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1.简述一下周公对传统天命观的修正。

第一,周公提出了“惟命不于常”,即上天所赐予的“大命”不是恒定的,而是可变的。

第二,周公提出天根据德行“求民主”。民主即民之主,就是君主。他认为,君主是由天定的,选择的标准就是德行。

第三,周公主张以民情见天命。

他适应西周初年政治的需要,对传统的天命进行了重大修正。否定了天命不可变的传统观念,认为天命的存废取决于统治者是否有德,从而成功地为西周政权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2.简述一下周公施政的指导思想。

周公为了巩固西周王朝的统治,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主要有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等。其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就是他的保民和慎罚的指导思想。

第一,关于保民。他从历史教训中认识到,要实现周朝的长治久安,就必须处理好统治者与民的关系。最重要的要做到“保民”。 (5’)

第二,关于慎罚。他鉴于前车之鉴,力主慎刑罚。在观念上,他把“慎罚”视为德的一项基本内容。在刑罚与德的关系上,他认为德是根本,刑罚是辅助。

4.简述孟子的仁政说。(孟子的政治思想)

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又在性善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挥,并将之用于政治,提出了仁政思想。第一,孟子以性善说作为仁政的基础,认为将不忍人之心运用到治国、治民中就是仁政。仁政主要有四项:其一是制民以恒产;其二是赋税徭役有定制;三是,轻刑罚;四是保护工商业。第二,他认为能否行仁政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大事。

5.简述黄老之学:

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史记·乐毅列传赞》称其代表人物有河上丈人、安期生等。黄老之学继承、改造了老子“道”的思想,认为“道”作为客观必然性,“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学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上述主张在汉初产生了一定影响,出现了“文景之治”。东汉时黄老之学与谶纬迷信相结合,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对原始道教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6.简述何晏、王弼的玄学政治思想要点

何晏、王弼玄学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

1、无为而治。何晏、王弼都是‘贵无’论者。他们认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晋书·王衍传》,从这种以无为本的观点出发,他们主张无为而治。何晏认为,天地以自然为本,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道者无也,所以圣人应当无为。王弼指出;‘善治政者,无形,无名,无事,无政可举,闷闷然,卒至于大治’《老子注》。这是先秦《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复述,但其哲学根据更为完备。

2、名教本于自然。这里的‘自然’即‘无’,即‘道’,或人之自然本性;名教泛指封建伦理纲常、仁义道德。何晏、王弼将自然与名教的关系,比作母与子、本与末、体与用的关系,认为名教本于自然,要以自然为本,名教为末。但又指出;‘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老子注》,实际上比较重视名教的存在和功用。玄学家何晏、王弼的论证,总的来说,是要调和儒与道、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为封建统治思想寻找依据。

3、以寡治众。何晏、王弼从一和多、寡和众的哲学思辨中,为专制皇权寻找理论依据。王弼说;‘夫少者,多之所贵也;寡也,众之所宗也’。又说;‘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者也。’《周易略例·明彖》。认为少数人统治多数人是符合自然之理的。以君御民,就是执一统众之道。这里清楚地表明了玄学家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立场。

7.如何理解理学思潮及其政治意义?

理学是中国思想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思潮。理学思想是说,在天地万物之外有个理在。这个在逻辑上优先于天地万物的理,是天地万物生化的根源与各种存在物之所以如是存在的最终依据。它也就是说,在没有天地万物之前,就有理。有理来产生天地万物,有理才有天地万物。理学家尤其是朱熹认为,人类社会是按照先在于人类社会的天理规则形成的,是具有至高权威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具体到政治领域,所谓理尤其是人类社会的天理规则,就是一整套的封建道德原则及其诸多行为规则。理学思潮的政治思想,即是把对君主制度的建构,放在封建道德原则及其诸多行为规则这一前提条件之下,认为人类社会、君主制度是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行为规则建立起来的。

理学思潮的政治意义很明确,就是维护君主政治。它从性命角度论证了人类社会不平等的合理性和君主权力和君主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在理学家看来,君主是天底下最高贵神圣的。君主在禀气过程中得天理最全最正,因此拥有权力,做天下的主宰,其存在是合理的。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是对人性的压抑和束缚。当理学成为政治指导思想时,“存天理灭人欲”就成为统治者用来约束禁锢人的精神的枷锁。

8.简述孔子的“有道”:

孔子的政治理想可概括为“有道”。“有道”代表了孔子的理想政治和基本政治原则。其具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所有的人都按照礼制规定,贵贱有等,上下有序,各处其位,各称其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第二,不要使礼之

“分”,走向破裂与对立,要在“分”中注以“和”与“仁”。

结合您所读、所思,评述一下老庄无为政治思想及其社会批判意义

老庄的政治思想大体可以分为二个层次:一是政治主张,包括无为政治、政治理想治国的认识等;二是社会政治批判思想。

一、为无为而无不为

(一)老子的无为政治主张

第一,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率先提出了“为无为而无不为”的主张。

第二,无为政治是道家学派的基本政治主张。他们说无为,就是统治阶级通过某种“无为”的方式达到治理。具体内容有二,其一,君主无为,即统治者要小心翼翼地治理国家,减少政治干预和政治活动;其二,使民无为,就是使民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

第三,老子基于无为政治的逻辑,设想出“小国寡民”的理想国。

总的看来,老子无为政治思想的关键,就是要统治者遵循道,按照道的法则办事情。

(二)庄子的无为思想

第一,庄子主张遵循道的自然和谐的本性来看待社会政治。政治上要能够无为,这才是对事物规律的遵从。

第二、他要求君主无欲,提出无欲而天下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