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报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一八之后的新闻改革
政治态度转变
改变保守的政治态度,以前的言论 很少触及政治,还曾经为在无卅运动 后为反动宣传品《诚言》做广告。 九一八之后,转向积极抗日,要求 民主。指陈时弊、揭露黑暗的时评如 一枚枚重磅炸弹,炸得反动当局怒火 中烧。
政治态度转变
尤其对学潮真相的报道和评论, 公然为共产党讲话的时评一论再论 三论《剿匪与造匪》,以及对宋庆 龄《国民党不再是革命集团》宣言 的刊发都使当局无法容忍。 《自由谈》则成了以鲁迅、茅盾 为台柱的左联宣传阵地,匕首投枪 般的杂文使当局坐卧不宁。
管理结构图
董事会
总理处
印刷部
营业部
第三节 新记公司和大公报
大公报的创立与发展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以“大公” 命名的报纸有七家之多,但只有创 刊于天津的《大公报》至今仍在香 港出版,成为世界闻名的新闻品牌。 从1902年创刊算起,《大公报》至 今已走过108个春秋,是中国历史上 寿命最长的报纸。
九一八之后的新闻改革
改革的宗旨
代表“公正舆论”,起到推进社 会进步的作用。坚定地利用手中舆 论为国为民大声疾呼 。最终引起国 民党当局的嫉恨,1934年被暗杀。
九一八之后的新闻改革
事业方面进行改革
1932年11月底发表革新计划,宣 布将从十二个方面着手改革,其中 包括改进报纸编排,增设专刊专栏, 出版《申报月刊》,《申报年鉴》 等项措施。
? 影者:
? ? : 1911 年 ??月 ??日
? 介: 1911 年望平街,南首北望。? ? ? 路? 旁遍布? ? ,行人摩肩接踵, 成? 十分? ? 的一? ? 路。 望平街, 今山? 中路自福州路至南京? 路一段。 1865 年英租界工部局改名? 山? 路,但望平街之名仍沿用很久。晚清以? , 《中外 日? 》 、 《神州日? 》 《民? 》等? 多著名? ? 都座落于此,故有“? ? 街”之 ? 。
第一节 史量才和《申报》
申报的沿革和史量才 企业化大报的形成
“九一八”之后的新闻改
革
史量才 史量才
〈申报〉馆新楼
1918 年 10 月《申? 》? 入新? ? 影者: ? ? : 地? :? 口路山? 路
? 介:史量才接? 《申? 》后,在? 口路山? 路新建五? ? ? ? 。? ? 新式印 刷机,走? ? 企? 化道路。 《申? 》于 1918 年 10 月? 入新? ,? ? 新? 外貌。
汪氏父子的苦心经营
改进发行工作,扩大广告业务
首创分区派报法,缩短送报时间, 在上海的销量超过《申报》,设推 广科打开外地销路。
改进发行工作,扩大广告业务
广告发达。各式广告应有尽有, 刊载最多,也最为详尽,版面以 广告为转移,有“广告报”之称。 (申报的广告超过半数,仍不及 新闻报)
改进发行工作,扩大广告业务
汪氏父子的苦心经营
形成商界特色,迎合市民趣味
– 在与申报的竞争中,调整读者对
象,侧重经济新闻的报道,尽量 提供更多的商业信息。并于1921 年首开“经济新闻”版,聘请当 时经济学家徐沧水主持。
形成商界特色,迎合市民趣味
– 文字力求浅显通俗有趣,在新闻
报道上,注重社会新闻,为市民 提供娱乐的方便,开辟趣味副刊 《快活林》等栏目,连载张恨水 的长篇小说《啼笑因缘》,大受 欢迎。稍有媚俗,文化品位低下 的趋向。
重视物资储备,不断更新设备。 1914年,《新闻报》购进时速七 千份的波特式二层轮转印刷机一 台,为上 海各报首用轮转印刷机 的报馆。19 28年建成五层报馆大 楼。
汪氏父子的苦心经营
改善管理制度,优化内部环境。
完整而有效的五级管理机制,层层把 关,责任分明,因此汪去世后,报社工 作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汪伯奇为职工承 担医疗保险,股东职工参与分红,有效 吸引了从业人员。
三驾马车创辉煌
张季鸾主要忙于编辑言论工作,每
天上午10:00左右都到编辑部当班, 经常工作到第二天早晨两三点钟。 吴、张、胡以身作则,在职工中威 信很高,报纸办得很有朝气。到 1936年,新记公司积累资本已达50 万元。
三驾马车创辉煌
1937年抗战爆发,《大公报》以 民族大义为重,率先报道了国共两 党抗日战况,大量刊登抗日文章。 7月31日天津沦陷,《大公报》坚 持不在敌占区出版一张报纸,开始 辗转于上海、汉口、桂林、重庆、 香港等地。
