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氧化物的分类结构图

九年级化学氧化物的分类结构图
九年级化学氧化物的分类结构图

氧化物

氧化物的概念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即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元素为负二价时和另外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如二氧化碳(CO?)、氧化钙(CaO)等。氧化物的分类

①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

②离子型氧化物与共价型氧化物

离子型氧化物:部分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如Na2O、CaO等

共价型氧化物:部分金属元素和所有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如MnO2、HgO、SO2、ClO2 等

③普通氧化物、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物

④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其它复杂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大多数能跟水直接化合生成含氧酸。

CO2+H2O→H?CO?

SO2+H2O→H?SO?

含氧酸也可以受热分解生成酸性氧化物.例如,将硫酸加热可得到三氧化硫与水

2.同时能与强酸强碱反应,故称之为两性如:Al2O3 ZnO BeO

3.不能跟酸起反应,又不能跟碱起反应而生成盐和水,这类氧化物叫做不成盐氧化物。例如,H2O、NO、CO、N2O、TeO、ClO2、I2O5、MnO2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氧化物的相互关系

(1)酸性氧化物不都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都是酸性氧化物

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却是金属氧化物;CO、NO2、NO等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但不是酸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碱性氧化物。

如Na2O2、Al2O3 都不是碱性氧化物

(3)酸性氧化物都是酸酐,都含有相对应的含氧酸,但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

如SiO2是H4SiO4 /H2SiO3的酸酐,但SiO2不与水反应

(4)离子型氧化物都是强电解质,共价型氧化物都是非电解质

常见的氧化物:

氧化锌,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铬,氧化铝(Al2O3)。

氧化物知识易错点:

①酸性氧化物多数是非金属氧化物,但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如Mn2O7);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

②非金属氧化物一般都是酸性氧化物,但H2O、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

高中化学知识结构图汇总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网络图第一部分: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和变化 大纲要求(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第二部分:基本理论(物质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大纲要求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5)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6)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化学反应与能量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5)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6)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H=H(反应产物)—H(反应物)表达式的含义。 (7)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 (8)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9)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电解质溶液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真题热身】 1.(2011.重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寒冷的干冰 B.清澈的泉水C.清新的空气 D.坚硬的大理石2.(2011.衡阳)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蒸馏水 B.自来水C.海水 D.矿泉水 3.(2011.龙东)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4.(2011.永州)某井水中含有钙离子、镁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等,该井水属于 ( ) A.纯净物 B.氧化物C.化合物 D.混合物 5.(2011.攀枝花)下列物质是自来水厂对水净化过程常用的消毒剂,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氯气(Cl2) B.氧化氯(ClO2) C.臭氧(O3) D.次氯酸钙[Ca(ClO)2] 6.(2011.泰安)掌握物质的分类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指出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 ) A.NaCl B.KOH C.MgO D.Cu 7.(2011.广州)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 A.NaOH B.Na2O C.Na2SO4D.Na 8.(2011.鸡西)“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硝酸钾、硫黄、木炭组成。“黑火药“属于 ( ) A.纯净物 B.化合物C.单质D.混合物 9.(2011.南通)从物质分类角度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石油属于混合物 B.氮气属于单质 C.甲烷属于化合物 D.干冰属于有机物10.(2011.赤峰)分别向两杯蒸馏水中加入冰块和蔗糖,得到冰水和糖水,从化学组成上分析,它们分别属于( ) A.单质和化合物 B.化合物和化合物 C.化合物和混合物 D.混合物和混合物11.(2011.德阳)当前,在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影响中国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如一些不法生猪饲养户为使商品猪多长瘦肉,在饲料中非法添加“瘦肉精”(化学式为Cl2H18Cl2N2O).对消费者身体造成了极大危害。下列有关说法中

