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的现状及发展概论(70张)PPT
最新中国急诊医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共24张PPT)精品课件

3.成立法律救助(jiùzhù)中心或立法以保护急诊医 学工作人员的正当权益。
4.规定急诊科建制、编制、设备等。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四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中国急诊医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按照上述分类原则,53所医院仅有3个急诊科为自 主型,其余(qíyú)多为支援型和依赖型。急诊医学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且发展 很不平衡。受暴力或暴力威胁者几乎占100%。100%受调查者对急诊医学发展充满信心 ,是反映医院治疗水平和医德医风的窗口,有发展前景。2.在职称晋升方面有相应的考 评专家系统或晋升规定。3.成立法律救助中心或立法以保护急诊医学工作人员的正当权 益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四页。
①要求服务质量高、好、快捷有效。 ②危重病、急性病要到急诊科就诊。 ③对慢性病急性发作(fāzuò)需要急诊科医师
综合救治。 ④交通事故伤和灾害发生频繁。 ⑤急诊的症状、鉴别诊断、救治。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四页。
建议 与对策 (jiànyì)
1.给与急诊科医务人员与其劳动付出相应 的经济报酬。
2.不法之徒:醉酒者、吸毒者、打 架斗殴者以及流氓地痞和犯罪分子。
第十八页,共二十四页。
与传统科室相比:人员未专业化,专业未 标准化,病种包罗万象,未形成自己救治 范围,难以定向研究,以至专业论文撰写 困难,而评审专家均为系统学科专家,很 少涉猎急诊医学专业,因而(yīn ér)专业不被评 审专家理解而造成晋升困难。
2.有固定的医师和护士,能完成大部分工 作,还需各专科经常性的支援。
3.自主型:急诊科有独立完成任务(rèn wu)的 能力,与各专科只是会诊和协作关系。
第十三页,共二十四页。
《急诊医学》幻灯课件(7)

这些疾病通常病情紧急且需要快速救 治,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死 亡。
对于这些常见病种,急诊医生需要具 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以便 能够准确判断病情并采取有效的治疗 措施。
03
急诊医学诊疗技术
心肺复苏术(CPR)
总结词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用于恢复心脏停跳患者的心脏泵功能。
详细描述
心肺复苏术是一种紧急处理措施,用于恢复心脏停跳患者的心脏泵功能和血液循环。它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 和电除颤等步骤,是抢救心脏停跳患者的关键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急诊医学的特点
急诊医学强调对急性病患者的快速、准确诊断和治疗,以挽 救生命和减少伤残。它注重跨学科的合作,与多个科室和专 业的医生进行协作,处理各种急性病和意外伤害。
急诊医学的重要性
挽救生命
急诊医学是医疗急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抢救生命、减少伤残具有重要 意义。它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急性病患者,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救命治 疗。
急诊医学临床新技术的应用
总结词
新技术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急诊医学的发展。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急诊医学的发展。例如,人工智能和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决策,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同时,远程医疗技 术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例
总结词
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指在严重创伤、感染等应激状态下 ,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的综 合征。
详细描述
多器官功能衰竭常发生在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中,表 现为呼吸窘迫、意识障碍、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 等症状。治疗需要针对不同器官的功能障碍进行综合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器官支持治疗等。同时需要积 极寻找病因,去除诱因。
精品《急诊医学》PPT课件

急诊医学以急、危、重症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强调快 速、准确地诊断和处理,需要医护人员具备高度的应变 能力和专业素养。
急诊医学发展历程
01 初级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前,急诊医学尚未形成独立学科, 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主要依赖于各科医生的经验 和技能。
02 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 学科交叉融合,急诊医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 学科,并建立了相应的急诊医疗体系。
