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片加工技术
光学镜片模技术
光学镜片模技术(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光学镜片模造技术前言:1:传统玻璃光学镜片:2:非球面镜片:3:玻璃材质非球面镜片:4:玻璃镜片制作方法与制程数比:5:模造加工方式:6:模造加工设备:7:模造用玻璃特性与玻璃粗胚:结语:光学镜片模造技术~前言所谓玻璃镜片模造加工法是先将玻璃素材加热软化,之后利用具有高精密表面的成型模具加压转写制成非球面形状。
根本上模造加工法属于热作加工技术,模造非球面镜片要求~以下的形状精度,而且模造加工法是由许多关键技术构成。
1:传统玻璃光学镜片传统玻璃光学镜片通常是利用高温将玻璃素材溶化作成镜片粗胚,之后经过研削、研磨制成球面状镜片。
2:非球面镜片在光学领域中非球面镜片具有消除收差、可简化系统镜片数量,高性能,可小型化等优点,不过非球面镜片不易利用研削、研磨加工刊式大量制作,尤其是属于冷作技术的研削加工,理论上几乎无法获得高精度非球面状镜片。
3:玻璃材质非球面镜片虽然塑料射出戌形法可以大量制作树脂材质非球面镜片,不过玻璃的高折射率、低复折射率、低色收差、耐高温、高稳定性等物理特性远比树脂镜片优秀,因此玻璃材质非球面镜片一直被视为高附加价值光学组件。
82年美国柯达首度将非球面模造光学镜片应用于传统相机,从此玻璃材质非球面镜片正式进入消费性领域。
4:玻璃镜片制作发方法与制程数比(图一)(下图)是传统球面玻璃镜片的制作过程,相较之下80年代发展的模造玻璃加工法可简化其中大约十个制程,换言之,模造加上技术除了可改善作业环境之外,更可迅速获得大量的玻璃材质!非球面镜片达到量产经济效益。
如下将要深入探讨模造加工法的精密成形设备、制程、玻璃特性、模具材料、模具加工、成形技术以及成形实例。
5:模造加工方法:模造法可分为直接压缩方式(dircct prcss)与预热压缩方式(re-hcat press)两种,直接压缩方式将黏度为Pa从导管流出的溶融状玻璃,流入温度比玻璃转移点低的精密金属模具内压缩成形:预热压缩方式是将黏度为Pa,表面涂有脱模剂的玻璃粗胚预先加热,之后放置于精密金属模具内压缩成形。
光学镜片加工流程
光学镜片加工流程光学镜片是光学仪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加工对于光学仪器的性能和精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光学镜片的加工流程。
首先,光学镜片的加工需要进行材料的选择。
常见的光学镜片材料有光学玻璃、晶体和塑料等。
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特性,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和加工难度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接下来是光学镜片的粗加工。
粗加工是指在材料初始加工阶段对光学镜片进行初步成型。
这一阶段通常采用机械加工或者化学加工的方式,通过切削、磨削、抛光等工艺,将材料加工成初步形状,并且去除表面的粗糙度,为后续的精加工做好准备。
然后是光学镜片的精加工。
精加工是在光学镜片经过粗加工后,对其进行精细加工和表面处理。
这一阶段需要采用高精度的加工设备和工艺,如光学加工机床、超精密磨削机等,以确保光学镜片的表面精度和光学性能达到要求。
在精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加工参数,避免产生划痕、气泡和其他缺陷,保证光学镜片的质量。
最后是光学镜片的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是指对光学镜片表面进行涂膜、镀膜或者抛光处理,以提高其光学性能和耐磨性。
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不同的表面处理方式,因此在进行表面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以确保最终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光学镜片的加工流程包括材料选择、粗加工、精加工和表面处理四个主要阶段。
在每个阶段都需要严格控制加工参数,保证加工质量和稳定性。
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光学镜片,满足不同光学仪器的需求。
光学镜片生产工艺
光学镜片生产工艺光学镜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眼镜、相机、显微镜等光学设备中的关键部件。
其生产工艺的精密性和复杂性对于镜片的质量和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光学镜片的生产工艺,包括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以及常见的光学镜片制造方法。
一、材料的选择光学镜片的材料选择对于镜片的光学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光学镜片材料包括玻璃和塑料。
玻璃材料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和透过率,适用于高精度光学镜片的制造。
塑料材料则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抗冲击性能,适用于一些低成本的光学镜片。
二、加工工艺1. 切割:将材料切割成所需尺寸的坯料。
切割工艺的精确度和平整度直接影响到后续加工工艺的实施。
2. 磨削:通过磨削工艺将切割好的坯料进行修整和精加工。
磨削工艺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对于光学镜片的成像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3. 抛光:在磨削工艺后,使用抛光工艺进一步提高镜片的表面光洁度和平整度。
抛光工艺通常采用机械抛光和化学抛光两种方法。
4. 镀膜:针对特定的光学要求,通过镀膜工艺在镜片表面镀上一层薄膜,以改善镜片的透过率、反射率等光学性能。
三、光学镜片制造方法1. 球面镜片制造方法:球面镜片是最常见的一种光学镜片,其制造方法相对简单。
首先,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切割成圆形坯料,然后进行磨削和抛光工艺,最后进行镀膜。
