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 B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C、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 D 、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探究学习 2、【单选题】“高中政治的黄老师在讲授《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时,在基本的知 识学习后,安排了辩论环节,他先让同学们学习辩论规则,然后以小组合作方式明确论点。 辩题为——正方: ‘真理越辩越明’ ,反方:‘真理不会越辩越明’ 。接下来再计算机机房中安 排了一个课时,利用在线论证工具( Showing Evidence )明确论点,利用所学的知识补充论
2、【多选题】 在能力提升工程中, 明确提出建立科学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 这个能力标准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20 分 )( 参考答案: ABD )
A 、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程标准
B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
C、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施指南; 南
D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
(20 分 )( 参考答案:
C)
A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B、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 C、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 D、移 动学习环境
4、【单选题】 为什么在能力标准中分为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
(20 分)(参考答案: D )
A 、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不一样。
B、基本要求关注教师用技术支持教,发展性要求关注教师用,技术支持学生学。
?( )
B. 基本要求关注教师用技术支持教,发展性要求关注教师用技术支持学生学。 C.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的老师参考基本要求,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高的老师参考发展性 要求。
D. 最大程度上关注到信息技术应用的条件差异,以及条件差异所带来的能力提升的限 制。
答案: D
3.《能力标准》是 ( )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是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 力培养、培训和测评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20
分) (参考答案: ABCD )
A 、教师们的技术应用差异性很大,但由于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因此都有提升空间。
B、还有很多老师不能很好地利用现有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C、有些老师虽然掌握了信息技术,并不代表能够很好地在教学中应用。
1
D 、一些教师们对再自己的学科里如何更好地应用技术还缺乏深入的学习。
老师是无法阻止学生开展合作、
B、如果教师所处的教学环境是网络多媒体或移动学习环境,他只要达到“应用信息技 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要求就可以了。
C、以后的课堂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应用信息技术。 D、教师们要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教学问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转变学生的 学习方式。
4、【多选题】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20 分 )( 参考答案: ABCD ) A 、通用软件,是指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通用性软件,例如办公软件、即时交 流软件、音视频编辑软件等。
B、信息化教学设计当然需要先行规划。 C、先行规划,特别是在备课组、学校层面、区域层面进行规划,可以最大限度地将培 训效益最大化。
D 、先行规划,有助于将学习时的任务完成和实践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打通。 六、考试样题
1.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试行 )》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是规范和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
B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D 、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探究学习
2、【多选题】能力标准的五个维度分别是: (20 分 )( 参考答案: ABDEG )
A 、技术素养; B、学习与发展; C、数字资源开发; D 、计划与准备
E、组织与管理; F、信息化环境建设; G、评估与诊断; H、信息化教学设计
3、【单选题】能够联网的机房属于四类信息化典型环境中哪一类?
(20 分 )( 参
考答案: C)
A 、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 B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C、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 D 、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探究学习 3、【单选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20 分 )( 参考答案: C )
A、在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和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中, 交流、探究性活动的。
1、【单选题】“初中生物的李老师在讲解 DNA 重组技术时,利用电子白板的任何切割 技术来模拟 DNA 的切割和拼接,并利用电子白板的记录与回访功能来重现这一过程,加深
了学生们对于 DNA 重组概念的理解。 ”李老师的这一案例可以视为是能力标准中哪一种要 求下的案例? (20 分 )( 参考答案: C)
C、据研究,仅有理论学习是不够的,还要结合示范、实践、反馈和指导,才能实现所 学内容的迁移……
D 、根据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学习特点,强化情景体验环节,确保实践成效,使教师边
4
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
5、【多选题】为什么要强调学习前的先行规划? (20 分 )( 参考答案: ACD ) A 、在当前的信息技术应用实践中,往往需要团队协作来开展,在这种情况下,先行规 划的意义非常重大。
A 、客观自查,明确短板; B、认真研修,积极实践 C、团队协作,规划先行; D、关注技术,不断探究
(20 分 )( 参考答案:
2、【多选题】在能力提升工程中,诊断测评的作用是什么? A 、帮助老师科学诊断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 B、帮助区域管理者了解本区域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情况 C、根据教师的自我诊断为教师推荐应该学习的课程
(20 分 )( 参考答案: ABC )
D 、方便管理者将教师的诊断测评结果与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 评聘和考核奖励等联系起来。
3、【多选题】关于培训课程标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20 分 )( 参考答案: BC )
A 、每位老师都要根据诊断测评的结果,将所有欠缺的课程都要学完。
