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发展的战略趋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1月/31日/第005版
理论月刊・访谈
俄罗斯发展的战略趋势
访中国社科院俄欧亚所所长、研究员邢广程
本报特约记者王伟
记者:近年来,俄罗斯各种经济指标、内政走向和外交姿态都从不同角度表明,其综合国力正在不断恢复和发展,俄正在谋求崛起。

今后一二十年内俄罗斯将会走向何方,将会以何种方式崛起,所有这些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更值得我们研究。

您对此如何评价?
邢广程:普京正在谋求政治的连续性和“继承性”。

保证现有政治秩序的连续性,保证当前制度和“强国富民”发展战略不因权力更迭而出现反复,是普京政权最关注的政治任务。

未来俄罗斯政治上将会呈现出以下主要战略趋势:第一,普京没有采取修改宪法的办法来直接延续自己的总统任期,他竭力保持宪法框架和政治规则的总体稳定性。

不过,不排除未来普京重新当选总统后修改宪法以增加今后总统任期年限的可能性(普京已经明确表示四年总统任期太短,七年总统任期比较合适)。

第二,继续加强以总统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体制,继续加强对地方政权的控制。

第三,着眼于建设并完善两个强大的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和“公正俄罗斯”党,试图以主导政治力量的稳定来保证其战略和政策的继承性和连续性。

记者:普京多次强调要实施创新经济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多样化,这表明普京并不想完全依赖能源使俄罗斯强大起来,他要通过能源收入的支持刺激创新经济的发展。

邢广程:是的。

发展创新经济问题是普京追求的重要的经济目标。

市场经济改革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既定目标。

2003年普京在其国情咨文中提出了十年内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战略目标。

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主要依靠发展创新经济和经济多样化来实现。

不仅如此,普京还提出了创新战略。

《俄罗斯2005~2008年社会经济发展中期纲要》中提出了使经济结构向高技术产业、加工工业和服务行业转化的创新战略方案。

创新战略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实施。

同时,普京还指出,俄罗斯当前已经具备了启动创新模式的条件:一是对工业产品的内需不断增长:二是本国商业已经有能力对高技术产品进行投资。

根据俄罗斯战略研究中心的预测,如果按创新模式,到2020年俄罗斯GDP总量的70%都将来自于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经济多样化战略也是普京提出来的。

2007年2月19日普京在支持工业发展措施的会议上说,经济多样化是现代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俄罗斯经济中的关键问题,要在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多样化。

从长远来看,创新经济战略将是俄罗斯改变当前经济增长模式的主要手段。

高新技术产业是现代经济腾飞的主要动力,俄罗斯创新经济发展战略主要立足于高新产业,这主要集中在军事技术领域。

在对大工业进行一体化战略重组过程中,强调俄罗斯要在军民两个高新产业市场上占据高端地位。

记者:能源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在俄罗斯经济复苏和发展的过程中,能源因素起了很大作用。

俄罗斯通过打击寡头、国家赎买、兼并重组等各种手段基本上实现了对能源工业的绝对控制。

在能源方面,俄罗斯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战略。

能源燃料综合体在俄罗斯现阶段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居于首要地位,俄罗斯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谋求更优越的能源资产和销售市场,以争夺更多的利益。

那么,俄罗斯如何从战略的角度打能源这张重要的牌呢?
邢广程:俄罗斯在其外交政策新构想中已经明确表示,俄罗斯与其他国家一样,不会放弃天赋的竞争优势,也不会损害本国利益。

能源因素在俄罗斯外交中的意义越来越大。

鉴于这种情况,
俄罗斯准备起草对外能源政策构想以及中长期实施方案,俄罗斯安全会议和俄罗斯工业和能源部正在联合起草有关文件。

普京在2007年2月的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表示,俄罗斯在能源领域采取的方针是为各方制定统一的市场原则和创造透明的条件。

显然,能源价格应该由市场来决定,它不应该成为政治投机行为、施加经济压力和讹诈的对象。

俄罗斯天然的能源优势不仅保证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日益成为其影响全球能源供应的一张王牌。

