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教学评价

合集下载

吉林省七年级数学下册第8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复习1说课稿新版华东师大版

吉林省七年级数学下册第8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复习1说课稿新版华东师大版

吉林省七年级数学下册第8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复习1说课稿新版华东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华东师大版吉林省七年级数学下册》第8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复习1,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解法,以及能够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际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一元一次方程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解不等式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符号的理解和运用出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性质和解法,能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解法。

2.教学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工具。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引出不等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性质和解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3.课堂练习:布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强调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布置作业: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一元一次不等式八. 说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教学评价方案书

教师教学评价方案书

教师教学评价方案书一、教学评价的重要性教学评价是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的教学评价,可以有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评价对象1. 学生评价: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包括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方面。

2. 同行评价:教师之间相互参观课堂,进行教学互动和专业交流,以促进共同提高。

3. 领导评价: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以确定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发现存在的问题。

三、评价内容1. 教学过程评价:评价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组织能力等。

2. 教学内容评价:评价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是否合理、科学且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3. 教学效果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能力以及教学对学生成长的影响等。

四、评价标准1. 学生评价标准: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效果等。

2. 同行评价标准:评价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效果以及教学反思等。

3. 领导评价标准:评价教师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全面表现和成效。

五、评价工具1. 问卷调查:通过向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和建议。

2. 观察记录:通过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记录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反应和教学效果等。

3. 个案分析:选取一部分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对教师教学的亲身体验和感受。

六、评价周期教师教学评价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单次评价。

可以设置每个学期或学年进行一次综合评价,同时在课程开展过程中进行诊断性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教学。

七、评价结果应用评价结果应用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环节。

评价结果不仅仅是用来检验教学效果,更是为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师教学能力。

八、评价结果反馈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教师,以帮助其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应该通过教研活动、专业培训等多种方式,将评价结果和教学改进相结合。

九、评价结果保密评价结果的保密性是评价过程中的重要原则。

高等教育学(第八章:高等学校的教学(二))

高等教育学(第八章:高等学校的教学(二))
(3)在评价手段上,从推崇标准化的教育测量,发展到提倡观察、调 查等手段的定性分析,再发展到广泛收集信息、进行解析论证、做出 价值判断的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4)在评价形式上,从成果性评价,发展到形成性评价,再发展到由 输入评价、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
(5)在评价程序上,从仅按照教育测量结论衡量教育工作,发展到依 靠评价人判断教育效果是否符合教育决策者制定的教育目标,再发展 到评价人和教育活动参与人广泛接触,共同确定评价内容和实施方案。
三、教育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1)在评价对象上,从评价学生个人学力,发展到评价课程,再发展 到以教育计划为主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
(2)在评价目的上,从通过教育测验来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发展到 评价教育活动是否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再发展到通过评价来改善教 育决策、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改革,推动教育进步。
表二: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用)
1、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教学时间的支配得当; 3、使课堂气氛有利于学习; 4、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5、保持讲授内容与教材一致性; 6、讲授生动、富有启发性; 7、注意引发学生的兴趣、避免单调乏味; 8、教学内容充实、言之有物; 9、基本概念表达清楚、基本理论论证准确; 10、能清楚地表达每堂课的
四、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
(一)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概 述
1、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含义 广义的“教学水平”包括教师的基本素质及
教学活动的表现; 狭义的“教学水平”仅指教学活动甚至特指
课堂教学的质量状况。
2、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依据
一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条例。 二是高校学校的教育目的和专业培养目标。 三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育学第三章---第八章练习

教育学第三章---第八章练习

第三章当代中国教育一、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2.教育体制:3.教育制度;4、教育立法:二、填空:1.教育必须为________服务,必须同__________相结合,培养__________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中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主要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教育目的具有强烈的社会制约性,它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制约_____________的制约、同时还受到_______________的制约。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_______,基本形成______,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5、_______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得以颁布与实施。

6、我国国家教育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___________、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制度、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___________制度。

7、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包括_____________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_______年______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

9、教育体制的核心是____________。

10、学业证书从学生完成学业的情况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学历的有效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

11、我国学位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等级。

国务院设立__________,负责领导全国的学位授予工作。

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

12、我国教育督导机构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级设置。

13、学校评估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选优评估三种形式。

14、在现阶段,基础教育应以____________办学为主。

第八章 教学组织形式

第八章 教学组织形式

第八章教学组织形式(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的进行活动的结构,其历史发展进程大致如下:1.个别教学个别教学是指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分别施教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是古代教学的主要形式,基本内容如下:①个别教学的特点是教学时间、学习年限不定,教学不分年级,教学的进度根据学习者的能力和水平确定,不同的学生学习进度不同;②其优点在于,教师能够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充分地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特长和个性;③其缺点在于,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个人的社会化,不利于教师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深入认识和对教学经验的总结,不利于教师自身专业化的发展。

