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论《红楼梦》中薛宝钗的形象毕业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

题目:论《红楼梦》中薛宝钗的形象分校: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完成日期:2014年12月1日

论《红楼梦》中薛宝钗的形象

姓名

内容摘要:在《红楼梦》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女子很多,薛宝钗的形象是刻画得最为成功的几个女子形象之一。但我认为最难懂的是薛宝钗。薛宝钗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纠葛体,她是封建社会中一位典型的淑女形象,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形象中美好的、健康的因素,她天资聪慧、孝顺体贴、豁达宽厚、博学宏览;但她毕竟深受封建正统思想、封建礼教的毒害,所以又有陈腐的、令人窒息的性格因素,她趋炎附势、城府很深、冷酷无情。本文通过对薛宝钗美丑两个方面形象的分析,试图对这一文学典型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博学奉承世故城府很深趋炎附势

中图分类号:I207.411

目录

1宝钗形象中美好、健康的一面 (1)

1.1宝钗的“动人” (1)

1.2宝钗的孝顺体贴 (3)

1.3宝钗的宽厚豁达 (4)

2宝钗形象中陈腐、窒息一面 (4)

2.1宝钗的奉承世故 (4)

2.2宝钗的心机 (5)

2.3宝钗的“无情” (6)

3 宝钗性格形成的原因

参考文献 (9)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她是宝、黛、钗爱情悲剧的主人公之一,而且还在于这一艺术形像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以及这一形像的创新性。对于薛宝钗这一人物形像,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尊薛而抑林,有的则尊林而抑薛。即使到今天,仍然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黛玉尖酸刻薄,心胸狭窄,爱使小性儿,而宝钗端庄稳重,温柔敦厚,豁达大度。有人则认为,宝钗性冷无情,虚伪奸险,是个‚女曹操‛。同一人物形像,竟然有截然相反的看法,一则固然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原因,同时也说明这一形像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描写的客观性。那么,到底怎样看待这一人物形像呢?首先必须摒弃个人的偏见和爱恶,而从作品的描写刻画中进行具体分析。

薛宝钗出身于金陵四大世家‚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母亲是金陵王家的小姐,外公曾主管皇家外事贸易,舅舅王子腾从京营节度使做到九省都检点,是朝中拥有军权的人物,姨妈是荣府贾政的夫人。所以薛家是商人与官宦的结合,既有注重实利的商人市侩气,又有崇尚礼教、维护封建统治的倾向。

虽然薛家也曾依靠皇权,是个具有特权的红顶皇商,做过较好经营,跻身金陵四大家族之列。但父亲早逝,兄长薛蟠又是个没有出息的酒色流氓,于是家道衰败,特别是薛蟠打死人要逃脱法网,就不能不依仗贾家王家的政治势力了。正因为薛宝钗出身的家庭十分复杂,所以造就了她性格的多侧面性和复杂性。《红楼梦》的作者‚打破了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的写作模式,写出了宝钗形象的复杂性,她有优点,也有缺点,她的形象就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纠葛体。作者既写了她的孝顺、体贴、豁达宽厚、博学多才且有理财治家的本领等,同时也一针见血地写出了她的弱点,由于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太深,使她无法摆脱这沉重的约束,于是她趋炎附势、城府很深、冷酷无情。下面就谈一谈宝钗形象上的一些特点。

1宝钗形象中美好、健康的一面

1.1宝钗的‚动人‛

《红楼梦》中,‚世外仙姝寂寞林‛与‚山中高士晶莹雪‛是美的双璧。黛玉的美是一种感性而诗意的存在,宝钗的美则一种理性的世俗的存在。长期以来,在《红楼梦》所塑造的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中,宝钗无疑是最难定性的一个,人们无法简单的将她划入‚好人‛或‚坏人‛的行列。她既是‚无情‛的,也是

‚动人‛的。从‚人‛的角度讲,她遵从着她认可的道德、信念、理想,与时俯仰地活着。从艺术魅力上说,她性格的多面性引起了从未停止的争论,成为文学史上‚反角正写‛的经典。从思想意义上看,宝钗的形象对作品主题的表现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宝钗动人的一面代表着封建礼教‚温情‛、‚美好‛的表象,是极具诱惑力的。但读者可以通过宝玉对她由昵而敬之到弃之而去的过程,领悟到了所谓世俗理想的本质,在令人目眩神迷的表象背后,竟是如此的庸俗和冷酷。《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是相当耐人寻味的一节。占花名儿抽签时,黛玉抽得一支‚风露清愁‛的芙蓉花签,芙蓉花也即莲花。宝钗掣得的是牡丹花签,诗云:‚任是无情也动人‛。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两种花来分别比喻两人呢?我们可以从宋代周敦颐所写的影响深远的《爱莲说》中找到答案:‚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莲花与牡丹的这种对比正契合了作者对世俗理想的叛逆之心。宝钗代表着那个时代备受推崇的‚美德‛,她的广受好评,正如人们对牡丹的爱,是‚宜乎众矣‛。但作者对此却是不屑的,他独爱芙蓉花的真性情。所以,作者撇开了众多称颂牡丹的诗句,单挑了全唐诗中唯

一说牡丹无情的诗来配宝钗,无疑是饶有深意的。

在‚花招绣带,柳拂香风‛的大观园,黛玉、宝钗无疑是美中魁首。相对于‚娇袭一身之病‛的黛玉来说,宝钗的健康美又要略胜一筹。她‚脸若银盆,眼若水杏,唇不点而丹,眉不画而翠‛,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怪不得宝玉为她的雪白一段酥臂,竟然魂悠悠出窍,被黛玉讥为‚呆雁‛。曹雪芹把宝钗的美表现为一种雍容娴雅之美,倘以儒家的审美标准看来,代表的是一种温柔敦厚的人格理想,‚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正与她的‚安分随时‛的性格相契合。论才情,她也堪与黛玉比肩。黛玉是灵气充溢的‚仙才‛,而宝钗则是‚全才‛。她经史子集融汇贯通,诗词歌赋博采广收,甚至连《西厢》、《琵琶》‚元人百种‛也多有涉猎。她能随意道出《唐诗品汇总序》中的‚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温八叉之绮靡‛来,谈论理财之道时又能顺口道出《朱子文集大全类编》之语。除此之外,她对画论也卓有识见,谈及颜料画具娴熟谙晓;医学药理知之甚笃,经验丰富言之成理,甚至于参禅悟机那一套也是了如指掌,可谓博学杂收无所不能。如此才情卓著,为她的‚动人‛凭添了优雅智性的神韵。

然而,才、貌并不是宝钗的最动人之出,曹雪芹要表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