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的语文

数学中的语文
数学中的语文

数学中的“语文”

——2011年春期上半期教学随笔

合面镇太山小学郭远函

我们长期教数学的人都知道,应用题对于学生来说,总是一个难点,而我们老师呢?也是头痛不矣,总是不知如何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理解题意,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力。那天有幸听了一节低年级的语文课,该老师让学生用“数”组词,学生组出了一个“数位”,我猛一惊讶,这不是数学里面的知识吗?可语文老师只想扩充学生的词汇量,根本不会给你细讲的(这不能怪人家语文老师,因为这是数学知识),为此我突然悟出一个道理,在低年级,有些数学词汇必须进行“语文化”学习。

我们常常提综合性学习,总觉得是初中、高中的事,离我们小学很远,因此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学生忽视了综合性学习而老师呢?忽视了综合性教育教学。比如在我们二年级数学书上40页例3有这样一个词语“相距”,我相信所有的语文老师在让学生用“相”组词的时候,学生更多的是组的词语是“相同、互相”之类的,即使有学生组出“相距”,老师也不会作详细的讲解。而当时我是这样讲的:师:你们知道“相距”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都摇摇头。

师:那你们看打开书40页,看图说出自己的想法?

…….

我通过这种方法从词语入手,给学生一种上语文的感觉,在设疑

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进一步让学生结合数学的图画,数字,通过语数的完美结合,“相距”的意思得来全不费工夫。这样一来,我们的教学才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在我们的小学低年级阶段,这样的语数的结合是常见的,这也是我们的一些专家常常说小学低年级,采用语数包班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串通,而没有严格的语数之分。这也教育了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要为了教数学而只教数学,教语文就只教语文,而要多科结合,综合性学习,综合性教学。

经典的小升初语文和数学总复习资料归纳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一) NO1苏教版课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大全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4、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出自《说勤奋》5、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马克思6、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7、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竺可桢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10、从善如流,疾恶如仇--古格言11、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自《祁黄羊》12、人心齐,泰山移。--谚语13、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谚语14、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谚语1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16、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俗语1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18、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古训1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20、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巴金2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22、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23、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24、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25、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香气满乾坤。--王冕26、不教一日闲过--齐白石27、昔促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三字经》28、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 宜先知。-----《三字经》29、竹篮打水---------一场空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30、31、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石磨,也会生锈,成为废物。--老舍32、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33、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爱迪生34、满招损,谦受益。--尚书3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古格言3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3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释志南38、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古格言39、闻过则喜,知过必改--古格言40、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古格言4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42、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4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44、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4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46、许多人对待机会,一如孩童在海滩那样:他们让小手握满了沙子,然后让沙粒掉下,一粒接一粒, 直到全部落光。--托马思.莫尔47、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 48、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尔扎克49、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哲学家的最后一课》5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51、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古格言52、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培根53、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你爱别人,别人就会爱你;你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帮助你 ;你待他情同手足,他对你就会亲如兄弟。--卢梭5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古格言55、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古格言5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57、鸟要紧的是翅膀,人要紧的是理想。--俗语58、没有爬不过的高山,没有闯不过的险滩。--俗语59、见异思迁,土堆难翻;

