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不锈钢的焊接特点

各类不锈钢的焊接特点
各类不锈钢的焊接特点

各类不锈钢的焊接特点

马氏体。可焊性较差,焊接时有强烈的淬火倾向,经焊接加热后在空气中冷却就能导致淬火,使焊缝和热影响区形成坚硬的马氏体组织,因温差引起的热应力和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组织的相变应力的综合作用,导致焊后残余应力较大。含碳量愈高,其淬硬性就愈大。还存在由于扩散氢的作用而引起的滞后裂纹。因此,焊接薄板时采用较小的电源,尽可能快的焊速,应使焊道狭窄,熔池体积减小,以免金属过热;厚板焊前应进行预热(200~ 400℃),焊后高温回火或退火,随后缓冷;焊丝、坡口、氩气要清洁、干燥,以消除氢的产生。

铁素体。易在焊合线附近热影响区产生粗晶,使常温塑性、韧性降低而引起脆化;高铬(≥16%Cr)不锈钢焊后在600~400℃阶段缓慢冷却时,会出现475℃脆化,造成韧性恶化。因此,采用小电流、快焊速、窄焊道、加快焊缝冷却的方法,以尽量避免晶粒长大,缩短高温停留时间,防止过热;对高铬不锈钢焊前应预热,使其在韧性温度范围内焊接,但预热温度不应超过150℃,以免焊后冷却缓慢,增加475℃脆性。

奥氏体。由于在奥氏体晶界上有低熔点杂质物,冷却时在焊接收缩应力的作用下易产生热应力,从而产生热裂纹;在550~850℃长时间加热时,焊接热影响区的晶界上析出铬的碳化物,造成贫铬区,因而热影响区易发生晶间腐蚀;由于线膨胀系数较大,导热性较差,而产生较大的焊接应力和变形,易造成热裂纹。因此,避免焊缝过热,选用较小的焊接电流、较快的焊速,缩短高温停留时间,减小熔池面积,避免焊缝、近缝区的晶粒过渡长大;控制输入的焊接热量,采用能量集中的焊接方法,加强冷却,缩短经过危险温度区域的冷却时间;焊后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和固溶处理,使焊接时析出的铬的碳化物重新固溶到奥氏体中,或进行稳定化处理;选用超低碳奥氏体焊丝(w(C)≤0.04%)焊接,防止晶粒边界产生贫铬区,提高抗晶间腐蚀的能力。

氩弧焊

氩气是单原子气体,不会产生化合物,高温不分解,也不溶于金属中,不与任何元素发生反应,其稳弧性能好,热损耗小,电弧热集中,热效率高。在氩气的保护下,通过电热使钨极发射大量电子,从而使氩气电离,产生足够的正、负离子和电子,使气体导电,在钨极与钢带之间产生连续的弧光放电,即产生了“弧氢”。弧氢中心白色耀眼部分叫“弧柱”,其温度非常高,能熔化任何金属,作为焊接的热源。氩弧焊用从专用的焊枪喷嘴喷出严密的氩气层流,使电弧包围在其中,与空气隔开,利用电弧产生的热量熔化被焊处,并填充焊丝,将两块分离的金属连接在一起,从而获得牢固的焊接接头。氩气不纯易使焊缝氧化、氮化,使焊缝硬淬,破坏其气密性,降低焊接质量。

TIG(惰性气体保护钨极电弧焊)采用高纯(99.9%)Ar保护气,使用非消耗性的钨棒,焊缝强度和致密度较好,适用于3mm以下的不锈钢带。MIG(惰性气体保护金属电弧焊)采用98%Ar的混合气,使用消耗性细实心焊丝(材质与母材相似),焊接速度快、效率高,适用于3mm以上的不锈钢带。

氩弧焊常见的焊接缺陷

焊缝不合要求。因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当,或操作技术不熟练,导致焊缝高低宽窄不一,焊缝成形不良,背面焊缝下凹。造成焊缝减弱过多,使焊缝强度不够;焊缝过高,造成应力集中,易形成裂纹。

烧穿。因焊接电流过大,熔池温度过高,焊丝加入不及时,带钢对接间隙过大,焊接速度过慢等,导致焊缝上出现单个或连续的穿孔。使焊缝强度减弱,易引起引力集中和裂纹。

未焊透。因电流过小,操作不熟练,焊接速度太快,对接间隙小,电弧过长或电弧未对准焊缝等,导致焊丝与基体金属未熔合在一起或焊接金属中局部未熔合。该部位应进行补焊。

裂纹。液体金属在凝固过程中或略低于固相线温度下,产生沿晶间边界的、断口上有明显氧化色的热裂纹。在固态时发生相变,或有扩散氢存在,以及冷却时在过大的焊接收缩应力作用下,而生成的具有穿晶性质的、断口发亮、没有氧化色的冷裂纹。当选择和使用焊丝不当,焊接时高温停留时间过长,造成氧化、过热和晶粒度过度长大,材料本身杂质较多,或材料本身易淬硬时均易产生裂纹。

气孔。因熔池在高温时能溶解大量的氢,熔池冷凝时溶解氢的能力显著下降,当熔池冷却过快时氢气来不及跑出熔池,即在焊接内部及表面产生单个或密集的圆形空穴,使焊缝金属的有效截面积减小,降低焊缝的强度,造成应力集中。在焊件、焊丝表面有油污、氧化皮、铁锈,或在潮湿气氛焊接,或氩气纯度低、含杂质较多,或氩气保护气不良以及熔池高温氧化、飞溅等情况下均易产生气孔。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

奥氏体不锈钢在焊接过程中的弹、塑性应力和应变量很大,却极少出现冷裂纹。焊接接头不存在淬火硬化区及晶粒粗大化,故焊缝抗拉强度较高。主要问题:焊接变形较大;因其晶界特性和对某些微量杂质(S、P)敏感,易产生热裂纹。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特性:

1.碳化铬的形成,降低了焊接接头抗晶间腐蚀能力。

(1)针对焊缝晶间腐蚀和目材上敏化温度区腐蚀,可采用下列措施加以限制:

a.减少目材及焊缝的含碳量,目材中添加稳定化元素Ti、Nb等元素使之优

先形成MC,以避免Cr

23C

6

形成。

b.使焊缝形成奥氏体加少量铁素体的双相组织。焊缝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铁素体时,可细化晶粒,增加晶粒面积,使晶界单位面积上的碳化铬析出量减少。

铬在铁素体中溶解度较大,Cr

23C

6

优先在铁素体中形成,而不致使奥氏体晶界贫

铬;散步在奥氏体之间的铁素体,可防止腐蚀沿晶界向内部扩散。

c.控制在敏化温度区间的停留时间。调整焊接热循环,尽可能缩短600~1000℃的停留时间,可选择能量密度高的焊接方法(如等离子氩弧焊),选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焊缝背面通氩气或采用铜垫增加焊接接头的冷却速度,减少起弧、收弧次数以避免重复加热,多层焊时与腐蚀介质的接触面尽可能最后施焊等。

d.焊后进行固溶处理或稳定化退火(850~900℃)保温后空冷,以使碳化物充分析出,并使铬加速扩散)。

(2)焊接接头的刀状腐蚀。只发生在含有稳定剂Ti、Nb的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接头中。其腐蚀部位在热影响区的过热区,沿熔合线发展,开始宽度仅3~5个晶粒,逐步扩大至1.0~1.5mm。高温敏化(超过1200℃)使TiC、NbC溶入固溶体,由于碳的扩散能力较强,在冷却过程中将偏聚在晶界形成过饱和状态,而Ti、Nb则因扩散能力低而留于晶体内。当焊接接头在敏化温度区间再次加热

时,过饱和碳将在晶间以Cr

23C

6

形式析出。为此,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a.降低含碳量。对于含有稳定化元素的不锈钢,含碳量不应超过0.06%。

b.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选择较小的焊接线能量,以减少过热区在高温停留时间,注意避免在焊接过程中产生“中温敏化”效果。双面焊时,与腐蚀介质接触的焊缝应最后施焊(这是大直径厚壁焊管内焊在外焊之后进行的原因所在),如不能实施则应调整焊接规范及焊缝形状,尽量避免与腐蚀介质接触的过热区再次受到敏化加热。

c.焊后热处理。焊后进行固溶或稳定化处理。

2.应力腐蚀开裂。可采用下列措施防止应力腐蚀开裂的发生:

a.正确选择材料及合理调整焊缝成分。高纯铬-镍奥氏体不锈钢、高硅铬-镍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高铬铁素体不锈钢等具有较好的抗应力腐蚀性能,焊缝金属为奥氏体-铁素体双相钢组织时抗应力腐蚀性良好。

b.消除或减小残余应力。进行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采用抛光、喷丸和锤击等机械方法降低表面残余应力。

c.合理的结构设计。设备和容器中与腐蚀介质的接触面不能有缝隙,尽可能采用对接接头,结构设计中注意不产生热流集中而引起的局部过热或腐蚀液滞留而局部浓缩等措施,以避免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

3.焊接热裂纹(焊缝结晶裂纹、热影响区液化裂纹)。热裂纹敏感性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化学成分、组织与性能。Ni易与S、P等杂质形成低熔点化合物或共晶,硼、硅等的偏析,将促使产生热裂纹。焊缝易形成方向性强的粗大柱状晶组织,有利于有害杂质和元素的偏析,从而促使形成连续的晶间液膜,提高了热裂

纹的敏感性。若焊接不均匀加热,则易形成较大的拉应力,促进焊接热裂纹的产生。防止措施:

a.严格控制有害杂质S、P的含量。

b.调整焊缝金属的组织。双相组织焊缝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焊缝中的δ相可细化晶粒,消除单相奥氏体的方向性,减少有害杂质在晶界的偏析,且δ相能溶解较多的S、P,并能降低界面能,组织晶间液膜的形成。

c.调整焊缝金属合金成分。在单相奥氏体钢中适当增加Mn、C、N的含量,加入少量的铈、镐、钽等微量元素(可细化焊缝组织、净化晶界),可减少热裂纹敏感性。

d.工艺措施。尽量减小溶池过热,以防止形成粗大的柱状晶,采用小线能量及小截面焊道。

25-20型奥氏体钢易出现液化裂纹。可通过严格限制母材的杂质含量及晶粒度,采用高能量密度的焊接方法、小线能量和提高接头的冷却速度等措施,以减小母材过热和避免近缝区晶粒的粗化。

奥氏体焊缝中δ-铁素体的影响

4.焊接接头的脆化。热强钢应保证焊接接头的塑性,防止高温脆化;低温用钢要求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防止焊接接头发生低温脆断。18-8型钢焊缝为双相组织时,其拉伸强度、屈服强度与塑性略低于母材,但韧性比母材低得多,故应使焊缝为单向奥氏体组织。奥氏体焊缝中含有较多的铁素体化元素或较多的δ相时,高温条件下由于δ→σ转变,引起σ相脆化,焊缝的塑、韧性均显著下降,故焊缝中的δ相应小于5%。当25-20钢焊缝中Cr与Si含量偏上限时,则易沿晶界析出σ相,引起焊接接头脆化,故应适当减少铁素体形成元素,采用较小的线能量,提高冷却速度。对于已经出现σ相的焊缝,可将焊接接头加热至1050~1100℃,保温1小时后水冷,进行固溶处理,以使σ相重新溶入奥氏体。

