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参与教养对3~6岁幼儿情绪表达影响的研究
父母情绪教养对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父母情绪教养对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凸显,研究学者们开始关注父母情绪教养对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影响。
情绪管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认知、理解并有效调控的过程。
而父母的情绪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与孩子互动中如何处理自己和孩子的情绪及相关行为。
本文将就父母情绪教养对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影响进行探讨。
首先,父母情绪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孩子们往往通过观察父母的情绪和行为来学习情绪管理的技巧。
研究表明,父母情绪的稳定性和积极性对儿童情绪的调控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如果父母自身情绪波动较大,经常出现暴躁、焦虑等消极情绪,那么孩子们也容易受其影响,难以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相反,如果父母能够保持较为平和、积极的情绪,那么孩子们在观察和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好地掌握情绪管理的技巧。
其次,父母情绪教养方式还与儿童的情绪认知能力之间存在关联。
情绪认知是指个体对情绪的感知、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父母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对情绪进行认知和理解,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绪认知能力的发展。
一些研究发现,如果父母能够积极参与孩子的情绪表达,鼓励孩子主动分享自己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情绪认知能力。
而对于忽视孩子的情绪表达或者刻意限制孩子情绪的父母,可能会对孩子的情绪认知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父母情绪教养方式还与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相关。
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在面对情绪激发和情绪冲突时,使用不同策略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研究显示,来自父母的情绪调节模型和支持,对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负面情绪表达理解并给予支持,而非过度压抑或忽视,可以帮助孩子学会使用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如深呼吸、寻求安慰等。
而如果父母在孩子负面情绪面前采取消极情绪表达或者无视,可能会限制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父母情绪教养对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父母的情绪稳定性、情绪积极性,以及在情绪表达、认知与调节方面的支持,都会对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产生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发展的影响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发展的影响研究1.引言儿童情绪发展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父母教养方式作为儿童情绪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孩子的情绪发展有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本篇文章将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发展的影响,并着重分析积极教养方式及其对儿童社交情绪的促进作用。
2.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发展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儿童情绪的形成和调节。
抚养方式温和、支持性、鼓励儿童表达情感的父母,能够帮助儿童正面应对挫折和困难,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而过度严厉、批评性的父母教养方式则可能会导致儿童情绪困扰,甚至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因此,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3.积极教养方式的促进作用积极教养方式是一种注重父母与孩子之间良好亲密关系建立的教养方式。
这一教养方式强调父母的关注、理解和鼓励,并且积极参与孩子的情绪调节过程。
积极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积极教养方式可以培养儿童情绪的表达和调节能力。
父母的理解和关注使得儿童能够更自觉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同时,父母的鼓励和指导则帮助儿童学会面对情绪困扰并逐渐调节情绪,从而提高情绪的表达和调节能力。
其次,积极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的社交情绪发展。
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使得儿童更加自信并且愿意与他人进行互动和交流。
这种积极的社交情绪有助于儿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
最后,积极教养方式能够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认知模式。
父母的关注与理解让儿童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得到了认可和尊重,从而建立起积极的情绪体验。
同时,父母对儿童情绪调节过程的参与也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情绪认知模式,更加有利于他们对情绪进行有效的管理。
4.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发展起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本文分析了积极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发展的促进作用。
通过父母的关注、理解、鼓励和参与,积极教养方式能够帮助儿童培养良好的情绪表达和调节能力,促进社交情绪的发展,并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认知模式。
家庭教育对3-6岁幼儿情绪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家庭教育对3-6岁幼儿情绪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家庭教育作为儿童的启蒙教育,对儿童的影响是持续的、长久的。
家庭教育有很多种不同的概念界定,在本论文中是指家庭中父母对儿童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的具体表现主要在父母的言语、动作行为、亲子关系的建立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等方面。
本研究目的是探究家庭教育对3-6岁幼儿积极情绪的影响,让更多的家庭对幼儿情绪的健康发展引起重视,为我国家庭教育促进幼儿情绪健康发展提供可探讨的路径与策略,以利于这一阶段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探讨家庭教育对3-6岁幼儿情绪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促进幼儿情绪健康发展的家庭教育策略。
主要结论如下: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第一,父母言语方面恰当的表扬奖励、良好的亲子关系能有效提升幼儿的情绪识别与理解;第二,父母的行为、动作对幼儿情绪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如安抚引导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对于小班的幼儿,父母更多采用安抚引导的教育方式,对于中大班的幼儿,父母采用安慰鼓励说服教育的方式逐渐增多;同时,大班父母开始出现批评、斥责的教育方式,此种教育方式会增加悲伤、害怕等消极情绪的出现;第三,亲子关系、环境因素以及表扬和批评影响幼儿的情绪表达,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能够理解表达更多的情绪类型。
通过个案研究发现:第一,家庭教育影响3-6岁幼儿情绪识别、理解、调节与表达能力,父母积极的言行(即安慰、鼓励、说服教育等)能够促进幼儿情绪的理解、识别、调节与表达,反之,父母消极的言行(即批评的、惩罚、忽视等)会限制幼儿情绪的健康发展。
第二,幼儿对于成人情绪以及环境的感知十分敏感,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着幼儿情绪的理解、调节、表达能力。
第三,父母共同参与家庭教育有利于幼儿的情绪发展,父母双方共同参与幼儿的生活与教育,能给幼儿提供心理以及生理上的安全感。
