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主题变奏曲

合集下载

鲁托斯拉夫斯基双钢琴《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

鲁托斯拉夫斯基双钢琴《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
(二)演奏中遇到的难、重点 1、双钢琴配合 双钢琴是一种需要配合的艺术,如果双方默契不足
就不会有好的音乐打动观众。除了要在一起多磨合配合 默契度,还有以下几点需要克服:1、两个人的律动要在 一起,中间有太多变速,除了变速在 174 小节由原先的 2\4 变成 4\4,182 小节又突然转为 3\4,过来四小节后 又突然转回 4\4 拍,单独练琴时候频繁的转拍子都会有 困难,何况两个人要配合,所以两个人的律动一定要完 美的契合在一起;2、呼吸要在一起,《帕格尼尼主题变 奏曲》中有许多两个人要一起下键的重音,上一句的呼 吸不在一起,会导致重音不在一起,本来就是重音,如 果不齐听上去会非常的明显,如 31 小节、47 小节等;3、 两架钢琴要格外注意,双钢琴不是独奏,不是互相较劲 而是如何互相配合,第一钢琴和第二钢琴要正视自己在 每一段中的作用,有旋律的要突出,另一个要收敛;4、 这首双钢琴所要求的技术较难,除了以上几点,手指要 求也要跟上,如变奏 7 中双钢琴中都有十六分音符的三 连音,速度又很快,律动跟上了手指跟不上也会导致配 合不上,包括变奏 11 中第一钢琴和第二钢琴会有 6 对
再次,踏板上的使用,弹传统曲目的时候他们不一 定会很细致,和以前的钢琴和现代钢琴也有关系,20 世 纪的钢琴和作曲家们都非常的成熟,《帕格尼尼主题变 奏曲》中关于踏板也有明确的使用,除了延音踏板外, 有些地方会明确标出“senza ped”(不用踏板),还有“con ped”(弱音踏板),不用踏板的地方是作曲家想用干净 清晰来表达,弱音踏板的加入也是希望有更多的音色色 彩,踏板也是我们读这首作品时要格外注意的。
111
音乐表演
的时候并没有夸张的用 fp 来演奏,用一种更舒适的 mf 一般的力度来演奏三十二分音符,并且格外清晰,像极 了小只的动物们偷偷摸摸东跑西颠,给人诙谐的感觉。 虽然这里标注上稍慢,但是却未给人慢下来的感觉。

拉赫玛尼诺夫东方进行曲的英文名

拉赫玛尼诺夫东方进行曲的英文名

拉赫玛尼诺夫东方进行曲的英文名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困扰了许多音乐爱好者和专家多年。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对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归纳总结,为您揭开这个谜团。

1. 拉赫玛尼诺夫东方进行曲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拉赫玛尼诺夫的东方进行曲。

这是一首由俄罗斯作曲家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乐曲。

这首曲子于1888年完成,是拉赫玛尼诺夫早期作品中的经典之一。

东方进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表达闻名于世,成为了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中的一颗明珠。

2. 问题的根源为什么会有关于这首曲目的英文名的疑惑呢?这个问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当时,俄罗斯还处于封建专制时代,国际交流相对闭塞。

在这样的环境下,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国际传播。

为其作品确定英文名称的工作并不是那么及时和全面。

3. 争议点在学术界和音乐界,对于拉赫玛尼诺夫东方进行曲的英文名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观点。

有一些人认为曲目的英文名应该是"OrientalMarch",因为这个名字可以较准确地表达曲目的主题和情感。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英文名应该是"Eastern March",因为他们认为这个名字更贴近俄语原文的意思。

4. 资料和研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和研究。

他们翻阅了拉赫玛尼诺夫的原创手稿、早期出版物和相关的历史文献,以期能够找到关于曲目英文名的确凿证据。

他们还进行了跨语言的对比和分析,以验证不同翻译方案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5. 结果总结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讨论,学者们得出了结论:拉赫玛尼诺夫东方进行曲的英文名称应该是"Oriental March"。

他们发现,"Oriental March"不仅在音乐学上更符合这首曲子的主题和情感,同时也更符合俄语原文中的含义。

这个结论被广泛认可。

6. 意义和启示解决了拉赫玛尼诺夫东方进行曲的英文名称的问题,不仅对于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作品的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学者们在跨文化研究和翻译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王建中钢琴改编曲《军民大生产》各变奏型研究及演奏技巧分析

王建中钢琴改编曲《军民大生产》各变奏型研究及演奏技巧分析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46界王建中钢琴改编曲《军民大生产》各变奏型研究及演奏技巧分析张淼(东北大学艺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819)摘 要:王建中是我国钢琴发展史上,有着突出贡献的钢琴作曲家,他创作的大量的钢琴作品中,尤其以改编曲在现代钢琴文献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在他改编的众多钢琴作品中,成功地将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与西洋乐器的表现手法融为一体,深受国内外听众的喜爱。

《军民大生产》这首作品作为一首经典的变奏曲式的中国钢琴作品,其每个节奏型的谱写都十分巧妙,本文将对这首乐曲的每个节奏型进行研究,同时对其演奏要点提供几点借鉴。

关键词:王建中;变奏;《军民大生产》;演奏《军民大生产》是王建中根据同名的陕北民歌创作而来的,是《陕北民歌四首》中的第二首。

20世纪70年代,受文革的影响,各音乐院校停止工作,随之也使得音乐作品的创作和演奏都受到了冲击,王建中先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之下,用中国的民族民间曲调为素材,以改编的形式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对中国音乐以钢琴来表达的创作手法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

《军民大生产》采用陇东当地曲调《推炒面》创作的《边区十唱》的曲调,后改名为《军民大生产》。

除此之外,作为一首由民歌改编而来的作品,这首作品通过充满浓厚韵味的旋律,使陕北民歌中质朴、真挚又时而激昂的情绪得以充分的表达。

一、曲式结构分析《军民大生产》是一首典型的带有引子的变奏曲式的钢琴曲,结构相对规整,织体及旋律声部的变化也很清晰,除引子外,主题出现之后,乐曲对主题进行了六次变奏,是以D 为主音的六声商调式。

具体的曲式结构图如下:引子 主题 变奏1 变奏2 连接 变奏3 变奏4 连接 变奏5 变奏6abb 1 a b abb 1 a b abb 1 a b abb 16 4 5 6 4 5 4 5 5 6 4 5 4 5 4 4 4 5 4 5 5二、乐曲引子、主题及各变奏型分析1.引子及主题作为引子的旋律素材不是孤立的部分,而是来源于主题中b 乐句的旋律,在乐曲开篇中即以一种有力的情感演奏,好似生产劳作时喊号子一般,乐曲开始就垫定了整体基调。

