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答案-李景宁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李景宁主编第版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李景宁主编第版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主编)习题答案 第一章3、指出下列各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1) CHCH=CHGH 答:碳碳双键⑵CHCHCI答:卤素(氯)(3) CHCHCHOH答:羟基⑷CHCH C=O 答:羰基(醛基)IHCH 3CCH 3If⑸答:羰基(酮基)4、根据电负性数据,用和标明下列键或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原子6+ 6+ 5' 5+ 5' 5+ 斤 C 二0H-OCH 3CH 2—BrH —N答:6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1)B Q (2) CH 2CI 2 (3) HI (4) CHCI 3 (5)CHOH (6) CHOCH答:以上化合物中(2)、( 3)、( 4)、( 5)、( 6)均有偶极矩(2)H 2C —- Cl ( 3) H ―I (4) HC —H Cl 3 ( 5) H 3C 一 OH(6) H 3C — O ':L CH 37、一种化合物,在燃烧分析中发现含有 84%勺碳[Ar (C )=]和16的氢[Ar (H)=], 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 (1) CHO(2) CHO 2(3) GHw(4) C 6H 。

(5)心4也答:根据分析结果,化合物中没有氧元素,因而不可能是化合物(1)和(2);⑹ ⑺(8) CHCHCOOH 答:羧基 CMC 三C-CH 答:碳碳叁键式可能是(3)。

第二章习题解答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 2, 5-二甲基-3-乙基己烷(3)3, 4, 4, 6-四甲基辛烷(5)3, 3, 6,7-四甲基癸烷(6)4-甲基-3 , 3-二乙基-5-异丙基辛烷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3)仅含有伯氢和仲氢的GHk答:符合条件的构造式为CHCHCHCHCH;键线式为;”'./\命名:戊烷。

3、写出下令化合物的构造简式(2) 由一个丁基和一个异丙基组成的烷烃答:ChCHCHCh|CH(Ch)2(4)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同时含有伯、叔、季碳原子的烷烃答:该烷烃的分子式为GH6。

有机化学李景宁答案

有机化学李景宁答案

有机化学李景宁答案【篇一: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李景宁主编) 课后习题答案】> 1、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

ch3clchch2cooh(2)(4)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3-甲基-3-对氯苯-丙酸9,12-十八碳二烯酸(6)(8)2-hydroxybutanedioic acid 3,3,5-trimethyloctanoic acid 2-羟基丁二酸3,3,5-三甲基辛酸2、试以方程式表示乙酸与下列试剂的反应。

3、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4、完成下列转变。

5、怎样由丁酸制备下列化合物?(2)ch3ch2ch2cooh(ch3nh2ch3ch2ch2ch=nch3h+h2och3ch2ch2cho4)ch3ch2ch2cooh(lialh4ch3ch2ch2ch2ohchchchchcl3222ch3ch2ch2ch2cn5)ch3ch2ch2coohch3ch2ch2ch2oh+-h2och3ch2ch=ch26、化合物甲、乙、丙的分子式都是c3h6o,甲与碳酸钠作用放出二氧化碳,乙和丙不能,但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后可水解,在乙的水解液蒸馏出的液体有碘仿反应。

试推测甲、乙、丙的结构。

答:(乙醇被氧化为乙醛,再发生碘仿反应)。

7、指出下列反应中的酸和碱。

8、(1)按照酸性的降低次序排列下列化合物:(2)按照碱性的降低次序排列下列离子:9、分子式为c6h12o的化合物a,氧化后得b(c6h10o4)。

b能溶于碱,若与乙酐(脱水剂)一起蒸馏则得化合物c。

c能与苯肼作用,用锌汞齐及盐酸处理得化合物d,d分子式为c5h10。

试写出a、b、c、d的构造式。

答:第十三章羧酸衍生物1.说明下列名词:酯、油脂、皂化值、干性油、碘值、非离子型洗涤剂。

答案:酯:是指酸和醇之间脱水后的生成物,它包括无机酸酯和有机酸酯,如硫酸酯,磷酸酯和羧酸酯。

油酯:是指高级脂肪酸与甘油之间形成的酸类化合物,通常称为甘油三酯。

第五版有机化学-华北师范大学-李景宁-全册-习题答案

第五版有机化学-华北师范大学-李景宁-全册-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主编)习题答案 第一章3、指出下列各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1) CH 3CH=CHCH 3 答:碳碳双键 (2) CH 3CH 2Cl 答:卤素(氯) (3) CH 3CHCH 3OH 答:羟基(4) CH 3CH 2 C=O 答:羰基 (醛基)H(5)CH 3CCH 3O答:羰基 (酮基)(6) CH 3CH 2COOH 答:羧基 (7)NH 2答:氨基(8) CH 3-C ≡C-CH 3答:碳碳叁键4、根据电负性数据,用和标明下列键或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原子。