根据论文的调查研究,提出以下四点教育对策:第一,父母多采用积极评价。
第二,父母在行为上给予幼儿正确引导。
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研究
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研究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研究引言:随着社会变革和家庭结构改变,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受到关注。
传统上,母亲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父亲则往往被忽视。
然而,一些研究表明,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参与程度和方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性格发展和学习成就等方面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以及如何有效发挥这种角色。
一、父亲的参与与影响1.1 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的理论依据父亲的参与不仅仅是一种负担,而是对孩子成长有益的行为。
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在父母参与教育中的分工合作对幼儿成长至关重要。
以往的研究表明,父亲的参与比率与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学术成就等有正相关关系。
1.2 父亲的影响因素父亲的教养方式、父子相处方式以及家庭氛围都是影响父亲角色发挥的重要因素。
父亲的情感交流、陪伴和指导方式对幼儿的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
而家庭的和谐、父母间的合作和支持也对父亲能否有效地参与幼儿教育发挥着关键作用。
二、父亲的角色与功能2.1 父亲的情感角色父爱对幼儿的情感和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父亲的陪伴和鼓励能够给予幼儿安全感和信任感,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父爱能够对幼儿的情绪稳定和人际关系建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2 父亲的教育角色父亲在幼儿教育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能够给予孩子积极的引导和培养正确价值观,促进幼儿的道德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父亲的教育方式通常更注重实践性、探索性和自主性,这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非常有益。
2.3 父亲的社会角色父亲的社会角色涉及到对幼儿社会化的引导和培养。
父亲能够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促进他们参与社会活动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父亲的工作经历和社交圈子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广阔的社会视野和经验。
三、发挥父亲角色的策略3.1 提供情感支持父亲应该提供充分的情感支持,陪伴幼儿成长。
通过与幼儿的交流沟通,建立亲密关系,让幼儿感受到父爱的温暖和关怀。
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的研究
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的研究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的研究引言: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原始环境,而父亲作为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本文将探讨父亲参与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建议,以促进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积极参与。
一、父亲参与的重要性1. 家庭角色的平衡过去,传统观念认为母亲在孩子的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而父亲往往被边缘化。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父亲的参与可以平衡家庭教育角色,提供不同的影响力和教育方式。
2. 社交技能的发展父亲参与对幼儿的社交技能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与母亲相比,父亲的参与可以提供不同的社交模式,从而帮助幼儿学习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3. 自理能力的培养父亲的参与有助于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
父亲的直接参与可以激发幼儿独立性和探索欲,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自主行动的能力。
4. 观念建构与性别意识父亲的参与为幼儿的观念建构与性别意识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机会。
父亲在教育过程中传达的观念和态度,对于幼儿形成健康的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意识非常重要。
二、父亲参与的方式1. 日常护理与陪伴父亲可以通过参与幼儿的日常护理和陪伴来增进与子女的情感联系。
如给孩子洗澡、喂饭、读故事等,这些简单的亲子活动不仅能够巩固与孩子的关系,也可以提供学习和互动的机会。
2. 游戏互动玩耍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父亲参与游戏互动可以帮助幼儿探索世界、发展认知和情感。
比如,一起搭积木、共同玩耍象棋等,这些有趣的活动不仅增强了父子或父女的亲子关系,也促进了幼儿的智力和情感发展。
3. 教育引导父亲在幼儿教育中的角色不仅仅是玩伴,还应该承担起教育者的责任。
参与幼儿的学习和知识传递,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并且从中获得自豪感。
三、促进父亲参与的策略1. 意识培养加强对父亲参与的意识培养,提高父亲参与的重要性和价值的认识。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情感交流的影响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情感交流的影响研究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引导者和榜样,他们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情感交流有着深远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态度、行为和言语等方面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情感交流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又深远的主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情感交流的重要性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情感交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态度和情绪都会对子女产生深远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不仅会影响子女的情感表达能力,还会影响子女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程度。
因此,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情感交流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二、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情感交流的影响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情感交流的影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父母的教育水平、家庭环境、家庭氛围等因素会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
其次,父母的性格、情绪稳定性、沟通能力等因素也会对父母的教养方式产生影响。
最后,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态度和行为也会对子女的情感交流产生影响。
三、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情感交流的积极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情感交流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父母的爱和关怀会让子女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从而促进子女情感交流的积极性。
其次,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会增强子女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促进子女情感交流的健康发展。