2.班组教学(班级授课制的雏形)班组教学是个别教学到班级授课制的一种过渡形式,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称之为“个别-小组教学”,基本内容如下:①教师同时面对一组学生而不是一个学生进行教学;②由数名教师分工组织与实施教学工作;③教师主要对个别学生进行教学,如讲授与指导,但班组内的学生有某些共同活动,如讨论、共同朗读等;④学生在年龄、程度、修业年限及学习进度上参差不齐,但教学有一定的计划与安排。

3.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指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分别学习所设置的各门课程。

(1)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①把学生按年龄和发展水平分别编成相对固定的班级,形成一套严格制度,使教学班计划、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学生固定)②教学内容是以课为单位进行组织,教学工作能连续地、有节奏地进行下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比较科学;(内容固定)③以周课表方式科学地安排各课教学,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和掌握各科的系统科学知识;(教师固定)④班级授课制使一个班的学生长期在一起学习、交往、生活,有力地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彰显出每个人的特点与差异,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

8安全记心上教案及反思

8安全记心上教案及反思

8安全记心上教案及反思第一章:交通安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知识。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交通信号灯的意义和作用。

行人过马路的正确方式。

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行驶规则。

交通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1.3 教学活动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

分组讨论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角色扮演,模拟交通场景。

1.4 教学评价学生能正确回答交通信号灯的意义。

学生能描述行人过马路的正确方式。

学生能列举出至少三种遵守交通规则的方式。

第二章:防火安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和防火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正确的火灾应对和逃生技巧。

提高学生的火灾安全意识。

2.2 教学内容火灾的危害和原因。

防火措施和火灾预防。

火灾逃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3 教学活动观看火灾事故案例视频。

讨论如何防火和火灾应对措施。

模拟火灾逃生演练。

2.4 教学评价学生能描述火灾的危害和原因。

学生能列举出至少三种防火措施。

学生能正确描述火灾逃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三章:网络安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意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

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我保护能力。

3.2 教学内容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网络病毒的防范和处理。

个人信息保护和安全上网习惯。

3.3 教学活动观看网络安全宣传片。

分组讨论网络安全的注意事项。

网络安全知识问答游戏。

3.4 教学评价学生能描述网络安全的意义和重要性。

学生能列举出至少三种网络安全注意事项。

学生能正确描述个人信息保护的方法。

第四章:饮食安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危害。

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和食品安全意识。

提高学生在饮食环境下的自我保护能力。

4.2 教学内容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危害。

健康饮食的原则和方法。

食品中毒的预防和管理。

4.3 教学活动观看食品安全宣传片。

分组讨论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角色扮演,模拟食品安全场景。

第五部分 教学方法导论

第五部分  教学方法导论

第五部分教学方法导论第一章教学方法概述1.单选、判断题以良好的行为来启发、激励学生进步的方法是榜样教育法。

2.影响教学方法发展的直接因素有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时代要求、生产力发展水平。

多选3.当代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特点主要有哪些(改革与发展的趋势)?简答①重视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2分)②重视教学中学生知情智力的整合统一。

(1分)③加强学习方法的研究。

(1分)④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1分)⑤教学方法的模式化。

(1分)4.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简答①教学目的和任务;②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③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⑤教师自身的素养;⑥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5.简述当代数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简答1.重视实现学生的主体性2.重视教学中学生知情智力的整合统一3.加强学习方法的研究4.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5.教学方法的模式化笔记:5.古代社会,特别是我过的封建专制社会的学校,主要形成了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读书的注入式教学方法。

6.当代国内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愉快教学法(倪谷音)、情景教学法(李吉林)、尝试教学法(邱学华)、成功教学法(刘京海)。

7. 当代国外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发现教学法(发现学习或问题教学法,布鲁纳)、范例教学法(瓦·根舍因)、目标教学法(布鲁姆)、程序教学法(斯金纳)、“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沙塔洛夫)、暗示教学法(乔治洛扎诺夫)、非指导性教学法(卡尔罗杰斯)。

8.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练习:12.我国情境教学法的创始人是()A.倪谷音B.李吉林C.邱学华D.刘京海18.教师满堂灌输、学生呆读死记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形成于()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15.教师运用典型事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教育方法是()A.目标教学法B.范例教学法C.暗示教学法D.情景教学法第二章教学设计的方法1.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有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教学内容。

教育学概论知识点-第八章-教学(二)

教育学概论知识点-第八章-教学(二)