浅析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天鹅湖》钢琴音乐作品

浅析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天鹅湖》钢琴音乐作品
第505期
浅析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天鹅湖》钢琴音乐作品
任 红 军 牟 鸣 航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摘 要: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是位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浪漫乐派的旋律大师,古典音乐 浪漫主义时期重要人物,其芭蕾舞剧音乐作品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欧洲芭蕾舞舞台音乐的魅力,使戏剧与音乐完美地 融合。基于此,本文就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钢琴音乐作品进行探究。以其举世闻名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为例,参 考兰格(nger)改编的全集钢琴独奏版,首先对柴可夫斯基生平与《天鹅湖》的创作背景进行简要阐述, 然后从戏剧化、交响化、民族化三个角度对作品进行赏析。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天鹅湖
[参考文献] [1] 冀璐.指尖下的芭蕾舞剧—试论柴可夫斯基钢琴改编曲《胡桃夹 子》[D].天津音乐学院,2017. [2] 邓莹.论芭蕾舞剧《天鹅湖》的音乐创作特点[J].大舞台,2014,09: 124-125.
作者简介:任红军(1969-),男,吉林长春人,吉林艺术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电子音乐、钢琴表演;牟鸣航(1994-),女,吉林长春 人,吉林艺术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钢琴表演。
演奏技巧,对乐队中不同乐器的乐色进行模仿,并将戏剧的情感融 入演奏中,使戏剧第三幕的主题得到充分的表达[1]。
(二)交响化的音乐特点 《天鹅湖》之所以在音乐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正是因为柴 可夫斯基将交响乐与芭蕾舞剧相结合,使芭蕾舞剧更具有艺术表现 力,更使音乐在芭蕾舞剧中的地位发生变化,从传统的陪衬变为整 个舞剧的灵魂。《天鹅湖》钢琴音乐的交响化主要表现为配乐形式 的变化。柴可夫斯基在音乐创作中融入了多样化的打击乐器和铜管 乐器,将民族乐器与钢琴完美结合,在婉转典雅的基础上添加更具 有张力的乐曲表现形式。在芭蕾舞剧的整场演奏中,钢琴演奏始终 以b小调为主,使整个音乐结构得到控制,对芭蕾舞剧的整体情感 基调进行奠定。在第三幕的高潮部分,钢琴演奏由f小调变成降A大 调,并辅以打击乐曲和铜管乐器将乐曲的旋律和节奏推向高潮,与 戏剧冲突形成呼应。 (三)民族化的音乐特点。 《天鹅湖》的钢琴演奏使整个故事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 彩,出色地完成了对各种场景的叙述和推动,使每个角色的形象都 表现的极其立体。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创作受到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很 大影响,整首乐曲都显示出民族化的特点。以《天鹅湖》的表演形 式为例,柴可夫斯基在第三幕中加入了俄罗斯民族风格的舞蹈,因 此钢琴伴奏也辅以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风格。除了俄罗斯民族的音乐 元素,《天鹅湖》还融入了西班牙舞曲、匈牙利舞曲等,主要以回 旋曲的音乐结构为主,展示出热情奔放、热辣粗犷的音乐风格,使 《天鹅湖》这部芭蕾舞剧更能够引起世界观众的共鸣[2]。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钢琴音乐作品的探究是非 常必要的。研究可得,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的钢琴音乐作品主要体 现出戏剧化、交响化和民族化的特点。柴可夫斯基不仅改变了传统芭 蕾舞剧中音乐的陪衬地位,使音乐成为芭蕾舞剧的真正灵魂,还将音 乐与舞蹈、戏剧完美融合,给予观众顶级的视听盛宴。希望本文可以 为研究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钢琴音乐作品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柴可夫斯基《斯拉夫进行曲》(米哈伊洛夫斯基剧院管弦乐团)

柴可夫斯基《斯拉夫进行曲》(米哈伊洛夫斯基剧院管弦乐团)

柴可夫斯基《斯拉夫进行曲》(米哈伊洛夫斯基剧院管弦乐
团)
柴可夫斯基《斯拉夫进行曲》,又名《奴隶进行曲》,作品Op.31,降B小调管弦乐曲,创作于1876年。

《斯拉夫进行曲》专为一场慈善救济音乐会而作,目的是救助俄土战争中伤亡的塞尔维亚将士,可说是一部具有爱国主义的进行曲。

乐曲以塞尔维亚民歌及帝俄时代国歌作为素材,通过凝重简练的笔触,扩充发展为悲壮、激越、壮丽的三部曲式作品。

演出地点看上去很特别,不像是剧院。

是的,它是冬宫,原沙俄帝国的皇宫。

时间是2013年3月6日,由米哈伊洛夫斯基剧院管弦乐团演奏,阿列克谢·卡拉巴诺夫(Alexey Karabanov)指挥。

米哈伊洛夫斯基剧院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与马林斯基剧院一样都是俄罗斯最古老最出名的歌剧和芭蕾舞剧院。

卡拉巴诺夫毕业于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指挥系,我们曾在《雄浑壮丽的《光荣颂》——米哈伊洛夫斯基剧院合唱团及管弦乐团》中见过他。

这是最纯正又最具权威的演绎,请仔细聆听。

与视频一致的音频:
米哈伊剧院乐团斯拉夫进行曲来自演奏家网00:0011:11。

浅析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1钢琴协奏曲0p.23》

浅析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1钢琴协奏曲0p.23》

浅析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1钢琴协奏曲0p.23》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1钢琴协奏曲Op.23》被公认为钢琴曲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在音乐界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同时也成为了钢琴家们梦寐以求的演奏曲目之一。

这首协奏曲是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它蕴含着丰富的音乐内涵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深受听众喜爱。

在本文中,我们将浅析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1钢琴协奏曲Op.23》,从曲目的背景、曲式结构和音乐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这部伟大的音乐作品。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降B小调第1钢琴协奏曲Op.23》的背景。

这部协奏曲创作于1874年至1875年,是柴可夫斯基在创作事业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这个时期,柴可夫斯基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起伏,包括与安东尼娅·穆林斯卡娅的婚姻危机和家庭矛盾等,这对他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柴可夫斯基创作了《降B小调第1钢琴协奏曲Op.23》,这也是他第一次尝试创作协奏曲。