2.非球面镜片制造方法:非球面镜片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光学镜片,其表面形状不再是球面,而是根据特定的光学要求设计的。
非球面镜片的制造方法相对复杂,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数控加工:利用数控机床进行精密的加工,根据设计的非球面曲线进行切削和抛光。
(2) 压制法:将热塑性材料加热至软化状态,然后通过模具进行压制,使其形成非球面镜片的形状。
(3) 电解抛光:利用电解抛光的原理,在电解液中加工镜片,通过控制电解液的浓度和电流密度,实现非球面镜片的精密加工。
四、光学镜片的质量控制光学镜片的质量控制是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光学镜片生产工艺
光学镜片生产工艺光学镜片生产工艺是指在光学仪器制造过程中,对镜片进行加工和制造的一系列工艺和流程。
镜片是光学仪器中重要的光学元件,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光学仪器的成像质量。
下面将介绍光学镜片生产工艺的主要步骤和要点。
一、材料选择光学镜片的材料选择十分重要,常见的材料有光学玻璃、石英玻璃、塑料等。
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要求,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
材料的选择要考虑透光性、折射率、色散性、热稳定性等因素。
二、制备镜片坯料镜片坯料是制造光学镜片的基础,其制备过程主要包括原料熔化、坯料制备和坯料成型。
原料熔化是将选定的材料加热至熔化状态,然后冷却凝固成坯料。
坯料制备是对坯料进行切割、研磨和抛光等处理,使其达到所需的形状和表面质量。
坯料成型是利用模具将坯料压制成所需的形状。
三、精加工精加工是对镜片进行最终加工和修饰的过程,包括研磨、抛光和镀膜等环节。
研磨是利用研磨材料对镜片表面进行磨削,以去除表面的瑕疵和不均匀性。
抛光是在研磨的基础上,利用抛光剂对镜片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修饰,使其表面光滑度更高。
镀膜是将一层或多层薄膜沉积在镜片表面,以改变其光学性能,如增强透光性或减少反射。
四、质检和测试在光学镜片生产工艺的每个环节中,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质检和测试。
质检是对镜片的外观、尺寸、光学性能等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测试是利用光学仪器对镜片的透光性、折射率、色散性等性能进行测试,以验证其光学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五、清洁和包装清洁是镜片生产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任何污染物都会影响镜片的光学性能。
清洁过程包括去除尘埃、油污和指纹等,常用的清洁方法有气体吹扫、超声波清洗和纯水冲洗等。
清洁后,镜片需要进行包装,以保护其表面不受损坏和污染。
光学镜片的生产工艺需要高精度的机器设备和熟练的操作技术。
在每个环节中,都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工艺参数,以确保镜片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还需要不断进行工艺改进和创新,以满足不同领域对光学镜片的需求。
光学镜片生产工艺是一项综合性的工艺,涉及材料选择、坯料制备、精加工、质检和测试等多个环节。
光学加工工艺简述
一:光学冷加工工序
2)铣磨: 去除镜片表面凹凸不平 的气泡和杂质,起到成 型作用
一:光学冷加工工序
3)精磨: 将铣磨出来的镜片 的破坏层给消除掉, 固定R值
一:光学冷加工工序
4)抛光: 将精磨镜片在一次抛光,这道工序主要是把 外观做的更好,光洁度在这一步确定下来
一:光学冷加工工序
5)清洗:将抛光过后的镜片表面的抛光粉清 洗干净
1)光学样板: 第一次生产某种球面镜,需要生产它的光学样板及 对板,光学样板一定要保证非常高的精确度
光学样板允许误差 R A级误差 B级误差
0.5~5mm
5~10mm 10~35mm 35~350mm 1000~40000
0.5um
1um 2um 0.02% 0.003%
1um
3um 5um 0.03% 0.005%
8:涂墨或喷黑漆, 为防止镜片边缘反光在其外 圆或未抛光区域涂上一层黑墨,一般使用光 学专用无尘净化黑漆涂笔,但对于一些面积 较大区域则需要专用喷涂工具
一:光学冷加工工序
9:将2个R值相反的镜片用胶将其联合,此步 骤可在步骤8之前或之后作,多数情况下是 正负透镜胶合。一般采用光敏胶胶合。
二.光学冷加工的一些常识
光学加 此步骤一般由材料供应商完成,对于普通镜 片或圆形窗口,光学加工厂收到的一般是圆 柱料,圆柱直径比完工件直径大1~2mm, 光学工厂再对此圆柱进行切割,切成一个个 毛坯片,中心厚度也要比完工件大一些,具 体大多少视光洁度要求而定,此步骤造成的 材料浪费主要由刀口宽度决定
二.光学冷加工的一些常识
2)工装及成盘 第一次生产某种球面镜,除了光学样板,还 需要生产一整套工装,即在铣磨,精磨,抛 光每一步都需要的砣子,精度也越来越高, 在抛光过程用的工装精度最高,工件镶在这 样的工装上,不同R及外径的工件决定最终 成盘数量
光学镜片研磨工序基础知识
光学镜片研磨工序基础知识
1. 研磨的目的及基本原理
目的:
去除精磨的破坏层,达到规定的外观限度要求。
精修面形,达到圆面规定的曲率半径R值,满足面本数NR要求及光圈局部的曲率允差(亚斯)的要求。
基本原理:通过机械的运动,经过研磨皿、研磨剂与玻璃之间的化学作用,从而达到精度抛光的目的。
2. 所需治具的种类及用途
研磨皿:用来精磨镜片。
夹具:用来盛装镜片,进行精磨。
中继治具:皿具与机台之间的接头,可调节同轴度及高度。
合皿:用来修复钻修皿精度。
钻修皿:用来修正研磨皿精度。
3. 研磨的主要控制点
外观检查:有无定点、伤痕、砂目、破裂、青蛙皮、腐蚀等。
面精度检查:亚斯、垂边、面本数是否在标准内。
研磨量检查:是否在标准范围内。
4. 研磨机台特性
LR(推拉机):来回推拉摆幅,适于加工R值较大的凹凸面镜片。
平摆机:平面旋转摆幅,适用于加工△H半径大且精度高的镜片。
LP-330:随研磨皿半径(R)值摆幅,适于加工R值小的凹凸面镜片。
5. 作业注意事项
加工前:了解相应部番之作业标准书,确认加工条件是否符合标准,压力、时间、研磨粉、研磨皮等。
加工时:进行首件检查,确认面精度状况,确保研磨量在标准范围内。
加工后:及时检查镜片的外观和面精度,确保符合要求。
光学镜片加工要求
