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测井储层参数研究规范 - 2015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20
孔隙度交会图检验
渗透率杆状图检验
一、测井储层参数研究规范
(5)有效厚度下限标准的确定 确定有效厚度是以经过地质检验、校正 到气藏状态下的测井计算储量参数为基础, 以单层试油资料为约束条件,通过各种交会 图和敏感实验,参考国内外气层下限标准, 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和测井新方法佐证,综合 制定出油气田有效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 性的下限值,最终提供可靠的有效厚度。
(6)流体界面确定及流体性质划分
综合运用阵列感应(侧向)、偶极声波、核磁、 电缆地层测试等测井技术,结合中途或完井测试资 料,准确地划分流体性质、确定流体界面;建立流 体性质识别图版。
测井资料精细处理
有效厚度统计与储层参数集总 完成文字报告
苦梅 寒花 来香 自
2.54
2.5
0
2
4
孔隙度
6
8
10
12
大北1井地层因素与孔隙度关系图
1000
百度文库
y = 3.3511x-1.4326 R 2 = 0.9323
地层因素
含水饱和度模型
Sw
n
100
abRw m Rt
地层水电阻率
• 地层水矿化度+地层温度+图版 • 纯水层反求 • 根据自然电位幅度计算
岩 电 参 数
10 0.01
0.1 孔隙度
1
大北1井电阻率增大率与含水饱和度关系图
100
y = 1.0074x-1.8793 R 2 = 0.9827
电阻率增大率
10
1 0.1
含水饱和度
1
一、测井储层参数研究规范
(4)解释模型的地质检验
测井储层参数计算模型建立的是否合理,参数计 算的结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需要用实际岩心分析资 料来检验,这也是测井储层参数研究的重要环节 。
Perm = f ( Por,Vsh ) Perm = f ( Swi ) ……
迪那2气藏泥质含量模型
100
泥质含量
10 y = 7.9007e0.1857x R2 = 0.5613 1 0 5 钍 10
2.66 2.7
15
y = -0.015x + 2.6638
R2= 0.8629
密 度
2.62 2.58
• 试验分析资料:油气水分析、常规物性、岩电、相渗、 毛管压力、覆压孔渗、粒度分析、 核磁、薄片鉴定、铸 体薄片鉴定等试验分析资料
一、测井储层参数研究规范
(2)测井资料的质量检查与预处理
• 测井资料质量检查:为确保测井储层参数计算精度,在所有工作之 前首先对参与研究的测井资料进行质量评价,对每条曲线进行检查, 确保测井曲线质量全部合格。 深度匹配:对同一个测量井段内的不同趟次测井之间的深度误差进 行校正,使得在同一深度的各条测井曲线的响应值来自同一深度地 层。 测井曲线标准化:利用岩性稳定且分布范围广的地层的测井响应, 消除由于仪器不同、刻度标准不同以及操作方式不同所产生的系统 误差。 岩心深度归位:消除钻井深度与测井深度之间存在的系统误差,确 保岩心分析试验样品的深度与测井深度保持一致。
测井储层参数研究的内容
• 基础资料的搜集整理 • 测井资料的质量检查与预处理 八 项 内 容 • 建立解释模型、确定相关参数 • 解释模型的地质检验
• 下限值的确定及流体性质的划分
• 测井资料的精细处理 • 储层参数的集总与提交 • 完成文字报告
一、测井储层参数研究规范
(1)基础资料的搜集整理
• 基础资料:地理位置、构造位置、地质分层与储盖组 合、储层岩性、物性及流体性质、 油气藏类型等 • 工程数据:中途测试与完井测试数据、钻井液参数、 井身结构 、工程事件 • 录井、取心与油气显示:岩屑录井资料、气测显示数 据、取心资料
§3.3 碎屑岩储层测井储层评价
测井储层参数研究规范 碎屑岩储层基本特征 泥质砂岩储层评价方法
测井储层评价程序简介
一、测井储层参数研究规范
建立一套横向上适合某一地区或某一构造区带, 纵向上针对某一层系或某一油组甚至是某一岩性 段的解释模型,并确定相应的解释参数;
确定储层的有效厚度下限,建立研究目标区储层 的流体性质的判别标准; 通过精细处理得到精确的泥质含量、孔隙度、饱 和度和渗透率参数,为各级储量的上交以及油气 田的勘探和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一、测井储层参数研究规范
(5)有效厚度下限标准的确定
• 试油资料约束法 • 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 • 交会图法 • 敏感性分析 • 借鉴国内外相同类型油气藏的取值下限 • 多参数判别分析确定有效厚度
有效厚度下限标准的确定