最后,父母的理解和包容会让子女感受到家庭的和谐和融洽,从而促进子女情感交流的深入。
四、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情感交流的消极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情感交流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首先,父母的严厉和苛刻会让子女感受到压力和焦虑,从而抑制子女情感交流的积极性。
其次,父母的冷漠和忽视会让子女感受到孤独和无助,从而阻碍子女情感交流的发展。
最后,父母的控制和干涉会让子女感受到束缚和压抑,从而阻碍子女情感交流的自由。
五、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情感交流的影响研究现状目前,关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情感交流的影响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父亲情绪表达与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关系婴幼儿气质的调节作用
父亲情绪表达与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关系婴幼儿气质的调节作用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父亲情绪表达与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之间的关系,并研究婴幼儿气质如何调节这种关系。
通过深入剖析父亲的情绪表达方式,理解其对婴幼儿情绪认知、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等社会情绪能力的影响,我们希望能够为家庭教育和婴幼儿情感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文章首先回顾了相关文献,对父亲情绪表达、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以及婴幼儿气质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梳理。
接着,文章提出了研究假设,即父亲的情绪表达会直接影响婴幼儿的社会情绪能力,而婴幼儿的气质特征则可能在这一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文章设计了一系列实证研究,包括观察法、问卷调查等方法,以收集父亲情绪表达、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和气质特征等相关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文章将揭示父亲情绪表达对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具体影响,以及婴幼儿气质如何在这一关系中发挥作用。
文章将总结研究结果,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通过优化父亲的情绪表达方式,以及关注婴幼儿气质特征的发展,我们有望为婴幼儿的情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稳定的情绪调节能力,为未来的社交互动和人格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情绪的社会化理论认为,婴幼儿的社会情绪能力是在与主要抚养者,尤其是父亲的互动中逐步发展的。
父亲的情绪表达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交信号,对婴幼儿的情绪理解和反应具有显著影响。
同时,婴幼儿的气质特征,如活跃度、情绪性和适应性等,也会影响他们与父亲互动的方式和效果。
本研究将基于情绪的社会化理论,探讨父亲情绪表达与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之间的关系,并考察婴幼儿气质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假设一:父亲积极的情绪表达与婴幼儿的社会情绪能力呈正相关。
即父亲经常表达积极情绪(如高兴、爱意等),将有助于婴幼儿发展出更高水平的社会情绪能力,包括更好的情绪识别、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能力。
假设二:婴幼儿的气质特征在父亲情绪表达与社会情绪能力之间起调节作用。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研究儿童情绪是其心理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而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于儿童情绪调节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过去,人们通常认为父母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供稳定安全的环境以及鼓励积极情绪表达。
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意识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更加复杂而多样化。
首先,父母的亲职教育方式对儿童情绪调节起着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父母如果运用积极的教育方式,例如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对负面情绪给予支持和理解,有助于培养儿童积极情绪调节的能力。
然而,如果父母过分保护孩子,不让他们面对挫折和负面情绪,反而会限制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因此,父母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提供支持和安慰,但也要让孩子学会面对情绪上的挑战。
其次,父母的情绪调节方式也会对儿童情绪调节产生重要影响。
父母对自身情绪的认知和控制,以及对孩子情绪的有效调节会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
研究表明,父母如果能够将情绪调节作为教育中的重要部分,通过积极的情绪调节方式来引导儿童,有助于儿童培养出更好的情绪调节能力。
此外,父母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积极处理方式也会对儿童情绪调节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父母以身作则,积极应对困难和挫折,教会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积极态度,儿童也会从中获益。
另外,父母的管教方式也会对儿童情绪调节产生影响。
研究发现,过于严厉和武力管教方式会限制儿童情绪的表达和调节。
而过于放任和任由的管教方式也会使孩子缺乏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
因此,父母应该运用积极的管教方式,充分理解孩子的情绪,并给予适度的引导和规范。
同时,父母也需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学会自我调节和管理情绪。
此外,研究还发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对儿童情绪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积极互动有助于促进儿童情绪的稳定和调节能力的发展。
当父母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情感连接并建立信任时,孩子更容易通过与父母的情感互动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的研究
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在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和参与度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的现状、问题及其影响,旨在提升社会对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认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本文首先将对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范围和对象。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分析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的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父亲参与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包括心理、情感、社交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提出促进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家庭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增进家长、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对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视,推动家庭教育模式的优化和创新,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文献综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家庭教育理念的更新,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参与越来越受到关注。