六年级语文语文和数学

《语文和数学》教学设计之一 一、教学目标 1、训练正确划找课文的中心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知道语文是基础的基础,增强学好语文的自觉性。 3、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确划出文章中心句,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难点:划出文章的中心句,增强学好语文的自觉性。 三、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理解书后第4题的词语大意,划出不懂的地方。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会生字词。 2、初知大意,理清各自然段意思。 (二)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从班级中数学尖子对语文学习不重视造成的问题导入揭题。 2、自学课文。 (1)生字词学习 (2)通读课文,划出问题。 3、初知大意,试划中心句。 初步青写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 课文的中心句是哪句?(学生试划有可能不统一,出现好多句,可安排延时反馈。)复习回顾: 什么叫中心句?为什么要找中心句? 怎样找中心句?第一单元三课的中心句各有什么特点? (1)出现在开头,如《别了,我爱的中国》。 (2)出现在文章中间,如《一夜的工作》。 (3)出现在文章结尾,如《养花》。 (4)中心句反复出现,如《别了,我爱的中国》。 4、自读课文,概括自然段意思。 5、作业练习。 (1)做书后第4题 (2)摘录书上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划出中心句,体会中心思想,增强学好语文的自觉性。 2、会用“无论……都……”“非……不可”“不仅……还……”等句式写句子。 (二)教学过程 1、揭题定向。 2、细读讨论。 (1)灯片出示课后第3题句子。 这句讲什么?什么叫“充分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你认为怎样认识才算充分认识了?如果不充分认识有什么害处? (2)第2、3自然段举了哪些例子证明没有“充分认识”学习语文和数学关系的害处?苏老是数学家,为什么却讲“若语文不及格,数学再好也不能录取”?你是怎样认识这个关系的?苏老在第4自然段是怎么讲这个关系的? (3)哪些证明苏老是体会到学好语文的重要的? (4)苏老从自己的亲身体会,从没学好语文的反面例子讲,讲来讲去目的是什么? 3、重划中心句。 再划中心句,讨论第1课时试划时的分歧,说清为什么应将“我希望大家在学好数学的同时,也要把语文学好,这对青年人的成长一定有好处的。”划出中心句。 在说理中加深对中心句特征的认识,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4、师生总结。 这课的中心句和哪一课的相类似?在划中心句的两次变化中,有什么新的收获? 用“无论……都……”“非……不可”“不仅……还……”等句式(可用一句,也可用两句连用)说说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5、延时作业。 任选一题作业(写200字左右的片断)。 (1)我吃过语文水平不高的苦头。 (2)苏爷爷,您放心吧!

语文成绩与数学成绩相关系分析

语文成绩与数学成绩相关性分析 杨粒华 摘要:从计划乡中心校数据库中选取污讲小学2002-2011年这11学年度六年级毕业班的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的数据,再根据SAS 软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得到语文与数学具有高度相关的结果。 关键词:污讲小学 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 SAS 软件 一、问题的提出[1]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类问题:某个或某几个变量的变动会引起另一个变量发生变动,但变动的结果不是唯一确定,亦即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因而不能用函数关系进行表达,变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在统计学中称为统计关系,相关分析就是研究具有统计关系的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弱程度的一种统计方法。 二、相关系分析的基本原理[2] 假设有两个序列: n x x x X ,,,:21 n y y y Y ,,,:21 根据统计学原理,两序列之间的相关系数: y x xy r σσσ= 式中: n y y x x i i xy ∑--= ))((σ;n x x i x ∑-= 2 )(σ;n y y i y ∑-= 2 )(σ;y x ,分 别是两个序列的平均值,n 为两个序列的样本个数。则 ∑∑∑----= 2 2 ) ()() )((y y x x y y x x r i i i i 自相关系数r 的取值范围是[-1,1],当r 接近1时,表明误差序列存在正相关,当r 接近-1时,表明误差序列存在负相关。 三、实证分析 一般认为,学生语文与数学二课成绩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即认为语文好

数学一般也会好,因为语文知识有助于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为了证实这一点,我对污讲小学学生的语文和数学二门课成绩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为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希望对教育统计学的应用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我抽取了污讲小学2002-2011年这11年六年级毕业班的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如下表: 学年度年级学期语文成绩均分数学成绩均分2002-2003 六年级第二学期36.2 39.9 2003-2004 六年级第二学期54.286 53.7 2004-2005 六年级第二学期57.64 71.6 2005-2006 六年级第二学期37.5 29.5 2006-2007 六年级第二学期39.4 36 2007-2008 六年级第二学期37 25.8 2008-2009 6(1)班第二学期42.4 30.3 2008-2009 6(2)班第二学期37.5 29.2 2009-2010 6(1)班第二学期26.51 23.17 2009-2010 6(2)班第二学期26.3 23.77 2010-2011 六年级第二学期35.2 18.9 Sas程序: data chengji input yuwen shuxue@@; cards; 36.2 39.9 54.286 53.7 57.64 71.6 37.5 29.5 39.4 36 37 25.8 42.4 30.3 37.5 29.2 26.51 23.17 26.3 23.77 35.2 18.9 ; proc corr; var yuwen shuxue; title'语文与数学成绩相关系分析'; run;

