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内训师,跨文化内训讲师戴愫老师的跨文化课程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跨文化交际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和实践,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增进跨文化意识,提高相互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理解和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2.熟悉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和概念;3.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沟通策略和技巧;4.培养跨文化意识和灵活性,提高文化敏感度;5.发展解决跨文化冲突和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导论- 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重要性- 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跨文化交际的挑战和机遇2.跨文化意识培养- 学习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习俗和价值观 - 理解文化影响对行为和沟通方式的影响 - 培养尊重和接纳不同文化的态度3.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框架- 霍尔的高/低上下文文化理论- 霍芬斯泰德的文化维度模型- 艾德·霍尔的地区交际模型4.有效跨文化沟通策略- 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 社交礼仪和文化差异- 适应文化差异的沟通策略5.跨文化冲突解决- 跨文化冲突的类型和原因- 解决跨文化冲突的技巧和策略- 跨文化团队合作和冲突管理6.跨文化交际的实践案例-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和讨论- 文化差异引发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跨文化解决方案的实践经验分享四、课程评估课程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参与度和课堂表现;2.小组项目和演讲;3.论文或研究报告;4.跨文化交际模拟实践。
五、参考资料- Lustig, M.W., & Koester, J. (2019).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Jandt, F.E. (2019).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dentities and relationships.- Samovar, L.A., Porter, R.E., & McDaniel, E.R. (2017).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六、备注该大纲仅供参考,教师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并在课程开始前向学生说明具体要求和安排。
跨文化沟通教学大纲

跨文化沟通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跨文化沟通是当今国际间交流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而文化间的碰撞也日益频繁。
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各国间的沟通与理解,跨文化沟通教育变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性,增进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跨文化沟通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跨文化沟通的基本技能,如语言能力、非语言交流等;3. 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性和跨文化理解能力;4. 提高跨文化团队协作的能力;5. 培养学生在跨文化环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1. 第一阶段:跨文化沟通基础知识- 了解跨文化沟通的定义与重要性- 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差异- 学习跨文化冲突的成因及解决方法2. 第二阶段:跨文化沟通技能培养- 提高语言能力,包括英语口语表达和听力训练- 学习非语言交流技巧,如肢体语言、微表情等- 模拟跨文化交流场景,进行实际操作练习3. 第三阶段:文化包容性和跨文化理解- 学习不同文化间的共性和差异性- 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性和尊重他人文化的态度- 分析文化背景对沟通的影响,促进跨文化理解4. 第四阶段:跨文化团队合作- 模拟跨文化团队合作项目- 学习跨文化团队协作的技巧和策略- 解决跨文化团队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5. 第五阶段:解决跨文化环境下的问题- 探讨跨文化环境下可能出现的问题- 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模拟真实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讲授基本概念、案例分析等;2. 情景模拟:模拟跨文化情境,进行实际操作练习;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跨文化沟通问题及解决方案;4. 实地考察:走出课堂,走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实地考察活动。
五、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表达能力等;2. 作业考核:包括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等;3.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跨文化沟通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跨文化交流培训课程设计

跨文化交流培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跨文化交流的基本概念,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行为和规范。
2. 学生能掌握至少三种跨文化交流的策略与方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运用。
3. 学生能了解世界主要文化圈的价值观、信仰、礼仪习俗等,并分析其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目标语言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能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恰当的口头和书面表达。