光学镜片加工要求下面就是光学镜片加工的要求啦。
一、原料方面。
1. 这原料得是高品质的。
就好比你做饭,食材不好,做出来的饭能好吃吗?对于光学镜片,要是原料有瑕疵,后面再怎么加工都白搭。
不能有明显的杂质、气泡之类的东西。
这就像你吃的蛋糕里不能有沙子一样,那多硌应人呐。
2. 原料的光学性能得稳定。
你想啊,如果光学性能一会儿一个样,那这镜片做出来,看东西不得像喝醉了酒似的,晕乎乎的。
二、切割阶段。
1. 切割尺寸要精准。
这就像裁缝做衣服,尺寸错了,衣服要么大得像麻袋,要么小得勒死人。
光学镜片切割尺寸不对,就没法安装到镜框或者仪器里。
误差得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就像走钢丝一样,不能歪太多。
2. 切割面要平整光滑。
你可以想象一下,要是切割面坑坑洼洼的,就像月球表面似的,那光线在镜片里传播的时候,肯定会被这些小坑洼搞得乱七八糟,成像质量肯定好不了。
三、研磨和抛光环节。
1. 研磨的时候,形状要磨得准确。
如果要做个圆形镜片,你不能给磨成椭圆的或者歪歪扭扭的形状,那就不是个正经镜片啦。
这就好比你画个圆,不能画成个土豆形状吧。
2. 抛光那可是个细致活。
镜片表面得抛得像镜子一样光亮。
要是抛得不好,就像雾蒙蒙的玻璃,透过这样的镜片看东西,就像隔着一层纱,啥都看不清楚。
而且抛光的均匀性很重要,不能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那可不行,得全方位的亮晶晶。
四、镀膜部分。
1. 镀膜要均匀。
这镀膜就像给镜片穿衣服,要是衣服这里厚那里薄,肯定不好看也不实用。
不均匀的镀膜会导致镜片不同地方的光学性能不一样,看东西就会有偏差。
2. 镀膜的附着力要强。
你不能这膜轻轻一擦就掉了,那这镀膜还有啥用?就像你手机上贴的膜,要是一抠就掉,那还不如不贴呢。
而且这镀膜还得有合适的厚度,太厚了会影响镜片的透光性,太薄了又起不到该有的作用。
镜片制造工艺介绍
镜片制造工艺介绍镜片是光学仪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摄影、眼镜、显微镜、望远镜等领域。
镜片的制造工艺十分复杂,涉及多个环节和技术。
下面将对镜片制造的主要工艺进行介绍。
1.原材料选择:镜片制造的首要步骤是选择适合的原材料。
常用的镜片材料包括玻璃、塑料、陶瓷等。
不同的应用领域对镜片的要求不同,因此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2.磨削和抛光:磨削是制造镜片的关键步骤,是将粗糙的原料加工成平滑曲面的过程。
磨削通常使用硬度较高的研磨材料进行,如金刚石。
抛光则是在磨削后进一步提高表面光洁度和质量。
3.研磨和拋光:研磨是将镜片加工到所需形状和精度的过程,常见的研磨方法有平面研磨和球面研磨。
拋光则是在研磨后进一步提高表面光洁度和平整度。
4.镀膜:为了改善镜片的透过率和反射率,提高其光学性能,通常需要进行镀膜处理。
镀膜的原理是将一层或多层特定材料沉积在镜片表面上,形成一定的膜层。
常见的膜层有增透膜、反射膜等。
5.验收和测试:制造好的镜片需要进行严格的验收和测试,以确保其品质符合要求。
常见的测试项目包括表面质量、平整度、透过率、反射率、焦距等。
6.快速成型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镜片制造工艺已经无法满足一些特殊要求。
因此,快速成型技术逐渐应用于镜片制造中。
快速成型技术包括激光成型、光固化等,能够实现复杂形状的镜片制造。
总之,镜片制造工艺包括原材料选择、磨削和抛光、研磨和拋光、镀膜、验收和测试等环节。
这些环节都需要严格的操作和控制,以保证制造出高质量的镜片。
随着科技的进步,镜片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未来的镜片制造工艺将会更加高效和精确。
光学镜片的注塑工艺
光学镜片的注塑工艺哎,说起光学镜片的注塑工艺,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儿。
你知道吗,这玩意儿可不仅仅是把塑料倒进模具里那么简单。
这可是个精细活儿,得有那么点艺术家的手艺和科学家的严谨。
首先,咱们得聊聊这光学镜片。
这玩意儿,你别看它小,它可是高科技产品。
它得透光性好,还得抗刮擦,最重要的是,它得能精确地矫正视力。
所以,这注塑工艺,可不能马虎。
咱们先从原料说起。
这光学镜片的原料,得是高透明度的塑料,比如聚碳酸酯或者丙烯酸树脂。
这些材料,你得保证它们纯净无杂质,不然做出来的镜片,那可就模糊一片了。
接下来,就是注塑机了。
这机器,得能精确控制温度和压力。
温度太高,塑料就烧焦了;温度太低,塑料就凝固不均匀。
压力也是一样,得恰到好处,才能让塑料均匀地填充模具。
模具,这也是个关键。
这模具得精密,表面得光滑,这样才能保证做出来的镜片表面平整,没有瑕疵。
而且,模具还得能承受高温高压,不然一加热,模具就变形了,那做出来的镜片,可就歪七扭八了。
好了,原料、注塑机、模具都准备好了,咱们就可以开始注塑了。
首先,把原料加热到一定温度,让它变成液态。
然后,把液态的原料注入模具中。
这时候,得控制好速度,太快了,空气就混进去了;太慢了,原料就凝固了。
等原料完全填充模具后,就得开始冷却了。
这冷却,也得控制好时间,太快了,镜片就容易裂;太慢了,生产效率就低了。
等冷却好了,就可以把镜片从模具里取出来了。
取出来的镜片,还得经过一系列的后处理。
比如,得打磨,得抛光,得镀膜。
这些步骤,都是为了提高镜片的光学性能和耐用性。
最后,就是质检了。
这可是个严格的环节,得检查镜片的透明度、曲率、厚度等等。
只有通过了质检,这镜片才能算是合格产品。
哎,你看,这光学镜片的注塑工艺,是不是挺复杂的?但这可是为了保证咱们的视力健康,再复杂,也得精益求精啊。
毕竟,这可是关系到咱们“心灵的窗户”呢,可不能马虎。
镜片加工流程步骤
镜片加工流程步骤一、镜片加工流程概述镜片加工是指将原始的光学玻璃或塑料材料加工成适合人眼使用的光学镜片的过程。
镜片加工流程包括镜片设计、切割、打磨、抛光、镀膜等多个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环节的具体步骤。
二、镜片设计镜片设计是镜片加工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镜片设计师需要根据使用者的视力、眼睛的特点以及眼镜的用途等因素进行设计。
设计师会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设计,确定镜片的曲率、度数和位置等参数。
三、切割切割是将原始材料切割成适合镜框使用的大小。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将原始材料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块状。
