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的策略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学习的对象是课本。在课堂教学中,同一个教师要教几十个不同的学生,几十个不同的学生学习同一篇课文。因材施教,分类要求。只有做到了如何因材,才能更好地施教。所以,“因材”既是施教的前提,更是施教的关键。
一、教学前的基础性差异
教学前的基础性差异体现在学生的身体差异和知识差异两个方面。
(一)身体差异
身体差异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所表现出来的个体性差别。学生既是教学活动指向的对象,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学生的身体状况是学习主体的物质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能参与相应的学习活动或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进行教学活动之前,一个班级中的几十名学生存在着身体状况方面的个体差异。比如,有的学生在课前参加过剧烈的运动,有的学生在课前出现身体不适,有的学生存在着听力缺陷,有的学生存在视力缺陷,以及有的学生为某些事情而或悲或忧等等。
对此差异,教师在教学前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策略:提前到教室里去开展以下工作:引导那些喜欢追逐打狂的学生开展文明休息;对身体不适的学生给以适当的温情照顾;对有视听缺陷的学生进行适当的位置调整,对有不悦情绪的学生给以适当的心理指导等等。
(二)知识差异
学习前的知识性差异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已经拥有的知识经验及其结构,主要表现在基础知识、策略知识、缄默知识等方面。这些知识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在学习活动中的深度和广度。
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缄默性知识等方面。这些知识在个体中所占的比例是不相同的。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的是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双基)的教学,忽略了策略性知识和缄默性知识在个体学习中的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策略性知识方面的个体差异,远远超过了学生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方面的差异。所谓的“差等生”,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因为他们比其他人少掌握了多少陈述性知识和陈序性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在策略性知识方面存在着重大缺失或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运用策略性知识不当。
要缩小学生之间的在课前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个体差异,教师可采取如下的教学策略:在课前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在课中进行恰当的分层教学与分类指导;在课后指导学生做好分类练习。
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学习方式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学生的学习策略好与否,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高与低。优、中、差等生在学习策略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策略性知识包括学习个体使用时间的策略、采取活动形式的策略、开展活动程序的策略等等。在时间的使用方面,有学习的高效时间和低效时间之分。精力充沛、思维灵活、反映迅速、心情愉悦的时候,就是学习的高效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习,就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反之,精力疲乏、思维迟钝、反应缓慢、心情烦躁的时候,就是学习的低效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习,就会事半功倍。不少学生不懂得如何使用自己的高效时间与低效时间,甚至把自己的高效时间用来谈天说地、追逐嬉闹,而把自己的低效时间用来冥思苦想、死啃书本。又如,在激情冲动、有感而发的时候,就是写作的高效时间,反之,在既没有素材积累、又没有激情冲动的时候,就是写作的低效时间。然而,有些学生很好地把握自己的高效写作时间与低效写作时间,甚至错位使用。因其效果不佳而不愿写作,久而久之,便产生出厌恶写作的情绪来。又如,学习与休息,休息的最好时间应该是在疲劳之后,在这时休息,就可以很好地感觉到休息时的轻松惬意,产生一种愉快和悦的心情。反之,在没有疲劳的时候休息,反而感到有一种空虚茫然的感觉。如果长期在无疲劳时休息,就会形成一种疲沓拖拉的坏习惯。
学习活动形式的策略是指采取学习活动的方式方法。从个体的学习活动形式来讲,有听、说、读、写、思、算等基本学习活动。听什么、怎么听,说什么、怎么说,读什么、怎么读,写什么、怎么写,这些都是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的。从群体学习活动来讲,有议、辩、评等合作学习活动。哪些内容需要同伙伴们一起议、辩、评,哪些内容不值得与伙伴们进行议、辩、评的合作学习,这就有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
要缩小“后进生”在策略性知识方面的差异,教师可采取以下策略:教师进行专门的学习方法介绍;组织专门的班级学法交流会;在课中组织学生分享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把握好自己的高效学习时间;教会学生科学地使用自己的低效学习时间;教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式;等等。
缄默知识主要是指学生所拥有的与学习新知识相关联的一些生活经验。。缄默知识是一种隐性知识,它主要不是来源于对系统知识的学习,而是来源于个体的日常生活境遇——个体的“经验性知识”。正因为有了缄默知识的存在,在同一堂课上有时会出现学生之间甚至学生与老师之间对教材产生不同的理解。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所拥有的丰富的缄默知识是我们没有注意到的。
为了缩小学生在课前的缄默性知识差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鼓励学生有意识地亲历一些有意地公益劳动、社会活动以及社会交往,并要求他们在活动中注意积累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应当说,学生的身体差异和基础知识差异决定着学生在课堂学习起点上的差异。
二、教学中的动力性差异
学习是一种既有目的任务又有艰苦复杂的脑力活动,需要学习主体发挥出内在的学习动力。因此,学习动力是指用来发动和维持学生的某种学习行为以
达到一定目标的因素。它由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构成。这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但它可以发起或终止、增强或削弱认知活动,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没有学习内动力的学生就好比是一辆坏了引擎的车,有人推就动一下,无人推就停下来。
对某种事物的需要与否,产生于对该事物价值意义的认识程度如何,如果对某种事物(活动)的价值意义认识很深刻,就会对它产生强烈的需要。意志力产生于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外部的教育培养。学习是一种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脑力活动,需要意志力的参与。只有学生把学习活动变成了意志行动时,学习才会更有成效。学习的兴趣产生于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体验与感受。比如,成功与快乐、失败与痛苦等等。学生如果对某种事物(活动)产生出一种积极的成功与快乐的感受,那么,他就会对该事物(活动)产生一种兴趣;反之,如果对该事物(活动)产生一种失败与痛苦的消极感受,那么,他就会拒绝甚至逃避这种活动。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感,一是要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本身产生兴趣,二是要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形式产生兴趣。
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因素构成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锤炼学生的学习意志,而不应该过分地让学生依靠各种外来的奖励所左右。不然,就会助长学生的功利主义思想。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调控自己的学习动力,因为动力过强,大脑会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不利于学习;如果动力不足,又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在当前,学习动力不足,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积极、上进的学习态度,来自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来自学生对语文学习活动的浓厚兴趣,来自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积极的情趣体验后所产生的强烈愿望,来自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来缩小学生在学习中的内动力差异:通过恰适的鼓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形式来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感;通过有效的意志力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意志行动;通过生动的社会现象来树立起学生正确的知识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活动中的成功与快乐来挖掘学生的动力源泉;通过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学习中的操作能力差异
学习中的操作性能力差异主要包括认知学习能力、交往学习能力、学习风格等。
(1)认知学习能力差异是指适应认知活动而需要的应有的智力活动能力。它包括预习能力、听课能力、复习能力、作业能力、考试能力、检索能力、组织学习能力等等。检索能力和组织学习能力是当代课堂教学特别关注的内容。组织学习能力与策略性知识是相对应的,它表现为学生个体如何安排自己在每一节课、每一天、每一月、每一期的学习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习主体能否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活动及其学习进程,它是整个认知学习能力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