2. 学生能在跨文化情境中运用倾听、观察、分析等技巧,准确理解对方意图,避免误解。
3. 学生能运用所学跨文化交流策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文化冲突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尊重并接纳不同文化,树立平等、开放、包容的文化观念。
2. 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表现出自信、耐心和尊重,敢于面对文化差异,勇于挑战自我。
3. 学生通过跨文化交流,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国际视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本课程针对的学生群体为具有一定语言基础和交际能力的高中生,课程性质为实践性、互动性强的跨文化交流培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掌握跨文化交流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跨文化交流基本概念与原则- 文化差异对交流的影响- 跨文化交流的定义与特点- 跨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2. 跨文化交流策略与方法- 非语言交际技巧: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 语言交际技巧:语速、语调、礼貌用语等- 文化适应策略:尊重、同理心、开放性等3. 世界主要文化圈概述- 亚洲文化:中国、日本、印度等- 欧洲文化:英国、法国、德国等- 美洲文化:美国、巴西、加拿大等- 非洲文化:埃及、南非、尼日利亚等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跨文化交流基本概念与原则第二周:非语言交际技巧第三周:语言交际技巧第四周:文化适应策略第五周:亚洲文化概述第六周:欧洲文化概述第七周:美洲文化概述第八周:非洲文化概述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跨文化交流的知识与技能。
跨文化管理培训师,跨文化管理课程戴愫的跨文化课程大纲

打破文化围墙——文化罗盘打造高绩效团队课程简介:这堂课所着眼的文化,不是指某个国度或国度里的人,东方和西方也不是靠经线和纬线来划分的;文化被放在四大维度中分析。
本课程提供的文化性格测评工具,将帮助您认识到自己和团队分别处在每个文化维度中的哪个具体位置。
学员们将一起讨论如何与不同文化性格的同事、上级和下属共处,不同文化性格的员工怎样搭配协作最高效,以及团队内发生冲突时,怎样利用“三角对话”来达成一致。
课程会附赠三个工具:文化性格测评工具、三角对话问题模版、个人行动表。
课程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双边文化”(如中美、中英、中法、中德、中日、中韩、中俄等)和“多元文化”的培训方案。
适用对象:跨国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版块一认识跨文化冲突的根源“我的世界”和“你的世界”版本不同关于跨文化的三大迷思:1.世界是平的2.文化有国界3.存在通用的文化版块二分析文化的四大维度行为指南:特殊主义vs. 普遍主义沟通方式:泛指沟通vs. 特指沟通时间观念:多向时间vs. 单向时间自我意识:集体主义vs. 个人主义版块三版块四版块五测评工具完成测评问卷,绘制自己的文化罗盘共同绘制团队的文化罗盘比较两个罗盘:如果在某个维度上相异的分数大于10,则警灯亮起,说明在此维度上的文化性格差异大到有可能产生冲突打造跨文化沟通策略如何让多元文化团队内部成员和谐地提出反对意见?如何分别有效说服特殊主义/普遍主义文化性格的同事?在和特指沟通文化性格的同事确认信息时,有哪几个层次?如何让多向时间文化性格的同事与单向时间文化性格的同事调整成一致的步调?在集体主义文化的团队里,怎样既能拿到下属的真实反馈,又不牺牲自己的权威?在个人主义文化的团队里,怎样把控局面,实施有效监督?处理跨文化冲突发生冲突时,两种做法选择:如果此冲突属于金字塔底层的冲突(行为、习惯、才能、偏好),那么策略是调整自己的行为,灵活地迎合对方的文化性格如果此冲突属于金字塔顶层的冲突(生命意义、身份、价值),那么策略是用“三角对话”找出异议背后的真正原因,尝试达成妥协三角对话:“我”、“你”、“最小利益共同体”“我”当时的感受是?“我”的委屈是?“我”想说的是?“你”当时的感受是?“你”的委屈是?“你”想说的是?“最小利益共同体”当时的感受是?“最小利益共同体”想对“你”和“我”说的是?“我”现在感觉怎样?“我”心里有什么在发生变化?“我”现在能做什么来改善我们的关系?什么时候做?版块六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文化性格分析讨论:加拿大坎沃尔公司为何最终没能谈成和中国某家壁纸厂的合作?文化敏感性练习:德国记者怎样说服瓜国的两位女性高官,答应其参加瓜国的神秘花园节,并做现场报道?文化冲突管理演练:日本的潜在客户得罪了你的美国合作商,你该如何调解冲突,化危机为机会?。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设计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设计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和技巧,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敏感性。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沟通技巧,同时增加对其他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二、教学目标1.了解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历史和发展;2.理解文化的定义和要素,掌握文化差异的分类和解读方法;3.掌握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和解决跨文化冲突的方法;4.培养跨文化意识和敏感性,增加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5.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1.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历史和发展a.跨文化交际的定义b.跨文化交际的历史和发展趋势c.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和挑战2.文化的定义和要素a.文化的定义和特点b.文化的要素:价值观、信仰、行为规范等c.文化因素对交际行为的影响3.跨文化差异的分类和解读方法a.地理文化差异:气候、地理环境等b.社会文化差异:宗教、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c.非语言文化差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目光接触等d.解读跨文化差异的方法和技巧4.跨文化沟通的方法a.语言和交流方式的适应性b.姿态和守则:尊重、礼貌、包容、灵活c.解决跨文化冲突的方法:倾听、理解、互动5.跨文化意识和敏感性的培养a.增加对他人文化的理解和尊重b.提高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认知c.跨文化体验的重要性和方法6.跨文化交际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a.跨文化交际的挑战和困惑b.跨文化交际的成功案例和实践经验分享c.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估和提升四、教学方法1.授课讲授:概念、理论的讲解和分析2.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问题研讨3.视频观摩:真实场景的跨文化交际实例观看和讨论4.角色扮演:模拟跨文化交际场景,进行实践操作5.跨文化体验活动:参观文化场所、参与文化节庆等五、教学评估1.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小组报告、课后阅读和思考题2.期中考试:对课程知识和理论的检测。
