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传染病

警惕新传染病
警惕新传染病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8614557.html,

警惕新传染病

作者:李国安

来源:《家庭医学》2006年第06期

继“非典型肺炎”在全球暴发流行之后,“禽流感”又肆虐一时。这些传染病相对于以往人们所认知的旧传染病如结核病、天花、麻疹等,称之为“新传染病”。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新认识或新发现的能造成地域性或国际性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病,已经被确认将近40种,除非典型肺炎、禽流感外,较出名的还有艾滋病、军团菌病、疯牛病、丙型肝炎、庚型肝炎、戊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幽门螺杆菌病、埃博拉出血热、莱姆病等。

和旧的传染病一样,新发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侵犯人体发生并传播的。根据新传染病在人间存在的历史和被发现的过程及其机制,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第一类是疾病早已存在于人间,随着医学进步,对病原体有了新的发现和认识,才被确认为传染病。如消化性溃疡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等),既往一直认为是由遗传、饮食、情绪、吸烟、药物、某些疾病并发等多种原因造成的。1982年医学家发现了能够在酸性极强的胃中生

存的幽门螺旋杆菌,证实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病的“罪魁祸首”,可通过口——口、粪——口、密切接触传染。类似的还有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突发性玫瑰疹等疾病。

第二类是原来感染动物的病原微生物,由于某种原因开始感染人类,成为人类新出现的传染病。如艾滋病可能起源于非洲丛林地带中的一种长尾绿猴,由于当地土著居民有将绿猴捕后将其血液注入自己体内的陋习,从而使艾滋病毒在人类传播。类似的还有疯牛病等,过去在人类中并不存在,为人类新发现的传染病。

第三类是病原体自身发生变异而侵及人类引发新传染病。如1992年12月印度加尔各答发生典型霍乱样腹泻流行,经过医学家检测发现,造成此次霍乱暴发的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霍乱弧菌,被命名为0139型霍乱弧菌,可能是01型霍乱弧菌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像这类新传染病的例子甚多,如引起流行性出血热的汉坦病毒,引起人埃立克病的查菲埃立克病毒等。

尽管新传染病危害极大,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一大课题。但是新传染病是可以防治的。

1.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有关预防传染病的法规和知识,提高人们对新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并掌握必须的防治方法。

2.全社会总动员,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倡导文明、卫生的社会风气,消除新传染病发生传播的因素。尤其在新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更要积极采取综合措施,切断传染源与传播途径,及时控制疫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释义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释义:第六十四条 第六十四条对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以及在 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作的其他人员,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并给予适当的津贴。 【释义】本条是关于对因工作需要有机会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各类人员加强防护和医疗保健并给予适当津贴的规定。 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因为工作需要在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现场处理疫情等情况下,都有可能接触到传染病病原体,如参加传染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人员、医护人员以及救护车司机、有关科研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等;还有些工作岗位在生产、工作中也可能接触到传染病病原体。他们在工作中极易感染相关传染病,对身体造成伤害。在2003年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工作中,相当一部分医护人员受到感染就是一个值得吸取的教训。为有效开展工作,要首先保障这些工作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本条所称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时要穿好防护服装,有关单位应建立实施操作时的隔离制度、安全操作制度、污染物的消毒制度等。2003年卫生部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控制指导原则(试行)》中规定了隔离工作指导原则、消毒工作指导原则和医务人员防护指导原则。有关单位保障对这些工作人员采取防护措施的同时,还应当采取必要的医疗保健措施,如应预先接种有关接触的传染病疫苗、定期进行体格检查等。另外,有关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量的大小、工作条件的好坏、防护难易以及危害身体健康程度等情况,对有关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卫生保健津贴。1979年10月31日,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曾联合发布了“关于卫生防疫人员实行卫生防疫津贴的通知”,对各种卫生防疫人员享受卫生防疫津贴的条件和标准作了具体规定。

传染病防控宣传材料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 一、怎样预防传染病 要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关键在于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形成的传播链。为此,要切实做到: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病能力。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3、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 4、搞好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蚊、蝇、鼠、蟑螂等害虫。 5、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6、传染病人接触过的用品及居室均严格消毒。 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宣传资料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学校这种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猩红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新病种。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冬春季寒冷,学生在外边活动减少,多集中在教室内,这更增加了传染机会。为了御寒,习惯把门窗关得很严,室内外的空气很难交换,空气相对静止的室内,