期末数学和语文试题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第1小题2分, 第2小题5分, 3-4每题6分, 5-6每题9分, 共37分) 1. (1).1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3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2. 苹果比梨多()个,桃比苹果少()个,梨比桃多()个. 去掉()个苹果,去掉()个梨,三种水果的个数就同样多. 3. 在○里填上“+”或“-”. 11>8○58○7<916○4=20 14○4=1014○10<812>6○5 4. 从6、7、8、15四个数中选出三个数,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5.填空: 6. 在○里填上“<”、“>”或“=”. 3○911+4○1514+4○14 7○6+36+6○123+9○5+7 7+8○105+2○7+4○6+6 二、口算题(每道小题10分共20分) 1.==

9+2+6=6+6+6=+4=3+9+5=9+4+5=4+4+4= 4+0+6==2.3+9=5+9= 5+8=4+7= 6+9=12-10= 8+8=18-3= 5+7=6+11= 三、应用题(1-7每题5分, 第8小题8分, 共43分) 1. □○□=□(本) 2. 原来有7只猴子,又跑来了6只,现在有()只? □○□=□(只) 3. 小军吃了5个苹果,还剩下3个,小军原有多少个苹果?□○=□(个) 口答:小军原有_____个苹果. 4. 同学们要种14棵树,已经种了10棵,还要种多少棵?□○□=□(棵) 口答:还要种_____棵.

5. 同学们在马路两边各插了8面小旗,一共插了多少面? □○□=□(面) 口答:一共插了______面. 6. 7. □○□=□(支) 8. 看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并计算.(其中1只大猴子,6只小猴子)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考试题

如何学好语文、数学、英语(精华版 不看必定后悔)

如何学好语文 一、学好课本知识。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为了巩固知识,你最好在课下做一些练习,知识才会掌握的更牢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注意课外积累。 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笔记。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三、加强写作训练。 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 希望你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现在开始,长期坚持,以日积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 如何学好数学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数学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数学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56人,是一个新组合的班级。学生的层次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让学生适应学习环境的同时,应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板快:、数与运算。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空间与图形。1.第一单元“圆”。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3.第六单元“观察物体”。、统计与概率。第五单元“统计”。综合应用: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整理与复习。 三、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圆”: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3.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1.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

数学阅读和语文阅读的区别(y)

数学阅读和语文阅读的区别 沁园文昌路小学翟明茹 语言学家将语言分为自然语言和逻辑语言,后者又叫形式语言或理论语言。逻辑语言依赖自然语言但又不同于自然语言,对逻辑语言的理解必须以对自然语言的理解为基础。语文阅读主要指自然语言的阅读,而数学阅读则主要是逻辑语言的阅读,逻辑语言是比自然语言更加高级的语言。现就数学阅读和语文阅读的区别进行探讨。 一、数学语言和自然语言的区别 1、自然语言具有多样性,而数学语言只有一种。 由于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目前世界上的语言多达2500—3000种,其中仅美州语言就有1000多种,非州语言也有近千种。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口占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20%,其次是英语,约占6%,再次是俄语、西班牙语和印地语,使用以上五种语言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40%。但数学语言却没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全世界的数学语言只有一种。 2、自然语言主要由文字构成,符号和图表仅偶尔用到,而数学语言除文字外,还有大量的符号和图表。即便是文字语言,在数学中也往往具有更加确定的所指,而不能一概用自然语言中的意思去理解。如我们在体育比赛中常常用到“0比0”这句话,而这在数学语言里就是个错误说法,因为比的后项不能为“0”,就象除数不能为“0”一样。 3、数学语言中往往用一个符号、一个图表、一个公式来表示,虽看似简单,却隐含了大量信息,需认真分析、字斟句酌才能正确理解其本意,而自然语言却力求明了,具有一定语言能力的人往往很容易弄懂其含义。 4、数学语言具有精确性和无歧意性,任何一个用词、符号、图表都有明确的特点和意义,一般不出现非常、极度、大约、也许等模糊字眼,而自然语言相对来说不具备数学语言所要求的精确性和无歧意性,有时还会故意说得含糊其辞,以达到说话人自身目的。如过去的算卦先生经常用“父在母先死”之类的话来骗人,即是利用了自然语言的模糊性特性。

