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饮食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民族饮食文化

云南饮食特色,可以看作两个同心圆或者五块不同地区.第一个圆是滇池、昆明地区,是云南的省会与中心地区。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有鲜明的“边缘文化”特色:处与中原文化的边缘,青藏文化的边缘,东南亚巴利文化的边缘,边缘性就是交叉性,交叉性在饮食文化的口味显示上就是“杂”。从人口要素上来说,有人认为早在战国时期“庄蹻王滇,变服从其俗”,使得楚文化的饮食口味与当地民族饮食口味交融,就是滇池地区五味杂呈的滥觞之一;“元跨革囊“,蒙古军越大渡河入云南、进昆明,漠北口味多少会不起而入地进到滇池地区;明代沐英等率数十万大军入滇,以翠湖一带为“柳营”,随后“南京填云南”,大批移民入滇,其中相当一部分自称籍贯为“应天府高石坎柳树湾”的汉民来到滇池畔,江南口味无疑会带入滇池地区;清初吴三桂率领驻扎山海关的军队进入云南,焉知不带来冀辽燕北的饮食口味;尤其抗日战争时期,内地各省大批人口避来“大后方”的云南,天南地北的饮食口味交叠和相互影响,形成滇池一带在云南最为突出的以汉族口味为主体的丰富杂呈的饮食口味特点。从民族要素上说,云南有汉族和25个少数民族,昆明的少数民族人口有36万多,占全市总人口的11%以上。个民族独具特色的

饮食习惯与多样化的口味,势必将对滇池地带的饮食文化的内容与调鼎产生影响。口味之“杂”是顺理成章的。

云南号称“植物王国”,有高等植物18000多种,占全国的一半以上,生物资源的优势可见一斑;有香料69000多种,有“香料王国”的美誉;依托着立体气候的庇荫,昆明更有“春城”的雅号;这些都为滇池领域饮食的丰富驳杂奠定了基础。

云南饮食的第二个同心圆包括了四个不同地区:滇西南西双版纳和德宏地区;滇西和滇西北的大理、丽江和迪庆地区;滇东和滇东北的曲靖和昭通地区;滇南玉溪和建水等地区。

滇西南西双版纳和德宏一带是特征典型的糯米文化与古朴的发酵食品带。

西双版纳、德宏等地,日本学者认为是“照叶树林文化”的代表性地区之一,“最有照叶树林带文化特色的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芋头、家山药等芋类以及刀耕火种的粟、高梁、旱稻等大量杂谷类。从饮食文化看角度看,糯米文化在该地区最有特色,各种糯制食品如“切糕”、“粽子”等十分普及。当地的傣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将糯性食品常常作为正式场合的礼仪食品,节庆日子多半吃“紫米饭”-用甄子蒸的红糯米饭。

而该地区的另一个特色是发酵食品文化。如:西双版纳一带至今仍然用盐和各种曲子加工大豆,让大豆蛋白质慢慢地加水分解,氨基酸发酵,制成豆豉、豆酱和酱油。用曲子

使谷物固体的淀粉发酵糖化酿成的粒酒以及用蒸好的糯米加进曲子使其糖化酿成甜白酒,味道酸甜可口,让人微醺。各种腌制而成的发酵食品如腌大豆、酸芭蕉片、臭干鱼等等。各种发酵茶和饮料。如:“竹筒茶”和“酸茶”

滇西、滇西北的大理、丽江和迪庆地区是痕迹突出的半牧食俗存在带。

食俗方面,牧作生活在饮食方面的痕迹犹存。大理、丽江等地名食中有乳饼、乳扇,这是牛、羊乳保存、加工的别致方法。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邓川乳扇。此外,弥渡卷蹄、鹤庆圆腿、鹤庆猪肝醡、骨头参、白族吹肝、彝族“坨坨肉”、纳西族米灌肠、摩梭人的灌猪蹄、宁蒗一带的猪膘肉等,吃法别于内地,皆为古代氐羌民族的某种遗存。

滇东、滇东北的曲靖、昭通等地区是冷寒山区杂粮与腌腊食俗带。

滇东北高寒山区盛产荞麦,食荞历史悠远,荞麦,对土地的营养条件要求低,生长适应能力强、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食用与药用功效统一得好,它几乎成为了滇东北人人格的某种象征。

洋芋、荞麦、包谷、红薯等杂粮多,产生的边角料也多,为畜养业提供了比较好的饲料供给来源。滇东北地区的乌蒙山区盛产“乌金猪”,宣威火腿以此基础,滋味独特,百年飘香,纵观古今。

滇南玉溪、建水等粮谷蔬菜丰饶的精品饮食文化带。

滇南气候温和、温度适宜,农作物茂盛,水稻、玉米、蚕豆、小麦、甘蔗、花生等丰茂饱硕,各类蔬菜果品品种济济,花菜、番茄、蒜苔、洋葱等美名远播,行销全国。江湖纵横、湖泊星罗棋布。盛产抗浪鱼、大头鱼、金线鱼、荷元鲤鱼等品类繁多的水产。更有丰饶的果类,香蕉、菠萝、石榴历来卓有名声。

文献名邦-建水、物化人杰-玉溪造就了独特的滇南饮食文化。精致-建水过桥米线最负盛名。特别-气锅鸡最为创意。

市井零食首推石屏烧臭豆腐,玉溪冬瓜蜜饯、通海豆沫糖,皆为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