带有病菌、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学生在教室时间长,空气不新鲜,自然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另外,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这也是容易得病的一个原因。 1、流脑的预防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多在春季流行。 该病的一般表现症状是: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流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型和暴发型。暴发型起病急骤,常在24小时内出现严重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因此,在流脑高发期,若出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者突发高热、身上有出血点、头痛、喷射状呕吐、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流脑有以下并发症:脑及其周围组织因炎症或粘连可引起第Ⅱ、Ⅲ、Ⅶ及Ⅷ对颅神经损害、肢体运动障碍,失语、大脑功能不全、癫痫等。脑室间孔或蛛网膜下腔粘连可发生脑积水,后者又导致智能障碍、癫痫等。经脑膜间的桥静脉发生栓塞性静脉炎后可形成硬膜下积水,多见于1-2岁的幼儿。当及时和适当的治疗效果不满意,恢复期出现抽搐,喷射性呕吐,特别伴有定位体征,颅内压持续升高,以及发热等即应想到硬膜下积水的可能。化脓性迁延性病变有结合膜炎、全眼炎、中耳炎、关节炎、肺炎、脓胸、心内膜炎、心包炎、睾丸炎等. 流脑虽来势凶猛,发病急剧,但只要掌握发病规律,采取综合措施是可以预防的,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脑膜炎双球菌具有怕热、怕冷、厌氧的弱点,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练习题★

医院感染相关法律知识习题 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由哪次会议首次通过() A.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B.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C.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D.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 2.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是() A.1989年2月21日 B. 2004年12月1日 C.1989年3月21日 D. 2004年8月28日 3.国家对传染病实施以什么为主的方针( ) A.治疗 B.控制 C.预防 D.以上都是 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经管的传染病可分() A.甲类、乙类 B. 甲类、乙类、丙类 C.A类、 B类 D. A类、 B类、C类 5.艾滋病属于哪类传染病() A. 甲类、 B. 乙类、 C.丙类 D.以上都不是 6.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哪类传染病() A. 甲类、 B. 乙类、 C.丙类 D.以上都不是 7.流行性感冒属于哪类传染病() A. 甲类、 B. 乙类、 C.丙类 D.以上都不是 8.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A.鼠疫、霍乱 B.艾滋病、炭疽 C.肺结核、麻风病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性腮腺炎 9.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C.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 D.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10.疫区是指() A.发生传染病的那个村子 B. 发生传染病的那个医院 C.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撒时所能波及的地区 D.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已经传染到的地区 11.病源携带者是指() A.接触病原体的人 B.接触传染病患者的人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普洱茶的100个热点问题解答,看完终于明白了!(三)

普洱茶的100个热点问题解答,看完终于明白了!(三) 70.如何品出新鲜普洱茶的新鲜?答:1、从香气辨别 普洱熟茶因为是经过渥堆,所以会产生一股熟味。一般只有10年陈期以内的干仓熟茶(依传统说法,未曾霉变过的茶品为干仓茶),可以从型茶表面闻出一股熟茶味。约在10年至20年左右,那股表面熟茶味已经消失,则可从茶汤中感觉出熟味香。沉香是由熟味,经过长期干仓陈化而转变过来的最好的熟茶茶香。熟味和沉香是最直接而有效分辨生茶和熟茶的方法之一。 2、从汤色辨别 干仓的普洱生茶茶汤是栗红色,接近重火乌龙茶汤色,即使是陈年的生茶,比如已经有八九十年历史的龙马牌同庆老号普洱茶,它的茶汤颜色只略比五十年的红印普洱圆茶的茶汤深一些。而熟茶的茶汤颜色是暗栗色,甚至接近黑色。所以在现代的茶种分类中,将普洱茶列为黑茶类,是与普洱熟茶的汤色有关的。 3、从叶底辨别 干仓的普洱生茶叶底呈栗色至深栗色,叶条质地饱满柔软,充满新鲜感。普洱熟茶的叶底多半呈现暗栗或黑色,叶条质地干瘦老硬。有些熟茶若渥堆时间不长,发酵程度不重,叶底也会非常接近生茶叶底。反之,也有些生茶在制作程序中,

譬如茶菁揉捻后,无法立即干燥,延误了较长时间,叶底也会呈现深褐色,汤色也会比较浓而暗,跟只是轻度发酵渥堆过的熟茶是一样的。 71.湿仓普洱茶有哪些特点?答:将新加工的普洱茶放入相对湿度在80%以下的仓库里,让其缓慢自然陈化,产生“陈香”品质,这种茶叶习惯称之为“干仓普洱茶”。“湿仓普洱茶”是将干的紧压青茶成品放入潮湿环境(在仓库内采取加水的方法使其相对湿度大于80%),有的也将人工发酵的普洱茶放进湿仓处理,让其快速转化。或将晒青毛茶通过“湿仓”处理后再行压制。通过湿仓处理,有较明显的“湿仓味”,茶色显旧像,有部分茶叶外包装还作了和过去相象的仿真印刷。过分加湿,就会出现茶叶严重霉变,有的甚至滋味变淡,失去了茶叶原始的香活浓厚。“湿仓茶”与人们品茗、健康、保健、生态、有机的追求和要求都是背道而驰的。72.如何鉴别“湿仓茶”?答:干仓陈年普洱茶以汤亮、醇和、温润、香高、甘甜、纯正称奇。而“湿仓”普洱茶除汤色变深外,茶汤滋味粗杂不醇,有强烈的漂浮感,缺乏沉着感。严重霉变的“湿仓”普洱茶大多气味霉浊,失去茶叶应有的光泽,给人以欠纯正、不自然的感觉。霉变过的“湿仓”茶的香气与干仓普洱茶差异较大,难以混同。对于欲鉴别“湿仓”普洱茶品质的人来说,只需按照科学冲泡的基本原则:选择较多的投茶量、较高的水温、较长的浸泡时间,采用重复冲泡审评法,观其色、闻

