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装饰纹样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PPT共18页
钱纹
“钱”与“前”同音同声,古钱有孔,寓意“眼前”。钱在古时又称泉,“泉” 与“全” 同音同声,两枚古钱寓意“双全”,十枚则寓意“十全”,蝙蝠衔着 用绳穿起来的篆书寿字和两枚古钱的纹样称为“福寿双全”。钱纹在饰件上主 要以镂刻或錾刻的形式出现,是配件上常用的装饰纹样。
汉字纹
中华民族文化以书画同源为基础,汉字象形为文,便形成了一种文字图案,于是亦成了 装饰的题材和内容。“福”、“禄”、“寿”、“喜”字是最常见的形式,能表现出鲜 明的装饰效果。
中国的吉祥图案 在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蕴含吉祥意义的图案,每逢年节或喜庆的日子,人们都喜欢用这些 吉祥图案装饰自己的房间和物品,以表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良辰佳节的庆贺。
中国的吉祥图案最早开始于周代,后来,在民间流传开来,到了明、清时期最为繁盛,一 直到今天,它们仍然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 第六组:狗和猪。狗是代表忠诚,猪是代表随和。一个人如果太忠诚,不懂得 随和,就会排斥他人。而反过来,一个人太随和,没有忠诚,这个人就失去原则。 所以无论是对一个民族国家的忠诚、对团队的忠诚,还是对自己理想的忠诚,一 定要与随和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样才容易真正保持内心深处的忠诚。这就是我们 中国人一直坚持的外圆内方,君子和而不同。
• 第四组:马和羊。马代表一往无前,直奔目标,羊代表和顺。如果一个人只顾 自己直奔目标,不顾周围,必然会和周围不断磕碰,最后不一定能达到目标。但 是一个人如果光顾着和周围和顺,之后他连方向都没有了,目标也失去了。所以 一往无前的秉性一定要与和顺紧紧结合在一起。
• 第五组:猴和鸡。猴子代表灵活,鸡定时打鸣,代表恒定。灵活和恒定一定要 紧紧结合起来。如果你光灵活,没有恒定,再好的想法最后也得不到收获。但如 果说你光是恒定,一潭死水、一块铁板,那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的成果 了。只有它们之间非常圆融的结合,一方面具有稳定性,保持整体的和谐和秩序, 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变通地前进。
传统纹样的古典寓意
四季平安扣:由单个四季豆荚构成,通常豆荚边上会有蝙蝠出现,平安豆的由来,古时寺庙的和尚通常把这种豆荚作为主 菜,久而久之,人们便把四季豆荚称做四季平安豆;
暗八宝:分别是铁拐李的葫芦、吕洞宾的宝剑、汉钟离的扇子、张果老的鱼鼓、何仙姑的笊篱、兰采和的阴阳板、韩湘子的 花篮和曹国舅的横笛,据说可以避邪气、呈吉祥;
金玉满堂:图案主要以一根玉米和老鼠构成,玉米寓意着丰收年,老鼠有着玉鼠送财之说,两者在一起有着金玉满堂之说, 金鱼有时也可以叫做金玉满堂;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
彩陶 属于陶器,是把粘土捏制成形,当陶坯尚未全干时,把表里打磨光滑, 后用颜料
汇出花纹,入窑烧成,触水不脱。彩陶使用的色彩纯朴,所绘纹样非常简单。其纹样 根据器物的不同部位运用不同的饰纹,以期达到图案组织和表现手法的出色成就。
青铜器 属金属工艺。因在红铜中加入其他合金,颜、凹面刻、刻模印制等多种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实体
体积的艺术形象来。石刻作品,基本上从属于墓葬、宗教和建筑,大都记录社会生活 的侧面,饰纹内容丰富、线条流畅,造型严谨,手法细腻。
瓦当 时我国古代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物,始于西周。其式样、饰纹上都有明显的
时代风格。秦瓦当有鸟兽、昆虫、植物及其他纹样。汉代瓦当以青龙、白虎、朱雀、 玄武最具代表。秦汉瓦当字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之特色,是考订当时的地名、官署等的 依据。魏晋以云纹为主。
其花纹过去为手工描绘,现代为轧花形成纹样。从殷商时期的几何纹起,印染织绣品 的花纹经历了四重锦、多层次的富丽纹样、写实纹样等,其中明清的技艺最高,纹样 格局多边,色彩纯正。
建筑 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3000年前以木结构为主,以院落为基本群体布置为特
点。具有独有的艺术氛围,是内外空间环境的组织、装饰、色彩等多方面形成的综合 性艺术,具有时代和民族的代表性。其门楣、窗扇、檐条等饰纹的雕刻手法多半圆雕、 镂空雕等,线条流畅、风格深秀。
年左右,我国就进入青铜时代,由于处于奴隶制时代,青铜器具有实用和美观的价值。 青铜器最重要的饰纹是蟠螭纹,螭是无角小龙,它形成穿插盘绕的饰纹。
铜鼓 是青铜材料创造的一种打击乐器。其制作年代,自春秋占国起,汉代制作最为精
美。铜鼓直径大到100厘米以上,小至10余厘米。重量自数十斤至数百斤。其饰纹有太 阳纹、蛙纹等。鼓身四周全部由花纹围绕,极为精致。
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常用纹样
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常用纹样
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纹样更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常用纹样。
1. 龙纹
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被视为吉祥、权威和神秘的象征。
因此,龙纹在中国传统服饰中被广泛使用。
龙纹的形态多种多样,有飞龙、腾龙、游龙等,每种龙纹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2. 凤纹
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另一个重要象征,被视为吉祥、美好和神圣的象征。
凤纹在中国传统服饰中也是常见的纹样之一。
凤纹的形态也多种多样,有凤凰展翅、凤凰翱翔等,每种凤纹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3. 花鸟纹
花鸟纹是中国传统服饰中常见的纹样之一,它以花卉和鸟类为主要元素,形态优美、色彩鲜艳。
花鸟纹的寓意也很丰富,有的代表着美好的愿望和祝福,有的则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4. 云纹
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被视为祥瑞、神秘和高贵的象征。
云纹在中国传统服饰中也是常见的纹样之一。
云纹的形态多种多样,有云海、云雾、云霞等,每种云纹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5. 纹龙纹
纹龙纹是中国传统服饰中常见的纹样之一,它以纹龙为主要元素,形态优美、线条流畅。
