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讲【活动课】四年级第三讲我的火眼金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第三讲:我的火眼金睛
穆月华
设计理念: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学生习作必须回归生活。“找硬币“类似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事,学生亲身体验,自主感受后很易于捕捉到写作材料,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习作兴趣。
2、学生亲历整个“找硬币的”活动的过程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创造性地展开话题,在叙事中真实、具体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在体验中,进一步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并学会由点到面的观察描写,写出人物内心感受、心理变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
2、描绘活动过程做到详略得当,写出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及心理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1、学会细致观察,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揣测人物心理。抓住重点描写。
2、详略得当,抓住重点描述精彩片段。
教具准备:若干硬币
教学过程:
(一)故事唤起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引发寻找的欲望。
1、讲述教师自己寻找某样东西的经历(一次在办公室寻找手表的暗扣螺丝。)主要讲述自己怎么找的,找时的心理。
2、引发学生说说自己曾经寻找过什么东西,当时什么心理。
(二)“找硬币”活动启动。
1、师:同学们想不想也有一次这样的经历?
生:想
师:说理由吗?
师:现在满足大家的愿望。看谁有一双火眼金睛,第一个找到。老师晃动兜里的硬币,让学生猜,取出三枚不同的硬币让学生观察。试着说说老师要用它来干什么?
引入开心辞海:开心体验一。
2、师:课前已经安排好三个学生先后分别把硬币藏在自己认为很隐蔽的地方,老师最后也藏了一枚。所藏硬币的学生他们相互根本不知道对方藏在了哪里。
说说这次找东西该怎么找?[谈话激发起孩子们寻找的兴趣。]
师:你想先从哪里先找?为什么?找时还注意什么?
(生畅所欲言,师加以总结概括)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需要注意的几点已经初步掌握了,下面我们分小组,选组长,同学们按照分好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快速寻找。
[提示:评选最佳眼力小组,激发学生间的竞争意识,进一步激发兴趣。]
师:活动就要开始了,教室里有什么样的气氛呢?(开心辞海:开心体验二)
3、师:游戏马上开始你的心理?同学们有什么表现?(快乐A B C口头作文)
(三)走近教室,体验寻找。“找”“说”“写”同步(注意每找到一枚就暂停一次,分阶段说出来)
1 、引导观察,体验心理(教师自始至终要参与活动中,更要留心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体验)具体细节如下:
A、先布置要求:师你怎么找的?,注意体会你找时的你的心理,谁第一个找到的?你(他)怎么找到的?你听到有人找到时什么心理?观察第一个发现者的表情、动作;其次说一说你刚才的体验。围绕以上问题说;教师参与说观察所得。主要在全班同学开始寻找的情景;最后写下来把你体验到的观察到的写下来片段一(注重自己的心理描写,对其他人物的细致观察)
B、接着寻找,布置要求:你又是怎么找的?侧重引导观察教室内其他同学们都在怎样寻找?其他同上。继续观察第二个发现者脸上的神情、动作,增加揣摩他的心理;其次说一说你刚才的体验围绕以上问题说(这是对场面的观察写作指导,其次是渗透根据表情揣摩人物心理,学会对人物的细致刻画);教师参与表达,主要是对个别几个学生寻找时的动作描写;把刚才的体验观察所得写下来片段二。
C、第三枚寻找同上。侧重注意引导观察教室内某个某个同学们在怎样的寻找?抓人物的动作,及神情(引导由面到点的细节描写);教师仍参与表达,但主要是对典型人物的表情的描写,及对人物心理的揣摩;还是先说后写片段三。
D、最后一枚是教师藏的,你想怎样找到?又是怎样找的?观察找到的同学又是怎样的神情?(教师可故意藏在很显眼的地方,如可以在进行活动时就故意放在讲桌上的教科书里了,可惜粗心的学生们把书拿了两三次,愣是没发现。有意的渗透体验后的结果所得)教师说自己刚才的观察,注重从整体上,对学生察看自己教科书时的心理,及对察看学生的动作细节描写。目的引导学生对人物细节的刻画。片段四写下来。
2、看来,找硬币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给我们带来了欢笑,叹息、自豪……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在刚才找的过程中,哪一个情景令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说给你周围的同学听一听。片段五写下来。
[提示;互相诉说,让学生在分享中充实自己的素材,在交流中整理自己的思路,为下一步的写打下基础。]
3、游戏结束了,你有哪些感受?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四)快乐ABC,梳理素材,把握主题,尝试写作。
1、“找硬币”活动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有意思的话题,真是千言万语,意犹未尽。那么,假如我们要围绕“找硬币”活动写一篇文章,你会从哪个角度入手?