新发传染病的处理与控制

新发传染病的处理与控制 一、新发传染病的威胁是今后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 1、定义: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朊毒体,螺旋体等)和寄生虫(原虫或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感染性疾病其中有传染性的才称为传染病新发现感染性疾病是由新种或新型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中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新发现的传染病. 新发传染病:在一国家或地区新出现并识别的或不明原因的传染性疾病. 2、近十余年全球新发传染病威胁 最近十余年来,全球范围内几乎年年都有新发传染病的流行,严重冲击了发生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安全。美国汉滩病毒肺综合征(1993)、印度鼠疫(1994)、扎伊尔埃博拉出血热(1995)、英国人类疯牛病(1996)、中国香港禽流感(1997)、马来西亚、新加坡尼巴病毒性脑炎(1998)、俄罗斯、美国西尼罗病毒性脑炎(1999)、肯尼亚、沙特、也门烈谷热(2000)、乌干达埃博拉出血热(2000)、美国炭疽病(2001)英国口蹄疫(2001)、中国等非典(2003)、中国、越南等禽流感(2004)。 3如欧洲疯牛病暴发持续7个月,杀死了1000万头动物,直接经济损失40亿美元,旅游损失达75亿美元。美国每年的食源性疾病约有7600万病例发生,5000多人死亡。我国的SARWS流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 中国新发传染病的现状陆续报道了一些新发传染病 如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新发传染病,但没有病原学的证据. 一部分新发传染病在中国还没有开展检测.。 4、新发传染病的特点 不确定性,道会在何时何地发生何种新发传染病,无法准备。在疫情发生初期,不能充分认识,大众得不到有效的宣传和教育, 恐慌心理严重, 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对医务人员容易造成直接伤害。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在所有的新发传染病中,75%为动物源性的新的病原性微生物带来的传染是世界性的,而非局部的独立的事件。 5、新传染病不断涌现的生物学因素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与微生物的可受性与选择性有关 由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在不断地变化,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任何物种,为了自己种族的延续,也将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1.5种新的微生物出现。对人类来说,有的微生物已经引发了人类新的疾病,如艾滋病、埃博拉、禽流感等。 6、新传染病发生及传播的社会因素人类乱捕乱杀野生动物. 新开农田. 便捷的交通有利于传染病播散. 世界的都市化. 气候的变暖. 再造森林. 人类的变化人类本身及周围环境的改变:如生活方式,工作压力,居住环境,饮食,意识等. 自然状况改变:环境,流动,密度增高,暴露机会增多等. 新的危害增强城市拥挤环境污染难以控制的城区扩大-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环境不良。 二、新发传染病爆发流行的处理与控制 (一)传染病爆发疫情调查处理原则

传染病防控宣传资料.doc

小学生春季传染病预防常识宣传资料春季万物复苏,同时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如流感、禽流感、流行性脑炎、腮腺炎、麻疹、水痘等呼吸系统传染病,这些传染病容易在人群密集、人员流动性大、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发生,因此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十分重要,希望每位学生都要参加到春季防病工作当中来。 1、开窗:每天开窗通风一小时。 2、流水洗手:严把病从口入,手为先的关口 3、锻炼:春天阳光中的紫外线是最好的杀菌武器,所以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每天保证活动一小时,但是饭前饭后不做剧烈活动。 4、除陋:不随地吐痰、不对着人咳嗽或打喷嚏。 5、休息:按时睡,按时起,每天应睡足10小时,夏季保证1小时午休,睡前不要吃得太饱,喝得太多,玩得太累,平时保持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 6、保护:在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要做好自我保护。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7、用眼卫生:一双眼睛一对宝,从小就要保护好。读写坚持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胸离桌沿一拳。走路、躺着、乘车、过强过亮灯光下切莫把书看长时间读写害处多,作业字小眼疲劳。 8、卫生打扫习惯:坚持两清扫:早读前打扫清洁区,下午放学后打扫教室。两清拣:中午、下午放学后拣拾清洁区纸屑杂物,先洒水后扫地。教室经常开窗换气,每天不少于三次洒水。 饮食卫生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一些不卫生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但很多人对此尚未重视起来,这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注意: 1、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2、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3、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4、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5、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 6、不喝生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普洱茶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学功效

