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复习试题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基础理论考核试题集0823PX
30.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点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多气体
动态校准仪流量线性误差不大于
;臭氧发生浓度误差不大于
。
(
)
A.1%,2%
B.1%,5%
C.2%,5%
D.5%,2%
答案:A
。
(
)
A.30°
B. 60°
C. 90°
D. 180°
答案:D
22.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是指单位密度的球体,在静止空气中做低雷诺数运动
时,达到实际粒子相同
的时的直径。(
)
A. 最终沉降速度
B. 最终线速度
C. 起始沉降速度
D. 起始线速度
答案:A
23.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开放光程连续监测系统中, SO2、NO2 分析结果受光
称
。(
)
A. 可吸入颗粒物
B. 组颗粒物
C. 可吸入细小颗粒物
D. 颗粒物
答案:B
5,总暴浮颗粒物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的颗粒
物。(
)
A. 50μm
B.100μm
C. 150μm
D. 200μm
答案:B
6. PM10 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10μm 的颗粒物,也
建筑房顶)有
以上的距离。(
)
A.10cm
B.15cm
C.20cm
D.25cm
答案:D
12.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后试运行至少运行
A. 30d
B.7d
C.10d
D. 60d
。(
)
答案:D
13.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试运行结束后,计算监测系统数据获取率,应大于
6-1空气自动监测
六、空气和水质自动监测(一)空气自动监测一、填空题1、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原理通常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所谓干法即(______ )原理,所谓湿法即( _______ )原理。
2、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周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应不大于( _______ )度,周围无(_______ )并避开树木及建筑物,采样口水平面应有(_______ )度以上自由空间。
3、监测点采样高度一般为(________ )米,以(_______ )米为宜,自动测尘仪的采样口与基础面有( ______ )米以上的相对高度,以减少扬尘的影响。
4、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是指,在监测点位采用连续自动监测仪器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连续的样品采集、( _______ )、(______ )的过程。
5、自动监测仪器主要有点式监测仪器和开放式监测仪器,其中开放式监测仪器是指采用从( ______ )发射光束经(_________ )到(________ )的方法测定该光束光程上平均空气污染物浓度的仪器。
6、自动监测仪器性能审核是指对自动监测仪器进行( _____ )和(_______ )的审核过程。
7、自动监测系统采样管路,除PM10监测仪器单独采样外,其他多台仪器一般可共用一套多支路集中采样装置进行样品采集。
总管内径选择在(______ )之间,采样总管内的气流应保持( ______ )状态,采样气体在总管内的滞留时间应小( _________ )。
8、为了防止因室内外空气温度的差异而致使采样总管中水分在内壁(______ )对监测物质吸附,需要对总管和影响较大的管线外壁加装保温套或加热器,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 ______ )。
9、在监测子站中,虽然PM10单独采样,但为防止颗粒物沉积于采样管管壁,采样管应( ______ ),并尽量( ________ )采样管长度。
10、站房供电建议采用(_______ )供电,分相使用,站房监测仪器供电线路应(________ )走线。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复习试题
答:该方法工作原理可简述为,利用Beta射线衰减量测试采样期间增加地颗粒物质量,环境空气由采样泵吸入采样管,经过滤膜后排出,颗粒物沉淀在采样滤膜上,当Beta线通过沉积着颗粒物地滤膜时射线能量衰减,通过衰减量地测定计算出颗粒物地浓度.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什么叫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
答:在监测点位采用连续自动监测仪器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连续地样品采集、处理、分析过程.
计算机指令定时或随时向中心计算机传输监测数据和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一、填空题(空分,共分)
、我国将标准物质分为两级,即和.
答案:一级标准物质二级标准物质
、监测仪地标准气源有和.
答案:渗透管、标准钢瓶气
答案::
、用塑料袋采集和存放空气样品,有两种损失比较明显,一是,二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答案:样品通过袋壁地渗透袋壁地吸附
、准确度是反映方法误差和误差地综合指标.