这部作品融合了斯拉夫民族风格和欧洲古典音乐的特点,表现出柴可夫斯基独特的音乐语言和情感表达能力。

接下来,让我们来分析一下《降B小调第1钢琴协奏曲Op.23》的曲式结构。

这部协奏曲由三个乐章组成:快板-行板-终曲。

快板乐章为典型的奏鸣曲式,由独奏钢琴和管弦乐队交替呈现不同的主题,音乐动感十足,充满激情和活力。

行板乐章则突显了柴可夫斯基的浪漫主义风格,具有深情的旋律和细腻的表达。

终曲则是整部协奏曲的高潮部分,旋律激昂,节奏明快,展现了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天才和创作才华。

让我们来探讨一下《降B小调第1钢琴协奏曲Op.23》的音乐特点。

这部协奏曲在音乐结构和旋律发展上展现出了柴可夫斯基的独特风格,同时也融合了俄罗斯民歌和舞蹈的元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曲目的演奏要求上,钢琴独奏部分技术要求较高,包括大幅度的音域变化、复杂的手指技巧和情感表达等,对钢琴家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解能力提出了挑战。

在管弦乐队的编配上,柴可夫斯基充分发挥了交响乐队的音色和表现力,呈现出了音乐的丰富层次和宏伟气势。

安东·韦伯恩《钢琴变奏曲》Op.27 第一乐章镜像结构分析

安东·韦伯恩《钢琴变奏曲》Op.27 第一乐章镜像结构分析

孙昕颖吴晶晶一、作曲家本人及其创作特点安东·弗雷德里克·威廉·冯·韦伯恩是20世纪奥地利作曲家,第二维也纳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师从美籍奥地利作曲家阿诺尔德·勋伯格。

作为勋伯格的学生,韦伯恩紧跟老师的脚步,并在勋伯格建立的新的创作体系上制造了更新的道路。

在韦伯恩早期创作中,“自由”无调性就作为主要手段,特别是对于音高组织上。

这部《钢琴变奏曲》是他晚期创作的唯一一部钢琴独奏作品,全曲共三个乐章,在这三乐章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出韦伯恩在创作上迎来了自己音乐风格上的转折。

在第一乐章中,音列中横向和纵向与倒影形成对称的进行。

第二乐章中也同样贯穿此种结构,从而形成了相互关联、互有逻辑的整体。

而第三乐章则是一个主题被第一乐章贯穿的衍生部分,在这一意义上来说这部作品可以看作是一部“组曲”。

晚期的韦伯恩,在创作上与他的人生经历镜面折射出创作体裁的多样,仿佛是他岁月经历过后的丰富经验的模板,他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想法。

这一时期,他更多的不是发展音乐创作上的东西,而是把自己真实意图表达出来,使得作品变得更加具体化,展现出了序列音乐的另一种更加抽象的表达,在这一点上来看,韦伯恩是沿着勋伯格的道路并向前更进一步[1]。

二、镜像结构镜像结构(mirror structure)在序列音乐中十分适用,它源于一种古老的“回文体”。

回文体应用在诗歌里叫“回文诗”,应用在音乐里叫“回文曲”。

这种回文结构还是生物学和医学中的重要术语,如,双链DNA中就包含有两个回文结构,Y染色体的5000万个碱基对中,约有600万个回文结构形态。

在音乐创作领域,古往今来的作曲家们也时常将这种“回文体”形式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的结构构造中。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这一结构形式的作品,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作曲家马肖创作的《我的结束就是我的开始》,就是这种回文结构的回旋歌作品,这一结构在之后的巴洛克、古典、浪漫主义、20世纪的音乐创作和发展中均有体现。

《玛依拉变奏曲》演唱分析

《玛依拉变奏曲》演唱分析

《玛依拉变奏曲》演唱分析1. 引言1.1 《玛依拉变奏曲》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玛依拉变奏曲》是一首充满东方神秘风情的歌曲,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旋律。

这首曲目取材于维吾尔族文化,融合了传统的乐器和节奏,展现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歌曲整体氛围温暖而悠扬,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草原或热情的民俗节日之中。

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和富有情感的歌词,《玛依拉变奏曲》传达出一种温暖、感人的情感,带领听众领略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样美感。

这首歌曲不仅展示了维吾尔族音乐的魅力,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魅力。

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激起听众的共鸣,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和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

《玛依拉变奏曲》是一首让人难以忘怀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示了音乐的魅力,更是一次对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1.2 演唱者是谁?《玛依拉变奏曲》的演唱者是著名女歌手玛依拉。

玛依拉是一位具有多才多艺的歌手,不仅在流行音乐领域有着出色的表现,同时也擅长演唱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

她的音乐才华和舞台魅力使她成为了众多歌迷心目中的偶像。

玛依拉在演唱《玛依拉变奏曲》时,以她独特的嗓音和情感表达将这首曲目演绎得淋漓尽致,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喜爱。

作为当代音乐界的领军人物,玛依拉的演唱非常具有感染力,她不仅在音乐上有着出色的发展,同时也在舞台表现和表达情感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

玛依拉作为《玛依拉变奏曲》的演唱者,带给了观众们一场视听盛宴,让人们在音乐的海洋中尽情享受。

她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给这首曲目注入了新的生命和灵魂,使得这首歌曲在她的演绎下更加动人心弦。

1.3 该曲目的背景《玛依拉变奏曲》是一首充满美丽旋律和深情的歌曲。

这首曲目最初由蒙古族民歌改编而来,经过改编和重新演绎,成为了一首备受欢迎的歌曲。

《玛依拉变奏曲》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的结合,让人耳目一新。

演唱者是著名音乐家李明,他在演绎这首歌曲时,将自己独特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融入赋予了这首歌曲更加深刻的内涵。

德涅泊尔

德涅泊尔

《德涅泊尔》是一首乌克兰
民歌,歌词描写德涅泊尔河
第第 一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 三
在暴风雨中的景象,以及暴
段段 描描
段 描
风雨停息后的景象,歌曲低
写写 暴暴
写 暴
缓深沉,让人沉湎到意境中,
风 风 风 与意境融为一体,如身历其
雨雨 雨
中 停 停 境,音符随景象缓缓流出,
的息 息
德 后 后 有一种自然的酣畅淋漓的感
涅月 泊亮