普洱茶化学成分及其保健价值 许嘉莹广东药学院药物制剂09(2)班 摘要:普洱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品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但有关普洱茶的 研究还刚刚起步。本文从其化学成分和功效方面总述了普洱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茶健康、普洱茶、抗氧化、茶多酚等 云南省处于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境内不仅拥有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而且形成了许多独具地域特色的茶叶产品,普洱茶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1.普洱茶的化学成分 1.1普洱熟茶中的水浸出物 茶叶中水浸出物是指能被热水浸泡出的物质,主要包括水溶性糖、水溶性茶多酚及其氧化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水化果胶等,是茶汤的主要成味物质。 1.2普洱熟茶中的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叶中三十多种酚类物质的总称,主要由儿茶素、黄酮类物质、花青素和酚酸四大类物质组成,是茶叶中的重要活性物质,其在茶汤滋味中呈现苦涩味。 儿茶素是茶多酚的主体,其含量占茶多酚总量的70%~80%。 没食子酸,即3,4,5-三羟基苯甲酸,又称五倍子酸,化学名3,4,5-三羟基苯甲酸。没食子酸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并有抗菌、抗炎、抗肿瘤、抗突变等生理活性。没食子酸在普洱熟茶中的含量较高,在1%~2%之间,是普洱熟茶的一个特征性、具生理活性的简单酚类化合物。。 1.3普洱熟茶中的氨基酸 氨基酸是茶叶中具有氨基和羧基的有机化合物,是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茶叶中的氨基酸不仅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也是活性肽酶和其他一些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1.4普洱熟茶中的咖啡碱 咖啡碱是茶叶中主要的嘌呤碱,学名2,6—二氧1,3,7—三甲基嘌呤,化学式 为C5H(CH3)3O2N4,成茶中咖啡碱含量随品质级别的降低而减少,咖啡碱可作为茶叶品质的理化审评的标准成分之一。 2.普洱茶功效 2.1减肥、降血脂

2020智慧树,知到《神奇的普洱茶》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神奇的普洱茶》章节 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神奇的普洱茶》章节测试答案 见面课:如何品鉴普洱茶 1、问题:大叶种叶面积(长X宽X0.7)一般为() 选项: A: >50cm2 B:28cm2~50cm2 C: 14cm2~28cm2 D:14cm2< 答案: 【28cm2~50cm2】 2、问题:普洱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茶为原料 选项: A:蒸青 B:炒青 C:晒青 D:烘青 答案: 【晒青】 3、问题:云南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4、问题:普洱熟茶的外形色泽() 选项: A:黄绿 B:褐绿 C:红褐 D:金黄 答案: 【红褐】 5、问题:在贵州生产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可以称为普洱茶()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见面课:普洱茶养生功效知多少 1、问题:普洱茶不具备()功能 选项: A:消毒利尿 B:提神醒脑 C:止咳化痰 D:养身益寿 答案: 【止咳化痰】

2、问题:普洱茶中含有()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 选项: A:蛋白质 B:维生素 C:矿物质 D:碳水化合物 答案: 【蛋白质; 维生素; 矿物质; 碳水化合物】 3、问题:长期饮用普洱茶会引起钙流失()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4、问题:长期饮用浓茶可以起到护胃养胃的功效()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5、问题:茶多酚具有()功能? 选项:

A:抗氧 B:抗氧化 C:抑菌 D:减肥 答案: 【抗氧; 抗氧化; 抑菌; 减肥】 见面课:普洱茶的冲泡 1、问题:以下哪个不属于茶道六君子() 选项: A:茶则 B:茶碗 C:茶针 D:茶夹 答案: 【茶碗】 2、问题:公道杯又称为() 选项: A:茶杯 B:茶壶 C:茶海 D:杯洗