对话技巧课程,对话技巧专家之云中协作——倒部门墙,造舒适云

2) 努力工作/尽情玩乐型文化(the work hard, play hard culture) * 低风险、快回馈,如销售部门、制造部门 * 行为特征 * 与其协作的策略
跨文化培训专家:戴愫老师
2) 努力工作/尽情玩乐型文化(the work hard, play hard culture) * 低风险、快回馈,如销售部门、制造部门 * 行为特征 * 与其协作的策略
跨文化培训专家:戴愫老师
2. 找到各部门亚文化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发 展协同文化 1)价值观:协同文化的核心
* 用三张问题列表(共同愿景,从愿景到使 命,从使命到价值观)确认员工对价值观有 真正的思考 * 让协同价值观落地:建设目视系统、编制 企业内刊、设置协作准则、讲协同故事、丰 富激励协同手段、明确升迁标准
跨文化培训专家:戴愫老师
2) 英雄人物:将协同文化人格化 * 发掘可以培育的英雄人物 * 在公司后院里早就好莱坞式的英雄人物
跨文化培训专家:戴愫老师
3) 仪式典礼:富于表情的仪式典礼将协同 文化在员工心目中保持崇高地位 * 可以是铺张华丽场面或是简单朴素的活动 * 全员协同誓师大会、揭英雄榜,签军令状 、壮行酒等
云中协作——倒部门墙,造舒适云
跨文化培训专家:戴愫老师
课程将“跨部门协作”比作“云中协作”。因为,云,处在高空,飘忽不 定;跨部门协作是高风险的,效果也是难以预测的。如果协作成功,公司会 嬴个大满贯,如果协作失败,全盘皆输。为了让跨部门合作成功,我们要造 舒适云,让员工在协作中有安全感、认同感、满足感,从而主观上乐意协作 。
4. 五步法建立跨部门合作计划 * 行动人(何人) * 行动目标(何事) * 行动时间(何时) * 后续检查 * 总结复盘
《跨文化交流》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生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跨文化交流是多元文化世界充满挑战性的一个问题,在跨文化接触日益增多,特别是中国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各地的今天,培养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十分重要。
本课程是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知识选修课程,其他相关专业也可选修。
课程以国内最新出版的跨文化交流教材为基础,双语授课,帮助学生了解跨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了解文化差异和不同的文化模式,增加不同情境下的跨文化交流素养,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2.设计思路:《跨文化交流》课程设计的出发点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流的现实与挑战。
课程包括三大模块,第一模块为跨文化交流理论研究,介绍文化与交流的关系、研究理论、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存在的沟通障碍以及克服跨文化沟通障碍和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技能与方法。
第二模块着眼于世界文化多样性,学习了解另外一种文化,包括世界不同区域代表性国家的文化、亚文化等,从中加深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加深对世界各国文化差异及文化共通性的把握。
第三模块为不同情境中的跨文化交流,探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在商务、教育、医疗等情境中产生的跨文化交流问题,以有效提升具体情境下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跨文化交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增加对不同文化的感知、理解和分析能力,了解国内外跨文化交流研究的最新成果,提高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以便在多元文化世界中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1 -进行有效交流和合作,助益未来事业的跨文化发展,也为以后从事对外交流与跨文化传播打下有益的基础。
三、学习要求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1)按时上课,认真投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堂练习和讲演展示,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2)按时按要求完成课后巩固练习作业和课前预习预热作业。
这两者对于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的展开都非常重要,都要求认真对待并积极完成。
跨文化对话,跨文化对话课程戴愫跨文化能力系列课程共24页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跨文化对话,跨文化对课程戴愫跨文 化能力系列课程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跨文化培训课程设计

跨文化培训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部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跨文化沟通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特点和差异,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跨文化沟通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跨文化沟通问题,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沟通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的态度,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跨文化沟通的基本理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特点和差异、跨文化沟通技巧和实践案例。
