于一体的产物。
它不仅能够从美学上给人以美的视觉体验,而且也可以作为文物材料来研究中国绘画、书法、篆刻等艺术。
同时,在研究中国历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瓦当也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值得我们继续探索与发掘。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取得迅速发展,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瓦当饰样也相应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形成了从具象到抽象、由写实到写意的形式上的变化,而反映农牧业生活的瓦当逐渐减少。
[1]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瓦当的使用已不再仅仅属于皇室宫殿,而是已经开始在民间大量使用。
汉代瓦当装饰艺术无论从装饰题材、体积数量、工艺技术等都远远胜于秦朝。
这主要是因为汉朝统治阶级吸取了秦王朝的失败教训,采取老庄无为而治、顺应自然、鼓励农业、减轻赋税,从而巩固了政权,取得了长治久安的稳定状态。
瓦当

秦 代 瓦 当
双线卷云纹瓦
太阳葵纹瓦
网பைடு நூலகம்卷云纹瓦
单于和亲
汉 代 瓦 当
半瓦
大飞鸿
富昌未央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西方佛教的传 入,莲花纹、兽面纹瓦当渐渐多起来,云 纹则简化变形,并且渐渐消失。早在秦时 已经出现的莲花纹,由素瓣莲花变为复瓣 莲花,周围多饰有连珠纹,成为魏晋隋唐 以至于宋代瓦当的主要装饰题材。辽金时 期兽面纹的再度出现,也是中国古代瓦当 艺术的最后一次辉煌。隋唐以后文字瓦当 极为稀少,也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我国最早的文字瓦—齐国“天齐”半瓦当。
鹿纹 战国时期燕国的双龙饕餮纹
蟾蜍纹
凤鸟纹
秦汉瓦当
秦汉瓦当有圆形或半圆形的, 分文字瓦和图案瓦两种类型。图案 瓦当有动物纹、植物纹、几何图形 等,大都制作于战国至秦,汉代也有, 如象征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青龙、 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灵瓦”。
蘑菇形云纹瓦
传祚无穷
万岁富贵
以降
兽面纹
元明清时期
至于后来的元明清,则进入了瓦当发 展的一个低谷。元代少数民族政权,在瓦 当中,清一色的采用兽面为主的瓦当纹样, 并无出新之处。明清两代瓦当以琉璃瓦为 皇室用瓦,图案采用云龙纹为主。这一时 期,由于普通民居的砖雕发展起来,冲淡 了瓦当作为装饰的主体地位,瓦当无发展 之地。于是,瓦当之发展停滞了下来。
瓦当的发展经历了西周 —战 国 —秦代—汉代 —魏晋南北 朝 —元明清。
西周
瓦当最早产生于西周时期, 陕西周原遗址的西周中晚期曾 经出土有素面瓦当及饰有重环 纹的图案瓦当两种,形制均为 半圆形,也就是瓦当发展之初 的基本形制
西周的瓦当
邂逅中国古建筑之魅力:汉代建筑中的瓦当元素

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瓦当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瓦当做工精细,新出现了装饰有篆体文字的瓦当,这些文字瓦当多为小篆书体,排列组织和谐匀称,布局讲究,显示出汉代质朴浑厚的艺术风格。文辞多为一些祈福的吉语,其艺术观赏性可与精致的印章相媲美。
瓦当部分多雕饰有各种图案,常见的有文字瓦当、动物纹瓦当、植物纹瓦当、几何纹瓦当、以及组合纹瓦当(如几何纹文字瓦当、动物纹文字瓦当、植物动物纹瓦当等等),也有不用雕饰的素面瓦当。
邂逅中国古建筑之魅力:汉代建筑中的瓦当元素
瓦当俗称瓦头,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也叫滴水檐)前端或位于其前端的图案部分。是古建筑以及汉代建筑中常用的构建,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
不同历史时期的瓦当,有着不同的特点。秦瓦当纹饰取材广泛,山峰之气、禽以动物形象居多,有鹿、四神、鸿雁、鱼及变化的云。画面与写意相融,图案构思巧妙,有将画面一分为二、也有一分为四的,在对称中求变化,均衡自然,富于生气。
中国传统瓦当纹样拓片
中国传统瓦当纹样拓片
中国传统瓦当纹样拓片
中国传统瓦当纹样拓片
瓦当部分多雕饰有各种图案,常见的有文字瓦当、动物纹瓦当、植物纹瓦当、几何纹瓦当、以及组合纹瓦当(如几何纹文字瓦当、动物纹文字瓦当、植物动物纹瓦当等等),也有不用雕饰的素面瓦当。
结语:看似简单的瓦当,单独拎出来摆放在某处,并不起眼。然而,当它运用于整体汉代建筑中时,魅力便跃然于眼球中。单一的元素点缀了整体建筑,而整体又成就了单一元素的价值体现。
六朝瓦当鉴赏(图)

