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不再“吴仁宝” 华西村新掌门吴协恩:我的发展思路和父亲不同
华西村,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
华西村,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作者:游祖勇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0年第04期高举旗帜,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发展道路,这是华西村一直保持领先的基本经验。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
1961年10月,华士人民公社17大队分拆为4个生产大队,因地处公社最西边,得名华西大队,吴仁宝任党支部书记,并在后来兼任华西集团董事长,吴仁宝在村党委书记位置上奋斗了整整46年。
建村近60年来,华西人始终坚持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今天的华西村,持续保持着全国农村“领头羊”地位,2018年销售收入475亿元,村集体总资产547.6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9.05万元,可用资金和交税实现双增长,纳税近15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华西村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1年至1978年;第二阶段:1978年至1992年;第三阶段:1992年至2003年;第四阶段:2003年至2013年;第五阶段:2013年至今。
在这里着重谈一下华西村的第五阶段。
2013年,为华西村操劳了一辈子的吴仁宝离去,华西村继续在村党委书记吴协恩的团结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在这期间先后关停10家高耗能、低效率的企业,对钢铁厂实施压产改造,投入21.8亿元用于冶金、化纤、棉纺等企业的技术改造,实现了环保指标全部优于国家标准。
2016年,华西集团旗下企业达到256家,生产的系列产品已达到1000多个品牌,远销亚洲和欧美。
2017年和2018年华西集团连续两年被无锡市政府授予“无锡市纳税十强企业”称号。
自此,华西村开启了全面打造“农村都市”和“百年企业”“百年村庄”的新时代。
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把集体经济与农民自身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在农村有效解决了“铁饭碗”和“大锅饭”问题,这是吴仁宝乡村治理的独特创新。
他带领群众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上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粮食和副食品生产,开办粮食饲料加工小作坊、纺纱织布厂、小农具加工厂、五金厂等。
华西村转型
华西村转型作者:译昕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3年第07期作为“天下第一村”的党委书记,十八大会议代表吴协恩平时被问得最多的有两个问题:一是自己和父亲、老书记吴仁宝相比,在发展理念上有何不同?二是华西模式能不能仿造,华西之路能不能复制?多年来,华西村的发展和变化,一直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风向标之一。
“我喜欢做资本运营”当被问到2002年担任村党委书记、集团董事长以来,华西的发展思路是什么时,吴协恩缓缓回答说:“上任之初,我就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华西实现战略转型发展的问题。
华西从乡镇企业发展到现在的大型集团,数十年的发展,本身就已进入一个调整阶段。
华西具备资金优势、品牌优势和无形资产优势,但产业调整,为什么不选择高科技产业,而是选择现代服务业和资本市场?那是因为我觉得,华西的无形资产应该是潜力很大的。
”“转型不是要我转,而是我要转。
”吴协恩说:“并且,要在企业最好的时候转,而不要在企业走下坡路的时候被迫转。
华西的转型思路,一是由数量向质量转,二是由体力向脑力转,三是由传统向现代转。
”2012年,服务业对全村利润的贡献比例占45%,今年起码要上升两个百分点。
像金融产业,华西集团2005年起,先后成立了两家投资担保公司和一家典当公司。
2009年10月,华西又成立了集团财务公司,先后投资参股5家银行、两家证券公司,并参股了多家拟上市公司的股权,开展了PE和VC的项目投资。
2011年,仅一个70多人的金融人才团队,就创造了超过5个亿的净利润。
当被问到和自己的父亲老书记吴仁宝相比,有何不同时,吴协恩说:“我与父亲不同的是,我对投资工厂不是特别感兴趣。
老一辈喜欢‘看得见、摸得着’,把力气花在做实业上。
但我喜欢做资本运营,对资本市场、对智力劳动更感兴趣。
有句老话叫做‘吃力不赚钱,赚钱不吃力’。
当然,要想赚钱始终是吃力的,但如果把整个企业的资源在资本市场充分释放出来就不会太吃力了。
”当谈到上任10年来,华西村在战略转型方面取得的成绩时,吴协恩说得很实在:“我们实现了从单一农业,到二、三产业,再到‘农、工、商、建、游’这五大产业。