近年来,关于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的研究逐渐增多,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父亲参与的重要性和影响。
在父亲参与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方面,大量研究表明,父亲参与幼儿的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性别角色形成、自尊心和社交行为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父亲与母亲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使得他们在幼儿性别角色形成方面起着不同的作用。
父亲的参与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信心,促进幼儿的社交技能发展。
在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现状方面,研究显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程度普遍较低。
这可能与父亲在职业、工作压力等方面的因素有关。
随着家庭教育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亲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其中。
在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策略和方法方面,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父亲应该与母亲共同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建立平等的家庭教育伙伴关系。
父亲应该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和教育方式,寻找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教育策略。
父亲还应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互动,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兴趣,为孩子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教养方式不仅会对他们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产生影响,还会对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面对挫折和困难,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并促进心身健康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父母的亲情教养方式对孩子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非常重要。
亲情教养方式包括父母对孩子的关注、理解、温暖和关爱等。
父母以温和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交流,给予孩子适当的支持和鼓励,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
相反,如果父母缺乏关心和理解,常常以批评和责备的方式对待孩子,会降低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增加孩子的压力和焦虑感。
其次,父母的教育方式也会对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产生影响。
过于严厉或过于宽松的教育方式都会对孩子的情绪产生不良影响。
严厉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感到压抑和无法表达自己真实情感,从而影响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
而过于宽松的教育方式则容易培养出过于依赖和放任自我的孩子,他们往往缺乏应对挫折和压力的能力。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当注重适度,既要有规矩和要求,又要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空间。
此外,父母的情绪管理方式也会对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产生影响。
如果父母自己情绪波动较大,经常对外界事件过度情绪化,会给孩子带来负面情绪模型,使他们更难掌控自己的情绪。
相反,如果父母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应对压力和挫折,给孩子传递积极的情绪管理方式,将有助于孩子培养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
除了上述影响,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对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产生影响。
例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
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能够为孩子提供安全感和支持,有助于他们培养自信和情绪调节能力。
而学校教育环境中的支持和鼓励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父母的亲情教养方式、教育方式和情绪管理方式都会对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研究报告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研究报告研究报告一、引言情绪调节能力是个体在面对不同情绪刺激时,能够有效地识别、理解、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
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对其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作为儿童成长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可能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形成产生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
二、方法2.1 参与者本研究共招募了300名年龄在6-10岁之间的儿童及其父母。
其中,男性儿童150名,女性儿童150名。
父母的年龄在30-45岁之间,均有正常的家庭背景和教育水平。
2.2 测量工具2.2.1 情绪调节能力问卷:采用经典的情绪调节能力问卷,包括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四个维度的评估。
2.2.2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采用独立自主研发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包括情感支持、严厉监督和放任三个维度的评估。
2.3 程序参与者及其父母被邀请到实验室进行测试。
首先,儿童完成情绪调节能力问卷;接着,父母完成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所有问卷采用自评方式,参与者和父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三、结果3.1 情绪调节能力的整体水平根据情绪调节能力问卷的评分,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整体水平较高,其中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得分较高,情绪识别和情绪表达得分较低。
3.2 父母教养方式与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通过相关分析发现,父母的情感支持与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呈显著正相关,严厉监督与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呈显著负相关,而放任教养与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无显著相关。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产生了明显影响。
情感支持是促进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父母的情感支持能够提供儿童情绪表达和情绪理解的支持,从而促进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形成。
相反,严厉监督可能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产生负面影响,过度的严厉监督可能限制儿童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的能力。
放任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结果不明确,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调控能力的影响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调控能力的影响研究引言: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对儿童情绪调控能力的塑造,它直接关系到孩子未来的社交和情感健康。
