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教案-12夜晚的实验-(2)
(六年级语文教案)12夜晚的实验(说课稿)
12夜晚的实验(说课稿)六年级语文教案●一、说教学内容本课生动记叙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夜晚的实验,终于揭开了蝙蝠夜飞秘密的经过。
这一实验结果促使了人们对超声波的研究,并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恩惠。
●二、说教学目标本人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教学参考书、教材制定了以下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及实验的过程。
3、懂得课后练习第2题中引号的用法。
4、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本班学生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和教材,本人设计以下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难点:斯帕拉捷为什么能够解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四、说教法由于本文写的是实验过程,而每一次实验作者的写作顺序都是按先写做法,接着写结果,最后加上实验者的思考和猜想,结构比较相似。
因此,本人采用了教——扶——放的教法。
先精读第一次实验,半扶半放接下来的实验,最后放手让学生自学最后一部分。
●五、说课堂教学语言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个人认为:他们个头大,我个子小,如果我柔柔地说话,我害怕他们会欺负我,不听我的话,因此我的课堂教学语言有点强硬,甚至有的硬梆梆的。
●六、说教学过程本人设计的教学过程是从复习入手,引入新课,再精读课文,最后总结全文,全班再进行合作探究,总结归纳完成重点,解疑释难,突破难点。
教学反思:本人上完这一课后,心里一直萦绕着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不能按照教学设计来完成教学任务?哪个环节出错了?原来是“放”的那个环节,我记得“扶”的那个环节,当时我注意时间是9点整,接下来“放”的这个环节我应该只要五分钟就可以,剩下的五分钟进行合作探究,解决难点那就大功告成了,但我“放”的环节却用去了10分钟,说明我还是没有真正放手去给学生探究。
老师们在研讨的过程中给我提出了以下宝贵的意见:何纪老师首先谈了本节课的亮点:语文味比较浓,语文味较浓的地方表现在:1、抓住语句朗读感悟的第一自然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夜晚的实验2苏教版
夜晚的实验【教材分析】《夜晚的实验》一课,生动记叙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经过,指出正是这次实验,引起了科学家对超声波的研究,才使我们今天能够享受到超声波技术带来的恩惠。
这篇文章,语言平实,学生一读就懂,在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上还是比较难找的;同时它又是一篇有着科学性的文章,如果上不好,就会使语文课走样,成为科学课。
因此就应该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上下工夫。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先说工具性,首先一点就是让学生了解斯帕拉捷实验的过程、方法,这是基础的目标。
基本要求是复述课文,在“补白”的基础上,能够按照“设疑——假设——实验——结果——再反思……”的顺序说一说,重组文章的结构(这样一来,虽然打乱了文章的结构,缺少了几分文学性,但是对于阐述实验过程,能够让学生清晰的了解、训练语言还是有帮助的)。
第六自然段也是一个语言的训练点,一个“啊”字内涵丰富,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人文性方面。
这样的课文传达给学生的应该是一种科学精神,就这篇课文来说,有这样几个方面是值得让学生学习的: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
这样的认识是需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所感悟的。
教师不妨通过追问的方式来达到:看到蝙蝠夜飞的人不止一个人,为什么只有斯帕拉捷会去研究呢?斯帕拉捷实验的科学性在哪里?他为什么会这样设计实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文中一些引号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朗读、复述、梳理信息、探究、延伸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感受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初中六年级语文下册《夜晚的实验》教案(通用14篇)