然后,使用数控切割机将块状材料切割成近似形状的镜片。
最后,使用粗磨工具去除边缘的毛刺,使镜片光滑。
四、打磨打磨是将切割好的镜片进行精细加工的过程。
首先,将镜片放入研磨机中,使用研磨盘对镜片进行初步研磨。
然后,使用更细的研磨盘对镜片进行精细研磨,使镜片的表面更加光滑。
最后,使用抛光机对镜片进行抛光,进一步提高镜片的光滑度和透明度。
五、抛光抛光是在打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镜片的光滑度和透明度。
抛光过程中,将镜片放入抛光机中,使用抛光剂和抛光盘对镜片进行抛光。
抛光剂中含有微小的磨料,可以去除镜片表面的微小瑕疵,使镜片更加光滑。
六、镀膜镀膜是为了增加镜片的光学性能和美观度。
镀膜过程中,将镜片放入真空镀膜机中,使用高温和真空环境下的蒸发或溅射技术,将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蒸发或溅射到镜片表面。
镀膜层可以增加镜片的耐磨性、防反射性和防紫外线性能,同时也可以改善镜片的外观。
七、质检质检是镜片加工流程中的最后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质检人员会对加工好的镜片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镜片符合质量标准。
质检内容包括镜片的度数、曲率、表面质量、镀膜的均匀性等。
只有通过质检的镜片才能进入下一步的组装和销售环节。
八、总结镜片加工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加工和检验。
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工艺和要求。
只有在每个环节都严格控制质量,才能生产出优质的镜片产品。
光学镜片加工工艺流程
光学镜片加工工艺流程光学镜片是现代光学技术的关键部件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仪器、设备和仪表中。
它的加工工艺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精密的技术和设备,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本文将介绍光学镜片加工的工艺流程,包括前处理、精加工和后处理等环节。
前处理前处理是光学镜片加工的第一步,包括材料准备、切割和研磨等环节。
材料准备光学镜片的材料一般是玻璃或塑料,需要经过特殊的加工和处理才能达到要求。
首先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对其进行检验和测试,以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然后将材料切割成适当的尺寸和形状,以便后续加工。
切割切割是将原材料切割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过程,常用的切割方法有机械切割和激光切割。
机械切割是将原材料放在切割机上,通过旋转切割刀进行切割。
激光切割则是利用激光束的高能量进行切割,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优点。
研磨研磨是将切割后的材料表面进行平整和抛光的过程。
研磨分为粗磨和细磨两个阶段。
粗磨是利用砂轮或磨料进行表面磨削,以去除表面的凹凸不平。
细磨则是利用特殊的研磨液进行表面抛光,以达到光洁度要求。
精加工精加工是将研磨后的材料进行进一步加工和处理,以达到更高的精度和质量要求。
精加工包括抛光、磨削和抛光等环节。
抛光抛光是将材料表面进行高光洁度处理的过程,主要通过磨料和抛光液进行表面抛光,以达到要求的光洁度。
抛光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参数,以确保产品质量。
磨削磨削是将材料进行精密加工的过程,主要通过磨料进行表面磨削,以达到要求的精度和平整度。
磨削分为粗磨和细磨两个阶段,需要严格控制磨削参数和磨削液的浓度和pH值等参数。
抛光抛光是将材料进行最终的高光洁度处理的过程,主要通过抛光液进行表面抛光,以达到要求的光洁度和平整度。
抛光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参数,以确保产品质量。
后处理后处理是将加工后的光学镜片进行清洗、检验和包装等环节,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清洗清洗是将光学镜片进行清洁处理的过程,主要通过去离子水和特殊清洗剂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油脂等物质。
光学加工工艺流程
光学加工工艺流程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光学加工工艺流程这档子事儿。
你想想看啊,那一片片亮晶晶的镜片,从最初的原材料到最后变成我们能使用的完美光学器件,这中间得经历多少奇妙的过程呀!首先就是毛坯制作啦。
就好像盖房子得先有块地一样,这毛坯就是光学加工的基础。
得挑选合适的材料,精心打造出一个大致的形状来。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事儿,得有经验、有技术才行。
然后呢,就是研磨啦!这就好比是给毛坯做一次精心的打磨,把那些粗糙的地方一点点地磨平,让它逐渐变得光滑细腻。
这可不是轻松的活儿,得一遍又一遍地耐心打磨,就跟雕琢一件艺术品似的。
接着就是抛光啦!哎呀呀,这可真是个神奇的步骤。
经过抛光,那镜片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变得光亮照人。
你能想象吗,原本还有些模糊的表面,一下子就变得清晰透明啦!再往后就是镀膜啦!这就像是给镜片穿上一件漂亮的外衣。
这层膜可不简单,它能让镜片有各种各样神奇的功能,比如防反射呀、增加透光率呀等等。
这镀膜的技术那也是相当讲究的,厚了薄了都不行。
最后就是检验啦!这可是把关的重要环节。
得仔细检查每一个镜片,看看有没有瑕疵,有没有达到要求。
要是有一点问题,那可就前功尽弃啦!你说这光学加工工艺流程是不是很有意思?就像一个艺术家在精心创作一幅伟大的作品一样。
每一个步骤都那么重要,都需要精心对待。
想想我们生活中的那些光学器件,从眼镜到相机镜头,从望远镜到显微镜,哪一个不是经过这样一道道复杂的工艺流程才诞生的呀!它们让我们能看清这个美丽的世界,能捕捉到那些珍贵的瞬间。
所以啊,可别小看了这光学加工工艺流程。
