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报纸
民国报纸研究综述
民国报纸的研 究、 对一份报 纸的综合 考察、 报纸 广告理 论研
东 南传 播 2 o 1 5 年第l O 期( 总 第1 3 4 期)
一专 番 岘 竣 I — 一
地 打广告》 以民国时期的《 申报》 和《 大公报》 为重点分析 了其 迁 过 程 。
年 的时 间 中 , 关 注 民 国报 纸 的学 者 十 分 少 , 只在 1 9 6 2 、 1 9 8 3 、 将所有文献按研究主题划 分为 1 0个 类 别 , 即 报 纸 内容 分 析 、
报业 规范及相 关法律 法规 、 报业 史与报 业 1 9 8 8 、 1 9 9 0年 分别出现一篇相 关论文。 而从 2 0 0 2年至今 , 学 报纸 的经 营管理 、 报纸 与社会 文化 、 报纸与读 者、 专业报 纸、 国外学者 对 界 关于 民国报纸的研究热情持 续高涨 , 2 0 1 3年达 到高潮 , 发 概览 、
传 耀
况
还需进一步拓展 。
关键 词 : 民 国 报 纸 研 究 综 述
蚤 主 蓑 蠢 蓉 夏 蓉 累 晷 禁 3 0 磊 袭 蒙蓑 蓉 甍 褒 善 蓉 荟 量 i
图1 1 9 6 2 年至 2 0 1 5 年5 月民国报纸研 究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关 于 民 国 报 纸 的研 究 专 著 并 不 多 , 现 有 的著 作 多 为 摘
国” +“ 报 纸” 为检 索关键词 , 检索 1 9 6 2年至 2 0 1 5年 5月相
关文章 , 然 后对检 索出的文 献逐 、 筛选 , 剔 除有关报人 、 报 人
思想研 究、 报纸保存开 发、 报馆 等 方面文献 , 共检 索到 6 6篇
论文 , 并对其进行分析。
民国时期《大公报》三巨头
民国时期《大公报》三巨头◊王小梅《大公报》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张颇 有影响的报纸。
它创刊于1902年,“文 革”开始后不久停刊。
本文所说的《大公 报》,指民国时期的《大公报》,即1926年以后新记公司接办的《大公报》。
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是接办的主 力,社内社外视为《大公报》的三巨头。
1926年,英敛之(英若诚的祖父)创 办的天津《大公报》难以为继,决定停 刊。
早有建立新闻托拉斯设想的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组建新记公司盘购,股本总额5万元,由吴鼎昌一人投资,胡、张作为人力股,不负盈亏。
当时发行量不 足2000^,每月亏损4000多元;次年5月发 行6000份,收支才得平衡。
此后,三巨头 锐意经营,《大公报》声誉日隆。
吴鼎昌( 1884—1950),字达铨,青 年时留学日本,辛亥前中商科进士,任翰 林院检讨,以后从事经济工作,成为金融 界知名人士。
盘购天津《大公报》时,他是盐业银行总经理兼“小四行”联合机构 主席(“小四行”指盐业、中南、大陆、金城四家银行,以与中央、中国、交通、农业四行相区别)。
作为新记《大公报》社长,他白天主持金融业务,晚上与胡、张议时局,写社评。
他们三位一体,大事 共同商定,小事各负其责,自行作主。
以社评为例,论财政者多吴氏手笔,论外交 者多为胡氏之作,论内政者又多出张氏之 手。
张季鸾写得最多,但社评主要论点实 为三人讨论结果。
他们三人还订立君子协 定,三年内不兼任政治上有酬的职务。
这 与《大公报》续刊时公开提出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办报主张和道德准 则有关。
不过吴鼎昌本人是国民党员,与 胡、张不同。
1935年底,吴弃商从政,继 陈公博为实业部长,便辞去《大公报》社 长之职。
1948年底,作为总统府秘书长,他登报声明辞去董事,与《大公报》脱离 一切关系。
应该提到的是,抗战胜利后,建议蒋介石邀约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就 有吴鼎昌。
国民党政府崩溃前,吴看出蒋 有意抛弃他,赶紧辞职,到香港做了寓 公,直至195_8月逝世。
民国三大图书馆学期刊影印出版
民国三大图书馆学期刊影印出版期刊出版物作为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对于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在图书馆学领域,期刊论文也是学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体现。
本文将介绍民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图书馆学期刊:《图书馆学季刊》、《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校刊》。
并探讨它们的影印出版的意义和价值。
《图书馆学季刊》是民国时期最早的图书馆学期刊,1925年由北京图书馆协会创办,至1941年共出版28期。
该期刊主要发表有关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学术论文,涉及图书馆管理、文献分类、藏书建设、读者服务等方面。
《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是中华图书馆协会的官方刊物,1929年创刊,至1949年共出版4卷33期。
该期刊主要报道协会的工作和活动,发表有关图书馆学研究的学术论文,涉及图书馆制度、人才培养、图书分类、目录学等方面。
《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校刊》是由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主办的学术刊物,1929年创刊,至1951年共出版34期。
该期刊主要发表有关图书馆学的学术论文,涉及图书馆制度、分类、编目、档案管理等方面,同时也刊登部分书评和图书介绍。
影印出版这三种期刊,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民国时期图书馆学研究的状况和发展历程。
这些期刊发表了大量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涉及到图书馆学的各个领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
通过这些期刊,我们可以深入研究当时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图书馆学的认识和理解。
这三种期刊作为民国时期图书馆学领域的代表性出版物,记录了当时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
通过这些期刊,我们可以了解那个时期图书馆的管理、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为历史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史料来源。
这些期刊所承载的信息和历史价值,使我们得以更好地了解和反思历史,为未来的图书馆事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这三种期刊作为民国时期图书馆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反映了当时学术研究的水平和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和研究这些期刊中的论文,我们可以了解民国时期图书馆学的研究重点、研究方法以及学术成果的特点等。