5.焊接变形较大。因导热率低、膨胀系数大,故焊接变形较大,可采用夹具防止变形。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

奥氏体不锈钢可用钨极氩弧焊(TIG)、熔化极氩弧焊(MIG)、等离子氩弧焊(PAW)及埋弧焊(SAW)等方法进行焊接。奥氏体不锈钢因其熔点低、导热系数小、电阻系数大,故焊接电流较小。应采用窄焊缝、窄焊道,减少高温停留时间,防止碳化物析出,减少焊缝收缩应力,降低热裂纹敏感性。

焊材选择。焊材成分尤其是Cr、Ni合金元素要高于母材。采用含有少量(4~12%)铁素体的焊接材料,以保证焊缝良好的抗裂(冷裂、热裂、应力腐蚀开裂)性能。焊缝中不允许或不可能存在铁素体相时,焊材应选用含Mo、Mn等合金元素的焊接材料。焊材中的C、S、P、Si、Nb应尽可能低,Nb在纯奥氏体焊缝中会引起凝固裂纹,但焊缝中有少量铁素体可有效避免。焊后需进行稳定化或消除应力处理的焊接结构,通常选用含Nb的焊接材料。埋弧焊用于焊接中板,Cr、Ni的烧损可通过焊剂和焊丝中合金元素的过渡得到补充;由于熔深大,应注意防止焊缝中心区热裂纹的产生和热影响区耐腐蚀性的降低;应注意选择较细的焊丝和较小的焊接线能量,焊丝需低Si、S、P。耐热不锈钢焊缝中铁素体含量应不大于5%。Cr、Ni含量大于20%的奥氏体不锈钢,需选用高Mn(6~8%)焊丝,焊剂选用碱性或中性焊剂,以防止向焊缝中增Si,以提高其抗裂性能。奥氏体不锈钢专用焊剂增Si极少,可向焊缝过渡合金,补偿合金元素的烧损,以满足焊缝性能和化学成分的要求。

打磨砂轮片仅能专用于打磨不锈钢,所用的钢丝刷及清除焊渣的工具皆由不锈钢制成,表面不允许暴露在火焰加工处。短弧焊接,用实芯焊丝作熔化极焊接

不锈钢时,保护气体不宜含CO

2;而药芯焊丝由于有渣保护,不会因CO

2

而增加

焊缝的含碳量。不预热。层间温度应严格控制,要≤150℃。小焊接线能量。反面成型的气体保护焊,焊根侧必须用还原气或纯氢保护。母材熔化量应控制在整个焊缝面面积的35%以下。含Ti、Nb奥氏体不锈钢建议用超低碳不含稳定剂的填充材料。因收缩变形大,故在夹紧装置与定位焊上皆应加强。不允许在工件坡口处有电弧擦伤母材的痕迹。为确保焊接接头的耐腐蚀性,其表面应呈光亮状,残渣、焊缝的颜色等可通过石英砂轮打磨、酸洗、抛丸、刷洗或抛光去除。修复焊接前,也应酸洗坡口表面。应加快焊缝冷却速度。

铁素体不锈钢的焊接

铁素体不锈钢在高温下可能会或根本不出现少量的奥氏体组织,故在焊接热循环作用下可能或根本不出现马氏体组织,焊接后不会出现强度显著下降或淬火硬化问题。因此,焊接接头的室温强度不是焊接的主要问题;由于热膨胀系数低,故焊接热裂纹和冷裂纹也不是主要矛盾。但焊接接头的塑、韧性降低,即发生脆化,以及耐腐蚀性必须重视。

铁素体不锈钢的焊接特性

铁素体不锈钢热膨胀系数小,S、P等杂质在铁素体中溶解度大,Si、Nb等是铁素体形成元素,故焊缝结晶时不易形成低熔点共晶,热裂倾向小;焊接热影响区超过临界温度区域形成马氏体的数量极少,故脆硬倾向很小。由Cr及Al、Nb、Mo、Ti等添加元素来防止在焊接受热过程中形成奥氏体,故在焊后冷却过程中不会出现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脆硬现象。但焊接热所形成的热影响区近缝带,由于高温而促成铁素体晶粒粗大,明显降低了接头韧性,且无法通过热处理加以改善。

因同质焊缝及热影响区在焊接过程中C、N化合物析出和晶粒长大的作用,导致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脆化。由于C、N在铁素体不锈钢中的溶解度极低,在950℃以后迅速析出,故同质焊材的焊缝和热影响区在焊后冷却过程中会析出C、N化合物,引起脆化,提高晶间腐蚀敏感性。铁素体不锈钢在热影响区产生晶间腐蚀的部位更接近熔合线。Cr在铁素体不锈钢中的扩散速度远比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快,只需700~900℃范围内短时间保温即可使Cr向贫铬区扩散,恢复焊接接头的耐腐蚀性能。

铁素体不锈钢的焊接方法

焊接材料。要求焊缝金属与母材有相同的导电、导磁及力学性能和表面色泽时应使用同材质的焊材,但其熔敷金属韧性太低,添加的Al与Ti等铁素体形成元素难以有效过渡到熔池中去,故该类焊材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采用奥氏体焊接材料或镍基合金,可提高焊接接头的韧性,免除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焊接工艺。焊接材料与母材的化学成分相同时,须采取措施:焊前预热温度100~200℃,以使被焊材料处于韧性较好的状态和降低焊接接头的应力;随着铬含量的提高,预热温度也应相应提高。焊后对焊接接头进行750~800℃退火处理,使过饱和C和N完全析出,使铬充分补充到贫铬区,以恢复其耐蚀性及改善焊接接头塑性;退火后应快冷,以防止475℃脆性产生。采用小的热输入进行施焊,以减少高温脆化和475℃脆性的影响。若选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材料,可免除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不含稳定元素的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其热影响区的粗晶脆化和晶间腐蚀问题不会因填充材料的改变而变化。奥氏体或奥氏体-铁素体焊缝金属基本上与铁素体不锈钢母材等强度;但在某些腐蚀介质中,该种异质焊接接头的耐腐蚀性可能低于同质接头。极低碳高铬铁素体不锈钢薄板焊前可不预热,焊后也无需热处理,但焊缝金属中C加N的含量不高于母材金属含量。

焊接技巧。焊接材料不得污染;采用小焊接能量、较快的焊接速度等窄焊道焊接;使焊丝受热末端始终处于保护气体中;采用熔化极氩弧焊(MIG)、等离子氩弧焊(PAW)等先进焊接技术;熄弧后继续通保护气体,直至冷却充分;用高纯氩气保护焊接熔池;焊缝背面应采用惰性保护气体;采用水冷铜板,以减少过热,增加冷却速度。

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的焊接

现代超低碳含氮双相不锈钢,钢中的足够的氮可促进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在高温下形成的单相铁素体冷却时,发生逆转变并形成足够的奥氏体,故焊接若影响区的塑、韧性较好,且抗应力腐蚀、点腐蚀的性能优良。其铁素体含量不应超过50%,以防止焊接时热影响区中铁素体过分长大和缩小形成单相铁素体组织的范围。双相不锈钢冷轧退火时需快速冷却通过980~700℃的温度范围,以防止焊接过程中形成有害的σ相、χ相和碳氮化合物,保证热影响区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由于焊缝金属凝固和随后的冷却速度很快,焊缝若采用与母材相同的化学成分时,则在高温形成单相铁素体组织,来不及像母材那样在1050~1100℃保温并水淬处理,发生部分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的过程。故焊材的镍含量要高于母材。

焊缝在焊后自然冷却条件下,由于相对于母材熔池体积很小,冷却速度很快,熔化的金属焊缝沿热传导方向,向焊缝中心呈柱状、树枝状结晶,发生合金元素的偏析,组织不稳定,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易发生组织转变和析出金属间相。在正常的焊接参数和焊后自然冷却条件下,配套的焊材的焊缝金属可以达到要求的相比例(FN=30~

70%);但采用较小的焊接热输入或焊缝截面厚,焊后冷却速度较快,焊缝中铁素体的转变来不及充分进行,则焊缝中的铁素体可能会超过70%;若热输入过大或填充的焊接材料较少,则可能加大母材的(熔化)稀释作用,从而降低焊缝金属的镍含量,使焊缝中的铁素体含量增高。若焊缝的铁素体含量较高,可采取固溶(1050~1100℃)处理,使焊缝金属的相比例较为理想。

可用钨极氩弧焊(TIG)、熔化极氩弧焊(MIG)、等离子氩弧焊(PAW)及埋弧焊(SAW)等方法进行焊接。若焊件处于高应变状态或存在导致耐蚀性和塑、韧性降低的有害相变,则应进行固溶处理。23%Cr无Mo双相不锈钢和22%Cr 双相不锈钢的固溶处理温度为1050~1100℃,而25%Cr双相不锈钢和超级双相不锈钢的固溶处理温度为1070~1120℃。当匹配的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Ni=8~10%)高于焊件化学成分时,应选择给定的温度上限。快速感应后立即水淬。保温5~30min,以恢复相平衡,包括金属间相(σ和χ相)的溶解。需控制焊料飞溅物、杂质、氧化物的形成,以防耐点蚀和缝隙腐蚀性能的下降。焊后应清洗焊缝及周围区域;若不能清洗,则应控制保护气体的含氧量(10×10-6~25×10-6)。为了加强熔化极气体保护(GMAW)的电弧稳定性及金属渗透性,可在氩气中添加少量CO

2

焊接材料

MIG不锈钢焊丝较高的Si含量,可使电弧燃烧稳定,熔池流动性好,但表面张力大,从而可减少气孔和飞溅的产生。埋弧焊只能使用Si含量低的焊丝,以防产生热裂纹。不锈钢实芯焊丝按焊接方法可分为气体保护焊用焊丝和埋弧焊用焊丝(化学成分与母材大致相同,仅铬、镍含量较母材略高,含碳量较母材略低)。

不锈钢药芯焊丝是薄带钢在卷成圆形或异形管的同时,往里填充一定成分的药粉,经拉制而成的一种焊丝,其具有药皮焊条的配方可调性和CO

焊丝连续焊

2

气体保护、混合气体保护和无保护三接的优点。药芯焊丝按保护气体可分为CO

2

种;按有无造渣功能分为“药粉造渣型”和“金属造渣型”两种;按造渣性质分为“钛型(酸性)”、“钛钙型”(中性)和“钙型”(酸性)三种。此外,一些药芯焊丝仅作为输送合金成分的载体,而无工艺性能方面的要求,配以专门的焊剂或保护气体进行焊接或堆焊(埋弧焊或钨极氩弧焊)。