大调式 色彩比较明亮

以la为音阶主音
小调式
色彩比较柔和
路·舍甫琴科
• 乌克兰伟大的诗人、作家、 剧作家、艺术家、政治和社 会活动家。
• 乌克兰各院校、剧院、广场、 街道、城市都以他的命名。
这位极具天赋的诗人把自己毕生精力和心 血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为祖国的独立、人 民的幸福、民族的语言、文化和历史的遗产而 坚强奋起拼搏。
德涅泊尔是一首乌克兰民歌歌词描写德涅泊尔河在暴风雨中的景象以及暴风雨停息后的景象歌曲低缓深沉让人沉湎到意境中与意境融为一体如身历其境音符随景象缓缓流出有一种自然的酣畅淋漓的感
乌克兰
东连俄罗斯
西与波兰、斯洛伐克、 匈牙利、罗马尼亚和 摩尔多瓦诸国相连。
南接黑海
北与白俄罗斯邻
乌克兰地理位置重 要,是欧洲联盟与 独联体特别是与俄 罗斯地缘政治的交 叉点。
乌克兰境内有一 条南北流向的河流---德涅泊尔河。 它是乌克兰的母亲 河,就好比是中国 的黄河和长江。
音阶
------从主音到高八度音按照高低次序排 列起来的一组音
调式
------若干高低不同的乐音,围绕某一有稳定感的中 心音,按一定的音程关系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有

试讨论拉赫马尼诺夫钢琴曲的创作特色

试讨论拉赫马尼诺夫钢琴曲的创作特色

试讨论拉赫马尼诺夫钢琴曲的创作特色【摘要】本文将深入探讨拉赫马尼诺夫钢琴曲的创作特色。

在引言部分介绍拉赫马尼诺夫及其钢琴曲的背景。

接着,正文部分将重点分析拉赫马尼诺夫钢琴曲的浪漫主义风格、技巧性要求、情感表达、音乐结构以及其在音乐领域的影响和地位。

在将总结拉赫马尼诺夫钢琴曲的独特魅力,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

拉赫马尼诺夫的钢琴曲以其浓烈的情感、华丽的技巧和独具个性的风格而著称,深受音乐界的赞誉。

本文旨在揭示拉赫马尼诺夫钢琴曲的魅力所在,以及其在音乐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拉赫马尼诺夫、钢琴曲、创作特色、浪漫主义风格、技巧性要求、情感表达、音乐结构、影响与地位、独特魅力、未来发展。

1. 引言1.1 拉赫马尼诺夫及其钢琴曲简介拉赫马尼诺夫(Sergei Rachmaninoff)是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被誉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之一。

他生于1873年,在俄国最为辉煌的文化时期成长和工作,其音乐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俄罗斯民族特色和浪漫主义情感。

拉赫马尼诺夫的音乐承袭了肖邦和李斯特的浪漫传统,又融入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韵味,展现出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拉赫马尼诺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以钢琴曲最为著名。

他的钢琴曲不仅在技巧上极具挑战性,更融合了丰富的情感和精湛的音乐结构,深受钢琴演奏家和听众的喜爱。

拉赫马尼诺夫的钢琴曲被认为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不仅展示了他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技巧的精湛运用,更彰显了他对情感的深邃表达和民族文化的热爱。

通过研究和欣赏拉赫马尼诺夫的钢琴曲,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作曲家的音乐世界和创作特色。

2. 正文2.1 拉赫马尼诺夫钢琴曲的浪漫主义风格拉赫马尼诺夫钢琴曲的浪漫主义风格深深地影响了他的音乐创作,使他成为了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之一。

拉赫马尼诺夫的钢琴曲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想象力,表现出对自然、爱情、民族和神秘主题的浓厚兴趣。

凤凰序曲的作品介绍

凤凰序曲的作品介绍

凤凰序曲的作品介绍
凤凰序曲是一首由俄国作曲家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创作的管弦乐作品。

这首序曲是他的交响诗《凤凰》的开头部分,于1909年完成。

该作品以其浓郁的音乐画面和壮丽的乐章结构而闻名。

《凤凰序曲》的音乐描绘了传说中的凤凰鸟的故事,凤凰被视为神话中的神鸟,象征着死亡和重生。

这首序曲以其独特的旋律和和声展示了凤凰的诞生、飞翔和再次燃烧的过程。

作曲家利用管弦乐团的各种乐器,创造了丰富的音色效果,使听众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凤凰的飞翔和燃烧。

序曲的开头以柔和的弦乐和木管乐器的旋律描绘了凤凰的孵化和诞生,随后逐渐增加乐队的力度和音量,展示了凤凰的飞翔和自由。

在序曲的高潮部分,乐队表现出凤凰的燃烧和死亡,音乐变得激烈而动感。

然而,在最后一刻,乐队以宁静的旋律和和声表达了凤凰的重生和复苏,整个序曲以庄严而壮观的结束。

凤凰序曲以其独特的音乐语言和丰富的音乐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曲家巧妙地运用了音乐手法和乐器的组合,创造出了一个梦幻般的音乐世界,使听众沉浸其中。

这首作品不仅展示了作曲家的天才和创造力,也向人们传递了关于生命和重生的哲思。

凤凰序曲被广泛演奏于世界各地的音乐厅和管弦乐团,受到了乐迷和音乐评论家的高度赞赏。

它的音乐魅力和深远的意义使它成为了交响乐作品中的经典之一,也为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赢得了国际声誉。

有史以来最牛的25位钢琴家

有史以来最牛的25位钢琴家

有史以来最牛的25位钢琴家不久前,2017年留声机古典音乐大奖把年度纪念奖颁给了Classc FM网站,以褒扬这家网站在推广古典音乐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据报道称,该网站注册用户已经达到了580万人。

Classic FM自1992年9月7日上线以来,至今已经25周岁了。

最近网站也不失时宜地推出了一系列以“25”为噱头的文章,其中《有史以来最伟大的25位钢琴家》挺有意思,我们编译出来,以飨读者。

原文以钢琴家的姓氏排列,我们则特意改为依照出生年月为先后顺序,这样似乎脉落更清晰一些。

下面是这篇文章的大意:谁是曾经最伟大的钢琴家?那是我们给Classic FM 小编们提出的问题,在经过激烈的争论后,以下是他们列出的入围名单。

如果我们在下面的列表中遗漏了你的最爱,请告诉我们。

•莫扎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乐的人来说,我们可以从他所写的钢琴音乐中判断——他完全能够和进入这个名单的任何一位竞争者一决高下。

只要听一下他的《第21号钢琴协奏曲》就可以肯定他是这些人之中最著名的作曲家。

•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Ludwig Junker 的评价。

我们当然找不到任何贝多芬演奏的录音,但是我们有他为那些听他演奏的人创作的具有艺术感染力且独出心裁的音乐。

•肖邦Frédéric Chopin (1810-1849)他是波兰最著名的作曲家也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钢琴大师之一,他的大部分作品是钢琴独奏,尽管没有他的录音(最早的录音资料出现在1860年)。