个人先进事迹-为了村民脱贫致富
个人先进事迹-为了村民脱贫致富个人先进事迹:为了村民脱贫致富“肩负重任不怕难,拼搏进取往前行。
清正廉洁好品格,全心全意为村民;扎根基层办实事,访贫问苦暖人心……”一首《好支书》的歌曲在赣鄱大地传唱,寄托着人们对江西安义县尚礼村党支部书记凌美龙的怀念之情。
用生命开通的“美龙路”尚礼村地处偏僻,惟一一条通向村外的机耕道,路窄、弯多、坡陡,外面的车辆进不来,村里的农产品也运不出去,制约了村里经济的发展。
凌美龙发誓:一定要修一条水泥路!滤布修路需要开山,凌美龙带头抡铁锤、钻炮眼;筑路需要石块、沙子,他带头扛起百十来斤的大石头,领着大伙到几里路以外的地方去挑沙子。
3.5公里长的路,修成水泥路面需要资金上百万元,就在凌美龙为筹集公路建设资金四处忙碌的时候,病魔悄悄向他袭来。
201X年3月,凌美龙被查出患胰腺癌晚期。
随后,他被转到上海东方胆肝医院复查,准备在上海治疗。
4月24日,凌美龙明白了自己的病情。
当晚,他在病床上坐了整整一个通宵没有合眼。
4月25日一大早,凌美龙坚定地对家人和村干部说:“我的时间不多了,回家吧,回家修路!”在凌美龙的努力下,立项资金终于落实了,但整个工程还有30多万元资金需要村里自行解决。
凌美龙拖着重病之躯,三步一歇、五步一停地走东家、串西家,召开村民大会,让大家来作决策。
修路经费全部落实了,同年9月4日,尚礼村几代人盼望的水泥公路终于开工。
此时连呼吸都感到困难的凌美龙,在妻子的搀扶下来到工地上,主持典礼并按下了搅拌机的电钮。
9月9日晚,凌美龙带着他对村民和公路的无限牵挂,走完了生命的最后历程。
一个多月后,公路竣工了。
人们将它命名为“美龙路”。
时刻把群众放在心间为改善村里的办学条件,凌美龙四处筹集资金,与村民一道上山扛木料、挑砖块、整地基。
全村6个自然村,170多户人家,凌美龙挨家挨户走了无数遍,哪家缺米,哪家缺种子,哪家小孩辍学,哪个村民无钱治病,他一一记在心中。
村民凌春根买化肥缺钱,耕田没有牛,凌美龙给他送去200元钱,让他买足化肥;春耕双抢,凌美龙停下自家的田不耕,牵着牛、扛着犁去帮助凌春根。
参观华西村心得体会
参观华西村心得体会参观华西村的体会有幸参加了省委组织部组织的“贵州省农村党员干部华西村短期教育实践培训基地”学习培训机会,实现了我一直以来想到“天下第一村”去看看的梦想。
走进华西,耳闻目睹的情况,使我们充分领略到华西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之新、气魄之大、速度之快,全体考察学习的同志倍感精神振奋、眼界大开。
华西村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华西村的特色发展道路,花袭人的艰苦创业精神,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考察,我认为华西村的发展主要是四个坚持:一是坚持思路创新。
40多年来,华西村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创前人没有创过的业。
他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唯书,不唯上,从本村实际出发,用科学的态度、独特的理念,大胆改革,表现出敢为人先、敢为超越的创新胆识,走出了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多元化、混合型经济发展新路子;创造了有形资产到无形资产的发展奇迹;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活力;推动了“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二是坚持科学发展。
发展是华西的最强音,是华西的主旋律。
华西村从创业初期开始,一直把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放在首位,贯穿始终。
尤其是近几年来,华西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走出了一条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是华西村不但经济强,而且生活富、环境美,“美丽的华西村、幸福的华西人”,已成为华西独特的品牌形象。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
“有福民享,有难官当”是吴仁宝老书记的一句至理名言,也是华西村历届领导班子的行为准则。
华西村带头人始终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和毕生的追求,倾心尽力为群众办好事、谋利益,有效地调动了华西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是坚持两手抓。
“物质精神双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
吴仁宝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以德依法治村,让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华西村不断创造各种条件,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全村上下始终保持勤于开拓、勇于创新、不甘守旧、奋发进取的精神神状态,这次在华西考察,是一次心灵的净化,思想的升华,精神的充电,强化了我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信心。