焊接用钨极的要求:

a.钨极的最大许用电流值要高。若焊接电流超过许用电流,易使钨极末端熔化而落入熔池,这样会改变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或产生夹钨缺陷;若钨极末端形成熔球,则位于熔球表面的电弧斑点易收外界因素的干扰而游动,使电弧飘荡不稳,并降低保护气体的保护效果。钨极的最大许用电流同钨极的化学成分与直径、电流种类与电源极性、钨极伸出导电嘴的长度、外伸长度上产生的电阻热和钨极受冷却的条件。

b.钨极的损耗。钨极损耗对自动焊过程的稳定性和焊缝成型质量有明显影响。损耗分为正常损耗与异常损耗。正常损耗是钨极因热蒸发和缓慢氧化等累计的损耗,与钨极的化学成分、采用的电流种类及电源极性等有关。因氩弧中的阳极温度和发热量比阴极高,故采用直电流反极性使钨极损耗比交电流时高,而用交电流时的钨极损耗又大于直流正极性接法。异常损耗发生在多次短路引弧或钨极末端与填充焊丝及熔池接触时,钨极末端被熔化金属所玷污,使熔化温度降低所导致的损耗。

c.引弧及稳弧性能。由钨极的逸出功大小来决定。逸出功低,则发射电子的能力就强,引弧和稳弧性能就好。

在钨极中加入一些可降低逸出功的元素(钍、铈、镐等)或其氧化物,即能改善电极的使用性能。钨极中焊THO,可降低逸出功,故能大大提高阴极发射电子的能力,改善引弧和稳弧性能;可降低对焊机的空载电压值的要求,即引弧电压低;减少阴极发热量,降低电极的损耗,且可增大焊接的许用电流值;但钍具有微量的放射性。铈钨极在直流小电流焊接时,较钍钨极更易引燃电弧且能减少电极的损耗,放射性剂量也很低。

钨极的磨削。钨极端部的形状、光洁度及尺寸对焊接许用电流大小、电弧的稳定性和焊缝成型等有直接影响。若钨极表面粗糙、不同心和尺寸不合适,则产生的电流既不集中又不稳定。

焊接用保护气体

1.氩气(Ar )。密度比空气大,热导率和比热容比空气小,具有很好的稳弧特性。用Ar 保护进行熔化极焊接时,焊丝金属很容易呈稳定的轴向射流过渡,飞溅极小。作焊接用保护气体的纯度应达到99.9~99.999%。因其是分馏液态空气的副产品,故其中的有害杂质是氧、氮及水蒸气。

2.氦气(He )。氦的电离能较高,故焊接时引弧较困难,电弧引燃特性差,氦弧的电弧电压高,使电弧具有较大的电功率,电弧温度高,传递给焊接的热量较大。因密度较空气小,故流量要大。价格昂贵。

3.氢气(H 2)。密度小,热导率大,分解时可吸收大量的分解热,故对电弧

有较强的冷却作用。氩气中加入适量的氢,可增大母材金属的输入热,提高电弧电压及电弧温度,从而提高热功率,增加熔透性且提高焊接速度和生产效率。氢在弧柱中会吸热分解成氢原子,产生两种相反的作用:氢原子流到较冷的焊件表面上时,会复合成氢分子而释放出化学能,对焊件起补充加热作用;氢原子在高温时能溶解于液体金属中,其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少,故液体金属冷却时析出的氢若来不及外逸,则易在焊缝金属中出现气孔、白点等缺陷。

4.CO 2(二氧化碳)。CO 2气体纯度要求≥99.5%,含水量≤0.05%。液态CO 2可溶解0.05%的水,多余的水则沉于瓶底。这些水在焊接过程中随CO 2一起挥发并混入CO 2中,成为主要的有害杂质。故需采取措施:倒置新灌气瓶,开启阀门

将沉积在底部的水排出(一般排放2~3次,每次间隔约30min ),放水结束后仍将气瓶倒正;因上部的气体含有较多的水分和空气,故使用前先放气2~3min ;气路中设置采用硅胶或脱水硫酸铜的干燥器,进一步减少CO 2中的水分;当瓶中

气压降低到0.1Mpa 时不再使用,此时液态CO 2已挥发完,气体压力随气体消耗

而降低,水分分压相对增大,使焊缝金属产生气孔。

5.混合气体。混合气体可细化熔滴、减少飞溅、提高电弧稳定性、改善熔深及提高电弧温度。

a.Ar+He 。He 的加入量视板厚而定,板越厚加入的He 应越多。该种混合气体可改善熔深及焊缝金属的润湿性。可用于焊接铁素体不锈钢。

b.Ar+H 2。可用来焊接奥氏体不锈钢、镍及其合金,可抑制和消除镍焊缝金

属中的CO 气孔。H 2含量须小于6%,焊接双相不锈钢时,H 2含量可达10%。

焊接方法

1.TIG (钨极氩弧焊)

钨极氩弧焊借助高熔点的金属钨作为一个电极,工件作为另一个电极,利用氩气(Ar )作为保护气体,并在钨极与工件之间引燃电弧进行焊接。焊接时电极和电弧区及熔化金属都处于氩气保护之中,使之与空气隔绝。

钨极氩弧焊常用氩气(Ar)做保护气体,其是一种惰性气体,不与金属起化学作用,不溶解于金属中,也不易漂浮散失,有利于保护作用;其导热系数小,且是单元子气体,高温下不分解吸热,故在氩气中燃烧的电弧热量损失较小;电弧一经引燃,燃烧就很稳定;氩弧的稳定性最好,即使在低电弧电压时也十分稳

或He,可提高电弧温度,增加母材热量输入,从而定。在氩气中加入适量的H

2

提高焊接速度。

钨极氩弧焊用的电极为钨或氧化钨,其熔点高达3400℃,钨的逸出功为

4.5eV,发射电子能力;氧化钨的发射电子能力更强。钨电极材料主要有纯钨、铈钨和钍钨三种。相同的钨电极直径,采用不同的极性,其载流能力相差很大。钨极末端的形状对焊接许用电流大小和焊缝成型有直接影响,焊接薄板和焊接电流较小时,可用小直径钨极并将其磨成尖锥形(约20o),以使电弧容易引燃且稳定;但焊接电流较大时仍用尖锥角,会因电流密度过大,而使尖锥角过热熔化并增加烧损,电弧斑点也会扩展到钨极末端的锥面上,使弧柱明显地扩散而飘荡不稳,影响焊接电流和焊缝成型,故大电流焊接时要求钨极磨成钝锥角(大于90o)或带有平顶的锥形,以使电弧斑点稳定,弧柱扩散减小,焊件加热集中,焊缝成型均匀。

直流钨极氩弧焊。其电弧没有极性的变化,故电弧燃烧稳定;其一般采用直流正极性,即钨极为阴极。工件为阳极,接受电子轰击放出的全部动能和位能(逸出功)会产生大量的热,故熔池深而窄,焊接效率高,工件的收缩和变形都小。钨极接受正离子轰击时放出的能量较小,且由于钨极在发射电子时需要付出大量的逸出功,钨极产生的热量小,因而不易过热。钨极熔点高,在高温下电子发射能力强,采用小直径钨棒时,电流密度大,电弧燃烧稳定性好。

脉冲钨极氩弧焊。平均焊接电流由脉冲电流、基值电流、脉冲时间和基值时间4个参数确定,正确调节这4个电参数,可增加熔深,降低热影响区宽度,提高焊缝背面成型能力和增加熔池的搅拌作用。特别适于焊接薄壁管。

2. MIG(熔化极氩弧焊)

熔化极氩弧焊是使用熔化电极(焊丝)的氩气保护电弧焊。其焊丝本身既是电极起导电、燃弧的作用,又连续熔化起填充焊缝的作用。其电弧功率大,能量集中,熔透能力强,大大提高了焊接生产效率。可焊接的工件厚度范围较宽,能实现各种空间位置或全位置的焊接。弧焊的阳极斑点容易扩散,并笼罩着熔滴的较大面积,使熔滴受力均匀;短路过渡时熔滴于熔池接触后,在熔池与熔滴间形成小桥,电磁力和表面张力都促使熔化金属过渡到熔池中,有利于熔滴的短路过渡,故短路时间短,且过渡较规律,短路峰值电流较小。

3.等离子弧焊(PAW)

借助于水冷喷嘴的外部拘束条件,使电弧的弧柱横截面扩散收到限制,电弧的温度、能量、等离子流速都会显著增大,这种采用外部拘束条件使得弧柱受到压缩的电弧即等离子弧。等离子弧焊一般采用直流正极性。等离子弧对焊件加热

集中,熔透能力强,焊接时速度快;焊缝横截面形状较窄,深宽比大,焊件变形较小。

4.高频电阻焊(HFRW)

采用环形或缝隙式感应器,利用10~500kHZ的高频电流进行焊接。频率达500kHZ的高频焊用于生产直径6~529mm,壁厚0.5~10mm的焊管。焊接速度能达120m/min以上。其向管坯边缘输送高频电流有电阻焊法和感应焊法两种。

接触焊时,所产生的热能大部分输向管坯边缘表面。借助于一对焊腿向待焊管坯两边缘通以高频电流,产生两条电路:一条由一个焊腿沿管材圆周流向另一个焊腿;另一条由一个焊腿沿管材边缘到焊点,然后沿相邻边缘流向另一焊腿,其电阻最小。沿管坯的对称边缘流动的高频电流,将边沿加热到焊接温度,焊缝挤压辊施加挤压力,并将边缘在塑性状态下相互接合(焊接)在一起。但是焊接直径小于φ25mm的管材,沿管材圆周的电阻要比沿边缘的电阻小。为使管材周围的感应电阻增大,沿管坯圆周的感应电流在待焊边缘达到最大密集程度,将边缘加热到焊接温度,经焊缝挤压辊施加挤压力,将边缘在塑性状态下焊接。为了增大热效率,在管材内一般放置铁氧体磁芯棒。

焊接方法的选择和工艺参数的选定

1.焊接方法的选择

由于不同的焊接方法具有不同的电弧热和电弧力。钨极氩弧焊的电流密度较小,电弧燃烧稳定,焊缝成型性好,可焊接厚度为0.2~5.5mm的不锈钢板;熔化极氩弧焊可焊接厚度为2.0~6.5mm的不锈钢板;等离子弧焊的弧柱温度高,能量密度大,等离子弧的挺直度好,其刚性和柔性具有较宽的调节范围,且工作稳定,但操作较复杂,可焊接厚度为2.0~8.0mm的不锈钢板。

另外,焊接电流的种类及大小、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焊材等,也对电弧热和电弧力有较大影响。

2.焊接参数的选定

a.焊接电流、电压、焊速等的影响。

因焊接电流增大后,工件上的电弧力和热输入均增大,热源位置相应下移,熔深增大(熔深与焊接电流近似于正比关系);焊丝熔化量近似于成比例的增加,余高增大;弧柱直径增大,但电弧潜入工件的深度增大,电弧斑点移动范围受到限制,熔宽几乎不变;熔合比有所增大;熔化极氩弧焊电流密度高时,会出现指状熔深。

电弧电压增大后,电弧功率增大,输入工件的热有所增加,弧长变大,电弧在工件上笼罩的半径增大,热量被扩散,故熔深略有减小而熔宽增大,余高略有减小,熔合比有所增大。各种电弧焊方法,由于焊接材料及电弧介质的组成不同,

