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江陵县农作物现状普查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江陵县农作物现状普查与分析作者:宋峥喻艳李军伟
来源:《农业与技术》2020年第08期
摘要:本文分析了江陵县1956年、1981年、2014年的土地面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栽培面积、品种及产量等变化情况,发现江陵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呈减少趋势,地方品种基本被培育品种取代,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保持稳定,地方品种基本被培育品种取代。江陵县农业资源丰富,应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意识,使广大民众意识到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性,推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可持续发展;要加大特异种质资源的研究开发,为资源的利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江陵县;资源普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中图分类号:S641.3 ; ; ;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430038
江陵县,隶属湖北省荆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处江汉平原腹地、长江中游荆江北岸。全县版图呈马鞍形,东西距53.5km,南北距36.2km,面积1032km2。2010年末总人口40.5万人。1998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原江陵区在郝穴镇设立江陵县。
江陵位于扬子准地台江汉沉降区江汉盆地西南部的凹陷构造带。江陵地势平坦,属长江冲积平源和四湖滨湖平原并列地带。其地貌有洲滩平地、淤沙平地、中间平地、低湿平地4类。江陵县海拔高程在25.3~40m之间,相对高差14.7m。
江陵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光照适宜,雨水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特点。全年平均气温16~16.4℃,极端值最热39.2℃,最冷-19℃;无霜期246~262d。全年平均降雨量900~1100mm。
江陵县土壤包含水稻土和潮土2个土类,7个亚类,7个土属,75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适于种植多种作物。
江陵县有农作物及栽培物20余种,蔬菜80余种,水果13种,花类近80余种,林木88种,竹类13种,药材222种,其它500余种。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蚕豆、大豆、绿豆、棉花、油菜、花生、芝麻;主要优势树种有意杨、水杉、池杉;主要乡土树种有枫杨、苦楝、桑树、竹类;主要林果类树种有柑橘、葡萄、桃、梨;其中珍稀植物有资市镇百年银杏。
1 普查方法与内容
1.1 普查方法
2015年7月,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会议,启动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普查和调查工作,随后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和宣传发动。由乡镇农
技站询问、调查、摸底了解本乡镇种质资源情况,2015年10月开始,江陵县种质资源普查组进村入户开始普查,并填写1956年、1981年和2014年3个时段的“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基本情况普查表。
1.2 普查内容
按照1956年、1981年和2014年3个时间段进行信息统计调查。其中,1956年代表解放初期,1981年代表家庭联产承包初期,2014年代表农村土地流转时期。调查信息内容突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程度与利用,以及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环境等情况对农作物种质资源变化的影响。
2 普查结果与分析
2.1 土地面积变化情况
江陵县历次农作物资源考查,2014年统计的国土面积相对于1956年、1981年有所减少,从2475.95km2下降到1047.81km2。3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数据显示,耕地面积逐步减少,由1956年的1131.60km2到1981年的940.73km2再到2014年的683.07km2;林地面积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过程;湿地滩涂及水域面积则是一直呈下降的趋势(表1)。其可能原因是推行围湖造田、毁林开荒,造成耕地面积的大幅增加,水域、林地面积的大幅减少。
2.2 国家种质资源库已收集江陵县农作物资源
对国家种质资源库进行检索,已经保存的江陵县地方品种资源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主要种类信息如表2。大麦2份,大豆1份,油菜1份,芝麻10份,蓖麻4份,蚕豆4份,豌豆1份,棉花6份,桑2份,白菜2份,叶芥菜1份,黄瓜1份,茄子1份,菜豆1份,毛豆1份,扁豆2份。
2.3 粮食作物种植情况分析
根据普查结果表明(图1),江陵县1956年种植的粮食作物种类为水稻、小麦、大麦、豌豆、大豆、高粱、荞麦、绿豆和甘薯,总种植面积为1388.24km2,其中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为841.24km2,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60.60%,其次为大麦,面积为181.53km2,占比为13.08%。1981年该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种类为水稻、小麦、大麦、豌豆、大豆和高粱,總种植面积为1029.71km2,其中水稻种植面积达到745.07km2,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72.36%,小麦种植面积较1956年大幅度提高,达到209.64km2,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20.36%。2014
年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降低到491.47km2,主要粮食作物种类为水稻、小麦、大麦、豌豆、大豆、玉米和马铃薯,其中水稻种植面积较1981年大幅降低,为309.25km2,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62.92%。
对江陵县种植的粮食作物品种进行普查统计(表3),发现在1956年种植的粮食作物种类多为地方品种,只有少数的培育品种;到1981年种植的地方品种逐渐减少,培育品种逐渐增多;到2014年则基本上被培育品种所取代。
2.4 经济作物种植情况分析
通过全面普查表明(图2),1956年江陵县种植经济作物总面积为294.17km2,其中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油菜、芝麻、花生、红麻和黄麻,分别占比67.81%、7.32%、19.61%、
3.54%、0.77%和0.42%;1981年江陵县种植经济作物总面积为306.31km2,主要为棉花、油菜、芝麻、萝卜、蓖麻和黄麻,分别占总种植面积的58.72%、8.33%、11.05%、1.20%、
3.70%和16.32%;2014年江陵县种植经济作物面积为298.03km2,其中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油菜、芝麻、黄桃、葡萄和西瓜,分别占比20.22%、7
4.01%、1.62%、0.27%、0.36%和
3.52%。
通过对江陵县1956年、1981年和2014年种植的经济作物品种种类进行普查分析表明(表4),1956年种植的经济作物基本上为地方品种,极少数的种植了培育品种,但是种植面积都较少;到1981年种植培育品种和地方品种的数量各占50%,且培育品种的种植面积大幅度上升,很多都已经超过地方品种;到2014年种植地方品种的数量越來越少,基本上被培育品种所取代。
2.5 地方特色资源利用现状
湖北省地方品种的种植面积或数量日渐减少。以水稻为例,1956年,江陵县共种植有黄瓜早、七十早、一丘水、五十早和青粘等9个地方品种,种植面积达到800km2,然而到1981年和2014年普查时,已经没有种植地方水稻品种。
江陵县盛产黄桃,县域内三湖管理区所产三湖黄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三湖黄桃形态浑圆,肉质饱满厚实,软中带硬,果肉呈黄色,果肉、缝合线果顶处、近核处无红色或有极少量红色,具有特别的香味,甜多酸少,水分中等。每天吃2个可以起到通便、降血糖、血脂,抗自由基,祛除黑斑、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也能促进食欲,堪称保健水果、养生之桃。从1956—2014年,江陵县黄桃种植面积稳定,一直维持在0.8km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