记忆与想象_近代媒体的都市叙事——以民国天津“四大报纸”副刊为中心(1928-1937)
记忆与想象:近代媒体的都市叙事——以民国天津“四大报纸”副刊为中心(1928-1937)记忆与想象:近代媒体的都市叙事——以民国天津“四大报纸”副刊为中心(1928-1937)近代天津作为中国的重要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其都市生活与媒体发展密不可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天津,是中国最早出现报业副刊的城市之一。
在这个时期,“北方日报”、“天津日报”、“天津日报副刊”和“中华日报晚报”被誉为天津的“四大报纸”,其副刊不仅是时代潮流的展示场所,更是塑造当时天津都市形象的重要力量之一。
本文将以这四大报纸的副刊为中心,探讨近代天津媒体的都市叙事,深入分析其对于城市记忆与想象的影响和作用。
一、副刊的兴起与发展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报业技术的进步和媒体市场的扩大,报纸副刊逐渐兴起并成为了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天津这样的大都市,由于经济繁荣和文化交汇,副刊的发展更加迅猛。
作为早期副刊创设的先行者,这四大报纸副刊以其出色的内容和多样化的形式受到广泛关注。
这些副刊一方面为报纸增加了可观的发行量和读者群体,另一方面也为当时的都市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这些副刊中,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内容,如时尚、娱乐、广告、艺术与文化等,既满足了读者的兴趣爱好,又展示了时代的多样性和繁荣。
二、副刊与天津都市记忆的构建作为都市叙事的重要形式,副刊在展示天津都市记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副刊中的文章、图片和广告等内容,人们可以感受到当时天津的都市风貌、生活方式和社会氛围。
1. 都市风貌的展示:副刊中刊登的图片和插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当时天津的街景、建筑和交通情况,如东北风格的建筑、西式的街道、繁忙的码头等。
这些画面不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成为了天津都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生活方式的呈现:副刊中的内容多样化,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论是时尚、饮食、旅游还是娱乐,都能在副刊中找到相关报道和广告。
这些内容展示了当时天津人的生活态度、消费习惯和时尚追求,保留了一段珍贵的历史记忆。
东莞市博物馆藏民国报刊评介
东莞市博物馆藏民国报刊评介中国的报刊史源远流长。
我国最早的报纸应是邸报,据唐代文人孙樵《经纬集》记载:“樵曩于襄汉间,得数十幅书,系日条事,不立首末。
其略日:某日皇帝亲耕于藉田,行九推礼;某日百僚行大谢礼于安福楼南。
……如此,凡数十百条。
……樵后得《开元录》验之,条条可复。
”孙樵的叙述清晰地表明,至迟唐中元年间即已出现以“幅”为计量单位,“系日条事,不立首末”,把当时政事“条布于外”的杂报――《邸报》。
邸报之名,历代因之。
至清初时改名《京报》,亦称《塘报》《驿报》。
民国成立,改名《政府公报》。
至是,官报遂成为国家制度。
自唐以迄清末,我国报刊以《邸报》为中心,全国言论统于一尊,民间并无办报的机会。
广东是中国近代报刊的发祥地。
1839年林则徐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到广东办理禁烟事务时,在衙门中设立翻译馆,专门收集澳门出版的外文报刊,整理后命名为《澳门新闻纸》。
《澳门新闻纸》遂成为中国最早的译报。
鸦片战争后,随着办报中心的南迁北移,广东报坛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
直至1872年,广州才出现国人自办的报刊《羊城采新实录》,但该报详情已不可考。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后,维新派在京、沪两地广办报刊,传播维新变法思想。
广东举人钟荣光响应维新派,在广州创办《博文报》,成为广东最早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报刊。
之后广东相继出现《岭学报》《岭海报》《纪南报》等多种民间报刊。
东莞地区毗邻广州,得办报风气之先机,办报事业开始得比较早。
目前所知,最早出版的东莞报刊是《东莞旬报》。
它创刊于1908年7月1日,三十二开本,月出三册,逢五发行,内容分为论说、文丛、文苑、小说、粤讴、谐薮、邑事、国事、外事等数十部分。
但其出版不久即停刊。
因报刊多为当日发行,且有流通性强等特点,人们对于它们的收藏意识一般较为淡薄。
但作为能直接反映本地区当时社会情态的重要载体,其学术价值不容小觑。
东莞市博物馆(下称莞博)作为东莞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博物馆,自1929年创馆开始,即留意出版刊物的收集。
民国时期甘肃地区的政党报纸研究
民国时期甘肃地区的政党报纸研究作者:关子儒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12期【摘要】民国时期的报纸是新闻史研究者较为关注的对象。
《甘肃民国日报》是民国时期西北地区一份重要的报纸,研究这一报纸的版面、新闻内容和广告安排,总结报纸的基本特征,可以为现代西部地区的报纸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民国时期《甘肃民国日报》政党报纸一、《甘肃民国日报》的背景综述1、民国时期甘肃的报纸概况民国时期的报纸发行量大,读者数量多。
由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之自由”①,无论官办抑或民办报纸在当时的数量都不少。
民国成立以后,当时统计全国报纸达500家。
②在西北的甘肃,由于受到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限制,新闻纸的市场发育并不是很成熟。
据戈公振统计,民国成立以后西北地区并无知名报纸,民国十三年(1924年)甘肃地区的平常立券报纸销数为6万8千件③,为二十三个可查民国省级行政单位同等数据的最后一位。
2、《甘肃民国日报》的创建时期与社会地位《甘肃民国日报》是国民党甘肃省党部的机关报,该报创刊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7月9日,至1949年8月兰州解放为止,历经21年之久,是解放前甘肃省出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地方报纸。
虽赖国民党中宣部配发的新闻纸在沪转售维生,因政局变化,报纸终于在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停刊。
④民国中后期,《甘肃民国日报》一直在甘肃地区乃至西北地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⑤在民国的28年间,《甘肃民国日报》发扬了全民族思想,特别是抗战时期推动了全民抗日力量的形成,很好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逐渐成为甘肃的舆论中心。
同时开展了开发西北的宣传活动,是甘肃民众宝贵的精神食粮。
3、《甘肃民国日报》的纸张与版面安排纸张大小为正度纸张2开(按照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研究,应为平纸2开,《甘肃民国日报》初期为平纸4开,后改为平纸2开)。