教学大纲如下:1.跨文化沟通的基本理论:介绍跨文化沟通的概念、意义和作用,讲解跨文化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特点和差异:分析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沟通特点,探讨其他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差异。
3.跨文化沟通技巧:教授如何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沟通环境,掌握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技巧。
4.实践案例:分析典型的跨文化沟通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本章节的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角色扮演法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讲解跨文化沟通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
2.讨论法:分组讨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特点和差异,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跨文化沟通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角色扮演法:设置模拟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跨文化沟通,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章节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籍、多媒体资料和网络资源。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跨文化沟通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
2.参考书籍: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跨文化沟通书籍,丰富理论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跨文化沟通的实践案例。
4.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最新的跨文化沟通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
跨文化沟通内训方案

第一部分:课程大纲《跨文化沟通》培训受众:中高层团队培训收益:◆了解全球化趋势和跨文化的重要性◆学习比较文化的模型,使学员对中外文化的差异◆了解世界上几种主要文化的主要特征◆学习跨文化沟通模型和主要方式方法◆体验跨文化沟通训练课程背景:本课程是专门为中国跨国经营企业及需与外国文化接触的机构设计的特训课程。
该培训课程将传授给您跨文化沟通所需的有效途径、方式和技巧,使您在多元文化间的交流沟通能力有所提升。
课程价值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了全球化发展的阶段,其经营的环境不再是单一的本土化经营,而是多种文化主体和多种差异很大的文化环境,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企业的跨文化管理问题。
要进行成功的跨文化管理,跨文化沟通则是重中之重。
事实上,全部的管理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信息转换。
这种沟通与转换的有效性几乎全部依赖人与人之间、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的相互理解。
在跨文化的经营环境中,管理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跨文化的沟通尤为重要。
从全球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持有不同世界观、价值观、语言、行为的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相互理解和交往,因此跨文化沟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如果不能进行很好的跨文化沟通,由于风俗习惯、行为举止、价值观方面的差异会给管理带来很大的障碍。
❖课程大纲:专注·专业·共赢◆什么是跨文化沟通◆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技巧◆影响跨文化沟通的主要因素◆感知◆成见◆缺乏共感◆种族中心主义◆跨文化沟通成与败-怎样排除跨文化沟通中的障碍?◆文化差异与沟通方式差异◆跨文化沟通主要障碍◆跨文化沟通策略与技巧◆跨文化视角的多元文化下商务沟通技巧◆有哪些主要的国外交流方式以及它们的文化内含?◆为了与西方人有效的交流,您必需哪些常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调整外企的中国员工的交流方式以便更好的适应国际商务?第二部分:讲师背景介绍专注·专业·共赢讲师:唐荣明兼任下列单位教授:美国Saybrook University及St Mary College, Carlifornia 硕士和博士导师,领导力专业;丰富的管理经验:曾在1989年与人合作在美创建中国村餐饮,用卖当劳的方法来战胜附近的麦当劳、肯德基及汉堡王,曾先后任世界百强公司Texaco常年项目经理、美国PVG中国首席(CEO);以“文武双全专家”著称,为中外企业六百余家客户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超过1000场的培训与演讲经历,受训学员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达二万余人;超越教练方法论创始人、5-维竞争力系统创始人、NLP意识结构法(VLM)创始人、“3-StepCoaching”教练术创始人;具有外企高管背景的实战派培训师、全国多家培训机构签约讲师、企业战略咨询师;中英文双语授课能力,曾在26岁时(1988年)赴美国教英语,并有英文著作多本;在32岁时成为美国CIIS大学管理博导、核心教授,担纲领导力教练课程,有“全美最年轻的管理博导”之称;主讲课程:《超越领导力》、《巅峰执行力》、《教练式领导》、《教练式领导基本技能》、《如何激励与辅导下属》、《如何进行有效反馈》、《创建学习型组织》、《创新性解决问题》、《高效5-纬竞争力系统》、《变革管理》、《企业文化打造》、《打造高效团队》、《高效沟通》、《情境领导》、《融合战略与行动》等培训学员感言:“从学员对讲师评价来看,98%的学员都十分认可唐老师的讲课风格,学员配合讲师参与度很高,对于讲师的教学态度、对主题及课程重点的把握、语言表达能力和解答问题能力的满意度均达到了100%,学员对此评价极高。
跨文化认知培训课程设计