纹龙纹的寓意也很丰富,有的代表着权威和神秘,有的则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中国传统服饰中的纹样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的,它们不仅是服饰的装饰,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传统装饰纹样有哪些
传统装饰纹样有哪些1、新石器时期,劳动者创造了彩陶艺术,不仅造型别致,而且纹样独特,实用美观,艺术之光生生不息。
主要纹样有:鱼纹、鹿纹、狗纹、人面纹、花卉纹、网纹、水纹、海贝纹、编织纹、火焰纹及历象日月星纹等。
先民们把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可视物象,按照自己的理解,巧妙地组织运用到各种器皿器物上,形成了庄重大方、自然谐调的装饰花纹,开创了一代风格。
2、商、周奴隶社会时期,青铜艺术为其魁首。
无论是造型多样的食器、酒器、乐器等,还是各种纪念性陈设器皿,都装饰着精美的花纹图案。
有的还直接借用动物形象作造型,如大象尊、四羊尊等。
常用的装饰纹样有:饕餮纹、夔龙纹、夔凤纹、蝉纹、玉带纹、重环纹、鳞纹、乳丁纹、窍曲纹、云雷纹、涡纹、冏纹、四瓣花纹及象形文字纹。
图案适应铸铜工艺制作要求,多为非常工整的阳纹或阴纹图案。
纹样精细,组织严紧,具有神奇感。
考古学者称之谓“灿烂的青铜艺术”。
3、战国、秦汉时代,铁器兴起,金银错和漆器等新展起来,营造业大兴,砖石雕刻也兴旺起来。
装饰图案的题材更为广泛,较之以前有巨大突破。
主要装饰纹样有:怪兽纹、蟠螭纹、虺纹、龙凤纹、各种动物(鹿、马、牛、羊、虎、雁、鱼……)纹及四神纹等。
“四神纹”也秒“四灵纹”,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四种动物形象作标志。
青龙为我国传说中的东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它们标志了四个方向。
又标志了四种颜色:青龙—表色;朱雀—赤色;白虎—白色;玄武—黑色。
此外,人物纹空前繁多,突出的是汉画象石、画象砖、瓦当,题材直接反映了人类生活、生产、战争的场面。
笔简意繁,以少胜多,为以后各代的装饰开辟了新途径。
4、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佛教艺术兴旺起来。
图案同样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这时期的题材、内容许多都与佛经故事有关。
常用的纹样有:忍冬草(即金银花,也称:宝花,四季常青不枯,取其吉祥之意)、莲花纹(别名“芙蓉”、“鞭蕖”等,取其出污泥而不染和“守—茎—花之节”之意,是美德的象征)、玉鸟纹(玉鸟也称迦陵频迦,吉祥鸟,传说人是玉鸟脱生出来的,故而图案中常有人面兽身之图像)、鹿纹(亦曰“天鹿”、“白鹿”,祥瑞的象征)。
浅谈中国古代传统装饰纹样的寓意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夔龙纹等纹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到了 秦汉时期,瓦当、画像砖等建筑装饰开始盛行,汉代画像砖更是以其精美的画 面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中国装饰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隋唐时期,佛教文化的影 响力逐渐增强,莲花、祥云、狮子等纹样成为流行。宋元明清时期,随着瓷器、 织锦、木雕等工艺的不断发展,装饰纹样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如青花 瓷的缠枝花纹、明代家具的龙凤纹等。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在现代设计中倍受 青睐。设计师们通过巧妙地将这些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不仅能够使作 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还能够为现代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例如,在建筑设计上,中国传统装饰纹样被广泛应用于雕刻、石雕、木雕等地 方,以增加建筑的古典美和文化内涵;在家居设计中,床单、窗帘、地毯等纺 织品上常常运用诸如“福”、“寿”、“喜”等汉字纹样,以及蝙蝠、鱼、鹿 等吉祥图案,以营造出温馨的家居氛围;在服饰设计中,传统云纹、如意、牡 丹等图案被广泛运用于衣物和配饰上,彰显出浓厚的民族风情。
浅谈中国古代传统装饰纹样的 寓意
目录
01 一、符号纹样
03 三、宗教和哲学纹样
02 二、自然纹样 04 四、吉祥纹样
目录
05 五、器物纹样
07 七、抽象纹样
06 六、动物纹样 08 参考内容
中国古代传统装饰纹样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具有极高 的审美价值,更在寓意上表现出深远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些纹样通过符号、图 案和色彩等形式,传达了人们对于生活、自然、宗教和哲学等诸多方面的理解 和情感寄托,反映出古人对和谐、美好、吉祥和幸福的追求。
二、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特点
1、寓意深远: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往往具有深远的寓意,一些图案通过象征、 比喻等方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龙凤呈祥、鸳鸯戏水等。
中国传统纹样
中国传统纹样的种类
1.1 龙凤纹
龙凤纹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纹样之 一,寓意着吉祥、权威和尊贵。龙和凤的形 象在各种艺术品和建筑中都有体现,如龙袍 、龙柱等
中国传统纹样的种类
1.2 云纹
云纹是中国古代常用 的装饰纹样之一,寓 意着吉祥、繁荣和长 寿。云纹多用于陶瓷 、玉器、丝织品等物 品的装饰
这些应用场景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美学价值
中国传统纹样的传承和 发展
中国传统纹样的传承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 国传统纹样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 着一些挑战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 纹样,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和 方法:一是加强对中国传统纹样 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挖掘其深刻 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二是推 广中国传统纹样的应用范围,将 其应用于现代设计领域中;三是 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强对中 国传统纹样的传承和发展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传统纹样 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 活力