其电弧电压及电弧特性不同,焊接电源的外特性也不同,故电弧电压的选用范围也不一样。为了得到合适的焊缝成型,通常在增大电流时,也要适当的提高电弧电压。

因单位长度焊缝上的焊丝金属的熔敷量与焊速成反比,而熔宽则近似于与速度的平方根成正比,故焊接速度提高时线能量减小,熔宽和熔深都减小,余高也减小。大功率电弧高速焊时,强大的电弧力把熔池金属猛烈的排到尾部并迅速凝固,熔池金属没有均匀分布在整个焊缝宽度上,形成咬边,限制了焊速的提高,采用双阴极氩弧焊、多阴极氩弧焊和多枪等离子弧焊可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

b.焊接电流的种类和极性以及电极尺寸等的影响。

电弧焊的焊接电流种类、极性和熔化极的熔滴过渡形式都会影响到工件上热量输入的大小、熔滴过渡的情况以及熔池表面氧化膜的去除等。交、直流钨极氩弧焊在工件上热量输入的大小不同,直流正极性的熔深最大,直流负极的熔深最小,交流介于两者之间;熔化极氩弧焊采用直流负极进行焊接的熔深较大。钨极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在相同的焊接电流下,电弧能量密度不同;熔化极氩弧焊,焊接电流大小的不同,熔滴过渡形式(喷射、短路过渡)也不同。

c.钢板材质和厚度的影响。

材料的比热容越大,则单位体积金属升温和熔化需要的热量越多,故熔深和熔宽都小;材料的热导率大,则熔深、熔宽小,而余高较大;材料的密度大,则熔池金属的排出、流动困难,熔深减小。材料越厚,则散失的热量越多,熔深和熔宽都小,但熔深超出板厚的0.6倍时,焊缝根部出现热饱和现象反而会使熔深增大。

3.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

(1)单阴极钨极氩弧焊

a.电流种类及极性。薄不锈钢焊接选用脉冲氩弧焊或微速等离子弧焊等。钨极氩弧焊的极性接法对焊缝尺寸形状,特别是熔深有明显影响。直流正接的工件热量最多,熔深最大;交流焊时极性交替变化,熔深次之;直流反接的焊缝熔深最浅。

b.焊接电流。根据焊件材料与厚度来确定。其大小影响焊缝熔深、焊接速度和熔敷金属量,电流选得过大,易引起咬边、焊穿等缺陷;电流太小,易造成焊缝未焊透。

c.电弧电压(弧长)。电弧电压和电极到工件得距离成正比。电弧电压过高时,电弧不稳,热量也不集中,使焊接过程不稳定;电弧电压过低时,能量不足,容易造成未焊透,且钨极易烧损。电弧电压由弧长决定。电弧过长会影响电弧的稳定,且会焊缝宽、熔深浅;电弧过短会造成焊缝过窄。钨极氩弧焊的弧长变化对电弧电压影响不大,使用小电流焊接薄板时,弧长变化对焊缝成型等较为敏感。

d.保护气体。保护气体流量决定流出保护气体喷嘴的气流状态,是呈层流还是紊流,层流的保护效果要比紊流好。保护气体喷嘴的大小、保护气体的成分和气体流量选择要适当,以使电弧燃烧稳定、焊缝表面色泽光亮。不锈钢焊缝表面呈银白色最好,金黄色、蓝色、灰黑色次之。

e.焊接速度。应根据焊缝的熔透情况(熔深和焊缝宽度)来调整。

f.焊缝间隙。间隙焊接比闭口焊接易焊透;通过焊接挤压辊的挤压,可有效地将焊缝中的渣质等挤出和消除焊缝中的气孔等,可使焊缝变窄、降低焊缝宽度,使内外焊缝地高度控制变得更容易,焊缝成型性更好,也可细化焊缝组织结构。

g.后拖保护。采用Ar气保护,可防止焊缝被氧化。

(2)熔化极氩弧焊

焊接电流(送丝速度)、电弧电压、焊接速度和氩气流量等,决定着电弧形态、熔滴形式和焊缝成型。因采用纯氩作保护气体焊接不锈钢时,由于产生阴极

或Ar+斑点漂移现象而使电弧不稳定,焊缝成型不好,故常采用Ar+(1~5%)O

2

弱氧化性混合气体。采用短路过渡熔化极氩弧焊,主要用于3mm (5~10%)CO

2

以下的薄板,一般用细丝和小电流。焊丝直径为φ0.8mm,焊接电流为85~90A,电弧电压15V;焊丝直径为φ1.2mm,焊接电流为150~200A,电弧电压15~18V。

焊缝成型

焊缝截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焊缝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和随后的进一步加工及使用,一般要求其尽可能小。内焊缝宽度与焊管壁厚、焊接方法和焊接过程中有无焊缝挤压等密切相关,其是保证焊透及焊缝成型的一个关键尺寸。当内焊缝较窄或出现轻微的未焊透时,可通过降低焊接速度、加大焊接电流或提高电弧电压等措施来增加外焊缝宽度,加湿内保护气体来增加内焊缝宽度。

焊缝成型系数ψ是焊缝宽度B与焊缝厚度H的比值,其大小将会影响熔池中气体逸出的难易、熔池的结晶方向、焊缝中心偏析严重程度等。适当的焊缝余高h可避免熔池金属收缩时形成缺陷,也可增大焊缝截面提高承受静载荷能力,但余高过大将引起应力集中或疲劳寿命下降,余高需控制在0~3mm或余高系数(B/h)为4~8。焊缝熔合比γ是熔化的母材部分在焊缝金属中所占的比例。

焊缝成型缺陷及产生原因。未焊透即熔焊时接头根部未完全焊透,它是由于焊接电流小或焊速过高,或坡口尺寸不合适以及焊丝未对准焊缝中心等而产生。未熔合即焊缝金属与母材之间未能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熔池金属在电弧力作用下被排向尾部而形成沟槽,当电弧向前移动时沟槽中又填以液态金属,若这时槽壁处的液态金属层已经凝固,填进来的液态金属的热量又不足以使之再度熔化,即形成未熔合。烧穿即熔焊时熔化金属自焊缝背面流出形成穿孔,焊接电流过大、焊速过小或坡口间隙过大等都可能导致其产生。咬边即沿着焊趾的母材部位烧熔形成凹陷或沟槽,大电流高速焊时可能导致其产生。焊瘤即熔焊时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以外未熔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属瘤,它是由于间隙和坡口尺寸小、焊速

低、电压小或焊丝伸出长度大,导致填充金属过多而产生。未焊满即由于填充金属不足,在焊缝表面形成连续或断续的沟槽。下塌即穿过焊缝根部塌落的过量金属。

304及430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00Cr17Ni14Mo2不锈钢 (316L不锈钢 ) SUS316(L)- 00Cr17Ni14Mo2 添加了Mo(2~3%)达到优秀的耐孔蚀和耐腐蚀性,高温Creep强度优秀 特性及实用用途: 化学成分:(单位:wt%) 机械性能: SUS304不锈钢-0Cr18Ni9不锈钢材质性能及用途介绍 作为AUSTENITE系的基本钢种耐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机械性能优秀,热处理后不发生硬化,几乎没有磁性 特性及实用用途:

化学成分:(单位:wt%) 机械性能: SUS317L不锈钢-00Cr19Ni13Mo3不锈钢材质性能介绍 化学成分:(单位:wt%) 机械性能:

SUS 430不锈钢钢种介绍 1、概要 含有17% Cr, 在高温以混合相(α+γ)形式存在,1000OC以下是α单相的BCC结构。广泛使用的铁素体系不锈钢。 2、特点 1)深冲性能优秀,类似于304钢; 2)对氧化性酸有很强的耐腐蚀性,对碱液及大部分有机酸和无机酸也有一定的耐腐蚀能力;耐应力腐蚀开裂能力强于304钢种; 3)热膨胀系数低于304钢种,耐氧化能力高,适合于耐热设备; 4)冷轧产品外观光亮度好,漂亮; 5)和304比较,价格便宜,作为304钢种的替代钢种。 2、适用范围 主要用作在温和的大气中高抛光装饰用途,如燃气灶表面, 家电部件, 餐具, 建筑内装饰用,洗涤槽, 洗衣机内桶等。 6、热处理 熔点:1425~15100C; 退火:780~8500C。 7、使用状态 1)退火状态: NO.1,2D,2B,N0.4,HL,BA,Mirror,以及各种其他表面处理状态 8、使用注意事项 - 相对304,拉伸性能、焊接性能较差; - 由于是铁素体不锈钢,强度相对较低,加工硬化能力也低,选择使用时应该注意;

不锈钢焊接技术交底

1、焊接施工程序 2、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2.1 施工方法 2.1.1 焊接材料的选择 2.1.1.2 304L之间:焊丝采用H00Cr21Ni10;焊条采用A002;2.1.1.3 316L之间:焊条采用A022;焊丝采用H00Cr19Ni12Mo2; 2.1.2 焊接方法 2.1.2.1Φ≤114mm 均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 2.1.2.2Φ>114mm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盖面 2.1.3 对焊工要求

2.1. 3.1焊工必须按国家《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中规定进行考试,从事合格项 目范围内的焊接工作。 2.1. 3.2焊接人员施焊过程中必须执行焊接方案、焊接过程卡及焊接工艺规程,见附表。 2.1.4 焊接工艺要求 (1)不锈钢宜采用机械方法或等离子切割,用砂轮切割或修磨时应用专用砂轮片。 (2)焊接接头组对前,应用手工或机械方法清理其内外表面,在坡口20mm范围内不得有油漆、毛刺、锈斑、氧化皮。 (3)定位焊焊缝两端,宜磨成缓坡形。 (4)定位焊:Φ≤57mm的焊口,点焊不能少于三点(包括三点)。Φ>57mm的焊口,点焊最少点四点。 (5)对于不锈钢等收缩性大的焊口,点焊前采用t=2mm的不锈钢板条放在焊缝间,保证组对间隙。为防止点固收缩,只有当焊接本焊口时方可取出不锈钢板条,否则不可将不锈钢板条抽出,以保证焊接质量。 (6)壁厚相同的管子或管件组对时应内壁齐平,对口错边量不应超过壁厚的10%,且不应大于2mm。 (7)定位焊应与正式焊接工艺相同。定位焊的焊缝长度宜为10—15mm,高度不 应超过2/3,焊点数应根据管径和壁厚确定。 (8)焊接层次的要求 (9)在运输、存放及组对时,不要与碳钢接触,也不要损伤其表面。 (10)不锈钢焊接时,采用DC+、小电流的快速焊。焊条尽量不做横向摆动。 (11)多层焊时,要严格控制层间温度。必要时可采用强制冷措施,以避免焊缝 过热而引起严重的变形和产生晶间腐蚀,但强制冷却要根据结构的特点和合金元素, 在焊接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 (12)氩弧焊打底时,管内必须用氩气保护以确保焊缝成型,使管内壁平整光滑

