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宣纸的问世,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可靠的物质技术基础,使祖国传统书画艺术得以创新和变幻无穷,使稀世古籍善本得以传世再现,使珍贵文档资料得以复原保存和流传。

郭沫若先生为中国宣纸亲笔题词赞道:“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

刘海粟大师题词称赞宣纸为“纸寿千年、墨韵万变”。

故宣纸被历代誉为“文房之宝、艺术之光”而驰名中外。

宣纸是采用产自安徽省泾县境内及周边地区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并利用泾县独有的山泉水,按照传统工艺经过特殊的传统工艺配方,在严密的技术监控下,在安徽省泾县内以传统工艺生产的具有润墨和耐久等独特性能,供书画、裱拓、水印等用途的高级艺术用纸。

”这一国家规定充分说明:只有采用泾县的原料,泾县的山泉水,泾县的生产工艺而生产出来具有润墨和耐久性的纸张,才能称之为“宣纸”,故宣纸艺术中国特有、技艺精湛、举世无双。

宣纸主要用作于书写绘画、墨润于纸,变化无穷,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极力推崇和喜爱。

南唐后主李煜采用宣纸加工制成“澄心堂纸”、就以:“肤如卵膜,坚清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而名甲天下。

宋代诗人王令在《再寄权子满》诗中赞到:“有钱莫买金,但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

(注:江东纸是指宣纸,因产于江东而得名。

)明末吴景旭在其《历代诗话》中赞到:“宣纸至薄能坚,至厚能腻,笺色古光,文藻精细”。

清代松年在《颐园论画》中写到:“宣纸纸性纯熟细腻,水墨落纸如雨入沙,一直到底不纵横浸渗也”。

因此,中国宣纸文化凝聚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艺术,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文明的精华。

宣纸浓缩了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因而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精湛的手工技艺,独特的文化遗产,具有中华古籍美学的基本特征和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使传统的书画作品产生出神奇
的艺术效果。

二、神奇的润墨效果
宣纸表面洁白、细腻、柔软、匀密、色泽光亮、纸质性柔、研妙辉光。

宣纸作为书写绘画的重要载体,其艺术特征主要有:一是有极强的吸附性能,墨粒于纸能形成自然斑烂色彩,即通常所说的焦、浓、淡、枯、湿等“五种墨色”,为国内外其它纸张所不及。

二是纸张着墨后具有变形性小的性能,书画­后纸张不皱不拱,均整耐久,百折无损,质白性柔,美观幽雅。

三是具有较长的纸张寿命性能,不易老化变色,具有保存千百年而无损的艺术寿命价值。

宣纸艺术中的最大特性为其神妙的润墨性能,即一笔落纸“五色墨彩”跃然而显。

无论是泼墨、破墨、积墨、水墨和墨迹,皆能体现出独特无比的纸张墨色润味来。

故有“千年纸,五
百年绢”之说。

宣纸的吸附性:就是指书画家对纸张要求的润墨效果指标,也是宣纸生产中最主要的一项质量技术指标。

具体来讲,在宣纸上一经着墨或泼墨时,宣纸能表达出水墨豪放淋漓的艺术风格。

浓墨时,宣纸能表现出墨色乌浓鲜艳发亮的特色效果;泼墨时,宣纸能表现出层次分明,清晰透明的艺术效果;积墨时,宣纸能表现出浑厚得体、深沉有力,富有立体感的韵味;焦墨时,宣纸能表现出浓淡适宜、细腻坚韧的色彩;一般用墨时,宣纸又能表达出浓中有淡,淡中有浓、湿中有润、润中有湿的特点。