答:6、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1)Br 2 (2) CH 2Cl 2 (3)HI (4) CHCl 3 (5)CH 3OH (6)CH 3OCH 3 答:以上化合物中(2)、(3)、(4)、(5)、(6)均有偶极矩(2)H 2C Cl (3)I (4) Cl 3 (5)H 3COH(6)H3CCH 37、一种化合物,在燃烧分析中发现含有84%的碳[Ar (C )=12.0]和16的氢[Ar (H )=1.0],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1)CH 4O (2)C 6H 14O 2 (3)C 7H 16 (4)C 6H 10 (5)C 14H 22 答:根据分析结果,化合物中没有氧元素,因而不可能是化合物(1)和(2); 在化合物(3)、(4)、(5)中根据碳、氢的比例计算(计算略)可判断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3)。

习题解答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3)3,4,4,6-四甲基辛烷 (5)3,3,6,7-四甲基癸烷(6)4-甲基-3,3-二乙基-5-异丙基辛烷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3)仅含有伯氢和仲氢的C 5H 12答:符合条件的构造式为CH 3CH 2CH 2CH 2CH 3;键线式为; 命名:戊烷。

有机化学-第五版答案(完整版)

有机化学-第五版答案(完整版)

《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主编)习题答案 第一章3、指出下列各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1) CH 3CH=CHCH 3 答:碳碳双键 (2) CH 3CH 2Cl 答:卤素(氯) (3) CH 3CHCH 3OH 答:羟基(4) CH 3CH 2 C=O 答:羰基 (醛基)H(5)CH 3CCH 3O答:羰基 (酮基)(6) CH 3CH 2COOH 答:羧基 (7)NH 2答:氨基(8) CH 3-C ≡C-CH 3 答:碳碳叁键4、根据电负性数据,用和标明下列键或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原子。

答:6、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1)Br 2 (2) CH 2Cl 2 (3)HI (4) CHCl 3 (5)CH 3OH (6)CH 3OCH 3 答:以上化合物中(2)、(3)、(4)、(5)、(6)均有偶极矩(2)H 2C Cl (3)I (4) Cl 3 (5)H3COH(6)H3CCH 37、一种化合物,在燃烧分析中发现含有84%的碳[Ar (C )=12.0]和16的氢[Ar (H )=1.0],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1)CH 4O (2)C 6H 14O 2 (3)C 7H 16 (4)C 6H 10 (5)C 14H 22 答:根据分析结果,化合物中没有氧元素,因而不可能是化合物(1)和(2); 在化合物(3)、(4)、(5)中根据碳、氢的比例计算(计算略)可判断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3)。

第二章习题解答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3)3,4,4,6-四甲基辛烷 (5)3,3,6,7-四甲基癸烷(6)4-甲基-3,3-二乙基-5-异丙基辛烷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3)仅含有伯氢和仲氢的C 5H 12答:符合条件的构造式为CH 3CH 2CH 2CH 2CH 3;键线式为; 命名:戊烷。

有机化学-第五版-华北师范大学等-李景宁-全册-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推荐下载

有机化学-第五版-华北师范大学等-李景宁-全册-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推荐下载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3)仅含有伯氢和仲氢的 C5H12
答:符合条件的构造式为 CH3CH2CH2CH2CH3;
键线式为;
命名:戊烷。
3、写出下令化合物的构造简式 (2)由一个丁基和一个异丙基组成的烷烃 答:CH3CH2CH2CH2CH(CH3)2
(4) 相对分子质量为 100,同时含有伯、叔、季碳原子的烷烃 答:该烷烃的分子式为 C7H16。由此可以推测同时含有伯、叔、季碳原子的烷 烃的构造式为(CH3)3CCH(CH3)2
(6) 2,2,5-trimethyl-4-propylnonane (2,2,5-三甲基-4-丙基壬烷)
nC3H7 CH3 CH3CH2CH2CH2CHCHCH2CCH3
CH3
8、将下列烷烃按其沸点由高至低排列成序。
CH3
(1) 2-甲基戊烷 (2) 正已烷 (3) 正庚烷 (4) 十二烷
答:对于饱和烷烃,随着分子量的逐渐增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引力增大,沸点
《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主编)习题答案
第一章
3、指出下列各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1) CH3CH=CHCH3 答:碳碳双键
(2) CH3CH2Cl (3) CH3CHCH3
OH
(4) CH3CH2 C=O H
CH3CCH3 (5) O
(6) CH3CH2COOH 答:羧基
(7)
NH2
(8) CH3-C≡C-CH3 答:碳碳叁键
升高。支链的存在会阻碍分子间的接近,使分子间的作用力下降,沸点下降。
由此可以判断,沸点由高到低的次序为:十二烷>正庚烷>正己烷>2-甲基戊
烷。[(4)>(3)>(2)>(1)]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李景宁主编 课后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李景宁主编 课后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主编)习题答案第十二章1、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2)Cl CHCH2COOHCH3(4)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3—甲基—3—对氯苯—丙酸9,12—十八碳二烯酸(6)(8)2-hydroxybutanedioic acid 3,3,5—trimethyloctanoic acid 2—羟基丁二酸3,3,5—三甲基辛酸2、试以方程式表示乙酸与下列试剂的反应。