不锈钢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不锈钢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不锈钢的物理性能 不锈钢和碳钢的物理性能数据对比,碳钢的密度略高于铁素体和马氏体型不锈钢,而略低于奥氏体型不锈钢;电阻率按碳钢、铁素体型、马氏体型和奥氏体型不锈钢排序递增;线膨胀系数大小的排序也类似,奥氏体型不锈钢最高而碳钢最小;碳钢、铁素体型和马氏体型不锈钢有磁性,奥氏体型不锈钢无磁性,但其冷加工硬化天生成氏体相变时将会产生磁性,可用热处理方法来消除这种马氏体组织而恢复其无磁性。 奥氏体型不锈钢与碳钢相比,具有下列特点: 1)高的电导率,约为碳钢的5倍。 2)大的线膨胀系数,比碳钢大40%,并随着温度的升高,线膨胀系数的数值也相应地进步。 3)低的热导率,约为碳钢的1/3。 不锈钢的力学性能 不论不锈钢板还是耐热钢板,奥氏体型的钢板的综合性能最好,既有足够的强度,又有极好的塑性同时硬度也不高,这也是它们被广泛采用的原因之一。奥

氏体型不锈钢同尽大多数的其它金属材料相似,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进步;塑性则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其抗拉强度在温度15~80°C范围内增长是较为均匀的。更重要的是:随着温度的降低,其冲击韧度减少缓慢,并不存在脆性转变温度。所以不锈钢在低温时能保持足够的塑性和韧性。 不锈钢的耐热性能 耐热性能是指高温下,既有抗氧化或耐气体介质腐蚀的性能即热稳定性,同时在高温时双有足够的强度即热强性。 316和316L不锈钢 316和317不锈钢(317不锈钢的性能见后)是含钼不锈钢种。317不锈钢 中的钼含量略高明于316不锈钢.由于钢中钼,该钢种总的性能优于310和304 不锈钢,高温条件下,当硫酸的浓度低于15%和高于85%时,316不锈钢具有 广泛的用途。316不锈钢还具有良好的而氯化物腐蚀的性能,所以通常用于海洋环境。 316L不锈钢的最大碳含量0.03,可用于焊接后不能进行退火和需要最大耐 腐蚀性的用途中。

不锈钢力学性能

不锈钢的物理性能不锈钢和碳钢的物理性能数据对比,碳钢的密度略高于铁素体和马氏体型不锈钢,而略低于奥氏体型不锈钢;电阻率按碳钢、铁素体型、马氏体型和奥氏体型不锈钢排序递增;线膨胀系数大小的排序也类似,奥氏体型不锈钢最高而碳钢最小;碳钢、铁素体型和马氏体型不锈钢有磁性,奥氏体型不锈钢无磁性,但其冷加工硬化生成成氏体相变时将会产生磁性,可用热处理方法来消除这种马氏体组织而恢复其无磁性。奥氏体型不锈钢与碳钢相比,具有下列特点:1)高的电阴率,约为碳钢的5倍。2)大的线膨胀系数,比碳钢大40%,并随着温度的升高,线膨胀系数的数值也相应地提高。3)低的热导率,约为碳钢的1/3。不锈钢的力学性不论不锈钢板还是耐热钢板,奥氏体型的钢板的综合性能最好,既有足够的强度,又有极好的塑性同时硬度也不高,这也是它们被广泛采用的原因之一。奥氏体型不锈钢同绝大多数的其它金属材料相似,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提高;塑性则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其抗拉强度在温度15~80°C范围内增长是较为均匀的。更重要的是:随着温度的降低,其冲击韧度减少缓慢,并不存在脆性转变温度。所以不锈钢在低温时能保持足够的塑性和韧性。不锈钢的耐热性能耐热性能是指高温下,既有抗氧化或耐气体介质腐蚀的性能即热稳定性,同时在高温时双有足够的强度即热强性。不锈钢国际标准标准标准标准名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技术监督局)KS 韩国工业标准协会规格Korean Standard AISI 美国钢铁协会规格America Iron and Steel Institute SAE 美国汽车技术者协会规格Society of Automative Engineers ASTM 美国材料试验协会规格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 AWS 美国焊接协会规格American Welding Society ASME 美国机械技术者协会规格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BS 英国标准规格British Standard DIN 德国标准规格Deutsch Industria Normen CAS 加拿大标准规格Canadian Standard Associatoin API 美国石油协会规格American Petroleum Association KR 韩国船舶协会规格Korean Resister of Shipping NK 日本省事协会规格Hihon Kanji Koki LR 英国船舶协会规格Llouds Register of Shipping AB 美国舰艇协会规格American Bureau of Shipping JIS 日本工业标准协会规格Japanese Standard 316和316L不锈钢316和317不锈钢(317不锈钢的性能见后)是含钼不锈钢种。317不锈钢中的钼含量略高明于316不锈钢.由于钢中钼,该钢种总的性能优于310和304不锈钢,高温条件下,当硫酸的浓度低于15%和高于85%时,316不锈钢具有广泛的用途。316不锈钢还具有良好的而氯化物侵蚀的性能,所以通常用于海洋环境。316L不锈钢的最大碳含量0.03,可用于焊接后不能进行退火和需要最大耐腐蚀性的用途中。耐腐蚀性:耐腐蚀性能优于304不锈钢,在浆和造纸的生产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的性能。而且316不锈钢还耐海洋和侵蚀性工业大气的侵蚀。耐热性:在1600度以下的间断使用和在1700度以下的连续使用中,316不锈钢具有好的耐氧化性能:在800-1575度的范围内,最好不要连续作用316不锈钢,但在该温度范围以外连续使用316不锈钢时,该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热性。316L不锈钢的耐碳化物析出的性能比316不锈钢更好,可用上述温度范围。热处理:在1850-2050度的温度范围内进行退火,然后迅速退火,然后迅速冷却。316不锈钢不能过热处理进行硬化。焊接:316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可采用所有标准的焊接方法进行焊接。焊接时可根据用途,分别采用316Cb、316L或309Cb不锈钢填料棒或焊条进行焊接。为获得最佳的耐腐蚀性能,316不锈钢钢的焊接断面需要进行焊后退火处理。如果使用316L不锈钢,不需要进行焊后退火处理。典型用途:纸浆和造纸用设备热交换器、染色设备、胶片冲洗设备、管道、沿海区域建筑物外部用材料。不锈钢加工及施工Drawing深加工:易产生磨擦热量所以使用耐压、耐热性高不锈钢种同时成型加工结束后应除掉表面附着的油。焊接:焊接之前应彻底除掉有害于焊接的锈、油、水份、油漆等,选定适合钢种的焊条。点焊时间距比碳钢点焊间距短,除掉焊渣时应使用不锈钢刷。焊完以后,为了防止局部腐蚀或强度下降,应对表面进行研磨处理或清洗。切断以及冲压:由于不锈钢比一般材料强度高,所以冲压以及剪切时需要更高的压力,而刀与刀间隙准确时才能不发生切变不良和加工硬化,最好采用等离子或激光切断,当不得不采用气割或电弧切断时,对热影响区进行研磨以及必要进行热处理。折弯加工:簿板可以折弯到180,但为了减少弯面的裂纹同半径大小最好2倍板厚的,厚板沿压延方向时给2倍板厚半径,与压延垂直方

不锈钢的焊接方法教程

不锈钢的焊接方法教程 一.不锈钢焊接方法、不锈钢焊接技术及注意事项 不锈钢管的标准规格有200多种,大小均有,小管较贵,尤其是毛细管.毛细管最差得由304材质生产,不然管子容易爆裂.还可以为客户定做非标规格的管材.无缝管主要用于工业上,表面为雾面,不光亮.有缝管的表面是光亮面,管内有一条很细的焊接线,俗称焊接管,主要用于装饰材料.另有工业流体管,其抗压力视壁厚决定.310与310S为耐高温管.1080度以下能正常使用,最高耐温达到1150度.二.不锈钢焊管生产工艺 原料--分条--焊接制管--修端--抛光--检验(喷印)--包装--出货(入仓)(装饰焊管)原料--分条--焊接制管--热处理--矫正--矫直--修端--酸洗--水压测试--检验(喷印)-包装--出货(入仓)(焊管工业配管用管) 三.不锈钢最常用的焊接方法 主要是手工焊(MMA),其次是金属极气体保护焊(MIG/MAG)和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 1.焊前准备 4mm一下的厚度不用开破口,直接焊接,单面一次焊透。4到6mm厚度对接焊缝可采用不开破口接头双面焊。6mm以上,一般开V或U,X形坡口。其次:对焊件,填充焊丝进行除油和去氧化皮。以保证焊接质量。 2焊接参数 包括焊接电流,钨极直径,弧长,电弧电压,焊接速度,保护气流,喷嘴直径等。 (1)焊接电流是决定焊缝成形的关键因素。通常根据焊件材料,厚度,及坡口形状来决定的。(2)焊极直径根据焊接电流大小决定,电流越大,直径也越大。(3)焊弧和电弧电影,弧长范围约0.5到3mm,对应的电弧电压为8~10V。(4)焊速:选择时要考虑到电流大小,焊件材料敏感度,焊接位置及操作方式等因素决定。 ①手工焊(MMA)

不锈钢材料技术标准

不锈钢材料技术标准 前言 不锈钢材料应用通则: 1、中国与亚洲、北美诸国(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的不锈钢钢号近似对照:

2、特性及应用范围

3、理论重量计算

4、不锈钢制造过程中的表面处理法以及机械研磨表面处理法

近期国内钢厂发布了不锈钢新牌号标准,经过比较分析,新牌号与旧牌号标识上基本没有太大变动,主要的化学元素标识都没有变动,只有碳含量标识和个别钢种里面化学元素发生变动: A、碳(C)含量标识 1)旧牌号:Cr之前的数字表示碳的千份之几的含量。如201(1Cr17Mn6Ni5N ):碳(C)含量千分之一;2Cr13 (420),7Cr17(440A),分别表示碳(C)含量千分之二和千分之七;如果C≤0.08%为低碳,标识为“0”,如(304) 0Cr18Ni9;C≤ 0.03%为超低碳,标识为“ 00,”如00Cr17Ni14Mo2 (316L)。 2)新牌号:Cr 之前的数字表示碳(C)的万分之几的含量。如201 牌号为12Cr17Mn6Ni5N ,表示碳(C)含量万分之十二(0.12%);304 牌号为06Cr19Ni10 ,表示碳(C)含量万分之六(0.06% );316L 牌号为 022Cr17Ni12Mo2 ,表示碳(C)含量万分之二点二(0.022%)。其它标识基本不变。 新牌号中碳(C)含量较之以前更加明确,对产品生产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B、个别材质原料含量发生调整原料含量发生变动的部分钢种比较: 【相关:中国主要不锈钢牌号最新国家标准】 304中Cr和Ni的含量分别上涨了1个的点;316L中Ni的含量上涨2个的点;444中Cr含量上涨了1个的点并加入了Nb 、Ti 微量元素;321 中Ni 含量减少了1 个的点;304N1 中Ni 含量减少了1 个的点。各钢种之间做了不同程度的调整,镍奥式体中调整幅度比例比较大。 、常用不锈钢管技术标准 1GB/T14975-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2GB/T14976-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 3GB/T12770-机械结构用不锈钢焊接钢 4GB/T12771-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 5GB/T18705-装饰用焊接不锈钢钢管; 6QB/T 2467-食品工业用不锈钢管 7ASTM A270-03a 卫生设施用无缝钢管 8ISO-2851-2852\ISO2037 国际食品工业用不 、对应技术标准 1、油漆用输送用不锈钢管(冷轧(拔))WC 1)、水性漆输送