图1兽面纹瓦当图2兽面纹瓦当图3兽面纹瓦当图4兽面纹瓦当图5兽面纹瓦当图6莲花纹瓦当图7莲花纹瓦当图8莲花纹瓦当图9莲花纹瓦当图10莲花纹瓦当图11云纹瓦当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面瓦垄檐口的装饰,正面刻印有多种图案纹样,也有的刻印表示吉祥的文字。
最初,瓦当多为半圆形,称为半瓦当,秦汉时开始出现正圆形瓦当,此后一直延续至今日。
历史悠久的瓦当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的构件,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审美情趣和一定的文化特征,是具有强烈的时代和区域特色的文化遗存。
古都南京是六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随着南京城市考古工作的深入展开,许多地下六朝建筑被不断发现,大量形形色色的六朝瓦当陆续出土,为六朝文化的综合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现择取其中出土最多的兽面纹、莲花纹、云纹瓦当介绍如下:兽面纹瓦当(图1)直径13厘米、边轮宽0.9厘米、高0.9厘米。
当面所饰兽面上宽下窄,作虎面形,长水滴形双目斜立,垂胆形高鼻梁,鼻梁上部直达额部并在两侧各伸出3根线条,作树枝状。
口张大,口外有2道轮廓线,口中露出上下2根长须。
头顶上左右各有一个小耳朵,面部两侧和嘴下饰线条硬直的毛须。
在鼻、额之间钻有一孔,孔径为0.8厘米。
兽面纹瓦当(图2)直径13.7厘米、边轮宽1.1厘米、高1.1厘米。
当面所饰兽面上宽下窄,作虎面形,水滴形双目稍弯曲斜置,目有双线边框,眉作卧蚕状。
鼻形小而高凸,额部饰三叉树枝状纹。
口张大,口角上翘,露出上下两排门齿和獠牙,吐舌,口外有一道轮廓线,鼻下和上唇间用双线相连。
头顶两侧各有一小耳,兽面周边皆饰须发,鼻上部钻有一孔,孔径1厘米。
兽面纹瓦当(图3)直径14.4厘米、边轮宽1.2厘米、高1厘米。
兽面上部稍宽于下部,兽面轮廓线更显自由,线条上下皆不封口。
椭圆形双目微凸起。
鼻约呈正三角形,鼻根线条直达额部,鼻两侧和眼之间用线条勾勒出椭圆形,圈内又饰一小圆圈。
长方形口,口内露出上下两排细齿。
面部两侧和颌下饰少量须毛。
现代服装设计(传统瓦当纹样应用)

现代服装设计(传统瓦当纹样应用)瓦当也称为瓦头,是我国古代建筑中起保护椽头和屋檐作用的一种建筑材料。
当面多饰有图案、画像、文字等,是实用和艺术的有机统一,现代瓦当艺术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当面的精美纹样,更在于其实用价值的体现。
一、瓦当纹样的特点和美学意蕴(一)瓦当纹样的分类及特点瓦当纹样的题材可归纳为文字瓦当纹样、几何瓦当纹样、动物瓦当图纹、植物瓦当纹样四种(表1)。
随着时代的转变,瓦当当面的纹饰也在不断变化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纹样的艺术风格及特点也有所不同(表2)。
瓦当分为圆形、半圆和大半圆三种形式,当径多在13—20cm之间,当面纹样构图多采用对称、均衡、同心辐射的艺术手法,这种构图能使纹饰主次突出,节奏明确,画面效果统一,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
瓦当纹样的构图形式多表现为点、线及面在上下或左右反复而形成的图形,有较强的秩序感,其画面稳重、沉静,具有朴素的美感。
如云纹瓦当中当面纹样以中心为支点,采用了对角线的方法,使云的形象作了重复、条理等多种变化,上下或左右配置相同形状和大小的纹饰,即采用了对称的构图形式,整个画面不仅庄重大方,还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葵纹瓦当中当面纹样以当心为中心向外辐射出从左向右旋转的线条,画面完整、衔接顺畅,是采用了同心辐射的构图形式,给人带来朝气蓬勃之感;四神瓦当中的当面纹样则是运用了均衡的构图形式,不对称的灵活构图使当面形象充满动感,整个画面舒展自由,构图饱满。
文字纹瓦当中,由于瓦当造型特殊,艺术家们对文字加以变形以吻合其特殊的圆弧制空间,打破传统规则,创造出了夸张、灵变的文字,造型错落有致。
(二)瓦当纹样的美学意蕴瓦当纹样在创作过程中采用了我国传统的艺术思维方式——“观物取象”与“象形取意”,从最初的“观物”到“取象”,再到最终的“取意”,是一个综合了各种因素的心理过程,包含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内心的祈望,其美学意蕴与纹样的题材有很大关系。
动物瓦当中动物纹样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描绘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常见动物,采用写实与写意并用的刻画手法,图像清新生动。
汉代瓦当纹样的特点

