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垦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阐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武结合,屯垦戍边”;“军垦战士 不畏艰,一天开荒两亩三”;“不穿军 装不拿饷,劳武结合保边疆”;“手持 羊鞭身背枪,牧羊战士走四方”;困难 九十九,难不住战士一双手”;“军垦 战士一双手,戈壁变绿洲„„”(27) 这一组谚语表达了战士的理想和责任感, 鼓舞劳动热情,再现劳动生活,歌颂了 战士的忘我劳动和献身精神。
石河子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区 域,因而出现了反映民族团结的谚语, 从中可以领略军垦人的精神风范。如 “天山青松根连根,各族兄弟心连心”; (28)“十三个民族十三朵花,各族人 民是一家”;“安定团结要搞好,兵地 团结最重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又如“全军官兵省一口,盖起工厂建高 楼”;“全军战士省一件,修起工厂一 大片”“老军垦的宝,一年四季黄棉袄; 老军垦的饭,土豆、白菜、玉米面”; “宁旱农场千亩地,不旱社员一分田。” (29)这一组谚语形象概括总结了民族 团结的必要性、重要性,字里行间洋溢 着军垦人的榜样力量和奉献精神。
其中“各连连长、指导员亲自下厨,大家以班为单 位,围坐一圈吃饭”的描写,真实反映出军垦战士 带有部队色彩的集体生活片断。还有《把这盆水端 回去》”、(23)《师政委吃瓜》、(24)《公共 洞房》”(25)等故事的流传,赞扬了官兵一致、 互敬互爱的融融之情;表现了首长不搞特殊、廉洁 自律的榜样力量;反映了军垦战士、支边青年新婚 夫妇为他人着想,自觉轮流居住“公共洞房”(地 窝子)艰苦而愉快的生活。
军垦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阐释
—以石河子垦区民间文学为例 石河子大学 薛 洁
发表于《民俗研究》2001年第4期
石河子,一颗与新中国同龄的耀眼 的绿洲明珠,因军垦而生,缘农垦而兴。 在这里启动了军垦第一犁,挖掘了军垦 第一井,建起了军垦第一楼„„;又聚 集了《王震将军》、《军垦第一犁》、 《边塞新乐章》雕塑群和军垦博物馆、 周总理纪念碑„„石河子,堪称新疆兵 团的摇篮、军垦文化的窗口。
三、谚语:如火如荼的军垦生活是创 作新谚语的沃土和源泉,使军垦谚语充 满了时代特色。军垦谚中突出地表现了 保边卫国是战士的神圣天职这一主题; 再现了劳武结合的战斗队、工作队、生 产队这一特殊兵种风范;又从民族团结 谚语中感悟兵地、民汉团结的重要意义, 弘扬军垦精神。
“兴国之本,强兵足食”;“屯田兴,边境宁, 屯田废,边境乱”;“人凭志气虎凭威,军垦凭的 是枪和镐”;“宁愿流尽浑身血,不让祖国寸土 丢”;“风平浪静不丢桨,形势大好不丢枪”; “地要天天扫,枪要天天练”;“枪不离身,马不 离鞍。”(26)这一组谚语集中表达了屯垦戍边的 重要性,即它与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紧密联系 在一起。军垦战士深知自己肩负重担的份量,时刻 履行着自己的天职。
《战斗生产学习歌》“春季里来暖洋洋,人民战士 出营房。三大武器不离身,枪、镢、钢笔都带 上„„”(4)部队三大任务是保卫边疆、开展大生 产运动和学文化。人人随身带这三件宝,已经成为 战士的日常生活习惯。这是浓郁的亦军亦农学文化 的屯垦戍边责任感的自然表露;《生产四季歌》(5) 容纳了从春播到秋收、冬储的主要劳动生活内容, 最后以“自种自食自己用,军队百姓喜洋洋”结尾, 既抒发了军垦战士对劳动生活的感受、经验,又赞 美了兵地团结及丰衣足食的喜悦之情。
一首《兵团几大怪》概括了兵团创业时 的社会生活面貌:“兵团流行几大怪, 黄军装穿在外,苞谷糊糊加咸菜,大姑 娘嫁人不对外,左邻右舍不分开,河南 口音人人带。”(8)要真正理解这首歌 谣的民俗内涵,就需了解历史生活背景。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50-60年代,军垦战士统一着黄军装、军便装;粗 粮不足瓜菜代,保证细粮交国家;男多女少现象非 常突出,大姑娘谈婚论嫁,组织作“红娘”,介绍 给军垦官兵;住房又像一排排整齐的营房,进门是 小家,出门是大家,左邻右舍一览无余,互助互爱; 语言上达成共识,即推广普通话,市区军垦后代无 论籍贯是哪儿,都能讲一口标准语;又因团场支边 者中河南籍人多且性情豪爽、直言善讲,方言易懂 易学,所以,团场的军垦后代逐渐形成了稍带河南 口音的普通话。短短几句,涵括了当年衣着、饮食、 婚姻、民居、语言等军垦民间生活习俗,并蕴含着 军垦人发扬部队舍己为国为民、军民一家亲的光荣 传统意韵。