初中六年级语文下册《夜晚的实验》教案(通用14篇)初中六年级语文下册《夜晚的实验》篇1《夜晚的实验》讲述了科学家从蝙蝠飞行的现象上发现了超声波,进而用这个科学成果造福人类的事实。
在教学中,我抓住“好奇”“奇怪”“ 猜想”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飞行现象上发现超声波的,并从中学习科学家留心观察,勤于思考,潜心研究,孜孜以求造福人类的精神。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任何有意义的发现都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认真实验。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任何有意义的发现都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认真实验。
教学过程:一、激情入境,引入文本1.播放运用超声波来为飞机、轮船导航,超声波治病,超声波勘探的几组CAI课件,让学生体会超声波的广泛用途。
2.你们知道超声波是怎样被发现的吗?它缘于一位科学家的夜间实验。
3.出示课题《夜晚的实验》二、扣题生疑,走近文本1.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2.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我们要善于从这眼里发现问题,再带着这些问题读书,才是有目的的读,才会提高读的效率。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吧!三、扫除障碍,走进文本1.自由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检查认读,读准后再描一描。
3.轮读课文,检查自读。
4.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的问题。
5.交流:你读懂了哪些问题?把你在文中找到的依据读一读。
(通过交流,让学生解决“谁做实验”“做了什么实验”“为何在夜间实验”等几个浅显的问题,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四、读中探疑,深入文本(一)还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再读读读课文,找找答案吧。
1.快速浏览课文,将写斯帕拉捷实验过程的几段标出来。
2.指名读2---3节,看看斯帕拉捷的第一次实验。
(1)找一找斯帕拉捷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2)抓住“总认为”“完全”“不由得惊叫”等词语理解斯帕拉捷的感情变化。
(六年级语文教案)12、夜晚的实验(第二课时)
12、夜晚的实验(第二课时)六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潜心研究、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科学家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斯帕拉捷看到蝙蝠夜晚在天空灵活地飞来飞去,引起了他的好奇,谁能把他心中的问题说一说?(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地飞行呢?)过度:今天我们将围绕这个问题一起探索这个科学的奥秘。
二、学习第一次实验:1、请一名学生起来读课文2-3节,其他学生思考,这一节斯帕拉捷是采用什么方法去探索这个科学奥秘的?结果怎么样?同时用笔在书上做做记号。
2、学生思考,教师巡视。
3、指名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
4、做一个表演,增强课堂情趣:指名一学生蒙上眼睛,突破障碍物。
5、毫无疑问,如果蝙蝠像我们人一样,是用眼睛发现障碍物,现在把它们的眼睛蒙上,他们会像某某某一样撞上障碍物。
但实验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呢?指名学生起来回答第二个问题。
6、这个结果让斯帕拉捷更加奇怪了,因为他从小就认为蝙蝠是靠眼睛来自由自在地飞翔的。
他探索这个科学奥秘的兴趣更加强烈了,谁来把他心中的问题读一读。
(指名读)过度:接下来,斯帕拉捷又将怎么去探索和发现呢?让我们接着跟他去做实验吧。
三、学习其它几次实验:1、让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接下来斯帕拉捷又做了几次实验?抓住其中一次实验,完成表格填空。
现象和问题蝙蝠在夜空飞来飞去,从来不会撞到树上或者墙壁上斯帕拉捷好奇:凭什么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飞行?探索第一次蒙上眼睛敏捷地来回飞翔凭什么来辨别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地飞蛾呢?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结论蝙蝠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夜晚的实验-(2)
三、品读
2. 指导概括课文内容。
3. 组织质疑。
2. 指导阅读2-6自然段。
1)为了揭开这个疑问,
斯帕拉杰进行了几次实验?