抗生素按化学结构分类

抗生素按化学结构分类https://www.360docs.net/doc/a616223859.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一、抗生素按化学结构分类 1.氨基糖苷类:庆大毒素、妥布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 2.β-内酰胺类: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头霉素、单内酰环类、β-内酰酶抑制剂、甲氧青霉素类 3.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白霉素(吉他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 4. 酰胺醇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5. 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金霉素等 6. 林可酰胺类:克林霉素、林可霉素 7.多肽类:比如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8. 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 9. 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10. 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11. 多磷类抗生素:如磷霉素 12. 喹诺酮类抗生素:第一代典型代表药物--萘啶酸;第二代典型代表药物—吡哌酸;第三代喹诺酮的氟喹诺酮类基本药物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托氟沙星、替马沙星、芦氟沙星、氟罗沙星、司帕沙星、那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格帕沙星、曲伐沙星、阿拉沙星等;第四代喹诺酮: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吉米沙星 二、头孢菌素的分类 (1)第一代头孢菌素 常用药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唑啉等。 作用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包括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及耐青霉素的淋病奈瑟菌有抗菌作用。口服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主要用于轻中度呼吸道感染(如气管和支气管急性炎症)、尿路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骨关节及妇产科感染。注射用头孢唑林广泛用于中度感染和敏感菌的严重感染。 (2)第二代头孢菌素 常用药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克洛等。 作用对革兰氏阴性细菌、阳性球菌和流感杆菌有较强抗菌作用(因第二代头孢对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等多种细菌有抗菌作用,故被称为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枸椽酸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等所致的呼吸道、胆道、肠道尿路及软组织、骨关节、妇产科感染。应用较多的有头孢呋辛,口服较多的为头孢克洛。

[教材]初中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教材]初中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专题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 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知识要点 物元 单质分子质子 原子核 纯净物原子中子 电子 化合物 质素混合物离子(原子团) 从物质组成的宏观角度分析从物质结构的微观角度分析 1、对于任何物质,宏观上都是由组成的,微观上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粒子包括 、、等。试着归纳一下初中化学你学过的物质分别由什么粒子构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 ;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 ;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 。

[例题1](00广州市中考)下列微粒中,能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 (B)碳原子 (C)氧原子核 (D)碳原子和氧原子 题析本题考查分子的概念,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一旦分成碳原子和氧原子,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再保持,所以二氧化碳分子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注意,并非所有物质的化学性质都由分子保持,例如金属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保持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铁原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 答案 (A)。 [例题2](04广州市中考)请分析下列事实,其中能证明分子是可分的是( ) (A)冷却热饱和硝酸钾溶液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海水晒干得到食盐晶体 (C)水通电得到氢气和氧气 (D)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题析本题从微观角度考查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物理变化是物质发生形状或状态的改变(或能量的转换),构成物质的粒子没发生改变;而化学变化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发生改变,例如水通电,水分子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成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分别构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A)、(B)选项中都是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没有发生粒子的改变,(D)选项物质只是发生状态的改变,它们都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答案 (C)。