第八章教学(二)三、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间接经验。

而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间接经验学习的活动就是教学。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的。

(3)防止走直接经验或走间接经验的两个极端。

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3.掌握知识和培养品德的关系4.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关系智力活动就是认知能力,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推理、思维等的心理活动。

非智力活动,就是需要、兴趣、爱好、情感、意志和性格。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四、教学原则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这世界观教育。

•贯彻科学性和思想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①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3.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直观手段一般分为三大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4.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8章化学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

第8章化学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
§8-2 化学教学设计的实施和反思
一、化学教学设计的实施 (一)课前的准备
1.准备实验和其它教学媒体 2.修正并熟悉教案
第8章5 –化1学简谐教运学动设简计谐的运动实的施振与幅评周价期 频率和相位
(二)化学课堂教学(上课) 1.化学课的结构 一般可按时间序列把化学课堂优化 (1)反馈原理的应用 (2)维持教学动态平衡 (3)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二)板书的要求
1.书写规范、有示范性 2.层次分明,有条理性 3.合理布局、有计划性 4.形式多样、有趣味性
第8章5 –化1学简谐教运学动设简计谐的运动实的施振与幅评周价期 频率和相位
三、课堂体态语技能 (一)课堂体态言语的主要特点 1.直观性 2.模糊性 3.敏感性
第8章5 –化1学简谐教运学动设简计谐的运动实的施振与幅评周价期 频率和相位
(一)演示技能的功能 (二)运用演示技能的基本要求
第8章5 –化1学简谐教运学动设简计谐的运动实的施振与幅评周价期 频率和相位
五、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技能 (一)导入技能 (二)讲解技能 (三)提问技能 (四)结课技能 (五)课堂教学管理技能
第8章5 –化1学简谐教运学动设简计谐的运动实的施振与幅评周价期 频率和相位
(二)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 1.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2.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3.教师课堂教学的高级教学策略水平 4.教学效果
(二)课堂运用体态语言的基本要求 1.面部表情; 2.着装; 3.站姿;
第8章5 –化1学简谐教运学动设简计谐的运动实的施振与幅评周价期 频率和相位
4.走动范围; 5.使用目光与学生交流; 6.停顿技能; 7.体态语之间的交换; 8.体态语要与口语配合得当
第8章5 –化1学简谐教运学动设简计谐的运动实的施振与幅评周价期 频率和相位 四、演示技能

现代教育管理技术 (8)

现代教育管理技术 (8)
• • • • • • • •
第8章 学校教学工作评价 8.1 学校教学工作评价概述 8.1.1 教学工作评价的意义 (1)反馈信息以指导教学改进的功能 (2)导向与强化功能 (3)鉴别与评定功能 8.1.2 学校教学工作评价的范围 教学工作是一个活的运作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下 列要素: • 1)资源。师资力量、生源、物质技术条件。 • 2)运作。教学管理与学科教学。 • 3) 功能。教学质量、教师工作绩效及学生学业成 绩。
• • • • • •
பைடு நூலகம்
(2)课堂教学的系统分析评价 1)系统分析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2)系统分析工具: ①矩阵分析: ②二度方格图示分析。 ③等级评定量表。
图8.1 二度方格分析图
• • • • • •
• • • •
(3)教学工作常规评价的信息处理和单项评定 (4)综合结论及其反馈利用 8.3 课堂教学评价 8.3.1 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和内容 8.3.2 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 课堂教学评价应分3个阶段实施。这3个阶段是: 观察(调查)、分析评价、结果反馈及利用。 (1)课堂教学的观察 1)观察的意义和原则。 2)观察工具。 ①次数分布表。
• • • • • • • • • • • • • •
8.1.3 学校教学工作评价的特点 1)以特定的预期目标为依据。 2)教学工作评价以改进教学为主要目的。 3)教学工作评价是学校教学经常的、普遍的需要。 4)重视教师在教学工作评价中的作用。 8.2 教学工作的常规评价 8.2.1 教学工作常规评价的意义 8.2.2 教学工作常规评价的内容 8.2.3 教学工作常规评价的实施 (1)教学工作常规评价的方案 1)指标系统。 2)指标系统权集。 3)评价标准。 (2)教学工作常规评价的信息采集