分别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2)结合课文内容及小组
交流,用最简洁的语言填写表
格。
实验做法结果结论
第一
次
第二
次
第三
次
第四
次
学生概括。
(抓住起
因、经过、结果等)
学生提出预习中遇
到的问题。
学生浏览课文,抓
住“好奇”“很奇怪”等,
找出相关问题。
学生默读2-6自然
段,画出关键词句,思
考并作批注。
在小组内交流。
同位合作,填写表
格。
先让中下水平
学生概括,再同学间
点评、修改。
相机解答。
通过多种阅读
活动——默读、勾
画、批注、填表,引
导学生反复品读文
本,提高理解、感悟
能力。
结合文本内容,
适时进行语言文字
学生独立完成
“堂堂清”。
板书
设计
分层作业设计(预计完成时间:20分钟)
A类:
1.选抄文中词语,准确熟练掌握。
2. B类: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作业典型错误举例:原因分析:
课后
反思
这堂课的成功点是什么?为什么?。
小学语文《夜晚的实验》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夜晚的实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夜晚的实验内容,知道科学家通过实验探索夜晚的奥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增强对夜晚实验的兴趣。
(3)学会借助资料卡,提高学生的信息整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2)教育学生学会珍惜时间,敢于挑战自己。
(3)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体会作者对夜晚实验的描述,学会借助资料卡进行信息整理。
三、教学准备:1. 课件:课文动画视频、图片、资料卡等。
2. 学具:生字词卡片、资料卡模板等。
3. 场地:教室、实验室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夜晚的实验。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充分理解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感情色彩。
3. 探究实验(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文中的实验过程。
(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3)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4. 资料卡制作(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制资料卡,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步骤等。
(2)学生互相交流资料卡,分享学习心得。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5. 课堂小结(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夜晚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通过课堂上的分段朗读进行评估。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小学语文《夜晚的实验》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夜晚的实验》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夜晚的实验》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短语,如“夜晚”、“实验”、“观察”等。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短语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写作。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分析,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探索精神。
学生能够培养合作和分享的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实验和观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简介课文《夜晚的实验》讲述了一次在夜晚进行的科学实验,通过观察夜晚的生物和现象,学生们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得到了激发。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词汇和短语,能够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写作。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分析,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3.3 任务驱动法教师设计一些实践任务,如观察夜晚的生物和现象,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或引导学生回顾之前的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夜晚的实验》。
4.2 课文阅读与理解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
4.3 知识点讲解与练习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知识点,如词汇和短语的含义和用法。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如发言、讨论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5.2 练习题评价教师对学生在练习题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正确与否和回答的完整性。
5.3 小组合作评价教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如合作态度、分享意识等。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夜晚的实验(2)
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复习导入听写生字词语“蝙蝠、障碍、敏锐、辨别、恩惠”等词语,纠正错误。
(二)精读课文,了解夜晚的实验需要探索的问题过渡:斯帕拉捷夜晚的实验需要探索的问题是什么呢?他又是如何解决的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读课文,跟着他一起去探索,去发现。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从文中你读出了什么?2.出示:意大利科学家帕斯拉捷习惯晚饭后到附近的街道上散步。
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的在空中飞来飞去,却从不会撞到墙壁上。
这个现象引起了他的好奇:蝙蝠凭什么特殊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的飞行呢?(1)夜晚的实验需要探索的问题是:蝙蝠凭什么特殊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的飞行呢?(2)斯帕拉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如何体会到的?请标出关键词语,然后交流:“习惯”、“常常”“好奇”,体会斯帕拉捷注意观察、思考生活中的一些平常现象。
(3)散步的只有他一个人吗?他为什么对蝙蝠好奇?——因为很多蝙蝠灵活的在空中飞来飞去,却从不会撞到墙壁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斯帕拉捷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三)精读课文,品味夜晚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过渡: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
为了揭开这个疑问和惊奇,斯帕拉捷进行了几次实验?分别怎样做的?结果怎样?默读课文第2-6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用最简洁的语言完成表格。
(媒体出示)1.交流:①蒙上眼睛飞得轻盈敏捷不是靠眼睛②堵住鼻子飞得敏捷轻松不是靠耳朵③涂满油漆没有影响不是靠翅膀④堵住耳朵东碰西撞原来是靠听觉2.四次实验弄清楚了什么问题?出示:蝙蝠夜间飞行不是靠,不是靠,不是靠,而是靠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
3.作者在叙述这几次实验过程时有什么不同?生探讨交流:第一次实验文中是从结果(蝙蝠轻盈敏捷的来回飞翔)写到做法(把眼睛蒙上)最后写思考过程(不用眼睛,蝙蝠靠什么来辨别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的飞蛾呢?),写的很详细,运用了倒叙的写法。
第二、三、四次实验知识简单的写出了实验时的做法和结果。
6下12《夜晚的实验》第二课时课案
1.分别指导读,可以加上个“咦”字,读出奇怪的语气。
2.出示“好奇 奇怪 猜想”,让学生连线。
3.思考,为什么第一处问句要用好奇而不用奇怪。
4.读过课文之后,你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话来回答这三个问题。
环节二:相机出示:“啊!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原来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
4.既然劝不住他,那就来赞赞他。
板书:锲而不舍
板块预设四:做出杰出贡献
(学生不一定能答到,教师可以提出来。)
1.为什么说斯帕拉捷是一位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2.超声波的应用有多广泛?
