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经济生活》高效课堂笔记 第10课(完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课堂笔记
(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三步走”战略:第一丶第二步目标已实现。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社会。

(2)总体小康的特点:
①低水平 eg.人均GDP低
②不全面eg.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发展不协调、
③发展不平衡eg.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
(3)全面小康:
①实现时间:2020年
②目标:P86 五个“成为”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个方面)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注意:
①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注意:
①均等化≠平均化。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二)围绕主题抓住主线
1、深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必要性:P87“”
2、收入分配公平:
(1)内涵:P60
(2)意义:P60
(3)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P61-62①②③
(4)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具体举措:P62
3、效率:(1)含义:P62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对公平的追求会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②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3)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兼顾效率与公平,既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

4、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1)初次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

初次分配后国民收入形成国家、企业和个人收入三部分:国家通过税收等形式占有一部分社会财富,形成国家的财政收入;企业的税后利润,形成企业的收入;个人的劳动报酬,形成个人收入。

(2)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再次分配。

再分配主要由政府进行必要的宏观管理和收入调节,如国家的个税调整、支农补贴等。

二、易错易混点
1、劳动收入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

(注意:劳动收入未必都是按劳分配收入。

公有制范围内的劳动者凭借劳动所获得的收入才是按劳分配收入,而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则为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所以按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并不一定就是按劳分配收入。

)
2、个体劳动者的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成果分配。

(注意:前者是劳动成果分配,后者是按劳动要素分配。

)
3、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原则。

(注意: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除了按劳分配之外,还包括按生产要素分配。

)
4、初次分配只注重效率,再分配只注重公平。

(注意: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
5、共同富裕就是指同时富裕,同步富裕。

(注意:共同富裕是指先富帮后富,后富促先富,最终实现共富,而不是大家同时、同步、同等程度富裕。

)
6、注意以下说法:
①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都是社会主义经济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分配方式。

(×)
③国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属于初次分配领域的改革。

(×)
④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实现初次分配领域的分配公平。

(√)
⑤公平与效率相互矛盾,要公平就要牺牲效率。

(×)
⑥公平与效率二者具有一致性。

(√)
三、经典题型
(一)选择题
1. 党中央多次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这启示我们,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要处理好
①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②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③发展经济与公平分配的关系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从表中可以得知该员工收入中
A.按劳分配的收入是30 000元 B.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是10 210元
C.劳动收入是15 110元 D.非劳动收入是20 210元
3.(2014·南京模拟)2013年某村民承包了20亩地,在专家的技术指导下科学种植,获得收入8万元;
利用农闲时间到某民营企业打工,获得收入2万元;此外,通过储蓄存款获得利息收入1 000元。

该村民的收入中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共
A.8万元 B.2.1万元C.2万元 D.1000元
4.(2014·南昌模拟)甲、乙、丙、丁四人,甲是某国有控股企业的总工程师,并有一项技术专利卖给
该企业;乙是一日本在中国独资企业的职工;丙是某农贸市场个体经营户;丁在一股份合作制企业持股上岗。

工作一年后,下列对四人收入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收入是按劳分配
B.丙和丁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C.甲和丁的收入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D.乙和丙的收入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5.某科技企业除对科技人员支付工资外,还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企业效益不断提高。

这说明
①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②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④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6.(2014·南京模拟)2013年10月10日,国债预发行交易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推出。

从当天的市场表现来看,国债预发行价格走势较为平稳,买卖价差基本维持在1个基点以内。

对居民买卖国债获益这一分配方式认识正确的是
A.它是提高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B.它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方式
C.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方式
D.它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分配方式
3.居民投资债券获得的收入属于
①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②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③合法的劳动收入④合法的非劳动收入⑤财产性收入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7.小明的爸爸是个体户,妈妈在该市的工商银行当营业员,爷爷奶奶在农村种责任田,叔叔是某民营公司的高管,年薪20万。

材料中小明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取得收入的相应分配方式分别是
A.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B.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C.按劳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8.如今,国内许多大企业纷纷效仿国际大企业,不惜重金引进高级管理人才,以迎接日益激烈的竞争。

这些管理人员的收入属于
A.按管理要素分配B.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技术要素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
9.近年来,广东等一些相对发达的地区相继给当地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等低收入者发放“民生红包”。

这一举措
①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②正确处理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③是对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内容的完善
④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所有制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
10.亚当·斯密说过:“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
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这句话强调的是
A.在收入分配中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
B.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
C.提高经济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根本途径
D.收入分配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11.(2013·天津文综)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

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①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④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
1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平均工资保持较快增长,但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岗位
差距仍然较大。

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②创新扶贫方式,推进特殊困难地区的发展
③禁止非法垄断及非法竞争行为
④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当前收入差距较大、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劳动、资本、技术、
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表明国家在初次分配领域更加重视效率的提高
B.我国分配制度改革要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体
C.这说明在初次分配领域也应该兼顾效率与公平
D.按劳分配为主体就应限制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
14.庭人均纯收入为6 977.29元,两者之比为3.13∶1。

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政府可
采取的再分配措施有
①提高农产品的补贴标准
②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
③增加对农民的专项贷款
④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14·天津模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为了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下图中组合正确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经济学家詹姆斯在《公平是最大的动力》一书中写道: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
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

这句话说明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B.公平与效率是互补的
C.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的 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17右边漫画启示我们在分配体制改革中,应做到
A.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
B.努力扩大生产,把蛋糕做大
C.缩小收入差距,更加注重效率
D.坚持效率优先,不断拉开差距
18.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下列选项的序号从下图上排
M开始,按所示方向,正确的是
①工资收入提高②生产供给增加③消费需求增加④劳动需求增加
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①②③(二)典型主观题
19、(28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阅读材料,回到问题。

1996-2010年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变化情况图
注:1.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绘制
2.居民收入分配份额为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比重
(1)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体现了国民总收入在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

根据图,概括1996-2010年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的整体变动趋势。

(4分) (2)从2010年到2020年,若在国民总收入实现倍增的同时,居民收入所占份额从45%逐步增加到65%,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应__________(小于、等于或大于)国民总收入年均增长率。

(4分) (3)如何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6分)
参考答案:
(1)答案示例一:整体来看,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呈下降趋势。

答案示例二:1996-2007年,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呈下降趋势,2007年后,居民收入分配份额有所增长和波动,但仍低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水平。

(2)答案示例:大于。

(3)答案示例: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20.当前,部分企业存在着职工工资不能随着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工资水平偏低且增长缓慢的问题。

针对这一现象,2012年11月发布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有人认为,“上述现象的存在对职工不利,对企业有利”,请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