数学和语文

数学和语文 数学和语文河的第三条岸 数学是头脑,语文是灵魂 ——从一篇文学类文本阅读说起 这是一个短篇小说,契诃夫的《在贵族女子寄宿中学里》(小说全文附后),情节和人物都很简单:数学教员迪利亚文为了加薪而百般奉承他的上司热夫节姆夫人。其中有一道题目是要求探究主人公迪利亚文的形象及其意义。从学生的回答来看,有相当多的同学没有看懂这篇小说,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不够准确,对小说主题的理解肤浅庸俗。 先把小说情节大致说一下:迪利亚文要吹捧热夫节姆夫人,他先说过去时代才有真正的美人儿,可现在真正的女人没有了,“一个比一个差”。热夫节姆不同意,说现在也有许多美人儿,并举出她班上的巴尔采娃等人为例。迪利亚文当然知道巴尔采娃是个美人儿,但他装着不承认,说什么如今上了年纪的女人比年轻人更中看。此时,热夫节姆夫人居然让人把巴尔采娃叫到办公室里来,当着迪利亚文的面训斥了一番,然后让她离开,目的只是为了让迪利亚文看得更仔细,从而证明迪利亚文关于“现在没有美人儿、年轻人不如上了年纪的女人中看”的观点是错误的,可见这个老女人之愚蠢、无聊和暴戾。迪利亚文当然知道他的上司之丑陋、愚蠢和固执,但为了加薪还是坚持说热夫节姆夫人比巴尔采娃好看得多。“最后热夫节姆夫人同意了,于是迪利亚文加了薪”。 这篇小说,可以从三个层面解读。一是对自私、虚伪、阿谀奉承者(迪利亚文)和平庸、愚蠢、虚荣者(热夫节姆夫人)的批评和嘲讽,他们的共同点是不讲原则,不公正,不诚实。第二个层面是,学校教育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现实生活,压抑天性,摧残青春,窒息自由,迂腐,沉闷、乏味……这在小说开头的一段描写和后来迪利亚文的心理活动中可以看出。第三个层面是,迪利亚文很清楚自己和自己的工作是没有意义的,他骂自己是个“蠢货”,但他无法也无力跟这个蠢货“决裂”。这后两个层面尤其是第三个层面是这篇小说最有价值的地方,我后面还要讲到。 学生大多只能理解到第一个层面,能理解到第二乃至第三个层面的学生寥寥无几。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第一层面的理解都不准确,甚至完全理解错。这样一个传统的小说、并不复杂的小说,这样一个没什么阅读障碍和挑战性的小说都读不懂,可见今天的青年学生文学素养之差。 部分学生对热夫节姆夫人的理解完全错误,比如—— “文中的热夫节姆夫人是一个坚持自我的人,在迪利亚文不断施压与谄媚奉承下,她依然能够坚持自我。” “她头脑清醒,意志坚定。” “她所拥有的是一座私立贵族女子学校,她必须为了孩子们维护尊严,而不能屈于迪利亚文的无理要求。” “从热夫节姆夫人坚持‘现在有许多漂亮女人’,并用巴尔采娃加以证明,可见,她是一个公正、有极强判断力的有尊严的女人” “热夫节姆对于一个连巴尔采娃都不感到美的人对于自己作出的评价会不信任。” “热夫节姆是一个讲实话、不虚伪的人。” “迪利亚文沉迷于巴尔采娃的美貌,但热夫节姆却不为所动,再加上身为妇女却开办学校,体现出她的性格坚毅,不易迷惑。” 部分学生对主人公迪利亚文形象的理解不够准确甚至很不准确。比如—— “主人公迪利亚文是一个聪明有心机、善于巴结谄媚虚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且好女色的人民教师。”