-
鱼纹寓意着年年有余、富贵有余。在传统中国文化中,鱼是一种吉祥物,常用于年画、陶 瓷等物品的装饰
中国传统纹样的文化内 涵
中国传统纹样的文化内涵
例如,龙凤纹代表着吉祥和权 威,云纹代表着繁荣和长寿, 如意纹代表着吉祥如意,蝙蝠 纹代表着福气和好运,鱼纹代
表着年年有余和富贵有余等
中国传统纹样的文化内涵非常 丰富,不同的纹样代表着不同 的寓意和文化内涵 这些传统纹样不仅是美的表现, 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纹样的应用场 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传统纹样的应用场景
中国传统纹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艺术品、建筑、服饰、家居用品等
在艺术品方面,传统纹样被用于陶瓷、玉器、漆器、木雕等工艺品的装饰;在建筑方 面,传统纹样被用于屋顶、门窗、柱子等部位的装饰;在服饰方面,传统纹样被用于 服装、首饰、绣品等的设计;在家居用品方面,传统纹样被用于家具、窗帘、地毯等 的设计
中国古代纹样有哪些
xx古代纹样有哪些1、新石器时期,劳动者创造了彩陶艺术,不仅造型别致,而且纹样独特,实用美观,艺术之光生生不息。
主要纹样有:鱼纹、鹿纹、狗纹、人面纹、花卉纹、网纹、水纹、海贝纹、编织纹、火焰纹及历象日月星纹等。
先民们把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可视物象,按照自己的理解,巧妙地组织运用到各种器皿器物上,形成了庄重大方、自然谐调的装饰花纹,开创了一代风格。
2、商、周奴隶社会时期,青铜艺术为其魁首。
无论是造型多样的食器、酒器、乐器等,还是各种纪念性陈设器皿,都装饰着精美的花纹图案。
有的还直接借用动物形象作造型,如大象尊、四羊尊等。
常用的装饰纹样有:饕餮纹、夔龙纹、夔凤纹、蝉纹、玉带纹、重环纹、鳞纹、乳丁纹、窍曲纹、云雷纹、涡纹、冏纹、四瓣花纹及象形文字纹。
图案适应铸铜工艺制作要求,多为非常工整的阳纹或阴纹图案。
纹样精细,组织严紧,具有神奇感。
考古学者称之谓“灿烂的青铜艺术”。
3、战国、秦汉时代,铁器兴起,金银错和漆器等新展起来,营造业大兴,砖石雕刻也兴旺起来。
装饰图案的题材更为广泛,较之以前有巨大突破。
主要装饰纹样有:怪兽纹、蟠螭纹、虺纹、龙凤纹、各种动物(鹿、马、牛、羊、虎、雁、鱼……)纹及四神纹等。
“四神纹”也秒“四灵纹”,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四种动物形象作标志。
青龙为我国传说中的东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它们标志了四个方向。
又标志了四种颜色:青龙—表色;朱雀—赤色;白虎—白色;玄武—黑色。
此外,人物纹空前繁多,突出的是汉画象石、画象砖、瓦当,题材直接反映了人类生活、生产、战争的场面。
笔简意繁,以少胜多,为以后各代的装饰开辟了新途径。
4、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佛教艺术兴旺起来。
图案同样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这时期的题材、内容许多都与佛经故事有关。
常用的纹样有:忍冬草(即xx,也称:宝花,四季常青不枯,取其吉祥之意)、莲花纹(别名“芙蓉”、“鞭蕖”等,取其出污泥而不染和“守—茎—花之节”之意,是美德的象征)、玉鸟纹(玉鸟也称迦陵频迦,吉祥鸟,传说人是玉鸟脱生出来的,故而图案中常有人面兽身之图像)、鹿纹(亦曰“天鹿”、“白鹿”,祥瑞的象征)。
中国传统纹样及图片
中国传统纹样及图片1.云雷纹云雷纹有拍印、压印、刻划、彩绘等表现技法,在构图上通常以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式展开。
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可能从漩涡纹发展而来。
至商代晚期,云雷纹已经比较少见,但在商代白陶器和商周印纹硬陶、原始青瓷上,云雷纹仍是主要纹饰。
2.祥云纹“祥云”图案最早出现在周代中晚期的楚地。
从周代中晚期开始,逐渐在楚地形成了以云纹特别是动物和云纹结合的变体云纹为主的装饰风格。
寓意祥瑞之云气,表达了吉祥、喜庆、幸福的愿望以及对生命的美好向往。
3.蟠螭纹蟠螭纹是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是中国青铜器上的装饰。
螭是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蟠屈。
有的作二方连续排列,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
一般都作主纹应用。
盛行于战国时期。
在当时的玉器上,亦常见雕琢有蟠螭纹,表现形象有的有所不同。
4.环带纹环带纹是青铜器纹饰之一,常雕刻在铜壶、簋的腹部,盛行于西周中,后期和春秋初期。
环带曲折如波浪起伏,故又称“波纹”。
以前亦有称“山云纹”和“盘云纹”的,因其如山之起伏,云绕其间。
现也有称为“波曲纹”的。
5.蒲纹蒲纹,即蒲席的纹样,由三种不同方向的平行线交叉组织,用浅而宽的横线或斜线把玉器表面分割成近乎蜂房排列的六角形的纹样,六角形有时还琢有阴线的谷纹。
此样纹流行于汉代,宋明之间也有少量制作。
6.忍冬纹古代寓意纹样。
忍冬为一种蔓生植物,俗呼“金银花”、“金银藤”,通称卷草,其花长瓣垂须,黄白相半,因名金银花。
凌冬不凋,故有忍冬之称。
又称卷草纹,六朝时期流行的一种植物纹样。
7.象纹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之一。
多见于青铜器、玉器、陶瓷上。
《说文》:“象,长鼻牙,南越大兽。
”殷商时期,中国中原地区尚有野象。
8.蟠虺纹蟠虺纹,传统寓意纹样,青铜器纹饰之一。
又称“蛇纹”。
以蟠屈的小蛇(虺)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
有的作二方连续排列,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
一般都作主纹应用。
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有三角形或圆三角形的头部,一对突出的大圆眼,体有鳞节,呈卷曲长条形,蛇的特征很明显,往往作为附饰缩得很小,有人认为是蚕纹。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15页PPT
漆器 是指用漆涂在各种器物表层的工艺品,具有防腐、防水等特征。其表面光滑,色
泽明亮。到了唐朝后,工艺上得以革新,演变成风格朴实、细腻的浅浮雕艺术效果的 雕漆艺术。其饰纹有以山水人物或整株大朵花为主题的பைடு நூலகம்样。构图严谨,纤巧俊秀。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
彩陶 属于陶器,是把粘土捏制成形,当陶坯尚未全干时,把表里打磨光滑, 后用颜料
汇出花纹,入窑烧成,触水不脱。彩陶使用的色彩纯朴,所绘纹样非常简单。其纹样 根据器物的不同部位运用不同的饰纹,以期达到图案组织和表现手法的出色成就。
青铜器 属金属工艺。因在红铜中加入其他合金,颜色灰青,称之青铜。公元前2000
谢谢!