3、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4、完成下列转变。

5、怎样由丁酸制备下列化合物?(2)CH3CH2CH2COOHCH3NH2CH3CH2CH2CH=NCH3H+H2OCH3CH2CH2CHO(4)CH3CH2CH2COOH LiAlH CH3CH2CH2CH2OH SOCl2CH3CH2CH2CH2ClNaCNCH3CH2CH2CH2CN(5)H+,CH3CH2CH=CH2 CH3CH2CH2COOH LiAlH4CH3CH2CH2CH2OH-H2O6、化合物甲、乙、丙的分子式都是C3H6O,甲与碳酸钠作用放出二氧化碳,乙和丙不能,但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后可水解,在乙的水解液蒸馏出的液体有碘仿反应。

试推测甲、乙、丙的结构。

答:(乙醇被氧化为乙醛,再发生碘仿反应)。

7、指出下列反应中的酸和碱。

8、(1)按照酸性的降低次序排列下列化合物:(2)按照碱性的降低次序排列下列离子:9、分子式为C6H12O的化合物A,氧化后得B(C6H10O4)。

B能溶于碱,若与乙酐(脱水剂)一起蒸馏则得化合物C.C能与苯肼作用,用锌汞齐及盐酸处理得化合物D,D分子式为C5H10。

试写出A、B、C、D的构造式.答:第十三章羧酸衍生物1.说明下列名词:酯、油脂、皂化值、干性油、碘值、非离子型洗涤剂。

答案:酯:是指酸和醇之间脱水后的生成物,它包括无机酸酯和有机酸酯,如硫酸酯,磷酸酯和羧酸酯。

油酯:是指高级脂肪酸与甘油之间形成的酸类化合物,通常称为甘油三酯。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李景宁主编) 课后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第五版下册(李景宁主编) 课后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主编)习题答案第十二章1、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

(2)(4)3-甲基—3-对氯苯-丙酸9,12—十八碳二烯酸(6)(8)2-hydroxybutanedioic acid 3,3,5-trimethyloctanoic acid2-羟基丁二酸3,3,5-三甲基辛酸2、试以方程式表示乙酸与下列试剂得反应.3、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4、完成下列转变。

5、怎样由丁酸制备下列化合物?(2)CH3CH2CH2COOHCH3NH2CH3CH2CH2CH=NCH3H+H2OCH3CH2CH2CHO(4) CH3CH2CH2COOH LiAlH CH3CH2CH2CH2OH2CH3CH2CH2CH2ClNaCNCH3CH2CH2CH2CN(5)CH3CH2CH2COOH LiAlH4CH3CH2CH2CH2OH+-H2OCH3CH2CH=CH26、化合物甲、乙、丙得分子式都就是C3H6O,甲与碳酸钠作用放出二氧化碳,乙与丙不能,但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后可水解,在乙得水解液蒸馏出得液体有碘仿反应。

试推测甲、乙、丙得结构。

答:(乙醇被氧化为乙醛,再发生碘仿反应)。

7、指出下列反应中得酸与碱。

8、(1)按照酸性得降低次序排列下列化合物:(2)按照碱性得降低次序排列下列离子:9、分子式为C6H12O得化合物A,氧化后得B(C6H10O4)。

B能溶于碱,若与乙酐(脱水剂)一起蒸馏则得化合物C.C能与苯肼作用,用锌汞齐及盐酸处理得化合物D,D分子式为C5H10.试写出A、B、C、D得构造式.答:第十三章羧酸衍生物1. 说明下列名词:酯、油脂、皂化值、干性油、碘值、非离子型洗涤剂。

答案:酯:就是指酸与醇之间脱水后得生成物,它包括无机酸酯与有机酸酯,如硫酸酯,磷酸酯与羧酸酯。

油酯:就是指高级脂肪酸与甘油之间形成得酸类化合物,通常称为甘油三酯。

皂化值:就是完全水解1克油脂所需得氢氧化钾毫克数.油脂在碱催化下水解反应称为皂化。

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主编

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主编

《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主编)习题答案 第一章3、指出下列各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1) CH 3CH=CHCH 3 答:碳碳双键 (2) CH 3CH 2Cl 答:卤素(氯) (3) CH 3CHCH 3OH 答:羟基(4) CH 3CH 2 C=O 答:羰基 (醛基)H(5)CH 3CCH 3 答:羰基 (酮基)(6) CH 3CH 2COOH 答:羧基 (7)NH 2答:氨基(8) CH 3-C ≡C-CH 3 答:碳碳叁键4、根据电负性数据,用和标明下列键或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原子。