答案:系统随机
、计量仪器、器皿要定期,以保证量值地准确度.
答案:校验、标定
、《环境空气总烃地测定气相色谱法》()测总烃时,气相色谱仪所需地氢气和空气,需要用装有硅胶和净化管净化;氮气用净化管净化.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点地数值)称为零点漂移.
、怎样对单机零点及跨度漂移进行测试?
答:零点漂移测试:仪器开机后将零点校为零,仪器连续通零气工作,用数据记录仪记录其零漂数值,将最大值与考核指标比较.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零点漂移测试完成后仪器进行一次满量程%地跨度校准,然后仪器连续通满量程%以上体积分数地标气工作,用数据记录仪记录其跨度漂移数值,与跨度漂移附录中地相应指标比较.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复习试题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复习试题一、填空题1、在监测子站中,应对______单独采样,但为防止_______沉积于采样管管壁,采样管应_______,为防止采样管内冷凝结露,可采取加温措施,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_______。
答案:PM、颗粒物、垂直、30~50℃102、监测子站的监测仪器设备每年至少进行_______预防性检修。
答案:1次3、为使监测仪器正常工作,自动监测站点的室内应配有______设备、_____设备。
答案:空调;除湿。
4、采样总管内径选择在______之间,采样总管内的气流应保持 _____状态,采样气体在总管的滞留时间应小于______。
答案: 1.5~15cm、20S。
5、对于低浓度未检出结果和在监测分析仪器零点漂移技术指标范围内的_____,取监测仪器最低检出限的_____数值,作为监测结果参加统计。
答案:负值、1/2二、判断题1、在大气自动监测系统中,为防止电噪声的相互干扰,宜采用二相供电,分相使用。
()答案:(×)2、几乎所有的监测分析仪器输出的都是电压信号。
( )答案:(√)3、若监测仪器的零点和跨度飘移超过仪器的调节控制限,但小于飘移控制限,则应对仪器进行校准。
( )答案:(×)4、应定其检查零气发生器的温度控制和压力是否正常,气路是否漏气。
( √ )三、选择题1、通常连接大气自动监测仪器和采气管的材质为______。
A、玻璃;B、聚四氟乙烯;C、橡胶管;D、氯乙烯管。
答案:B2、大气自动监测仪器断电应首先检查______。
A、电源接头、插头、保险丝和开关;B、内部是否有短路;C、内部器件失效。
答案:A四、问答题1、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监测的主要项目是什么 ?答:SO2、NO2、O3、CO、PM10。
2、监测子站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对环境空气质量和气象状况进行连续自动监测;采集、处理和存储监测数据;按中心计算机指令定时或随时向中心计算机传输监测数据和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环境监测上岗证考核试题空气自动监测
环境监测上岗证考核试题空气自动监测河北省环境监测人员上岗合格证考核试题(空气自动监测)单位姓名分数一.填空题1、自动监测系统的采样可采用采样和采样两种形式。
2、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是对环境大气进行的监测,以获得的大气污染信息。
3、为使监测仪器正常工作,自动监测站点的室内应配有设备、设备。
4、集中采气管采气的流量为各仪器用量总和的倍,管道直径以毫米为宜。
5、集中采气管不得有急转弯或呈直角或锐角的弯曲,并应尽可能短最好不超过。
6、自动监测系统中监测仪器所有的外部连接气路管道都应是管或。
7、自动监测仪器每天零点校准时间应避开当地污染物浓度的时间,最好在进行。
8、低浓度的SO2、NO2标准气多用。
9、配气方法通常可分为法和法两种。
10、大气自动监测子站采样头到地面的高度一般可在米的范围内选择,最好是方向采样,至少也应保持空间的环境。
11、化学发光NOx仪,把气样中的NO2转变为NO的装置称为炉。
12、自动监测原理通常可分为法和法两大类。
所谓干法即原理,所谓湿法即原理。
13、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可提供大气污染物与变化曲线。
14、监测仪器经修理或重新安装后,最主要的操作是、和校准。
15、监测仪器气路连接要注意,所用的气路管道要用或清洗。
16、在使用渗透管取得标准气时,必须把渗透管放在恒温系统中平衡小时。
若要配制一定浓度的标准气,只要改变的流量。
选择题17、通常连接大气自动监测仪器和采气管的材质为。