铜镜 也是青铜材料铸造的一种照容用具,又名“青铜器”。主要特征是:体薄、边平、
装饰纹样程式化。其形状多为葵花形或菱花形,饰纹除早期的素面外,多铸有花纹或 字铭。铜镜因南北地域不同,所饰纹的式样也就各有不同。北方的铜镜朴素简略,南 方则精巧纤细 。
金银器 乃是用金、银为材料制成的器物,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唐代达到鼎盛,清代有
石刻 即是在石块上运用阴线刻、凹面刻、刻模印制等多种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实体
体积的艺术形象来。石刻作品,基本上从属于墓葬、宗教和建筑,大都记录社会生活 的侧面,饰纹内容丰富、线条流畅,造型严谨,手法细腻。
瓦当 时我国古代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物,始于西周。其式样、饰纹上都有明显的
时代风格。秦瓦当有鸟兽、昆虫、植物及其他纹样。汉代瓦当以青龙、白虎、朱雀、 玄武最具代表。秦汉瓦当字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之特色,是考订当时的地名、官署等的 依据。魏晋以云纹为主。
中国传统吉祥纹饰大全
中国传统吉祥纹饰大全纹饰是指雕刻在家具上的花纹图案。
主要题材可分为自然景物和各种几何图形(包括变体文字等)两大类,有写实、写意、变形等表现手法。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纹饰一直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个流程,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反映出不同时期的风俗习惯。
今天941红木网小编就给大家讲解几种常见纹饰的寓意。
博古纹博古纹是汉族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寓意典雅、高洁。
博古纹饰由宋《宣和博古图》一书而名,因全书收录宋微宗宣和内府所藏商至唐代铜器,集宋代所藏青铜器之大成而名博古。
博古纹中的器具表现了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是中华文明的具体呈现,仔细分辨能看出其中器具的年代和出处。
弦纹弦纹是古代汉族陶器及青铜器装饰纹样之一。
纹样是刻划出的单一的或若干道平行的线条,排列在器物的颈、肩、腹、胫等部位。
弦纹是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普遍流行于商周。
回形纹回形纹,即“回”字形的纹饰,图案呈圆弧形卷曲或方折的回旋线条。
圆弧形的也单称云纹,方折形也称雷纹,云雷纹是两者的统称。
清代家具的四脚常用回形纹作装饰,也有用连续回纹作边缘装饰的,称“回回锦”。
饕餮纹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最早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
此兽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常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与古代汉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能力,研究者称为兽面纹。
万字纹万字纹即“卍”字形纹饰,是中国古代传统纹样之一,为古代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
“卍”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之所集”,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前所现的瑞相。
唐代武则天长寿二年采用为汉字,读作“万”。
用“卍”字四端向外延伸,又可演化成各种锦纹,这种连锁花纹常用来寓意绵长不断和万福万寿不断头之意,也叫“万寿锦”。
中国传统建筑图案纹样
中国传统建筑图案纹样
2. 牡丹纹
牡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富贵花,被誉为" 花中之王"。在建筑装饰中,牡丹纹通常以 花瓣繁复、色彩艳丽的特点展现,寓意着富 贵、荣华和繁荣
中国传统建筑图案纹样
3. 云纹
中国传统建筑图案纹样
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被视为祥云、瑞气, 寓意着吉祥和好运。 云纹在建筑装饰中通 常表现为云朵、云彩 和流云等形态,寓意 着祥瑞、高贵和纯洁
-
THANKS !
中国传统建筑图案纹样
11. 琴棋书画纹
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艺,象征着 高雅、文化与修养。在建筑装饰中,琴棋书 画纹通常以图案的形式出现,寓意着对美好 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中国传统建筑图案纹样
12. 葫芦纹
葫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物,寓意着福禄双全、多子多福。葫芦纹通常以葫芦的 形状或与其它图案的组合出现
中国传统建筑图案纹样
6. 如意纹
如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象征着吉祥、顺利和成功。如意纹通常以灵芝和云彩的 形象出现,寓意着长寿、健康和幸福
中国传统建筑图案纹样
7. 回形纹
回形纹是一种具有连续性、重复 性的图案,寓意着无限循环和永 恒。在建筑装饰中,回形纹通常 以波浪状或曲折状的形式出现
中国传统建筑图案纹样
中国传统建筑图案纹样
9. 鱼纹
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寓意着富饶、繁荣和 吉祥。鱼纹通常以鱼 的形状或与水草、莲 花的组合出现,寓意 着年年有余、富裕繁 荣
中国传统建筑图案纹样
10. 狮子纹
狮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威猛、权力 和吉祥的象征。狮子纹通常以石雕或砖雕 的形式出现,寓意着辟邪、吉祥和威严
中国传统建筑图案纹样
中国传统纹样整理
莲花纹
• 自南北朝后流行 。多出现在瓷器 上,作为装饰。 其变化丰富。有 独立纹样,也有 四方连续。南北 朝至唐代,莲花 纹常作为瓷器的 主题纹饰,碗、 盏、钵、盘的外 壁或内划复线仰 莲,有的盘心还 饰蓬莱纹,酷似 盛开的莲花。亦 见雕刻成立体状 的莲花。
莲瓣纹
• 莲瓣纹是古代陶瓷最为流行的花 纹装饰,始于春秋,盛于南北朝 至宋,流行于整个封建时代。春 秋战国多用立体莲瓣作壶盖上的 装饰。魏晋至隋代,莲瓣纹常用 堆塑手法装饰在器物腹部,有的 分几层装饰在器物的颈、腹、足 各个部位,使器物显得繁缛华丽。
绣球花纹
• 一种瓷器装饰 纹样,因花朵 形状颇似绣球 而得名,常以 大小不等的花 头或龙凤等主 体形象,做圆 形或椭圆形的 适合构成,疏 密均匀的排列 在器物的装饰 带中,适用于 各种造型的器 物。
兰花纹
• 传统寓意纹样。 《本草经》: “兰草主杀虫毒, 辟不祥,久服轻 身不老。”《楚 辞》:“级秋兰 以为佩。”古人 认为:“德芬芳 者佩兰,古之佩 者,各家其德。” 故而古人以幽谷 兰喻隐逸之君子。
卷草纹
• 中国传统图案 之一。多取忍 冬、荷花、兰 花、牡丹等花 草,经处理后 作“S”形波状 曲线排列,构成 二方连续图案, 花草造型多曲 卷圆润,通称 卷草纹。因盛 行于唐代故名 唐草纹