答:6、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1)Br 2 (2) CH 2Cl 2 (3)HI (4) CHCl 3 (5)CH 3OH (6)CH 3OCH 3 答:以上化合物中(2)、(3)、(4)、(5)、(6)均有偶极矩(2)H 2C Cl (3)I (4) Cl 3 (5)H3COH(6)H 3CCH 37、一种化合物,在燃烧分析中发现含有84%的碳[Ar (C )=12.0]和16的氢[Ar (H )=1.0],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1)CH 4O (2)C 6H 14O 2 (3)C 7H 16 (4)C 6H 10 (5)C 14H 22答:根据分析结果,化合物中没有氧元素,因而不可能是化合物(1)和(2); 在化合物(3)、(4)、(5)中根据碳、氢的比例计算(计算略)可判断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3)。

第二章习题解答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3)3,4,4,6-四甲基辛烷 (5)3,3,6,7-四甲基癸烷(6)4-甲基-3,3-二乙基-5-异丙基辛烷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3)仅含有伯氢和仲氢的C 5H 12 答:符合条件的构造式为CH 3CH 2CH 2CH 2CH 3;键线式为; 命名:戊烷。

无机化学第五版下册习题答案13

无机化学第五版下册习题答案13

无机化学第五版下册习题答案1313-1答:生命元素可分为二类,它们是:生命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

前者又可进一步分为:必需宏量元素和必需微量元素。

绝大多数生命必需元素分布于第1-4周期,其原子序数小于36,只有Sn和I位于原子序数36之后;必需宏量元素主要集中在元素序数为20之前;必需微量元素主要分布在第四周期的过渡金属元素;有害元素主要分布在5、6周期的IIB和IIIA-VIA族中。

13-2答:因为生物效应不仅与生体内的某元素总浓度有关,更与其存在的形态有关。

同一元素不同的形态,其生物效应是不同的。

例如。

Cr3+是维持生物体内葡萄糖平衡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而Cr6+是水体中的重要污染物,有包括致癌作用在内的多种毒性。

又如,Al3+离子能穿过血脑屏障而进入人脑组织引起痴呆等严重后果;而AlF4-没有这种危险。

茶叶中铝含量较高,但茶水中的铝主要以AlF4-形态存在,因此,茶叶的营养价值不受铝含量高的影响。

由此可见,研究元素的形态较之研究实际总浓度对生命物质影响的意义更为重要。

13-3答:因为铝在冷浓硝酸和硫酸中会产生钝化作用,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膜阻止它们之间的进一步反应。

13-4答:因为Na+离子。

的半径比K+离子的小,水合能大,易吸水。

若用NaClO3替代KClO3制造炸药,易潮解而失效。

13-5答:因为CuS的溶解度非常小,解离产生的S2-浓度很小,在HCl 溶液中不至于产生H2S而使沉淀溶解平衡向沉淀溶解方向移动,所以CuS不能溶解于HCl溶液中。

但在HNO3溶液中,因发生下列氧化还原反应:3CuS+8HNO3=3Cu(NO3)2+3S+2NO+4H2O从而促使CuS的溶解。

13-6答: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随卤素的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而卤素离子的还原性且随卤素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

这是因为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也增大,其单质的非金属性减弱,接受电子的能力减弱,氧化性减弱,而其离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却好相反。

有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主编)习题答案 第一章3、指出下列各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1) CH 3CH=CHCH 3 答:碳碳双键 (2) CH 3CH 2Cl 答:卤素(氯) (3) CH 3CHCH 3OH 答:羟基(4) CH 3CH 2 C=O 答:羰基 (醛基)H(5)CH 3CCH 3 答:羰基 (酮基)(6) CH 3CH 2COOH 答:羧基 (7)NH 2答:氨基(8) CH 3-C ≡C-CH 3 答:碳碳叁键4、根据电负性数据,用和标明下列键或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原子。

答:CH=CH-CH=CH 26、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1)Br 2 (2) CH 2Cl 2 (3)HI (4) CHCl 3 (5)CH 3OH (6)CH 3OCH 3 答:以上化合物中(2)、(3)、(4)、(5)、(6)均有偶极矩(2) H2C Cl (3)I (4)Cl 3 (5)H3COH(6)H3CCH 37、一种化合物,在燃烧分析中发现含有84%的碳[Ar (C )=12.0]和16的氢[Ar (H )=1.0],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1)CH 4O (2)C 6H 14O 2 (3)C 7H 16 (4)C 6H 10 (5)C 14H 22 答:根据分析结果,化合物中没有氧元素,因而不可能是化合物(1)和(2); 在化合物(3)、(4)、(5)中根据碳、氢的比例计算(计算略)可判断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3)。