选择答案:①玻璃②聚四氟乙烯③橡胶管④氯乙烯管18、紫外荧光法SO2分析仪响应时间应<选择答案:①2 min ②4 min ③8min19、化学发光NOx仪,NO和NOx样气流量允许误差为①±25ml/min ②±5ml/min ③±10ml/min问答题20、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Ⅰ类监测点的必测和选测项目是什么?21、阐述气相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22、地面常规气象要素的观测项目有哪些?23、简要阐明确保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监测数据可靠性的关键措施?24、渗透管的保存方法?25、用皂膜流量计测定气体流量时的注意事项?26、紫外荧光法测空大气中SO2的原理?计算题27、测得一居民区SO2日浓度为0.18mg/m3,瞬时一次浓度为0.63mg/m3,求超标倍数?(执行大气二级标准)28、某工业区连续五日测得的NOx日浓度为0.14mg/m3、0.37 mg/m3、0.21mg/m3、0.13 mg/m3、0.25 mg/m3,求(1)最大超标倍数; (2)超标率; (3)5日平均浓度? (执行大气三级标准)29、已知空气中SO2的浓度为 2.0ppm,求其标准状况下的SO2浓度,以mg/m3表示?30、已知CO标准状况下浓度为3.3 mg/m3,求换算成ppm的浓度?。
空气自动监测试题题库
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考试题一、填空1.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是由〔监测子站〕、〔中心计算机室〕、〔质量保证实验室〕和〔系统支持实验室〕等4局部组成。
2.采样气体在总管内的滞留时间应小于〔20s〕,总管进口至抽气风机出口之间的〔压降〕要小,所采集气体样品的压力应接近〔大气压〕。
3.监测仪器及支管接头连接的管线应选用及被监测污染物不发生〔化学反响〕和不释放〔干扰物质〕的材料。
4.为了防止因室内外空气温度的差异而致使采样总管内壁结露对监测物质吸附,需要对总管和影响较大的管线外壁加装保温套或加热器,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30~50℃〕。
5.监测仪器及支管接头连接的管线长度不能超过〔3m〕,同时应防止空调机的出风直接吹向〔采样总管〕和〔及仪器连接的支管线路〕。
6.为防止灰尘落入监测分析仪器,应在监测仪器的采样入口及支管气路的结合部之间,安装孔径不大于〔5µm〕聚四氟乙烯过滤膜。
7.站房应有良好的接地线路,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8.对于低浓度未检出结果和在监测分析仪器零点漂移技术指标范围内的负值,取〔监测仪器最低检出限的1/2〕数值,作为监测结果参加统计。
9.每日气态污染物不少于〔18〕个有效小时平均值,可吸入颗粒物有不少于〔12〕个有效小时平均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有效日均值。
10.每月不少于〔21〕个有效日均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有效月均值。
11.自动监测系统的采样可采用〔集中〕采样和〔单机分别〕采样两种形式。
12.自动监测系统中监测仪器所有的外部连接气路管道都应是〔不锈钢〕管或〔聚四氟乙烯〕管。
13.为保护自动监测仪器,子站内应配有〔断电〕、〔过压〕保护装置。
14.自动监测仪器每天零点校准时间应避开当地污染物浓度的〔顶峰〕时间,最好在〔午夜〕进展。
15.光学类大气自动监测仪器,假设发现响应缓慢,则说明管道有〔吸附〕。
16.监测仪器经修理或重新安装后,最主要的操作是〔检漏〕、(零点)和(跨度)校准。
2分析仪响应时间应小于〔5〕分钟。
空气自动监测复习题
空气自动监测理论复习题2007一、填空1.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是由(监测子站)、(中心计算机室)、(质量保证实验室)和(系统支持实验室)等4部分组成。
2.采样气体在总管内的滞留时间应小于(20s),总管进口至抽气风机出口之间的(压降)要小,所采集气体样品的压力应接近(大气压)。
3.监测仪器与支管接头连接的管线应选用与被监测污染物不发生(化学反应)和不释放(干扰物质)的材料。
4.为了防止采样总管内壁结露对监测物质吸附,需要对总管和影响较大的管线外壁加装保温套或加热器,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30~50℃)。
5.监测仪器与支管接头连接的管线长度不能超过(3m),同时应避免空调机的出风直接吹向(采样总管)和(与仪器连接的支管线路)。
6.为防止灰尘落入监测分析仪器,应在监测仪器的采样入口与支管气路的结合部之间,安装孔径不大于(5µm)聚四氟乙烯过滤膜。
7.监测仪器气路连接要注意(密封),所用的气路管道要用(乙醇)或(甲醇)清洗。
8.子站站房内应安装温湿度控制设备,使站房内温度在(25℃±5℃),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
9.为使监测仪器正常工作,自动监测站点的室内应配有(空调)设备和(除湿)设备。
10. 氮氧化物监测仪在正常工作时,在反应室内臭氧浓度是(过量的),气相滴定系统臭氧与NO反应时,臭氧浓度是(偏低的)。
11.非正常情况每日气态污染物不少于(18)个有效小时平均值,可吸入颗粒物有不少于(12)个有效小时平均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有效日均值。
12.自动监测系统中监测仪器所有的外部连接气路管道都应是(不锈钢)管或(聚四氟乙烯)管。
13.为保护自动监测仪器,子站内应配有(断电)、(过压)保护装置。
14.自动监测仪器每天零点校准时间应避开当地污染物浓度的(高峰)时间,最好在(午夜)进行。