一、歌谣:笔者从劳动歌、时政歌、生 活歌中撷取了最具军垦文化特色的部分, 阐释其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讴歌军垦 战士可歌可泣的创业岁月、亦军亦农的 生活情景以及乐观豁达的军人品格。
劳动歌以“军垦新歌”为主,反映垦荒部 队开荒造田、修渠盖房、种粮植棉、造林防沙 等征服自然的劳动情景,同时反映出丰富多彩、 以苦为荣、乐观向上的军垦民俗文化生活。如 《打荒谣》:“刮风当广播,下雨当水喝,土 坷垃当枕头,芦苇当被窝。”(1)它是垦荒 初期战士们白手起家、风餐露宿、艰苦创业的 真实写照,抒发了战士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的壮志豪情。
“时政歌”《新疆好》:“犁地不用牛, 点灯不用油,你在路上走,苹果碰你头„„” (6)这首歌描述了国有农场大农业机械化生 产习俗和掩饰不住的丰收喜悦心情。兵团实 现了机械化耕作,给地方作出了示范,兵团 帮地方,兵地民族团结传为美谈。因此,又 创作出《各民族团结一家人》:“青莹莹的 瓦房红红的砖,钢门配下的是钢窗。各民族 团结(者)像一家人,笑脸里迎来了尕春 风。”(7)
长期生活在垦区的人们,自己总结创作 出了富有石河子典型民俗文化特征的谚语。 如“是军队,工农兵学商;是工人,农林牧 副渔”;“兵团的天大,连队容纳五湖四海; 团场的地广,条田里有黄河长江。”(30)

一首“我为边疆献青春,献了青春献终身,
献了终身献子孙”(31)具有史诗般意义的 诗句,是老军垦对自己及其后代所从事的屯 垦戍边千秋大业的高度概括,集中展示了军 垦人无私奉献的崇高思想境界。
《“大葱”到新疆》“一颗‘大葱’, 来自山东,发了一双大毡筒,穿着走不 动,扔了也不中”;⒃一首“六根棍, 小土房,坎土曼,马牛羊;莫合烟,茶 布糖,烤包子,甜瓜馕”⒄歌谣,给我 们勾勒出一幅当年农牧团场的历史图画 和衣食住行的生活侧面,从中可以领略 到兵地、民汉多元文化传承、交融的情 景。
这一首首总结性的歌谣,反映了各地人在垦 区生活的印象,虽不全面,但有一定代表性, 把边陲小世界中的大世界凸现了出来。从接 人待物、饮食习惯、初来新疆的笑话等多方 面,将不同地区人的性格特征、生活习俗在 歌谣中—一表现出来。这也只有在移民群体 中长期生活,才能创造出如此形象生动、并 广为流传的歌谣。
《垦荒歌》(2)表达了开荒种地搞 生产、万古荒原建家园的雄心壮志,以 “杀敌不怕流血,生产不怕流汗”结尾, 表现了战士们把荒原当战场、克敌制胜、 亦军亦农的生活。《春播歌》“千军万 马奔战场,太阳下山有月亮。机声震破 荒原梦,抢时抢墒种棉粮。”(3)更 是战天斗地、如火如荼、夜以继日、屯 垦戍边沸腾生活的缩影。
其次,各地人长期接触、了解,民间流传着 许多颇具原籍和本地特色的生活歌。如《各 地人等》“北京人什么话都敢说,上海人什 么衣都敢穿,广东人什么钱都敢挣,东北人 什么事都敢干,河南人什么人都敢骗”;⒀ 《不怕辣》“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 湖南人怕不辣”;⒁《上海鸭子到新疆》 “上海鸭子呱呱叫,乘坐火车不要票,硬说 麦苗是韭菜,包谷面馍当蛋糕”;
以上仅从石河子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撷取了最 富有军垦文化特色的代表性作品加以民俗文化阐释, 其实垦区民间文学所表现的社会生活面极为广阔。 它的内容是军垦人最熟知、最关切的事物,与军垦 人的思想、道德、生活等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它的形式是军垦人喜闻乐见的、与部队生活 相关联、刚健蓬勃又富有多民族、多地域乡 土气息的多元一体格局,语言质朴生动。所 以,垦区民间文学从内容到形式构成了军垦 性、集体性、口头性、传承性和多元一体性 的主要特征。
《“野人”见首长》⒆流传于石河子下野地。50年 代初,王震将军乘车来到下野地视察,突然从一大 片苞谷地里窜出一群“野人”,高喊“欢迎首长!” 王震将军和围上来的“野人”一一握手,看到战士 们把身上裸露部位都糊满了泥巴,纳闷问:“同志 们,你们为什么这个模样呢?”一位战士答道: “报告首长,我们身上抹上这层泥巴,在地里干活 就再也不怕蚊子叮咬了。