第二章习题解答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3)3,4,4,6-四甲基辛烷 (5)3,3,6,7-四甲基癸烷(6)4-甲基-3,3-二乙基-5-异丙基辛烷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3)仅含有伯氢和仲氢的C 5H 12答:符合条件的构造式为CH 3CH 2CH 2CH 2CH 3;键线式为; 命名:戊烷。

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主编

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主编

《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主编)习题答案 第一章3、指出下列各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1) CH 3CH=CHCH 3 答:碳碳双键 (2) CH 3CH 2Cl 答:卤素(氯) (3) CH 3CHCH 3答:羟基(4) CH 3CH 2 C=O 答:羰基 (醛基)(5)CH 3CCH 3O答:羰基 (酮基)(6) CH 3CH 2COOH 答:羧基 (7)NH 2答:氨基(8) CH 3-C ≡C-CH 3 答:碳碳叁键4、根据电负性数据,用和标明下列键或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原子。

答:6、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1)Br 2 (2) CH 2Cl 2 (3)HI (4) CHCl 3 (5)CH 3OH (6)CH 3OCH 3答:以上化合物中(2)、(3)、(4)、(5)、(6)均有偶极矩(2)H2C Cl(3)I(4)Cl3(5)H3C OH(6)H3C CH37、一种化合物,在燃烧分析中发现含有84%的碳[Ar(C)=12.0]和16的氢[Ar (H)=1.0],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1)CH4O (2)C6H14O2(3)C7H16(4)C6H10(5)C14H22答:根据分析结果,化合物中没有氧元素,因而不可能是化合物(1)和(2);在化合物(3)、(4)、(5)中根据碳、氢的比例计算(计算略)可判断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3)。

第二章习题解答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2,5-二甲基-3-乙基己烷(3)3,4,4,6-四甲基辛烷(5)3,3,6,7-四甲基癸烷(6)4-甲基-3,3-二乙基-5-异丙基辛烷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3)仅含有伯氢和仲氢的C5H12答:符合条件的构造式为CH3CH2CH2CH2CH3;键线式为; 命名:戊烷。

3、写出下令化合物的构造简式 (2)由一个丁基和一个异丙基组成的烷烃(4) 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同时含有伯、叔、季碳原子的烷烃答:该烷烃的分子式为C 7H 16。

有机化学(李景宁主编)第5版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李景宁主编)第5版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主编)习题答案第一章3、指出下列各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1)CH3CH=CHCH3答:碳碳双键(2)CH3CH2Cl答:卤素(氯)(3)CH3CHCH3OH答:羟基(4)CH3CH2C=O答:羰基(醛基)HCH3CCH3(5)O答:羰基(酮基)(6)CH3CH2COOH答:羧基NH2(7)答:氨基(8)CH3-C≡C-CH3答:碳碳叁键4、根据电负性数据,用和标明下列键或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原子。

答:6、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1)Br2(2)CH2Cl2(3)HI(4)CHCl3(5)CH3OH(6)CH3OCH3答:以上化合物中(2)、(3)、(4)、(5)、(6)均有偶极矩(2)H2CCl(3)HI(4)HCCl 3(5)H3COH(6)H3COCH37、一种化合物,在燃烧分析中发现含有84%的碳[Ar(C)=12.0]和16的氢[Ar(H)=1.0],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1)CH4O(2)C6H14O2(3)C7H16(4)C6H10(5)C14H22答:根据分析结果,化合物中没有氧元素,因而不可能是化合物(1)和(2);在化合物(3)、(4)、(5)中根据碳、氢的比例计算(计算略)可判断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3)。

第二章习题解答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2,5-二甲基-3-乙基己烷(3)3,4,4,6-四甲基辛烷(5)3,3,6,7-四甲基癸烷(6)4-甲基-3,3-二乙基-5-异丙基辛烷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3)仅含有伯氢和仲氢的C5H12答:符合条件的构造式为CH3CH2CH2CH2CH3;键线式为;命名:戊烷。

3、写出下令化合物的构造简式(2)由一个丁基和一个异丙基组成的烷烃答:CH3CH2CH2CH2CH(CH3)2(4)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同时含有伯、叔、季碳原子的烷烃答:该烷烃的分子式为C7H16。