学好小学语文和数学

如何学好小学语文和数学

————————————————————————————————作者:————————————————————————————————日期: 2

如何学好小学语文和数学,为一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打下基础,一直是家长们关心的话题,今天非常有幸听了芳草小学赖杉老师和林文红老师的讲座,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对小学语文和数学的学习,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老师们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站在老师、家长、孩子的角度,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方法和理论,引导家长们打开视野,帮助家长们在家中对孩子进行辅导。短短的两个多小时,让我受益匪浅、意犹未尽,更重要的是帮助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重新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和思考,对孩子的教育也树立了信心,现场数次响起热烈的掌声,打断老师们精彩的发言。 活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赖杉老师(数学),第二部分林文红老师(语文),第三部分家长老师探讨交流。内容纪要和我的部分理解如下,不全面的请其它家长补充: 一、数学主讲:赖杉高新区芳草小学特级教师 (一)、享受数学,乐在家中 每个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来到这个世界。每对父母就是他们的翅膀,天使能否自由的翱翔,就看那对翅膀是否有力。我的理解和感悟-----曾经看到过一段话“父母的睿智是孩子的福份”,特别是孩子年幼阶段,父母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指导,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都是极其重要,及时给予孩子强有力的支撑,帮助他们学会飞翔,而不是放任不管。有许多父母虽然很有钱,却把孩子丢给保姆了事,让孩子实际上成了精神孤儿。 家长如何配合教学:学习中的一切困难并不可怕,关键要引导孩子学会通过问题来解决问题,引导孩子进行研究型的学习,这点非常重要。我的理解和感悟----不光在学习上如此,在生活中同样如此,从数学的解题,引申到面临困难时的人生态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会让孩子受用一生。 如何进行研究型的学习: 1、理解计算题的算理,意义比机械训练更为重要。 低段时 核心:进位加、退位减,乘法口决。孩子价值观的不认同,对文字、图形、理解的缺失,这方面需要对价值曲向进行改变。我的理解和感悟----有时孩子对题的不理解,来自于孩子与成人间价值观的不认同,并不是读不懂题或做几道算式就能解决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价值取向的引导。 策略: 1)自编儿歌。如手指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来,五五凑成一双手。” 2)逆向、开放性思维训练 如57=()+23,()*()=87-59 3)生活中运用,培养数感 通过活动,让孩子在生活中涉及其中(使用钱,买东西、记车牌、打扑克等……陪养数感),低段数学意识的渗透,引导孩子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评判周围的一切、发展性的思维、谈数学的信息。 中高段 四种提高数学计算效率的好方法 1、要对计算引起足够的重视; 会算是正常的,算正确了不起。 如:计算一道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需要用到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和四则运算的法则等大量知识,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稍有大意就会使全题计算错误,

小学数学和语文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如何学好小学语文和数学

如何学好小学语文和数学,为一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打下基础,一直是家长们关心的话题,今天非常有幸听了芳草小学赖杉老师和林文红老师的讲座,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对小学语文和数学的学习,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老师们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站在老师、家长、孩子的角度,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方法和理论,引导家长们打开视野,帮助家长们在家中对孩子进行辅导。短短的两个多小时,让我受益匪浅、意犹未尽,更重要的是帮助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重新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和思考,对孩子的教育也树立了信心,现场数次响起热烈的掌声,打断老师们精彩的发言。 活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赖杉老师(数学),第二部分林文红老师(语文),第三部分家长老师探讨交流。内容纪要和我的部分理解如下,不全面的请其它家长补充: 一、数学主讲:赖杉高新区芳草小学特级教师 (一)、享受数学,乐在家中 每个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来到这个世界。每对父母就是他们的翅膀,天使能否自由的翱翔,就看那对翅膀是否有力。我的理解和感悟-----曾经看到过一段话“父母的睿智是孩子的福份”,特别是孩子年幼阶段,父母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指导,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都是极其重要,及时给予孩子强有力的支撑,帮助他们学会飞翔,而不是放任不管。有许多父母虽然很有钱,却把孩子丢给保姆了事,让孩子实际上成了精神孤儿。 家长如何配合教学:学习中的一切困难并不可怕,关键要引导孩子学会通过问题来解决问题,引导孩子进行研究型的学习,这点非常重要。我的理解和感悟----不光在学习上如此,在生活中同样如此,从数学的解题,引申到面临困难时的人生态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会让孩子受用一生。 如何进行研究型的学习: 1、理解计算题的算理,意义比机械训练更为重要。 低段时 核心:进位加、退位减,乘法口决。孩子价值观的不认同,对文字、图形、理解的缺失,这方面需要对价值曲向进行改变。我的理解和感悟----有时孩子对题的不理解,来自于孩子与成人间价值观的不认同,并不是读不懂题或做几道算式就能解决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价值取向的引导。 策略: 1)自编儿歌。如手指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来,五五凑成一双手。” 2)逆向、开放性思维训练 如57=()+23,()*()=87-59 3)生活中运用,培养数感 通过活动,让孩子在生活中涉及其中(使用钱,买东西、记车牌、打扑克等……陪养数感),低段数学意识的渗透,引导孩子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评判周围的一切、发展性的思维、谈数学的信息。 中高段 四种提高数学计算效率的好方法 1、要对计算引起足够的重视; 会算是正常的,算正确了不起。 如:计算一道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需要用到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和四则运算的法则等大量知识,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稍有大意就会使全题计算错误,