( 不仅……还……)
3.指导读“斯帕拉捷……巨大的恩惠”
板书:做出杰出贡献
学生默读、思考,找出表现斯帕拉捷仔细观察的词语,反复朗读体会。
为了让斯帕拉捷的科学品质能真正给学生以启迪,我以叶澜教授的生命本位理论为出发点展开教学,此理论提出:生命需要尊重、生命需要关爱、生命需要涌动。本节课,我在注重了前两点的基础上,着重彰显了课堂的生命力,学生需要心灵的自由驰骋,智慧灵光的迸发,潜能的释放。生命只有涌动,才能呈现出旺盛的活力、绚丽的多彩性。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要把把思维的空间真正还给学生并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智慧活动作为核心任务之一。因此,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尝试抓住文本最核心的问题(即:斯帕拉捷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扣词析句,广泛的交流,让学生思维的火花自由的碰撞,透过文章的语言文字直抵人物的本质,再通过扎实的语言训练使学生受到智慧的启迪。科普文的语文味也得以自然彰显。
1.如果你是当时的斯帕拉捷,心情怎样?会有怎样的动作?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
2.改变“啊”的读音,读出惊讶的语气。
小学语文夜晚的实验教案
小学语文夜晚的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体验夜晚,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夜晚的美和感受。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夜晚的景色,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夜晚的美。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夜晚景色与内心感受相结合,创作出富有想象力的作文。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夜晚的风景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夜晚的美丽。
学生分享自己看到的夜晚景色,引发学生对夜晚的兴趣。
2.观察与体验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夜晚的校园或周边环境。
学生用眼睛、耳朵、鼻子等多种感官去体验夜晚的美丽,如:月光、星光、昆虫的鸣叫等。
学生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分享与讨论学生回到教室,分组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写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夜晚景色与内心感受相结合,创作一篇作文。
教师给出写作框架,如:开头、中间、结尾。
教师举例讲解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作文更具表现力。
5.学生写作学生根据讨论和指导,开始写作。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问题。
6.成果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展示给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成果。
全班同学对作文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
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学生作文质量: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夜晚的美和感受。
2.学生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观察、讨论、写作等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
3.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次实验课的看法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天文馆,了解夜晚星空的奥秘。
2.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开展夜晚户外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3.结合季节特点,开展夜晚主题活动,如:赏月、观星等。
六、教学反思1.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指导。
2.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3.写作指导要具体、明确,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难题。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2 夜晚的实验 第二课时-
7.指名读,齐读。
8.预设:感受到斯帕拉捷勤于思考,大胆实验,不怕失败,不断探索,打破沙锅问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可贵精神。
第三板块:精读七-九自然段。(5分钟)
图形演示蝙蝠的飞行原理
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5分钟)
第一板块: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斯帕拉捷实验的缘由是什么?从中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4)指导根据板书提示,看图复述第一次实验的情况。
(5)从这一段的叙述中,你感受到斯帕拉捷的哪些可贵精神?
5.默读第4-6自然段,思考:与第一次相比,后几次实验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6.出示句子:
啊!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原来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
这句话用了两个感叹号,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那么斯帕拉捷是怎样进行探索实验,揭开蝙蝠飞行的秘密的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
第二板块:精读第二段。
过渡:斯帕拉捷的实验可能做了很多次,课文写了几次,每次的情况怎样?你能完成下列表格吗?