高中有机化学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分类和命名试题练习

A.所有的原子都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B.最多只可能有9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C.有7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D.只可能有5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组成元素的百分含量相同的不同有机物一定是同分异构体关系B.碳原子数相同、结构不同的烷烃一定是互为同分异构体关系 C.两有机物互为同系物,则它们也是互为同分异构体关系 D.碳原子数≤10的烷烃,其一氯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的烷烃有4种 3.某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物,该烃的分子式可以是( ) A.C 3H 8 B.C 4 H 10 C.C 5 H 12 D.C 6 H 14 4.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CO 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该有机物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 ∶2 ∶3 B.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2 ∶1 C.有机物中必定含氧 D.无法判断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5.充分燃烧某液态芳香烃X,并收集产生的全部水,恢复到室温时,得到水的质量跟原芳香烃X的质量相等。则X的分子式是( ) A.C 10H 16 B.C 11 H 14 C.C 12 H 18 D.C 13 H 20 6.某化合物的结构式(键线式)及球棍模型如下,该有机分子的1H核磁共振谱图如下(单位是ppm)。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8种 B.该有机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键线式中的Et代表的基团为—CH 3 D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7.质谱图显示,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燃烧实验发现其分子内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2∶5,1H核磁共振谱显示,该物质中只有两种类型的氢原子。关于该化合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化合物可能为1-丁醇 B.该化合物为2-丁醇的同分异构体 C.该化合物可能为乙醚 D.该化合物为乙醚的同系物 8.质子核磁共振谱(PMR)是研究有机物结构的有力手段之一,在所研究的化合物分子中,每一结构中的等性氢原子在PMR谱中都给出了相应的峰(信号).峰的强度与结构中的H原子数成正 比,例如乙酸分子的PMR谱中有两个信号峰,其强度比为3∶1.现有某化学式为C 3H 6 O 2 的有机 物的PMR谱有三个峰,其强度比为3∶2∶1,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不.可能是( ) A.CH 3CH 2 COOH B.CH 3 COOCH 3 C.HCOOCH 2 CH 3 D.CH 3 COCH 2 OH 9.1 mol某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氧气179.2 L(标准状况下)。它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能生成三种不同的一氯取代物。该烃的结构简式是( ) 10.某有机化合物结构如下,分析其结构并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其分子式________。 (2)其中含有________个不饱和碳原子,分子中有________种双键。 (3)分子中的极性键有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4)分子中的饱和碳原子有________个;一定与苯环处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有________个。 (5)分子中C—C===O键角约________,C≡C—H键角为________。 11.中国是《日内瓦协定书》的缔约国,一贯反对使用化学武器,反对任何形式的化学武器扩散。苯氯乙酮是一种具有荷花香味且有强催泪作用的杀伤性化学毒剂,它的结构简式为: (1)苯氯乙酮分子中,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最多有________个。 (2)苯氯乙酮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消去反应D.水解反应 E.银镜反应 (3)与苯氯乙酮互为同分异构体,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有苯环但不含—CH 3 的化合物有多种,它们的结构简式是: 请写出与上述不同的两种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 12.有机物A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从酸牛奶中提取。纯净的A为无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为研究A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讲解

一. 学习内容: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二. 学习目标 了解化学键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共价键的主要类型及特点,共价键、离子键及金属键的主要区别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了解等电子体的含义。 了解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结构特征,掌握不同晶体的构成微粒及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掌握影响晶体熔沸点、溶解性的因素。 三. 学习重点、难点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的特点,影响物质熔沸点和溶解性、酸性的因素 四. 学习过程 (一)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化学键: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通常叫做化学键。 配位键:配位键属于共价键,它是由一方提供孤对电子,另一方提供空轨道所形成的共 价键,例如:NH 4+ 的形成 在NH 4+中,虽然有一个N -H 键形成过程与其它3个N -H 键形成过程不同,但是一旦形成之后,4个共价键就完全相同。

键长、键能决定共价键的强弱和分子的稳定性: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共价键按成键形式可分为σ键和π键两种,σ键主要存在于单键中,π键主要存在于双键、叁键以及环状化合物中。σ键较稳定,而π键一般较不稳定。 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两大特征。 2、分子结构: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把分子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如CO2、CH2O、CH4等分子中的C原子。它们的立体结构可用中心原子周围的原子数来预测,概括如下: 另一类是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的分子。如H2O和NH3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因而H2O分子呈V 型,NH3分子呈三角锥型。 杂化轨道理论: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中心原子的若干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形成一组新的轨道,这个过程叫做轨道的杂化,产生的新轨道叫杂化轨道。据参与杂化的s轨道与p轨道的数目,存在sp3、sp2、sp三种杂化。 杂化轨道理论分析多原子分子(离子)的立体结构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高中有机化学专题复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高中有机化学专题复习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Hzoue/2009-7-21 1-1 碳原子成键特点 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可形成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总共形成四个化学键;碳原子和氢原子(或卤素原子)之间只能形成单键;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则可形成碳氧单键、碳氧双键。在烃分子中,仅以单键方式成键的碳原子称为饱和碳原子,以双键或叁键方式成键的碳原子称为不饱和碳原子。 1-2 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 在饱和碳原子中,形成的四个价键与四个原子连接,该碳原子采取四面体取向与之成键。当碳原子与碳原子或其他原子之间形成双键时,形成该双键的原子以及与之直接相连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当碳原子与碳原子或其他原子之间形成叁键时,形成该叁键的原子以及与之相连的原子处于同一直线上。 1-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示 在有机化学中常用结构式、结构简式、和键线式来表示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结构。结构式能完整地表示出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成键情况,但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分子,采用结构简式或键线式来表示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能够删繁就简,有利于把握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结构特征。键线式只要求表示出碳碳键以及与碳原子相连的基团,图式中每个拐点和终点均表示一个碳原子。 1-4 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的特点 【例题】写出丙烷、乙醇、乙酸的分子式、结构简式以及键线式。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现象即为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普遍存在于有机化合物中。 同分异构体可分为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立体异构(顺反异构、旋光异构),下面分别解释这些异构: (1)碳链异构,就是指碳链不同。请看下面一个例题。