第8章+小学科学教学评价

第8章+小学科学教学评价
教材P196-223
第 八 章 小 学 科 学 教 学 评 价
“通过纸-笔考试方式评价科学类似于用笔
试方式评价一个篮球运动员的技能一样. 我们可能可以测试出他知道篮球的哪些 知识,但我们不能知道他篮球玩得怎么 样. --------乔治·海因和萨布拉·布莱斯 <<对活跃科学的活跃评价>>
• 一、评价标准 • 二、信息收集 • 三、信息解释
• /xuexiao/2007/16328. html 小学科学学业形成性评价探索
• 什么是教学评价? • 评价什么? • 怎样评价?
一、什么是科学教学评价
1.什么是评价?
《教育大辞典》的解释为:评价(evaluation),是指事物价 值的判断。 价值标准或指标 ------信息 -------判断
2.什么是教育评价?科学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教 育工作中的活动、人员、管理和条件的状态与绩效,进行质和量的 价值判断。 完整的科学教育评价,应该涉及对整个科学教育的实施系统和 支持系统中每一组成部分的评价。这个系统通常包含教师、孩子、 家长、科学工作者、学校领导、学习环境、学习材料,以及教学过 程等等。(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P196)

教育学概论习题5-8章(配答案)

教育学概论习题5-8章(配答案)

第五章课程理论一.判断题1.在英语世界里,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中。

(√)P1302.《学记》中关于课程的说法有“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功夫、大立课程”等。

( )P1303.从辞源学的角度看,当课程作为名词使用时,其原初含义即为“在跑道上跑”,其引伸含义即为“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获取活生生的经验或体验的过程”。

( )P1304.课程是“学习的内容及其进程”,这是将“课程”作为动词性理解而得出的定义。

( )P1305.传统的学科课程是将“课程”作为名词使用的突出代表性课程范式。

(√)P1316.以“知识”为本位,注重书本知识或间接经验的获取,这是课程作为动词使用的课程范式。

( )P131 7.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使用逐渐由动词转向名词。

( )P1328.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与教材内容有冲突的经验,我们不能将它视为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

( )P1339.课程就是先于教学过程预先已经编制好的、现成的知识体系。

( )P13310.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因此课程并不总是先于教学过程而编制好的。

(√)P133 11.课程的选修制最先始于大学。

(√)P13312.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是“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P13413.中国的“六艺”与西方的“七艺”是学科课程的萌芽。

(√)P13514.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是活动课程最大的特点。

( )P13615.活动课程的最大优点在于教育过程便于组织并提高了教学效率。

( )P13716.活动课程最早可追溯到杜威身上。

( )P13717.活动课程能给学习者提供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 )P13818.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深刻阐述了儿童的心理经验与知识的逻辑结构之间的关系。

( )P138 19.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彻底否定了学科课程或逻辑经验的教育价值。

( )P13820.隐性课程对受教育者而言都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

教育学概论习题1-8章(配答案)判断题

教育学概论习题1-8章(配答案)判断题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 尽心上》。

(√)P12.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教育学》上所谈的教育主要指狭义的教育。

(√)P23.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

(√)P2 4.“成均”、“痒”是古代萌芽时期的学校称谓。

( )P35.古代由朝廷直接办理的官学称为中央官学,由历代官府按行政区域在地方设置的学校称为地方官学。

(√)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与元朔五年,设博士弟子,是中国大学建立之始。

(√)P37.奴隶社会学校所实施的教育内容主要为“四书”和“五经”。

( )P58.东汉灵帝光和元年,鸿都门学的建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的建立。

(√)P59.“五经”包括《诗》、《书》、《礼》、《中庸》、《孟子》。

( )P610.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选士制。

(√)P711.隋炀帝大业二年,设进士科,是科举制之始。

(√)P712.上个世纪末,我国党和政府作出了两大教育上的决策:其一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二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P1113.中世纪的“四艺”指的是算术、几何、天文学、音乐伦理。

(√)P1414.中世纪的“七艺”指的是骑马、游泳、投矛、击剑、打猎、奕棋、吟诗。

( )P1415.中世纪最早的大学是11世纪中期建立的意大利萨莱诺大学。

(√)P1516.教育普及化是教育民主化的基本保证。

(√)P1817.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

(√)P2318.赫尔巴特的学生齐尔和赖因把教学过程归结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 )P2319.杜威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是教师中心、学生中心、教材中心。

( )P2420.十九世纪的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不断改造”。

( )P24 2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P2522.《论语》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教育评价学》 08第八章 课程评价

