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爱乐电台2009年12月5日柴可夫斯基「第一号交响曲─冬之梦」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曲导聆:柴可夫斯基「第一号交响曲─冬之梦」】
播出版本:Leonard Bernstein; New York Philharmonic
播出日期:12月05日
播出时间:10~12AM
《创作背景及特色》
∙冬天的白日梦
「冬之梦」是柴可夫斯基在1866年创作的第一首大型交响曲,他似乎想似乎想要透过这部作品,表达内心对冬天的俄罗斯国土与大自然的热爱,这也是他的六首交响曲中,唯一亲自下标题的作品,具有交响诗的风格,创作上较自由而不受拘束,第一、二乐章还有个别的标题,代表一种抽象情感的延伸。
∙浓浓的俄罗斯味
这部作品里,柴可夫斯基运用俄罗斯民歌和民谣,与同时期的国民乐派作曲家有相同之处;此外还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将西方的奏鸣曲式,和传统素材密切结合的尝试,带有浪漫乐派的风格与精神,却没有艰深难懂的技巧和语言,
《全曲导聆》
∙第一乐章
『冬旅之梦想』,宁静的快板,奏鸣曲式。乐章灵感来自于柴可夫斯基在某个冬天,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旅途中的见闻,描述冬日的俄罗斯景色。第一主题是在小提琴弱奏下,由长笛与低音管呈现,第二主题则由竖笛独奏,曲中对暴风雪、森林、凄凉的民歌情调与马车铃声,有生动的描述。
∙第二乐章
『阴冷潮湿的土地』,如歌、不太慢的慢板,小奏鸣曲式。双簧管演奏出一段凄凉的俄罗斯民歌,此为第一主题,之后由弦乐与长笛的伴奏展现出酷似第一主题的第二主题;尾奏是第一主题的变形,呈现出不安、不稳定的气氛,充满深切情感的旋律,表现出土地的荒芜。
∙第三乐章
快板,诙谐曲。主题轻盈巧妙,伴随些许的悲伤忧郁,中段则由小提琴与大提琴歌咏出表情丰富的旋律,是具有民谣风的幸福圆舞曲。通过对忧郁和幸福不断交错性的发展,说明了柴可夫斯基希望幸福战胜忧郁的思想。
∙第四乐章
感伤的行板,奏鸣曲式。悲伤的导奏过后,小提琴奏出一段清晰的主题,旋律是来自1861年古老的俄罗斯民歌「花儿开了」,它也成为整个乐章的中心。第一主题的气氛则是激昂庄严,第二主题由低音管与中提
琴呈现。乐章的气氛从先前对俄罗斯自然景色的阴暗描述,转为对民族
欢乐的描写,十分具有节日气氛。
【全曲导聆: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播出版本:Mstislav Rostropovich; Herbert von Karaja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播出日期:12月05日
播出时间:10~12AM
《创作背景及特色》
∙后知后觉的作曲家!?
随着大提琴演奏技术的不断进步,愈来愈多作曲家开始为这项乐器作曲;
不过,柴可夫斯基对大提琴却有一点后知后觉,直到1875年,有一次他欣赏完一场大提琴独奏会之后,才对这项乐器留下深刻印象;不过他并没
有立即行动,而是到了1876年,在德国大提琴家费曾海根的要求下,柴
可夫斯基才写出了「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并由费曾海根担任首演。
∙童年已逝,偶像不死!
生于十九世纪浪漫时期,柴可夫斯基遥望着古典时期;处于俄罗斯国民乐派之中,但他却每每写下极富旋律性的音乐,「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就是这位俄国作曲家,向自己童年的偶像─ 莫札特所表达的崇敬之意。
∙任人摆布的作曲家!?
「洛可可主题变奏曲」是音乐史上的大提琴经典名作,原来包括八个变
奏和终曲,但费曾海根却大刀阔斧地改变了柴可夫斯基原来的顺序,更大
胆地把第八变奏直接删除。柴可夫斯基和费曾海根会因此而失和吗?《全曲导聆》
∙徐缓的序奏后,大提琴演奏出由两段歌谣曲式旋律所构成的洛可可主题,其后接续七段变奏。第一到第二变奏的节奏逐渐缩小,第三变奏转入持
续的行板,是优美宽广的旋律,同时充分发挥大提琴独特的音色;第四变奏具有农民舞曲风格、第五变奏带有大提琴的颤音与装饰风格的乐句。第六变奏的表情甜美、第七变奏是活泼的快板,华丽敏捷;音乐最后以充满活力的气氛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