一个同时代的人说:“人们可以说肖邦创建了一个钢琴学校和作曲学校,事实上,没有什么能与在钢琴上演奏肖邦那些轻盈且美妙的前奏曲相比。

此外,没有什么比他的作品更充满独创性,与众不同和优雅的了。

“•李斯特 Franz Liszt (1811-1886)pèlerinage)、《B小调钢琴奏鸣曲》和他的《魔菲斯托圆舞曲》(Mephisto Waltz)。

《夜莺》钢琴变奏曲的演奏技巧研究

《夜莺》钢琴变奏曲的演奏技巧研究

可以给作品的形式增添色彩,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使作品更加绚丽夺目。

作品采用了多种节奏形式,例如三连音、六连音等节奏富有弹性,整首曲子的节奏框架清晰,为旋律增添活力。

在《夜莺》钢琴变奏曲中出现了分解和弦的节奏形式,见谱例1:分解和弦的伴奏音型在作品中大量出现,而是能够赋予其动力、不断积极的因素。

所产生的节奏不会有刻板的音响效果,作品中分解和弦的节奏型配合旋律使音乐如“夜莺”的歌声般婉转流动。

这种伴奏音型所产生的节奏是均衡的关系,使音乐节奏更有规律的发展。

在节奏形式上六连音在变奏二的乐段开端出现,在乐句中起到果断演奏的效果,音响上较之前更加明亮。

见谱例2:谱例2显示六连音在声部中交替出现,通过指法转谱例2:75-78小节换将六连音连贯圆润的与八分音符连接成乐句。

作者用这种节奏型推动音乐向前,在果断演奏的效果下更加稳定的发展。

三、演奏技巧分析(一)演奏技巧1、速度与力度《夜莺》是由引子、主题、四个变奏和尾声组成标准的钢琴变奏曲,需要演奏者遵循格林卡的编排,为这一优秀的作品弹奏出其精髓,需要注意作品中的速度与力度。

作品是由Adagio (柔板)的四小节引子勾勒出“夜莺”优雅的形象,紧随其后的主题是由J=108的速度进行演奏,触键时利用指肚弹奏,高音区会因指肚发出的力度减少颗粒感,营造出流动且优美的声响效果。

主题的演奏风格分为两个部分,所以谱子在21小节上标注了Piu mosso (更快的),使作品要加快速度,营造出欢快的气氛。

速度的提高使音留在琴上的时间越短,弹奏时需要指尖集中力量进行演奏。

第一变奏(40-74)小节的演奏速度与主题相同,都是连贯而柔和的进行演奏,延续了主题的两种音乐风格。

在浪漫曲48,49,50小节中分别出现两次渐强记号和三次复倚音,重音在骨干音上,倚音的速度与力度要快速且均匀,所占时值短,着重注意对指尖力度的掌控,由弱到强的突出演奏。

舞曲风格速度要加快,触键力度依靠指尖演奏。

见谱例3:谱例中标注了红色数字指法,在相同的跳音上换谱例3:62-68小节谱例1:9-16小节指演奏出的力度比同一个手指演奏出来的跳音更具有力量,手掌尽可能处于自然状态,力量集中在下键的一刹那使音弹奏的更加饱满,模拟出夜莺在树枝上俏皮的跳动。

乌克兰艺术零距离接触

乌克兰艺术零距离接触

乌克兰艺术零距离接触作者:唐菀来源:《艺海》2015年第01期〔摘要〕乌克兰国旗是由蓝色和黄色上下两块面积相同的颜色组成的,蓝色代表天空和海洋,黄色代表麦田和向日葵花海。

诗,若是不能如流水一般自然地流淌出来,还不如不写!我以为绘画也是如此,艺术的本质在于真情流露,一切艺术的起源都与情感的表达有关,艺术以情感为依托,情感以艺术为媒介,而一切从艺者都是忠实于情感的探索者。

乌克兰艺术给我最大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天然。

天然生成的东西才能够持续下去。

〔关键词〕乌克兰艺术国立美术学院零距离纯粹价值乌克兰国旗是由蓝色和黄色上下两块面积相同的颜色组成的,蓝色代表天空和海洋,黄色代表麦田和向日葵花海。

当我第一次背着画箱手提画框漫步在东欧的麦田里,心中满溢着感动,感动于眼前童话般不可思议的景色,也感动于这个友好民族对自由与主权的珍惜和悠久的农业历史,之后对于乌克兰国旗的含义以及乌克兰民族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广阔的麦田是绘画的天堂,于此境之中很自然的我想到了梵高,仿佛听见他在说“黄色何其美!”这是一个画家的感受,满怀对于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当我站在热情的阳光下展开画具开始描绘美丽的麦田时,我已经完全被她吸引,丧失了所有抵抗力。

同行的伙伴们笑称我已被梵高附体,我并不介意,相反倒也十分乐意听到此番评价。

在乌克兰的日子里,令人感到最开心、快乐、难忘和记忆犹新的要数那些外出写生的日子。

每年暑假或其他较长的节假日都会约上三五好友,或由老师带领,或自行组织外出写生活动,城市、乡村、花园、城堡都是我们写生的好去处。

在咯尔巴阡山脚下的小河边一群人用自备的简易炊具和简单食材配以各显神通的烹饪技术(老师学生齐上阵),乱舞春秋一般总算是把一群人的肚子填饱了;在古城堡遗址旁的山顶平地大家围成一圈享受席地而坐的午餐(面包、培根、灯笼椒、西红柿、黄瓜等,可随意搭配组合),那滋味别提有多香了,哪是平时的正经饭菜所能匹及的。

早上6点在田野里画拂晓画日出,傍晚在山坡上画落日画夕阳,写生的日子里,我们放空大脑,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尽情感受生活,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无穷的灵感,那里是灵魂得以找到栖所的捷径,在那里内心才是真正自由的,真实的。

肖斯塔科维奇升f小调前奏曲

肖斯塔科维奇升f小调前奏曲

肖斯塔科维奇升f小调前奏曲肖斯塔科维奇(Dmitri Shostakovich)是二十世纪俄罗斯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包括交响曲、室内乐、协奏曲、歌剧等多种类型。

其中,他的f小调前奏曲是他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演奏的作品之一。

这首前奏曲作于1950年。

这个年代,正处于斯大林主义的高峰期,文化艺术也受到了政治的强烈干预和审查。

肖斯塔科维奇本人也遭到了政治斗争的困扰,他的音乐被当时的政治局面所左右。

因此,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他的作品透露出了对压抑和恐惧的深刻感受。

f小调前奏曲起初似乎是一首简单的钢琴独奏曲,但仔细聆听,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压抑和紧张。