本文旨在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调控能力的影响,并介绍相关的研究结果与实践经验。
父母情绪表达与儿童观察能力:研究显示,父母的情绪表达对孩子的情绪调控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父母情绪的高度表达与低度表达都会影响儿童的情绪观察能力。
高度表达的父母可能让孩子过度关注外界的情绪和反应,而低度表达的父母可能让孩子难以察觉和理解情绪的重要性。
因此,父母在情绪表达中的适度平衡非常重要,以帮助孩子培养健康的情绪观察能力。
积极情绪调控与亲子关系:父母的积极情绪调控能力对儿童情绪调控能力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积极情绪调控包括父母积极的情绪表达和积极情绪的调节。
研究发现,父母积极的情绪表达能够提高儿童对积极情绪的感知和接受程度,进而培养他们的积极情绪表达方式。
同时,父母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积极情绪调节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调控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压力。
父母的情绪辅导与情绪管理: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的情绪辅导和情绪管理也对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有着显著的影响。
情绪辅导包括父母对孩子情绪的认同和理解,以及适时提供情绪管理的指导。
通过与孩子共同讨论情绪的起因和结果,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有效的情绪调节方式。
儿童情绪表达与亲子互动:亲子互动是培养儿童情绪调控能力的重要环节。
研究表明,父母与孩子的情绪共情和亲子互动对儿童情绪表达和调控能力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父母的情绪共情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情绪的被理解和接纳,从而提升他们的情绪表达能力。
此外,积极的亲子互动和沟通也能够帮助孩子学会应对和调节不同情绪状态。
结论: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调控能力的影响不容忽视。
父母在情绪表达、情绪调节、情绪辅导和亲子互动等方面的行为与态度,都会对孩子的情绪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父亲参与教养状况对学前儿童社会技能的作用
父亲参与教养状况对学前儿童社会技能的作用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父亲参与教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学前儿童的社会技能发展是其未来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基础,探讨父亲参与教养对学前儿童社会技能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分析父亲参与教养对学前儿童社会技能发展的具体影响,以期为家庭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建议。
本文将回顾父亲参与教养的内涵及其与学前儿童社会技能发展的关系。
父亲参与教养不仅指父亲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照顾和教育,更包括与子女建立情感联系、共同参与活动、进行沟通交流等方面。
这些行为对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情感表达、同伴交往等社会技能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重点分析父亲参与教养对学前儿童社会技能的具体作用。
研究表明,父亲参与教养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提高其对社会规则、角色分工等社会现象的理解能力同时,父亲的陪伴和引导有助于学前儿童情感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的提升,从而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
父亲在参与教养过程中的榜样作用和角色示范也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技能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将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对父亲如何更好地参与学前儿童的社会技能培养提出建议。
家庭教育中,父亲应增加与孩子的互动时间,积极参与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同时,父亲应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情感表达方式。
父亲还应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自身的行为示范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父亲参与教养对学前儿童社会技能的作用,以期为家庭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 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技能的重要性。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学前阶段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它不仅是儿童身体发育的关键期,更是其社会技能形成的重要时期。
社会技能,简而言之,是个体在与他人互动、适应社会环境和解决社交问题时所展现出的能力和技巧。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社会技能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父亲参与教养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分析
父亲参与教养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分析【摘要】父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参与对学前儿童的认知、情感、行为、社交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相关研究发现,父亲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的各方面发展密切相关,父亲的积极参与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父亲参与教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父亲在教养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以便提供更有效的教养策略。
实践建议包括鼓励父亲参与日常教养活动、改善父亲与孩子的互动方式等,以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父亲参与教养、学前儿童、发展、影响、认知、情感、行为、社交、重要性、未来研究、实践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父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家庭的支柱和经济来源,更是孩子们的榜样和引导者。
在过去的研究中,母亲参与教养的角色往往受到更多的关注,而父亲的作用常常被忽略或边缘化。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家庭模式的多样化和家庭责任的重新定义,父亲在育儿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受到重视。
父亲的参与度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在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交等方面的教养方式和风格都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
对父亲参与教养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有助于帮助家庭和社会更好地理解和支持父亲在育儿中的作用。
也有助于促进父亲们更积极地参与儿童的成长过程,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和和谐的家庭环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父亲参与教养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以引起社会对于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的重视和重视。
通过分析父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探讨父亲参与教养对学前儿童认知、情感、行为、社交等方面的影响,旨在揭示父亲在儿童成长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为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和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深入研究父亲参与教养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打下基础,推动学前教育领域的发展,并为家庭教育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父亲参与教养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分析