华西村转型记
华西村最早于2007年开始 考虑是否涉足海运行业,原因 是海运成本很高,而当时以钢 铁为主业的华西村需要大量进 口铁矿石。当时铁矿石的到岸 价约每吨200美元,其中运费就 占到了一半以上。但由于当时 船的造价很昂贵,一条载重量 18万吨的新造船成本约1.5亿 美元,华西村自己做海运的想 法没有付诸实施。
“2004年我投资银行股的时 候,大家还没有这种意识。银行 还来推销股权,有的单位还发 银行股。当时我就来者不拒拼命 拿。”吴协恩说,“我跟老书记 说过,2005年以后大家反应过来 了都会抢,趁着现在好拿赶快 拿。后来你们都看到了,只要数 钱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抢” 金融资产,吴协恩的理由有三: 第一它是净资产,容易变现; 第二,金融是血脉,经济越发达
踩着国家的步点 2015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 团领导人举行第十次峰会,国家 主席习近平宣讲中国的“一带一 路”政策。到马来西亚投资甘马 挽码头的江苏华西集团作为“走 出去”的典型,出现在11月17日 的央视《新闻联播》相关专题报 道中。 吴协恩透露,五年前,华西 村就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 目前,华西村已在香港、新加 坡、马来西亚和莫桑比克成立分 公司,还跟日本企业合作生产高 端大米。在未来产业规划中,目 前大热的生态农业、农业电商、 机器人等领域,华西集团也早有 布局。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6·6·
58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AI
金融越发展;第三,金融市场 化改革是经济改革领域推进最快 的,“只要有改革,就有红利, 就要抓住红利释放过程中的机 遇”。
吴仁宝身后的“华西帝国”
3月18日,被各界誉为“中国农民第一人”、“中国村官”的华西村村支书吴仁宝与世长辞,华西村正式进入“后吴仁宝”时代。
从3月18日吴仁宝去世,到4月12日,华西股份小幅下挫,下跌了6.5%;华西村五星级酒店亏损,村民轮流全家入住拉动内需……一些关于华西村的负面消息在网上悄无声息地传播开来。
华西村在吴仁宝时代创办的60多家企业的发展趋势成为了近期各界热议的话题。
“帝国”的崛起谈到华西村,不得不提吴仁宝。
从1954年参加工作到今年去世,吴仁宝的一生都没有离开华西。
这个在中国的行政序列中微不足道的芝麻官——村支书,在吴仁宝的生命中,一任就是近50载。
2009年,笔者到华西村采访,精神矍铄的吴仁宝讲话语速非常快,做事决策亦是颇为干练,很难让人看出这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
文|李睿劼吴仁宝身后的“华西帝国”没有哈佛背景、没有MBA经历,却有着丰富的经商头脑和稳健的政治思路,正是这些成就了吴仁宝成为中国第一代农民企业家、华西村的掌舵人。
吴仁宝的成功在于,他总是在走和别人不一样的道路,但始终坚持在市场经济按劳分配基础上实现了村民的共同富裕。
20世纪60年代,全国都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时候,吴仁宝偷偷办起了小磨坊和小五金厂;80年代全国农村都搞分田到户,吴仁宝却没有跟风,坚持走发展做大集体经济的道路;90年代全国掀起乡镇企业改制浪潮,吴仁宝又提出了“一村两制”的构想,村民既可以进集体企业也可以从事个体经营。
华西村从当初的600多人和0.96平方公里的一穷二白的小村子,发展到今天的5万多名村民和职工、35平方公里、年销售额400多亿的大华西村。
吴仁宝喜欢开会,直到去世时说出的最后两个字仍然是“开会”。
于是有人将吴仁宝的会提升到了会议经济的高度。
华西的老村民说,3天听不到吴仁宝说话,心里就好像少了点什么。
吴仁宝开会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会议时间经常在凌晨。
他一般23点左右睡觉,凌晨两三点就起床。
他起床后习惯性地打开电视看新闻,一边看一边喝茶抽烟,想到哪些工作要布置,就召集村干部开会。
华西村转型发展旅游业
农家之友 2011.0942古今传奇• 奇村奇人GU JIN CHUAN QI •QI CUN QI REN30亿建中国第八高楼、买飞机自办航空公司、进上海发展金融业。
拥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又有新动作了。
原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一上台,掌声响起。
“大楼为什么是328米?因为北京最高楼328米,华西村要和中央保持一致!”台下响起轻快笑声……吴仁宝口音极重,每说一句,旁边的主持人便翻译一句,配合默契。
对于大多数来华西村参观的游客而言,每天上午10时的这场报告,绝不容错过。
在过去长达半个世纪里,吴仁宝与华西村紧密相连,成为一种象征,昭示着中国农村最富裕的地方。
每天,少则数千,多至上万的游客,怀着好奇、羡慕、感慨等心情,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涌到江苏无锡,踏进江阴的这个已远超出“农村”范畴的村子。
最近,上世纪“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的华西村正高调向外界传达转型的信息。