新发现的传染病现状分析及应急对策

新发现的传染病现状分析及应急对策 字数:2003 来源:中国保健2010年6期 【中图分类号】R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6 - 29 - 01 【关键词】新发生传染病;流行;对策 新发生传染病(Emerging lnfectious Diseases,EID)是指由新种或新型病原微生物引发的传染病。由于人类对新发传染病缺乏认识,还没有掌握其防治方法,又无天然免疫力,对人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同时给社会经济带来极大损失。EID是当前有关感染性疾病研究的热门课题,在国际上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1]。 1 新发传染病概况 近年来发现30多种新的传染病,大多数属人畜共患病。新发传染病的致病微生物包括:细菌性疾病,如军团病、莱姆病、埃希大肠杆菌O157:H7引起的食源性和水源性感染,创伤弧菌、霍乱弧菌O139等;病毒有埃博拉病毒、汉坦病毒、HIV、H5N1,和H9N2型禽流感病毒、SARS病毒等;寄生虫有小隐孢子虫、卡晏环孢子球虫、脑胞内原虫、巴贝西虫新种感染等;真菌包括各种霉菌等。 2 影响新传染病出现的因素 2.1 微生物的进化与变异新病毒可能来自人类病毒的变异株或动物病毒。动物病毒性传染病常是人类新病毒传染病重要的和潜在的来源,如委内瑞拉出血热、埃博拉出血热和艾滋病等。新近发现野生动物花面狸(果子狸)的冠状病毒基因与SARS病毒基因同源性达99%以上[2]。所以专家提醒人类应尽量避免不要与野生动物接触,尤其是啮齿类、灵长类和禽类动物,因为这些动物病毒与其宿主相互适应而共存,致病性很低或不致病,而一旦条件成熟,这些病毒可能“跃迁”到人体,对人类造成很强的致病性,有时是致死性的,如黄热病、埃博拉出血热、艾滋病等。 2.2 国际贸易和旅游的发展近年来,国际交往和旅游业迅速发展,人们通过 交通工具、人员交往和商品交换使传染病的病原体及其媒介扩散到世界各地,导致疾病的传播。例如艾滋病的病原体,存在于非洲中部猴类中,传给人体后,由于农村扩散到城市,迅速传播至全世界。

传染病防控宣传方案

通信堡小学 冬季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冬季来临,人员聚集,气温变化大,这些因素增加了甲型H1N1流感、季节性流感、麻疹、流脑等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机会。为进一步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切实做好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的宣传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组长:姚志高 副组长:王鲲德 组员:王秀珍李桂芳李有智焦玉栋李柏年 王吉鹏王泽虎赵玉玺 二、宣传原则 坚持“突出重点、积极应对、依靠科学、宣传先行”的原则,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掌握舆论主动权,加大宣传力度、宣传频次、宣传覆盖面,积极引导学生主动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 三、宣传目标 针对冬季节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的发展趋势、发病特点,突出重点部位和重点人群,采取多种

有效宣传教育手段和方法,广泛开展卫生宣传、健康传播和行为干预,使广大学生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的的危害,掌握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主动预防、科学预防、有效预防。 四、宣传要点 (一)搞好个人卫生 1、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洗手,并要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2、注意日常礼节。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洗手,并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3、倡导公众保持健康行为。如充足睡眠、合理营养、锻炼身体等。 4、大搞爱国卫生运动,保持校园、家庭、教室等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 (二)减少人群接触机会 冬季多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播途径以近距离呼吸道传播为主,人群密集聚集和直接接触是传播的重要途径,减少人群接触机会的措施,取消或推迟大型集会等是控制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有效措施。在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尽量减少或推迟一切不必要的大型集会。必须举行的大型集会,尽可能在室外举行;室内举行时,保持良好

解读(新)传染病防治法修订案

解读新《传染病防治法》 8月28日,经反复修改完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传染病防治法修订案。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文字篇幅为现行法律的两倍、法律条文由现行法律的41条增加到80条。 将非典列入法定传染病病种 现行传染病防治法将35种传染病列为法定传染病,并分为甲、乙、丙三类。修订案将原来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艾滋病改为按照一般乙类传染病管理,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列入乙类传染病,并规定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炭疽中的肺炭疽,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本法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经过调整,列入修订案的法定传染病共37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将预防的关口前移 传染病预防制度是建立完善的传染病防治体系的关键和基础。修订案针对目前我国传染病预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从以下方面对传染病预防制度作了完善:国家建立传染病监测预警制度,将预防措施向传染病发生前延伸,突出全民卫生习惯的培养,群众性卫生活动的经常化以及加强预防接种等措施;通过及时发现影响传染

病发生、流行的因素,对传染病流行趋势进行预测、预警;强化对早期发现的散发传染病病例的控制、救治。 定期公布疫情信息 为了解决实践中疫情报告不及时、传染病防治专业人员获取信息不畅通、掌握疫情信息的有关主管部门和单位沟通不够等问题,修订案对现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和公布制度作了完善,并新设立传染病疫情信息通报制度。规定:传染病疫情报告遵循属地原则,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主动收集疫情信息,对主动收集到的疫情信息和接到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报告的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及时进行分析、调查、核实;增加政府各部门、各有关机构之间疫情通报制度;规范传染病疫情公布制度,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全国和本行政区域的疫情信息。 传染病发生时可采取非常措施 疫情控制措施是本法修订过程中各方面关注的重点。为了进一步界定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传染病控制中的职责,规范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采取控制措施的行为,修订案分别不同情况,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采取的传染病控制措施作了规定。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及时采取医学观察、强制隔离治疗、医学干预等措施。同时,具体规定了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生疫情的当地政府的职责。