它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把普通的材料变成了能给我们带来便利和惊喜的宝贝。
下次当你拿起一副眼镜或者对着相机拍照的时候,可别忘了这背后有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和努力呀!这就是光学加工工艺流程的魅力所在,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国外光学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国外光学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国外光学加工技术的发展目前正处于时代飞跃的阶段。
随着电子科技的迅速发展,光学器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这也带动了光学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
以下是国外光学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的1200字以上议论文。
首先,国外光学加工技术在光学镜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光学镜片是光学仪器中的关键部件之一,对于光学效果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光学镜片加工技术主要使用机械加工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加工效率低、加工精度不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外一些先进的光学加工企业采用了光学制造技术,如切割、抛光、涂层等。
这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光学镜片的加工效率,还大大提高了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其次,国外光学加工技术在光学薄膜涂层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光学薄膜涂层是光学器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改善光学器件的性能至关重要。
传统的光学薄膜涂层技术主要采用溅射和喷涂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涂层厚度不均匀、附着性差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外一些先进的光学加工企业采用了激光技术、磁控溅射技术、电子束蒸发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光学薄膜涂层的均匀性和附着性,还提高了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
再次,国外光学加工技术在非球面镜加工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非球面镜是一种具有复杂曲面的光学器件,对于光学成像效果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非球面镜加工技术主要采用数控机床的方法,但是由于非球面镜的形状复杂,加工难度大,因此加工精度和质量难以保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外一些先进的光学加工企业采用了光学造型技术、光学两面加工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非球面镜的加工精度和质量,还大大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最后,国外光学加工技术在光纤加工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光纤是一种用于传输信息的光学器件,对于提高通信速度和信息传输质量至关重要。
传统的光纤制造技术主要采用拉伸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光纤的拉伸度不均匀、纤芯的损伤等问题。
光学镜片生产过程
光学镜片生产过程光学镜片的生产过程可以分为原材料准备、制备玻璃坯料、加工成形、磨削与抛光、涂膜和检测等几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是原材料准备。
光学镜片的原材料主要是石英、玻璃和塑料等。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对原材料进行筛选和净化,确保材料的纯度和质量。
第二步是制备玻璃坯料。
制备玻璃坯料的方法有多种,最常见的是玻璃熔融法。
在这一步骤中,将高纯度的原材料加入到炉中进行熔融,然后将熔融的玻璃倒入模具中,待其冷却凝固。
第三步是加工成形。
加工成形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玻璃返工和热压成形。
在这一步骤中,将玻璃坯料放入加工机器中,通过旋转、切割和研磨等加工方法,将玻璃坯料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第四步是磨削与抛光。
磨削与抛光是将玻璃坯料表面的粗糙度减小,提高其光学质量的重要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将加工好的玻璃坯料放入研磨机器中,通过研磨和抛光的过程,逐渐消除表面的瑕疵和不均匀性,同时使其表面变得更加平滑。
第五步是涂膜。
涂膜是为了改善光学镜片的反射和透过特性。
在这一步骤中,将光学镜片放入真空镀膜机器中,通过加热和蒸发的过程,将一层或多层薄膜涂在镜片表面,以达到所需的光学性能。
最后一步是检测。
检测是确保光学镜片质量符合要求的重要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将光学镜片放入检测机器中,通过光学测试和物理测试,检查镜片的光学质量、边缘的清晰度和尺寸的准确性等,以确保镜片符合规格。
总之,光学镜片的生产过程涉及多个环节,从原材料准备到最后的检测,每一步都需要精细操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
通过这些步骤,能够制备出具有良好光学性能和质量的光学镜片,用于各种光学仪器和设备中。