《要老婆》和《“所长”找老婆》(21)讲述垦荒 特殊年代男多女少现象突出,受到党中央、兵团直
至连队各级组织的关注。为了屯垦戍边的千秋大业,
党和国家很快调来了一批批山东、湖南等地的女兵,
或回原籍接亲,解决了战士的婚姻问题,真正使屯
垦戍边“成家立业”。
《伙食比赛会》(22)是说某团党委为了促进各连 队搞好生活,决定举行一次伙食比赛会。炮连连长 很为难,想弃权;政委带他去通讯连,在那里受到 启发;炮连连长也学通讯连的做法,在玉米地边挖 几个一米宽、两米深的壕沟,上面铺上干草,等待 最爱啃苞谷棒子的野猪进地时,大家一齐喊叫,把 野猪往有沟的地方赶,使它掉到沟里后再活捉。这 个挖沟逮猪的办法还真灵。这则讲述炮连连长受到 通讯连智抓野猪的启发,参加了荤素俱全的伙食比 赛的故事,赞扬了官为兵想、知难而上的部队优良 传统。
总之,垦区民间文学与垦区民俗文化密不 可分。民俗文化是民间文学的沃土,民间文学 反映着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又包含着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在民俗文化领域里占据重要位置。军 垦民间文学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而且是垦区 人民生活,尤其是精神民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 分,富有浓郁的时代特征。
二、民间故事、传说:军垦题材的 民间故事、传说,内容丰富多彩。有国 家、兵团领导人关心和深入垦区的动人 故事;有指战员们战胜困难、以苦为乐 的生活趣闻;还有军垦官兵互帮互爱、 亲如一家的融融之情。它真实地反映了 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于一 体的军垦生活。
《周恩来改诗》⒅讲述周总理1965、7、来石河子接 见上海支边青年的故事:一上海姑娘请总理指点诗 作《述志》“花开花又落,支边已四春。怎堪凌云 志?秋来遍地金。”总理看后高度赞赏,接着语重 心长地说:你们远离父母来支边当军垦战士,这才 是真正的凌云壮志,是不是将最后一句改为“甘为 军垦人”?总理这么一改,比原诗更胜一筹,真正 画龙点睛。顿时博得一片掌声,纷纷表示不辜负总 理的期望,永远扎根边疆。
广大军垦战士既是物质文明创造者,又是精神 文明创造者。文化源于生活,军垦特色的生活必然 产生军垦特色的文化,沸腾的屯垦戌边生活是垦区 民间文学产生的不竭源泉和肥沃土壤;垦区民间文 学适应保边、生产的需要而产生,并直接为屯垦戌 边服务。本文从中国歌谣、民间故事和谚语这三套 集成的新疆卷石河子分卷入手,进行民俗文化阐释, 旨在探索精神民俗文化中军垦特色文化的深层底蕴。
石河子的人是一群五湖四海的人,石河 子的城是一座戈壁滩上的城。生活歌在五湖 四海人中和戈壁滩上诞生了。首先,垦荒初 期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 跑,六月穿皮袄。”(10)的特殊的地理环 境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军垦战士最具生存 意识和开拓精神,靠双手创造,一切就地取 材,从无到有。
穴居式的地窝子就是这样制造,歌谣也随之诞生、 流传:“地窝子,真奇妙,冬天暖来夏天凉,见了 老婆喊大娘”⑾(指采光不好,刚进去认不清人)。 它形象地描述了地窝子的优缺点;一首《黄棉袄》 反映了在恶劣气候和艰苦生活中,战士着装、一袄 多用的特殊功能。“黄棉袄,我的宝,五冬六夏离 不了,双手一揽挡风寒,就地一铺隔湿潮。„„.” ⑿

将军上下打量、抚摸着可爱的战士们,
激动地说:“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的!”这一故事的流传,讴歌了王震将
军与为了防止蚊群叮咬而浑身糊满泥巴
的军垦战士的亲情,反映了战士们保卫
边疆、鏖战荒原、艰苦卓绝的生活。
《要老婆》⒇说的是某单位开大会,王震将军讲完 话,问大家还有什么意见,众人说:“没有。”一 战士愣站起来说;“报告首长,我有个意见。我们 都没有老婆,您要给我们解决老婆问题。”众人都 笑了,而将军没有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