曲子开头以弱音器的音色低沉地弹奏出深沉的和声,画面似乎宛如一片黑暗的境地。

此后, 强有力的乐句插入其中破坏了此前的平静,展示出内心的不安。

曲子的整体结构非常紧凑,短小的音乐句子之间并没有过多的过渡。

这种紧凑的形式和强烈的情感传递着肖斯塔科维奇内心的挣扎和不安。

作为一名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擅长运用变奏的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在f小调前奏曲中,他通过充满张力的和声和复杂的旋律来创造出强烈的不安感。

曲子在不断变化的节奏和动态间切换,既有极度急促的音乐句子,又有慢节奏的旋律,这种反差强化了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除了音乐形式和内容本身,肖斯塔科维奇在这首前奏曲中还通过音调和旋律的选择来传达情感。

f小调被视为悲伤和忧郁的调性,所以这首前奏曲给人一种沉重而阴郁的感觉。

此外,曲子中的旋律线条也充满了紧张和矛盾,有时呈现出凄美的旋律,有时又转变成不规则和刺耳的音乐片段。

肖斯塔科维奇的f小调前奏曲是他对于压抑和社会不安的真实反映。

作为一名受到政治压力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通过这首作品传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这首前奏曲的表演也成为了肖斯塔科维奇音乐生涯中的一次重要历程,他通过这首作品的创作,不仅执着地坚持了自己的音乐信仰,同时也为后世作曲家树立了一个重要的范本。

肖斯塔科维奇的f小调前奏曲是二十世纪音乐史上的杰作之一。

拉赫玛尼诺夫 流行 曲目 -回复

拉赫玛尼诺夫 流行 曲目 -回复

拉赫玛尼诺夫流行曲目-回复题目:拉赫玛尼诺夫流行曲目:引领古典音乐的时尚之潮引言:拉赫玛尼诺夫是20世纪初最具代表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

虽然他的作品以浪漫主义风格为主,但在他的创作中也有一些轻快、欢快的曲目,被普遍认为是流行曲目。

本文将以拉赫玛尼诺夫的流行曲目为主题,逐步探讨这些作品对古典音乐界的影响。

第一部分:拉赫玛尼诺夫的流行曲目1. "降E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这首曲目被誉为是拉赫玛尼诺夫最有名的作品之一。

其火爆的旋律、激昂的节奏使其成为古典音乐界的流行经典。

2. "前奏曲第三号":这是拉赫玛尼诺夫在他的前奏曲集中创作的其中一首。

它采用了强烈的和声和独特的旋律,以及精妙的技巧。

这首曲目经常在电影和电视节目中出现,使其成为古典音乐中的流行曲目之一。

3. "古巴奎":这首曲目是拉赫玛尼诺夫在他的交响曲中创作的一段插曲。

它融合了古典音乐和拉丁舞曲的元素,以其明快的节奏和强烈的乐器演奏而著称。

这首曲目也在舞台上广泛演奏,成为拉赫玛尼诺夫最具代表性的流行曲目之一。

第二部分:拉赫玛尼诺夫的流行曲目对古典音乐界的影响1. 曲风创新:拉赫玛尼诺夫的流行曲目展示了古典音乐的新颖和多样化。

他将传统的古典乐曲与流行音乐的元素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音乐风格,为古典音乐界带来了新的冲击与活力。

2. 吸引新的听众:通过采用轻快、易懂的旋律和节奏,拉赫玛尼诺夫的流行曲目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兴趣。

这些作品使古典音乐不再只是“高雅”的象征,而是变得更加亲近和可接近。

3. 流行曲目的传播和影响力:随着广播、录音和流媒体等技术的发展,拉赫玛尼诺夫的流行曲目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和推广。

这使得更多人能够接触和欣赏这些作品,进而影响了整个古典音乐界。

第三部分:独特魅力下的拉赫玛尼诺夫流行曲目1. 情感表达:拉赫玛尼诺夫的流行曲目常常以深情的旋律和表达丰富的情感而著称。

他的作品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听众共鸣,使其在流行音乐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20世纪的大师们(二)——钢琴家

20世纪的大师们(二)——钢琴家

20世纪的大师们(二)——钢琴家按时间顺序排列一、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ninoff (1873~1943)美籍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最著名的是一双大手,可以轻松延伸13度,无论作为作曲家,还是钢琴家,创作出的形象都是一致的,浪漫主义风格与现代风格浑然一体,晚年最重要的代表作品《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二、霍夫曼:Josef Hofmann(1876~1957)波兰钢琴家,出生于音乐世家,1892年入安东·鲁宾斯坦门下学习,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录制唱片的音乐家,与拉赫玛尼诺夫是挚友,他们都是现代钢琴音乐的先锋。

三、科尔托:Alfred Denis Cortot(1877~1962)法国钢琴家、指挥家,他的演奏带有动人的力量感,尤其对肖邦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还是一位学者,在报刊上发表音乐文章,编订出版肖邦、舒曼、舒伯特、门德尔松等人的钢琴作品。

1919年创办了著名的巴黎高等音乐师范学校,并任校长,培养了大量人才,包括利帕蒂。

四、施纳贝尔:Artur Schnabel(1882~1951)美籍奥地利钢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930年录制了贝多芬全部钢琴奏鸣曲和协奏曲,同时也是优秀的室内乐演奏家,是演奏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权威。

五、菲舍尔:Edwin Fischer(1886~1960)瑞士钢琴家。

历史上第一位录制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全集唱片的钢琴家。

演奏风格是强烈气质与精细敏感完美结合,晚年投身于教学,是钢琴家布伦德尔的老师。

他设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帮助经济困难的青年音乐家。

同名钢琴家菲舍尔:Annie Fischer(1914~ 1995)匈牙利女钢琴家,1933年获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从此步入世界乐坛,虽是女钢琴家,但力量不输给男性钢琴家。

六、鲁宾斯坦:Artur Rubinstein(1887~1982)美籍波兰裔犹太钢琴家,肖邦作品最好的诠释者,拥有绝对音高。

玛丽娜·洛马佐夫献演城市剧院

玛丽娜·洛马佐夫献演城市剧院

玛丽娜洛马佐夫献演城市剧院
佚名
【期刊名称】《音乐爱好者》
【年(卷),期】2012(000)008
【摘要】美国乌克兰裔钢琴家玛丽娜·洛马佐夫(Marina Lomazov)是目前古典乐舞台上最具魅力与激情的演奏家之一。