汉代瓦当纹样的特点
汉代瓦当纹样的特点如下:
1. 器物纹样:汉代的瓦当纹样主要以器物的形象为主,比如瓶、盆、碗、壶等。
这些器物相对真实,且纹路精细,构图具有立体感。
2. 太极纹:汉代的瓦当纹样中太极纹非常常见,这种纹样由两个
相互贯穿的半弧组成,形似一个旋转的气流。
它象征着自然界的两极
平衡,反映了汉代人民顺应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3. 云雷纹:汉代瓦当的纹样中,云雷纹也是非常常见的。
云纹是
汉代人民观察天空云彩的意境,雷纹则是反映汉代人民特别畏惧雷电
的心态。
4. 动物纹:汉代的瓦当纹样中,动物纹也占有一席之地,如麒麟、凤凰、龙、虎等等,这些图案富有古朴的传统文化韵味,也是汉代瓦
当的独特之处。
5. 几何纹:汉代瓦当的纹样多以几何图形为主,如鱼鳞、菱形、
六边形等等,这些简单而精美的几何图形通过不同的巧妙组合呈现出
独特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瓦当及其纹样
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为瓦当,瓦面上带著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
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等,为精致的艺术品。
瓦当俗称瓦头。
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也叫滴水檐)前端或位于其前端的图案部分。
是古建筑的构件,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
不同历史时期的瓦当,有着不同的特点。
秦瓦当纹饰取材广泛,山峰之气、禽鸟鹿獾、鱼龟草虫皆有,图案写实,简明生动。
这时的瓦当纹饰以动物形象居多,有鹿、四神、鸿雁、鱼及变化的云。
画面与写意相融,图案构思巧妙,有将画面一分为二、也有一分为四的,在对称中求变化,均衡自然,富于生气。
汉代瓦当在工艺上达到顶峰。
纹饰题材有四神、翼虎、鸟兽、昆虫、植物、云纹、文字及云与字、云与动物等。
出现了以瓦当心乳钉分隔画面的布局形式。
带字瓦当有1字至12字不等,内容有吉祥语如“长乐未央”、“长生未央”、“与天无极”等,也有标明建筑物名称与用途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瓦当当面较小,纹饰以卷云纹为主,文字瓦当锐减。
在唐代,莲花纹瓦当最常见,文字瓦当几乎绝迹。
宋代开始用兽面纹瓦当,明清多用蟠龙纹瓦当。
瓦当又称"瓦头",指的是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
瓦,即具有圆弧的陶片,用于覆盖屋顶;所谓“当”,据解释:“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
瓦当是瓦的头端,瓦用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面,主要功能作用是防水、排水,保护木构的屋架部分。
在实用上,既便于屋顶漏水,起着保护檐头的作用,也增加了建筑的美观。
其样式主要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
瓦当是古代建筑用瓦的重要构件。
就质料区分,瓦当主要有灰陶瓦当、琉璃瓦当和金属瓦当。
灰陶瓦当资格最老,也最普通,从西周到明清始终是瓦当中最主要的品种。
大约唐代以后出现了琉璃瓦当。
琉璃瓦当是在泥质瓦坯上施釉烧制而成的,颜色有青、绿、蓝、黄等多种,都是用于等级较高的建筑物。
宋元明清时期,个别建筑物上使用了金属瓦当。
金属瓦当有铸铁、黄铜和抹金的三个品种。
瓦当的造型千姿百态,它不但是绘画、工艺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也是实用性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在古建筑上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
瓦当不仅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同时也是考古学年代判断的重要实物资料。
瓦当还是中国书法、篆刻、绘画等方面的宝贵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文献记载看,中国古代建筑用瓦始于夏代;可从考古资料看,殷商时期的宫室、宗庙一类大型建筑还都是“茅茨土阶”,没见到有用瓦的痕迹,更不用说瓦当了。
迄今为止,瓦的实物最早见于西周早期遗址。
瓦和瓦当解决了屋顶防雨水问题,使中国古代建筑摆脱了“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
在建筑史上,瓦和瓦当是我们祖先的一项了不起的独创性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