脂质种类及化学结构

脂质种类及化学结构 脂质(Lipids)又称脂类,是脂肪及类脂的总称.这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脂肪溶剂(醇、醚、氯仿、苯)等非极性有机溶剂。并能为机体利用的重要有机化合物。脂质包括的范围广泛,其分类方法亦有多种。通常根据脂质的主要组成成分分为:简单脂质、复合脂质、衍生脂质、不皂化脂类。 一、简单脂质 简单脂质是脂肪酸与各种不同的醇类形成的酯,简单脂质包括酰基甘油酯和蜡。 (一)酰基甘油酯 酰基甘油酯又称脂肪是以甘油为主链的脂肪酸酯。如三酰基甘油酯的化学结构为甘油分子中三个羟基都被脂肪酸酯化,故称为甘油三酯(triglyceride)或中性脂肪。甘油分子本身无不对称碳原子。但它的三个羟基可被不同的脂肪酸酯化,则甘油分子的中间一个碳原子是一个不对称原子,因而有两种不同的构型(L-构型和D-构型)。天然的甘油三酯都是L-构型。酰基甘油酯分为甘油一酯、甘油二酯、甘油三酯、烷基醚(或α、β烯基醚)酰基甘油酯。 表1-1 机体几类重要的甘油三脂 (二)蜡 蜡(waxes)是不溶于水的固体,是高级脂肪酸和长链一羟基脂醇所形成的酯,或者是高级脂肪酸甾醇所形成的酯。常见有真蜡、固醇蜡等。 真蜡是一类长链一元醇的脂肪酸酯。 固酯蜡是固醇与脂肪酸形成的酯,如维生素A酯、维生素D酯等。 二、复合脂质 复合脂质(complx lipids)即含有其他化学基团的脂肪酸酯,体内主要含磷脂和糖脂两种复合脂质。 (一)磷脂 磷脂(phospholipid)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在水解后产生含有脂肪酸和磷酸的混合物。根据磷脂的主链结构分为磷酸甘油反和鞘磷脂。 1.磷酸甘油酯(phosphoglycerides)主链为甘油-3-磷酸,甘油分子中的另外两个羟基都被脂肪酸所酯化,噒酸基团又可被各种结构不同的小分子化合物酯化后形成各种磷酸甘油酯。体内含量较多的是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甘油、二磷脂酰甘油(心磷酯)及磷酯酰肌醇等,每一磷脂可因组成的脂肪酸不同而有若干种,见表1-1。 从分子结构可知甘油分子的中央原子是不对称的。因而有不同的立体构型。天然存在的磷酸甘油酯都具有相同的主体化学构型。按照化学惯例。这些分子可以用二维投影式来表示。D-和L甘油醛的构型就是根据其X 射线结晶学结果确定的。右旋为D构型,左旋为L构型。磷酸甘油酯的立化化学构型及命名由此而确定。2.鞘磷脂(sphingomyelin)鞘磷脂是含硝氨醇或二氢鞘氨醇的磷脂,其分子不含甘油,是一分子脂肪酸以酰胺键与鞘氨醇的氨基相连。鞘氨醇或二氢鞘氨醇是具有脂肪族长链的氨基二元醇。有疏水的长链脂肪烃基尾和两个羟基及一个氨基的极性头。其化学结构式为: 鞘磷脂含磷酸,其末端痉基取代基团为磷酸胆碱酸乙醇胺。人体含量最多的鞘磷脂是神经鞘磷脂,由鞘氨醇、脂肪酸及磷酸胆碱构成。神经鞘磷酯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磷酯。它常与卵磷脂并存细胞膜外侧。 (二)糖脂 糖脂(glycolipids)这是一类含糖类残基的复合脂质化学结构各不相同的脂类化合物,且不断有糖脂的新成