最新传染病类试题i

2020年度传染病预防知识试题 传染病试题库 一、选择题 1.伤寒沙门菌主要的致病因素是 A、外毒素 B、伤寒内毒素 C、细菌的侵袭力 D、H抗原 E、肠毒素 答案:135、B 2.伤寒第1次菌血症相当于临床过程的哪一期 A、潜伏期 B、初期 C、缓建期 D、极期 E、恢复期 答案:138、A 3.已确诊流行性出血热的病人,突然出现右侧腹部剧痛,并有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明显。原因最可能是 A、肠出血 B、胆囊炎 C、阑尾炎 D、肾破裂 E、腹膜炎 答案:1、D 4.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 A、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B、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 C、初期、极期、恢复期 D、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 E、早期、中期、晚期 答案:127、A 5.7岁男患儿,因急性腹泻2小时入院,2小时前开始腹泻10余次,先为黄色水样便,后

转为米泔水样,无腹痛及里急后重。查体:血压70/60mmHg,脉搏120次/min,大便检查:镜检(-),悬滴时有穿梭运动的弧菌,大便直接涂片染色见鱼群状排列弧菌。最可能的诊断为 A、中毒性菌痢 B、急性细菌性痢疾 C、霍乱 D、肠阿米巴痢疾 E、急性胃炎 答案:20、C 6.女,15岁。持续发热2周,入院经血培养、肥达检测确诊为“伤寒”,经氧氟沙星治疗10天,体温降至正常,入院后第12天,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出冷汗。体查:腹部压痛及反跳痛,肝浊音界消失。血常规:WBC3、6×10↑9/L,N0、85,腹部X线摄片示膈下游离气体,考虑并发“胃肠穿孔”。最可能的部位是 A、胃、十二指肠 B、空肠末端 C、回肠末端 D、横结肠 E、升结肠 答案:32、C B1型题 1~2题 A、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 B、非核苷类抑制剂 C、蛋白酶抑制剂 D、免疫调节剂 E、β-内酰胺酶抑制剂 7.霍乱的并发症主要有 A、急性肝衰竭 B、心力衰竭 C、消化道出血 D、急性肾衰竭 E、呼吸衰竭 答案:116、D 8.女,29、岁,2003年4月10就诊,持续发热1周,伴乏力,全身肌肉酸痛,近2天出现咳嗽、咳少量血丝痰,气促,曾在卫生所肌内注射青霉素3天后病情无改善。发病前2周内到过广东佛山出差。查:T39、1℃,P120次/min,R30次/min,BP90/60mmHg,

传染病防治宣传资料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 怎样预防传染病 要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关键在于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形成的传播链。为此,要切实做到: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病能力。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3、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 4、搞好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蚊、蝇、鼠、蟑螂等害虫。 5、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6、传染病人接触过的用品及居室均严格消毒。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宣传资料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学校这种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猩红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 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新病种。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冬春季寒冷,学生在外边活动减少,多集中在教室内,这更增加了传染机会。为了御寒,习惯把门窗关得很严,室内外的空气很难交换,空气相对静止的室内,带有病菌、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学生在教室时间长,空气不新鲜,自然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另外,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这也是容易得病的一个原因。 1、流脑的预防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多在春季流行。 该病的一般表现症状是: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流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型和暴发型。暴发型起病急骤,常在24小时内出现严重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因此,在流脑高发期,若出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者突发高热、身上有出血点、头痛、喷射状呕吐、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流脑有以下并发症:脑及其周围组织因炎症或粘连可引起第Ⅱ、Ⅲ、Ⅶ及Ⅷ对颅神经损害、肢体运动障碍,失语、大脑功能不全、癫痫等。脑室间孔或蛛网膜下腔粘连可发生脑积水,后者又导致智能障碍、癫痫等。经脑膜间的桥静脉发生栓塞性静脉炎后可形成硬膜下积水,多见于1-2岁的幼儿。当及时和适当的治疗效果不满意,恢复期出现抽搐,喷射性呕吐,特别伴有定位体征,颅内压持续升高,以及发热等即应想到硬膜下积水的可能。化脓性迁延性病变有结合膜炎、全眼炎、中耳炎、关节炎、肺炎、脓胸、心内膜炎、心包炎、睾丸炎等. 流脑虽来势凶猛,发病急剧,但只要掌握发病规律,采取综合措施是可以预防的,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脑膜炎双球菌具有怕热、怕冷、厌氧的弱点,因此要经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居室内的温度要在18℃-20℃,湿度在50%—60%最为合适,每天开窗3—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每天用湿布擦桌子和地面,使室内空气新鲜而湿润。让孩子多增加户外活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最为适宜,以提高小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在流脑好发季节,室内还可用食醋、艾叶等熏蒸消毒,杀灭病菌。 2.保护易感人群,提高免疫能力。注意在流行期内,与流脑病例密切接触的人员均应接种疫苗。目前我国市场上供应的A+C群双价多糖疫苗,能有效诱导出抗体,免疫年龄在两岁以上的人群,次年不需要加强,3-5年后需加强接种。 3.及时发现病人,早期隔离、治疗。在流脑流行季节,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咽喉痛等症状的病人,应提高警惕。若病人出现高烧不退、剧烈头痛、喷射呕吐等,应立即送医院检查,确诊者应隔离治疗。病人污染的环境、用品等要严格消毒,以防扩散。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 1、我国传染病法是从哪年开始实施,又是哪年重新修订:( D ) A、1998年,2003年 B、1989年,2003年 C、1998年,2004年 D、1989年,2004年 2、新修订的传染病法规定的传染病增加了哪些疾病:( C )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水痘 3、在新修订的传染病法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属于下列哪一类:( B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不属于传染病法中的法定传染病 4、在新修订的传染病法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下列哪一类:( B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不属于传染病法中的法定传染病 5、下列哪一组传染病,以前属于丙类传染病,现在修订为乙类:( C ) A、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B、黑热病、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 C、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 D、肺结核、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6、下列哪一组传染病,以前属于乙类传染病,现在修订为丙类:( A ) A、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B、黑热病、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 C、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 D、肺结核、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7、下列哪一组乙类传染病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 )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B、狂犬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