《教育评价学》 08第八章 课程评价

4 评价主体存在单一化问题,忽视评价主体多元的价值 5 被评价者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忽视自我评价的价值
5 评价方法以书面纸笔测验为主,过多注重量化评价而忽
视质性评价
教育评价学
教育管理学系列教材
第四节 我国课程评价的发展走向(续2)
三、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构建
1 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实现发展功能
强调对课程活动的全程进行全面评价,
教育评价学
教育管理学系列教材
第一节 课程评价概述(续1)
2. 课程评价的定义
钟启泉
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 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
陈玉琨
课程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系统调查与描述 的基础上对学校课程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 是对学校课程现实的(已经取得的)或潜在的(还未取得,但有 可能取得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期不断完善课程,达至教育价值 增值的过程。
教育评价学
教育管理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课程评价的模式(续3)
1. 2. “CIPP”评价模式
创始人:斯塔弗尔比姆(Daniel Stufflebeam)
四种类型的评价 ✓ 背景(context)评价 ✓ 输入(input)评价 ✓ 过程(process)评价 ✓ 成果(product评价模式 ▪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评价模式 ▪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模式 ▪解释性评价模式 ▪回应性评价模式
▪发展性课程评价
教育评价学
教育管理学系列教材
复习思考题
1. 课程评价的含义是什么? 2. 简述世界课程评价的历史发展。 3. 举例说明科学主义评价模式与人本主义评价模式
的区别。 4. 发展性课程评价具有哪些特征?

高中政治选修三第8章第1节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选修三第8章第1节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三8.1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与第二单元共同研究第一单元中“科学思维的基本条件”之“形式正确”问题。

旨在进一步探究进行科学思维应该掌握、运用的思维形式。

本单元共三课。

第八课阐释思维应该辩证,包括辩证思维与形而上学思维、诡辩论、相对主义的区别,以及辩证思维的含义和内容。

第九课将在理解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基础上掌握适度原则,学会用适度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的变化,把握事物的发展;第十课了解辩证否定的含义,学会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与创新,提升推动认识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教学目标】1.描述与分类:形而上学的含义,辩证思维的含义,辩证思维的发展历程,整体性地思维的含义,动态性地思维的含义。

2.解释与论证:动态思维的原因,整体性地思维与动态性地思维的关系。

3.预测与选择:整体性地思维的作用。

4.辨析与评价:形而上学的弊端,辩证思维与形而上学思维、诡辩论、相对主义的区别。

【核心素养】1.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形而上学的含义与弊端,了解辩证思维的发展历程,理解整体性地思维的含义、作用;理解动态性地思维的原因、含义,把握整体性地思维与动态性地思维的关系,了解辩证思维与诡辩论、相对主义的区别。

2.公共参与:自觉进行整体性思维和动态性思维,自觉反对形而上学、诡辩论、相对主义。

【教学重点】辩证思维的含义【教学难点】辩证思维的特征【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图片展示"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为什么显得愚蠢?"草船借箭"为什么显得智慧?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面对问题和挑战,怎样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透过现象看本质?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了解辩证思维的特征,学习用分析的视角深刻地认识事物,用综合的方法全面地看待问题,在辩证的分析与综合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新课讲授议题:1.埃及修建的阿斯旺水坝的利弊给人们什么启示?2.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体现的思维方式的什么特征?3.美国保护开巴高原鹿的思维方式说明了什么问题?议题一:埃及修建的阿斯旺水坝的利弊给人们什么启示?探究活动一:观看视频《埃及修建的阿斯旺水坝》探究问题:1990年埃及为什么要召开科学会议,要解决什么问题,请你结合视频内容,帮着埃及分析一下应该用什么方式思考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埃及所面临的问题?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案08-第八章-创业风险及其评估

教案08-第八章-创业风险及其评估

第八章创业风险及其评估教案课程名称创业风险及其评估学时2学时教学内容创业风险的的来源与分类;创业风险的识别、防范和规避。

课型讲授型教学目标及要求1.知识目标:了解风险的构成要素和常见分类,了解创业风险的来源和分类。

2.能力目标:掌握创业风险的识别、防范和规避方法。

3.态度目标:能够意识到创业风险的存在,并科学的处理风险。

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课程知识点进行讲授和强调,帮助学生理解,启发学生思维。

2.课堂活动(练习)法: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练习,带动课堂的活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法: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引出知识点的讲授,深化知识点的理解,促进学生消化课程。

4.课堂游戏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风险投掷游戏,引导学生产生对风险的感知,初步的认识风险的涵义。

5.头脑风暴法:对创业事例存在的风险进行集中思考,可以深入的了解风险的定义,加深对风险及其分类的认识。

6.案例分析(讨论)法:对多个创业风险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掌握创业风险的识别、防范和规避办法。

7.课堂测评法:对学生的创业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测评,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从而从容的面对风险。

教学步骤1.通过课堂游戏、讲授和头脑风暴,使学生充分理解风险的定义,能够对风险进行分类。

2.通过案例讨论、讲授和课堂活动,使学生充分了解创业风险的来源于分类。

3.通过讲授和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创业风险识别、防范和规避的方法。

4.通过课堂测评,使学生了解自己承受创业风险的能力。

5.通过小组讨论,帮助学生分析其创业项目的风险,并准备好防范策略。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创业风险的识别、防范和规避。