父亲参与教养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分析学前儿童是指3至6岁的儿童,这个阶段是孩子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
父亲作为家庭的重要成员之一,对学前儿童的教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亲参与教养对学前儿童的发展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父亲参与教养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
父爱是一种特殊的情感,父亲的温暖、关怀、理解和鼓励可以滋养孩子的成长。
父亲的参与教养可以建立孩子与父亲之间的亲子关系,增进父子间的沟通和交流。
父亲的陪伴和呵护可以为孩子打造安全稳定的家庭环境,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和依赖感。
第二,父亲参与教养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父亲是孩子的生活导师和学习伙伴,通过日常的陪伴和互动,父亲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各种观察、探索和思考。
父亲对学前儿童的参与可以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父亲的鼓励和赞许可以增强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动力的认知。
父亲参与教养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交发展。
父亲的参与教养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社交环境,让孩子学会与他人进行交往和合作。
父亲可以通过亲身示范,教导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和行为规范。
父亲的参与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合作精神,帮助他们逐渐融入集体生活和社会环境。
第四,父亲参与教养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
父亲的陪伴和参与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爱的力量和关怀的温暖,减轻孩子的焦虑和压力。
父亲的参与还可以鼓励孩子参与体育运动和健康生活,培养他们的运动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父亲的参与教养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父亲的陪伴和参与不仅有助于孩子的情感、认知、社交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还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基础。
家庭教育中父亲的积极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它对学前儿童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发展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发展的影响一直以来,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父母的教养方式不仅仅影响着儿童的智力发展和社交能力,还对儿童的情绪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温暖和支持性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温暖和支持性的父母关系不仅能够给予儿童安全感和信任感,还能够促进儿童积极的情绪体验。
这种教养方式意味着父母对孩子们的关注和关心以及对他们的情感需要的满足。
父母的关心和支持,能够帮助儿童培养积极的情绪表达方式,并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通过与父母的交流和互动,儿童可以感受到积极的情感并学会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然而,过度保护和过度控制的教养方式可能对儿童情绪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过度保护的父母容易限制儿童的自主性和自由度,导致儿童在面对困难时缺乏应对能力。
同时,过度控制的父母会限制儿童的自主决策和自我表达,导致他们出现情绪上的压抑和隐忧。
这种情况下,儿童可能会出现情绪失调、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另外,父母的教养方式也对儿童的冲突解决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产生影响。
以合理和民主的方式规定和限定儿童的行为,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合理地解决冲突,并逐渐培养出积极的情绪调节能力。
相反,过于严苛和压制的教养方式会让儿童产生抵触心理,从而使他们难以有效地解决冲突和调节情绪。
因此,父母应该尽量采用灵活、公正和理性的方式进行教养,以培养儿童积极的情绪管理能力。
此外,父母之间的关系质量也对儿童的情绪发展产生影响。
稳定和和谐的夫妻关系能够给予儿童安全感和幸福感,从而促进他们情绪的稳定和积极发展。
相反,不和谐和冲突的夫妻关系容易给儿童带来不安全感和焦虑感,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
因此,父母应该注意维护良好的夫妻关系,为儿童提供一个稳定和温馨的家庭环境。
总的来说,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情绪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温暖和支持性的教养方式能够促进儿童积极情绪的表达和发展,而过度保护和过度控制的教养方式则可能对儿童的情绪调节产生负面影响。
36岁儿童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三、父母教养方式的作用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态度。以下三种父 母教养方式对36岁儿童焦虑具有显著影响:
1、鼓励支持
鼓励支持型的父母会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和积极面对问题的态度。这种教养方式有助于降低孩子的焦虑水平,培养他们独 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如何缓解36岁儿童焦虑
1、父母调整教养方式
父母应审视自己的教养方式,尽量避免过度保护或严格要求,给予孩子更多 的自主权和空间。同时,鼓励支持孩子勇于面对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积极 的态度。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他们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 问题。
2、家庭社会支持
家庭和社会对孩子的支持也是缓解36岁儿童焦虑的重要因素。家长可以参与 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此外,学校和社会应学生的 心理健康,提供心理辅导和援助,帮助学生处理焦虑等情绪问题。
36岁儿童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 系
01 一、背景介绍
目录
02
二、36岁儿童焦虑的 原因
03
三、父母教养方式的 作用
04
四、如何缓解36岁儿 童焦虑
05 五、总结
06 参考内容
近年来,36岁儿童焦虑问题逐渐受到广泛。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36岁 儿童焦虑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次演示将探讨36岁儿童焦虑的原因,父母教养方式 的作用,以及如何缓解36岁儿童焦虑,以期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背景介绍
36岁儿童焦虑是指孩子在面对未来压力、挑战或困难时产生的紧张、不安、 恐惧等情绪反应。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36岁儿童焦虑问题愈发突出。 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36岁儿童焦虑具有显著影响。
幼儿情绪行为问题与父亲参与教养的关系
幼儿情绪行为问题与父亲参与教养的关系摘要:在传统教养方式中,大多数由母亲负责幼儿的教养问题。
但随着时代日新月异,各种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不断涌现,有学者提出,父亲参与教养,对幼儿期儿童的身心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情绪行为问题与父亲参与教养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父亲参与教养对于幼儿情绪行为问题的预防及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本文建议,父亲应当积极参与幼儿的生活和教育,耐心观察理解幼儿的情绪反应,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和睦友爱的家庭氛围。