数学阅读和语文阅读的区别(y)

沁园文昌路小学翟明茹 语言学家将语言分为自然语言和逻辑语言,后者又叫形式语言或理论语言.逻辑语言依赖自然语言但又不同于自然语言,对逻辑语言地理解必须以对自然语言地理解为基础.语文阅读主要指自然语言地阅读,而数学阅读则主要是逻辑语言地阅读,逻辑语言是比自然语言更加高级地语言.现就数学阅读和语文阅读地区别进行探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一、数学语言和自然语言地区别 、自然语言具有多样性,而数学语言只有一种. 由于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目前世界上地语言多达—种,其中仅美州语言就有多种,非州语言也有近千种.以汉语为母语地人口占最多,约占世界人口地,其次是英语,约占,再次是俄语、西班牙语和印地语,使用以上五种语言地人口约占世界人口地.但数学语言却没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全世界地数学语言只有一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自然语言主要由文字构成,符号和图表仅偶尔用到,而数学语言除文字外,还有大量地符号和图表.即便是文字语言,在数学中也往往具有更加确定地所指,而不能一概用自然语言中地意思去理解.如我们在体育比赛中常常用到“比”这句话,而这在数学语言里就是个错误说法,因为比地后项不能为“”,就象除数不能为“”一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数学语言中往往用一个符号、一个图表、一个公式来表示,虽看似简单,却隐含了大量信息,需认真分析、字斟句酌才能正确理解其本意,而自然语言却力求明了,具有一定语言能力地人往往很容易弄懂其含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数学语言具有精确性和无歧意性,任何一个用词、符号、图表都有明确地特点和意义,一般不出现非常、极度、大约、也许等模糊字眼,而自然语言相对来说不具备数学语言所要求地精确性和无歧意性,有时还会故意说得含糊其辞,以达到说话人自身目地.如过去地算卦先生经常用“父在母先死”之类地话来骗人,即是利用了自然语言地模糊性特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数学语言具有严密地逻辑性,不仅其各个词汇之间有紧密地、特定地联系,而且其用语也十分严密,改动其中任何一句话或颠倒其中任何一个用词都可能造成整体意思地改变,而自然语言相对随意,同一个意思往往可用多种语句来表达.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数学语言都平铺直叙,几乎用不到表示情感地形容词、副词、语气助词等,而自然语言中则往往需借助“浩浩荡荡、开开心心、干干净净、忽然、猛然、难道、果然、阿、啊、啦”

语文和数学

高考语文考前的叮嘱 像平时一样做卷子就可以了,相信同学的语文功底 基本目标:基础少丢分,答题规范;默写不丢分,卷面整洁;题目做完,作文审题准确。 但在部分方面还要注意一下: 一、病句类型有六种: ①语序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份残缺或赘余 ④结构杂糅⑤表意不明⑥不合逻辑 解题步骤与方法:凭语感扫描,用方法检验。 1、单句采用紧缩法,先抓主干后整理附加。 2、复句要先看关联(关联词是否残缺、关联词的搭配和位置、关联词是否错用、滥用),然后以分句为单位,采用紧缩法去判断。特别注意主语一致关联词在后,主语不同关联于前。 语病题的“病征” 要掌握病句题设题的“病征”。语病题的设题“病症”十分突出,有规律可寻,抓住这些“病征”顺藤摸瓜,加以甄别,就更容易判断出该句是不是有病,是何种语病 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 2、出现了多重定语和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 3、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 4、出现了介词,可能是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主客体颠倒、主语残缺。 5、出现了关联词(连词),可能是搭配不当、残缺、语序不当. 6、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 7、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 8、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 9、出现了疑问句、否定词,可能是肯否不当。 10、出现了固定结构、可能是结构混乱。 11、出现了文言词语、书面语,可能是重复。 12、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 13、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词语,可能是不合逻辑(表意相反) 二、科学类文章阅读解题策略 1、整体感知,局部着眼 首先整体阅读原文,思考材料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研究有什么新成果,研究的前景和发展方向如何。 其次快速提取每个自然段的主要信息。 局部着眼是说在阅读过程中要特别留心材料中的修饰、限定词语,可随手勾画,做出标记。如指示代词、关联词语:因此、一旦、如果,表程度、时间、范围的词:凡是、全、都、已经、也许、可能、首次“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全部”等。 2、辨清题干,忠实原文 看清题干的设问角度,然后带着问题的选项比照原文,做到忠实原文,可以把备选项与相关信息区用线条连起来,一一对照做出判断。如要判定词语、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特别要瞻前顾后,注意上下文的修饰、限定和指代等暗示条件。 3、掌握规律,准确作答 掌握命题人设置干扰项的规律、方法,理清被他们混淆了的概念、语句,准确作答。设置干扰项的常见的方法有:(1)偷换概念(2)无中生有(3)张冠李戴(4)以偏概全(5)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6)或然