教学难点:建立对创业风险的识别意识。

教和学的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游戏:风险投掷游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及其规避风险的方法。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什么是风险?(参考资料一)参与活动,思考。

2.讲授知识点:风险的构成与分类1.风险的定义与特征2.风险的构成因素3.风险的分类聆听,记录。

《教育学》第八章

《教育学》第八章

②特朗普制 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劳伊德•特朗普创立。 内涵: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 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 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计算课时的单位 。大班课、小班课和个人独立研究各自所占的教学时间 为:大班上课占40%,小班讨论占20%,个人独立研 究占40%。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当时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 其《大教学论》等著作中首先对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进 行了研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后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明了 、联想、系统、方法),班级授课制得以进一步完善而基本定型 最后,以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为代表,提出了课的类型和结构的理 论,是班级授课制这个组织形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教学组织形式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 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所涉及的问题有:如何把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教学活动 、如何分配教学时间、如何利用教学空间等问题。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1)古代学校普遍采用个别教授形式。 (2)近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 ①班级授课制 发展历程:
特点:形象性、直观性和真实性。 分类:演示法和参观法。
①演示法
定义:是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 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
要求:A、做好演示前的准备;
B、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和过程;
C、讲究演示的方法。
②参观法
定义: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组织学生到工厂、 农村、展览馆、大自然和其他社会场地,通过对实际事 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教育学第八章

教育学第八章

四、教学评价的改革
(一)国际总体改革趋势
(1)重视教学评价发展性功 (3)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4)评价的模式向多样性、综合化发展。
(二)我国新课程改革中体现出的教学评价新方向
我国教学评价改革所体现的新趋势有以 下几个方面: (1)由过去主要评价教师的“教”向重点评 价学生的“学”转变。 (2)由过去注重“双基”和“学科能力”目 标落实的评价,向既注重“双基”和“能 力”的形成,也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 感态度的发展转变的评价。 (3)重视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的发挥。 (4)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第七节 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
教学任务,师生双方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办 法。
教学方法具有合目的性、双向性、可操作性。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
(一)国外学者的教学方法分类模式 1、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分类 2、拉斯卡的教学方法分类 3、威斯顿和格兰顿的教学方法分类
(四) 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 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或现象以 及现象发生和变化的过程,以探求事物的 规律,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五)实习作业法 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一定 的实际操作的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 能力的方法。
(六)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 进行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 法。
客观的或理想的标准,然后运用这个固定的标准 去评价每个对象,从而确定评价对象是否达标以 及达标的程度的评价。
➢相对性评价(常模参照评价):是在评价对
象的群体中首先选取一个或几个基准,然后利用 这个基准来测量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的相对位 置的评价。