华西村现任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协恩说,“从去年10月开始,华西村的重点工作就是发展旅游业。
”自筹资金建航空公司华西村龙西湖上,一架直升机带着轰鸣声从湖心缓缓升起,这是华西村现有的两架直升机之一。
去年夏天,华西村花费9000万元购买了两架直升机,又花1000多万元修建了停机坪,推出“空中看华西”项目。
目前,直升机有10人团队,包括飞行员、机务、安检等。
据介绍,直升机的航线主要是以机场为中心,半径4公里范围内,华 西 村 转 型 发 展 旅 游 业□ 梁国瑞飞行高度在300米以下,可以将华西村全貌尽收眼底。
飞行一圈耗时15分钟,每次可以搭乘2~4名游客。
两架飞机平均每小时的飞行成本要3万元左右,游客上一次1000元。
然而,华西村的雄心不止于此。
华西村党委副书记李庆介绍,华西村目前已向国家民航局递交申请筹建自己的航空公司,“我们已经与国内两大培养飞行员的高校合作,预计培养100名飞行员,全部是华西村员工。
”“‘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拥有5架直升机,1架公务机,让游客不但可以空中看华西和江阴,还可以‘南看苏锡常、北看通泰扬’。
2014军转时政:华西村发展“第二季”:吴协恩谈转型新思维
军转干考试2014军转时政:华西村发展“第二季”:吴协恩谈转型新思维华西人的2013年,是分外沉重的一年。
吴仁宝老书记走了,华西村的发展走向给人们留下了新的冀望和悬念。
华西人的2013年,也将是颇为欣慰的一年。
新一轮发展转型已经走过起步期,迎来收获季。
不久前,记者来到华西采访,但见车来车往,人流如织,华西旅游依然火热;得悉农商城项目已与湖北签约,海洋工程正与马来西亚洽谈合作,华西增长亮点依然闪耀;产业升级、村庄变革、素质建设整体推进,华西道路依然广阔,华西发展依然强劲。
与吴协恩书记攀谈,他的转型新思维,还有其中一脉传承的政治智慧、市场敏感、富民情怀和务实品格,给记者留下了尤其深刻的印象。
转型理念“转型,一定要早,一定要稳,一定要在企业形势好的时候主动转,不能等到形势不行了、精力不够了逼迫转。
华西如果10年前没有转,而是现在转,那一定会很难;如果现在还不转,那一定难上加难。
”“不求做大,但求做实;不求做快,但求做稳;不求做多,但求做好。
”——吴协恩军转干考试回首华西建村的历史,从最初的农业,到“农工商建游”五业俱兴,从传统工业提升,到第三产业全面布局,50多年的发展之路,也是一条转型之路。
2003年,华西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成为全国首个百亿元村。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高峰。
新的方向是什么?有人提出,乘势而上,加快扩产,再创新高。
刚刚担起党委书记重任的吴协恩,在老书记的鼓励和支持中,大胆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华西自此追求的,不再是销售和GDP,而是税和利,不再是百亿企业,而是百年企业,是企业的健康长寿。
华西进入新一轮发展转型起步期。
有人断言,华西经济要转型,就要把落后产能都淘汰。
吴协恩的头脑很清醒:转型转的是企业,也是人。
让村民失业,这样的转型谁都会。
“华西转型不是丢掉这一块,发展那一块,而是巩固提升这一块,创新拓展那一块。
”在先后关停了8家能耗高、污染重、产出低的企业的同时,华西花大力气去改造传统产业,至今已累计投入10多亿元。
吴仁宝:“天下第一村”的“李光耀”华西村是个大骗局三篇
吴仁宝:“天下第一村”的“李光耀”华西村是个大骗局三篇华西村隶属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位于江阴市区东,华士镇西。
从2001年起先,华西通过一分五统的方式,帮带周边20个村共同发展,建成了一个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达30340人的大华西。
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吴仁宝:天下第一村的李光耀华西村是个大骗局,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吴仁宝:天下第一村的李光耀华西村是个大骗局1当年的华西村有多么的风光,现在的华西村就有多么凄惨。
曾经家家户户住别墅、配豪车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最终因为400亿巨债暴雷而破产。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还有许多地区还在饱受受贫困之苦时,华西村就成为中国农村共同富有的典型。
但是,当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杆逐步蜕化成原华西村书记吴仁宝的家天下时,华西村陨落的命运就已经不行避开了。
如今,这个中国最富有村庄华西村早已风光不再,渐渐被公众遗忘,最近又频频被爆出破产的消息。
华西村已破产400亿债待偿还据了解,华西村旗下的华西集团已经破产,总资产542亿,负债大约400亿。
有读者向《雪山财金》供应几段视频显示,有村民在排数百米长队等待领钱。
读者表示,许多人将资金借给华西村,但华西村已经破产,无力兑现还款。
目前当地国资委已经介入接管,由政府监督和筹措资金,将百姓的投资款逐步退回。
而村民们风雨无阻,排着长队,着急的等待。