第三节新记公司和大公报
《大公报》当时以“敢言公正”著 称,很快成为华北最大的报纸,日发行 量达5000份。 英敛之在第一号“大公报序”里, 即为大公报开宗明义:忘己之为大,无 私之为公。这为以后《大公报》的发展 定下了不畏强权、爱国为民的基调。 报头“大公报”三个字为严复所书。
第三节新记公司和大公报
《申报》的改革
2)做好发行和广告。特聘广告能 手张竹平主持经理部工作,创立 广告科,推广科。外地订户迅速 增加。
《申报》的改革
3)引进先进设备,发展报馆规 模,扩大报纸生产,具备了国内 第一流的物质条件,形成有竞争 力的规模经营,甚至开始构建自 己的媒介帝国。
企业化大报的形成
申报的第一次改革
民营报纸发展的历史背景
波澜起伏的群众运动,风云变幻
的政局变化和剑拔弩张的战争气 氛,刺激了人们对新闻的需要。
民营报纸发展的历史背景
报业自身发展的长期积累,已经
渐趋成熟,开始改进设备,改革 管理,走向职业化发展的道路。
望平街
望平街( 1911 年) 地? :今山? 中路自福州 路至南京? 路一段
? 介:汪? 溪( 1874-1924) 。初在上海南洋公? 任? ? 。1899 年受聘《新? ? 》 任? ? 理兼董事。提出“? 党? 偏” 、 “? ? 自主”? ? ? 宗旨,? ? ? 管理等 ? 行改革,使《新? ? 》成? ? 行量最大的? ? 之一。1949 年 5 月 27 日停刊。 ? ? 新? ? ? 理兼董事汪? 溪先生。
新闻报的发展
1893年丹福士创办于上海。 1899年转入美国人福开森手中,福开
森自命为出色的汉学家,时任南洋公 学监督,任用南洋公学的总务员汪汉 溪为经理。 汪汉溪病逝后,其子汪伯奇继任 日伪时期沦为汉奸报 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接收。
新闻报的发展
新闻报的办报方针
“经济自立,无党无偏” “对于言论主持公道,不为威胁,不 为利诱,广延人才,推广销数,报章内 容,力求丰富。” 经济自立放在首位,目的是创办大企 业;不偏不党保持报纸民营色彩,不得 罪任何一方政治势力,以保证报纸的生 存。 问题:报纸政治灵魂的丧失,抗战时期 沦为汉奸报。
大公报的创立与发展
英敛之创办大公报
《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1866—1926) 名华,英敛之思想倾向维新,在天津结 交了一批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为发表 政见,他们委托英敛之创办报纸。光绪 二十八年五月十二日(1902年6月17日), 《大公报》在天津诞生,英敛之一人兼 任经理、撰述、编辑诸务。
第二节 汪氏父子和新闻报
汪汉溪:
字龙标,安徽人(?)。早年毕业 于梅溪书院,曾应试考中秀才。后在 上海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任庶 务。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南洋 公学监院(校长)福开森购进《新闻 报》,即委任汪为总理。
汪汉溪
新? ? ? 理兼董事汪? 溪先生 ? 影者: ? ? : 19??年??月 ??日 地? :
事业方面进行改革
最引人注目的是申报流通图书 馆的创建和副刊《自由谈》的改 革。扩大了申报的社会影响。 这种为读者学习提供服务的作 法目的是扩大文化教育事业,唤 醒民众和提高民众文化素质。
事业方面进行改革
《自由谈》的改革
副刊《自由谈》原本长期为鸳鸯 蝴蝶派文人盘踞,1932年12月,黎 烈文主持自由谈之后,以鲁迅为代 表的左翼作家以此为阵地发表了大 量文章,带来了30年代杂文的繁荣, 带动了进步文化的发展。
三驾马车创辉煌
从此,一位银行家、一位企业家 和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开始精诚合 作,各自发挥所长, 搭起《大公报》 ―三驾马车”,创造了中国报业史的 一段辉煌。 新记公司三要素:吴鼎昌的资本, 胡政之的组织,张季鸾的文章。
三驾马车创辉煌