15. 气态污染物仪器内部流量采用(限流孔)控制。
16.监测仪器经修理或重新安装后,最主要的操作是(检漏)、(零点)和(跨度)校准。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理论考核试题
第一章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第一节通用知识一、选择题1. 环境空气质量白动监测系统主是由测子站、中心计算机室、质量保证实验室和组成。
A. 通信传输站B. 系统支持实验室C. 数据分析实验室D. 远程监控实验室答案:B2. 以下不符合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正常工作条件的是。
()A. 环境温度35~55℃B. 环境温度15-35℃C. 相对湿度≤85%D. 大气压80~106kPa答案:A3.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中通常连接气态污染物监测仪器和采样总管的管路材质为。
()A. 玻璃B. 聚四氯乙烯C. 橡胶管D. 氯乙烯管答案:B4. 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
()A. 可吸入颗粒物B. 组颗粒物C. 可吸入细小颗粒物D. 颗粒物答案:B5,总暴浮颗粒物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的颗粒物。
()A. 50μmB.100μmC. 150μmD. 200μm答案:B6. PM10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也称。
()A. 可吸入颗粒物B. 细颗粒物C. 可吸入细小颗粒物D. 颗粒物答案:A7. 气态污染物点式连续自动监测子站由采样装置、校准设备、分析仪器数据釆集和5个部分组成。
()A. 站房B. 质控体系数据分析 D. 传输设备答案:D8. 新建监测站房房顶应为平面结构,坡度不大于10°,房顶安装防护栏,防护栏高度不低于,并预留采样总管安装孔。
站房室内使用面积应不小于监测站房应做到专室专用。
()A. 1m,12m2B. 1.2m,15m2C. 1m,15m2D. 1.2m,12m2答案:B9. 监测站房应配备通往房顶的Z字形梯或旋梯,房顶承重要求大于等于。
()A. 100 kg/m2B. 150 kg/m2C. 200 kg/m2D. 250 kg/m2答案:D10. 监测站房室内地面到天花板高度应不小于,且距房顶平台高度不大。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题库01
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弧中打“√”,错的打“×”,每题1分)1、重量法测定PM2.5时,已采集PM2.5样品的滤膜,在使用感量0.01mg的分析天平称重时,两次重量之差应小于0.4mg。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使用感量0.01mg的分析天平称重时,两次重量之差应小于0.04mg。
2、对用于传递的分析天平、皂膜流量计、湿式流量计、活塞式流量计、标准气压表、温度计等每年至少1次送国家有关部门进行质量检验和标准传递。
()答案:正确3、对于超过有效期的工作标准钢气瓶在8个月内必须进行至少一次的标准传递和在鉴定。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应在6个月内4、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及臭氧灯气态污染物获取1小时平均值时,每小时至少45分钟的采样时间。
()答案:正确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应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下属的监测系统或认可的监测单位负责监督实施。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应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6、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空气质量指数用于描述空气质量状况,其主要表征首要污染物浓度值,其单位为微克/立方米。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空气质量指数用于描述空气质量状况,为无量纲指数。
7、某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为133.其当日空气质量指数级别为三级,达中度污染,建议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长时间、高强度户外锻炼。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某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为133.其当日空气质量指数级别为三级,达轻度污染,建议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长时间、高强度户外锻炼。