这样报纸可以承载更多内容,节约纸张和印刷费用,但是阅读起来并不是很方便,往往需要对折至半版才方便阅读。
民国时期国共报刊语言比较分析
民国时期国共报刊语言比较分析作者:雷宇来源:《长安学刊》2019年第03期摘要:本文选取了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和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机关报《边区群众报》这两份报纸,在1 945年8月1 9日这一天,关于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相关事宜的各自一篇不同的新闻报道,着重分析比较这两份报道的语言在词汇、语法方面的差异:总体来说,《中央日报》的词汇和语法更多地保留了古代汉语的某些特征,用词简练、文风典雅,更加书面化;相反,《边区群众报》则较为口语化,读起来亲切自然、生动活泼。
关键词:民国时期;国共报刊;语言;比较;分析文章编号:978—7- 80736 - 771 -0(2019)03 - 028 - 04引言报刊中的消息语言与日常说话、文学话语等有很大不同。
笔者在《中央日报》和《边区群众报》中发现了报刊语言明显的共同点,即句式短小、词汇简单,逻辑结构并不复杂,便于读者理解,然而,由于民国时期的特殊局面,必然导致两份报刊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本研究主要关注语言本身,从微观上讨论两份报纸的差异,同时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一、语料的来源《中央日报》是国民党党报体系的重心,1 927年3月22日于汉口创刊,开初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由国民党主理。
1 928年复刊,1 929年迁入南京改组为国民党中央的机关报。
依附于以《中央日报》为中心的党报网,以“中央通讯社”为中心的新闻通讯事业网和以“中央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广播事业网,国民党迅速在国统区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党营新闻事业网。
[1]但是,随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溃败,其新闻事业也走向解体,之后,台湾《中央日报》出版。
《边区群众报》,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机关报(后为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1 940年3月25日于革命圣地延安创刊。
这是一份以陕甘宁边区的普通群众和基层干部为受众所创办的党报,它一方面以通俗有趣、亲切活泼的报道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又以简短具体的语言和宣传形式来适应目标群众的阅读习惯,是延安时期报纸大众化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民国时期报纸文艺副刊汇编》序言
-书序与书评•《民国时期报纸文艺副刊汇编》序言李扬图书出版、期刊、文艺副刊是支撑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三大平台。
不了解文艺副刊的发生、发展,很难说对中国现代文学有了充分而又深入的研究。
在以下几个方面,文艺副刊的作用无可替代。
首先,文艺副刊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出版平台。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轻视文艺副刊,潜意识中认为这上面的作品难称经典,甚至连重要作品也谈不上。
这是对文艺副刊的一个认识误区。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很多重要作品,都是借助副刊与读者第一次见面的,鲁迅的《阿Q正传》发表在《晨报副刊》,郭沫若《女神》中的很多诗篇都是发表在《时事新报•学灯》上。
巴金的《激流》(出版时更名为《家》)、老舍的《四世同堂•惶惑》、曹禺的《北京人》等经典作品也是首先在上海《时报》、重庆《扫荡报》、香港《大公报》的文艺副刊上发表的。
更为重要的是,以连载形式在文艺副刊上登载的这些作品,与作家出版单行本时的作品有诸多不同,因此,文艺副刊上的文本还具有非常高的版本价值。
另一方面,由于很多作品短小精悍、报纸又保存不易,加之作家经常在动荡中迁徙,一些发表在文艺副刊上的作品因没有留存剪报而散佚,最终没有收入任何作品集,成为佚文。
从这一角度说,文艺副刊是现代中国文学研究者钩沉辑佚的重要领域。
其次,文艺副刊不但是一些重要文学作品首刊之地,同时也是文艺社团、流派的催生之所,各种文艺思潮在这里交相辉映,相较期刊而言,由于报纸出版频率高,能够更及时地传达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意见,历来为各派作家所看重。
如果没有《大公报》的文艺副刊,“京派”一定会黯然失色;如果没有《晨报副刊》,“国剧运动”也很难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再次,报纸文艺副刊给杂文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发展平台,拓展了知识分子的言说空间,使杂文这一文体在民国时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最后,报纸文艺副刊的存在,对现代文学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20世纪上半叶,书籍、期刊的流通、发行渠道有限,为了扩大发行量,书店、期刊编者非常重视书刊的广告,他们往往利用报纸每日出刊、发行量大、读者面广的优势,在文艺副刊上刊登新书的出版信息和期刊要目,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民国时期报纸
第一章 报 刊第一节 报 纸 一、民国时期报纸《新民日报》 民国21年(1932年)8月16日创刊,其政治后台是国民党中统外围组织——复兴社(亦称“蓝衣社”)。
初创时,社址设城内朱家巷。
该报为四开四版铅印。
民国27年县城沦陷,该报停刊。
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民国35年8月16日复刊。
社址改设城内郭西街。
由国民党“军统”贵池组主办。
主要登载国民党中央社的通讯、消息和评论,也登少量的本地新闻、趣事及文艺。
《新民日报》后期,发行人为汪半樵、社长汪征瑞、总编韩世桓,县参议员吴西序为挂名经理。
至1949年4月(解放前夕)停刊。
《池阳通讯》 贵池县参议会小报。
主要报导县参议会活动,及立法委员、国大代表选举情况。
民国24年县成立“池阳通讯社”,即发行《池阳通讯》稿,抗日时期停刊。
民国34年10月复刊,每三日一期,12开毛边纸石印一版。
发行人高碧城,后于民国35年(1946年)改由凌醉石发行。
主编系县参议会议长胡燮庚,不久即停办。
《池阳日报》 民国25年8月1日创刊。
社长吴必德,经理陈剑萍,社址设城内黉门口。
民国27年,贵池沦陷时,该报停办。
《先导日报》 民国28年6月创刊,石印八开一张,发行人汪昌发,是年底停刊。
《贵池简报》 民国33年11月10日创刊,为周双刊(每周三、六),石印八开一张。
民国35年改为日刊,更名为《贵池日报》,由国民党贵池县党部计划委员汪昌发任发行人。
该报刊登县政府新闻与中央社电讯,于民国36年停办。
《复兴晚报》 该报在发行规模上仅次于《新民日报》,其前身为《复兴通讯》,由县政府主办。