(完整word)初三化学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第五讲:考点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知识要点 1.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1) 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由同种或不同种的元素组成。 (2) 物质的微观组成:物质由粒子构成。 分子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 构成物质的粒子 原子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离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3) 宏观分子 元素 物质原子 (组成) 离子 (4) 原子的结构:质子(+) 原子中子 (5 ) 同种元素: ①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 ②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 (6)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联系 2.物质的分类 金属:Cu 、Fe 、Zn 稀有气体:He 、Ne 、Ar 非金属于:C 、S 、P 碱性氧化物:Na 2O 、Fe 2O 3 酸性氧化物:CO 2、SO 2 物质化合物酸:HCl 、H 2SO 4、SO 2 碱:NaoH 、Ca(OH)2 盐:NaCl 、Na 2CO 3 混合物 直接 (构成) 相同核电荷数 构 成

考题例析 [例1](北京市)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 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例2](天津市)日常生活里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调味用的食盐 B.取暖用的煤 C.降温用的冰水混合物 D.炒菜用的铁锅 [例3](河南省)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食盐、干冰 B.胆矾、石灰石 C.红磷、烧碱 D.水银、生理盐水 典题精练 1.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 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的质量大 D.在化学反应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化学知识中有许多“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化学反应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物质的总质量 B.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 C.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 D.对所有原子来说,原子核内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 3.原子结构中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电子层数 B.质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中子数 4.有5种微观粒子:①甲烷分子②氯离子③硫酸分子④蔗糖分子(C12H22O11)⑤醋酸分 子(CH3COOH),它们所涉及的元素种类共有()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 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可分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6.何洁同学学习后,对装修新房的爸爸说:“如果厨房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将会沾满油渍。” 何洁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A.分子很大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7.下列各类物质的组成中一事实上只含两种元素的是()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8.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食盐、干冰 B.胆矾、大理石 C.红磷、烧碱 D.水银、食盐水 9.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Km—50Km的高空,形成臭氧层,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光 中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臭氧属于()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10.在化学变化前后,可能会改的是() ①分子的数目②原子的数目③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④原子核外电子的数目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11.丙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其相对分子质量是89,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5.8%,则每个 丙氨酸分子中含氮原子的个数为() A.4 B.3 C.2 D.1 12.CO2和O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它们的相同点是() A.都无毒 B.都含有氧分子 C.都能供给呼吸 D.都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3.某物质在干燥的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该物质的 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碳、氢元素 B.碳、氧元素 C.氧、氢元素 D.碳、氧氢元素

初中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

初中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 考点1 物质的组成 1. 元素——宏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微粒的含义要比原子广泛。 2. 分子、原子、离子——微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 (1)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 (2)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3)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基:中性原子团) 3.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 特别提醒: 1. 离子与基团: 2. 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