数学与语文的有趣结合——灯谜一则

数学与语文的有趣结合 ——灯谜一则 写在前头:一,本文很可能头重脚轻,喧宾夺主。 二,过两天就是元旦,随后就是春节,转眼就是元宵节。 三,元宵,想当年袁世凯当了大总统(1912年3月)立马就把“元宵”改为“汤圆”啦,为啥?他觉得“袁”要被“消”灭,这还了得嘛。 四,如今京都及一些大城市的老人们称元宵为汤圆的习惯还是有的。 五,可广大的农村,江南江北,人们还是叫元宵,山高皇帝远嘛,窃国大盗袁世凯早些死了才好呢。 六,元宵节往往张灯结彩,意味着“年”过完了,春天来了,以崭新的面貌进入新的一年。 七,再往各式各样的灯笼上贴上写有谜语的纸条,编上号码,或者直接把谜语写在灯笼上,供一路欢歌的摩肩接踵的游客们猜度(在此念duo),领奖,显然增加了节日的气氛。 八,灯谜,大约出现上千年了,唐代就有。就说明清的《红楼梦》吧,里面的那些少男少女们,偏偏把灯谜搞得越来越复杂化,将灯谜分成什么什么“格”,卷帘格,粉底格,徐妃格等等。 九,你把刚才外面的事一五一十告诉我!谜面:“一五一十”。卷帘格。打两个节日名。谜底:“国庆节,劳动节”。你想啊,十一,五一,这不就是像卷帘子一样,倒回来读么?哈哈,蛮有趣的。 十,其实,普通老百姓,尤其是现在的8090后,哪管那么多?出上一个谜语为难你一下子,哈哈一乐,完事。“木兰之子”——打豆类果实名一。谜底:花生。你想,女英雄花(木兰)生的儿子不就叫花生么?女生宿舍一人睡觉——打字一。谜底:安。我编的这个有意思吧。算了,说说正题吧。 十一,想起元宵节,我骤然想起几年前的一个日记本子里记着一则灯谜。那是清代无名氏所作的类似于“元曲”的灯谜。我好容易(就是好不容易)才找到的。一定要拿出来“奇文共欣赏”。真是“有意思的爹妈打架——有意思急了(极了)”。 正题开始啦。 元宵节,兀字不在灯儿下; 天边人,落在谁家? 恨玉郎,全无一点真心话; 好叫侬,欲罷不能罷。(这是繁体字,简写为:罢)。 吾心想,原不在口上挂; 论交情,半点不差。 染成皂,难言清白话。 再分开,除非刀割下。 到如今,抛得侬才穷力竭呀。 细思量,你心与口儿都是假。 上面这首“元曲”似的短诗,就是谜面。——打字十个。要说谜底在前言里,你或许

语文和数学教学设计

《语文和数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训练正确划找课文的中心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知道语文是基础的基础,增强学好语文的自觉性。 3、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确划出文章中心句,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难点:划出文章的中心句,增强学好语文的自觉性。 三、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理解书后第4题的词语大意,划出不懂的地方。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会生字词。 2、初知大意,理清各自然段意思。 (二)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从班级中数学尖子对语文学习不重视造成的问题导入揭题。