崛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杆依据公开信息,华西村并不是一起先就如此富有的,1960年之前的华西村,还是特别一般而且贫困的一个村庄,依靠种田为生,华西村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名扬天下的第一村,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当年的老书记吴仁宝。
吴仁宝在华西村当村支部书记没多久,就碰上了农业学大寨这一个运动,而作为华西村的领头人。
吴仁宝一心要带领着华西村的每家每户都发家致富,因此就想要通过工业来发展华西村的村民经济,之后的华西村始终都往这一个方向发展,工业以及城市建设是相当的发达。
最终在吴仁宝的带领之下,以及村民的上下一心,很快华西村就凭借着工业以及城市建设发展起来,创建了越来越多的利益。
吴仁宝——感动中国人物 - 欢迎光临无锡市蠡湖中心小学
吴仁宝——感动中国人物个人履历吴仁宝男,汉族。
1929年2月生,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人。
1954年2月参加工作。
高级政工师、高级经济师、农民教育家。
中共党员,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集团(公司)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
35年来,吴仁宝竖持以集体经济为主的共同富裕发展道路,使华西村成为全国首富村。
1996年,华西村工业经济总量超20亿元,销售收入18.9亿元.利税2.2亿元.全村居民住房别墅化,30%的村民家庭拥有轿车,户户存款超过6位数。
华西村积极扶持贫困村的经济发展,确定在“九五”期间帮助周边和中西部贫困地区的8个村、8000人脱贫致富。
华西村除每年开办扶贫培训班外,还在宁夏、黑龙江投资兴建两个新华西,走出一条先富帮后进的成功实践路子。
1996年,吴仁宝荣获首届紫金杯中国杰出企业家成就奖。
2006年2月6日,获得了“无锡共产党员楷模”的荣誉称号。
历任职务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江阴县委书记、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村党村企总办主任;江苏省政协常委、全国小康村研究会会长、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全国“村长”论坛组委会名誉主任。
第四届中国发展百人奖获得者。
简历 1954.02~1957.11 江阴县华士瓠岱乡人民政府财粮委员1957.11~1961.10 江阴县华士乡23社支部书记、华士公社十七大队党支部书记1961.11~1974.02 江阴县华士公社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1974.02~1975.04 江阴县委副书记、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1975.04~1981.05 江阴县委书记、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1981.05~1987.04 江阴市人大副主任、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1987.04~2003.07 华西村党总支书记、党委书记,华西农工商实业总公司、江苏华西实业总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江苏华西集团公司董事长2003.07~华西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华西村党村企总办主任时代先锋——吴仁宝人民实业家,国家济世人。
村官似仁宝,何愁有贫民。
没有吴仁宝的华西村
L ife 生活·城事本栏目冠名:英皇星艺(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这是中国长江边上最普通不过的江南小村,就是因为一个人让这个村庄越来越不普通了。
这个村就是华西村,这个人就是吴仁宝。
吴仁宝去年驾鶴西去,而今延续这个人的是吴仁宝的小儿子吴协恩。
吴协恩年近五十,浓眉大眼,高大魁梧,皮肤黝黑,头发稀疏。
他说话不急不慢,温文尔雅,声音不大不小。
苏南人应有的小心谨慎,精明能干的特点在他身上体现了。
我与他的对话自然是从现在华西村开始的。
没有吴仁宝的华西村文/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总编辑 赵泽琨华西村在中国家喻户晓,号称华夏第一村。
这里不仅仅是因为家家住别墅,户户有存款,更重要的是华西至今还是集体经济,走的是共同富裕的路子。
华西村没有穷人,也没有懒人。
改革开放以来,吴仁宝带着华西人靠办工业,靠钢铁、靠纺织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创造了奇迹。
村里年产值上了五百亿,户均收入过百万。
华西人对国家有贡献,集体有积累。
到过华西的大大小小领导们一拨又一拨,不能不为华西的成功点赞说好。
于是,有人肯定说,华西村是中国农村实现小康的典型,华西的路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但是,对华西村还有不同的议论。