8、某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为75,其当日空气质量指数级别为二级,空气类别良,各类人群可以正常活动。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 某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为75,其当日空气质量指数级别为二级,空气类别良,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应减少户外活动。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综合试卷解析及答案
出题要求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弧中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30分)1、标准状态是指温度为273K和压力为101.325kPa。
(√)注:出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3095-2012》2、总悬浮颗粒物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0um的颗粒物(√)注:出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3095-2012》3、8小时平均是指8小时平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也称8小时滑动平均。
(√)注:出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3095-2012》4、24小时平均是指一个自然日24小时平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也称为日平均。
(√)注:出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3095-2012》5、每个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代表范围一般为半径500米至5千米,有时也可扩大至半径5千米至几十千米(如对于空气污染物浓度较低,其空间变化较小的地区)的范围。
(×)注:出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664-2013》,应为500米至4千米。
6、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布设应位于各城市的建成区内,并相对均匀分布,覆盖全部建成区。
(√)注:出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664-2013》。
7、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区域点和背景点应远离城市建成区和主要污染源,区域点原则上应离开城市建成区和主要污染源30千米以上,背景点原则上应离开城市建成区和主要污染源50千米以上。
(×)注:出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664-2013》。
区域点应离主要污染源20千米以上。
8、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区域点应更加我国的大气环流特征设置在区域大气环流路径上,反映区域大气本底状况,并反映区域间和区域内污染物输送的相互影响。
(√)注:出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664-2013》。
9、背景点设置在不受人为活动影响的清洁地区,反映国家尺度空气质量本底水平。
(√)注:出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664-2013》。
综合比武-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每日一练试题及答案
综合比武-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每日一练试题及答案一、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中,以下哪个参数不是常规监测项目?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酸雨D. 一氧化碳2. 以下哪个设备主要用于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A. 气象站B. 粒子计数器C. 空气质量监测仪D. 环境监测车3.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的分级标准中,以下哪个级别表示空气质量最好?A. 0-50B. 51-100C. 101-150D. 151-2004. 以下哪种污染物不属于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组分?A. 黑碳B. 硫酸盐C. 铅D. 碳酸盐(二)填空题5.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四个部分。
