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小学生孝道教育——多元文化中的价值抉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中小学生孝道教育——多元文化中的价值抉择【摘要】孝道是中华民族教育的起源,是传统德育的理论之基,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当今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中小学生出现了诸多“孝”缺失的现象,对其进行孝道教育有利于弘扬中华主流文化和核心道德观、构建和谐社会、形成完美人格和远大抱负。为此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开展孝道教育。

【关键词】多元文化;孝道教育;学生;道德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孝”的缺失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以往高度集中统一和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正在被多种多样异质文化环境所取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所造成的多元文化格局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多元文化作为当代世界文化的一种发展潮流,它在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增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消除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等方面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作用。然而,文化的多元导致了价值体系的多元,使学生的思想发生急剧的变化。西方的以自由、平等为内核的个人本位思想以及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观念的传播消除了我国传统孝道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对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大学生孝道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环视大学生群体,这种冲击和影响造成的学生“孝”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父母的付出不知感恩,进行超越父母经济实力的消费。受功利主义影响,许多学生批判“重义轻利”的传统价值观念,接受以功利主义为评判标准,把功利主义引入亲子关系之中。认为家庭中父母抚养子女、子女赡养父母不过是一种义务行为和代际利他行为,甚至以“利在义先”“利字当头”处理家庭代际关系。一方面,在父母为自己付出时不知心存感恩,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行为。或以父母为自己提供的经济情况对待父母;另一方面,在生话上强调个人优越性,吃的、穿的、用的都要优于父母长辈,不顾父母的经济实力,盲目追时髦,讲名牌,赶潮流,超前消费。传统的家庭代际关系蒙上了利益的色彩。

2.过分追求个人的独立地位、家庭平等而舍弃孝道。受西方个人本位和平等友爱观念的影响,许多学生抛弃了传统的父为子纲、严父道、顺亲为孝等观念,要求长辈不要过分干涉自己的生活,要求有自己充分的空间。这本是时代的进步,无可厚非。但这种行为却逐渐走向反面。子女干涉父母再婚,辱骂、虐待父母、占夺父母财产甚至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弃父母于生存的边缘。这种过分追求个人的独立地位、家庭平等而颠覆传统的孝道,反孝道而行之的做法日渐增多。

3.不体谅、关心、尊重父母长辈。现今许多中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特殊的家庭环境、生活背景和年龄阶段使得他们不懂得尊敬父母长辈,对父母长辈极少用到敬称敬词,语气生硬甚至粗鲁;认为父母长辈太“老土”“思想不开放”,跟不卜时代的潮流,极不愿意同父母长辈沟通;不愿承担简单的家庭劳动,不能为父母在能力范围内分

忧解难;对父母长辈的饮食起居不闻不问,不关心父母长辈的身体状况,甚至在生活上还需要父母长辈的照料。

4.享乐观念盛行,责任意识淡薄。受西方享乐主义观念的影响,许多学生贪图享受,他们宣称人生苦短,要尽情享受、轻松生活,将对长辈的义务观念和责任意识抛于脑后。在父母有能力时依附父母生活,在父母丧失能力时将父母看成负担和累赘,不愿付出时间、精力和体力照顾老人。传统孝道观念中养老、敬老的家庭美德悄然发生变化。

二、多元文化中孝道教育的价值

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孝道教育是传美教育的一部分。在多元文化造成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下进行孝道教育具有重大的独特的价值。

首先,孝道教育是弘扬中华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之一。在多元文化的现代社会,如果失去一个明显的文化权威和价值评判标准,会导致人们的价值选择变得十分复杂。“当人对生命的核心价值缺乏认同的时候,自然难以消受人生种种的考验,而将产生一种根本性的飘荡不安与缺乏意义的感受,所以,纵使个人赢得再多,获得、享受与经历得再多,却依然觉得内心深处很难得到真正的安顿。”面对多元文化带来的挑战,以何种文化作为教育价值的标准,如何在教育意义上取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这个关乎德育普适性与特殊性的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学校中构建共同生活必不可少的共同的道德基础,营造一种能够容纳不同价值取向而又有共同生活准则的

社会环境成为人们的共识。学校要对人类公认的道德准则和中国的传统美德加以提炼,以形成富有校本特色的基本价值观念体系,这其中就离不开孝文化。孝文化在传统美德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中华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道德观。西方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说,中国人“所有人际关系都以‘孝’为原则。”黑格尔在研究中国文化时也曾说:“中国纯粹是建筑在这样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教’。中国人自己看作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也是国家的儿女,”在当今多元文化造成的价值观道德观冲突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有利于树立核心道德价值,弘扬中华主流文化;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舰范体系的建立,从而使学生面临多元文化时能自主选择但不迷失方向。

其次,加强孝道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环境必不可少的共同的道德基础。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以孝道为基础而展开的,始于爱父母,推及兄弟之爱,宗族之爱,师友之爱,国家之爱。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孝,兄弟之间要讲究孝梯;重视亲戚关系和宗族关系;重视师友关系,视老师是人的精神文化生命来源;重视亲友信用;重视对陌生人的仁爱和同情;重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都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渊源,是形成和睦社会风尚和安定社会秩序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共同的道德基础。如今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家庭亲子关系恶化事件等等都是孝道缺乏的反映和扩展。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的和谐安定密不可分。孝道教育能增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基础。对学生加

强孝道教育,爱己爱人,扩展仁心,减少犯罪,敬爱生命,反对自杀,对待他人保持谦虚恭敬的态度,必将营造出团结友善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三,孝道教育有利于学生完美人格和远大抱负的形成。倡导孝道是培养人道意识的起点,有利于形成完美人格和远大抱负。人之为人在于人对人生意义和价值上的不断探求,远大的抱负、完美的人格离不开最最基础的个人道德修养。修身才能齐家,齐家才能治国,治国才能平天下。正如一屋不拦何以扫天下,不爱父母何以爱天下。敬爱自己父母是人道的起点,由敬爱父母自然容易推广迁移到“广敬”和“博爱”所有长辈他人。为了显亲扬名、光宗耀祖而努力奋斗建功立业也是由孝道而来的动力。所以说孝道是远大抱负的起点和动力,孝道教育有力于学生完美人格的远大抱负的形成。作为未来的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小学生群体更应该重视孝道,抵制外来腐朽文化的侵蚀,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养爱国情怀,为远大的理想抱负做好“德”的准备。

三、孝道教育重建之路的探求

1.优化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孝”的氛围。利用网站或班级墙报、学校宣传橱窗、各班主题班会等教育平台进行“孝道文化”“孝道传承”“孝乡纪闻”“身边的孝”等主题宣传与教育活动,开展有关孝道的研究性学习、征文、演讲及书画摄影比赛,在校内营造了良好的孝道氛围。

2.排除消极文化的干扰。把有害的丑恶的东西排挤出校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