总之,宣纸的吸附性能有一定的独到之处,达到书画家任意挥洒,墨润自如的境地,方为佳纸珍品。

宣纸的变形性:就是指书画家所要求纸张着墨后不起皱、墨色层次分明,浓淡清晰适中、周边状化开,富有立体感的标准。

如果纸张着墨后起皱或起拱,书画家不仅无法继续书写绘画,而且外观形象也很不美观。

根据历史上书画家用纸的习性和经验,选用的宣纸最好能储存一段时间为佳,要尽量避免使用当年纸或当月生产的宣纸。

储存时间越长,其性能效果就越好;放得年代越久越好用,书画上去,不论墨和色,都显得浑厚得体,墨润多变,达到理想的艺

宣纸的寿命性:就是指书画家所要求纸张具有不虫不蛀不变色,能使作品保藏千百年而无损的抗老化指标。

笔者收藏的清嘉庆十二年采用50%的皮浆和50%的草浆抄造的宣纸,清雍
正二年,五年以及顺治四年和乾隆三十年采用100%皮浆抄造的宣纸以及清代采用100%草浆抄造的宣纸实物来看,至今外观颜色白雅,色泽洁白,纸质柔韧,无草筋无沙粒无皱纹无斑点,无虫蛀等杂物现象,确为上乘珍品佳纸。

再查泾县档案馆所藏清嘉庆十一年版《泾县志》、《泾川丛刊集》,清乾隆年间著的《泾川小岭曹氏族谱》等全部采用宣纸刻印的书籍更可以助为佑证。

国家文物馆中所珍藏的唐宋以来的历代名字画帖碑文,史籍文档,明代刻本《永乐大典》、清代《红楼梦》、《四库全书》能保存至今完好无损者,无一不是采用宣纸所为,故宣纸享有“纸寿千年”之美誉,实是当之无愧。

中国宣纸素有“墨分五色“之称,即一笔落纸焦、浓、淡、枯、湿跃然而显。

具有白似云、柔似锦、淡似水、浓似漆,不浓不淡,尤如月晕雨雾之奇特效果。

宣纸的外观绵韧洁白,柔软、细密,有帘纹云彩花状。

宣纸艺术用于书写绘画,具有松而不驰,紧而不实,淡­而不浑,光而不滑,润墨性能良好,浓淡层次清晰,薄能搓折而无损,软有坚韧而不脆等特色。

宣纸不仅是历代书画家最理想的工具材料之一,也是唯一能充分表达艺术效果的最佳纸张,故清代画家张大风称之为“居文房之首”。

宣纸艺术,中国特有。

由于宣纸原料的配比不同,加工方法的不同,故纸张的润墨效果也各有所差异。

其功能主要有“生宣”和“熟宣”之分。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三《论装背襟轴》中就明确指出:唐代有生、熟纸的功用。

他在论到装背书画时说道:“勿以熟纸背,必皱起,宜用白漫漫薄大幅生纸,纸缝先避人面及要节处”。

“生宣纸”是指直接从纸槽中抄造出来的原纸,经烘干而成的未经过加工处理的原产品。

其规格主要有单宣、夹宣、二层贡、三层贡、扎花、龟纹、罗纹、白鹿、尺屏、露皇、棉连、净皮、特净等。

明代文震享在《长物志》中提到:“泾县连四甚佳。

”指的就是棉连四尺单生宣。

一般认为:生宣纸,纸身松、沁透水墨的力量大,尤其是新宣纸(指刚生产出厂的宣纸)浆性未脱,纸性不软熟,笔头着纸,落水落墨,或浓或淡,不易扩散,较难掌握。

故唐宋时期工笔画盛行时,书画家均不采用。

但明清始,由于水墨写意画的兴起和发展,生宣纸开始直接用于书写绘画,清以后就全部采用生宣纸用书写材料至今。

根据多年来书画家用纸的实践证明:生宣纸虽然沁透力强,润墨扩散快,可将大焦墨法,大枯墨法,大泼墨法相互应用,揉合为一体,将得到水墨淋漓、生气蓬勃、点画精微的艺术风格效果。