[知识规律] 物质到底是由分子、原子还是离子构成?这与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关。如金刚石(C) 、晶体Si 都属原子晶体, 其晶体中只有原子;NaCl 、KClO3属离子晶体,其晶体中只有阴阳离子;单质S 、P4属分子晶体, 它们是由原子形成分子,进而构成晶体的。具体地: (1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晶体): ①非金属单质:如H2、X2、O2、O3、N2、P4、S 、C60、稀有气体等 ②非金属氢化物:如HX 、H2O 、NH3、H2S 等 ③酸酐:如SO2、CO2、SO3、P2O5、N2O5等 ④酸类:如HClO4、HClO 、H2SO4、H3PO4、H2SiO3等 ⑤有机物:如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氨基酸等 ⑥其它:如NO 、N2O4、Al2Cl6等 (2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晶体):稀有气体、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石墨(混合型晶体)等; (3 )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晶体):绝大多数盐、强碱、低价金属氧化物。 (4 )由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物质(金属晶体):金属单质、合金 考点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

化学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市南区九年级学业评价题库(化学)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2.某物质化学式为R2O3,其中R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则R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56 B.112 C.48 D.160 3.某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则此氧化物化学式为() A.N2O B.NO C.N02 D.N205 4.某化合物化学式为Na n RO2n,其中R的化合价为+3价,则n的值() A.1 B.2 C.3 D.4 5.ABC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2、-2,则ABC三种元素的组成的化合物(AC元素常形成原子团)化学式可能是() A.B3(AC4)2B.B2AC4 C.B(AC3)2D.B2(AC3)3 6.硒是抗衰老元素,且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北大富硒康”中含有硒酸根离子(SeO42-),则在硒酸根离子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 A.+4价B.+6价C.-2价D.-4价 7.苯丙胺类药物有强烈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属于体育运动员的违禁药物。对于其中化学式为C9H13N的化合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由C、H、N三种元素组成B.燃烧产物只有CO2和H2O C.属于有机物D.分子中C、H、N原子个数比是9∶13∶1 8.下列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A.Na2SO4B.AlO C.ZnCl2D.K2O 9.某混合气体,经分析只含碳、氧两种元素,且氧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大于8∶3。则混合气体的组成不可能是() A.CO2和O2B.CO和O2 C.CO和CO2D.CO、CO2和O2 10.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氮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NH3②N2③NO ④X ⑤HNO3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可能是() A.N2O B.NO2C.N2O5 D.NO 11.农业生产中有一种氮肥,若运输过程中受到猛烈撞击,会发生爆炸性分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2N2↑+O2↑+4H2O,则X的化学式是() A.NH2 B.NH4HCO3 C.NH3〃H2O D.NH4NO3

抗生素按化学结构分类

一、抗生素按化学结构分类 1.氨基糖苷类:庆大毒素、妥布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 2.β-内酰胺类: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头霉素、单内酰环类、β-内酰酶抑制剂、甲氧青霉素类 3.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白霉素(吉他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 4. 酰胺醇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5. 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金霉素等 6. 林可酰胺类:克林霉素、林可霉素 7.多肽类:比如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8. 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 9. 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10. 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11. 多磷类抗生素:如磷霉素 12. 喹诺酮类抗生素:第一代典型代表药物--萘啶酸;第二代典型代表药物—吡哌酸;第三代喹诺酮的氟喹诺酮类基本药物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托氟沙星、替马沙星、芦氟沙星、氟罗沙星、司帕沙星、那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格帕沙星、曲伐沙星、阿拉沙星等;第四代喹诺酮: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吉米沙星 二、头孢菌素的分类 (1)第一代头孢菌素 常用药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唑啉等。 作用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包括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及耐青霉素的淋病奈瑟菌有抗菌作用。口服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主要用于轻中度呼吸道感染(如气管和支气管急性炎症)、尿路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骨关节及妇产科感染。注射用头孢唑林广泛用于中度感染和敏感菌的严重感染。 (2)第二代头孢菌素 常用药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克洛等。 作用对革兰氏阴性细菌、阳性球菌和流感杆菌有较强抗菌作用(因第二代头孢对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等多种细菌有抗菌作用,故被称为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枸椽酸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等所致的呼吸道、胆道、肠道尿路及软组织、骨关节、妇产科感染。应用较多的有头孢呋辛,口服较多的为头孢克洛。 (3)第三代头孢菌素 常用药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

