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的脑思维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创立的一种新型笔记方法,它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是一个简单、高效、放射性、形象化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放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锁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功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由于思维导图是知识和思维过程的图形化表征,学习者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迅速掌握整个知识架构,具有思维可视性的功能,利于直觉思维的形成,促进知识的迁移。

把思维导图应用在教学领域中,能够很好地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为教师由“主导型”向“指导型”的转变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强调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能有效地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对知识进行内化和系统化,从而促进学习高效化。

二、思维导图在化学中的应用
笔者在化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已有两年多,取得的效果很不错。

首先,我们强调的是学会学习比学习本身更重要。

作为高中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是取得优异学习成绩的法宝,“思维导图”就
是一种简单、高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好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基于随用随画的方便,笔者强调学生进行手工绘制思维导图,辅助材料只需要几张白纸和不同颜色的笔即可,绘制的基本步骤如下:
(1)首先把“主题词”画在纸的中央,主题词可用关键词或图像来表示。

(2)接着考虑“次主题”,也就是主题词的下一层延伸。

(3)在次主题后,罗列更为细节的要点。

此处不要强迫自己用一定的顺序或结构罗列要点,任何一个要点的出现,尽可能自然地用关键字表达出来即可。

(4)最后整理思维过程,尽可能地体现各主题的对比关系或相互联系。

下面介绍“思维导图”在“氯”的学习中不同时段的具体做法及产生意义。

2.1在新课预习中的运用
新课学习的具体构成要素应包括三大方面: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环节。

如何在短时间内达到较好的预习效果呢?笔者建议学生制作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中应包含对该中心主题已有的知识、将要学习掌握的内容和不明白的内容。

在指导制作导图时,笔者要求学生快速阅读预习内容,在书本中圈出该节的关键词,定好一级主题、二级主题、三级主题的关键词,
逐级填充到导图各分支上,再重读理解各级主题关键词所包含内容,用不同颜色的笔做好标记,明白的打“√”,不明白的打“??”,有疑惑的打“?”。

在有“?”的地方用铅笔把脑中产生的疑惑记下来,为听课解决问题做好准备,疑惑解除,铅笔即可擦去。

图1是一名学生“在海水中富集的元素—氯”新课预习所作的思维导图。

图1
从导图可以看出学生在预习中的情况:
(1)基本抓住了本节学习内容,抓住了cl2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对“武器”感兴趣;
(3)很少从“结构”的角度来分析物质;
(4)不重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5)未注意到新课标题所起到的作用。

用思维导图来进行预习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阅读时精神更加集中,短时间内就能把握阅读内容的要点,并理顺自己的思路。

同时,标记的使用使学生在听课时更加有的放矢,目标明确,提高听课效率。

另外,通过检查收上来的导图,教师可以收集到学生的学情信息,迅速找出学生对该内容的思维障碍点、学习的盲点,重新调整教学策略,使授课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2在课堂笔记中的应用
心理学家认为,中学生能持续集中精神听课的时间约为20min,听课过程中走神是很正常的现象。

为避免学生上课走神,教学中笔
者尝试使用思维导图应用于课堂笔记引导学生听课。

在学生预习的思维导图基础上,学生听课时的主要笔记就是把预习的思维导图进行补充和完善。

而补充的内容包括预习时不明白的地方、老师讲课时的知识点和典例以及听课过程中引出的新的疑惑等。

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笔者要求同学们尽量用关键词来进行填图,对于一些知识点和典例则把课本或资料书相关页码标上,不明白的、存在疑惑的地方用红笔打问号及扼要写出疑惑问题,对预习时产生疑惑而课堂上通过听课已解决的用蓝色笔书写解答。

图2是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对预习的思维导图进行的补充和完善。

图2
应用“思维导图”这种方式作为课堂笔记,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跟随老师的讲课思路走,通过一级主题、二级主题这种层级递进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分清主次。

更重要的是课后的复习和讨论,及时复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把学过的知识像“过电影”一样及时回忆,将老师所讲的内容在头脑中“再现”,而思维导图便相当于一台dvd里播放的电影,学生只要一看思维导图,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当时老师的教学思路和上课情形,相当于又再上了一次课,当时学习中产生思维难点马上突现出来。

弄清例题的解题思路,对有关法则、概念进行必要的补充、完善。

对即堂课产生的疑惑,可通过查找书本、思考问题或同学间及时讨论后,对余图进行补充注释。

为了对这种导图使用的促进,教师应及时批阅学生的思维导图,主要看看学
生对整章节中的思维难点和知识重点的记录情况,同时对其在思维导图中出现的错误之处进行一定程度的批改,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

同时,为激发学生画导图的兴趣和促进绘制导图技能的不断提高,常对学生作品进行及时评价,分析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2.3在章节复习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知识内容涉及面很广、很纷杂,但本质上是紧密联系和有很强的逻辑顺序。

每学完一章节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知识网络地构建,尽量把整节、整章、甚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内容浓缩在一张思维导图中。

通过制作思维导图,促使学生对已有知识重新回顾、综合梳理、结构重组,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知识间的关联,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及内在规律。

图3是高三学生在第一轮总复习中围绕“cl”的复习做的一张思维导图:
图3
该导图把高中三年所学习的有关各种含cl的物质综合串联在一起,甚至把有机物也纳入其中,把看似散乱的知识有序的浓缩成一张导图,真正的“把书读薄”。

当需要某个知识时,就会在大脑中的这张相当于“数据检索和存取系统”的思维导图中迅速找到,进行拓展、延伸,又变成一本厚厚的书。

总之,思维导图的应用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真正做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
力,有助于逻辑思维的培养以及空间智能的开发,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推广与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