缠枝纹 • 缠枝纹是中国古代传统纹饰 之一。是瓷器上最常见的纹 样。盛行于元代以后。明代 或称为“转枝”,以植物的 枝杆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 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 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循环往 复,变化无穷。缠枝莲、缠 枝牡丹、缠枝草蔓均属此类。
柿蒂纹
• 古代寓意纹样。顾 名思义如同柿子下 部之蒂子一样,四 瓣或五瓣。俗谓之 柿盘。”建筑图案 多用柿蒂纹,寓意 建筑物的坚固、结 实。柿蒂纹起源极 早,我国古代的陶 器、青铜器上已可 见到。在汉代的玉 剑首上也常有发现, 在汉代以后就不多 见了。
中国传统艺术纹样大全
中国传统艺术纹样大全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而传统艺术纹样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这些纹样既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对自然、生活和宇宙的诠释。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国传统艺术纹样,带您领略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一、云纹云纹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常见的纹样之一。
它以云朵的形态为基础,通过线条的曲折和交错,表达出云朵飘逸、变幻无穷的特点。
云纹常出现在中国的绘画、雕刻、陶瓷、服饰等艺术作品中,给人以神秘、浪漫的感觉。
二、龙纹龙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象征意义的纹样之一。
龙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祥瑞和权威的象征,因此龙纹常被用于皇家和贵族的服饰、建筑和器物上。
龙纹通常以龙的形态和鳞片为基础,通过线条的流畅和变化,展现出龙的威严和力量。
三、莲花纹莲花纹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常见的花卉纹样之一。
莲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纯洁和高尚的象征,因此莲花纹常被用于寺庙、宫殿和园林的装饰中。
莲花纹通常以莲花的形态和花瓣为基础,通过线条的细腻和色彩的明快,展现出莲花的婀娜和美丽。
四、鱼纹鱼纹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常见的动物纹样之一。
鱼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吉祥和富贵的象征,因此鱼纹常被用于婚庆和贺寿的礼品和装饰中。
鱼纹通常以鱼的形态和鳞片为基础,通过线条的流畅和色彩的鲜艳,展现出鱼的灵动和活力。
五、凤凰纹凤凰纹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常见的鸟类纹样之一。
凤凰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吉祥和美好的象征,因此凤凰纹常被用于婚庆和庆典的礼品和装饰中。
凤凰纹通常以凤凰的形态和羽毛为基础,通过线条的繁复和色彩的绚丽,展现出凤凰的威严和华美。
六、山水纹山水纹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常见的自然景观纹样之一。
中国山水画以其独特的构图和意境闻名于世,山水纹则是将山水画的元素运用于艺术品的装饰中。
山水纹通常以山、水、云和树木为基础,通过线条的流畅和色彩的淡雅,展现出山水的壮丽和宁静。
七、花鸟纹花鸟纹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常见的植物和动物纹样之一。
中国人对花鸟有着独特的情感和审美,因此花鸟纹常被用于绘画、刺绣和陶瓷等艺术作品中。
了解中国2000年来传统瓷器中常用的24种纹饰
了解中国2000年来传统瓷器中常用的24种纹饰鱼纹广义上可包含由鱼纹和其他纹样组合而成的纹饰,如鱼藻纹、鱼鸟纹等;狭义上仅指纯粹的鱼纹或以鱼纹为主体的纹饰。
鱼纹的表现手法有深刻、彩绘、模印、塑贴等。
鱼水组合的画面称为海水鱼纹或水波游鱼纹。
如耀州窑青釉花口碗内壁上的海水鱼纹,以篦状工具左旋右转刻划细密的水波纹,以粗健的线条勾勒出游鱼,动态真切自然。
鱼与莲组成的画面,称为鱼莲纹或莲池游鱼纹;鱼与水藻相配称为鱼藻纹。
磁州窑的鱼藻纹最为生动,水藻飘动,鱼儿浮游,水藻飘指显示水的流向,令人感受到鱼逆流而上的动态。
元、明、清瓷器中鱼藻纹饰更为普遍,多用青花、釉里红、五彩表现单尾或双尾鱼纹,鲭、鲢、鲤、鳜或鲭、鲐、鲤、鲫鱼四鱼与水草组成的寓意纹饰。
明宣德蓝釉鱼藻纹盘,以晶莹艳丽的宝石蓝色釉托起洁白如玉的鱼藻,清丽动人。
鱼藻纹“鱼”与“余”同音,是“富贵有余”、“连年有余”的意思。
鱼纹几乎是每个朝代都使用的主要陶瓷装饰图案。
鱼纹种类繁多,如莲池游鱼、水波游鱼、水藻游鱼,或单或双,或三五追逐,鱼水鱼纹盘相融。
双数鱼的构图,在器壁用对称法,两两相对;若在器心,则两鱼并排而游。
三五尾单数鱼的构图,多是顺向追逐游动,空间饰以浮萍、水草、莲花之类花草。
摩羯纹摩羯本是印度神话传说中的河水之精、生命之本,公元4世纪末传入中国。
经隋唐,摩羯形象融入龙首的特征。
宋代瓷器上的摩羯纹多见于耀州窑瓷器。
往往在青瓷碗的内壁刻划头上长角、鼻子长而上卷、鱼体鱼尾的鱼形摩羯,或在碗心的莲池中盘旋,或在碗壁的碧波中对游。
摩羯纹有的作为主题纹饰出现,也有作辅助纹饰的,与水波、莲荷、荷叶等组成带状纹,衬托婴戏主题纹饰。
鸟纹广义上可包含鸟纹与其他内容组合的纹饰,如花鸟纹;狭义上仅指纯粹鸟纹或以鸟纹为主体的纹饰。
神话性质的凤纹或其他瑞禽纹也归在鸟纹类属。
鸟纹的表现技法有刻划、彩绘、模印、塑贴等。
唐宋以后,受中国画影响的鸟纹多与花卉纹相配为饰,习称花鸟纹。
传统纹样 ppt课件
回纹回纹是被中国
民间称为富贵不断头的
一种纹样。它是由古代
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
衍化来的几何纹样,因
为它是由横竖短线折绕
组成的方形或圆形的回
环状花纹,形如“回”
字,所以称做回纹。回
纹是指以横竖折绕组成
如同“回”字形的一种
传统几何装饰纹样,因
其构成形式回环反复,
延绵不断,回纹在民间
有“富贵不断头”的说
法。根据其纹样的特性,
莲花纹莲花纹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纹饰之一。其兴起与佛教的盛行有关。自南北朝
后流行。多出现在瓷器上,作为装饰。其变化丰富。有独立纹样,也有四方连续。南北 朝至唐代,莲花纹常作为瓷器的主题纹饰,碗、盏、钵、盘的外壁或内划复线仰莲,有 的盘心还饰蓬莱纹,酷似盛开的莲花。亦见雕刻成立体状的莲花,如:南北朝的仰覆莲 花尊,五代的莲花形盏托等。宋代开始变为辅助纹饰。元至清代,莲花纹的变化较多, 有缠枝莲、把莲等,并常于动物纹样组合在一起,如:莲池水禽、莲池游鱼等。
龙纹龙纹,青铜器纹饰之一。又称为“夔纹”或“夔龙纹”。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
一。龙是古代神州传说中的动物。一般反映其正面图像,都是以鼻为中线,两旁置目, 体躯向两侧延伸。若以其侧面作图像,则成一长体躯与一爪。根据龙纹的结体大致可分 为爬行龙纹、卷龙纹、交龙纹、两头龙纹和双体龙纹等几种。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 青铜器上,凡出现为一爪的纹饰,就被称为“夔纹”或“夔龙纹”。