跨文化认知培训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跨文化认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沟通习惯和社交礼仪等;技能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跨文化观念,增强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通过对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分析,我们将这些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我们选择和了以下教学内容:首先,介绍跨文化认知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文化差异的识别和理解;其次,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方式和社交礼仪,如面对面交流、非言语沟通等;接着,探讨跨文化情境下的团队合作和领导力,以及如何有效地解决跨文化冲突;最后,通过案例研究和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将按照以下大纲安排教学内容:1.跨文化认知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方式和社交礼仪3.跨文化情境下的团队合作和领导力4.跨文化冲突的解决方法和技巧5.案例研究和讨论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跨文化认知能力。
具体来说,我们将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跨文化认知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利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和分析文化差异,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最后,运用实验法让学生在模拟跨文化环境中锻炼跨文化沟通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跨文化认知》,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理论知识;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多媒体资料,如跨文化沟通案例视频、实验设备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此外,我们还将在课堂上运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讨论平台和跨文化交流,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参与学习和交流。
《跨文化交流导论》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流导论》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跨文化交流导论课程代码:XXXXX学分:3学分周课时:2课时课程类型:必修课适用专业:全专业先修课程:无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和合作技能。
具体目标包括:1.了解跨文化交流的概念、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2.掌握跨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提高文化敏感度。
3.学习和贯彻跨文化交流的道德和职业规范,培养文化尊重意识。
4.分析和解决跨文化交流中的问题,促进跨文化合作。
5.学习和运用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工具和策略,提高交际效果。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第一讲:导论-跨文化交流的概念与定义-跨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课程目标和要求介绍2.第二讲:跨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文化敏感度与文化智商-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和冲突-基本的跨文化交流技巧:倾听、观察、提问等3.第三讲:跨文化交流的道德和职业规范-文化尊重和包容的重要性-跨文化交流中的道德和职业问题-跨文化交流的道德和职业规范4.第四讲:跨文化交流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跨文化交流中常见的问题与挑战-跨文化问题分析和解决的方法与技巧-跨文化合作的关键因素和策略5.第五讲:跨文化沟通工具和策略-跨文化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语言翻译、口译和书面翻译的技巧-在线跨文化交流的工具和策略6.第六讲:案例分析与实践演练-分析具体跨文化交流案例-进行实践演练,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课程总结与反思四、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1.教学方法-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介绍跨文化交流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讨论与互动:通过学生讨论和互动,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思考和学习。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跨文化交流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实践演练:通过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技能和实践能力。
2.评估方式-课堂表现:对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践演练中的积极参与度和表现进行评估。
跨文化沟通专家跨文化沟通培训师戴愫老师的跨文化能力系列课程

跨文化能力系列1-协同对话能力 Cross Cultural Skill Series 1-Synergy Conversation
• 在跨文化协同合作时,能否成功应对协同对话的关键时刻,决定了是 否会有一次出色的跨文化合作。这种协同对话之所以关键,原因有三 个:1. 双方差异大——他们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价值观、行事方法、 沟通习惯都不同;2. 高风险——失败的谈话不仅完成不了合作,而且 会让跨国团队出现裂缝,且裂缝迅速扩大,很难修补;3.双方有情绪化协同 对话这种高度个人化的技能,决定了企业是否有高生产率,这个结论 听上去有些令人差异,因为,静态的流程和制度解决不了每天每时每 刻需要面对面的跨文化协同对话挑战。
• Develop skills to make a “comfort cloud” for synergy conversation
• Develop methods to stop high tension cross cultural confrontation
• Develop methods to make the other party feel secure in a different culture
• 课程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双边文化”(如中美、中 英、中法、中德、中日、中韩、中俄等)和“多元文化”的培训方案 。
• It can be customized to a two-country (Sino-American, SinoGerman, Sino-British, Sino-French, Sino-Japanese, etc.) or multi-country cultural course, based on the needs of your company.