近年来,俄罗斯频频打出能源牌,旨在通过能源牌实现俄罗斯国家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

石油和天然气不仅给俄罗斯提供了丰厚的经济动力和资金,而且也变成了俄罗斯实现全球战略意图的政治和外交资源。

俄罗斯不仅采用能源牌来制约那些资源缺乏的国家和地区,而且积极地整合周边地区盛产能源的国家和地区。

在俄罗斯的能源计划中,将成立庞大的石油天然气综合体,石油天然气管道正在向全球伸展。

今后,俄罗斯有力量建立一个联通欧亚美的全球天然气管道,力图成立一个类似欧佩克的天然气卡特尔组织。

记者:我们再转到俄罗斯社会发展战略方面。

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是普京两届任期内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加快社会经济发展仍将是未来十年俄罗斯优先解决的任务。

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邢广程;俄罗斯的发展目标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强国富民”。

普京认为“俄罗斯唯一现实的选择就是选择做强国,做强大而自信的国家”,使人民“幸福和体面的生活是各级政权的主要任务”。

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普京政权正在逐步实施综合性的战略步骤。

普京在2002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出在2011年之前彻底解决俄罗斯的贫困问题,2005年底普京倡导实施“教育,医疗卫生,农业和住房”四大国家优先发展项目。

在2006年的国情咨文中,’普京明确地把以“家庭、妇女和儿童”为主题的社会发展问题列为今后国家发展的重点内容。

国家优先项目的实施得到了社会上较高程度的赞同。

普京在其任期内后两年加大社会发展战略的实施力度,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即财力大幅提升,也有政治方面的考虑。

为全社会提供长期“福利”的战略将使民众恢复对国家政权的信任,今后俄罗斯还会在社会福利方面下大功夫,以实现“富民”目标。

记者: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既是俄罗斯强国目标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应对外部安全威胁的战略措施。

在您看来,俄罗斯实现军事大国战略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呢?
邢广程:主要是军队职业化,装备现代化,战略全球化。

保证俄罗斯军事力量在以下三大领域均有战略制高点:太空领域,海洋领域和陆地。

根据2015年前国家装备计划,首先,俄政府计划投资5万亿卢布用于俄军装备的改造更新和升级换代。

其次,重点发展太空武器,发展以“白杨-M”多弹头洲际导弹为代表的战略核突防力量,组建航天军,确保在外层空间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

再次,加快发展以航母和战略核潜艇为代表的海上进攻力量。

2007年7月,俄罗斯宣布斥巨资在太平洋堪察加半岛建设现代化的核潜艇基地。

这将是打入美国太平洋军事力量的一根楔子。

普京指出,“没有发达的经济和强大的武装力量,就不可避免地要处于依附地位”。

军队现代化是普京的重要战略目标和任务。

冷战期间,美苏军事力量曾达到过战略平衡。

随着俄罗斯综合国力的下降和美国加快部署反导系统,俄美之间的战略力量已经严重失衡。

因此,以“不对称”核打击战略反制美国的战略威胁是俄军事战略中的一个特点。

记者:2007年,俄罗斯发布了《俄罗斯对外政策构想》,在外交方面,未来的俄罗斯将抓住哪几条重要的战略线索加以筹划?
邢广程:第一,强调世界多极化的思想和理念,这既能够反对美国的单极世界的理念,又能够为俄罗斯重新崛起铺设理论框架,以图成为多极化世界中的一大“极”。

第二,国内目标高于国外目标,继续为俄罗斯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突出外交实践中的“经济哲学”。

第三,进一步贯彻独联体战略,进一步分清独联体框架内的亲俄国家和疏俄国家,并采取包括经济措施在内的不同的综合性手段来区别对待亲俄国家和疏俄国家,进一步遏制美国等西方国家在独联体的渗透和影响。