黼等编绘宣和殿所藏古器,成《宣和博古图》三十卷。后人因将图绘瓷、铜、 玉、石等各种古器物的画,叫做“博古”。也有添加花卉、果品作为点缀的。 在各种工艺品上常用这种题材作为装饰图案。寓意清雅高洁。
(又称“不求人”),即中国古时搔仗、如意遗制。按如意形作成的如意纹样,借喻 “称心”、“如意”,与“瓶”、“戟”、“磐”、“牡丹”等纵成汉族民间广为应用 的“平安如意”、“吉庆如意”、“富贵如意”等吉祥图案。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发展历史和分类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发展历史和分类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信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在接收西方文化的同时更该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随着我国实力的不断增强,各种具有影响力的展会在我国举行,我国的文化也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开来,中国的传统装饰纹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我国的传统装饰纹样内容题材多样丰富,被广泛应用,其特有的风格面貌,在世界艺术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起源及发展装饰,《辞源》解释为“装者,藏也,饰者,物既成加以文采也。
”是指对事物表面添加花纹色彩的装饰。
[1]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遗留中,人们用作装饰生活物件的纹样在古时的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具有了自己的艺术特色。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的装饰纹样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是繁多且不同的,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装饰纹样的风格也不近相同。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及沟通频繁,装饰纹样的风格也会有所渗透,但还是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
大量优秀的中传统装饰纹样被我们的祖先保留了下来,在保留自己特色的同时又吸取了优秀的外来文化,让我们的传统装饰纹样更加光辉灿烂。
我国传统装饰纹样经历千年的历史积淀,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之一。
研究学习我国传统装饰纹样,把传统纹样用到现代装饰设计中,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下面介绍一下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装饰纹样的特点风格。
1.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时期,装饰纹样主要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关,原始社会时期的人们对自然事物的认识直观简单。
这个时期,彩陶上的装饰纹样比较有代表性,主要表现在印纹陶、黑陶和彩陶上。
其中以南方以良渚文化为代表的玉器、北方的马家窑文化和仰韶文化的彩陶最具代表性。
几何纹是原始社会时期装饰纹样最多的表现形式,他的母体主要有三角纹、圆点纹、方格纹、涡纹、条纹;其格局讲究对称,图形简洁而富有动感,风格很粗放;色彩古朴,以黑白红为主,力量感很强。
另外主要以动植物纹样为题材。
中国传统纹样18种及寓意
中国传统纹样18种及寓意18种纹样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起自远古文明初、延至当代,不论是玉器、漆器、服饰还是装饰,都铭刻着传统纹样的特色瑰美。
传统纹样计十八种:云雷纹、祥云纹、环带纹、忍冬纹、凤鸟纹、如意纹、饕餮纹、方胜纹、唐草纹、曲水纹、垂鳞纹、万字纹、缠枝纹、云头纹、八宝纹、寿字纹。
1、云雷纹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晚期,云雷纹已比较少见。
云雷纹是青铜器上主要铭刻的纹饰。
呈圆弧形卷曲或方折的回旋线条状。
圆弧形也称云纹,方折形也称雷纹,合称云雷纹。
2、祥云纹现于周代中晚期的楚地,至秦汉时期,祥云纹的变幻已达极盛,且绵延至今,是极富生命力的艺术。
祥云纹仿照云彩之流动蜿蜒,是祥瑞之云气,寓意美好与吉祥。
3、环带纹现于商代,盛行于西周中后期和春秋时,常见于青铜器纹饰。
形似波浪起伏,故别名波纹或山云纹、盘云纹;或,形似山势起伏,也称波曲纹。
环带纹以波线为基础,双线相交垂带状。
4、忍冬纹现于东汉末年,盛于南北朝,是一种植物纹路。
忍冬是一种蔓生植物,俗名卷草、金银花、金银藤,故而又名卷草纹,常用于佛教装饰,指代灵魂、轮回。
一般为三叶片或多叶片,且变化多样。
5、凤鸟纹现于良渚文化、二里岗文化,此时多为鸟纹;至商周时,凤凰是为神鸟,有凤鸣岐山典故,故而凤纹雄浑、肃穆,是当时的审美纹样。
唐代凤纹十分灿烂,且造型多姿多彩,与生活结合紧密,形式感非常强烈。
至宋元明清,凤纹装饰已渐变为一种特定造型,进一步规范化,如团凤。
如意者,古之爪杖也。
为一种挠痒的器物,可如人意,因此得名,常见于南北朝,仿照其形,名为如意纹。
形似如意,借喻称心、如意,常与瓶、牡丹等合成平安如意、吉祥如意等。
7、饕餮纹现于良渚文化陶器,盛于商周青铜器。
饕餮是幻想中的怪兽,是图案化的兽面,也称兽面纹。
一般是仿照饕餮的面目形象,结构鲜明。
8、方胜纹现于汉代,盛于明清,及至当代。
方胜是古代妇女饰物,由两个菱形叠压而成的纹样。
是汉族传统的寓意纹样。
9、唐草纹现于汉代,盛于唐代,及至当代。
中国传统纹样-几何纹样篇
中国传统纹样-几何纹样篇--------------------------------------------------------------------------作者: _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_中国传统纹样几何纹样篇中国传统纹样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个流程,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反映出不同时期的风俗习惯。
从原始社会简单的纹样到奴隶社会简洁、粗犷的青铜器纹饰,再到封建社会精美繁复的花鸟虫鱼、飞鸟走兽、吉祥图案纹样,都凝聚着相应时期独特的艺术审美观。
1、连珠纹连珠纹尤其连珠圈纹是古波斯萨珊王朝最为流行的花纹;在萨珊风格织物中,以对兽或对鸟图案母题为主,而以各种圆和椭圆的连珠作为图案装饰主题。
连珠纹图案于5~7世纪间沿丝绸之路从西亚、中亚传入我国,但在这一时期基本是作为器型排列的边饰。
连珠纹在中国的唐锦中成为数量最多,而且具有时代特色的纹饰。
至隋代,连珠纹发展为连珠圈纹,并成为各种器物的主题纹样。
波斯锦传入后,约7、8世纪时我国也曾模仿织造。
不论其产于何地,凡属此类萨珊波斯风格的织锦,皆称为“萨珊式”织锦(Sasannian’figuredsilks)。
新疆吐鲁番斯坦那出土连珠纹是从波斯萨珊王朝的装饰形式中吸收过来的唐代流行花式,传统华夏艺术思想与外来形式的结合,丰富了唐代的文化。