课程与教学论 第8章课程与教学研究

课程与教学论 第8章课程与教学研究
情绪、情感、动机等因素的研究
实践探究范式 把课程探究、课程开发,甚至课程评价统合起来,并将统合的基础置于具体实践情境中
社会批判范式 批判地分析课程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等背景因素作为课程研究的重心
实证研究范式进入课程研究领域的标志: 博比特所著《课程》(1918年)一书的出版
➢ 在1960年以前,课程研究大多是在自然科学实证主义的范式下构建其理论框架 和方法论基础,由此形成了课程研究的“目的—手段”范式。
范式类型
主要特征
“目的—手段”范式:把行为化的教育目标作为讨论和编制课程的基础,强调以客观的
学习活动来组织课程 实证研究范式
“概念—实证”范式:把学生的认知发展、知识本质、学科结构等作为课程研究的基础,
旨在描述、解释和预测学习经验
关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本身,注重对于主体心理过程特别是非智力因素如主体的个性、 人文理解范式数据。
含义 指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与研究对象进行交谈,通过引导受访者回答问题的方式来收集 所需材料的研究方法。 分类 根据访谈的控制程度、调查对象数量、人员接触情况、调查次数等,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 优势 过程紧紧围绕研究主题展开,有很强的针对性,也有很强的灵活性、准确性、深入性。常 运用于教育调查、心理咨询等领域,有利于了解受访者的心理体验、情感或者对某一事物 的看法态度等。
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的调查研究是指围绕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运用观察、问卷、访谈 等方式,搜集相关研究问题的数据和资料,从而对课程与教学的问题现状做出科学分析, 并提出具体建议的一整套研究实践活动。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的问题和研究 目的,并受到外界条件性因素的制约。
含义 指研究者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某些辅助工具,对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自然现象和社会 现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系统性的考察,以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 分类 自然观察 & 实验观察、直接观察 & 间接观察、参与式观察 & 非参与式观察等。 优势 帮助研究者积累大量生动、细节性的原始材料,于了解现实教育情境中特定教育现象的发展 过程和机制;获得典型、鲜活的资料;发现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或易被忽略的 问题;检验先前提出的研究命题与假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过程部分 (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壶嘴高 低的科学》 (2)教学的逻辑性和条例性。 (3)教材处理得当 (4)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适宜性。 (5)双边活动(互动性)、教学的启发性、学 生主动性(一位同学设计的标准) (6)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包括多媒体教学,不 要单独提出来) (7)对内容熟悉程度。 (8)知识面。一杯水、一桶水、常流水的隐喻
如发现法和研讨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但耗 时费力;接受法和讲授法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 掌握大量的知识,但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创造力 和个性的发展。有些富于启发性的学习内容需要 学生积极参与,而有些事实性的学习内容只是需 要学生认真接受。 第二,要评价学生运用方法的科学性。每种方法 都有一套操作程序,评价时要注意学生是否严格 按这些程序来操作。如自学法要求学生先了解背 景知识,再认真钻研学习内容,最后抓住条理、 要点和难点。
5.教师讲解:就内容或步骤提供事实或见解;表达教师自己的观念, 提出教师自己的解释,或者引述某位权威者(而非学生)的看法。 6.命令或指示:命令或指示、指令或命令,此类行为具有期望学生 服从的功能。 7.批评学生或维护权威:陈述的语句内容为企图改变学生的行为, 从不可接受的型态转变为可接受的型态;责骂学生;说明教师为何 采取这种作为;极端地自我参照。 8.学生话语——教师驱动:学生为了回应教师所讲的话。教师指定 学生答问,或是引发学生说话,或是建构对话情境。学生自由表达 自己的想法是受到限制的。 9.学生话语——学生主动:学生主动开启对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引起新的话题;自由地阐述自己的见解和思路,像是提出具思考性 的问题;超越既有的架构。 10.安静或混乱:暂时停顿、短时间的安静或混乱,以致于观察者无 法了解师生之间的沟通。
具体内容 (一)知识评价 第一类是有关符号和事实性的知识。 如某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汉语字词、一些专 门的符号、客观存在的事实。这类知识比较简单, 关联性不强,但是它们是构成复杂知识的基础。 掌握这些知识需要反复记忆,记忆越牢,再现越 准、越快。 第二类是关联性和概括性的知识,如光合作用、 物质等等抽象概念,牛顿力学定律等等原理。这 类知识比较复杂,掌握它需要理解其关联性和概 括性。
第八章 教学评价
第八章 教学评价
第一节 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 一、设计评价标准的方法论 1、好标准的是多元的。 2、好的标准是变化的。 3、好的标准是情景化的。 4、好的标准要紧扣各类教学的目标,适应学生 的年龄特征。 5、好的标准有共同内核。 如教学相长,因材施教 6、好的标准既重视过程也重视效果。
第三节 学生评价 一、学业成绩评价 指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与此相关 的学习方法和动机的评价 学业评价也叫学业成绩评价,指对经过教育和训 练的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与此相 关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评价。 这种评价与学科中的文化科学知识密切联系,评 价的依据是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 学习方法和学习动机的评价是学业成绩评价的辅 助部分,不要忽视。