6.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的计算公式为:AQI=____×____。
7. 以下四种污染物中,____、____和____是大气污染物的三大来源。
(三)判断题8.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空气质量,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9. 空气质量监测仪的测量精度越高,其监测结果就越准确。
()10.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的数值越小,表示空气质量越差。
()(四)简答题11. 请简述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作用。
12. 请简述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主要危害。
二、答案部分(一)选择题1. C2. C3. A4. C(二)填空题5. 气体检测器、颗粒物检测器、气象参数检测器、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6. 单项污染物指数、污染物浓度7. 工业排放、交通排放、生活排放(三)判断题8. √9. ×(测量精度高并不一定意味着监测结果准确,还需要考虑仪器的校准、环境干扰等因素。
)10.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的数值越小,表示空气质量越好。
)(四)简答题11.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作用:(1)实时监测空气质量,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及时发现空气质量问题,为污染源治理提供数据支持;(3)提高空气质量预报的准确性,为公众提供健康防护建议;(4)评估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效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题库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题库第一节通用知识一、选择题1. 环境空气质量白动监测系统主是由测子站、中心计算机室、质量保证实验室和组成。
A. 通信传输站B. 系统支持实验室C. 数据分析实验室D. 远程监控实验室答案:B2. 以下不符合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正常工作条件的是。
()A. 环境温度35~55℃B. 环境温度15-35℃C. 相对湿度≤85%D. 大气压80~106kPa答案:A3.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中通常连接气态污染物监测仪器和采样总管的管路材质为。
()A. 玻璃B. 聚四氯乙烯C. 橡胶管D. 氯乙烯管答案:B4. 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
()A. 可吸入颗粒物B. 组颗粒物C. 可吸入细小颗粒物D. 颗粒物答案:B5,总暴浮颗粒物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的颗粒物。
()A. 50μm B.100μmC. 150μmD. 200μm答案:B6. PM10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也称。
()A. 可吸入颗粒物B. 细颗粒物C. 可吸入细小颗粒物D. 颗粒物答案:A7. 气态污染物点式连续自动监测子站由采样装置、校准设备、分析仪器数据釆集和5个部分组成。
()A. 站房B. 质控体系数据分析 D. 传输设备答案:D8. 新建监测站房房顶应为平面结构,坡度不大于10°,房顶安装防护栏,防护栏高度不低于,并预留采样总管安装孔。
站房室内使用面积应不小于监测站房应做到专室专用。
()A. 1m,12m2B. 1.2m,15m2C. 1m,15m2D. 1.2m,12m2答案:B9. 监测站房应配备通往房顶的Z字形梯或旋梯,房顶承重要求大于等于。
()A. 100 kg/m2B. 150 kg/m2C. 200 kg/m2D. 250 kg/m2答案:D10. 监测站房室内地面到天花板高度应不小于,且距房顶平台高度不大。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练习题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一、填空题1、点式监测仪器是在通过采样系统将环境空气采入并测定空气污染物浓度的监测分析仪器。
答案:固定点上2、开放光程监测仪器采用从发射端发射光束经开放环境到接收端的方法测定该光束光程上的仪器。
答案:平均空气污染物浓度3、自动监测仪器性能审核是对自动监测仪器进行和的审核过程。
答案:精密度准确度4、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是由监测子站、中心计算机室、和等四部分组成。
答案:质量保证实验室系统支持实验5、多支路集中采样装置有两种组成形式:样总管和采样总管。