1.任务驱动
2.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3.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4.导学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1分钟)
预设:
散步时发现蝙蝠在夜空中能自由飞行。从中看出他是一个观察细致,对常见现象敏感,好奇心强的人
第二板块:精读第二段。
(29分钟)
1.出示学程单一:
(1)默读,思考:斯帕拉捷共做了几次实验?分别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次数
实验
做法
实验结果
蝙蝠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六年级语文教案)《12、夜晚的实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2、夜晚的实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3.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潜心研究、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潜心研究、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熟读课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这篇课文写的是著名科学家——,为了解开——所做的——。
3、从第一段的学习,你觉得斯帕拉捷是一位怎样的人?出示句子:“这个现象引起他的好奇:……飞行呢?”板书:好奇二、学习第二段过渡: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
为了揭开这个疑问,斯帕拉杰进行了几次实验?分别怎样做的?结果怎样?默读课文2-6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填好表格。
(媒体出示)实验做法结果结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1.交流①蒙上眼睛轻盈敏捷地来回飞翔②堵住鼻子还是飞得那么敏捷、轻松③全身涂满油漆还是没有影响到它们的飞行。
④堵住耳朵很快就跌落到地2、如果每次实验都用200字写下来,可以吗?为什么?写的时候要有重点。
你们觉得应重点写哪—次实验? (第一次)3、轻读第2、3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样写的。
交流。
(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练习说话。
)①先交代实验的时间、地点,接着写斯帕拉捷的做法,然后写实验的结果,最后写斯帕拉捷的思考。
最新整理六年级语文教案-《夜晚的实验》2
六年级语文教案——夜晚的实验 2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很崇拜科学家,老师也是一样。
可是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不是总是觉得科学实验是一个特别悬乎的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的认识是不是有了一些改变呢
2、我想我们这节课应该至少解决两个问题:〔出示〕
斯帕拉捷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
斯帕拉捷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通过解答第一个问题,我们才能对斯帕拉捷这个人有所了解,才能走进这位科学家;我们了解了斯帕拉捷,才能真正感受到他实验的魅力。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斯帕拉捷为什么想到做这个实验
2、指名读。
3、为什么斯帕拉捷对蝙蝠感兴趣我想散步的人不会是他一个人吧
4、可能我还有一个疑问希望大家帮助解答:我想街道上、树上栖息的动物会不少,可是他为什么对蝙蝠这么感兴趣呢
二、学习课文二-六自然段:
〔一〕整体把握,梳理线索。
1、首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根据表格的要求边读边思考。
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先在书上做上记号,再尝试着填表。
实验顺序
实验设想
实验想象
实验结果
实验后反思
内容总结
〔1〕六年级语文教案——夜晚的实验 2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可是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不是总是觉得科学实验是一个特别悬乎的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的认识是不是有了一些改变呢
2、我想我们这节课应该至少解决两个问题:〔出示〕
斯帕拉捷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
斯帕拉捷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通过解答第一个问题,我们才能对斯帕拉捷这个人有所了解,才能走进这位科学家。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夜晚的实验》苏教版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提出了几个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例如:“课文中的夜晚动物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观察和研究夜晚动物的行为的?”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情景创设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我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夜晚的世界,亲身感受夜晚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
例如,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夜晚的景象,让学生欣赏夜晚的星空、霓虹灯和城市的喧嚣。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些夜晚动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它们的行为特点。这样的情景创设,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夜晚动物的行为和夜晚生命的奥秘。
例如,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我提出了如下问题:“夜晚动物为什么选择在夜晚活动?它们是如何适应夜晚的环境的?”“作者是如何观察和研究夜晚动物的行为的?”等问题。通过问题导向,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掌握课文内容,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夜晚动物的行为特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作者观察和研究夜晚动物的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我还注重课堂评价的多元化,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12《夜晚的实验》苏教版、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展示夜晚的美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7.情感分享:请学生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夜晚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可以采用诗歌、散文等形式,字数不限。