镜片加工原理
镜片加工原理
镜片加工原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工艺与技术手段,对光学玻璃等材料进行加工与加工,以达到所需的光学性能和外观形状。
镜片加工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原始材料的缺陷,同时确保镜片的精确度和质量。
镜片加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材料准备:选择适合加工的光学材料,并进行切割和磨削,以得到具有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坯料。
2. 粗磨:采用砂轮等磨削工具对坯料进行粗磨,以去除表面的粗糙度和不规则形状。
3. 细磨:利用细砂轮和研磨液对粗磨后的镜片进行进一步的磨削,以获得更加光滑和平整的表面。
4. 抛光:使用高速旋转的抛光盘和抛光液对已经细磨的镜片进行抛光,以进一步提高表面的光滑度和亮度。
5. 镀膜: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对镜片进行光学镀膜,以提高其透射率、反射率和耐磨性。
6. 检查与测试:对加工后的镜片进行严格的检查与测试,确保其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
为了实现高质量的镜片加工,需要掌握精密的加工设备和技术,
并且加工过程需要严格的控制和检测。
此外,加工过程中需注意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和无尘,以防止这些因素对镜片质量的影响。
总之,镜片加工原理主要通过切割、磨削、抛光和镀膜等步骤来达到改善镜片表面光洁度和光学性能的目的。
这些步骤都需要严格的控制和操作,以确保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高质量镜片。
镜片加工技术的名词解释
镜片加工技术的名词解释镜片加工技术是指通过机械化、光学化及化学处理等一系列工艺,对光学镜片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过程。
在现代光学工业中,镜片加工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制造各类光学器件,如相机镜头、眼镜、显微镜等。
镜片加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镜片切割技术:镜片切割是指将原料玻璃或塑料材料切割成预定形状和尺寸的工艺。
切割过程需要依照设计要求,确定合适的切割方式和角度,以确保切割后的镜片原料具有良好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2. 镜片磨削技术:磨削是镜片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通过磨料对镜片表面进行磨削,使其具有更加平整和光滑的表面。
磨削可以分为粗磨和细磨两个阶段,其中粗磨主要是对镜片进行初步形状修正和定径,而细磨则是在粗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镜片表面的光洁度和精度。
3. 镜片抛光技术:抛光是指在磨削后对镜片进行进一步处理,以获得更高的光学精度和表面质量。
抛光是通过酸洗、电解抛光或化学机械抛光等方法来达到的,其目的是消除磨削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痕迹和残余物,使镜片的表面变得更加平整和光滑。
4. 镜片涂膜技术:涂膜是指在镜片表面涂覆一层或多层光学薄膜,以改变镜片对光的反射、透射和吸收特性。
涂膜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光学镜片的透光率、反射率和色散性能,提高光学器件的工作效率和成像质量。
5. 镜片安装技术:在镜片加工完成后,需要将其安装在相应的器件上,如相机镜头的组装、眼镜架的装配等。
镜片安装技术需要考虑精确的定位和调整,以确保镜片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镜片加工技术的发展在现代光学工业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不断提高,镜片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目前,一些高级技术如激光加工、电子束处理等已逐渐应用于镜片加工领域,为光学器件的制造和研发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镜片加工技术是光学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艺。
它通过切割、磨削、抛光、涂膜和安装等一系列步骤,将原材料加工成具有特定形状、尺寸和光学性能的镜片产品。
(完整word版)光学镜片加工工艺
目录光学冷加工工序----------------------------------------2 玻璃镜片抛光工艺--------------------------------------3 镜片抛光----------------------------------------------4 光学冷加工工艺资料的详细描述--------------------------5 模具机械抛光基本程序(对比)--------------------------7 金刚砂 -----------------------------------------------8 光学清洗工艺-----------------------------------------10 镀膜过程中喷点、潮斑(花斑)的成因及消除方法------------12 光学镜片的超声波清洗技术-----------------------------14 研磨或抛光对光学镜片腐蚀的影响-----------------------17 抛光常见疵病产生原因及克服方法-----------------------23 光学冷却液在光学加工中的作用-------------------------25光学冷加工工序第1道:铣磨,是去除镜片表面凹凸不平的气泡和杂质,(约0.05-0.08)起到成型作用.第2道就是精磨工序,是将铣磨出来的镜片将其的破坏层给消除掉,固定R值. 第3道就是抛光工序,是将精磨镜片在一次抛光,这道工序主要是把外观做的更好。
第4道就是清洗,是将抛光过后的镜片将起表面的抛光粉清洗干净.防止压克. 第5道就是磨边,是将原有镜片外径将其磨削到指定外径。