有机化学李景宁第五版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总结

有机化学李景宁第五版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总结

第二章 烷烃习题参考答案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2)CH 3CHCHCH 2CHCH 3CH 2CH 3CH 3CH 3(CH 3CH 2)2CHCH(CH 2CH 3)CH 2CHCH 2CH 3CH(CH 3)2(3)(4)CH 3CH(CH 2CH 3)CH 2C(CH 3)2CH(CH 2CH 3)CH 3(5)(6)解:(1) 2,5-二甲基-3-乙基己烷;(2) 2-甲基-3,5,6-三乙基辛烷; (3) 3,4,4,6-四甲基辛烷; (4) 2,2,4-三甲基戊烷; (5)3,3,6,7-四甲基癸烷;(6)4-甲基-3,3-二乙基-5-异丙基辛烷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

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1) 仅含有伯氢,没有仲氢和叔氢的C 5H 12: (2) 仅含有一个叔氢的C 5H 12: (3) 仅含有伯氢和仲氢的C 5H 12: 解:(1)(2)(3)CH 3CH 2CH 2CH 2CH 3CH 3 C CH 3CH 3CH 3CH 3CH 2CHCH 3CH32,2-二甲基丙烷2-甲基丁烷戊烷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2,2,3,3-四甲基戊烷;(2)由一个丁基和一个异丙基组成的烷烃 (3)含有一个侧链甲基和分子质量86的烷烃:(4)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同时含有伯、叔、季碳原子的烷烃。

(5)3-ethyl-2-methylpentane; (6) 2,2,5-trimethyl-4-propylheptane; (7) 2,2,4,4-tetramethylhexane; (8) 4-tert-butyl-5-methylnonane(1)(2)CH 3CH 2CH 2CH 2CHCH 3CH 3CH 3CH 2 C C CH 3CH 3CH 3CH 3CH 3解:(3)所以该烷烃为C 6H 14,含一个支链甲基的异构体为:由M 得= 86(CnH 2n n)+n=6CH 3CH 2CH 2CHCH 3CH 3CH 3CH 2CHCH 2CH 3CH 3(4)按题意,该烷烃为:由M 得= 100(CnH 2n n)+n=7CH 3CHC(CH 3)3CH 3(6)(5)CH 3CHCHCHCH 3CH 3CH 2CH 3(CH 3)3CCH 2CHCHCH 2CH 3CH 2CH 2CH 3CH 3(CH 3)3CCH 2C(CH 3)2CH 2CH 3(7)(8)CH 2CH 2CH 2CHCHCH 2CH 2CH 2CH 3CH 3C(CH 3)34、试指出下列各组化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2)C C C C C CCCCCCC(1)Cl C H ClH Cl C Cl H H解:(1)相同,二氯甲烷是四面体构型,四个原子在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只有一种构型,这两个式子为一种构型的两种不同的投影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羧酸(P32-33)1.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1) 3-甲基丁酸 (2) 3-对氯苯基丁酸(3) 间苯二甲酸 (4) 9,12-十八碳二烯酸(5) 4-甲基己酸CH3CH2CH(CH3)CH2CH2COOH(6) 2-羟基丁二酸HOOCCH(OH)CH2COOH(7) 2-氯-4-甲基苯甲酸(8) 3,3,5-三甲基辛酸2.试以反应式表示乙酸与下列试剂的反应3.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4.指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第四版保留)(1)C6H5CH2Cl 干醚MgC6H5CH2MgCl(1) CO2(2) H2OC6H5CH2COOH SOCl2C6H5CH2COCl 4.完成下列转变:5、怎样由丁酸制备下列化合物?6、解:7、指出下列反应中的酸和碱。

按lewis酸碱理论:凡可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基团称为酸,凡可给予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基团成为碱。

8.(1)按酸性降低的次序排列下列化合物:①酸性: 水>乙炔>氨;②酸性: 乙酸>环戊二烯>乙醇>乙炔(2)按碱性降低的次序排列下列离子:>>①碱性:CH3HC C CH3O②碱性:(CH3)3CO>(CH3)2CHO>CH3O9. 解:化合物A有一个不饱和度,而其氧化产物B含有两个不饱和度。

产物DC5H10有一个不饱和度。

从题意可知:D的结构式可能为环戊烷;C的结构为环戊酮;B的结构为己二酸;A的结构式为环己醇。

10.解:(1)由题意:该烃氧化成酸后,碳原子数不变,故为环烯烃,通式为CnH2n-2。

(2)该烃有旋光性,氧化后成二元酸,所以分子量=66*2=132。

故二元酸为CH3CH(CH2COOH)COOH11.由题意:m/e=179,所以马尿酸的分子量为179,它易水解得化合物D和E,D 的IR谱图:3200-2300cm-1为羟基中O-H键的伸缩振动。

1680为共扼羧酸的>C=O的伸缩振动;1600-1500cm-1是由二聚体的O-H键的面内弯曲振动和C-O 键的伸缩振动之间偶合产生的两个吸收带;750cm -1和700cm-1是一取代苯的C-H 键的面外弯曲振动。