她是朱利亚音乐学校和伊士曼音乐学院双学位获得者,更是二十年来唯一一个被伊士曼学院授予含金量极高的'艺术家证书'毕业生。

2009年6月,她被授予'施坦威艺术家'的荣誉称号。

2012年8月25日,玛丽娜将登上上海城市剧院的舞台,为观众演奏《四季》《匈牙利狂想曲》《音乐的瞬间》《蛇之吻》等世界经典曲目。

【总页数】1页(P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
【相关文献】
1.民族歌剧《爱莲说》将献演国家大剧院 [J], ;
2.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首次来沪献演 [J], ;
3.奥科·卡姆:我需要安静——马一马十同日献演,揭开马勒年序幕 [J], Roly
4.时代乐感如此复古而神奇——德国弗莱堡巴洛克乐团携《费加罗的婚礼》献演上海大剧院 [J], 孙奕;
5.四月物语美国-玛丽娜·洛马佐夫钢琴独奏音乐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乌克兰主题变奏曲演奏分析

乌克兰主题变奏曲演奏分析

乌克兰主题变奏曲演奏分析
刘含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
【年(卷),期】2022()15
【摘要】《乌克兰主题变奏曲》利用了乌克兰民歌《骑乘的哥萨克》中的第一乐段,随后根据第一乐段进行了八个主题的变奏。

本曲由引子,主题及八个变奏组成,主题展现着本曲的中心思想,八个变奏巩固主题意义,虽然八个变奏在一定程度和形式上和主题相比都发生了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全都在围绕着一个中心主题,八个变奏使得乐曲更具有丰富的内涵,让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始终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这首经久不衰的音乐作品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到乌克兰民族音乐理性的控制力,还能感受到它豪迈的气概,让我们在了解乌克兰民族精神的同时,还学习到这首作品民族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作曲技法。

【总页数】4页(P155-158)
【作者】刘含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24.3
【相关文献】
1.手风琴《乌克兰主题变奏曲》的音乐创作与演奏技法解析
2.手风琴《乌克兰主题变奏曲》解析与演奏
3.手风琴《乌克兰主题变奏曲》解析与演奏
4.对《乌克兰主
题变奏曲》的音乐表现及演奏的认识5.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创作与演奏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风琴合奏《乌克兰主题变奏曲》——浅谈风箱运用及音乐表达音乐学1001班:吕泽辉指导老师:刘娜摘要:通过对《乌克兰主题变奏曲》的解析,从不同层次,不同的角度表达了主题内涵,揭示了乌克兰民间音乐的特点,乐曲以不同的变奏手法,演奏手法丰富,展现了乌克兰人民恒久不变的伟大精神,其中丰富的变奏手法和风箱的运用值得我们借鉴与参考,也值得听众品味与体验。

关键词:手风琴 ;风箱 ;音乐表现; 技巧Accordion ensemble《Variations on atheme by Ukraine》--Introduction to bellows and music expressionAbstract:《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Ukraine》 from the Angle of the resolution,the paper reveals the features of folk music in Ukraine,the variation of the music in different methods,from different levels,different angles express the theme,playing technique is rich,the great spirit of the people constant,including the variation of the rich techniqu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bellows is worth our using for reference and reference,is worth the audience taste and experience。

Key words:accordion ;bellows;musical performance;skill1.演出说明1.1排练过程《乌克兰主题变奏曲》这首乐曲是通过与老师和同伴的讨论协商而定的,由于这首乐曲体现了手风琴中的各种技巧和不同变奏形式,技巧控制的比较好,所以选定了这首乐曲。

由于《乌克兰主题变奏曲》是一首独奏乐曲,所以在技巧上加大了我们的难度,我们给观众所呈现的是齐奏的形式,每一个人都承担不同的任务,例如有承担节奏的,有承担低音的,有承担旋律的,而且我们在此作品中还加入了打击乐器,有小军鼓、手铃、沙锤,丰富了乐曲的形式,使观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排练的过程中,首先,要熟悉乐曲作品的背景、情感、以及所表现的技巧,整首乐曲是由几个变奏组成,表现了不同的技巧与效果,所以要先分段练习。

其次,加入对乐曲的理解,表达自己所抒发的感情,与同伴共同练习,统一风箱的动作,表情。

最后,加强与同伴的配合与默契度,提高乐曲的质量。

彩排时,注意话筒的摆放,音响效果要好,灯光的要求,应该把舞台演员美化,所表达的意境表现出来,队形的排列要统一、效果要好看。

1.2情绪表现我们所演奏的手风琴作品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情感,那我们表演者的思想情绪必定跟着一起波动,情绪的波动又必定会影响身体的反应,这种反应根据风箱的大小、情绪的激动有时会大一些有时会小一些,如乐曲高潮处,手和身段的动作会更明显如果音乐是叙述性的,那情绪就要很缓慢,风箱就要打得小一些,手和身体的动作幅度就会相应的小一些。

还有就是身体和手都需要换气和呼吸,因为手风琴作品同样有乐句和乐段,在处理乐句和乐段时,手和身体都要随着音乐换气,每一句奏完时身体要做一次呼吸,换气,手腕要抬起,手指要离开键盘,直到下一句手指才能触键,这些也是情感表达的一部分,但是,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应做到与音乐的思想内容、音乐风格相一致并且要自然流露,恰到好处才能收到好的舞台效果。

1.3演出效果演奏者对舞台驾驭的能力,需要很强的技巧,也需要演奏者的情感表达,对音乐作品演奏成功的判断,决不能以乐谱演奏的流畅为标准,肢体语言也是其重要的,有了适度的肢体语言才能更完美的表达整首作品的情感,此次演出时反响热烈,达到了完美的演出。

2.风箱运用和音乐表达2.1乐器作品介绍手风琴作为键盘乐器的一种,产生于欧洲,作为一种外来乐器,它的性能却是源于中国传统乐器“笙”的竹簧发声原理,据史料记载,1777年一位来华传教的阿莫依神父将中国的“笙”带往欧洲,从而启发了欧洲人把竹簧发音原理用到了手风琴上,生产制作了外形各具风格特征,但原理相同的各式簧片乐器。

这些乐器都非常简单,以后又有人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能用左手拉动的风箱和键钮,这些基础上都有共同特点,就是缺乏充分的表现力。

随着欧洲工业文明的进步,直到1829年,有奥地利一位叫西达来安的工匠制作了一种左手部位加上可以用作伴奏使用的和弦键钮,至此,这种用手拉风箱以控制发音的乐器才被正式称为手风琴。