不锈钢焊接方法

不锈钢焊接方法、不锈钢焊接技术及注意事项 不锈钢管的标准规格有200多种,大小均有,小管较贵,尤其是毛细管.毛细管最差得由304材质生产,不然管子容易爆裂.还可以为客户定做非标规格的管材.无缝管主要用于工业上,表面为雾面,不光亮.有缝管的表面是光亮面,管内有一条很细的焊接线,俗称焊接管,主要用于装饰材料.另有工业流体管,其抗压力视壁厚决定.310与310S为耐高温管.1080度以下能正常使用,最高耐温达到1150度.不锈钢焊管生产工艺:原料--分条--焊接制管--修端--抛光--检验(喷印)--包装--出货(入仓)(装饰焊管)原料--分条--焊接制管--热处理--矫正--矫直--修端--酸洗--水压测试--检验(喷印)-包装--出货(入仓)(焊管工业配管用管) 不锈钢最常用的焊接方法是手工焊(MMA),其次是金属极气体保护焊(MIG/MAG)和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 焊前准备:4mm一下的厚度不用开破口,直接焊接,单面一次焊透。4到 6 mm 厚度对接焊 缝可采用不开破口接头双面焊。6 mm以上,一般开V或U,X形坡口。 其次:对焊件,填充焊丝进行除油和去氧化皮。以保证焊接质量。 焊接参数:包括焊接电流,钨极直径,弧长,电弧电压,焊接速度,保护气流,喷嘴直径等。 (1)焊接电流是决定焊缝成形的关键因素。通常根据焊件材料,厚度,及坡口形状来决定的。 (2)焊极直径根据焊接电流大小决定,电流越大,直径也越大。 (3)焊弧和电弧电影,弧长范围约0.5到3mm,对应的电弧电压为8~10V。 (4)焊速:选择时要考虑到电流大小,焊件材料敏感度,焊接位置及操作方式等因素决定。 1 手工焊(MMA): 手工焊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易于使用的焊接方法。电弧的长度靠人的手进行调节,它决定 于电焊条和工件之间缝隙的大小。同时,当作为电弧载体时,电焊条也是焊缝填充材料。 这种焊接方法很简单,可以用来焊接几乎所有材料。对于室外使用,它有很好的适应性,

不锈钢焊接方法

不锈钢焊接方法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不锈钢焊接方法、不锈钢焊接技术及注意事项 不锈钢管的标准规格有200多种,大小均有,小管较贵,尤其是毛细管.毛细管最差得由304材质生产,不然管子容易爆裂.还可以为客户定做非标规格的管材.无缝管主要用于工业上,表面为雾面,不光亮.有缝管的表面是光亮面,管内有一条很细的焊接线,俗称焊接管,主要用于装饰材料.另有工业流体管,其抗压力视壁厚决定.310与310S为耐高温管.1080度以下能正常使用,最高耐温达到1150度.不锈钢焊管生产工艺:原料--分条--焊接制管--修端--抛光--检验(喷印)--包装--出货(入仓)(装饰焊管)原料--分条--焊接制管--热处理--矫正--矫直--修端--酸洗--水压测试--检验(喷印)-包装--出货(入仓)(焊管工业配管用管) 不锈钢最常用的焊接方法是手工焊(MMA),其次是金属极气体保护焊 (MIG/MAG) 和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 焊前准备:4mm一下的厚度不用开破口,直接焊接,单面一次焊透。4到6mm厚度对接焊 缝可采用不开破口接头双面焊。6mm以上,一般开V或U,X形坡口。

其次:对焊件,填充焊丝进行除油和去氧化皮。以保证焊接质量。 焊接参数:包括焊接电流,钨极直径,弧长,电弧电压,焊接速度,保护气流,喷嘴直径等。 (1)焊接电流是决定焊缝成形的关键因素。通常根据焊件材料,厚度,及坡口形状来决定的。 (2)焊极直径根据焊接电流大小决定,电流越大,直径也越大。 (3)焊弧和电弧电影,弧长范围约到3mm,对应的电弧电压为8~10V。 (4)焊速:选择时要考虑到电流大小,焊件材料敏感度,焊接位置及操作方式等因素决定。?

不锈钢焊接冶金学及焊接性

不锈钢焊接冶金学及焊接性 第1章引言 本书涉及到目前可以用作工程材料的广泛范围的不锈钢系列。这个系列包括各类不锈钢,按微观组织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奥氏体和铁素体)。 1.1不锈钢的定义 不锈钢是一类Fe-C、Fe-C-Cr和Fe-Cr-Ni为合金系的高合金钢。作为一类不锈的钢必须含有质量分数不低于10.5%的铬。含有这个最低含量的钢在其表面可以形成一个惰性氧化层,这个惰性氧化层可以保护内层的金属在不含腐蚀介质的空气中不被氧化和腐蚀。某些铬的质量分数低于11%的钢,比如用于电站的w (Cr)=9%铬合金的钢有时也被划为不锈钢。另外某些铬的质量分数w(Cr)=12%的钢,甚至更高铬含量的钢,暴露在空气中也会生锈。这是因为某些铬被结合为碳化物或其他化合物而降低了母材中的铬含量,使其低于形成连续氧化物保护层所必需的铬含量水平。 不锈钢的腐蚀有多种形式,包括点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腐蚀的形式受腐蚀环境、材料的冶金状态和局部应力的影响。工程师和设计师在选择用于腐蚀条件下的不锈钢时,必须充分了解结构的腐蚀环境和制造过程对材料冶金行为的重要影响。 即使在高温下,不锈钢也有好的抗氧化性,因而也常常被称为耐热钢。高温抗氧化性也是含有铬成分的一个主要功能,某些高铬合金钢(w(Cr)=25%~30%)能用于1000℃的高温。另外一种耐热性是指高温防渗碳,为了具有这种耐热性,开发了含有中等含量的铬[w(Cr=16%)]和镍含量很高[w(Ni)=35%]的一类不锈钢。 1.2不锈钢的发展史

1.3不锈钢的种类及其应用 紧接着碳钢和C-Mn钢,不锈钢是最广泛应用的钢种。 和其他材料以成分来分类有所不同,不锈钢的分类是基于其冶金学上起主导作用的相成分。在不锈钢中三种可能的相成分是马氏体、铁素体和奥氏体。双相钢含有近似50%的奥氏体和50%的铁素体,从而得益于这两种相所期望的性能。析出硬化(PH)类钢因形成强化析出相并由时效热处理硬化而得名。PH不锈钢又进而由在其中形成析出相的母相或基体被分为:马氏体类、半奥氏体类和奥氏体类。 美国钢铁研究院(AISI)用三个数字,有时附加一个字母的系列来标识不锈钢,例如304,304L,410和413等。磁性也可以用来鉴别某些不锈钢。奥氏体类不锈钢本质上是非磁性的。少量参与铁素体或冷加工可能引起轻微的铁磁性,但其磁性明显的低于磁性材料。铁素体和马氏体类不锈钢是铁磁性的。双相钢由于有较高的铁素体含量,而有相对较强的磁性。 对于不同类型的不锈钢,其物理性能如导热性、热膨胀性和力学性能可以变化很大并影响其焊接性。例如奥氏体不锈钢导热性差而线胀系数高,因而焊接时引起的变形大于其他类型(主要是铁素体和马氏体钢种)。 1.4不锈钢的耐蚀性能 大多数情况下选用不锈钢是因其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由于形成惰性的富铬氧化物层,不锈钢本身能够避免困扰碳-锰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的一般性腐蚀问题。然而不锈钢可能遭受其他情况下的腐蚀,因而必须从工作环境考虑对其精心选择和应用。本书只对可用于不锈钢焊件的腐蚀机理做一般性的小结。 在不锈钢中发生的两种局部性腐蚀是点蚀和缝隙腐蚀。从机理上看两种腐蚀是相似的,都引起严重的局部侵蚀。从点蚀的名词可以看出其是由于惰性膜局部被损而造成的,并且总和某些冶金学上的特殊区域,如晶界、金属间化合物组分等有关。一旦惰性层破裂,层下面的金属受到腐蚀而在表面形成小点穴,随后点穴中的溶液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使侵蚀性(即酸性)不断增强而导致很快的表面下侵蚀和相邻腐蚀穴的连接,最终导致构件的破坏。由于点蚀只有很小的针眼暴露在表面,因此可以很隐蔽。 缝隙腐蚀从机理上看很相似,但其产生不再需要存在某些冶金上的特殊区域,而从“缝隙”这个名词上可以看到本来就有一个四周围着的空间存在,在其中化学溶液成分发生和点蚀类似的变化。缝隙腐蚀普遍在螺栓连接结构中发生,此时螺栓头和被栓接的表面提供了这种缝隙。点蚀和缝隙腐蚀都容易在含有氯化

不锈钢焊接工艺

不锈钢焊接工艺(第一部分:氩弧焊接) 焊接工艺指导书 一氩弧焊接 1.目的 为规范焊工操作,保证焊接质量,不断提高焊工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特编制本指导书。 2.编制依据 . 设计图纸 .《手工钨极氩弧焊技术及其应用》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3.焊接准备 . 焊接材料 焊丝:H1Cr18Ni9Tiφ、φ1、φ、φ、φ 焊丝应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领取和发放有焊材管理员统一管理。焊丝在使用前应清除油锈及其他污物,露出金属光泽。 3. 2.氩气 氩气瓶上应贴有出厂合格标签,其纯度≥%,所用流量6-9升/分钟,气瓶中的氩气不能用尽,瓶内余压不得低于,以保证充氩纯度。 .焊接工具 3.3.1. 采用直流电焊机,本厂用WSE-315和TIG400两种型号焊机。 选用的氩气减压流量计应开闭自如,没有漏气现象。切记不可先开流量计、后开气瓶,造成高压气流直冲低压,损坏流量计;关时先关流量计而后关氩气瓶。输送氩气的胶皮管,不得与输送其它气体的胶皮管互相串用,可用新的氧气胶皮管代用,长度不超过30米。 .其它工器具 焊工应备有:手锤、砂纸、扁铲、钢丝刷、电磨工具等,以备清渣和消缺。4.工艺参数