再由化学性质知D为羟酸,其中和当量为121±1,故D的分子量为122,因此,又由题意:E为氨基酸,分子量为75,所以E的结构为H2NCH2COOH。

第十三章羧酸衍生物(P77-78)1.说明下列名词:酯、油脂、皂化值、干性油、碘值、非离子型洗涤剂。

酯:是羧酸分子和醇分子间脱水形成的产物。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醇酯。

皂化值:是指完全皂化1克油脂所需的KOH的质量(以mg为单位)。

干性油:是指那些在空气中放置后能逐渐变成有韧性的固态薄膜的油。

碘值:是指100克油脂完全加成时所能吸收的碘的质量(以克为单位)。

非离子型洗涤剂:此处实指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即在水溶液中不离解出正负离子的表面活性剂(此处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起主要的洗涤去污作用)。

2.试用方程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合成路线:(1)由氯丙烷合成丁酰胺;(2)由丁酰胺合成丙胺(3)由邻氯苯酚、光气、甲胺合成农药“害扑威”或先醇解后氨解也可。

3.用简单的反应来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解:前一化合物与水几乎不反应,而后一化合物因水解而冒烟。

(2) 丙酸乙酯与丙酰胺解:分别与氢氧化钠水溶液作用,并加热,有氨气放出(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者为丙酰胺,否则为丙酸乙酯。

(3) CH3COOC2H5和CH3CH2COCl解:前一化合物与水不反应,而后一化合物因水解而冒烟。

(4) CH3COONH4 和CH3CONH2解:在常温下与氢氧化钠水溶液作用,有氨气放出(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者为乙酸铵,否则为乙酰胺。

注:此试验不需加热,否则乙酰胺因水解也有氨气放出。

(5) (CH3CO)2O 和CH3COOC2H5解:用适量热水试之,乙酸酐因水解而溶解于水,乙酸乙酯因难以水解而不溶于水。

或用碱性水溶液彻底水解,再将水解液进行碘仿反应,呈阳性者为乙酸乙酯,呈阴性者为乙酸酐。

4.由合成解:5.由丙酮合成(CH3)3CCOOH解:种用酮的双分子还原,片呐醇重排反应和碘仿反应进行合成。

6.由五个碳原子以下的化合物合成:解:顺式烯烃,最常用的合成方法是炔烃的顺式还原,用Lindlar催化剂最好。

7.由ω-十一烯酸(CH2=CH(CH2)8COOH)合成H5C2OOC(CH2)13COOC2H5。

解:目标产物比原料增加了碳原子,为此必须选用合适的增长碳链方向。

8、由己二酸合成解:从6个碳缩成为5个碳,正好是一个α位碳进攻酯基碳的结果,宜用酯缩合反应。

目标分子中的乙基酮的α位,可以用卤代烃引入。

9.由丙二酸二乙酯合成解:分析乙酸单元后可见,目标产物只需在丙二酸分子中引入亚乙基即可。

合成路线如下10.由合成解:或11.由合成解:硝酸具有氧化性,易将酚类氧化,需先进行“保护”。

12、由合成解:目标产物是在原甲基的邻位再导入烃基,显然要用上苯环上的烷基化反应或酰基化反应,即以Freidel-Crafts反应为主。

13.由合成解:14.由苯合成解:15.某化合物A的熔点为85°C,MS分子离子峰在480m/e,A不含卤素、氮和硫。

A的IR在1600cm-1以上只有3000~2900cm-1和1735cm-1有吸收峰。

A用NaOH 水溶液进行皂化,得到一个不溶于水的化合物B,B可用有机溶剂从水相中萃取出来。

萃取后水相用酸酸化得到一个白色固体C,它不溶于水,m.p.62~63°C,B和C的NMR证明它们都是直链化合物。

B用铬酸氧化得到一个中和当量为242的羧酸,求A和B的结构。

解:(1) MS分子离子峰在480m/e,说明化合物分子量为480;(2) 题目已知醇为直链醇,酸为直链酸;(3) A能皂化,说明A为羧酸酯;(4) B氧化后所得羧酸的分子量为242,则其式量符号下式关系:C n H2n+1COOH = 242,解得:n = 14所以B为:CH3(CH2)14OH ,式量为228。

(5) C的分子量为480-227+17 = 270,则C的式量应符合:C n H2n+1COOH = 270,解得:n = 16所以C为:CH3(CH2)15COOH 。