早期的手风琴只是作为一种西方国家的民间乐器而存在,100多年来,随着手风琴的结构和性能的不断改进,手风琴的音乐艺术表现力大大增强了。

2.2作者介绍作曲家谢苗诺夫先生出生于俄罗斯特鲁布夫斯克市的一个音乐世家,他是著名的手风琴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谢苗诺夫在音乐创作上是一位敢于创新的作曲家,创作并改编了大量题材,风格不同的手风琴作品,《乌克兰主题变奏曲》就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首主题变奏曲是以浓郁的乌克兰民族音乐为题材,采用变奏的形式创作的手风琴独奏曲,是一首舞台表现力强,技巧性高的手风琴曲子,这首乐曲具有强大的民族自豪感以及令人叹服的凝聚力,该曲堪称是手风琴乐曲中的佳作。

全曲为C小调,4拍子,分为引子、主题以及八段变奏,是典型的主题变奏曲式,主题的音乐朴素,情绪深沉,并且富于歌唱性,具有乌克兰民歌的优美曲调,在音乐表达上具有稳定性。

《乌克兰主题变奏曲》是由著名俄罗斯手风琴作曲家谢苗诺夫创作的,是一首富有浓郁的乌克兰民间音乐风格。

具有特殊的演奏技巧,多样变奏类型的手风琴优秀作品,在这首乐曲中,大家能过明显地感受到乌克兰传统的音乐情感内涵,既有豪放的气概,又有理性的控制力,充分的展现了乌克兰民族的独特性格,作曲家在创作技法上做到了民族化和现代化的结合,完美的展现了作曲家娴熟的技巧与对乌克兰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

2.2.1风箱运用介绍风箱是手风琴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手风琴发出美妙动听音乐的动力部。

同样的,它在作品艺术表现和处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丰富作品的音乐形象,使乐曲更加流畅、动听、感人。

手风琴风箱的运动会关系到其本身的音色,演奏时本身加强或者减弱风箱用力的程度都会对琴的音响产生细微变化,在演奏抖风箱是应该将风箱固定下来,通过加强、减弱风箱的用力程度来求得声音的变化,并凭听觉去检验声音变化的程度,手风琴风箱的运用,就如同歌唱者的呼吸,人体歌唱中的吸气如同手风琴风箱的开,而人体歌唱中的呼气就如同手风琴风箱的合,风箱是手风琴演奏中情感表达的灵魂,手风琴的风箱对声音的强弱、长短、连顿、音色、情感等,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手风琴的动力来源于风箱,并且是靠音簧发音的乐器,而音簧的发音则靠气流推动音簧而震动发音,气流大则音强,气流小则音弱。

箱动音起,箱停音止。

所以说风箱是手风琴情感表达的动力之源。

2.2.2变奏中风箱的运用就《乌克兰主题变奏曲》这首乐曲来看,风箱的运用就及其重要,引子部分,第一个音符要有音头,开风箱时要顿一下风箱,把音头做出来,随后把风箱甩出去,给人一种震慑力,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和弦,要把整个风箱打开,如同扇子张开的状态,回风箱如同倒开的扇子,由弱渐强、由慢渐快的把一串琶音弹出来,再通过节奏自由的经过句,停留在属七和弦上,风箱要强收。

主题部分是二段体形式,旋律简捷,结构单纯,风箱的运用要有变化,而且要留有余地,出风箱不要拉得过长,回风箱时不要把风力全部挤光,同时不要在一个音都没有奏完时就换风箱,否则会把一个音分成两半,一定要等到一个音奏完后再换。

开始弹奏时要有音头,风箱运行要平稳进行,左臂不要松懈,但是也不要过于紧张,很自然的把风箱成扇形的拉开,然后再平稳的推回来,换风箱时不能有痕迹,在第二句旋律中要比前一句的旋律要更有激情,情绪渐渐的上升,风箱运用上要加强力度,到了最后的旋律句时风箱的力度是最强的,要把情绪推到高潮,这样使乐曲听起来既平静又有激情。

接下来就是本首乐曲的几个变奏,第一个变奏均为八分音符跳音的形式演奏,这样我们风箱的运用就要稳定控制,不可以摇晃、震颤,一定要注意左手用力的均匀、动作的连贯,撑住风箱,小幅度的运用风箱,顿风箱的弹奏,不要出现多余的余音,这样听上去干净利索,第一变奏同样也是由慢渐快的演奏,使变奏显得轻快活跃,每个音符都要扎实、短促、清晰,左手的风箱要控制到位。

第二变奏是一段小快板,在主题旋律音后加上了围绕属音旋转的固定音型,具有持续音的效果,听上去明快、轻松。

风箱给每拍中的旋律音要有适当的力度,使旋律更加生动。

第三变奏的速度比较自由,在这个变奏里,主和弦之后是一连串半音阶上行,引出主题旋律,主和弦弹奏时,风箱要强出,使主和弦有音头然后立即停下来,接着再走半音阶,由弱渐强风箱要稳定的进行,要把每个旋律重音的风箱要非常有利地断开,控制好风箱的开合。

最后四小节按正常的速度演奏,用强有力的风箱推动,随着半音阶上行下行,充满激情地渐强渐弱,使音乐充满活力。

第四变奏是在主题音调的基础上利用了三连音贯穿全曲,节奏要严格的按照三连音的要求均匀地进行,指法要准确,和弦音稍短,表现出一种弹跳的效果,风箱随着旋律线条强弱起伏,控制好速度以及力度,表现出轻快的节奏和富于跳跃感的旋律。

第五变奏这是一段比较安静的、舒畅的旋律,一拍一音的弱奏将音乐带入一种安详的气氛中,全曲都是用完全连奏的形式出现,那么演奏时一定要严格的控制好风箱的力度,使旋律平稳地进行,强弱表现做出来。

第八变奏则是利用了独特的手风琴演奏艺术中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表现方法,从简单的意义上讲,就是将手指按在音键上不离键的情况下,通过风箱的来回运动,风箱进行上下部的碰撞,产生的音节,连续不断的抖风箱手法把全曲推向高潮,情绪热烈,速度极快,节奏性很强。

拉风箱和推风箱时力量要均匀,力度要适中,音响要统一,每弹一个音,节奏均匀地拉推各一次形成二连音,到最后要有控制的渐慢下来,紧接着在最后一段旋律中速度恢复原有的速度,运用渐强的抖风箱技巧,演奏最后三个和弦时,甩风箱,把音像甩出去似的,演奏到最后一个长音时,在强声中结束全曲,体现了乌克兰的风采同时也为音乐增添了更加热情、豪放的色彩。

2.2.3抖风箱抖风箱是一种表现特定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情绪时所需要运用的一种特殊的风箱技巧。

从简单的意义上讲,就是将手指按在音键上不离键的情况下,通过风箱的来回运动,以及在运动的过程中有目的地设计,进行风箱的上部下部的碰撞,产生出两个、三个以上的音,这种技术形式的运用与表演,即所谓的抖风箱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