生宣纸中的棉料类,主要适用于复制、印刷、装潢、裱托等;皮料类则适用于书写作画;特净类更适合于作山水画和榜书。

生宣纸富有吸水性,只能适宜作传统的山水人物类的写意画和书画,不适合宜作
工笔画。

“熟宣”是指在生宣的基础上,经过染色、洒金、砑光、填粉、施胶、涂蜡、印花、粘接等复制加工的宣纸,称加工宣,又称“矾宣”。

老画家潘天寿在《听天阁画谈随笔》一书中明确指出:“熟纸是用生宣纸加矾制成,故名矾纸”。

南唐后主李煜创制的“澄心堂纸”,就是采用生宣纸加工而成为古今中外的一个名贵品种。

熟宣纸的品种主要有矾宣、煮锤、蝉翼、殊笺、云母笺、蜡笺、玉版宣、洒金宣、金花罗纹宣等,其中染有各种颜色的虎皮、槟榔、珊瑚、雨雪等。

熟宣纸加蜡拖矾,其意义又在于增进纸张的美观,改善纸性质量,防虫避蛀,易于受墨,使之适用于各种用途。

将生宣纸加工成熟纸的主要目的,在于阻塞纸面纤维间的多余毛细孔,以便在运笔时不致因走墨而晕染,以达到书画作品更至臻完美的理想艺术效果。

熟宣纸的特点是质地较强,不易沁透水分,墨色能起变化,易流于平板而光滑,适宜于采用大焦墨或淡枯墨来书写作画。

总之,“熟宣”纸由于采用重矾加工制成,主要适宜于我国传统的工笔画和书法。

另外,根据历史上书画家们用纸的习性和经验,不论生宣与熟宣,或其它加工书画纸张,绘画用的宣纸,最好能储存一段时间为宜。

储存期越长,其性能效果好用。

放的年代越久,书画上去不论墨和色,都显得浑厚得体,浓淡适中。

故史称“宣纸诚可贵,洒金价更高”。

宋代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十八载:“唐人有熟纸,有生纸。

熟纸所谓妍妙
辉光者,其法不一,生纸非有丧事故不用四。

无限的发展空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为宣纸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拓展了市场,增强了交流,有力的推动了宣纸品牌创新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市场经济有效地促进了宣纸企业不断加强自我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为了生存和发展,宣纸企业积极主动与书画家及艺术院校广泛联系,加强交流、相互勾通,以确保宣纸质量,打造市场信得过的品牌。

自1980年以来,“红星”牌宣纸先后三次蝉联国家质量金奖,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和授予“中华老字号”品牌。

具有一定历史牌号的“汪六吉”牌宣纸、“汪同和”牌宣纸、“曹氏”牌宣纸荣获“著名商标”称号。

恢复了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桃记”、“鸿记”、“鸡球”等老字号品牌宣纸的生产,创新出“三星”、“金星”、“明星”、“红叶”、“红旗”等一批新品牌。

唐宋以来的“粉蜡笺”、“白鹿宣”、“露皇宣”、“硬黄纸”;明清时期的“梅花笺”、“描金笺”、“洒金笺”、“虎皮宣”等也相继恢复生产。

以及采用宣纸加工制作的“宣纸折扇”、“宣纸素白册页”、“宣纸书画长卷”、“宣纸印谱”、“宣纸镜片”、“宣纸邮票册”、“宣纸信笺”、“尺八屏”、“丈二宣”、“丈八宣”、“二丈宣”、“三丈三宣”、“建军纪念纸”、“香港回归纪念纸”、“澳门回归纪念纸”、“二00八奥运纪念纸”、“建国五十周年纪念纸”、“建国六十周年纪念纸”,以及书画家专用纸等超大型手工宣纸和特制纪念宣纸,使传统宣纸手工技艺在新时代新时期焕发出新的生机。

宣纸市场由国内扩展到东南亚、欧美等国际市场,宣纸用途以书画为主,延伸到裱托、印刷、复制、剪纸等多种用途,赢
得了市场和客户的信赖。

目前,泾县宣纸、书画纸、加工企业共有250余户,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经销网点和特约经销门市300余处,年产各种类规格宣纸1000余吨,书画纸5000余吨,加工产品500多吨,直接和间接从事宣纸文化产业人员达5万余人,年市场销售额达5亿元左右,年实现利税5000多万元。

并带动旅游、文化、林业、农业和加工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宣纸产业已成为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主要经济之柱,为泾县四大产业集群之首。

2006年“宣纸制作技艺”已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泾县现有工艺美术大师2人,民间工艺大师1人,民间工艺师11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 人,安徽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1人,安徽省民间文化传承人11人,安徽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4人。