民国35年9月3日改名为《复兴晚报》,因每日下午出版故名。
四开石印,每天一张(两版),分配发行达592份。
发行人洪久儒(社长)、王谦(副社长),主编童少衡。
改刊不久,于民国38年1月与《新民日报》合刊,出“联合版”,同年四月停办。
《贵池商报》 贵池商会主办。
民国35年7月1日创刊,不定期,以刊登市场行情广告及货币信息为主,由商会会长方藻清发行。
大公报
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理论界也需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探索。1963年,《大公报》作为新中国财经战线专业报,为了加强经济理论宣传、提高宣传质量,酝酿将原来每周分散刊出的经济论文集中刊出,创办一个周刊作为经济理论研讨的园地,刊名定为《经济评论》。他们的想法得到了中宣部和国务院财贸办的同意。《大公报》对创办《经济评论》如此看重,与毛泽东当时对《人民日报》理论宣传不足的批评有关。毛泽东认为它把理论阵地让给了《光明日报》、《文汇报》和《新建设》月刊。
创刊时的大公报一直是书册式,一个整版直排,分上下两栏,栏之间留一空白,每栏都加了边框,对折以后即可装订成册(右图所示)。
入民国之后,英敛之无心主持报馆局面。1916年9月,由原股东之一的王郅隆购买《大公报》。1916年10月,王郅隆全面接收《大公报》后,聘请有过办报经历的胡政之为主笔兼经理。二十八岁的胡政之在和英敛之“面洽以后,入馆任事”。胡上任后主持报馆改革。1916年11月10日起,胡政之入馆一个月后,《大公报》由书册式改成了通栏式,将垂直的两栏改成四栏,以后又经过几次改革,改成六栏、八栏。在字号方面也进行了调整,各种字号大小间隔、搭配,改变了原来比较单调的状况,使版面变得错落有致。新文化运动期间,胡政之在主政时掌管言论,在张勋复辟、五四运动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大公报》发表过不少有分量的文章[1]。胡政之也在采访完巴黎和会后辞去经理职务。1923年9月王郅隆在日本关东大地震中丧生,安福系于次年垮台。难以为继的大公报于1925年11月27日宣布停刊。
1953年1月1日,沪版北迁与《进步日报》合并出版全国性的《大公报》,并于1956年9月迁到北京,10月1日出版,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分工报道财经工作。 “文化大革命”中,《大公报》于1966年9月14日停刊,改名为《前进报》,但是只办了103天,也停刊了。
民国时期解放区报纸的历史价值及馆藏介绍
民国时期解放区报纸的历史价值及馆藏介绍本文介绍了解放区的历史背景和区域划分,阐述了解放区报纸的历史沿革及其作用,分析了解放区报纸的历史价值和馆藏情况。
指出解放区报纸全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民生活等方面巨大变革,记录了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文件、命令等史料,是一部内容浩瀚、真实详尽和鲜活生动的历史长卷,有其重要的史料价值。
因此,要采取必要措施,针对馆藏缺藏情况,加以补藏,使其完善。
标签:民国时期;解放区;报纸;历史价值;馆藏介绍一、解放区的历史背景、区域划分和所办报纸民国时期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虽然短暂,但中国社会在这一历史时期动荡起伏,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革。
“解放区”是相对于国民党统治区而言的,是这一历史时期一个特定名词,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
解放区报纸是特指新中国成立以前在中国共产党建立政权地区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转向农村。
1927年秋至1928年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先后创建了井冈山、赣南、闽西、湘赣、鄂豫皖等革命根据地,并建立起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中国工农红军。
到了1931年9月,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并在这里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临时中央政府。
1934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1936年10月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长征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创造力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这一时期的主要报纸有:《红星》、《红色中华》、《红旗日报》等。
2、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在延安宣布成立。
抗战爆发后,第二次国共合作,经国共两党商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成八路军,分布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抗战时期,八路军、新四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英勇杀敌,在敌占区发动民众,进行游击战,在敌后创建了许多抗日根据地,并同时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权。
民国风复古风报纸港风通用模板
感
谢
观
赏
模 板
中外著名 倾情奉献·为你
良知好物 匠心·恒久流传
XXX精心制作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 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添加标题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 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 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 天。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 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 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 天。
类别 3
类别 4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 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 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 天。
精致良品·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精致良品·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03
04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 瀑布挂前川。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 瀑布挂前川。