. All Rights Reserved.主要有:一是华西靠工业兴村不能成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典型。
二是华西集体经济不能代表先进的体制。
三是华西家长式管理方式约束了华西人的自由。
四是华西就只有钱,土豪。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对待社会上林林总总的质疑和议论,华西人泰然处之,不受左右,你说你的,我干我的。
正如老书记吴仁宝说的,没有最佳的发展模式,只有最适合的模式。
鞋子是不是合适,穿鞋的人最有发言权。
走自己的路就是华西之路。
不论人在何方,为华西做事就是华西人。
眼观天下,招贤纳士,这是吴协恩上任以来用人的胸怀。
近年来,华西大力推进三产服务业,重点投向金融、航运、物流仓储和资本市场,开发航运和文化旅游等,企业迈步中西部,或者办在国外,产品走进国际市场。
1978年前靠地下工厂秘密致富
1978年前靠地下工厂秘密致富--专访原华西村党支部书记吴仁宝专访对象:吴仁宝,原华西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48年,带领华西村成为“天下第一村”,现为华西党村企总办主任。
吴协恩,吴仁宝四子,现为华西村党支部书记,华西集团公司董事长。
专访原华西村党支部书记吴仁宝视频:专访华西村“带头人”、老书记吴仁宝访谈实录网易财经:您能不能帮我们回忆一下,1978年前后,华西村是什么样子的?那时您是怎么知道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吴仁宝:在这方面,我们华西有特色。
原来我们在60年代的时候讲阶级斗争、生产斗争,我们抓生产斗争。
阶级斗争,嘴上要喊,具体不要去做。
发展当时讲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我们是抓全面发展。
比如说,以粮为纲,搞粮食被认为是革命的,搞其它是不革命的。
怎么办?我们实际上60年代就办了工厂,上面不准办,会认为这是资本主义。
因为搞农业、搞粮食是社会主义,搞工厂是资本主义。
那我们怎么办?实践下来,单靠农业富不起来的,要富起来,我们农民,特别是我们人多地少的地方更要搞其它行业。
那么上面不准搞怎么办?我们办了个小五金厂,保密对外不讲。
领导来检查怎么办?领导来我们有数的。
因为上面的领导也不统一的,有的领导说要搞经济,有的领导说要抓阶级斗争。
上面要抓阶级斗争的领导来了,我就不给他看小五金厂了。
给他看什么?把职工带到外面去,铲草皮、积河泥,搞得轰轰烈烈的。
上面的领导一看非常高兴。
他走了之后,我们把工人再叫回来,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要加班加点。
我们就是这样搞的。
过去我们工作一天要15个小时,现在来说8小时,还有双休日,不同的。
为什么?被认为是资本主义还要搞?我们考虑老百姓不富不行。
为什么?因为上面我们要老百姓富。
但是老百姓富的时候,他们又怕老百姓富。
那我们怎么办?所以只能够搞一点形式主义,暗里对付。
形式主义有一个好处,形式主义可以对付官僚主义。
所以我们现在做官的当中有少数同志有些官僚主义,特别是60年代的时候。
和现在来比,当然过去多,现在是少一点了。
关于华西村
关于华西村注:文章来源于网络看流氓汉奸如何抹黑华西村时下,在众人惊羡实行公有制经济的华西村的巨大发展成就声中,不时冒出异类的呛声,这声音虽然小,却格外刺耳,大约是2009年《齐鲁晚报》就刊登出一记者的长篇大论,质疑华西村的财产不透明、囤积不分,人员不自由,周边后扩进来的村民与原先的村民待遇不一致,吴仁宝及其家人的权力太大等问题;2011年11月24日,《腾讯新闻网》等一些网站、贴吧又刊出了同一内容但不同标题的文章,或曰《华西村书记4名儿子支配全村90%资金全家任要职》,或曰《华西村:吴仁宝4子支配全村9成资金普通村民月入千余》等等,继而又编写出《坚决剥下华西村土皇帝吴仁宝的画皮》,竟然通过所谓“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些有关职工收入的数据”,“考证”出华西村造假账、冒充富裕的问题,给人的印象更不得了,华西村书记吴仁宝及其家人大搞特权,窃取整个村庄为己有,把村里的财产当成自家金库,想怎么挥霍就怎么挥霍,甚而对村民肆意盘剥,成了横行乡里的土皇帝……华西村我是考察过的,与其说这是一个乡村,更不如说是一座城市,村内不仅工厂、高楼林立,而且学校、医院、广场、公园、商场、酒店以及各种娱乐场所一应俱全,更为神奇的是村里实行集体所有制经济,村民高福利,统一分配别墅、轿车,房子都在四百平方米以上,每人每年体检费有八千多元,每年人均可以拿八万元以上,村民存款少的有六百多万元,多的有二千多万元,真正实现了“基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全村没有一个暴发户,也没有一个贫困户,家家都是余钱户”……这样的条件,不仅吸引得周围十余个村庄的村民纷纷要求并村,争当华西人,以致面积由原来的不到一平方公里扩大到三十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二千多人增加到五万多人,甚而让我这个久住城市的外乡人也羡慕得不得了,当时就感慨,如果允许,我情愿到这里当村民……既然如此,为什么社会上还有批判之声呢?好象让人不可思议,但当你仔细研究了这些批判者都是什么身份,批判之声都是些什么东西,却又豁然开朗了。
反对派抖出华西村吴仁宝的坏事 老书记亲自撰文驳斥
反对派抖出华西村吴仁宝的坏事老书记亲自撰文驳斥内容简介:前一段时间华西村因其中国第一村的名誉,引起极大的关注。