三大常规快速了解患者基本情况。
凝血功能检查
评估患者出血风险,指导抗凝、溶栓等治 疗。
生化检查
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评估内 环境及器官功能。
血气分析
判断机体酸碱平衡及氧合情况,指导呼吸 机参数设置。
影像学检查在急诊中应用
01 X线检查
快速、便捷,对于骨折、 气胸等疾病的诊断有重要 价值。
03 CT检查
失常等异常情况。
建立静脉通道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为药物治疗和液体复
苏做好准备。
药物治疗选择原则及剂量调整策略
选择原则
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适应症,合 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
剂量调整
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肝肾功能 等因素,调整药物剂量,确保治
疗效果和安全性。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 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对于颅内出血、肺栓塞等
疾病的诊断具有高度敏感
性和特异性。
02 MRI检查
对于急性脊髓损伤、脑梗 死等疾病的诊断有独特优 势。
04 超声检查
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血
管疾病等可提供重要诊断
信息。
心电图监测与解读技巧
心电图基本知识
了解心电图各波段的意义 及正常范围。
2024年《急诊医学》PPT课件

特殊部位创伤救治策略
颅脑创伤
重点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变 化及神经系统症状,及时行头颅 CT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包括保 持呼吸道通畅、降低颅内压、防
治脑水肿等。
胸部创伤
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发绀等呼吸 道症状,及时行胸部X线或CT检 查。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 胸腔闭式引流、防治感染等。
腹部创伤
观察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 吐等消化道症状,及时行腹部B 超或CT检查。治疗包括抗休克、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预防措施包 括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等
血液传播
通过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预防措施包括避 免不安全注射、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等
合理选用抗生素原则和方法
明确感染病原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明确感染病原 ,避免滥用抗生素
个体化用药
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调整用药剂 量和疗程
重要性
急诊医学在医疗体系中占据重要 地位,能够及时救治患者,挽救 生命,减轻病痛,提高患者生活 质量。
国内外急诊医学发展现状
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急诊医学发展迅速,急诊科室建 设不断完善,急救网络覆盖面广,急 救技术水平和救治能力不断提高。
国外发展现状
国外急诊医学发展历史悠久,急诊医 疗体系健全,急救技术先进,注重多 学科协作和综合治疗。
05
06
处理: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必要时行介 入治疗或手术治疗
消化系统急症
01
急性胰腺炎
02
识别: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伴或不伴发热
03
处理: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液分泌、抗感染治疗,重 症患者需给予营养支持和器官功能维护
04
急诊医学概论课件

通过徒手心肺复苏术、气道管理等技术手段,维持患者基本生命体征。
高级生命支持
应用药物、电击除颤等措施,进一步恢复患者自主循环和呼吸功能。
危重病评分与监测
APACHE评分
评估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 和预后,指导临床决策。
SOFA评分
反映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 的程度,有助于判断病情 恶化和预后。
监测手段
急诊医学的特点与重要性
特点
突出急性、突发性、多学科交叉、时 间紧迫等特点,需要医护人员具备快 速判断和果断处理的能力。
重要性
强调急诊医学在挽救生命、降低伤残 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重要 作用,以及在社会公共卫生体系中的 地位。
急诊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与内科、外科的关系
说明急诊医学与内外科在疾病谱、诊疗手段等方面的交叉 与协作,如急性心梗、脑卒中等疾病的急诊救治。
包括心电图、动脉血气分 析、乳酸水平等,实时了 解患者病情变化情况。
机械通气技术
适应症
用于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 合征等患者的呼吸支持。
通气模式
包括辅助控制通气、同步间歇指 令通气等,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
适的通气模式。
参数设置
调整潮气量、呼吸频率、吸氧浓 度等参数,实现个体化通气治疗
。
急性中毒救治技术
外伤与中毒急诊
严重创伤
严重创伤是指由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因素导致的身体组织严重损伤,可能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需要紧急救治。