01 02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精致良品·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添加标题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 银河落九天。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 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精致良品·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添加标题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 银河落九天。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
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添加标题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 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 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 天。
添加标题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 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 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 天。
民国时期的《贵州日报》(1940—1949)
① ,讲 师 ,主要从 事新 闻学方向专业课 的教学 j研究 l 干1
民国时期的《贵州 日报)(1940—1 949)
熊艳 妮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 院 贵州 贵 阳550001)
摘 要 :二 十世 纪 四 十年代 的《贵 州 日报 》与今 天的 中共 贵 州省委 机 关报 《贵 州 日 报》除 了名字恰巧相 同外 ,内容与性质上没有任何联 系。其版式编排与 国民党《中央 日报》大体相 同,体现 出当时报纸的一般形式 ,内容上所涵盖的范围大致与今天的综 合 性报 纸相 当,以反 映本 省 新 闻为 其一 大特 点 。 内容 上具 有 浓郁 的本 土 色彩 ,版 面安 排上也体现 出强烈的时代特征 ,是观察 当时贵 阳市民生活、了解西部媒体发展的一面 镜 子 。
关键词 :西迁 国民党《贵 州日报》 本 土特色 形式特点 中图分 类号 :G219.27 文 献标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00—8705(2013)1)3-115—118
解放前 的中国西南地 区在 旧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版 图上 ,一直处 于边缘地带 ,f【}二 ¨址纪上半叶 , 深 重的民族灾难 中 ,这片一度被边缘 化的土地却意外地获得了一次繁荣 的契机。 l937年 10月 30}_1,罔民政 府决定迁都重庆 ,直至 1946年 4月 30日国民政府发布还都南京令 。在近十年的 ̄tfH-I里 ,巾同的政治中心【大】 战争形式不得 已而西迁重庆 ,一大批经济实体和文化单位也 战事西迁 至四川 、广两 、贵州 、云南等两部省 市 ,对 当 时西 南 地 区的 政 治 、经 济 、文 化 产 生 了 巨 大 的影 响 。贵 州作 为 四川 、 庆 至 云 南 的 l}】问站 ,战 略地 位十分特殊 ,西迁云南的文化单位也多把贵 阳当作 中转站逗 留,有 的就 在 -r贵阳。1936年贵阳全市人 【l】 为 11.5万 ,1942年底便增 至 19.9万 。…231人 口的增 涨 ,时局 的变动 ,为贵州新 闻事 业的发展提供 了契机 。 1937年 4月 调 查 ,贵 阳报 纸 仅 有 5种 ,1944年 增 至 14种 ,这 是 贵 阳报 纸 发 行 的 高 潮 时期 。 279其 中 最 大 者 是《革命 日报》、《贵州晨报》、《中央 日报》(贵 阳版 )、《贵州 Ft报》四家 ,都是 同民党或贵州省政府控制的。其 中《革命 日报》与《贵州 日报》(1940—1949)两者有沿革关系 。1935年 2月 10日创刊的《革命 Fj报》,1940年 1月 1日更名为《贵州 日报》出版 。这里需要说 明 ,民同时期的《贵州 日报》(1940—1949)与解放后的 l}1共 贵 州省委机关报《贵州 日报》除 了名字恰巧相同外 ,内容与性质上没有任何联系 。在抗 战时期两南大后方 贵 州 的特殊环境 中 ,《革命 日报》、《贵州 日报》(1940—1949)出版时间最长 ,其版式编排与 同民党《中央 ¨报》 大 体 相 同 ,体 现 出 当 时报 纸 的一 般 形 式 ,但 以反 映本 省 新 闻为 其 一 大特 点 ,是 贵 阳 四大 报 中最 能体 现 …贵 州本土气息 的报纸。
民国著名《小日报》
时《 小E l 报 》的主编是 民国时期 的 著
名报人 范炯桥 、包 天笑。 1 9 4 7 年 5月 1 6 E t 至3 1 H的 《 小 E l 报 》上 还刊登 了张爱玲 写 的 《 郁金 香 》,在读者群 中影 响很 大 j 在1 9 3 0年至 1 9 3 7年 , 《 小 日报 》 是 上海较 有影 响 的小报 。但是 , 《 小 日报 》也 经历过 一波 i折 的变 故 ,它 至4 0 在1 9 1 9年 4月 1日创 刊 后 ,
觑 的
《 小E l 报 》实 际办J t E i H  ̄ , 问大约 2 3
年 ,成 为上海 出版 时间最 长 的小报 , 其影响 之大 和读者 面之 广 ,是 不可 小
张丹 斧曾将胡适写 的这封信刊登在 《 小F I 报》
第一期 的第 一版。 可 见, 胡适并没有 小看 《 小
E l 报 》这份 小报 。
续 坚持 到 1 9 4 8年秋 天 ,历 经 r近 3 0
个春秋 。
月1 l, E 胡适 给张丹 斧回信说:“ 丹 翁 :你的来信 ,我应该遵命 ,但是
此时忙 , 倘有工夫 , 我一定做点 ‘ 小 文 ’送来。 《 小 日报 》f “ 版后 ,请 送我一份 。” 《 小E l 报 》出版第一期 的时候 ,
俗 民情 、社 会文化 的通 俗报纸 ,读 者对象 是
当时广大 的中下层市 民 ,是人们在 茶余饭后
阅读的 主要报纸 。
韩 天受筹 备创办 《 小E t 报 》的 时候 ,聘请张丹 斧为首任主编 。张
丹斧原名张延礼 .号 丹翁 ,又号丹 甫 、丹父 ,笔名很 多 ,他是 当时上 海颇有名气 的文 人,是著名文学社 团 “ 南社”成 员 ,曾经 做过 《 神州 l报 》编辑 。张丹斧 除了做 过 《 E 小
民国时期我国画报画刊出版管见
民国时期我国画报画刊出版管见作者:闫红果来源:《档案天地》2020年第07期民国时期的画报画刊有别于当今装帧精美的画报画刊,它是一种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真实历史与社会状况的媒介形式。
在“西学东渐”和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报办刊活动的影响下,中国的报界和杂志界掀起了创办画报画刊的热潮。
相对于传统报刊单一的文字报道,画报画刊可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地宣传时事政治、揭露社会黑暗、记录奇闻轶事等,因而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