第6道就是镀膜,是将有需要镀膜镜片表面镀上一层或多层的有色膜或其他膜第7道就是涂墨,是将有需要镜片防止反光在其外袁涂上一层黑墨.第8道就是胶合,是将有2个R值相反大小和外径材质一样的镜片用胶将其联合. 特殊工序:多片加工(成盘加工)和小球面加工(20跟轴)线切割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工序也会稍有出入,如涂墨和胶合的先后次序。
光学镜片加工工艺
目录光学冷加工工序----------------------------------------2 玻璃镜片抛光工艺--------------------------------------3 镜片抛光----------------------------------------------4 光学冷加工工艺资料的详细描述--------------------------5 模具机械抛光基本程序(对比)--------------------------7 金刚砂 -----------------------------------------------8 光学清洗工艺-----------------------------------------10 镀膜过程中喷点、潮斑(花斑)的成因及消除方法------------12 光学镜片的超声波清洗技术-----------------------------14 研磨或抛光对光学镜片腐蚀的影响-----------------------17 抛光常见疵病产生原因及克服方法-----------------------23 光学冷却液在光学加工中的作用-------------------------25光学冷加工工序第1道:铣磨,是去除镜片表面凹凸不平的气泡和杂质,(约0.05-0.08)起到成型作用.第2道就是精磨工序,是将铣磨出来的镜片将其的破坏层给消除掉,固定R值. 第3道就是抛光工序,是将精磨镜片在一次抛光,这道工序主要是把外观做的更好。
第4道就是清洗,是将抛光过后的镜片将起表面的抛光粉清洗干净.防止压克. 第5道就是磨边,是将原有镜片外径将其磨削到指定外径。
第6道就是镀膜,是将有需要镀膜镜片表面镀上一层或多层的有色膜或其他膜第7道就是涂墨,是将有需要镜片防止反光在其外袁涂上一层黑墨.第8道就是胶合,是将有2个R值相反大小和外径材质一样的镜片用胶将其联合. 特殊工序:多片加工(成盘加工)和小球面加工(20跟轴)线切割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工序也会稍有出入,如涂墨和胶合的先后次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汇编目录光学镜片设计规范 (3)光学镜片设计规范 (4)1.光学镜片基本知识 (4)2.光学镜片制造基本介绍 (4)3.光学镜片原材料说明 (5)一、无机材料--玻璃 (5)二、有机材料 (7)光学镜片技术规范 (11)光学镜片技术规范 (12)1 范围 (12)5 要求 (13)6 试验方法 (16)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8)光学镜片关键工序技术规范 (19)光学镜片车间关键工序技术规范(抛光) (20)1.目的 (20)2.定义 (20)3.关键工序/特殊过程 (20)5. 特殊过程控制要求 (21)6.玻璃镜片抛光工艺 (21)镜片抛光 (22)1.抛光粉 (23)光学镜片原材料技术规范 (47)光学镜片原材料技术规范 (48)1.目的 (48)2.适用范围 (48)3.职责 (48)3.1 技术部 (48)3.2 质量部 (48)3.3 采购部 (48)3.4 生产部 (48)1.抛光粉 (49)金刚砂 (52)光学镜片生产辅助材料技术规范 (67)1.目的 (68)2.适用范围 (68)13.职责 (68)3.1 技术部 (68)3.2 质量部 (68)3.3 采购部 (68)3.4 生产部 (68)4.引用标准 (68)4.3.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8)4.4供方要求 (69)4.5质量证明书 (69)光学镜片首件技术规范 (70)1. 目的 (71)2. 适用范围 (71)3. 作业程序 (71)3.1 首件/样品准备及生产通知 (71)3.2 首件/样品制作 (71)3.3 首件检验 (72)3.4 信息反馈 (72)3.5 标识与可追溯性 (72)3.6 首件审批 (72)3.7 试产 (72)光学镜片工艺更改技术规范 (73)3.职责 (74)4.定义 (74)5.程序 (74)6.记录 (75)标准光学镜片管理规范 (76)1. 目的 (77)2. 适用范围 (77)3. 职责 (77)4.使用范围: (77)5.保管环境 (77)6.管理方法: (77)7.检测标准: (77)8.术语和定义 (77)9.正文内容 (77)光学镜片材料储运规范 (78)光学镜片车间关键工序技术规范 (80)2文件编号:光学镜片设计规范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3光学镜片设计规范1.光学镜片基本知识光学镜片最初用于制造镜头的玻璃,就是普通窗户玻璃或酒瓶上的疙瘩,形状类似“冠”,皇冠玻璃或冕牌玻璃的名称由此而来。
那时候的玻璃极不均匀,多泡沫。
除了冕牌玻璃外还有另一种含铅量较多的燧石玻璃。
1790年左右法国人皮而·路易·均纳德发现搅拌玻璃酱可以制造质地均匀的玻璃。
1884年蔡司公司的恩斯特·阿贝和奥托·肖特在德国耶拿市创建肖特玻璃厂(Schott Glaswerke AG ),在几年内研制了几十种光学玻璃,其中以高折射率的钡质冕牌玻璃的发明为肖特玻璃厂的重要成就之一。
我公司光学镜片系列产品主要采用(产品介绍)2.光学镜片制造基本介绍光学镜片的制造工艺流程如下:1.冷加工工序第1道:铣磨,是去除镜片表面凹凸不平的气泡和杂质,(约0.05-0.08)起到成型作用。
第2道就是精磨工序,是将铣磨出来的镜片将其的破坏层给消除掉,固定R值。
第3道就是抛光工序,是将精磨镜片再一次抛光,这道工序主要是把外观做的更好。
第4道就是清洗,是将抛光过后的镜片将其表面的抛光粉清洗干净.防止压克。
第5道就是磨边,是将原有镜片外径将其磨削到指定外径。
第6道就是镀膜,是将有需要镀膜镜片表面镀上一层或多层的有色膜或其他膜。
第7道就是涂墨,是将有需要镜片防止反光在其外袁涂上一层黑墨。
第8道就是胶合,是将有2个R值相反大小和外径材质一样的镜片用胶将其联合。
4特殊工序:多片加工(成盘加工)和小球面加工(20跟轴)线切割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工序也会稍有出入,如涂墨和胶合的先后次序。