综合起来,化合物A的结构为:CH3(CH2)15COO(CH2)14CH31735处为C=O伸缩振动吸收,3000~2900处为饱各C—H键伸缩振动吸收。

(注:此题有误,中和当量为242的羧酸改为中和当量为256)A C15H31COOC16H33B的结构为C16H33OH第十四章含氮有机化合物(P125-129)1.给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或写出结构式:(1)对硝基氯化苄(2)1,4,6-三硝基萘(3)苦味酸(4)(6) 3-氨基戊烷(7)2-氨基丙烷或异丙胺(8)二甲基乙基胺或N,N-二甲基乙胺(9)N-乙基苯胺(10)顺-4-甲基环己胺(11)N-甲基间甲苯胺(12)2,4-二羟基偶氮对硝基苯或对硝基偶氮-2,4-二羟基苯(13)3-氰基-5-硝基氯化重氮苯2.按其碱性的强弱排列下列各组化合物,并说明理由:(1) 吸电子基使碱性降低,供电子基使碱性增强,所以有:(2) 吸电子基使碱性降低,供电子基使碱性增强,所以有:2.比较正丙醇、正丙胺、甲乙胺、三甲胺和正丁烷的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解:五种化合物中,按形成氢键的可能、能力可推知其沸点从高到低的次序是:正丙醇> 正丙胺> 甲乙胺> 三甲胺> 正丁烷97.4 47.8 36.5 2.5 -0.54.如何完成下列转变:(1)(2)(3)(4)5.完成下列反应,并指出最后产物的构型是(R)或(S):解:反应的前两步都不涉及到手性碳,反应的第三步为Hofmann重排,转移基团在分子内转移,其构型保持不变。

由于分子组成而变了,旋光性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此处测定结果为左旋。

6.完成下列反应:(1)该题如果改换一下甲基的位置,则情况不同,如下:(2)(3)(4)或(5)利用Hofmann重排反应(降级反应)来完成缩碳:(6)利用卤代烃的氰解来增加一个碳原子:(7)(8)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先加成后消去:(9)不对称酮形成烯胺后,再进行烃基化时,烃基化主要发生在取代基较少的α位。

与普通碱催化反应正好相反。

(10)含β-H的氧化叔胺在加热时发生顺式消除反应(协同反应)生成烯烃和R2NOH:7.指出下列重排反应的产物:(1)碳正离子的形成及其重排:(2)碳正离子的形成及其重排:(3)碳正离子的形成及其重排:片呐醇重排反应:(4)碳正离子的形成及其重排:片呐醇重排反应:(5)碳正离子的形成及其重排:片呐醇重排反应:(6)Wolff重排:(7)Beckmann重排:(8)Baeyer-Villiger重排:8.解释下述实验现象:(1)对溴甲苯与NaOH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几乎等量的对和间甲苯酚。

(2)2,4-二硝基氯苯可以由氯苯硝化得到,但如果反应产物用NaHCO3水溶液洗涤除酸,则得不到产品。

解:(1)溴苯一般不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该反应是经过苯炔中间体历程进行的,表示如下:解:(2)氯苯可以直接硝化生成2,4-二硝基氯苯,但2,4-二硝基氯苯因两个硝基的吸电子作用,使其很易水解,生成2,4-二硝基苯酚,所以得不到2,4-二硝基氯苯的产物。

9.请判断下述霍夫曼重排反应能否实现,为什么?(原第四版)解:该反应不能实现,因为仲胺分子中N原子上没有两个可被消去的基团,无法形成氮烯中间体.9. 完成下列反应的反应历程。

(3)解:本题为Hofmann重排类型的题目。

只是反应体系发生了变化,NaOH水溶液改变了CH3ONa的甲醇溶液,所以最后形成的是较稳定的氨基甲酸甲酯,,而不是易分解的氨基甲酸。

10.从指定原料合成:(1)从环戊酮和HCN制备环己酮;(2)从1,3-丁二烯合成尼龙-66的两个单体-己二酸和己二胺;(3)由乙醇、甲苯及其他无机试剂合成普鲁卡因(4)由简单的开链化合物合成(1)解:(2)解:(3)解:(4)解:11.选择适当的原料经偶联反应合成:(1)2,2´-二甲基-4-硝基-4´-氨基偶氮苯(第四版)第五版: 2,2´-二甲基-4´-氨基偶氮苯(2)解:12.从甲苯或苯开始合成下列化合物: (1)间氨基苯乙酮(2)邻硝基苯胺(3)间硝基苯甲酸(4)1,2,3-三溴苯(5)(6)13.试分离下列各组化合物(1)PhNH2、PhNHCH3和PhN(CH3)2的混合物:(2)试剂丙胺甲基乙基胺三甲胺生成白色固体生成白色固体不反应(1)对甲基苯环磺酰氯(2)NaOH溶液白色固体溶解固体不溶解15.某化合物C8H9NO2(A)在NaOH中被Zn粉还原产生B,在强酸性下B重排生成芳香胺C,C用HNO2处理,再与H3PO2反应生成3,3-二乙基联苯(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