为回应社会各界民众的期待,大量的官方出版机构和民间力量致力于画报画刊的创办与出版工作。
全面抗战爆发后,画报画刊的出版者或辗转内迁,或深入战争前线,搜集、采编了大量具有爱国主义性质的新闻素材,并加以出版,对激发全民族抗日热情產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文章主要论述了民国时期画报画刊出版的概况,进而分析画报画刊兴盛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画报画刊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民国时期我国画报画刊出版概况(一)民国时期我国画报画刊出版的时间分布时事政治和民众生活是画报画刊新闻采编的重点内容,聚焦国内外时局和社会热点事件是确保画报画刊生命力与影响力的重要遵循。
因生产力发展水平、时代任务、社会主要矛盾、舆论焦点等因素的差异,画报画刊在民国时期各时间段表现出不同的出版态势。
从“辛亥革命”到全面抗战爆发前,“军阀割据”的状态让当局“无暇他顾”,客观上为当时的出版发行事业营造了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各类新闻媒体的思想言论相对活跃,加之摄影技术和出版技术的改进,画报画刊迎来繁荣发展的时代。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内一些大城市和繁华地区相继被日军侵占,在殖民文化和思想奴役政策的笼罩之下,沦陷区的新闻出版事业被控制和改造,进步的媒体和言论遭受毁灭性打击,大量的出版机构和采编人员被迫内迁,期间许多画报画刊被迫停刊,由此导致我国画报画刊出版工作跌入低谷。
解放战争期间,国统区物价暴涨,民不聊生,民众的新闻购买能力直线下降,与此相反的是中共在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战的同时,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关心关注民众的生活,老百姓有条件也更愿意通过通俗易懂的画报画刊来了解战事情况。
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民国报纸
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民国报纸1 人民日报1946—48年2 大众日报1940年3 西北文化日报民国20、28—30年,1937—42年4 解放日报1941—49年5 新华日报1938—46年6 群众日报民国38年7 大公报1917—27、37—48,民国21、24—26、35年8 工商日报1938—42年9 西京日报民国28—29年,1938—43年10 西方日报民国36、38年,1948年11 新秦日报民国13年—16、20—21、23年12 新北平报民国21—23、25—26年13 直报光绪21、22、24、26、30年14 上海报民国18—19年15 觉悟民国11—12年,1920、22年16 金融日报民国36年17 大共和日报民国3—4年18 学灯1924—25年,民国11年19 生活日报1936年20 北洋画报1926—37年21 华商报1941、46—49年22 申报1872—1949年23 民国日报1916—32年、45—47年24 盛京日报1906—43年25 晨报1916—28年26 商工周刊民国16—23年,1929—30年27 石家庄日报民国38年28 诗剧文民国23—24年29 西京平报民国28年30 新秦日报1938.2月31 北平晨报民国24—25年32 国难三日刊民国26—27年33 陕西民国日报民国23年34 民主星期刊民国34年35 大同周刊民国36年36 总统府公报民国37年37 生活月刊1926—29年38 晨报副刊民国11年,1924—28年39 晚报通信1910.6—1910.940 商界周报民国33年41 工人之路1925—26年42 生活日报星期增刊1936年43 努力周报1922—23年44 东北日报1947—49年45 申报图画特刊1935、37年46 时报画刊1912年47 生活民国16—18年48 新闻报光绪22、25、29—32年49 通信宣统2年时事新报临时增刊民国5年50时时。
民国报纸的那些绝妙标题_3000字
民国报纸的那些绝妙标题_3000字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题好一半文”,读者打开报纸,要看什么,先看什么,取决于标题。
旧中国的老报人们对标题制作非常重视,有不少神来之笔,不仅幽默风趣,而且辛辣有力。
上世纪30年代,何应钦任湖南省代省长时,有一年清明节曾去岳麓山扫墓。
当时据官方要求,各报必须及时配发新闻,指令标题为《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其母之墓》。
不料,翌日某报却把标题改为《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他妈的墓》。
虽然字数、题意与原标题毫无二致,且更加通俗易懂,但“他妈的”三个字却又是一句国骂,因此,这一语双关的妙题令当事人啼笑皆非,而广大读者也忍俊不禁。
也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天早晨,丰子恺翻开上海的“新闻报”,一篇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的文章赫然入目。
他不禁大吃一惊,心想:自己素来与人无冤无仇,何以对他这样破口大骂?因而怒不可遏。
待他看完全文,却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有人在针对丰先生的《乡村学校的音乐课》一画进行评论,画中的孩子们一个个张大了嘴巴,跟着拉二胡的先生唱歌。
虽然画面上的人物没有眼睛和鼻子,但读者从他们扬着头,张着嘴的神态中,仍能体会到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正沉浸于全身心地投入唱歌而带来的欢乐之中。
刘继兴考证,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曾这样称赞过丰子恺的这种画法:“用寥寥几笔,写出人物个性。
脸上没有眼睛,我们可以看出他在看什么;没有耳朵,可以看出他在听什么,高度艺术所表现的境地,就是这样。
”这篇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的文章说出了丰子恺画画的特点:人物脸部虽然没有眼睛鼻子,却维妙维肖。
丰老很赏识这篇品评他画作的文章。
事过三十多年,他还清楚记得文章发表的年月和作者的名字。
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陪都重庆,物价暴涨、产品偷工减料,连烧饼、油条也纷纷涨价。
《新民报》编辑程大千将一条物价飞涨的新闻框了一个花边,仿宋词佳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拟了一条标题:“物价容易把人抛,薄了烧饼,瘦了油条”。
大公报
陈占元(1908~2000),1908年10月27日生东玉 广省南海县。1927年留学法国。1934年回国后,曾 在《译文》杂志社、香港《珠江日报》、香港明日 出版社、广西教育研究所等处从事编辑出版及研究 工作。自法国留学归来后,他积极投入到祖国的进 步文化事业中,与巴金、朱光潜等著名作家、学者 合作,做了大量的翻译、写作、编辑出版工作,成 为著名文学翻译家。抗战时期,曾任福建永安改进 出版社编辑部主任。在黎烈文任主编的《现代文艺 丛刊》中有陈占元的《马来西亚的狂人》(长篇翻 译)。他还是香港《大公报》的创始人之一,并于 1942年创办广西桂林明日出版社。