2007、2008在国际徽商大会上共有3个宣纸产品获金奖、4个宣纸产品获银奖、12 个宣纸加工产品获铜奖。

近年来,泾县相继出台《泾县书画纸行业管理暂行规定》、《泾县促进宣纸宣笔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性扶持文件;2005年县政府组建“泾县中国宣纸协会”;2006年创办了《中国宣纸》杂志;在泾县职高开设“宣纸工艺”专业班,定期招生,定向培训;新建了“中国宣纸博物馆”、“中国宣纸文化园”等一批旅游景点,被确定为“中国书画家专用宣纸研发基地”。

2008年8月8日,中国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亮相北京奥运会开幕式,2008年10月4日,中国宣纸文化园首次亮相央视《新闻联播》,2008年10月23,“宣纸的千年密码”再次亮相央视《走遍中国》专栏,还为中国宣纸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和发展的前景,也为宣纸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泾县宣纸文化产业发展能有今天这样的业绩,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如没有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就不可能促进宣纸产业的快速发展,宣纸也就无法满足国内外文化艺术市场的新需求。

因此,宣纸文化产业发展的事实再一次证明:时兴则纸兴、时
衰则纸衰。

宣纸文化艺术,是中国造纸史上的一大奇迹,它开创了长短二种植物纤维共存的新天地,制造出“纸寿千年”的新篇章。

李可染大师曾说:“没有好宣纸,就创作不出传世的精品之作。

”然而,由于宣纸艺术的问世与传承,使传统书画艺术,依赖于宣纸而生辉;古籍善本,依赖
于宣纸而传世;文档资料,依赖于宣纸而保存;更多的历代书画艺术珍品,更是依赖于宣纸而大放异彩光辉。

宣纸——她传承文化,承载艺术,传播历史,再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与结晶,为中华民族留下千秋万代永值得自豪和骄傲的宝贵文化遗产。

宣纸艺术被历代誉为“文房之宝、艺术之光”而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成为中国工艺美术产品中一颗永不凋谢的“奇葩”,并不断放射出灿烂耀眼的艺术光芒,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文房四宝之首——宣纸谱写“五彩”新篇2009-8-14 08:05 安徽日报张敬波改革传承开创新路、、宣城市四宝文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提供宣纸时装彩色宣纸原材料的是泾县吉祥纸业有限公司。

彩色宣纸制作工艺更为独特,其中增添了不少工序和材料,其纸质厚实坚韧、色泽鲜艳、外观雅致。

彩色宣纸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好评,尤其受到韩国、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消费者的喜爱。

彩色宣纸时装的推出是宣城市积极传承和改革宣纸工艺、开发宣纸新产品和打造宣纸品牌的一个缩影。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宣纸是见证我省工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化石”,其传承与发展牵动着政府官员的神经。

自2004年成功申报“中国文房四宝之乡”称号后,宣城市先后举办四届文房四宝旅游文化节,成立我国第一个地方性文房四宝行业协会,创办《笔墨纸砚》杂志。

“宣纸之乡”泾县相继出台《泾县书画纸行业管理暂行规定》、《泾县促进宣纸宣笔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开设“宣纸工艺”专业班。

宣纸生产企业也是各显神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创制和开发出一批新工艺产品,相继挖掘和恢复了一批传统工艺名牌产品,增强宣纸企业抗风险和市场竞争能力。

目前,宣纸品种由1980年的20余个发展到目前1000多个产品,恢复生产“粉蜡笺”、“白鹿宣”、“露皇宣”等传统品种,创新出“三星”、“金星”、“明星”等一批新品牌,制作出“宣纸折扇”、“宣纸印谱”、“宣纸邮票册”、等超大型手工宣纸,宣纸用途延伸到裱托、印刷、复制、剪纸等多个领域。

宣纸是我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开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

回首宣纸千年风雨历程,能窥见民族传统文化是多么令人震撼和值得珍惜!宣纸的革新历程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息息相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因采用特种材料,运用传统手工抄造技艺,宣纸具有抗老化、防虫蛀、耐久藏等特点,被誉为“千年寿纸,万载存真”。

千年寿纸身陷困境、、新千年,千年宣纸焕发新的光彩。

截至目前,泾县宣纸、书画纸、加工企业共有250余户,年产各种类规格宣纸、书画纸6000余吨,加工产品500多吨,直接和间接从事宣纸文化产业人员达5万余人,年销售额达5亿元,利税5000多万元,占全国书画用纸的6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手工纸生产基地。