第四,俄罗斯的强国路必然会在美国全球利益的格局上铺设。

这是导致俄罗斯在崛起过程中与美国摩擦增加、矛盾不断深化的根本原因。

俄美矛盾将是俄罗斯外
交战略的焦点问题。

反制美国的战略挤压,力争成为多极化世界中的重要一极将是俄罗斯外交战略的重要任务。

第五,随着国内情况的好转,俄罗斯还会不断加大对欧洲和亚洲的政策力度,通过多边和双边方式谋求自身在欧洲和亚洲的战略利益。

未来俄罗斯还会在非洲和拉丁美洲施加更多的影响,谋求更多的利益。

记者:您怎样看俄罗斯发展的有利条件?
邢广程:经过普京八年治理,俄罗斯的发展面临四大有利条件:一是民族凝聚力增强,普京成为权威中心;二是建立了稳定的、以总统为核心的政治体系;三是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库充盈,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四是国际能源价格屡屡升高的趋势还在继续,这给俄罗斯带来了巨额收入和其他经济利益。

记者:俄罗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利因素。

例如,俄罗斯与西方价值观和政治理念的分歧。

普京将通过“可控民主”和“主权民主”等政治思想抗衡西方的政治渗透。

西方试图在俄罗斯搞“颜色革命”与俄罗斯反对“颜色革命”的斗争将会持续下去,俄罗斯与西方在“民主”和“人权”等政治问题上的斗争也会延续下去,从而成为俄与西方发展关系的一个障碍性因素。

普京加强国家权力、加强对政治、经济控制的做法长期以来备受欧美指责。

本质问题是俄罗斯和欧关在民主价值观和政治理念上迥异。

欧美国家对俄罗斯心存芥蒂,认为俄罗斯的民主政治似乎是一种异质文明,普京的“可控民主”有专政之嫌。

再如,国际能源价格的不确定性。

在今后的一二十年间,国际能源价格能否一直维持高水平?如果国际能源价格出现比较大的向下波动,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这就是制约俄罗斯的外在因素。

邢广程:您分析得对。

俄罗斯政治上也存在不确定性。

发展需要制度保证,权力更迭需要机制传递。

目前来看,普京为权力顺利交接进行了缜密的人事安排并准备了一套保障程序。

这套程序和俄罗斯的未来发展战略联系在一起。

此外,俄罗斯的人口问题也对俄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制约作用。

记者:俄罗斯在崛起过程中存在着崛起路径的两难选择,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邢广程:俄罗斯当前及未来面临着崛起路径的两难选择。

俄罗斯在反思苏联解体后的地缘大退却时,曾对帝国模式加以摒弃,决定走“一条和平的、民主的、非帝国的发展道路”,“摒弃半个世界统治者的传统形象,不再与西方文明社会进行武装对峙”,“做一个不反对国际社会,不反对别的强国,而是与其共存的强国”。

但是,苏联解体留下的地缘真空使这一地区的裂变在加剧,独联体的“离心”倾向随着北约东扩而日益尖锐。

在俄罗斯看来,这都是危及其战略空间和核心利益的行为。

面对北约的战略威胁,俄罗斯的强国路径能否避免对“领土增长”和“帝国模式”的依赖?这一问题的困扰,将使俄罗斯的发展成为影响世界的不确定因素之一。

俄罗斯对历史的反思是非常深刻的,曾不断警惕自己不再陷入军备竞赛。

但是,历史上俄军规模往往与真实的外在安全威胁没有必然的联系。

在当前俄罗斯的军事战略中,“不安全感”的历史经验以及日益明显的美国因素仍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可预见的未来,俄罗斯很难完全摆脱与美国的战略对抗态势。

记者:俄罗斯的崛起会对我国产生什么影响?
邢广程:俄罗斯的发展对我国来说是历史机遇。

中俄关系牵动世界大国力量格局,中俄关系稳定涉及亚太和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中俄两国当前都面临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任务。

虽然起点不同,但两国都已经同时处于迅速崛起的跑道上。

两国都是多极化世界的倡导者,作为战略协作伙伴,两国在全球、地区以及双边关系层面都有着积极的合作。

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俄罗斯的未来发展都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