D、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8、甲类传染病是指:( A ) A、鼠疫、霍乱 B、猩红热、淋病 C、艾滋病、鼠疫 D、霍乱、登革热 9.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按照专业分工承担( B )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A.地方范围 B.责任范围 C.指定范围 D.全国范围 10、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的政策是:( B ) A、根据当地情况,实行部分免费 B、全部免费 C、全部收费 D、家庭生活困难者免费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 D ) A、两类,39种 B、三类,35种 C、三类,37种 D、三类,39种 12、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下列哪项:( C ) A、任何工作 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 C、易使该病传染扩散的工作 D、饮食和托儿工作 13、谁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A ) A、任何单位和个人 B、护士 C、医生 D、防疫人员

最新传染病的分类

传染病的分类 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监督、监测、管理措施,参照国际上统一分类标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37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 甲类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限,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 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这四种传染病虽被纳入乙类,但可直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乙类二十六种传染病 破麻布,百钩悬;(破伤风、麻疹、布鲁氏菌病、百日咳、钩端螺旋体) 飞禽集合吸脑肝。(非典、禽流感、流脑脊髓膜炎、结核、血吸虫、乙脑、乙肝) 灰犬热,红梅寒,(脊髓灰质炎、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猩红热、梅毒、伤寒、副伤寒) 白米登临艾滋坛。(白喉、阿米巴痢疾和细菌性痢疾、登革热、淋病、AIDS、炭疽) 丙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已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传染病防治法》还规定,国务院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分别依权限决定传染病病种的增加或者减少。 发现传染病应当采取的措施及提供的服务 医疗机构发现传染病时应当采取哪些措施?(1)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医疗机构发现传染病时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传染病预防宣传资料

传染病预防宣传资料 导语: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身体健康,就需要多关注和了解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从而增强和提高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远离呼吸道传染病。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吧! 春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学校人员密集、集中,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给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一、人类的传染病,种类很多,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四大类,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侵入呼吸道粘膜以后所引起的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白喉、百日咳、猩红热、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这些病大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病人和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呼吸道粘膜和肺,主要通

过飞沫、空气传播。不随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以及戴口罩等,可以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消化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侵入消化道粘膜以后所引起的传染病,包括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脊髓灰质炎、蛔虫病和蛲虫病等。这些病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病人和带菌的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主要是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的。因此,不喝生水,不生吃未经洗净的蔬菜、瓜、果,大力消灭苍蝇,饭前便后洗手等,可以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发生。 血液传染病是指以节肢动物(如蚊、虱、蚤、蜱等)为媒介所引起的传染病,因而又叫虫媒传染病,包括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丝虫病和出血热等。病人和带菌的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血液和淋巴,主要是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传播的。消灭蚊、虱等吸血的节肢动物,可以预防血液传染病的发生。 体表传染病是指由于直接或间接与患病的人、动物接触,或者与含有病原体的土壤、水接触,病原体经过皮肤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因而又叫接触传染病,包括狂犬病、炭疽、破伤风、血吸虫病、沙眼、疥疮和癣等。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皮肤和体表粘膜,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的。隔离病人,搞好个人卫生,不与带有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等接触,可以预防体表传染病的发生。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资料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资料 一.概况: 传染病防治法,于1989年2月21日由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04年8月28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 二,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 三,该法共九章十八条。包括总则,传染病预防,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疫情控制,医疗救治,监督管理,保障措施,法律责任和附则。首先讲下修法背景及历程: 1,2003年元月到同年8月16日止,我国内地24个省市区,266个县市区发生非典疫情,累计报告临床诊断病历5327例(其中医护人员1002例)死亡349例。 2,旧法实施十几年来,随着济济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不断进步,对一些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公民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传染病防治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一是陆续发现新传染病的同时,一些过去已基本控制了的传染病又卷土重来,人民面临新老传染病的双重威胁。二是国家对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监测,预警能力较弱,疫情信息报告,通报渠道不畅。三是医疗机构对传染病人的救治能力。医院内交叉感染控制能力减弱。四是传染病暴发流行时采取紧急控制措施的制度不够完善。五是疾病预防控制的财