化学分类一

《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高频考点必练题 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H2O和H2O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水和冰块混合形成混合物 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水分子变大 2.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2个电子 C.硫离子核内有16个质子 D.Mg2+与S2-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3.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以下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氢气、氯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 B.碳酸氢铵、葡萄糖的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C.硝酸钾、氨气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 D.石油、波尔多液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4.根据你对元素知识的认识,请在横线上依次填写有关铝元素的5个信息: 5.锂电池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动车行业,图①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②是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Li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A、B、C三种粒子中表示阴离子的是(填“A”、“B”、“C”). (3)B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4)A、B、C三种粒子中与图②所示的锂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A”、“B”或“C”).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呈电中性 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效=核电荷数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9.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顺序与“氧气、氧化钙、空气”的顺序一致的是() A.氮气、氧化镁、氢气 B.镁、氧化铜、海水 C.银、酒精、稀盐酸 D.水、红磷、食盐水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按除草剂的化学结构分类

按除草剂的化学结构分类 同类化合物一般具有相似的性能.根据化学结构分类.便 于相互比较和记忆,易于掌握其用途和使用方法;通常分为 两大类,即无机除草剂和有机除草剂。 (一)无机除草剂 由天然矿物原料组成,不含有碳水的化合物,如氯酸钾、 硫酸钢等,其选择性差、用量大,目前己很少应用。 (二)有机除草剂 它们种类多、选择性强、毒性小、用量少、使用范围广、发 展快.占除草剂的绝大部分.为目前主要使用的除草剂。重要 的有机合成除草剂有以下儿大类: I.苯氧拨酸类如2产一滴丁醋等。特点:①由于该结构 不易溶于水和常见有机溶剂中,生产上多应用其盐或酯类;② 苯氧梭酸类为选择性传导型除草剂,多数品种具有较高的茎 叶处理活性.并兼具土壤封闭处理效果;③该类除草剂的作用 机理为打破植物的激素平衡,使受害植物扭曲、肿胀等,最终 导致死亡;④主要用于水稻、玉米、小麦、甘蔗、首信等作物田 块防除一年生、多年生阔叶杂草和部分莎草科杂草。 2.苯甲酸类如豆科威、百草敌等。苯甲酸类除草剂主 要特性:①除了个别品种如豆科威之外,多数品种具有叶面 处理的活性;②大多数品种具有除草活性之外,还有植物生 长调节剂的活性;③施用后能被植物迅速吸收.积累于植物 代谢活跃的部位,如分生组织;④作用机制与苯氧梭酸类相 似,属于激素型除草剂;⑤苯甲酸类除草剂的盐类在土壤中 易被淋溶,持效期因品种不同差异很大,从2一3周至1年 以上。 3. 酰胺类主要包括甲草胺、乙草胺、丁草胺等产品.其 中乙草胺在国内使用量很大。特性:①几乎所有品种都是防 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特效产品,对阔叶杂草防效较差;②大 多数品种都是土壤处理剂;③在土壤中的持效期较短,一般为 1一3个月;④在植物体内易于降解。 4.二峭基苯胺类主要包括氟乐灵、二甲戊乐灵、乙‘T烯 氛灵等。特点:①均为选择性触杀型土壤处理剂.在播种前或 播后苗前应用;②杀草谱广,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高效,同时 还可以防除部分一年生阔叶杂草;③易于挥发和光解.尤其是 氟乐灵挥发、光解性更强;④土壤中持效期中等(半衰期2一3 个月).对大多数后茬作物安全;⑤水溶性低并易被土壤吸附. 在土壤中不易移动,不易污染水源;⑥对人、畜低毒,使用 安全。 5.取代(月尿)类如敌草隆、绿麦隆、利谷隆、伏草隆、异丙隆等。特点:①属于选择性传导型除草剂;②这类除草剂的杀草 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过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