答案:垂直层流式竹节式6、采样总管内径选择在之间。
答案:1.5cm~15cm7、采样气体在总管内的滞留时间应小于。
答案:20s8、采样总管进口至抽气风机出口之间的要小,所采集气体样品的压力应接近。
答案:压降大气压9、采样支管接头应设置于采样总管的区域内,各支管接头之间间隔距离大于cm。
答案:层流810、多支路集中采样装置的制作材料,应选用不与被监测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和不释放有干扰物质的材料。
一般以或等作为制作材料。
答案:聚四氟乙烯硼硅酸盐玻璃11、为了防止因室内外空气温度的差异而致使采样总管对监测物质吸附,需要对总管和影响较大的管线外壁加装保温套或加热器。
答案:内壁结露12、对总管和影响较大的管线外壁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
℃。
答案:30—5013、在监测仪器管线与支管接头连接时,为防止结露水流和管壁气流波动的影响,应将管线与支管连接端伸向总管的位置,然后再做固定。
答案:接近中心(或1/2)14、子站站房内应安装温湿度控制设备,使站房室内温度在,相对湿度控制在以下。
答案:25℃±5℃80%15、为防止灰尘落入监测分析仪器,应在监测仪器的采样入口与支管气路的结合部之间,安装孔径不大于5μm 过滤膜。
答案:聚四氟乙烯16、子站站房供电系统应配有电源过压、过载和漏电保护装置,电源电压波动不超过;站房应有防雷电和防电磁波干扰的措施,站房应有良好的接地线路,接地电阻。
空气自动监测--基础知识
空气自动监测试题--基础知识(标准)分类号:一、单项选择题:1、用全部空气质量评价点监测的污染物浓度计算出的平均值,与该区域在同一时期加密网格点(单个网格应不大于2千米×2千米)实测或模拟计算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估计值的相对误差应在以内。
()①(A)20% (B)10% (C)15% (D)25%答案:B2、用区域加密网格点(单个网格应不大于2千米×2千米)实测或模拟计算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区域总体平均值计算出30、50、80和90百分位数的估计值;用全部空气质量评价点在同一时期的污染物浓度平均值计算出的30、50、80和90百分位数与这些估计值比较时,各百分位数的相对误差应在以内。
()①(A)20% (B)10% (C)15% (D)25%答案:C3、对于必测项目中存在年平均浓度连续3年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以上的城市区域,空气质量评价点的最少数量应为附件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点设置数量要求”规定数量的倍以上。
()①(A)10%,2 (B)20%,2 (C)10%,1.5 (D)20%,1.5答案:D4、空气质量背景点原则上应离开主要污染源及城市建成区千米以上,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对照点原则上应离开主要污染源及城市建成区千米以上。
()①(A)50,20 (B)30,10 (C)50,10 (D)30,20答案:A5、地方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点,在划定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地区,每类功能区至少应有个监测点。
()①(A)1 (B)2 (C)3 (D)4答案:A6、因城市建成区建筑发生较大变化,导致现有监测点位采样空间缩小或采样高度提升而不符合本规范,在最近连续3年城市建成区内用包括拟撤消点位在内的全部点位计算的各监测项目的年平均值与剔除拟撤消点后计算出的年平均值的最大误差小于,且该城市建成区内的监测点数量在撤消点位后仍能满足本规范要求时,可撤消点位,否则应按变更点位处理。
()①(A)20% (B)15% (C)10% (D)5%答案:D7、加密网格点:将城市的建成区划为规则的正方型网格状,单个网格应不大于,加密网格点设在网格线的交点上。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题库03
一、选择题1、对于必测项目中存在年平均浓度连续3年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以上的城市区域,空气质量评价点的最少数量应为附件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点设置数量要求”规定数量的倍以上。
()(A)10%,2 (B)20%,2 (C)10%,1.5 (D)20%,1.5答案:D2、加密网格点:将城市的建成区划为规则的正方型网格状,单个网格应不大于,加密网格点设在网格线的交点上。
()(A)2千米³2千米(B)3千米³3千米(C)4千米³4千米(D)5千米³5千米3、在建筑物上安装监测仪器时,监测仪器的采样口离建筑物墙壁、屋顶等支撑物表面的距离应大于米。
()(A)1 (B)1.5 (C)2 (D)2.5答案:A4、可根据监测目的选用玻璃纤维滤膜,石英滤膜等无机滤膜或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等有机滤膜,滤膜对,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
