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学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沿、沟底及水道、沟坡、沟口和冲积扇组成。 二、崩岗侵蚀的特征是什么? 崩岗侵蚀是我国东南地区分布最普遍、发育最旺盛和危害最严重的侵蚀类型。根据中国
水文区划,崩岗侵蚀较严重地区涉及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东南沿海诸流域。崩岗是丘陵岗
地上剧烈风化的岩体,在水力与重力综合作用下,向下崩落的一种特殊侵蚀地貌类型,是
五、水土保持的意义?请举例。 1)改善河流水文状况,减轻洪涝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 2)发展山区经济,解决温饱问题,促进山区脱贫致富 3)保护土地资源,增加耕地,为农业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4)加强水土保持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
第一章 土壤侵蚀类型 一、根据外营力种类可以把土壤侵蚀划分为几种类型? 引起土壤侵蚀的外营力种类主要有水力、风力、重力、水力和重力的综合作用力、温度 (由冻融作用而产生的作用力)作用力、冰川作用力、化学作用力等,因此土壤侵蚀类型有 水力侵蚀(水蚀)、风力侵蚀(风蚀)、重力侵蚀、复合侵蚀、冻融侵蚀、冰川侵蚀、化学侵蚀 和生物侵蚀等类型。 二、水力侵蚀的类型有哪些? ( 一 ) 溅 蚀 。 溅蚀是一次降雨中最先导致的土壤侵蚀,它可以发生在任何裸露坡地特 别是坡耕农地。裸露的坡地受到较大雨滴打击时,把土粒溅起,溅起的土粒落回坡面时,坡 下比坡上落得多,因而土粒向坡下移动。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和溅蚀的加剧,地表往往形成一 个薄泥浆层,再加上小股地表径流的影响,很多土粒随径流而流失,这种现象称为溅蚀。溅 蚀破坏表层土壤结构遭,分散土体或土粒,造成土壤表层孔隙减少或堵塞,形成”板结” 从而引起土壤渗透性下降,为产生坡面径流和层状侵蚀创造条件。 ( 二 ) 面 蚀 。 面蚀是降雨在坡地上不能完全被土壤吸收时形成分散的地表径流,分散 的地表径流冲走表层土粒的侵蚀现象,它是土壤侵蚀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面蚀多发生在 裸露的和植被稀少的坡地表面上,其严重程度取决于植被、地形、土壤、降水及风速等因素。 按面蚀发生的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和发生程度不同,面蚀可分为层状面蚀、砂砾化面蚀、 鳞片状面蚀和细沟状面蚀 4 种。 ( 三 ) 沟 蚀 。 在细沟状面蚀的基础上,分散的地表径流集中成股流,强烈冲刷地表,
《水土保持学》精品课程习题 绪论 一、水土保持学内容有哪些? 1)水土流失的形式、分布和危害 2)研究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原理 3)研究和制定水土保持规划 4)研究治理措施及其效益评价 二、水土流失的危害是什么?并从举出身边的例子? 1)破坏土地资源,危害生态安全 2)降低土壤肥力,加剧面源污染 3)泥沙淤积抬高河床,加剧洪涝灾害 4)泥沙淤积水库湖泊,影响开发利用 5)水土流失与贫困恶性循环同步发展 三、请查阅资料,谈谈我国水土流失的概括? 中国属于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 2005 年第三次遥感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 现有土壤侵蚀面积 357 万 km2,占陆地总面积的 37.18%,年均侵蚀总量为 45 亿吨;其中水 力侵蚀面积 161 万 km2,风力侵蚀面积 196 万 km2。总体而言,当前我国水土流失现状表现 为三个特点: 1) 水 土 流 失 面 积 大 , 分 布 范 围 广 我国现有土壤侵蚀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 37.2%。水土流失不仅广泛发生在农村,也发生 在城镇和工矿区,几乎遍及所有的流域和省份。东部地区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面 积 9.10 万 km2,占全国的 2.6%;中部地区主要以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面积 达 51.15 万 km2,占全国的 14.3%;西部地区主要以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为主,流失面积为 296.65 万 km2,占全国的 83.1%。 2) 流 失 强 度 大 , 侵 蚀 严 重 区 比 例 高 我国年均土壤侵蚀总量 45.2 亿吨,约占全球土壤侵蚀总量的 1/5。主要流域年均土壤侵 蚀量为每平方公里 3400 多吨,黄土高原部分地区甚至超过 3 万吨,相当于每年 2.3 cm 的表 层土壤流失,这是正常自然风化条件下 200~350 年所能形成的土层厚度。全国侵蚀量大于 每年每平方公里 5000 吨的面积达 112 万 km2。根据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以及流失 强度综合判定,我国现有 2861 个县中,严重水土流失县有 646 个,占总数的 22.6%。 3) 流 失 成 因 复 杂 , 区 域 差 异 明 显