参考以下:
﹙1﹚做事粗心,吸取教训。
﹙2﹚做事要讲究方法,总结经验。不到最后不放弃,做事要善于动脑。
﹙3﹚小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
﹙4﹚学会了细心观察等写法
[提示: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展开话题,让每个学生抓住自己的独特感受有的可说,有的可写,有所收获。]
2、四人小组交流,确定自己的写作主题。
[提示:凌乱的素材反而让学生无所适从。对素材进行梳理,让学生把握主题,抓住重点,对素材进行取舍整理。] 围绕主题写具体是重点。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写作目的,分别给予指导.。如以上几个体验所得,教师要分别进行组材,选材的指导,让学生弄清哪些内容,突出我的主题目的,我该写具体,哪些内容不重要要略写,或是舍去不写。
以第二个为例,写作确定的目的是“做事粗心,吸取教训。”围绕这一主题所选择的选材:
﹙1﹚找之前,心理的描写。不妨侧重“我”的兴奋不已。
﹙2﹚找的过程中,开始“我”怎样找的?“抓”的动作,突出我的急切贪功。
﹙3﹚第一枚、第二枚找到后,再次取得胜利后胜利者的神情,看到大家的反应变化,以及我的更加迫切求币的心理。
﹙4﹚第四枚硬币,居然在我的眼皮底下拱手被别人发现。
(五)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附例文:
找硬币
硬币,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可今天王老师却要让我们在教室里找到一枚一元的硬币,它被王老师事先放在了教室的某个地方。你想想,这么大的一个教室,那么小的硬币,怎么找呀?不过,王老师提醒我们:“硬币不在课桌上,也不在抽屉里。”这可大大缩小了搜索的范围哟!
第一轮搜索开始了,祝泽晖荣幸地当上了“小侦察兵”。他弓着背,向“红领巾角”走去,双眼注视着地面,寻找硬币的影子。来到“红领巾角”,他把小黑板移开,低着头,向地面扫视了一番,可是一无所获。祝泽晖不灰心,他直穿过道,来到教室后面左边的“卫生角”,把扫帚拿开,想看个究竟。同学们都挤向“卫生角”,看看有没有硬币。祝泽晖心想:硬币一定在这儿,要不然这里怎么会有那么多扫帚做遮掩物。可调皮的硬币就是不肯出来。唉!突然,祝泽晖发现后门的右边有个可疑物——拖把。这东西里面肯定有硬币,王老师肯定把这个不起眼的拖把盖在硬币上,而且把扫把放在墙角处,一定是想让大家不注意,我一定要把它揪出来。祝泽晖拿开拖把,使劲地晃了晃,又抖了抖,龙飞凤舞了几下,可硬币还是不愿意露出它那“高贵的面孔”。祝泽晖心急如焚,把老师的话抛在了脑后。他把课桌搬开,摸了摸抽屉,当然找不到了。就在这时,王老师大喊一声:“停”。祝泽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到头来还是两袖清风。他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勉强地笑了笑,摆摆手,好像在说:“不行啊,不行啊!”我想:这小小的硬币算得了什么,下次,我要让你们尝尝我的厉害,让你们刮目相看,哈哈!
“女侦察兵”——潘恬田上场了。她真是个浪费时间王,围着教室巡视了一圈,时间就用完了。至于结果嘛,那当然是可想而知了——没找到。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唉,两次都不成功,看来真是没希望了。”“万一被找到,你怎么说?”“一定在前门后面。”“……”
这次是机灵鬼——赵文杰当“侦察兵”。王老师还提醒道:“前两位同学都只找地面,没找……”赵文杰一下子明白了什么。他把风扇的开关盒摸了摸,没摸到,又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