4.通过课文的学习,教育学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关爱身边的人和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了一段关于夜晚探索的有趣经历。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小主人公小强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观察,发现了许多关于夜晚的奥秘。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并正确书写和运用。
2.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和语言特色,提高朗读技巧。
3.学生能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学会运用设问、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学生通过问题驱动法,培养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3.学生通过观察夜晚的实践活动,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需要在小组合作中学会有效沟通,以及如何在探究性阅读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设想: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协作。同时,教师适时提供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其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关爱大自然、敬畏生命的态度,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小学语文《夜晚的实验》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夜晚的实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后注释和查阅资料的方式,拓展知识。
(3)培养观察生活和记录生活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文章的结构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课文中科学实验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生字词卡片。
3. PPT课件。
4. 课后注释及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PPT课件,展示夜晚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和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的科学实验。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课文结构特点。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口头造句。
(2)教师解析课文中的科学实验,引导学生理解其原理。
5. 实践环节:(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6. 总结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3. 观察生活,记录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合作精神进行评价。
2. 学习效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练习和课后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夜晚的实验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
难点
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课前
准备
课件
总第21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这里也有一篇揭示蝙蝠飞行秘密的文章,读一读,看看跟《夜晚的实验》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七、完成练习
课后有这样一个习题,让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也来探究一下好吗?(出示课后练第4题:读一读,说说下面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1)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2)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①通过解答第一个问题,我们才能对斯帕拉捷这个人有所了解,才能走进这位科学家;我们了解了斯帕拉捷,才能真正感受到他实验的魅力。
②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先在书上做上记号,再尝试着填表
③教师要引导其他学生听,思考怎样把表达清楚意思、恰当使用句式。
④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完成,但交流时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见解。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
(1)画出生字,读准字旨,读顺课文。
(2)借助字典并联系下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读生字词,相机字音。
喉咙苍蝇 瞎子 薄膜 油漆
矿藏领域堵住 揭开判断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掌握课文的能力。
⑤补充故事,学习科学家精神。
⑥注意按顺序、步骤来说,说清楚每一步做了什么,让人一听就明白。
板
书
设
计
12.夜晚的实验
细心观察 善于思考 大胆实验 潜心研究
教
后
反
思
仔细揣摩斯帕拉捷实验的过程,我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读到的东西。首先是在内容的理解、主题的把握上,斯帕拉捷的实验不但让我们看到了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大胆实验、不怕失败、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等可贵的精神,而且给人的启示也是多方面的。比如:“失败是成功之母”,“好奇心是科学探究的可贵品质”“科学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怕失败、锲而不舍、大胆实验的人,才能攀登科学的顶峰。”仅此而已还是不够的,我想,我们还应该让学生明白“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一切科学研究都应该造福于人类”。其次是在表达方法的领悟上。四次实验过程不仅启发我们在写比较复杂的实验时要注意“有详有略,突出重点”,还要学习第一次实验是怎样写具体的(写了实验的时间、地点、人物、结果、做法、前后想法,重点写清了想法)。不仅如此,我还发现,写第一次实验时,文中是从结果写到做法最后写思考过程。这种倒叙的写法与通常写法相比(从想法写到做法最后写结果),又有什么优点呢?这些都应该让学生有所领悟,才能启发一部分学生学习文章的构思。
9.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实验过程,作者并没有像第一次一样面面俱到。认真地读四到五自然段,把作者没有写出来的部分通过自己的想象填写出来。大家可以讨论一下作者是怎样写的,这样对你有什么帮助。
10.指名说,只要说得有理就可以了。
11.通过这样几次实验,斯帕拉捷终于发现蝙蝠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一起读第六自然段。
4.指名回答。
5.我们是概括的回答,课文中写得还是比较详细的。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这个自然段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实验猜想,一个是实验后反思。
6.请一个同学把实验猜想部分再来读一读。他读完了,我再来读一读,大家认真听,发现有什么区别吗?(教师在读的时候故意漏了一个“总”字),发现什么?一个“总”说明什么?