接办《大公报》之初,条件十分艰苦。 全报馆职工不过70人,大都兼任两三种 工作。 吴鼎昌白天在盐业银行工作,晚间到 报馆。他善于筹划,资金运营得当,使 《大公报》免去了经济上的后顾之忧。 胡政之每天清早七八点钟便到报馆, 着重了解发行和广告情况,督促采编人 员工作,另外还写作社评。
1922年开始筹建辅仁大学,1925年 辅仁大学开学后任首任校长,次年 因病逝世。 《大公报》1916年9月盘给了军阀 王郅隆,销量每况愈下,被迫于 1925年11月停刊。
三驾马车创辉煌
1926年,原《大公报》总编辑胡政 之准备东山再起。恰巧天津盐业银行总 经理吴鼎昌和原《中华新报》总编辑张 季鸾也打算办报,三位留日学生一拍即 合。吴鼎昌筹资五万元成立新记公司, 从王郅隆亲属手里买下《大公报》。 9月1日,新记《大公报》开始出刊, 吴鼎昌任社长,胡政之任经理兼副总编 辑,张季鸾任总编辑兼副经理。
史量才和申报的沿革
史量才:
史量才原名史家修,1880年 1月2日生于江苏江宁,父亲是个商 人。1905年与黄炎培等发起成立江 苏教育总会。 1908年兼任《时报》 主笔。
史量才
1912年接办《申报》,自任总经 理,由于经营得法,迅速成为当 时国内最大的报业资本家。“九 一八”事变后,主张团结抗日, 1934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三驾马车创辉煌
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大 公报》却为抗战宣传做出了杰出贡 献。 1941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 院将其评为最佳外国报纸并授予荣 誉奖章,这是中国新闻界首次获得 这一重要国际荣誉。
新记公司三要素
吴鼎昌(1884--1950),字达荃,笔名wenku.baidu.com溪。主要
兴趣是集中在从政上。吴认为一般报馆之所以 办不好,主要是因为资金不足,滥拉政治关系。 所以最初吴拿出5万元办报,不拉政治关系, 也不收外股。
《大公报》经常讥弹国政,并著论抨
击慈禧、袁世凯等。但因英敛之信奉 天主教,有教会庇护,清政府对其无 可奈何。 《大公报》举办过不少赈济灾民之 类公益活动。为宣传民众,英敛之还 亲自撰稿,用白话写文章,向民众灌 输科学知识,在当时堪称创举。
第三节新记公司和大公报
1912年英敛之脱离《大公报》退隐。
吴鼎昌
大公报之所以能够做到不偏不倚, 跟吴的这种认识有很大关系。因为 经济上独立,说话相对就自由。 1935年12月出任南京政府实业部 长,1950年8月病逝于香港。
第七章 民营报纸的发展 (1912-1949)
史量才和《申报》
汪氏父子和《新闻报》
新记公司和《大公报》
成舍我和《世界日报》 ―三张一赵”和《新民报》
民营报纸发展的历史背景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城市经
济的繁荣,人口的逐渐密集,为报 纸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广告客 户和基本读者群,报业成为有利可 图的事业。
– 聘请中国人担任主笔,适合中国人的
口味 – 通过降低成本打价格战争取订户,免 费为文人刊登诗词,拉拢高质量受众。 – 增设访员,形成自己的通讯网络。
企业化大报的形成
业务改革,重视言论,重视副刊,
在中国报业史上第一次把新闻、言 论、副刊和广告基本要素结合起來, 上下层都可读,注重重大政治新闻, 维护殖民利益。 积极创办经营其他文化事业。
史量才和申报的沿革
申报的沿革:
1872年创刊,由美查经营17年。1910 年转入席子佩手中。1912年史量才斥资 购入,励精图治,成为国内有影响的大 报。上海沦陷后,自动停刊。抗战胜利 后被国民党接收,1949年上海解放后停 刊。
企业化大报的形成
《申报》的改革
1)立足读者,保持新闻报道的权威地 位 不惜工本电报、电话传消息,广聘 通讯员,记者(黄远生邵飘萍的北京特 约通讯,世界各大城市聘通讯员)
汪仲韦
汪汉溪
经他长期努力,《新闻报》在销数上竟 超过《申报》,成为经济上最早独立的中 国报纸。他坚持不卷入政治旋涡,不在报 业以外经营他业的原则,把主要精力集中 在办报上,形成《新闻报》的一大特色, 使之成为在商界人士中有重大影响的报纸。 一度由商界进入仕途,担任过无锡县令, 后又回到商界。汪去世后,长子伯奇继承 父业,担任《新闻报》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