跨文化沟通专家跨文化沟通培训师跨文化能力系列课程

跨文化沟通专家-跨文化沟通培训师-跨文化能力系列课程————————————————————————————————作者:————————————————————————————————日期:跨文化能力系列课程包括:Cross Cultural Skills Series courses include:➢跨文化协同对话能力➢Synergy Conversation➢跨文化商务演示能力➢Business Presentation➢跨文化礼仪交往能力➢Business Etiquette➢跨文化团队管理能力➢Team Management这套课程所着眼的文化,不是指某个国度或国度里的人,东方和西方也不是靠经线和纬线来划分的;文化被放在四大维度中分析。
本课程提供的文化性格测评工具,将帮助您认识到自己和团队分别处在每个文化维度轴中的哪个具体位置,当与轴上其他位置的团队和个体进行交往时,该采取何种策略。
The concept of “culture” that we will discuss in this course is notnecessarily relatedto your passport. We will analyze “culture” i n fourdimensions. The assessment tool will help identify cultural perso nalities in each dimension for you and yourteam. We willalso compare some countries’ positions in the four cultural dimensional s cales. Then we will develop strategies forworking with people withineach of the scales.课程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双边文化”(如中美、中英、中法、中德、中日、中韩、中俄等)和“多元文化”的培训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破文化围墙
——文化罗盘打造高绩效团队
课程简介:这堂课所着眼的文化,不是指某个国度或国度里的人,东方和西方也不是靠经线和纬线来划分的;文化被放在四大维度中分析。
本课程提供的文化性格测评工具,将帮助您认识到自己和团队分别处在每个文化维度中的哪个具体位置。
学员们将一起讨论如何与不同文化性格的同事、上级和下属共处,不同文化性格的员工怎样搭配协作最高效,以及团队内发生冲突时,怎样利用“三角对话”来达成一致。
课程会附赠三个工具:文化性格测评工具、三角对话问题模版、个人行动表。
课程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双边文化”(如中美、中英、中法、中德、中日、中韩、中俄等)和“多元文化”的培训方案。
适用对象:跨国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
版块一认识跨文化冲突的根源
“我的世界”和“你的世界”版本不同
关于跨文化的三大迷思:
1.世界是平的
2.文化有国界
3.存在通用的文化
版块二分析文化的四大维度
行为指南:特殊主义vs. 普遍主义
沟通方式:泛指沟通vs. 特指沟通
时间观念:多向时间vs. 单向时间自我意识:集体主义vs. 个人主义
版块三版块四版块五测评工具
完成测评问卷,绘制自己的文化罗盘
共同绘制团队的文化罗盘
比较两个罗盘:如果在某个维度上相异的分数大于10,则警灯亮起,说明在此维度上的文化性格差异大到有可能产生冲突
打造跨文化沟通策略
如何让多元文化团队内部成员和谐地提出反对意见?
如何分别有效说服特殊主义/普遍主义文化性格的同事?
在和特指沟通文化性格的同事确认信息时,有哪几个层次?
如何让多向时间文化性格的同事与单向时间文化性格的同事调整成一致的步调?
在集体主义文化的团队里,怎样既能拿到下属的真实反馈,又不牺牲自己的权威?
在个人主义文化的团队里,怎样把控局面,实施有效监督?
处理跨文化冲突
发生冲突时,两种做法选择:
如果此冲突属于金字塔底层的冲突(行为、习惯、才能、偏好),那么策略是调整自己的行为,灵活地迎合对方的文化性格
如果此冲突属于金字塔顶层的冲突(生命意义、身份、价值),那么策略是用“三角对话”找出异议背后的真
正原因,尝试达成妥协
三角对话:“我”、“你”、“最小利益共同体”
“我”当时的感受是?“我”的委屈是?“我”想说的是?
“你”当时的感受是?“你”的委屈是?“你”想说的是?
“最小利益共同体”当时的感受是?“最小利益共同体”想对“你”和“我”说的是?
“我”现在感觉怎样?“我”心里有什么在发生变化?
“我”现在能做什么来改善我们的关系?什么时候做?
版块六案例分析、角色扮演
文化性格分析讨论:加拿大坎沃尔公司为何最终没能谈成和中国某家壁纸厂的合作?
文化敏感性练习:德国记者怎样说服瓜国的两位女性高官,答应其参加瓜国的神秘花园节,并做现场报道?
文化冲突管理演练:日本的潜在客户得罪了你的美国合作商,你该如何调解冲突,化危机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