2、云雷纹陶瓷器装饰的一种原始纹样,图案呈圆弧形卷曲或方折的回旋线条。
圆弧形的也单称云纹,方折形也称雷纹,云雷纹是两者的统称。
云雷纹有拍印、压印、刻划、彩绘等表现技法,在构图上通常以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式展开。
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可能从漩涡纹发展而来。
至商代晚期,云雷纹已经比较少见,但在商代白陶器和商周印纹硬陶、原始青瓷上,云雷纹仍是主要纹饰。
中国传统纹样之——吉祥纹样人物纹样器物纹样篇
中国传统纹样之——吉祥纹样、人物纹样、器物纹样篇中国传统纹样之——吉祥纹样、人物纹样、器物纹样篇中国传统纹样之——吉祥纹样、人物纹样、器物纹样一、吉祥纹样1、卍字纹中国佛教对“卍”字的翻译也不尽一致,北魏时期的一部经书把它译成“万”字,唐代玄奘等人将它译成“德”字,强调佛的功德无量,唐代女皇帝武则天又把它定为“万”字,意思是集天下一切吉祥功德。
“卍”字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右旋,—种是左旋(“卐”)。
佛家大多认为应以右旋为准,因为佛教以右旋为吉祥,佛家举行各种佛教仪式都是右旋进行的。
这是一个被佛教徒视为吉祥和功德的具有神秘色彩的符号。
2、如意纹如意系指一种器物,梵语阿那律。
柄端作手指形,用以搔痒,可如人意,因而得名。
也有柄端呈心字形的。
以骨、角、竹、木、玉、石、铜、铁等制成,长三尺左右,古时持以指划。
和尚宣讲帅经时,也持如意,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
近代的如意,长不过一、二尺,其端多作芝形、云形,不过因其名吉祥,以供玩赏而已。
(参阅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如意》、《释氏要览》中《道具》)。
现在所用搔痒工具,叫“痒痒挠” (又称“不求人”),即古时搔仗、如意遗制。
按如意形作成的如意纹样,借喻“称心”、“如意”,与“瓶”、“戟”、“磐”、“牡丹”等纵成民间广为应用的“平安如意”、“吉庆如意”、“富贵如意”等吉祥图案。
3、开光纹又称“开窗”,瓷器装饰的一种构图方式,即在器物的显著部位以线条勾勒出圆形、方形、菱形、扇面形、云头形或花形等多种式样的栏框,框内绘各种图案,用以突出主题纹饰。
此法犹如古建筑上开窗见光,故而得名。
南宋吉州窑、金代耀州窑及金、元磁州窑、元代广东海康窑等瓷器上,开光装饰较为普遍。
元、明、清景德镇瓷器上更是大量运用开光技法进行装饰,并有所创新。
4、囍字纹读作双喜,有时也写“双禧”。
原来“禧”字是福或喜神之意,和高兴一词有几分不同,伹写成“双禧”和“双禧”一词则意思相同。
喜、禧、囍被民间广泛用来作为一种装饰纹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传统装饰纹样教学目标:通过本章节的理论教学使同学们理解:什么是装饰画,装饰画与一般绘画的区别,装饰画的主要特点;明白“传统装饰纹样的”主要组织形式与风格。
通过实训使同学们切身感受“装饰纹样”的艺术魅力,增强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本章节实践要求学生从博物馆、旅游景点吸取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精华。
教学重点:认识装饰画;传统装饰纹样;民间装饰与纹样教学难点:不同时期的装饰纹样及风格教学学时:理论4学时实践12课程类型: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图片、实践主要内容:一、什么是装饰画1.广义的装饰画泛指属于装饰方面的一切绘画,狭义的装饰画是指装饰壁画、商业美术中的广告等。
它虽然偏重于其表现形式,但一般都具有实用功能。
2.装饰画与一般绘画的区别:虽然现在对装饰画的概念的界定尚存争议,但大致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1)、它不同与一般的绘画,是通过各种装饰的特殊手段来创作,以达到特定的“装饰”美感。
(2)、它是一种受图案规律影响的独特绘画形式,或者说是一种介乎绘画和图案之间的边缘艺术。
(3)、它具有不同与一般绘画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大大提高审美情趣。
3.装饰画的特点:装饰画的特点是单纯化、平面化、秩序化,它追求的是形式美、单纯美和秩序美。
二、装饰的起源我们在构思时,不能忘记对传统文化的借鉴与吸纳,从古到今,从中到外,这种学习与借鉴是必不可少的。
1、中国传统装饰与纹样(1)、彩陶装饰与纹样(2)、青铜器装饰与纹样(3)、玉器装饰与纹样(4)、漆器装饰与纹样(5)、金银器装饰与纹样(6)、瓷器装饰与纹样(7)、印染织绣与纹样(9)、建筑装饰与纹样2、民间装饰与纹样(1)、什么是民间装饰(2)、种类分析①.脸谱②、泥塑③、面塑④、剪纸⑤、蜡染⑥、扎染实训项目实训一实训名称:素材的积累实训目的:让学生实际考察学习,了解中国传统装饰文化需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影响,通过信息收集与写生,去探询市场上传统装饰文化的竞争态势及消费群的需求,在分析评估后,有机地与装饰画的发展策略相融合,以最终定义出主题。
实训内容:一、拍摄、临摹1、准备阶段在对原始资料的观察和感受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想象,提出多种方案。
2、选择阶段对提出的设想进行比较分析,选择最理想的方案,并进一步做具体的设计,使形象明确化、具体化。
3、完成阶段在这阶段的创作与实践活动分不开,完整的构思意图在具体形象与整体关系中表达出来。
实训要求:根据指导教师提供的地点进行参观、学习,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1)提出设计计划;(2)了解认识感受阶段;(3)自主表现阶段。
作业步骤:收集资料——选择拍摄——分析——临摹实训向导:1、分析不同时期的装饰纹样的造型、风格、语意;2、临摹;3、完整表达。
实训项目实训二实训名称:以植物、动物、人物为主进行写生实训目的:在前面的基础上通过写生,让学生对形象或纹路认真的观察,深入的分析,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训练。
实训内容:1、选取一个自己认为比较美的自然形象,对其写生;实训要求:对自然界中有许多事物和形象,如天上的云、地上的水花、空中的烟、路边的石头、海滩的贝壳、一片树叶、一根羽毛、一只蝴蝶等等,写生。
作业步骤: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写生。
实训向导:本实训是对前面实训的加强和提高。
从自然界中不同的侧面进行理解、分析,达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训练目的。
第二章装饰常用的表现手法教学目标:本章教学旨在阐释装饰常用的变形手法,让学生了解重构、移花接木、异质同化、同质异化的策略,激发学生创造的动机,以培养学生变形的能力;通过实训使同学们在原有的素材基础上提炼出更符合主题的形象,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主动性,进而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教学重点:装饰造型;平面构成;变形。
教学难点:夸张;拟人;;重组;添加;移花接木;异质同化;同质异化等教学学时:理论2学时;实践4学时课程类型:理论与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图片讲授教学内容:变形是装饰造型的一种重要特征。