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是指短时间内大量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甚至危及生命。常见的中毒原因包括食 物中毒、药物中毒、工业毒物中毒等。
04
急诊医学中的关键技术
复苏技术
急性呼吸衰竭
2024年《急诊医学》幻灯课件(9)

《急诊医学》幻灯课件(9)一、引言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医学专业,其发展在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急诊医学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仍然严峻。
本次课件将重点介绍急诊医学的发展现状、挑战和解决方案,以及急诊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急诊医学发展现状急诊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医学专业,涵盖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各个专科领域。
急诊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医疗设备的更新、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疗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例如,急诊科的建设、急诊医学专业的设置、急诊医学人才的培养等。
三、急诊医学面临的挑战急诊医学作为一门高风险、高压力的医学专业,面临着许多挑战。
急诊科的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导致急诊科的工作压力巨大。
急诊科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导致急诊科的医疗质量难以保证。
再次,急诊医学人才的流失和短缺,导致急诊科的医疗水平难以提高。
四、急诊医学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急诊医学所面临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我们需要加大对急诊科的医疗资源的投入,提高急诊科的医疗质量。
我们需要更新急诊科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提高急诊科的医疗水平。
再次,我们需要加强对急诊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急诊科的医疗水平。
五、急诊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六、结论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医学专业,其发展在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急诊医学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仍然严峻。
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大对急诊科的医疗资源的投入,更新急诊科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加强对急诊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促进急诊医学的健康发展。
七、参考文献[1]刘晓晴,张慧敏.急诊医学发展现状及挑战[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9):923-926.[2]陈晓光,李明.急诊医学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1):17-20.[3]胡锦华,郑静.急诊医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12):1223-1226.急诊医学面临的挑战1.医疗资源不足:急诊科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承受着巨大的就诊压力。
急诊医学概论 ppt课件

ppt课件
19
在国际复苏指南的指导下,根据 我们急救体会,结合社区急救专业 特点,提出了社区医生急救链式流 程的思路,以指导完善急救工作, 每一个急救环都是抢救的关键;相 互连成一条链;这个链也是一个科 学的流程,以下六个环组成一个社 区复苏链。
ppt课件
20
• 一、立即心肺复苏并初步迅速判断
病情
• 4.尽快心肺复苏或解除气道异物:在
学习掌握急救基本技能基础上,立即
对上述危病症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或解
除气道异物。在无专业人员到来之前,
患者未恢复之前必须进行徒手心肺复
苏。
ppt课件
16
社区急救网络建设几点建议(3)
三、社区医院的建设
现代居民是以社区为生活的中心的,发 病也一般在社区内,当患者在受到紧急情况 时,往往第一时间会被送往社区医院进行救 治,甚至在120急救系统未到达现场时,第 一现场的救治是社区医生完成的,那么,社 区医院人员急救能力和急救设备就是决定患 者预后相当重要的因素。
危重病医学优先研究22种疾病的
基础上,1996年上海市卫生局也
颁布了红头文件,规定15种危重
病急救医学病种为ICU的收治范
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pt课件
40
•2001年上海市急诊ICU质量控
制中心和上海市危重病专业 委员会制定的危重病急救医 学范围包括的20种疾病为:
ppt课件
41
⑴心跳呼吸骤停 ⑵各种类型休 克
人员的准入制度等。
ppt课件
18
• 3.高危人群筛查:及早发现高危人群,
有针对性检查家庭急救预案。
• 4.建立对讲呼吸通讯网络:通过揿压
按钮即把急救自信息报告到社区急救 医师,可在获得5分钟以内的反应时间, 得到理想的急救。
《急诊医学》PPT课件