3.通读课文,回答揭题时提出的前两个问题。
(板书:蝙蝠 斯帕拉捷)
能不能根据这两个词把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
4.指导分段(出示课件)
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第—段(第1自然段)写蝙蝠在夜空中飞行引起了斯帕拉捷的好奇。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出行的秘密。
第三段(第7—9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实验引起了科学对超声波的研究,使我们享受到它带来的恩惠。
二、学习课文二-六自然段:
(一)整体把握,梳理线索。
1.首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根据表格的要求边读边思考。(出示课件)
实验顺序
实验设想
实验想象
实验结果
实验后反思
2.斯帕拉捷的实验一共分为几次完成的?
3.我们发现有的可以内容可以通过读书直接填写出来,有的不能光看就清楚的。先说第一次吧。这一次书上写的比较详细。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思考与调整
一、导入:
鱼儿在水中有自由来去的本领,人们就模仿鱼类的形体造船,鸟儿在天空有自由飞翔的本领,人类就模仿鸟儿的结构制造飞机。这就是仿生学的例子。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个在仿生学过程中重要的实验。
板书课题: 夜晚的实验(读题)
这是人的常态思维,可能和斯帕拉捷同行的人也可能产生过疑问,但是大家也许就会根据常理认为蝙蝠就像猫一样,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而斯帕拉捷——(启发学生说下去)
7.请同学把实验的过程读一读(即读第二自然段)看到这个词了—— “轻盈敏捷” ?能不能用几句话来形容一下它们是如何“轻盈敏捷”的?
8.斯帕拉捷不由得——惊叫起来。谁来读一读斯帕拉捷的反思。想一想,如果你是他,你会如何来表达?(只要学生说的有理则行)
5.三部分中哪个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为什么?
三、指导书写
大部分左窄右宽或左小右大。
判:左右相等;
添:注意“点”和“捺”。
四、作业
1.描红习字册。
2.朗读课文。
①激发学习兴趣
②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③咙、蝇是后鼻音,在词中读轻声。
④锻炼学生概括能力。
⑤本课生字全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安排好各部分的比例。
总第22课时
有没有发现这个“啊”字呀!这可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字。说说看,在这个字背后隐藏着斯帕拉捷的什么情感?
12.请同学们想一想:科学发现一般要经过哪几个过程,才能有所发现,获得结果。这几个部分能不能调换次序?
13.斯帕拉捷的实验完成了,说说看他在你的印象中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14.科学家能够与众不同,就是在于他们能够抓住细微之处,并且能够打破砂锅问到底。道尔顿有一次为孝敬老母买了一条长筒袜子送回家里,不想老母一见立即不悦道:“孩子,就算你有孝心吧,也不能让我这样的年纪穿这樱桃红的艳色袜子去教堂作礼拜吧。”这一句话把道尔顿说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说:“这明明是正合你老人家穿的深蓝色嘛,怎么会是樱桃红呢?”在场的人见状都哈哈大笑。后来道尔顿又拿各种颜色纸让他的学生去认,终于他成了第一个发现和研究色盲的人。于是他专门就此写了论文,并且留下遗嘱,死后请将自己的眼球拿去解剖,好探清色盲的原因。
2.我想我们这节课应该至少解决两个问题:(出示)
斯帕拉捷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
斯帕拉捷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斯帕拉捷为什么想到做这个实验?
2.指名读。(出示课件)
3.为什么斯帕拉捷对蝙蝠感兴趣?我想散步的人不会是他一个人吧?
4.可能我还有一个疑问希望大家帮助解答:我想街道上、树上栖息的动物会不少,可是他为什么对蝙蝠这么感兴趣呢?
四、学习七-九自然段。
1.斯帕拉捷的实验为后来的研究者打开了一扇门。看看人们都有了哪些收获?
2.能不能用图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一下蝙蝠的工作原理。(出示课件)
3.大家还知道哪些仿生学的事例?
五、复述课文。
1.能不能按照上节课所填写的图表说一说斯帕拉捷实验的过程。
2.小组合作,练说。
3.班级展示。
六、拓展资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2.感受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思考与调整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很崇拜科学家,老师也是一样。可是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不是总是觉得科学实验是一个特别悬乎的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的认识是不是有了一些改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