近日华西村反对派抖出了华西村吴仁宝的坏事又引起热议,同时有媒体报道吴仁宝4子支配华西村9成资金,普通村民月入千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啊!11月18日,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在万人大会上讲话。
吴仁宝说华西村50周年村庆“胜利闭幕,邪气暴露”戴进兴习惯称本村为“朱蒋巷村”,尽管早在2002年,该村已经并入华西村,成为其周边村之一,但是他顽固地想要摆脱和华西的关系—在并村初期,和其他村民一样,他也曾憧憬着光鲜富足的华西村式的生活。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自己生活在另外一个华西村。
他首先抱怨本村的污染和肮脏,在其对“统治者”的质疑中,包括“破坏生态、破坏环境”。
对此,吴仁宝回应称,华西村的发展一直把“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当做底线,在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华西村是“首个通过ISO14000国际环境认证的村”。
事实上,在记者的观察中,原本的朱蒋巷村,已被规划成了华西集团的工业园区。
这个村庄的北边和西边被华西集团的钢厂包围,这些钢厂距离附近农民的住宅,只隔着一道围墙;村庄南边是华西集团的一个煤场。
即便是白天,村里的人家也多是关门闭户,窗棂上颜色黝黑。
矛盾多由这些企业产生。
村民们称,由于不堪忍受噪音,2008年,他们前去钢厂理论,但是钢厂出动了60个厂警,冲突中三个村民受伤,导致“民愤极大”。
戴称,自己一直在外做板材生意,偶尔回村一趟,正遇上钢厂和村民相持不下之时,于是出面调停。
他读过初中,在他那个年纪,在村中已算得上是知识分子,他的两个女儿目前都在城市工作,大女儿是教师,小女儿在法院,算是体面人家,因此他在村里说话有点分量。
戴回忆,自己代表村民跟时任本村村支书刘元乾谈话,提出要求将村庄整体搬迁的方案,对方代表华西村答应了他的要求。
不过,村民们消停过后,村里并未按章行事。
这次事件后不久,戴本人便被安排到华西集团工作,因为板材生意清淡,他接受了这份远在河北唐山的外放工作,年收入两万左右。
华西天地
华西天地作者:单庆郭慧武淳来源:《党建》2017年第06期50多年前,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只是一个只有0.96平方公里的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全村最大的财富只有9头水牛。
在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人走上了发展集体经济、艰苦创业之路,创造了快速发展、共同富裕的传奇,华西村被称为“天下第一村”。
如今,漫步华西,村中别墅错落有致,周边厂房鳞次栉比,酒店、公园、医院、文体活动中心……让人俨然置身于现代化都市。
建设“百年企业、百年村庄”是华西村现任党委书记、华西集团董事长吴协恩提出的“华西梦”。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华西村能否续写传奇?在新的赶考路上,华西人能否交出满意答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华西,进行了深入采访。
“华西的天是共产党的天,华西的地是社会主义的地,社会主义定能富华西。
”写在《华西村歌》里的歌词,道出了华西村人的坚定信仰。
华西人的信仰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来自实践。
老书记吴仁宝坚信“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
上世纪60年代,他带领群众埋头苦干,平整土地、改土造田;后又发展工业,办起了锻造厂、带钢厂、铝材厂……靠党富民的好政策,靠领头创业的好班子,靠艰苦奋斗的好作风,华西人过上了红火好日子。
人均存款超百万元,家家有别墅,人人有工作。
在共同富裕之路上,华西人收获了真真切切的实惠,坚定了爱党信党跟党走的信念。
华西人的信仰不是挂在嘴上,而是落在行动上。
“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
”吴仁宝坚持做到“三不”: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
吴仁宝把组织上给他的1.3亿元奖金,全部留给了集体。
老书记的一言一行,影响、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华西人。
华西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永昌,是江阴市陆桥镇朱蒋巷村人。
来华西之前,他是小有名气的私营企业老板。
1997年,杨永昌到华西村寻求合作商机。
在和华西人的接触中,华西村像磁石一样把他吸引过来。
磁力源于老书记的人格魅力,集体经济的生命力,共同富裕的向心力。
杨永昌毅然卖掉了自己的企业,放弃“老板”身份,跑到华西“打工”。
九问华西村
吴协恩诠释华西——与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协恩面对面本报首席记者许强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创造了很多的世界之最、中国之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沧海变桑田,华西人一直在演绎致富的故事。