工艺流程如下产品介绍(所加工镜片的介绍)3.光学镜片原材料说明镜片材料采用透明的介质,主要分为无机和有机二大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还会碰到一种天然介质水晶镜片,这是用石英矿磨制成的镜片。
古代有水晶能养颜明目的说法,但事实上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最大优点是硬性度高且不易受潮,但紫外线及红外线的透过率较高,而且水晶中密度不均匀,含杂质,有条纹及气泡等到产生,会形成双折射现象,从而影响视力。
一、无机材料--玻璃玻璃是非常特殊的不定型材料,在常温下呈现固体,坚硬但易碎,在高温下具有粘性。
玻璃没有固定的化学结构,因而没有确切的熔点。
随着温度5的上升,玻璃材料会变软、粘性增加,并逐渐由固体变为液体,这种逐渐变化的特性我们称之为"玻璃状态"。
这一特性意味着玻璃在高温时可以被加工和铸型。
玻璃材料制成的镜片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表面抛光后更加透明的优点。
(1)普通玻璃材料(1.5和1.6):折射率为1.523的冕牌玻璃是传统光学镜片的制造材料,其中60%~70%为二氧化硅,其余则由氧化钙、钠和硼等多种物质混合。
有时也将折射率为1.6的镜片划归普通镜片。
(2)高折射率玻璃材料:经过多年的研究,镜片制造商已经找到了在提高材料折射率的同时又保持低色散的方法,即在玻璃中加入新的化学元素。
早在1975年就生产出了含钛元素的镜片,折射率为1.7,阿贝数为41;15年之后又生产出了含镧元素的镜片,折射率为1.8,阿贝数为34;1995年出现折射率为1.9的材料,加入了元素铌,阿贝数为30,这是目前折射率最高的镜片材料。
虽然采用这些材料所制造的镜片越来越薄,然而却没有减少镜片的另一重要参数:重量。
实际上,随着折射率的增加,材料的比重也随之增加,这样就抵消了因为镜片变薄而带来的重量上的减轻。
(3)染色玻璃材料:在玻璃材料中混合入一些具有特殊吸收性质的金属盐后会表现出着色的效果,例如:加镍和钴(紫色),钴和铜(蓝色),铬(绿色),铁,镉(黄色),金,铜和硒(红色)等等。
这些染色镜片材料主要应用于大规模地生产平光太阳镜片或防护镜片。
一些具有特殊过滤性质的浅色材料(棕色、灰色、绿色或粉红色)也被用于生产屈光矫正镜片,但像这种镜片的材料现在的需求并不多,主要原因是由于近视或远视镜片的中心厚度与边缘厚度不同,从而使镜片的颜色深浅不一致,屈光度越高,颜色差异就越明显。
(4)光致变色玻璃材料:光致变色现象是通过改变材料的光线吸收属性,使材料对太阳光强度作出反应的一种性质。
它的基本原则是使普通的玻璃(包括塑料光致变色材料)在紫外线辐6射的影响下颜色变深,以及在周围高温的影响下颜色变淡,这两个过程是可逆的,而且可能一直存在。
这一现象是通过激活在材料中混合的光致变色物质的分子而完成的。
1962年出现了第一代光致变色玻璃材料,此后性能不断得到改良。
其主要是在玻璃材料中加入了卤化银晶体。
这些晶体在紫外线击幅射下起化学反应,使镜片的颜色变深。
第一代光致变色玻璃材料的变色原理是银原子和氯原子之间的一种电子交换,通过氯化银和周围的环境来表现。
在没有光线的条件下,氯化银呈离子态,因银离子是透明的,所以镜片也是透明的;而在紫外线辐射下,不稳定电子离开了氯离子,与银离子结合为金属银并吸收光,镜片则变深。
当紫外线辐射减弱,移动电子离开银原子返回氯原子,镜片逐渐恢复了原先的清澈状态。
对一般的光致变色玻璃,变色同时也受到温度的控制,在光照度不变时,温度越低则颜色越深。
光致变色材料大多是灰色和棕色的,俗称灰变和茶变,其它的颜色也可以通过专门的工艺达到。
所有的眼镜片,包括熔化双焦点镜片、渐进镜片都可以使用光致变色材料制造。
近年来,光致变色树脂镜片的发展较快,材料在不断改良,其折射率已不再局限于1.50。
二、有机材料有机材料可以分为两大类:热固性材料,具有加热后硬化的性质,受热不会变形,眼镜片大部分以这种材料为主,如CR-39。
热塑性材料,具有加热后软化的性质,尤其是适合热塑和注塑,聚碳酸酯PC就是这种材料。
(1)热固性材料1)普通树脂材料:(CR-39)学名碳本酸丙烯乙酸,或称烯丙基二甘醇酸脂(Dially Glycol Carbonates),是应用最广泛的生产普通树脂镜片的材料。
它于四十年代被美国哥伦比亚公司的化学家发现,是美国空军所研制的一系列聚合物中的第39号材料,因此,被称为CR-39(哥伦比亚树脂第39号)。
CR-39被用于生产眼用矫正镜片是在1955~1960年,是第一代的超轻、抗冲击的树脂镜片。
CR-397作为一种热固性材料,单体呈液态,在加热和加入催化剂的条件下聚合固化。
聚合是一个化学反应,即由几个相同分子结构的单体组成的一个新的聚合体分子,具有不同的长度和性质。
作为光学镜片,CR-39材料性质的参数十分适宜:折射率为1.5(接近普通玻璃镜片)、密度 1.32(几乎是玻璃的一半)、阿贝数为58~59(只有很少的色射)、抗冲击、高透光率,可以进行染色和镀膜处理。
它主要的缺点是耐磨性不及玻璃,需要镀抗磨损膜处理。
树脂镜片可采用模式压法加工镜片表面的曲率,因此很适用于非球面镜片的生产。
2)中高折射率树脂材料:大部分的中折射率和高折射率材料都是热固性树脂,其发展非常迅速。
它们的折射率可以使用以下任意一种技术来增加:改变原分子中电子的结构,例如:引入苯环结构;在原分子中加入重原子,诸如卤素(氯、溴等)或硫。
与传统CR-39相比,用中高折射率树脂材料制造的镜片更轻、更薄。
它们的比重与CR-39大体一致(在1.20到1.40之间),但色散较大(阿贝数45),抗热性能较差,然而抗紫外线较佳,同时也可以染色和进行各种系统的表面镀膜处理。
使用这些材料的镜片制造工艺与CR-39的制造原理大体一致。
现在1.67的树脂材料已广泛流行,而且象 1.7的树脂材料也已在市场上有销售。
视光业的专业人员正不断研制开发新材料,改良原有材料,以期树脂材料在将来获得更好的性能。
3)染色树脂材料:用于制造太阳眼镜镜片的基本上都是聚合前加入染料而制成的,特别适合大批量制造各色平光太阳镜片,同时在材料中加入可吸收紫外线的物质。
现在的一项技术即是使用浸泡在溶有有机色素的热水中,常用的染料有红色、绿色、黄色、蓝色、灰色、和棕色,根据需求可任意调染,颜色的深浅也可以控制,可以将整片镜片染色成一种颜色,也可以染成逐渐变化的颜色,例如镜片上部深色,往下逐渐减浅,即俗称的双色或渐进色。
有机材料的出现,解决了屈8光不正者配戴太阳眼镜的问题。
4)光致变色树脂材料:第一代光致变色树脂镜片大约出现在1986年,但是直到1990年第一代Transi-tion镜片面市后,它才真正开始普及。
光致变色效果是在材料中加入了感光的混合物而获得的,在特殊波段的紫外线辐射作用下,这些感光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改变了材料的吸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