关键词:幼儿,情绪行为问题,父亲参与教养;策略;探究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幼儿的思维能力、言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显著的发展,个性品质、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会逐渐表现出一些经常的、稳固的特性。
家庭是幼儿所接触的第一个,也是接触时间最多的环境,预防、改善幼儿的情绪行为问题,帮助幼儿在此阶段形成阳光开朗的人格特质、正确的道德观念、高品质情绪以及积极有益的行为方式,需要父亲参与到家庭的教养中来,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养方式。
一、幼儿情绪行为问题形成的原因。
情绪行为问题包括情绪问题与行为问题两方面。
情绪问题是指由于不符合个体主观需要和愿望,而产生的消极的、否定的情绪,主要包括:愤怒、抑郁、恐惧、内疚、焦虑等消极情绪特质。
行为问题叫也做问题行为,主要包括为不良行为、行为异常、偏差行为、行为障碍等诸多概念,且诸多概念存在混用与等同的情况。
家庭导致的幼儿情绪行为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家庭教养方式偏差,缺少父母的直接抚育或单亲抚养,家庭环境不和谐三种。
三种成因紧密相连,其中第一种成因主要表现为溺爱,人们常说“慈母严父”,由老人或单亲家庭抚养长大的幼儿,很容易受到溺爱,形成娇惯放纵的行为习惯,或者因缺少关注,而形成消极自卑的不良情结。
而家庭环境不和谐,在幼儿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无法模仿正确的有爱的家庭成员交往的模式,极其容易导致情绪行为问题的发生。
[1]这些问题形成之后,容易导致幼儿形成错误的情感价值观念,不利于幼儿道德认知的塑造,也会使幼儿在生活中变现出缺乏安全感、胆怯内向、自我封闭等不良的人格特质。
儿童发展中父母教养方式对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
儿童发展中父母教养方式对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对其整体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父母的教养方式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儿童发展中父母教养方式对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并提供相关建议。
一、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重要性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是指他们理解、表达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对儿童的自我发展、学习和社交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缺乏情绪调节能力的儿童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出现情绪失控、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二、父母教养方式对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1. 接纳和支持研究表明,对于儿童的情绪感受和表达,父母的接纳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父母如果能够倾听并积极回应儿童的情绪需求,鼓励他们表达情感,并提供安全的环境和支持,有助于培养儿童积极面对情绪的能力。
2. 情绪调节的示范父母是儿童最重要的榜样和角色模型。
如果父母自身能够有效地调节情绪,以积极的方式应对挑战和压力,儿童更有可能学会从父母身上学习到情绪调节的技巧。
相反,如果父母经常表现出情绪失控的行为,儿童可能会模仿这种行为,导致情绪调节能力的不良发展。
3. 约束和规矩父母的严格约束和明确规矩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也有影响。
适当的约束和规矩能够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控制能力,学会自我约束并逐渐掌握情绪的表达方式。
4. 情绪教育和情绪管理技巧父母可以通过积极的情绪教育和情绪管理技巧帮助儿童培养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
例如,教导儿童情绪表达的方式,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支持,引导他们学会自我安抚和冷静下来。
三、建议1. 建立亲子关系的良好基础父母应提供温暖、关爱和支持的家庭环境,与儿童建立稳固的亲子关系。
通过与儿童互动、分享情感,帮助他们感受到被接纳和支持的情感氛围。
2. 提供积极的情绪管理示范作为父母,应以身作则,提供积极的情绪管理示范。
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积极应对,并逐渐教导儿童学会积极的情绪调节和应对方式。
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研究
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研究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研究引言: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呵护与教育,而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亲作为一位重要的角色,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近年来备受重视,研究表明,父亲的参与与亲子关系的建立、儿童情感、社交发展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本文中,将探讨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研究,包括父亲对儿童认知能力、情感发展、性别角色意识及与母亲的教养风格的影响等方面。
一、父亲对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父亲在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父亲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往往更加注重解决问题和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相比之下,母亲更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
因此,父亲与孩子互动的方式与母亲互动方式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对于儿童认知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父亲对儿童情感发展的影响父亲的情感参与对儿童情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父亲的陪伴和鼓励可以增强儿童的自尊心和情感认同感。
他们的参与也能够促进儿童的情感表达和交流能力。
因此,与父亲密切的关系能够帮助孩子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培养健康的情绪管理能力。
三、父亲对儿童性别角色意识的影响父亲在性别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是孩子性别认同的重要参考对象,通过与父亲的互动,孩子能够从父亲身上学到男性的行为方式和观念。
父亲的性别角色认同对于孩子建立健康的性别认同感具有积极的影响。
四、父亲与母亲的教养风格的影响父亲与母亲在教养风格上常常存在差异。
研究表明,父亲的教养风格偏向于注重孩子的自主和独立,而母亲则更注重孩子的情感需求。
父亲和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同偏好,能够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从而促进孩子的全面成长。
五、父亲的参与方式与亲子关系的建立父亲的参与方式对亲子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亲密度,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父亲的参与还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较为独立和自信的个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7, 7(10), 1205-1213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7 in Hans. /journal/aphttps:///10.12677/ap.2017.710150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FatherInvolvement in Parenting on 3~6 YearsOld Children’s Emotional Expression—A Case Study of a Kindergarten in Donggang District of Rizhao City Juan Gu1, Wenjing Song21Qingdao Huanghai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2Rizhao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Kindergarten, Rizhao ShandongReceived: Oct. 2nd, 2017; accepted: Oct. 12th, 2017; published: Oct. 23rd, 2017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ther involvement in parenting and children’s emo-tional expression,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tatus, attract people’s attention, especially to the role of “father”, a survey is conducted among 180 parents of a kindergarten in Donggang District, Rizhao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on father involvement and children emotional expression. The result shows as follows: 1) The level of father involvement in parenting is above average and children’s emotional expression is below average. 