当中国经济在“L”型底部前行时,华西村将如何适应新常态?华西村旗下的企业会如何的发展?社会上对华西村的诠释林林总总,为了全面、清晰地认知华西村,日前,本报首席记者独家专访了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协恩先生。
什么是华西发展的灵魂?——为民记者:吴书记您好!华西村一直是中国农村发展的风向标。
目前,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详细阐明了2017年我国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您对此有什么思考?吴协恩:我们及时地对“两会”精神进行了学习、落实,并对当前华西村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发展依然是我们思考的主题。
记者:您能不能谈谈华西发展的灵魂是什么?吴协恩:为民。
记者:怎么讲?吴协恩:最近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发展?为什么会发展?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为民。
老书记(吴协恩对父亲吴仁宝的尊称——编辑注)曾经讲:“我是穷过来的,看到有人穷我就心疼,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穷人过好日子,这是我“生命不息,服务不止”、“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当官没有终身制,为人民服务有终身制”,我铭记最深的一句是“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
“为民”是老书记的毕生信仰和精神传承,也是华西发展的灵魂和动力。
什么是华西发展的支点?——华西精神记者:过去30多年的改革为华西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机遇和挑战,华西走在了时代的前头。
如今,中国经济正在“L”型底部运行,华西要发展,最关键的支点是什么?吴协恩:是“华西精神”。
伟大的事业离不开精神支撑,“华西精神”是华西人在历史实践中逐渐塑造形成的,它是华西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支点,其中,“艰苦奋斗”是华西的光荣传统;“团结奋进”是华西的力量源泉;“服从分配”是华西的制度保障;“实绩到位”是华西的成果检验。
参观华西村心得体会
观光华西村心得领会篇一:华西学习心得领会华西村校习心得领会——丰秋接到县委组织部要组织我们到华西村校习的通知,内心面充满着期待,由于我很早之间就听闻华西村是“天下第一村”,但是没去过,此刻终于有时机去看看,内心面十分激动。
固然再去以前就做好了内心准备,但是到了华西村的时候仍是不由得惊讶。
这真的是一个村吗?我们一下车就看到高耸的塔群,一栋栋欧式别墅成队摆列。
最喜悦的是我们还入住塔群,当我上了 3 号塔的十一层时候看一片的厂房和密切摆列的居民住所,心中叹道:一个村,竟然能够建设的那么美好,我真的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真不愧是“天下第一村”。
华西村在老书记吴仁宝的率领下,经过几十年奋发图强,走出乡村家产化、城镇工业化道路,创建了绚烂业绩,成为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村”。
观光学习过程中,我们旅行华西科技农业、万米长廊、百米金塔、农民别墅,倾听已经是耄耋之年的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所作的华西村艰辛创业史和发展史的报告。
华西人从往日人人穷得没饭吃的贫穷小村,找个妻子还没人愿意嫁,发展到今日户户住别墅,家家有汽车,户均存款超出百万的“天下第一村”。
华西的巨大变化不单让人惊讶,也让人沉思。
看了华西的资料,听到导游的介绍和吴仁宝老书记的生动解说,对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带民致富的执着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华西的成就也激励着我们,如何集中我们的智慧建设好社会主义新乡村,率领农民致富,如何成为一名称职的村官。
经过此次观光学习,经过此次理解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新乡村、为何要建设社会主义新乡村;看到社会主义新乡村的美好远景,又看到当地现实存在的差距。
让我大家宽阔了眼界、宽阔了思路,同时也感觉华西人民的幸福生活。
华西村是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的光芒模范,吴仁宝是新期间乡村干部的模范。
几十年来,华西村在吴仁宝同志的率领下,一直坚持领先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走出一条经济繁华、农民富饶、社会和睦,拥有鲜亮特点的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之路,为全国新乡村建设供给经验、建立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