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示范点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湄潭县新农村建设简介
近年来,湄潭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县情实际,坚持“生态立县、特色兴县、产业强县、旅游活县”发展思路,“咬定青山绿水不放松,扭住特色产业不动摇,锁定绿色工业做文章,依托生态旅游求突破”,走出了一条以“四在农家”创建为载体、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支撑、村庄整治为重点、黔北民居新村建设为标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路子。自2006年底以来,采取“产业引路,群众致富;资源整合,夯实基础;科学规划,示范带动;政策扶持,资金配套;学乐结合,树立新风”的措施,在全县规划建设“四在农家”创建点175个,黔北民居新村示范点101个,新(改)建黔北民居11333幢,基本实现了县有示范带、镇(乡)有示范村、村有示范点、组有示范户,惠及6.5万余户27万多人口。取得了“农户住房质量优化提高、群众思想观念有效转变、党群干群关系明显好转、扩内保增效果明显、
社会效应逐步扩大”的明显示范效果。全县呈现出生态环境优美、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风貌。
黄家坝镇邓家寨
黄家坝镇合同村邓家寨共有37户117人,主要以蔬菜种植和乡村旅游为主,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该村先后获得“全国帼国英雄示范村”、遵义市“阳光村寨”、“平安村寨”、“卫生村寨”、湄潭县“文明村寨”等荣誉称号,也是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现场会参观点之一。
依靠便捷的交通优势和桃花江迷人的自然田园风光,在政策的扶持带动下,示范点上的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参与村庄整治,配套完善了水、电、路、文体、医疗等基础设施,黔北民居改造率达100%。随着人居环境的改善,示范点上群众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现已发展农家乐6家,乡村宾馆床位达100余个。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让这里优质农特产品直接变成商品,增加了农民收入,也为当地富余劳动力找到了就业岗位。如今的
邓家寨,已经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最佳去处,每年夏季,吸引不少重庆、贵阳、遵义的客人来此休闲避暑。
鱼泉镇偏岩塘
偏岩塘距县城所在地5公里,县城4路公交车直达该示范点,交通便利,后倚“雄、险、奇、幽”兼具的仙谷山风景区,清澈的鱼泉河从示范点前蜿蜒而过,山水相映,风景秀丽,湄潭县第一家农家乐就诞生于此。现有住户102户345人。
近年来,当地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青田田鱼、优质有机稻等特色产业,群众收入逐年增加,2010年该示范点群众人均纯收入超5000元。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在政策引导下,不断改善人居
环境,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示范点创建活动中,新修主干路3200米,连户路4800米,改造庭院环境93户,拆除危旧房及畜圈56幢,新(改)建住房93幢,并先后建成了农民休闲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经网、游泳池等文化娱乐设施。
如今的偏岩塘示范点,黔北民居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景色更加迷人,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游玩、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兴隆镇田家沟
湄潭县龙凤村田家沟村民组共42户,216人,茶园面积402亩,茶叶加工厂5家,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余元,是湄潭县首批黔北民居新村示范点之一。该示范点是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的教学实践基地、浙江大
学电气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基地,其所在的龙凤村是国家农业部授牌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村,2010年共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
十年前,田家沟老百姓生活条件较差,人畜饮水困难,用电无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仅800元,全是泥泞小路,经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房屋老旧破烂。在黔北民居新村示范点创建过程中才逐步配套完善了串寨路、连户路、垃圾池、农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宣传栏等设施,群众还自发成立了乡村旅游合作社,组建了花灯歌舞队、唢呐队等群众文艺团体,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卫生公约和民主管理制度。2007年10月,在新农村建设中发生巨变的田家沟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整洁村容和文明乡风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在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的指引下,田家沟以“四在农家”
为载体,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力度,目前已建成黔北民居40户,完成了图书室、篮球场、卫生室等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沼气普及率达95%,农电网改造率达100%,通讯网络覆盖率达100%,电脑普及率达95%,新农合参合率、新农保参保率均达100%。如今田家沟的农民,从自身物质到精神逐渐“富裕”起来的切身经历中,用发自肺腑的心声唱出“十谢共产党”的歌谣,在当地广为传颂。
2011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及其他几大主流媒体对该示范点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201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两位村民与省长一起走进中央电视台著名栏目——小崔会客,畅谈田家沟发展变化,畅谈“湄潭翠芽”。今天的田家沟正以现代农业为方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阔步前进!
湄江镇核桃坝
被誉为“中国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的核桃坝,位于湄潭县湄江镇东北角,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00亩,辖8个村民组807户3347人,全村有中共党员70名,茶园面积7100亩,户均近9亩,人均2.1亩。有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3家,茶叶加工大户30余家。2010年人均纯收入8300元。曾被中组部、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先进文明村镇”,贵州省委、省政府授予“小康村”等称号。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和遵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同时,也是省委组织部确定的全省村干部培训基地。
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核桃坝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规划要求,以村办公楼所在地为中心,新建街道两条,新
(改)建黔北民居548户,完善了排污沟、人行道、果皮箱、行道树、文体广场、自来水安装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以整村推进的模式在全村开展了以公路建设、民居改造、庭院美化为主的创建活动,当地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如今,全村正以“强基础、兴产业、美环境、展新貌”为主要抓手,按照“村庄城镇化”模式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水电路改造、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和茶青交易市场、村民文体广场、乡村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该示范点不断呈现出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村容村貌更加整洁、村民行为更加文明的新农村建设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