2、自学课文。 (1)生字词学习 页 1 第 (2)通读课文,划出问题。 3、初知大意,试划中心句。 初步青写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 课文的中心句是哪句?(学生试划有可能不统一,出现好多句,可安排延时反馈。) 复习回顾: 什么叫中心句?为什么要找中心句? 怎样找中心句?第一单元三课的中心句各有什么特点? (1)出现在开头,如《别了,我爱的中国》。 (2)出现在文章中间,如《一夜的工作》。 (3)出现在文章结尾,如《养花》。 (4)中心句反复出现,如《别了,我爱的中国》。 4、自读课文,概括自然段意思。 5、作业练习。 (1)做书后第4题 (2)摘录书上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划出中心句,体会中心思想,增强学好语文的自觉

性。 2、会用无论......都......非......不可不仅......还......等句式写句子。页 2 第 (二)教学过程 1、揭题定向。 2、细读讨论。 (1)灯片出示课后第3题句子。 这句讲什么?什么叫充分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你认为怎样 认识才算充分认识了?如果不充分认识有什么害处? (2)第2、3自然段举了哪些例子证明没有充分认识学习语文和数学关系的害处?苏老是数学家,为什么却讲若语文不及格,数学再好也不能录取?你是怎样认识这个关系的?苏老在第4自然段是怎么讲这个关系的? (3)哪些证明苏老是体会到学好语文的重要的? (4)苏老从自己的亲身体会,从没学好语文的反面例子讲,讲来讲去目的是什么? 3、重划中心句。 再划中心句,讨论第1课时试划时的分歧,说清为什么应将我希望大家在学好数学的同时,也要把语文学好,这对青年人的成长一定有好处的。划出中心句。 在说理中加深对中心句特征的认识,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4、师生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和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语文(下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7)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2、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4、有关0的计算 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 a + 0 =a 0 + a = a 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 a -0 = a

语文与数学学习的比较

语文学习与数学学习的比较 语文学什么? 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欣赏分析。 数学学习什么?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思想;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础知识有概念、定义、定理、公理等;基本技能主要有计算、空间想象、逻辑推理、收集整理数据,分析、归纳推理,听说读写画等;思想方法主要有数形结合、抽象概括、演绎归纳、分析综合、辩证思维等;德育方面主要有情感教育、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抽象美学。 数学高于语文,数学比语文有更高层次的应用。 语数学习浅探: 语文多感性、定性分析;数学多理性,定量分析。 文字属于符号,但数学符号比文字更丰富,更抽象。 关于背景的比较:语数外都离不开其他学科知识的背景。语外偏重于文史哲、体音美;数学更偏重理化生等理科学科。 关于学习方法: 语文莫过于听说读写,多记忆,多思考,多分析(思想上、行为上)、多涵泳(体会、切记体察)、多感受。 数学:多听讲,多理解(体会、涵泳)、多听说读写、计算。要有耐心、细心,要周到,要全面。 不论哪科学习,都必须一要有决心;二要有行动;三要能吃苦;四要培养兴趣,进而感兴趣。学习不进步,不是脑子笨,是注意力不

集中;不是精力不足,是兴趣不浓。钻木取火因何在,专注一点可功成。有兴趣时干啥都不累,无兴趣处事事恹恹欲睡。 抽象的思考,内心的体会,别人无可替代。 短板效应,重补基础。语文基础差,多查字典、词典,多写多练,养成学习的习惯。数学基础差:多查课本,多找原始的基础知识。——理解、记忆、练习、逐步补充,不断提高。日有所学,月勿忘所能。贵在坚持。 教师的理解高于一层,原因何在?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故老师要提高认识,学生也要提高认识。不断提高境界,跳出庐山之外。 如何数学兴趣的培养?讨厌数学原因何在?喜欢数学原因又何在? 多数皆为应高考,做题乐在做题中。 细想兴趣在哪里?想来心里已茫然。 其实自身智商高,数学无形有功劳。 数学本是人基础,喜爱之人素质高。 素质高,在哪里?谋事周全又仔细。 能写能算能设计,思维合理又严密。 办事不凭心中气,理性之人人钦佩。 兴趣兴趣何处来?兴趣还在读书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