B、培训课程标准是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研制出来的。 C、培训课程标准中,对于课程实践任务、案例资源、考核评价建议等均有要求,便于 教师们在学习课程时,考虑和开展自己的实践。
3、【单选题】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中,共设定了多少课程 主题? (20 分 )(参考答案: C)
A 、 25; B、 26;C、 27; D 、28 4、【多选题】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20 分 )( 参考答案: CD ) A 、此次测评将通过考试进行。 B、此次培训课程标准所界定的课程主题,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对于自 己短板的内容都要去学完。
B. 依据教师水平的不同标准分为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
C. 标准依据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阶段分为技术素养、 诊断与评价、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
计划与准备、 组织与管理、
D. 达到标准要求,是获得教师资格的基本要求 答案: A
2.为什么在能力标准中分为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 A. 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不一样
A、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是规范与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应 用信息技术的准则。
B、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是各地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应用和测评等工作的 基本依据。
C、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是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准则。 D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是教师培训的基本依据。 5、【单选题】在能力提升工程的第二条里,明确提出“要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 准体系”,提出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的研制, 这表现出培训的那种发展方向? (20 分 )( 参
3、【单选题】在本课程中, “按需施训”中的“需”是指: (20 分 )(参考答案: D)
A 、中小学教师的真实需求; B 、中小学教师的客观需求
C、中小学教师的现有能力水平; 间的差距
D 、是国家所要求的能力标准与教师现有能力水平之
4、【多选题】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20 分 )( 参考答案: AB )
C、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的老师参考基本要求,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高的老师参考发展性
要求。
D、最大程度上关注到信息技术应用的条件差异,以及条件差异所带来的能力提升的限
2
制。
5、【多选题】能力标准的三个特点分别是: (20 分 )( 参考答案: ACD ) A 、关注差异; B、指向前沿; C、面向应用; D、聚焦专项 四、理解标准内容要求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测试题及答案
一、理解能力提升工程
1、【单选题】 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哪四个关键 词来描述: (20 分 )( 参考答案: B)
A 、培训、实践、应用、测评; C、能力、培训、测评、应用;
B 、标准、培训、测评、应用 D 、标准、培训、实践、应用
据,并利用这个工具点评彼此所选择论据对于论点的支持力度,
支持力度不够时再上网寻找。
教师在过程中通过点评、 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检验论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接下来, 安排一
个课时开展面对面辩论, 前期的准备使辩论质量得到保障, 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辨
能力的提升。 ”魏老师的这一案例可以视为是能力标准中哪一种要求下的案例?
考答案: C)
A 、面向实践、面向应用; B、关注教师差异; C、科学化、专业化; D、普适性、通用 性
三、了解标准结构和特点
1、【多选题】 在能力标准中, 分别从两个方面描述了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 准,这两个方面是: (20 分 )( 参考答案: CD )
A 、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 C、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
B、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学生应更有机会个人体验、交流、互动、应用与合作。
C、在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技术应用环节中,部分学生可以和电子白板或触控电视可以 进行少量的互动。
D 、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学生应更有机会个人体验、交流、互动、应用与合作。 五、明确自己努力方向
1、【多选题】为了在能力提升工程中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应该: ABC )
C、能力提升工程非常重视学用结合,因此并不是学完内容就可以了,还要讲所学的内 容在实践中去应用。
D 、训课程标准是在能力标准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回答“哪些课程、什么样的课程有 助于帮助教师获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问题” 。
5、【多选题】能力提升工程的创新主要是为了回答哪两个问题
(20 分 )(参考答案: AD )
A. 规范与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 B. 培养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 C. 在全国学校范围内推广信息技术
D. 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 答案: A
5
D、 27 类课程主题名称就是老师们真实学习时的课程名称。
4、【多选题】在能力提升工程里,为什么强调要将课程学习和现场实践、网络研修和校 本研修结合起来? (20 分)( 参考答案:) BCD
A、只有能力提升工程的相关培训有这个要求,因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特别需要对于信 息技术的亲身体验和操作。
B、在能力提升工程中, “应用”是其重要指向之一,而现场实践、校本研修等是将推 进学用结合的重要方法。
B、学科软件,是指特别适合用于某些学科的软件,如几何画板、在线地图、听力训练 软件、虚拟实验室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数字教育资源,是指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主题学习资源包、电子书、专题网站
3
等各类与教育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字资源统称。
D 、技术资源,是指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等资源统称。
5、【多选题】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20 分 )( 参考答案: ABCD ) A 、在简易多媒体环境下的技术应用环节中,学生的主要行为是观看、思考、感悟、根 据提示进行练习等……
A 、如何关注差异?
B、如何区分能力?
C、如何实施培训?
D、如 何促进 应
用?
二、了解标准研制背景
1、【单选题】课程中所提到的、作为映象教育的信息技术发展风向标的报告是: (参考答案: A )
(20 分 )
A 、地平线报告; B、新媒体报告; C、新地平线报告; D 、21 世纪学习报告
2、【多选题】之所以说教师们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