2) Fathers’ wishes of indirect supporting in-volvement in parenting distinct great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ges of children and different ca-reers of fathers. Fathers’ wishes of encouraging and supporting involvement in parenting vary from whether it is the single child. 3) There is a salie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areness and help-ing behavior in the involvement in parenting and the emotion expression inside and outside and strength of expression; there is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eaching and binding be-havior and the emotion expression. 4) There is a prominent neg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fathers’ teaching and binding and children’s emotional expression.KeywordsFather Involvement in Parenting, Children, Emotional Expression父亲参与教养对3~6岁幼儿情绪表达影响的研究—以日照市东港区某幼儿园为例顾娟1,宋文婧21青岛黄海学院,山东青岛顾娟,宋文婧2日照市实验小学幼儿园,山东 日照收稿日期:2017年10月2日;录用日期:2017年10月12日;发布日期:2017年10月23日摘 要为了探讨父亲参与教养与幼儿情绪表达之间的关系,了解父亲参与教养的现状和幼儿情绪表达的发展情况,引起人们对此的关注,尤其是人们对于“父职”的重视,本论文通过父亲教养行为自我报告问卷和幼儿情绪表达家长评定问卷对日照市东港区某幼儿园的180名幼儿家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 父亲参与教养的程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幼儿情绪表达的程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2) 父亲参与教养的间接支持维度在幼儿年龄上以及父亲的职业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父亲参与教养的鼓励支持维度在幼儿是否独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3) 父亲参与教养的关注帮助维度与幼儿情绪表达的内外性以及强弱性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父亲参与教养的管教约束维度与幼儿情绪表达的强弱性维度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4) 父亲参与教养的管教约束维度与幼儿情绪表达存在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父亲参与教养,幼儿,情绪表达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1. 引言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母亲往往被理所应当地认为是孩子日常生活起居的负责人,这种“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至今还影响着很多家庭。
然而,父亲的作用不容小觑。
父亲参与教养对幼儿的社会性有一定影响,父亲参与教养能够让孩子的社交范围更加广泛,丰富孩子的社交内容。
Parke (1996)指出父亲参与教养与孩子的社交能力呈现出正相关,父亲参与程度高的幼儿多具备更强的同伴交往能力,他们会更受欢迎,同伴关系也会更和谐;父亲参与教养的孩子往往在认知、人格、社会交往等方面发展的更好。
情绪表达是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个体的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等方面。
积极的情绪表达对于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家庭教育是情绪表达的影响因素之一,并且多集中在对母亲的研究,对于父亲的研究很少。
基于此,笔者期望借助实证调查验证父亲参与教养会对幼儿情绪表达产生深远影响。
2. 研究对象与工具2.1. 研究对象从日照市东港区某幼儿园选取大、中、小各三个班级,每班20名幼儿家长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30份,剔除填答不合格的4份,得到有效问卷126份,有效率为70%。
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幼儿父亲的年龄大多处于30岁~35岁之间,占总人数的46.5%;学历大多处于高中和中专阶段,占总人数的42.7%;父亲的职业大多是个体经营者或服务业人员,占总人数的44.4%。
表2顾娟,宋文婧Table 1. Father’s age, occupation,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表1. 父亲年龄、职业以及学历情况人数(人) 比例(%)年龄30岁以下29 25.430到35岁53 46.535到40岁19 16.740岁以上13 11.4学历初中及以下27 26.2高中、中专类44 42.7大专、高职类20 19.4本科11 10.7研究生及以上 1 1.0职业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含军人) 29 23.0企业及公司职员28 22.2专业技术人员8 6.3 个体经营者或服务业人员56 44.4其他 5 4.0Table 2. Children’s gender, age, class, singleton, and primary caregivers表2. 幼儿性别、年龄、班级、是否独生以及主要养育者情况人数(人) 比例(%)性别男孩67 56.8女孩51 43.2年龄3~4岁(不含4岁) 16 13.64~5岁44 37.35~6岁28 23.76岁及以上30 25.4班级小班25 21.4中班49 41.9大班43 36.8是否独生独生子女62 55.9非独生子女49 44.1主要养育者父亲 1 0.9母亲17 15.2父母共同85 75.9祖父母外祖父母7 6.3顾娟,宋文婧中所示,幼儿的性别中男孩子居多;年级中班的较多,占41.9%;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多一点;主要养育者大多是父母共同,占75.9%。
2.2. 研究工具2.2.1. 父亲教养行为自我报告问卷(The Inventory of Father Involvement, IFI)此问卷是由Hawkins等人编写的父亲教养行为自我报告问卷中文版。
后经华东师范大学余舒于2011年对问卷进行了修订,最终形成互动交流、情感表达、社交鼓励、关注帮助、间接支持、管教约束六个维度(余舒,2011)。
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从0.74到0.92,分半信度从0.65到0.92,具有良好的内外一致性效度。
本论文采用Liken五点计分法,最终得分越高,代表父亲参与教养的程度越高。
2.2.2. 幼儿情绪表达家长评定问卷此问卷由彭欢编制,全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32,具有良好的内外一致性信度(彭欢,2014)。
问卷共有11个题目,分为三个维度:强弱性、内外性、正负性。
通过采用Liken五点计分法,最后得分越多,表示幼儿在情绪表达上更倾向于外显的、高强度的负性情绪表达;反之,分数越少,幼儿更倾向于内隐的、低强度的正性情绪表达。
2.2.3.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本论文主要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通过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父亲参与教养和幼儿情绪表达关系论证。
3. 结果与分析3.1. 父亲参与教养和幼儿情绪表达的描述性结果与分析对父亲参与教养和幼儿情绪表达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单样本T检验,研究结果如表3,父亲参与教养均值得分高于理论中值3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说明父亲对于幼儿教育的意识已经有所提高;各维度均值得分由低到高分别是管教约束、互动交流、关注帮助、鼓励支持、情感表达、间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