A、0.5μm 99.5%B、0.3μm 99.7%C、0.5μm 99.7%D、0.3μm 99.5%5、一般情况下,按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的代表范围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空气质量评价点、污染监控点、空气质量对照点、空气质量背景点(B)空气质量对照点、污染监控点、空气质量评价点、空气质量背景点(C)污染监控点、空气质量评价点、空气质量对照点、空气质量背景点(D)污染监控点、空气质量对照点、空气质量评价点、空气质量背景点答案:C6、对路边交通点,其采样口离地面的高度应在,范围内。
A、1.5m~6mB、2m~5mC、1~5mD、3~8m答案:B7、对于手工采样,其采样口离地面的高度应在范围内。
A、1.5~15mB、1~10mC、3~15mD、5~25m答案:A8、机房供电电源波动不能超过220v±。
A、20vB、21v C22v、 D、23v答案:C9、PM10一级标准日均浓度限值为()。
A、40μg/m³B、50μg/m³C、70μg/m³D、150μg/m³答案:B10、PM2.5二级标准年均浓度限值为()A、15μg/m³B、35μg/m³C、50μg/m³D、75μg/m³答案:B11、PM2.5一级标准年均浓度限值为()A、15μg/m³B、35μg/m³C、50μg/m³D、75μg/m³答案:B12、100%可以吸入肺泡中的颗粒物直径为()。
空气自动监测试题
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考试题一、填空1.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是由(监测子站)、(中心计算机室)、(质量保证实验室)和(系统支持实验室)等4部分组成。
2.采样气体在总管内的滞留时间应小于(20s),总管进口至抽气风机出口之间的(压降)要小,所采集气体样品的压力应接近(大气压)。
3.监测仪器与支管接头连接的管线应选用与被监测污染物不发生(化学反应)和不释放(干扰物质)的材料。
4.为了防止因室内外空气温度的差异而致使采样总管内壁结露对监测物质吸附,需要对总管和影响较大的管线外壁加装保温套或加热器,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30~50℃)。
5.监测仪器与支管接头连接的管线长度不能超过(3m),同时应避免空调机的出风直接吹向(采样总管)和(与仪器连接的支管线路)。
6.为防止灰尘落入监测分析仪器,应在监测仪器的采样入口与支管气路的结合部之间,安装孔径不大于(5µm)聚四氟乙烯过滤膜。
7.站房应有良好的接地线路,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8.对于低浓度未检出结果和在监测分析仪器零点漂移技术指标范围内的负值,取(监测仪器最低检出限的1/2)数值,作为监测结果参加统计。
9.每日气态污染物不少于(18)个有效小时平均值,可吸入颗粒物有不少于(12)个有效小时平均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有效日均值。
10.每月不少于(21)个有效日均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有效月均值。
11.自动监测系统的采样可采用(集中)采样和(单机分别)采样两种形式。
12.自动监测系统中监测仪器所有的外部连接气路管道都应是(不锈钢)管或(聚四氟乙烯)管。
13.为保护自动监测仪器,子站内应配有(断电)、(过压)保护装置。
14.自动监测仪器每天零点校准时间应避开当地污染物浓度的(高峰)时间,最好在(午夜)进行。
15.光学类大气自动监测仪器,若发现响应缓慢,则表明管道有(吸附)。
16.监测仪器经修理或重新安装后,最主要的操作是(检漏)、(零点)和(跨度)校准。
17.紫外荧光法SO2分析仪响应时间应小于(5)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
1、在监测子站中,应对______单独采样,但为防止_______沉积于采样管管壁,采样管应_______,为防止采样管内冷凝结露,可采取加温措施,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_______。
答案:PM10、颗粒物、垂直、30~50℃
2、监测子站的监测仪器设备每年至少进行_______预防性检修。
答案:1次
3、为使监测仪器正常工作,自动监测站点的室内应配有______设备、_____设备。
答案:空调;除湿。
4、采样总管内径选择在______之间,采样总管内的气流应保持 _____状态,采
样气体在总管的滞留时间应小于______。
答案: 1.5~15cm、20S。
5、对于低浓度未检出结果和在监测分析仪器零点漂移技术指标范围内的_____,取监测仪器最低检出限的_____数值,作为监测结果参加统计。
答案:负值、1/2
二、判断题
1、在大气自动监测系统中,为防止电噪声的相互干扰,宜采用二相供电,分相
使用。
()
答案:(×)
2、几乎所有的监测分析仪器输出的都是电压信号。
( )
答案:(√)
3、若监测仪器的零点和跨度飘移超过仪器的调节控制限,但小于飘移控制限,则应对仪器进行校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