导致土地退化和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和旱涝灾害的发生,已成为山区脱贫致富的主要障碍因
素之一。 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 2005 年 4 月完成的崩岗侵蚀调查统计,南方红壤区的江西、广东、
Hale Waihona Puke 湖南、福建、湖北、安徽、广西八省,共有各类崩岗 23.91 万个,崩岗侵蚀沟总面积为 1 220.05
km2(表 7)。其中,福建共有崩岗 26 023 个,崩岗侵蚀沟面积为 73.39 km2,分别占全国总
西北黄土高原区 东北黑土区 北方土石山区 南方红壤丘陵区 西南土石山区
1000 200 200 500 500
4
四、我国水土流失类型分区包括哪些?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差异较大。我国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黄土 高原区、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南岩溶石漠化区、南方红壤区等各区域 的自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差异较大,水土流失的特点各有不同。东北黑土区坡度较小(3 ~5°),但坡面较长(800~1500 m),汇水面积较大,往往使流量和流速增大,造成较严 重的面蚀和沟蚀。据测算,黑土区现有的大部分耕地再经过 40 到 50 年的流失,黑土层将全 部流失。北方土石山区土层薄,裸岩多,肥力低,坡度陡,易在暴雨下形成突发性“山洪”。 黄土高原区土层深厚(50~100 m),土质疏松(主要是粉砂壤土),沟多沟深,面蚀与沟 蚀都十分严重。西南岩溶石漠化区的坡耕地“石漠化”严重,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降低。北方 农牧交错区的风蚀和水蚀在时间上交错,空间上叠加。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耕地侵蚀强烈; 泥石流、滑坡量大面广;江河源区冻融、水力、风力侵蚀交互作用,草地退化严重。南方红壤 区土层浅薄,侵蚀量大,崩岗侵蚀剧烈,林下流严重,潜在危险程度高。 第二章 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 一、造成红壤区土壤侵蚀的因素主要是什么? 造成红壤侵蚀的因素有气候因素、地貌因素、母岩和土壤特性因素、植被因素、人为因素 等。 独特的气候是水土流失的基础,南方红壤区多年降雨量为 800~2500mm,远大于全国 年均降雨量(630mm),且雨量季节集中,4~9 月雨量占年降雨的 70~80%。暴雨量大,次数 多,在东南沿海一带,暴雨通常伴随着台风,危害性更大。加上气温高,雨水冲淋时易于将 土壤胶结质溶解,导致土壤疏松,易被水流冲蚀。 南方红壤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坡度较大,地形复杂,易使降雨形成径流 ,并造成较强的 土壤侵蚀。以福建省为例,全省土壤侵蚀发生在 25°以上陡坡的土壤侵蚀占侵蚀总面积的 48.1%,发生在 10~25°坡地的土壤侵蚀面积占 40.1%。 红壤的母岩主要为花岗岩、紫色砂页岩、第四世纪红土及石灰岩等,易风化,在高温、多 雨条件下,岩体风化迅速,其特征是团聚体的水稳性差,亲水性强,遇水容易扩散,抗蚀 性弱。因此,红壤抗冲性和抗蚀性弱,可蚀性高,易受降水的侵蚀。 植被通过林冠截留,地被物的缓冲,可以大大降低降水对表土的击溅作用,降水被植 物根系吸引后,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从而防止水土流失。但近几十年来,红壤区的树种单 一,森林结构简单,林木生长不良,林下植被稀疏,难以抗拒因其他因素而引起的水土流
2
积扰动和破坏原有地貌和植被,改变地表土壤状况,减弱其抗蚀能力,造成新的人为水土 流失。主要有两类:第一是非农开发项目,如城镇和开发区建设、采矿区和土石场、修建铁路 及高速公路等;第二是不合理的农业措施,如种植结构更替、陡坡开垦、大型农业开发项目 等等。近年南方 8 省由于人为影响每年新增的水土流失面积合计约 2 340 km2,相当于年治 理水土流失面积的 1/2。