不锈钢焊接工艺参数选取表 表一 5.工序过程 . 焊工必须按照“考规”规定经相应试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位焊接。 . 严禁在被焊件表面随意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焊接临时支撑物等。 . 焊工所用的氩弧焊把、氩气减压流量计,应经常检查,确保在氩弧焊封底时氩气为层流状态。 . 接口前应将坡口表面及母材内、外壁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清理范围为每侧各为10-15mm,对口间隙为~。 .接口间隙要匀直,禁止强力对口,错口值应小于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接口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进行修整,严禁在间隙内添加塞物。 . 接口合格后,应根据接口长度不同点4-5点,点焊的材料应与正式施焊相同,点焊长度10-15mm,厚度3-4mm。 . 打底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打底焊缝质量,确认合格后再进行氩弧焊盖面焊接。. 引弧、收弧必须在接口内进行,收弧要填满熔池,将电弧引向坡口熄弧。 . 点焊、氩弧焊、盖面焊,如产生缺陷,必须用电磨工具磨除后,再继续施焊,不得用重复熔化方法消除缺陷。 . 应注意接头和收弧质量,注意接头熔合应良好,收弧时填满熔池。为保证焊缝严密性。 . 盖面完毕应及时清理焊缝表面熔渣、飞溅。 6.质量标准: . 质量按Q/ZB74-73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和机械结构用不锈钢焊接管 (GB/T12770—2002)标准检验。

不锈钢的力学性能

不锈钢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不同环境(温度、介质、湿度)下,承受各种外加载荷(拉伸、压缩、弯曲、扭转、冲击、交变应力等)时所表现出的力学特征。 一、强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 不锈钢的强度由各种因素来确定,但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因素是其中添加的不同化学元素,主要是金属元素。不同类型的不锈钢由于其化学成分的差异,就有不同的强度特性。 (1)马氏体型不锈钢 马氏体型不锈钢与普通合金钢一样具有通过淬火实现硬化的特性,因此可通过选择牌号及热处理条件来得到较大范围的不同的力学性能。 马氏体型不锈钢从大的方面来区分,属于铁—铬—碳系不锈钢.进而可分为马氏体铬系不锈钢和马氏体铬镍系不锈钢。在马氏体铬系不锈钢中添加铬、碳和钼等元素时强度的变化趋势和在马氏体铬镍系不锈钢中添加镍的强度特性如下所述。 马氏体铬系不锈钢在淬火—回火条件下,增加铬的含量可使铁素体含量增加,因而会降低硬度和抗拉强度。低碳马氏体铬不锈钢在退火条件下,当铬含量增加时硬度有所提高,而延伸率略有下降。在铬含量一定的条件下,碳含量的增加使钢在淬火后的硬度也随之增加,而塑性降低。添加钼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及二次硬化效果。在进行低温淬火后,钼的添加效果十分明显。含量通常少于1%。 在马氏体铬镍系不锈钢中,含一定量的镍可降低钢中的δ铁素体含量,使钢得到最大硬度值。 马氏体型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特征是,在0.1%----1.0%C,12%---27%Cr的不同成分组合基础上添加钼、钨、钒和铌等元素。由于组织结构为体心立方结构,因而在高温下强度急剧下降。而在600℃以下,高温强度在各类不锈钢中最高,蠕变强度也最高。 (2)铁素体型不锈钢 据研究结果,当铬含量小于25%时铁素体组织会抑制马氏体组织的形成,因而随铬含量的增加其强度下降;高于25%时由于合金的固溶强化作用,强度略有

不锈钢焊接技术要求

2.定位焊及正常焊接必须由具有相应等级不锈钢焊工证书的焊工进行施焊。 四、焊前准备: 1.储存、吊装、运输 1.1不锈钢件储存:应有专用存放架,存放架应为木质或表面喷漆的碳钢支架或垫以橡胶垫,以与碳钢等其它金属材质隔离。存放时,储存位置应便于吊运,与其它材料存放区相对隔离,应有防护措施,不锈钢钢管两端加防护盖以避免灰尘、油污、铁锈对不锈钢的污染。 1.2不锈钢件吊装:吊装时,应采用专用吊具,如吊装带、专用夹头等,严禁使用钢丝绳以免划伤表面;并且在起吊和放置时,应避免冲击磕碰造成划伤。 1.3不锈钢件运输:运输时,应用运输工具(如小车、拖拉机等),并应洁净有隔离防护措施,以防灰尘、油污、铁锈污染不锈钢。严禁拖拉,避免磕碰、划伤。 2.对于受损的钢板表面需要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三、焊接过程: 1.焊接规范见《焊接工艺》(YTRS643-91-01A),除以下特殊要求外,其他焊接要求均按照《焊接技术要求》(YTRS643-91-02)执行。 2.保护金属表面,严禁随处引弧,任意用铁锤敲击金属表面。 3.与不锈钢焊接的临时性构件(如马板、吊耳等),要使用相同的不锈钢材料,采用相应的焊接工艺。 4.焊接不锈钢钢管时,管内应通惰性气体进行净化,焊接时焊缝附近 区域必须持续有氩气保护。 5.焊接不锈钢钢管时,需用TIG焊打底。

6.使用不锈钢材质的砂轮和钢丝刷等进行打磨和清理工作。 四、焊后处理: 2.酸洗、钝化步骤如下: 2.1将焊缝表面清理干净。 2.2再将酸洗、钝化膏涂抹于焊缝及近缝区具有氧化皮处,涂膜厚度为 1~3mm。 2.3反应一般为1-10分钟,0℃以下,氧化皮厚处,需适当延长时(反应时间视膏体品牌及金属氧化膜厚度而定)。

304L不锈钢化学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304L不锈钢化学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304L 是碳含量较低的304不锈钢的变种,用于需要焊接的场合。较低的碳含量使得在靠近焊缝的热影响区中所析出的碳化物减至最少,而碳化物的析出可能导致不锈钢在某些环境中产生晶间腐蚀(焊接侵蚀)。 304L不锈钢的化学成分:C:≤0.03 ,Si :≤1.0 ,Mn :≤2.0 ,Cr :18.0~20.0 ,Ni :8.0~11.0,S :≤0.03 , P :≤0.035; 304L不锈钢的力学性能: 屈服强度(N/mm2)≥205抗拉强度≥520延伸率(%)≥40硬度HB ≤187 HRB≤90 HV ≤200 密度7.93 g·cm-3比热c(20℃)0.502 J·(g·C)-1热导率λ/W(m·℃)-1 (在下列温度/℃)20 100 500 12.1 16.3 21.4线胀系数α/(10-6/℃) (在下列温度间/℃)20~100 20~200 20~300 20~400 16.0 16.8 17.5 18.1电阻率0.73 Ω·mm2·m-1熔点1398~1420℃ 310S不锈钢化学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310S对应国内牌号为0Cr25Ni20,又称2520双相不锈钢,应用范围:石油、电子、化工、医药、轻纺、食品、机械、建筑、核电、航空航天、军工等行业! 310S不锈钢的化学成分C :≤0.25,Si :≤1.50,Mn :≤2.00,P :≤0.045,S :≤0.0.03,Cr :24.0-26.0 Ni :19.0-22.0 310S不锈钢的力学性能:硬度(HB) :≤187,抗拉强度(бb)(Mpa) :≥520,屈服强度(σs)(Mpa) :≥205,伸长率(δ)% :≥40面积缩减(ψ)% :≥50 310S不锈钢通过铬元素的局部氧化使其具有抗氧化性,在铬元素局部氧化的过程中,可以形成一种非常稳定的氧化物(Cr2O3 氧化铬)。只要金属的铬含量充足,在金属表面即可形成一层连续的氧化铬绿,防止其他氧化物生成,并对金属起到保护作用。奥氏体不锈钢的抗氧化性可以通过铬含量来推算。耐高温的合金含铬量至少20%(重量百分百)。用镍成分代替铁成分也通常可以提供合金在高温下的性能。309/309S,310/310S是高合金材料,因此,具有相当好的抗氧化性。

常用不锈钢焊接方法

常用不锈钢焊接方法 对不锈钢最常用的焊接方法是手工焊(MMA),其次是金属极气体保护焊(MIG/MAG)和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虽然这些焊接方法对不锈钢工业的大多数人而言是熟悉的,但是我们认为这个领域值得深入探讨. 1、手工焊(MMA):手工焊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易于使用的焊接方法.电弧的长度靠人的手进行调节,它决定于电焊条和工件之间缝隙的大小.同时,当作为电弧载体时,电焊条也是焊缝填充材料. 这种焊接方法很简单,可以用来焊接几乎所有材料.对于室外使用,它有很好的适应性,即使在水下使用也没问题. 大多数电焊机可以TIG焊接.在电极焊中,电弧长度决定于人的手:当你改变电极与工件的缝隙时,你也改变了电弧的长度.在大多数情况下,焊接采用直流电,电极既作为电弧载体,同时也作为焊缝填充材料.电极由合金或非合金金属芯丝和 焊条药皮组成.这层药皮保护焊缝不受空气的侵害,同时稳定电弧.它还引起渣层的形成,保护焊缝使它成型.电焊条即可是钛型焊条,也可是缄性的,这决定于药皮的厚度和成分. 钛型焊条易于焊接,焊缝扁平美观.此外,焊渣易于去除.如果焊条贮存时间长,必须重新烘烤.因为来自空气的潮气会很快在焊条中积聚.

2、MIG/MAG焊接:这是一种自动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方法.在这种方法中,电弧在保护气体屏蔽下在电流载体金属丝和工件之间烧接.机器送入的金属丝作为焊条,在自身电弧下融化.由于MIG/MAG焊接法的通用性和特殊性的优点,至今她仍然是世界上最为广泛的焊接方法.它使用于钢、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和高合金为基的材料.这使得它成为理想的生产和修复的焊接方法.当焊接钢时,MAG可以满足只有0.6mm 厚的薄规格钢板的要求.这里使用的保护气体是活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或混合气体.唯一的限制是当进行室外焊接时,必须保护工件不受潮,以保持气体的效果. 3、TIG焊接:电弧在难熔的钨电焊丝和工件之间产生.这里使用的保护气体是纯氩气,送入的焊丝不带电.焊丝既可以手送,也可以机械送.也有一些特定用途不需要送入焊丝.被焊接的材料决定了是采用直流电还是交流电.采用直流电时,钨电焊丝设定为负极.因为它有很深的焊透能力,对于不同种类的钢是很合适的,但对焊缝熔池没有任何“清洁作用”. TIG焊接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焊接大材料范围广.包括厚度在0.6mm及其以上的工件,材质包括合金钢、铝、镁、铜及其合金、灰口铸铁、普通干、各种青铜、镍、银、钛和铅.主要的应用领域是焊接薄的和中等厚度的工件,在较厚的截面上作为焊根焊道使用.

