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方案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一、研究的背景
1、龙溪小学的现实背景
我校为余庆县镇级完小,有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00多人,专任教师50余人。
近年来,我校的义务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全市,我县率先进入新课改。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我们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方法,倡导启发式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素质教育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从总体上看,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惑,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探索:
走进今天的课堂,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这这样一幅司空见惯的图景:背着沉重书包而做不尽习题的“她”,眉头紧锁头答不出满堂问题的“你”,学生的课堂生活成为戴着面具的痛苦表演,而不是真正生活的愉悦体验,学生越来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体验到快乐。
问题的根源在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远离生活世界,偏重科学世界;
第二,脱离现实生活,缺乏对儿童可能生活的合理构建;
第三,乏味单调的理性生活成为主旋律,不能满足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需要;
第四,课堂生活的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狭小。
课堂教学把学生固定在“科学世界”里,难以体现课堂教学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关注儿童的课堂生活,赋予课堂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让课堂教学更有效,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课堂教学改革需要重建学生的课堂生活。
从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审美生活等方面重建课堂生活,注重认知、体验、感悟等生活形式的统一,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结合,真正赋予课堂教学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2、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新课程的实施向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诸多的期待,其中,“概念重建”就成为新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
(1)重建“学习”和“学力”的概念;
(2)重建“课程”与“教学”的概念;
(3)重建“教师”与“学校”的概念。
同时,教师要明确课程构成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基本内涵,以及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
(1)课程目标的分解与落实;
(2)课程内容的精选与组织;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优化;
(4)评价指标的拓宽与分层。
我校决定实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和实践研究”,旨在全面、科学地强化教师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成效,保证我校义务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经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研究”,确立正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完善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获得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我校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成效,积累一定的科学数据并奠定相关的科研基础。
2、“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研究”将经过对我校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进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经过对课堂教学成效的个案研究,寻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为进一步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成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3、经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研究”,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一种理念: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完善教师自身的学习方式;没有终身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就没有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一)主要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本着“以实践研究为主,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以定性研究为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专题研究为主,个案与整体相结合”的原则,采用以下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收集相关文献,查阅相关的研究成果,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框架。
(2)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经过问卷收集现阶段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原始数据,从而为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3)比较研究:学习先进学校经验,了解研究进展、数据和成果的比较研究,加深对我校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的理解与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师素质(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学习方式等)和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现状对重新定位当前课堂教学。
(4)统计分析: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量化分析。
(二)理论依据
(1)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界定
教育是促进师生学习和发展的活动,教学是否达到教育预设的目的是评价教育是否有效的关键要素。
教学有效性即“有效教学”。
是在预设的时间等成本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