四、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有什么特征? 1) 土 壤 侵 蚀 隐 蔽 性 强 , 潜 在 危 险 性 大 南方红壤区土层浅薄,一般仅 10~100 cm,土壤年侵蚀厚度为 0.2~0.7 cm,最大可达 1.0~2.0 cm。由于土层薄,红壤侵蚀区土壤的抗侵蚀年限仅在 100~300 年左右,还不到黄 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抗侵蚀年限的十分之一,其侵蚀的潜在危险程度更高。红壤区水土流失多 呈斑点状分布,集中连片分布的很少,这种分布特点掩盖了该区水土流失的真实现象,隐 蔽性强,不能引起社会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 2) 崩 岗 侵 蚀 剧 烈 红壤区共有各种类型崩岗约 25 万个,其中约 90 %属于活动型。崩岗侵蚀产生的沟谷多, 而且深,地表支离破碎。崩岗面积虽小,但侵蚀量巨大,而且具有发展速度快、突发性强的 特点。 3) 林下水土流失严重 南方红壤区的植被存在大片的马尾松林、油茶林、各类园地以及按树林,但林下植被缺 少灌木或草本植被覆盖,土壤表面裸露程度很高,仍然会发生中度,甚至强度以上的水土 流失,带来严重的“林下流”的恶果。虽然红壤区各省森林覆盖度平均为 52.87 %,最高达 70 %,但仍然是“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景象。同时,人为开垦造林、锄草、翻耕, 大量使用除草剂等原因,造成地表覆盖度低,甚至地表完全裸露,加剧了水、土、肥的流失。 4) 新增水土流失快速增长 随着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大规模开发项目增多。开发建设会大面
1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差异较大。我国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黄土 高原区、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南岩溶石漠化区、南方红壤区等各区域 的自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差异较大,水土流失的特点各有不同。东北黑土区坡度较小(3 ~5°),但坡面较长(800~1500 m),汇水面积较大,往往使流量和流速增大,造成较严 重的面蚀和沟蚀。据测算,黑土区现有的大部分耕地再经过 40 到 50 年的流失,黑土层将全 部流失。北方土石山区土层薄,裸岩多,肥力低,坡度陡,易在暴雨下形成突发性“山洪”。 黄土高原区土层深厚(50~100 m),土质疏松(主要是粉砂壤土),沟多沟深,面蚀与沟 蚀都十分严重。西南岩溶石漠化区的坡耕地“石漠化”严重,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降低。北方 农牧交错区的风蚀和水蚀在时间上交错,空间上叠加。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耕地侵蚀强烈; 泥石流、滑坡量大面广;江河源区冻融、水力、风力侵蚀交互作用,草地退化严重。南方红壤 区土层浅薄,侵蚀量大,崩岗侵蚀剧烈,林下流严重,潜在危险程度高。
个数和总面积的 10.88%和 6.02%。 三、我国各侵蚀类型区允许土壤侵蚀量是多少?
基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个地区成土速率不同,水利部考虑了耕地人为加
速土壤熟化过程,以及地区差异造成的不同成土速率等因素,确定了我国不同土壤侵蚀类
型区的容许土壤流失量。
各侵蚀类型区容许土壤流失量 类型区
容许土壤流失量[t/(km2·a)]
5
失。 人为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驱动力。森林采伐过度、开荒与耕作不合理、开矿、城镇和交
通建设等,使植被受到极大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以福建省为例,山地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 面积占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的 1/5;工程建设侵蚀面积达 166.71 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 1.36 %。
3
切入地面带走土壤、母质及破碎基岩,形成大小侵蚀沟的过程,称为沟蚀,它是常见的水力
侵蚀形式之一。由沟蚀形成的沟壑称为侵蚀沟,此类侵蚀沟深和沟宽均超过 20 cm,侵蚀沟
呈直线型,有明显的沟沿、沟坡和沟底,用耕作方式无法平复。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不同
侵蚀沟的外貌特点及土质状况不同,但典型的侵蚀沟组成基本相似,侵蚀沟一般由沟顶、沟
坡地侵蚀沟谷发育的高级阶段。由于高温、多雨和昼夜温差的影响,再加之花岗岩富含石英
砂粒,岩石的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都较为强烈,雨季花岗岩风化壳大量吸水,致使内聚力
降低,风化和半风化的花岗岩体在水力和重力综合作用下发展成为崩岗。崩岗产生巨大的泥
沙,并被迅速带到下游,埋压农田,冲倒房屋,淤积河道,抬高河床,造成山塘、水库淤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