03 创伤急救技能掌 握与实践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基本方法
止血
包扎
掌握直接压迫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填 塞止血法等常用止血技术,以及止血带的使 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熟悉环形包扎、螺旋包扎、螺旋反折包扎、 “8”字包扎等包扎技术,掌握三角巾、绷带 等包扎材料的使用方法。
固定
搬运
了解骨折固定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掌握夹板 固定、石膏固定等常用固定方法。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肺功能衰竭,如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 合征(ARDS)等。
ECMO在急诊医学中应用前景
ECMO在急诊医学中 的应用价值
改善氧合和通气,减 轻肺负担,促进肺功 能恢复。
提供临时性心肺支持, 为原发病治疗赢得时 间。
ECMO在急诊医学中应用前景
ECMO应用前景展望
随着技术不断改进和成本降低,ECMO有望在 急诊医学中发挥更大作用。
诊医学中发挥更大作用。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优化穿刺 路径规划算法、提高超声图像
分辨率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急性脑卒中识别与初步处理
01
急性脑卒中的定义和分类
阐述急性脑卒中的概念,包括其发病原因、病理生理机制及分类。
02
急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
描述急性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症状,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
偏瘫等。
03
急性脑卒中的初步处理
介绍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初步急救措施,如保持患者安静、卧床休息,
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等,同时尽快进行影像学检查和专科治疗。
心律失常识别与初步处理
心律失常的定义和分类
阐述心律失常的概念,包括心脏电活动的异常以及由此引起的心 跳不规律、过快或过慢等。
[课件]急诊医学
![[课件]急诊医学](https://img.taocdn.com/s3/m/88eeb3e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b.png)
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急症是指血压急剧升高, 伴有靶器官损伤的危重病症,需 立即降压治疗。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 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 序的异常,根据不同的类型采取不 同的治疗方法。
消化系统急诊疾病
要点一
急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胃 黏膜炎症,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 呕吐等症状。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急诊疾病中的 常见病,表现为突发的上腹部疼痛、 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伴有全 身炎症反应。
要点三
肠梗阻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无法正常运行、 通过障碍的急腹症,表现为腹痛、呕 吐、腹胀、排气排便停止等症状。根 据病因和病情发展程度,可采取不同 的治疗方法。
04
急诊医学常见急症及处理
转归处理
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并做好转归处理记录。
治疗流程
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 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随访观察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随访观察,及时了解病 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03
急诊医学各系统疾病诊疗
呼吸系统急诊疾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急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起病急,进展快,需及时诊断和治疗。
急诊医学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急诊医学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对急诊医生 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的要求也将 不断提高。
急诊医疗体系的完善
建立完善的急诊医疗体系,包括院 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等环 节,提高急诊救治成功率。
急诊科研的深入开展
加强急诊科研的深入开展,研究解 决急诊医学领域的难题,推动急诊 医学发展。
及时诊断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 查,迅速明确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估
处理
判断、救治
治疗
急危重症、创伤
诊断
预防
2020/11/5
15
急救任务内容
内容 技术
急救反应能力包括急救人员、车辆、通讯的调动 准备,现场初级抢救、转运过程,到达医院的抢 救,突出抢救生命和稳定生命指征的救治和组织 管理