在和平路与哈密道交口,有一幢二层日式楼房,这曾 是著名的天津大公报馆旧址。1902年6月17日,《大 公报》在天津诞生,创刊后很快发展成为华北最大的 报纸,在全国和海外颇具影响。这是历史的机缘巧合? 我觉得更多的是天津这座城市自1860年开埠以来所 形成的独特的城市文化氛围。 “大公报”三个字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教 育家、翻译家严复所写,《大公报》是中国历史上寿 命最长的一张报纸,从天津走出的《大公报》至今仍 在香港出版,发行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6年 被联合国推选为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中文报纸 之一。
王芸生(l901一1980),原名德鹏,天津人。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我国卓越 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王芸生1901年9月26日出生在天津郊区,早年家贫, 曾在天津当学徒。他酷爱读书,尤其对报纸有兴趣,早年曾在<益世报>副刊 发表过《新新年致旧新年书》。1925年五卅运动中,24岁的王芸生和天津各 洋行的青年员工发起组织"天津洋务华员工会",被推为宣传部长,主编工会 的周刊,因鼓动爱国情绪,进行反帝宣传而受通缉,1926年3月被迫停刊, 南走上海,任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都副秘书长,同时与共产党人先后主办 《亦是》、《猛进》等周刊与《和平日报》。1926年底回天津,任国民党天 津市党部宣传部副部长,经常给<华北新闻>写社论。1928年,天津<商报>请 他担任总编辑。从此,这个茶叶铺的小伙计、洋行职员、职业革命者,终于 正式开始了他的新闻生涯。王芸生1929年8月22日应<大公报>总编张季鸾之 请进入《大公报》,成为一名职业新闻记者,从此他的一生就和《大公报》 无法分开了。王芸生历任该报天津、上海、重庆等版编辑、主笔、总编辑。 1931年至1932年,写出七卷本《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当时中日问题是人人 瞩目的焦点,日本史学界非常重视这本书。这本书在当时已成为研究中国近 代史特别是中日关系史必不可少的参考书。王芸生因此一举成名,成为日本 问题专家,深受张季鸾的青睐,也奠定了他在《大公报》的地位。1935年他 一跃成为《大公报》编辑主任,仅在张季鸾、胡政之之下。抗日战争期间, 王芸生在武汉、重庆协助张季鸾主持《大公报》笔政。1941年,任重庆《大 公报》总编辑,成为该报言论的主要撰稿人和该报评论委员会主任委员。抗 战胜利后,王芸生任上海版《大公报》总编辑。1947年2月27日至3月15日, 王芸生以《大公报》总编辑身份参加中国赴日记者团。
民国报纸影印出版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栏目编辑•刘宇阳史料研究民国报纸影印出版的现状、问题与建议摘要:当下民国文献保护计划逐步深入,文章分析了民国报纸的文献价值、存藏状况以及再生性保护的现状;并对民国报纸影印出版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民国报纸存在品种数量不足,大报较多、小报较少,缺乏深度整理等客观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国报纸影印出版应该加强顶层规划、重视地方小报出版和加强专业化深度整理的建议。
民国时期在我国历史上虽然时间短暂,但却是我国历史上风云激荡、承上启下的关键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政治上经历了推翻封建帝制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次重大的政治革命,民主政治日益深入人心;军事上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国内革命战争,最终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旧中国走向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随着传统旧中国国门的打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日益密切,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无不产生激烈的碰撞与交融。
民国文献作为物质载体,全面记载了这一时期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与国家振兴的奋斗历史,记载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并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光辉史实,记载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沧桑变化。
因此,民国文献是我们贯通中华文化发展脉络、开展学术研究不可忽视的文献宝藏。
对于民国文献的整理、保护与出版,自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上世纪80年代以后,大陆对民国文献的整理逐渐重视起来…[1]2011年,国家图书馆联合国内其他文献收藏单位,策划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项目,得到文化部、财政部大力支持。
项目自2012年启动以来,民国文献普查、保护、海外征集等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重要成果,民国文献的整理岀版工作更是进入了快车道。
随着民国文献及其出版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国内逐步形成了一批以出版民国文献为特色的出版社,笔者曾工作过六年的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就是以出版民国文献数量最多、专业化程度最高的出版社之一。
在参与民国文献出版选题规划、图书出版的过程中,笔者对于民国时期各类文献出版所涉及的问题做过一些粗浅的思考,其中关于民国报纸出版的思考尤多,今付诸笔端,以飨学林,期望对今后民国报纸的整理与岀版工作能有一点借鉴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报 刊第一节 报 纸 一、民国时期报纸《新民日报》 民国21年(1932年)8月16日创刊,其政治后台是国民党中统外围组织——复兴社(亦称“蓝衣社”)。
初创时,社址设城内朱家巷。
该报为四开四版铅印。
民国27年县城沦陷,该报停刊。
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民国35年8月16日复刊。
社址改设城内郭西街。
由国民党“军统”贵池组主办。
主要登载国民党中央社的通讯、消息和评论,也登少量的本地新闻、趣事及文艺。
《新民日报》后期,发行人为汪半樵、社长汪征瑞、总编韩世桓,县参议员吴西序为挂名经理。
至1949年4月(解放前夕)停刊。
《池阳通讯》 贵池县参议会小报。
主要报导县参议会活动,及立法委员、国大代表选举情况。
民国24年县成立“池阳通讯社”,即发行《池阳通讯》稿,抗日时期停刊。
民国34年10月复刊,每三日一期,12开毛边纸石印一版。
发行人高碧城,后于民国35年(1946年)改由凌醉石发行。
主编系县参议会议长胡燮庚,不久即停办。
《池阳日报》 民国25年8月1日创刊。
社长吴必德,经理陈剑萍,社址设城内黉门口。
民国27年,贵池沦陷时,该报停办。
《先导日报》 民国28年6月创刊,石印八开一张,发行人汪昌发,是年底停刊。