• 试油资料约束法
有效厚度下限标准的确定
• 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
有效厚度下限标准的确定
泥质含量
Vsh = f ( gr )
Vsh = f ( sp ) Vsh = f ( th ) Vsh = f ( gr, sp ) ……
孔隙度
Por = f ( den )
Por = f ( ac ) Por = f ( cn ) Por = f ( den,cn ) ……
渗透率
Perm = f ( Por )
第三章 测井储层参数计算 及油气层评价
主讲:王贵文 徐朝晖
89733435 13701115672 wanggw@cup.edu.cn
18701380799
xuzh211@163.com 地质楼824西
wgw2139@sina.com 地球科学学院
地质工程
内容回顾
第三章 测井储层参数计算及油气层评价
•
•
•
根据现有资料和储层参数研究的实际情况需要进行的其他方面的 相关校正,如井眼校正、侵入校正、泥饼校正、天然气校正以及对于 遇阻井段的曲线编辑校正等。
一、测井储层参数研究规范
CNL-DEN 测井曲线质量分析
一、测井储层参数研究规范
密度测井系列与电阻率测井系列深度校正分析
一、测井储层参数 研究规范
内容回顾
§3.2 测井综合解释基本方法
划分储集层/渗透性地层 岩性识别及孔隙度确定 油气层识别及评价方法 渗透率确定及产能预测
提纲
§3.1 储层类型划分及基本特征 §3.2 测井综合解释基本方法 §3.3 碎屑岩储层测井储层评价(参 数计算及油气水层解释) §3.4 碳酸盐岩储层测井储层评价 §3.5 特殊岩类储层测井储层评价
分析渗透率
分析孔隙度
1
A
B C
6 4 2 0
0.1
0.01 0 2 4 6 8 10
1
1.5
2
2.5 歪度
3
3.5
4
分析孔隙度
有效厚度下限标准的确定
• 敏感性分析
有效厚度下限标准的确定
• 借鉴国内外相同类型油气藏的取值下限
饱和度下限的确定
• 利用试油资料确定 饱和度下限
• 利用相渗试验确定 饱和度下限
10 8
分析孔隙度
分析孔隙度与分选系数关系图
6
• 交会图法
4 y = 2.9483Ln(x) + 15.482 2 R = 0.8035
2
0 0 0.02 0.04 0.06 0.08 0.1 0.12 0.14 分选系数
大北1井区分析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图
10
分析孔隙度与歪度的关系图 10 8 y = 71.219x -3.454 R 2 = 0.8839
§3.1 储层类型划分及基本特征
§3.2 测井综合解释基本方法
§3.3 碎屑岩储层测井储层评价(参数计 算及油气水层解释) §3.4 碳酸盐岩储层测井储层评价 §3.5 特殊岩类储层测井储层评价
内容回顾
§3.1 储层类型划分及基本特征
储集层定义及特点 储集层参数 储集层的侵入
- 侵入过程及特征
15 10 5 0 10 15 20 25 30 35 40 其他 分析泥质含量
大北102、101、1、2四口井岩心与测井孔隙度对比图
20
10
15
20
25
30
35
40 其他
测井泥质含量
泥质含量直方图检验
15
测井计算孔隙度(%)
db102
10
db101 db1
5
db2
0 0 5
岩心分析孔隙度(%)
10
交会图
杆状图
直方图
分段统计
泥质含量
孔隙度
渗透率
饱和度
一、测井储层参数研究规范
(4)解释模型的地质检验
分段统计检验
井名 深度段 测井计算 泥质含量(%) 岩心分析 泥质含量(%) 绝对误差 (%) 相对误差 (%)
4780.0~4800.0 4838.0~4850.0 4850.0~4880.0 201 4885.0~4906.0 4970.0~5000.0 5048.0~5062.0
21.2 28.1 29.2 32.9 19.5 22.5
24.9 30.9 32.5 31.1 22 25.3
3.7 2.8 3.3 -1.8 2.5 2.8
14.9 9.1 10.2 5.8 11.4 11.1
迪那2气田分析泥质含量直方图
25 20
% %
迪那2 气田测井泥质含量直方图 25 20 15 10 5 0
测井资料标准化
Y1-24
Y1-X63
Y1-5
取心井泥岩段AC与深度关系图
一、测井储层参数 研究规范
岩心深度归位
钻井深度与测井深度差异
方法:
1)岩性与测井响应一 致性
2)岩心分析孔隙度与 三孔隙度曲线相关分析
一、测井储层参数研究规范
(3)建立解释模型、确定相关参数
根据岩心分析资料与相应的测井资料之间的关系, 选择与试验分析资料的相关关系最好的测井曲线,采用 “岩心刻度测井”的方法,通过交会图确定出二者之间 的函数关系,由这些函数推导出各种储层参数的计算模 型和相关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