掌声背后也出现不和谐音。

宣城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宣纸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技艺传承,由于在很大程度上都属活体传承,技术和艺人的断层令人忧虑。

”作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宣纸对原材料和制作工艺要求苛刻,但在有限的资源面前,宣纸生产企业普遍面临“吃不饱”难题。

在国内外一些假冒产品的“围攻”下,宣纸的品牌美誉度受到影响。

在韩国,宣纸、书画纸、台湾纸和韩纸等四种书画用纸中,宣纸仅占到其它三种的百分之一。

传统工艺和落后的生产方式也是影响宣纸发展的因素之一。

省工艺美术大师、宣纸专家周乃空认为,生产传统宣纸需几百道工序,在保持了特色的同时,也因手续繁多、生产周期冗长导致劳动条件差、效率低,浪费大且成本高。

“在研究传统生产方法科学意义的同时,既要发扬光大它的独特性优点,还要用现代方法来改进属于落后状态的生产方式,这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
向。

”改革传承开创新路、、宣城市四宝文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提供宣纸时装彩色宣纸原材料的是泾县吉祥纸业有限公司。

彩色宣纸制作工艺更为独特,其中增添了不少工序和材料,其纸质厚实坚韧、色泽鲜艳、外观雅致。

彩色宣纸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好评,尤其受到韩国、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消费者的喜爱。

彩色宣纸时装的推出是宣城市积极传承和改革宣纸工艺、开发宣纸新产品和打造宣纸品牌的一个缩影。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宣纸是见证我省工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化石”,其传承与发展牵动着政府官员的神经。

自2004年成功申报“中国文房四宝之乡”称号后,宣城市先后举办四届文房四宝旅游文化节,成立我国第一个地方性文房四宝行业协会,创办《笔墨纸砚》杂志。

“宣纸之乡”泾县相继出台《泾县书画纸行业管理暂行规定》、《泾县促进宣纸宣笔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开设“宣纸工艺”专业班。

宣纸生产企业也是各显神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创制和开发出一批新工艺产品,相继挖掘和恢复了一批传统工艺名牌产品,增强宣纸企业抗风险和市场竞争能力。

目前,宣纸品种由1980年的20余个发展到目前1000多个产品,恢复生产“粉蜡笺”、“白鹿宣”、“露皇宣”等传统品种,创新出“三星”、“金星”、“明星”等一批新品牌,制作出“宣纸折扇”、“宣纸印谱”、“宣纸邮票册”、等超大型手工宣纸,宣纸用途延伸到裱托、印刷、复制、剪纸等多个领域。

那要国家重新重视书法和绘画,小学的必修课,那样…… 既传承文化,又扩大宣纸传说宣纸的制作方法最初是由东汉造纸专家蔡伦的弟子孔丹发明的,是“蔡侯纸”(因蔡伦曾被封为“龙亭侯”,故按他的方法制造的纸又被称为“蔡侯纸”)的改进型。

据说蔡伦死后,孔丹来到皖南,看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由于日晒水洗,树皮已变白,露出一缕缕白色的纤维,孔丹突发灵感,于是取了青檀树的纤维加入造纸的原料中,结果发现造出来的纸纯白细密、纹理清晰、绵韧耐久,因取材的青檀树产于宣州府,这种纸就被叫作宣纸。

后来有文人形容宣纸为“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唐代把这种美妙的宣纸列为贡品,再后来宣纸又获了巴拿马国际纸张金牌。

到今天,制作宣纸的主要材料之一仍然是青檀皮,但如果用不同气候和地理环境下生长的青檀树,所制作出的宣纸品质也会不同,这个事实令老外很郁闷,宣纸咋就自然打上了“中国特色”的烙印呢?其实,就中国而言,宣纸还自然有着泾县烙印呢!在泾县范围以外制作的宣纸都可能是“山寨”宣纸。

现国家对宣纸的定义是:“利用产自安徽泾县及周边地区的沙田稻草和青檀皮,在泾县范围内,用泾县特有的山泉水以及传统工艺精制而成”。

据说制造宣纸的传统方法有18道工序100多道操作,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多,需结合天气完成日光漂白。

整个过程需要“水火相济、日
月光华”之功。

本文由一宣斋宣纸商城整理收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