《贵池简报》 民国33年11月10日创刊,为周双刊(每周三、六),石印八开一张。
民国35年改为日刊,更名为《贵池日报》,由国民党贵池县党部计划委员汪昌发任发行人。
该报刊登县政府新闻与中央社电讯,于民国36年停办。
《复兴晚报》 该报在发行规模上仅次于《新民日报》,其前身为《复兴通讯》,由县政府主办。
民国35年9月3日改名为《复兴晚报》,因每日下午出版故名。
四开石印,每天一张(两版),分配发行达592份。
发行人洪久儒(社长)、王谦(副社长),主编童少衡。
改刊不久,于民国38年1月与《新民日报》合刊,出“联合版”,同年四月停办。
《贵池商报》 贵池商会主办。
民国35年7月1日创刊,不定期,以刊登市场行情广告及货币信息为主,由商会会长方藻清发行。
先后由赵学良、章亚冰任主编。
后因物价飞涨,行情多变,无力撑持而停办。
《新生报》 民国35年5月5日创刊。
为国民党驻贵池四十四军政治部编辑发行的军内报,社址设县城东门外,每份印刷费22元(法币),八开一页,以登中央社消息为主,也登地方新闻,同年9月停刊,共发行146期,省图书馆现存两份。
《贵池导报》 原为三青团贵池县分团主办,不久停刊。
民国38年2月,县参议会为争地方权力,借该报的登记证复刊。
为三日刊,石印,社长凌醉石、桂元寿,主要登国内外新闻及地方事态。
解放前夕停刊,为时不满三个月。
其他小报 民国35年至36年,随着《新民晚报》复刊,乡一级国民党政权也纷纷设置所谓“通讯社”,编印反共的通讯稿,散发各地。
诸如“大地通讯社”(1947年3月29日创刊,社址设城内郭西街10号,发行人袁德铭)、“青峰通讯社”(1947年9月20日创刊,石印十六开单面,社址设城内)、“楼山通讯社”、“力行通讯社”、“春秋新闻社”、“正气通讯社”、“荡寇通讯社”、“正言通讯社”等。
这些小报有的仅出过一期,多的也只有十来期,大都在与同行的倾轧角逐中先后消亡。
二、建国后报纸《贵池报》 1956年10月1日,中共贵池县委在县办《生产小报》(1954年创刊)的基础上创办《贵池日报》,八开二版。
1960年改名《贵池报》,为周双刊四开四版铅印。
1961年停刊。
1981年1月1日复刊。
为四开四版周报。
1982年下半年起改为周双报,地址设池州镇长江路,该报为中共贵池县委机关报。
复刊后的版面内容是:一版刊登地方和国内外重要新闻;二版为地方新闻专版,设有“贵池市场”、“专业户之友”、“生财之道”、“职工生活”、“在校园里”、“当代青年”、“勇于创新的开拓者”等专题栏目;三版以科技为主,设有“农户参谋”、“商品知识”、“信息社会”、“生活顾问”、“科技珍闻”等栏目;四版是文艺副刊和时事文摘,其中文艺版有以“杏花村”命名的文艺副刊,有以“齐山”命名的文化生活专栏。
该报由池州邮电局发行。
1988年发行总量为5099份。
在1985年全省好新闻评选中,《贵池报》1985年10月5日二版的《参军不是为了个人利益》(作者王银汉》获消息二等奖,同年12月14日二版《步入人们心田的足迹》(作者叶宝国)获通讯二等奖。
《池州报》 1969年1月1日创刊,为安徽省池州地区革命委员会机关报。
开始为周双刊(每周二、六出版),四开四版,同年2月起改为日刊(星期日无报)。
该报报导国内外大事(有时出“号外”)和以贵池为中心的全地区重要新闻、评论等。
1972年3月15日停刊。
《池州通讯》 1972年5月,由中共池州地委创办,为五日刊(每旬逢五、十出版)。
初为装帧小册,后改为报纸,四开四版。
1980年3月,因池州地区撤销而停办。
《贵池修志通讯》 贵池县地方志编纂办公室主编的修志报,内部发行。
1983年7月1日创刊,主要刊载本县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地方史话和有关地方志理论文章。
不定期。
每期四开四版。
总共发行14期,至1985年12月停刊。
《防痨宣传》、《贵池防疫》 1983年10月创刊。
贵池县防疫站主编,为内部发行的铅印小报。
四开四版不定期。
1985年12月,上述两报合并,仍以《贵池防疫》刊名出版,其“防痨园地”专栏,继续突出宣传防痨知识。
“文革”时期小报 “文化大革命”中,县城内造反组织,纷纷办小报。
1967年2日,由池州造反司令部出版了《一月革命战报》。
不久,由支左部队主持两派组织联合出版《斗批改战报》(赠刊),取代《一月革命战报》,翌年5月停刊,一些机关、学校也有小报,如贵池中学有《八・二七战报》等,问世不久即停办。
第二节 刊 物 一、民国时期刊物《安徽池州旅京同学会会刊》 于民国12年(1923年)2月1日创刊,由池州旅京学生洪静安、谢汝镇为编辑部干事,不定期出版。
定价每册壹角(银圆)。
北京大诚印书局印刷。
发行处:北京前门外施家胡同青阳会馆安徽池州旅京学会。
该刊第一号载文谈池州各县教育情况,后由于经费拮据停刊。
《杏坛》 为安徽省贵池县杏花村省立第一师范分校校刊。
民国15年(1926年)5月1日创刊。
主要登载师范教育论文、介绍池州人文地理,多为该校学生习作。
《贵池学生同志会会刊》 由原驻贵池省立七中旅宁肄业生、南京成美中学和建业大学贵池籍学生联合主办。
首刊(第一卷)于民国15年2月发行。
该刊的宗旨是“在求学之暇,同仁等共同研究一点学问,讨论关于家乡的几个问题,借会刊发表出来,一方面可以增长我们自己的学识,一方面还可以供给我们家乡”(第一卷《杂俎》第一页)。
自创刊后,连续发行数期,终因经费不足而停办。
该刊部分文章反映了当时学生中的爱国思潮。
《嘤嘤》 为省立第一乡村师范校刊。
由校长沈子修、学生刘汉、陶醉、储士英等,于民国22年春创办。
主要刊载师生评论时政的文章,基本观点是面向农村。
曾载高莫适编写的剧本《到农村去》,代表了当时部分青年的志向,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
民国27年该刊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办。
《百灵》 由在安庆省立高中读书的贵池学生张道元、赵英达、李景白等人筹办,月刊。
民国22年3月创刊,向全省各地图书馆发行,后因该刊与左联安徽分盟有关,遭省当局查封。
《长风旬刊》 抗日战争时期由贵池县文化界抗敌协会主编的油印刊物,登载国民党统治区抗日斗争的文章和评论,不定期出版。
抗战胜利前停刊。
今安徽省图书馆收藏有该刊第三期一份(民国28年9月21日出版)。
《建设月刊》 民国36年3月16日创刊,为双月刊,32开本,综合性杂志。
内容着重介绍贵池的风土民情、物产、人文、兴废等。
社址设城内继武巷。
民国37年因经费无着停刊。
《浚潮》 为贵池昭明国学专科学校校刊。
由《浚潮》学刊社发行,贵池大启堂书局石印。
每期定价2元(金元券)。
民国38年1月10日创刊,不定期。
解放前夕停刊。
二、建国后刊物《池州文艺》 1959年创刊,由贵池县文化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主编,为不定期综合性文艺刊物,内部发行。
1961年,在精简机构中,随县文联撤销而停刊。
《群众路线》 1960初创刊,中共贵池县委机关内部理论刊物,不定期。
公社书记以上干部为主要阅读对象。
《秋浦河》 1971年创办,为民间文学刊物,始名《工农兵演唱》。
1980年改为《贵池文艺》。
1982年12月25日改称《秋浦河》,内部发行。
《贵池党史通讯》 中共贵池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主编,为资料性内部刊物。
1983年6月18日创刊,主要刊登党史研究,革命斗争回忆录、人物传记及党史编写动态等文章。
《杏花村》 1987年由贵池县文化馆创办,艾青题写刊名,为内部发行的文学刊物,不定期出版。
《池州师专学报》 池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按文、理两科分辑。
1987年创刊,以反映该校科研成果,繁荣科教事业为办刊宗旨。
该学报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面向中等学校公开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