涉及掌握熟练各项急救技术,并 有效使用
培训
培训非专业或公众了解掌握必要的急救知 识技能,鼓励参与突发伤病自救互救
2020/11/5
10
急诊医学与急救医学
急救医学侧重对急危重症、创伤、灾害
事件的急救反应能力,包括急救人员、
车辆、通讯的调动准备,现场初级抢救、
转运过程,到达医院的抢救,更加突出
抢救生命和稳定生命体征的救治和组织
管理,其核心是救治的合理过程。还涉
及群众的自救互救。
2020/11/5
11
急诊医学与急救医学
5. 参与非专业人员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培训
2020/11/5
18
院前急救的技术指标
需求 时间
院前急救需求
• 急救反应时间 • 现场抢救时间 • 急救转运时间
效果
院前急救效果
2020/11/5
19
院内急诊
最重要、最复杂 的中心环节
处于医院医 疗的第一线, 承担24小时不 间断的各类伤 、病员的急诊 和紧急救治。
暂无生命危险急症
30分钟至1小时予急 诊处理
可适当延时给予 诊治
( acute patient )
普通急诊
(emergency patient)
非急诊患者
2020/11/5
(non-emergency patient)
21
急诊危重病监护(EICU)
危重病监护(critical care) 在急诊抢救区域内具有完备抢救
2020/11/5
23
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医院分别成立急 诊科,多采取分诊 和专科支援方式 解决临床急诊的 医疗问题
2020/11/5
急诊学科逐渐形成,自 主型急诊发展模式形 成,解决大多数的急诊 内,外科问题;对急诊危 重症,创伤的初期评估 和处理,行危重症监护 和器官功能支持
2020/11/5
16
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院前急救 院内急诊 危重病监护
2020/11/5
三位一体 急诊医学 发展模式
17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1. 现场生命支持,快速稳定病情和安全转运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难事故紧急医疗救援
3. 重大集会和活动中承担预防意外救护
4. 联络急救中心、医院和行政部门的信息枢纽
员。当时战伤都是直 接送往后方医院。
• 1854年,克里米亚战 争爆发,她接受政府 的邀请和任命,带领 38名妇女,担任战地 救护工作。
2020/11/5
3
急诊医学简史
一、国际急诊医学发展简史
法国在20世纪50年代,最早建立了急救 系统,但只限于把病人送到医院。
70年代初美国率先将急诊医学独立于其 他专科。
2020/11/5
医院急诊的 能力及质量是 医院管理、医 护人员素质和 急救技术水平 的综合体现。
20
患者病情轻重缓急分5类
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心肺复苏
生命垂危
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
( fatal patient )
有致命危险危重
30分钟内急诊检查及急诊处理
( critical patient )
2020/11/5
4
急诊医学简史
1979年,急诊医学获美国医学会正式承 认,从而成为医学科学领域中第23门 独立学科。
1979年,美国国会颁布《急救法》。 WHO规定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六为世界
急救日。
2020/11/5
5
美国急诊医师学会徽标
2020/11/5
6
急诊医学简史
二、国内急诊医学发展简史
和监护的功能,即抢救床单位有完 备监护设备,能进行生命及器官功 能有效支持。
2020/11/5
22
EICU急危重症患者特点
心肺复苏后生命指征不稳定,需 要持续循环、呼吸支持
EICU收治 急危重症 患者特点
病情垂危已不能搬动、转运
只需要短时间监护救治即可治愈, 无需住院治疗
其他专科难以收住院的危重患者
急诊医学是新兴学科,犹如这林中小道,行 者跋涉,披风沥雨,艰难过后是阳光大道。 今2天020/1就1/5 让我们共同来开启急诊医学的旅途。1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急诊医学的 现状及发展
急诊医学简史
• 南丁格尔是第一个从 事现场急救的医护人
50年代中期,我国大中城市开始建立急 救站,重点是进行院前急救。
1983年卫生部颁发“城市医院急诊科的 建立方案”。
2020/11/5
7
急诊医学简史
一大批医学工作者转战急诊医学领域, 涌现了诸如:邵孝鉷、王一镗、江观 玉等急诊医学的大家。
1985年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了设 立“急诊医学”研究生点。
的医学学科。是一个跨科系、多学科与
边缘学科相关联的一门新兴临床医学二
级学科。
2020/11/5
13
急诊医学的任务
主要任务:对不可预测的急危重病
(症)、创伤,以及患者自认为患
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急诊处理、
治疗和预防,或对人为及环境伤害
给予迅速的内、外科及精神心理救
助。
2020/11/5
14
急诊医学内涵
急诊医学范围广泛,既包括了急救医 学,又有其特定的范畴: 1、初步急救; 2、危重病医学 3、灾害医学; 4、复苏学 5、急性中毒; 6、创伤 7、急诊医疗体系管理学
2020/11/5
12
急诊医学的概念
急诊医学:是对急性病症及危及生命的
疾病或意外、灾难事故患者采取及时的、
有效的急救措施来减轻病痛及挽救生命
急诊医学专业形成,急 诊医学教育列入本科教 学课程,急诊专科医师 培训基地成立, 急诊医 师纳入考核及准入制度 ,急诊人员的专科化
24
急诊“救人治病”原则
病情多变 且复杂
很难明确 临床诊断
病情危急,重点立即 救 人 抢救生命、稳定病情 治 病
治病 意味首先要明确疾病诊断
急诊医学的理念是将抢救生命作为第一目标。
2020/11/5
8
急诊医学简史
1986年12月1日中华医学会正式批准成立 “急诊医学专科学会”。标志国内“急 诊医学”作为临床独立的二级学科成立。
2009年国家卫生部又颁布了医院急诊科建 设规范,从用房、人员配备与培训、急 诊设备配置及运行模式都有规定。
2020/11/5
9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