政保障不足,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新法的特点: 1,突出对传染病的预防和预警。设定了传染出测,预,能力,加强,防止,扩散。以预防为主:早预防,早发现,早预警,早准备。一是规定新闻媒体无偿开展传染病防治和公共教育宣传。 2,是国家免疫规划项目内儿童接种实行免费,对急救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技术储备,新法对此做了明确规定。 (二)疫情报告,信息渠道多样化。 (三)进一步完善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控制措施。 (四)建立和完善医疗救治制度。 (五)加强传染病防治的保障制度建设。 (六)体现“以人为本”,做到保护公民个人权利与维护社会共同利益相平衡。一是隐私权,人格权,生活权,工资报酬权及物权受保护。二是有与传染病防治有关的法律救济权受保护。三是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医疗救助,减免医疗费用的措施。四是对传染病防治有关人员的卫生防护,医疗保健及适当津贴的措施。 传染病法的总则分九个大的方面: 一,立法的目的,主要是预防,控制,消除。 二,传染病的防治方针和原则。主要是以预防为主。

漫话普洱茶

漫话普洱茶 唐黎标 (杭州市下城区东新路696号,浙江杭州310004) 普洱茶是云南独有大叶种茶树所产的茶叶。普洱茶是中国名茶中最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的茶类,其饮用方法异常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清饮指不加任何辅料来冲泡,多见于汉族;混饮是指于茶中随意添加自己喜欢的辅料,多见于少数民族,如藏族的酥油茶。随着养生保健意识的深入,现代人也常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枸杞、西洋参等养生茶材。耐泡也是普洱茶的一个特性,用盖碗或紫砂壶冲泡陈年普洱茶,可泡20余水,其味不减,其色仍艳。普洱茶在产地、品种、品质、制作工艺、形状包装、饮用上皆独具特点。普洱茶产于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的茶山或野生茶林中。该地具有终年湿润、云雾弥漫、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无污染的特点,所产茶叶是纯天然的有机茶。野生普洱茶树数百年历史者多如牛毛,且与樟脑树、枣树等混生,因此所产茶叶冲泡之后会有独特的樟香和枣香等香气,品质特优。 1普洱茶的发展史 云南是世界茶树发源地,全国乃至全世界各种各样茶叶的根源大多在云南的普洱茶产区。普洱茶[2]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元朝时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从此名震国内外,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三国时期“武侯遗种”,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农历七月二十三日打开了普洱茶话史。“茶山有茶王树,较五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檀萃《滇海虞衡志》)。武侯就是诸葛亮·孔明先生,相传他在公元二二五年,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勐海县的南糯山。然而当地兄弟民族之一的基诺族,深信武侯植茶树为事实,并世代相传,祀诸葛孔明先生为“茶祖”,每年加以祭拜。晋·傅巽《七海》载:“蒲桃、宛李、齐柿、燕栗、垣阳黄梨、巫山朱橘、南中茶子、西极石蜜。”这里列举的是一系列中外名优土产,南中即云南,茶子不是茶树种子,而是园形或块状的紧茶,说明云南茶在三国时期已很有名。唐朝咸丰三年(公元862年)樊绰出使云南。在他所著的《蛮书》卷七中有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 茶叶成为最重要的商品和送礼佳品,明谢肇制《滇略.卷三》载“土庶所用,皆普茶也。蒸之成团。”这是“普茶”一名首次见诸文字。清.檀萃《滇海虞衡志》推断:“普洱古属银生城,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到了清朝,普洱茶到达第一个鼎盛时期,顺治18年,藏胞派邓几墨勒根赉方物求于北胜(永胜)州互市茶马,10月开市,每年贸易茶5万担,普洱茶成了内地与藏胞友好交流的重要媒介,并成为藏胞心目中不可替代的生活必需品。清朝时普洱茶脱胎换骨,变为枝头凤凰,不但广受海内外人们喜爱,更成为倍受宫廷宠爱的贡茶,为最光彩而鼎盛的时期。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列强侵占瓜分,国势衰微,印锡茶叶兴起,占领国际市场,国内政治腐败,苛捐杂税盘剥,有“普洱产茶颇为民害”之说,茶农弃茶,另谋生计,清末普洱茶降为5万担,顺宁府太守琦嶙在凤山,现代寂寥。  贵州茶叶 2013,41(1):59~60 Guizhou Tea  [收稿日期] 2013-0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