掌握特征与动态是装饰形象的主体。
一、装饰造型的表现技法传统表现技法①点②线③面二、装饰变形的手法。
1、从我国传统艺术在图案遗产中得到极好的反映,朴素、单纯、富于生趣的图案,夸张的特征以及意境的体现等等都为现代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
造型是将写生来的素材进行艺术提炼、加工,使对象从自然的常规中脱颖而出,达到程式化和理想化的艺术境界。
一般有下面一些方法:①提炼法就是删繁就简,省略局部和细节,以加强形象的整体感。
又分为影绘、光影省略、线省略和秩序整理。
②夸张法指夸张那些主要的和美的特征,是变形的重要手段,是对画面中描绘的对象或多余的某一方面进行相当明显的、夸大的一种变化手法。
又分为局部夸张、整体夸张、透视夸张、适形夸张。
③添加法在画面经过适当的省略和变形后,根据构思和构图的需要,添加装饰纹样,使形象更美、更丰富、更具有装饰性。
一是就形象本身的内容加以提炼选取纹样,进行放大增加。
二是根据内容和题目的谐音、寓意、联想等,创作新的纹样进行添加。
④几何法2、平面构成进行造型平面构成作为艺术院校的必修课列入专业教学,它引导学生了解形态观念,培养审美能力,训练设计构成,开发学生思维,为将来的实际运用打基础。
①平面组织运用物理力学手段的挤压、拉曲、旋转、折叠、撕裂、向心、离心、纵横斜方向运动和抛物线运动形成的轨迹等;②想像运用光学手段的特种透镜、哈哈镜等造成的错觉、幻觉等;③运用数学手段的增减、比例、排列、组合、添加、几何化等;④运用生态学手段的移花接木、生态全过程的组合、杂交组合新形象等;⑤运用解剖手段的解剖纵剖面、横截面、斜剖面、肢解等;⑥运用仿生学手段的拟人、拟物等;⑦置换:异质同化、同质异化。
实训项目实训一实训名称:装饰变形实训目的:提出具体形象的造型方向和目标,设计变形工作就进入了设计的表现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便是将整理的素材资料,寻找变形依据,转换成可视化的具体形态,通常透过手绘图面,将形象运用传统拟人、夸张、添饰、几何手法表达出来。
实训内容:1、主要通过点、线、面的表现技巧,运用变形手法使学生学会借助于一些具体的变形方法来有效地激发创意。
2、并且掌握将创意转化为可视的设计草图的技能。
实训要求:1、勤想、多画、多体会;2、黑白效果作业步骤:将收集的资料整理——找出最美、最动人的地方——寻找变形依据实训向导:1、根据前期资料,寻找变形依据作业版面:A4纸张实训项目实训二实训名称:装饰创意实训目的:根据主题,提出具体形象的造型方向和目标,设计变形工作就进入了设计的展开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便是将已有的形象进一步分析,利用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手法,寻找变形依据,转换成可视化的具体形态,通过手绘图面,将装饰形象表达出来。
1、主要通过现代图形手法激发学生地创意。
2、并且掌握将创意转化为可视的设计草图的技能。
实训内容:1、以重构、重组、移花接木、异质同化、同质异化等设计原则进行创想。
2、以个人为主进行创作,以小组为辅进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各抒己见,自由联想,互相激励和启发,使创造性思想火花产生撞击,一起连锁反应,从而导致大量新设想产生。
实训要求:1、勤想、多画、多体会;2、黑白效果作业步骤:确定主题——通过想像造型和记忆造型在纸上画出形象——找出最美、最动人的地方——结合现代手法寻找变形依据实训向导:1、由动物、植物、人物,寻找变形依据2、美的表现作业版面:A4纸张第三章装饰艺术语言教学目标:语言是我们人类交流思想和信息的工具。
装饰有了创意后,我们就要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将其表达出来,本章教学旨在阐释装饰艺术语言。
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设计的沟通能力;通过实训使同学们掌握装饰语言的吉祥与寓意。
教学重点:渊源久远,流传甚广;吉祥图案。
教学难点:比喻与象征;借代;求全和完善;双关与巧合;拟人和拟物。
教学学时:理论2学时;实践4学时课程类型:理论与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图片讲授教学内容:1、渊源久远,流传甚广。
2、吉祥纹样一向被认为具有福瑞、祥和、顺利等美好的含意。
它是借助同音字的谐音寓意,并运用相应的形象或文字,巧妙地组合成一幅完美的纹图。
咏物传情,既悦目又悦耳,以表达某种意义和情感,颂扬善良的品德和美好的愿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吉祥纹样也随着发展起来。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常见的植物、动物等,用图案的形式装饰在器物上。
有时一句人们爱听的话,用谐音表达,或用图画表现出来,就是一幅富有吉祥寓意的作品。
在图案中人们看到的是形象,但心里感受到的却是形象以外的语言。
也就是说,除了形象美、形式美之外,吉祥图案还有一种寓意美、比喻美和语言美。
吉祥图案的产生,与封建社会的意识有关,但从纹样及其发展看,又应归功于劳动人民的创造,如统治者祈望“封侯挂印”(蜂、猴、官印),人们则期望“时来运转”的“三阳开泰”(三只羊和太阳)、“龙凤呈祥”(龙和风)、“和气吉祥”、“喜上眉梢”、“大富大贵”(牡丹花)、“望子成龙”(胖娃娃抱鲤鱼)等。
因此,我们应该肯定其纹样的价值,抛弃封建意识,将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发扬光大。
实训项目实训一实训名称:装饰艺术语言实训目的:用装饰艺术语言,进行概括、提炼。
实训内容:在确定标题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前几次作业,进行更深入的语言描述。
实训要求:1、根据创意主题,以文字的表现形式进行概括。
2、每篇字数控制在100以内;2、意义深刻,能体现主题。
作业步骤:根据吉祥用语方法进行创作实训向导:1、了解主题,进行内涵创作;2、针对市场,及需求进行主题内涵的表现。
第四章装饰构图教学目标:了解装饰构图的基本形式教学重点:简述构图、装饰构图样式、装饰画构图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教学难点:强调布局;强调装饰构图。
教学学时:理论2学时;实践4学时课程类型:理论与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图片讲授教学内容:一、简述构图构图在中国画论中称之为“经营位置”,从字面上,用“经营”两个字能很好体现作者对构图的艰苦思维过程,“位置”即使对画面的布局。
把作品构思设.为军师布阵,就可以理解构图对于全局的重要意义。
我们通过对中西装饰艺术史的了解、混集和研究,对于装饰构图的规律,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二. 装饰构图样式:1. 组合构图(超越时空的组合)组合式:即将几个有内在联系的独立纹样,按一定构思有机排列组合成一幅完整的作品(1).从中西文化艺术看构图(图片讲解)丁绍光出生于陕西,学艺于北京。
他的画以浓重的浪漫主义、理想主义为特征,采用历史与现实熔铸、现实与幻想交织、本土文化与异文化重构的方式,创造出了既有现实生活因素,又有非现实意蕴的特殊画境;他的艺术既有民族的文化根性,又有异文化的兼容性。
其作品《蓝宝石》2.对称与均衡(统一)均齐式:它的特点在中轴线两则或上下配置的纹样作对称状态.使纹样左右、上下对翻或四周等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