不锈钢的力学性能

不锈钢的力学性能: (一)强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 不锈钢的强度是由各种因素不确定,但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因素是其中添加的不同化学因素,主要是金属元素。不同类型的不锈钢由于其化学成分的差异,就有不同的强度特性。(1)马氏体型不锈钢 马氏体型不锈钢与普通合金钢一样具有通过淬火实现硬化的特性,因此可通过选择牌号及热处理条件来得到较大范围的不同的力学性能。 马氏体型不锈钢从大的方面来区分,属于铁-铬-碳系不锈钢。进而可分为马氏体铬系不锈钢和马氏体铬镍系不锈钢。在马氏体铬系不锈钢中添加铬、碳和钼等元素时强度的变化趋势和在马氏体铬系不锈钢中添加镍的强度特性如下所述。马氏体铬系不锈钢在淬火-回火条件下,增加铬的含量可使铁素体含量增加,因而会降低硬度和抗拉强度。低碳马氏体铬不锈钢在退火条件下,当铬含量增加时硬度有所提高,而延伸率略有下降。在铬含量一定的条件下,碳含量的增加使钢在淬火后的硬度也随之增加,而塑性降低。添加钼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及二次硬化效果。在进行低温淬火后,钼的添加效果十分明显。含量通常少于1%。 在马氏体铬镍系不锈钢中,含一定量的镍可降低钢中的δ 铁素体含量,使钢得到最大硬度值。 马氏体型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特征是,在0.1%-1.0%C,12%-27%Cr的不同成分组合基础上添加钼、钨、钒、和铌等元素。由于组织结构为体心立方结构,因而在高温下强度急剧下降。而在600℃以下,高温强度在各类不锈钢中最高,蠕变强度也最高。 (2)铁素体型不锈钢 据研究结果,当铬含量小于25%时铁素体组织会抑制马氏体组织的形成,因而随铬含量的增加其强度下降;高于25%时由于合金的固溶强化作用,强度略有提高。钼含量的增加可使其更易获得铁素体组织,可促进α’相、б相和x相的析出,并经固溶强化后其强度提高。但同时也提高了缺口敏感性,从而使韧性降低。钼提高铁素体型不锈钢强度的作用大于铬的作用。铁素体型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的特征是含11%-30%Cr,其中添加铌和钛。其高温强度在各类不锈钢中是最低的,但对热疲劳的抗力最强。(3)奥氏体型不锈钢 奥氏体型不锈钢中增加碳的含量后,由于其固溶强化作用使强度得到提高。 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特性是以铬、镍为基础添加钼、钨、铌和钛等元素。由于其组织为面心立方结构,因而在高温

不锈钢牌号分类及对照表

不锈钢牌号分组:200 系列—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 300 系列—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型号 301—延展性好,用于成型产品。也可通过机械加工使其迅速硬化。焊接性好。抗磨性和疲劳强度优于 304不锈钢。型号 302—耐腐蚀性同304,由于含碳相对要高因而强度更好。型号 303—通过添加少量的硫、磷使其较304更易切削加工。型号 304—通用型号;即18/8不锈钢。GB牌号为0Cr18Ni9。型号 309—较之304有更好的耐温性。型号 316—继304之後,第二个得到最广泛应用的钢种,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和外科手术器材,添加钼元素使其获得一种抗腐蚀的特殊结构。由于较之 304其具有更好的抗氯化物腐蚀能力因而也作“船用钢”来使用。SS316则通常用于核燃料回收装置。18/10级不锈钢通常也符合这个应用级别。[1] 型号321—除了因为添加了钛元素降低了材料焊缝锈蚀的风险之外其他性能类似 304。 400 系列—铁素体和马氏体不锈钢型号 408—耐热性好,弱抗腐蚀性,11%的Cr,8%的Ni。型号 409—最廉价的型号(英美),通常用作汽车排气管,属铁素体不锈钢(铬钢)。型号 410—马氏体(高强度铬钢),耐磨性好,抗腐蚀性较差。型号 416—添加了硫改善了材料的加工性能。型号 420—“刃具级”马氏体钢,类似布氏高铬钢这种最早的不锈钢。也用于外科手术刀具,可以做的非常光亮。型号 430—铁素体不锈钢,装饰用,例如用于汽车饰品。良好的成型性,但耐温性和抗腐蚀性要差。型号 440—高强度刃具钢,含碳稍高,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後可以获得较高屈服强度,硬度可以达到 58HRC,属于最硬的不锈钢之列。最常见的应用例子就是“剃须刀片”。常用型号有三种:440A、440B、440C,另外还有440F(易加工型)。 500 系列—耐热铬合金钢。 600 系列—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型号 630—最常用的沉淀硬化不锈钢型号,通常也叫17-4;17%Cr,4%Ni。不锈钢的标识方法钢的编号和表示方法①用国际化学元素符号和本国的符号来表示化学成份,用阿拉伯字母来表示成份含量:如:中国、俄国12CrNi3A ②用固定位数数字来表示钢类系列或数字;如:美国、日本、 300系、400系、200系;③用拉丁字母和顺序组成序号,只表示用途。我国的编号规则①采用元素符号②用途、汉语拼音,平炉钢:P、沸腾钢:F、镇静钢:B、甲类钢:A、T8:特8、 GCr15:滚珠◆合结钢、弹簧钢,如:20CrMnTi 60SiMn、(用万分之几表示C含量)◆不锈钢、合金工具钢(用千分之几表示C含量),如:1Cr18Ni9 千分之一(即 0.1%C),不锈C≤0.08% 如0Cr18Ni9,超低碳C≤0.03% 如0Cr17Ni13Mo 国际不锈钢标示方法美国钢铁学会是用三位数字来标示各种标准级的 可锻不锈钢的。其中:①奥氏体型不锈钢用200和300系列的数字标示,②铁素体和马氏体型不锈钢用400系列的数字表示。例如,某些较普通的奥氏体不锈钢是以201、 304、 316以及310为标记,③铁素体不锈钢是以430和446为标记,马氏体不锈钢是以410、420以及440C为标记,双相(奥氏体-铁素体),④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以及含铁量低于50%的高合金通常是采用专利名称或商标命名。

不锈钢管的焊接方法

常用不锈钢焊接方法对不锈钢最常用的焊接方法是手工焊(MMA),其次是金属极气体保护焊(MIG/MAG)和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虽然这些焊接方法对不锈钢工业的大多数人而言是熟悉的,但是我们认为这个领域值得深入探讨. 1、手工焊(MMA):手工焊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易于使用的焊接方法.电弧的长度靠人的手进行调节,它决定于电焊条和工件之间缝隙的大小.同时,当作为电弧载体时,电焊条也是焊缝填充材料. 这种焊接方法很简单,可以用来焊接几乎所有材料.对于室外使用,它有很好的适应性,即使在水下使用也没问题.大多数电焊机可以TIG焊接.在电极焊中,电弧长度决定于人的手:当你改变电极与工件的缝隙时,你也改变了电弧的长度.在大多数情况下,焊接采用直流电,电极既作为电弧载体,同时也作为焊缝填充材料.电极由合金或非合金金属芯丝和焊条药皮组成.这层药皮保护焊缝不受空气的侵害,同时稳定电弧.它还引起渣层的形成,保护焊缝使它成型.电焊条即可是钛型焊条,也可是缄性的,这决定于药皮的厚度和成分.钛型焊条易于焊接,焊缝扁平美观.此外,焊渣易于去除.如果焊条贮存时间长,必须重新烘烤.因为来自空气的潮气会很快在焊条中积聚. 2、MIG/MAG焊接:这是一种自动气体保护电弧焊接方法.在这种方法中,电弧在保护气体屏蔽下在电流载体金属丝和工件之间烧接.机器送入的金属丝作为焊条,在自身电弧下融化.由于MIG/MAG焊接法的通用性和特殊性的优点,至今她仍然是世界上最为广泛的焊接方法.它使用于钢、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和高合金为基的材料.这使得它成为理想的生产和修复的焊接方法.当焊接钢时,MAG可以满足只有0.6mm厚的薄规格钢板的要求.这里使用的保护气体是活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或混合气体.唯一的限制是当进行室外焊接时,必须保护工件不受潮,以保持气体的效果. 3、TIG焊接:电弧在难熔的钨电焊丝和工件之间产生.这里使用的保护气体是纯氩气,送入的焊丝不带电.焊丝既可以手送,也可以机械送.也有一些特定用途不需要送入焊丝.被焊接的材料决定了是采用直流电还是交流电.采用直流电时,钨电焊丝设定为负极.因为它有很深的焊透能力,对于不同种类的钢是很合适的,但对焊缝熔池没有任何“清洁作用”. TIG焊接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焊接大材料范围广.包括厚度在0.6mm及其以上的工件,材质包括合金钢、铝、镁、铜及其合金、灰口铸铁、普通干、各种青铜、镍、银、钛和铅.主要的应用领域是焊接薄的和中等厚度的工件,在较厚的截面上作为焊根焊道使用.

焊接小常识---与不锈钢焊接相关的那些图

焊接小常识---与不锈钢焊接相关的那些图 焊接小常识---与不锈钢焊接相关的那些图!你能看懂几个?2016-10-16 老路平衡相图可用于描述不锈钢的相 变和相的稳定性。这里介绍Fe-Cr二元系和Fe-Cr-C和 Fe-Cr-C三元系相图。把这些相图用于各种类型的不锈钢可以预测微观组织的演变。然而这些相图只能近似地预测焊缝中形成的实际微观组织,这是因为:①不锈钢母材和填充金属含有高达十种合金元素,标准的相图很难与其相匹配;②相图是基于平衡条件绘制的,而焊接时快速加热和冷却形成了明显的非平衡条件。经典相图的某些局限性已经被克服,这是通过用大型计算程序以热力学的知识来建立常用合金系的相图来实现的。这些计算程序和得到的相图的准确性决定于其输入数据的准确性,然而对于铁基合金是可以提供合格的精确度的。一、铁-铬系因为铬是不锈钢的主要合金元素,所以把图1所示的铁-铬系相图作为讨论不锈钢相平衡的起点。注意相图中Cr在高温时全部溶于 铁中,所有Fe-Cr合金凝固时都生成铁素体。而凝固温度区间很窄。对低铬含量的合金在912~1394℃ 温度区间形成一个奥氏体区,通常被称为γ相回线。铬的质量分数高于12.7%的合金在高温时全是铁素体,而铬的质量分数低于12.7%的合金在这个γ相回线温度范围内多多少少要形成一些奥氏体。

而铬的质量分数低于12%的合金在此回线的温度范围内将是全奥氏体组织,形成的奥氏体在快速冷却时可转变成马氏体。在Fe-Cr系中存在一种称为σ相的低温平衡相,这种相是具有(Fe,Cr)化学配比的四方晶体。σ相在w(Cr)超过20%的合金中形成得最快,但是由于σ相是在低温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动力学过程十分迟缓,在600~800℃ 温度范围内析出需要较长时间。因为σ相是一种既硬又脆的相,在不锈钢中经常不希望其存在。图1 Fe-Cr平衡相图(引自《金属手册》,原始出处为Hansen,由McGraw-Hill授权。)在Fe-Cr相图中,在σ+α相区里有一条475℃的水平虚线,在此温度下,由于在α母体中形成了一种共格的富铬析出物而使合金脆化,被称为475℃脆化。这种析出物被称为α′相,α′相实际上是在400~540℃温度范围内形成的,在铬的质量分数高于14%的合金中具有严重的脆化效应。α′相的形成也很缓慢,加入合金元素会加速其形成。二、铁-铬-碳系把碳加入铁-铬系,显著改变了平衡相图使其复杂化。由于碳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它使γ相回线区扩大,即在铬含量高得多的成分下仍使奥氏体在高温区保持稳定。图2示出了碳对扩大奥氏体相区的影响,请注意即使很少的碳含量,也可使γ相回线区显著地扩大,这对于开发马氏体钢很重要,因为要在冷却时形成马氏体,则在高温时钢必须是奥氏体。而对于铁素体类钢,γ相回线面积必须予以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