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组织合作学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有效组织合作学习

摘要: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它体现了时代精神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合作的意识,交流的能力,是人们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必要的素质,这种素质需要从小培养。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应做到认真考虑、准确运用。在有“必要”的前提下,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勇于“探究”的欲望,使小组合作学习有组织、有分工、有协作、有效果,真正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服务,真正为学生今后在社会生活中适应竞争、学会生存奠定基石。

关键词:如何有效组织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它体现了时代精神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合作的意识,交流的能力,是人们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必要的素质,这种素质需要从小培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把培训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被教师们接受和认同。但如何把这种理念变为积极地行动,就需要进一步探索,还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与其它学习方式既有相同之处,即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个性。合作不仅是团队形成的基础,还是共同探究的起点。

相对而言,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师容易把握,而教学方式的改变,对教师具有更大的挑战性。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式的提出是一种创新,这是理论层面的创新;把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式落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同样是一种创新,这是实践层面的创新,这样的创新需要悟性,需要探索,对部分教师来说,甚至还需要从模仿开始。

那么,如何有效地组织合作学习呢?

一、准确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合作学习的时机不仅缘于教师在课前的预设,课堂上的生成常常可以成为合作学习的良机。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使合作学习有效。

1、在思维碰撞时进行合作学习。

把合作学习放在有讨论空间的问题上,放在学生易混淆处,难度要适宜,符合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如教学“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当教师呈现图形让学生说一说它的面积有多大时,学生各抒己见,互不相让,为了达成共识,这是合作学习是最佳时机。

2、在知识迁移拓展时开展合作学习。

当多数学生能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而少部分学生感到困惑时,如果由教师详细讲解,可能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只有及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探讨和交流,问题将迎刃而解。如: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教学:请你涂出有规律的颜色,教师在讲解什么是规律后就布置了这样的达标训练,及时的在知识迁移拓展时开展合作学习,通过互相探讨和交流,少部分学生遇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3、在学生学有所获急于表达时组织合作学习。

当学生自主探究某一个问题有了一定的结果时,他们往往会迫切希望表达自己的收获,以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这时应组织合作学习,让每个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这样既满足了孩子们强烈的表现欲,又节省了教学时间。这时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学生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如:教学六年级下册《负数》:什么是负数?在探讨后有了一定的结果后,教师及时的组织合作交流,让孩

子们把在生活中见到的负数说一说,这样既满足了孩子们强烈的表现欲,又节省了教学时间。

4、在实验操作时引导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即能激发集体的智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际的动手操作过程中,有的学习任务靠个人的智慧和行动是难以完成的,这就要集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如教学“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当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时,学生各抒己见,互不相让,这时的操作训练就必须进行合作学习,依靠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来进行判断,从而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5、单凭个人力量无法完成时组织合作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有些学习任务比较复杂,单凭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这时教师可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合理分工,共同探讨,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来解决,使学生在互动中取长补短,体验合作思维的丰富性。在我们的教材中,编者精心设计了许多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开放性、探究性和趣味性,对学生的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责任分工,需要几人密切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这无疑是我们的首选内容。如:四年级下册教材中“关注我们的活动空间”这一实践活动,可让小组成员分头到操场、舞蹈室、教室前空地等活动场所去测量,回来后共同整理数据,汇报测量的方法、过程,并计算活动空间是否达标等。通过这一过程,既锻炼了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口语表达能力。

二、恰当组织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通过生生互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因此,合理的分组显得尤为重要。年级不同,小组规模、组员构成及任务分配就有差别。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较低,往往是想到的不一定能全面表述出来,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意识都较有限。合作学习就应先从同桌合作入手,抓住教材提供的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说说、写写、画画、做做、玩玩,创设互相交流的机会。在学生积累了一些合作交流的经验后(可以从二年级开始),再把学生按4~6人分为相对固定的小组加以培养。保证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机会。分组时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的原则。组内异质,就是要正视学生个体存在差异这一客观事实,将认知水平的表达能力不同的学生编为一组,充分发挥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作用。组间同质,就是要考虑组与组之间的整体素质应相对均衡,这样,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是能反映多元理解,让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够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

三、精心选择合作学习内容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合作讨论、相互交流这种形式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没有“问题”,无所谓讨论和交流。但是,“问题”过大、过深,学生无话可说;“问题”太浅,学生不感兴趣。因此,“问题”的选择应该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这是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首先,合作学习的问题既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多元理解,又要注重正确导向的引领。

其次,合作学习的内容应是探索性的问题。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做出某种有价值的预测和发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启发,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各自说出判断、推测,加深对文章的内涵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