(9)教学及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10)教学技巧:比喻、深人浅出、循循善诱、 因材施教。 (11)教学态度;态度认真与精神饱满 (12)师生关系 (13)教学组织 (14)教书育人
3、结果部分 (1)学生的应答情况 (2)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情况 (3)课堂内外作业的质量
(4)考试的质量 (5)接受访谈的质量。提问:一吨棉花与一吨铁 (6)兴趣、自我成就(收获)感问卷调查。 4、教师教学理念或思想部分 全面发展 重视能力和个性 师生关系(尊重学生)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联系生活或经验 案例讨论: 请你评价《连通气球》中路老师的教学。 请你评价易中天《大江东去》的“教学”。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类型 1.依照教学时间的展开进行评价。 2.依照主要的优点和缺点进行评价。 3.依照评价逻辑和某种理论的逻辑进行评价。 三、公开课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盲目强调运用多媒体 2.满堂问,表面热闹,表演成分大
案例:一堂“经典教学”课
3.重视教师的讲课技巧,忽视学生的学习 4.忽视学生的学习结果 5.害怕出现意外和真实表现,没有生命活力
专题讨论 根据学生给老师打分来评价教师,行吗?
学生评价教师 同行评价教师 专家评价教师(包括通过听课、检查作业、教学 计划、教学大纲、试卷、双向细目表、试卷标准 答案、6名学生的答卷、学生考卷分析报告、全 体学生的考试分数等等来进行评价) 教师评价学生 (管理者评价教师)
评价有关符号和事实性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客观 测验法为主。在客观测验中,运用真伪法、选 择法、配对法、再生法和完成法可以评价学生 记忆知识的质量。但是评价者不清楚学生的记 忆过程,有时用调查法,尤其是访谈法让学生 当面回忆知识,就可以评价学生记忆的准确性 和流畅性,比客观测验所获得的评价更全面一 些。 评价关联性和概括性知识的掌握以主观测验为 主。除此以外还可以用情境测验法和访谈法。
评价技能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来评价。主要用观察 法; 第二,要重点评价学生动作的准确性和熟练性, 意识参与行动的程度。 准确性指方向准确,幅度恰当,速度和力度均衡。 熟练性指手脚动作协调,动作连贯娴熟。 意识过多地参与行为控制,说明动作不熟练,技 能不高。反之,意识很少参与行动控制,说明动 作的自动化水平高,技能强;
(二)技能评价 技能是使学生通过练习巩固下来的动作方式, 它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经过练习逐步形成和 发展起来的。分普通、学科和特殊技能三种。 这类目标设计、教学、评价容易。 技能包括:1.听的技能;2.说的技能;3.读的技 能;4.写的技能;5.计算的技能;6.实验与制作 的技能;7.表演与运动的技能;8.交往的技能; 9.收集信息的技能。 见《我所看到的美国小学教育》 技能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 时要重视对技能中所包含的知识因素的评价和 动作熟练化水平的评价,重点在后者。
7、有些行为不会归类:如“放录像”算什么?讲无关的 故事呢?打油诗,这样会大大低估这些内容的丰富价值。 游戏呢? 8、行为主义、科学主义在教学评价领域的运用,理论基 础不牢固。 不是主流的评价理论。只是一种评价方式,不能作为唯 一的方式,不可迷信。
试着使用这种理论来分析一节课,你会有什么发现? 我们可以开发自己的言语行为分类及标准
二、缺点 1、十种分类不会穷尽,行为没有细分。如肢体语言、教 学内容、板书 2、对评价者要求高 3、忽视行为以外的表现,如提问的具体内容 4、有地域性。是他的国家,即美国的分类,研究我们国 家课堂教学行为,作一些概括性的分类。研究字迹的启 示。计算机分析主持人的语言、分析红楼梦的语言特点, 好。方案可以细分,多元化 语言学,使计算 5、一定要利用录像来分析,没有就不行 6、3秒一个行为,可能会有遗漏。3秒钟合理吗?如果用 课堂文字实录来分析,更好。如果以实际发生的行为和 事件为记录对象,附加时间说明——好
第二节 教学言语行为互动分析系统 美国教育家内德· 弗兰德斯在20世纪六十年代初提出 背景 1、60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有一定市场 2、事件后,公众关注教育质量 当时美国公众对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普遍表示不满。 在当时许多教育改革报告中,“核定教育效能”一词 频频出现。 人们纷纷质问: 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否令人放心? 教育投资是否物有所值?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急需一种能够科学考查、评估课堂 教学质量的工具,课堂教学互动分析便应运而生。
第三,做好记录工作。动作的发生往往是一瞬 间的事情,要及时做好详细的记录。常用的方 式是事先设计有效的记录工具,如等级量表、 检核表等等,提高记录的效率。评价人员要观 察敏锐,善于捕捉动作之间的细微差别。 见反应速度测验量表 (三)学习方法评价 分类:普通、学科、特殊学习方法三类。评价 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状况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评价学生选择方法的适宜性。学习方 法种类繁多,每种方法有使用范围和局限性, 学生应该根据学习的目标、内容和自身的条件 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
案例:一堂真实的小学科学公开课
6.公开课与平时的教学完全没有联系,没有示范作用 叶澜教授2003年4月18日在上海市“黄浦教育论坛”的 报告“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中也提到具备五个 “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的课才是好 课。 四、一般评价标准 1、形式部分 (1)装束 (2)表情(情绪) (3)板书和课件(两位同学设计的标准) (4)教态 (5)语言
三、记录方式与数据处理 记录间隔大约是每三秒记一次。 符号:0-9 矩阵及分析 比率项的含义及计算
这些数据向我们描绘出一堂课的基本轮廓和总体特征, 揭示出课堂的动力、总的课堂气氛以及学生的参与程度, 帮助我们了解这堂课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 生为中心”?是指导性教学为主?还是非指导性教学为 主?学生是被限制的?还是自由的?课堂气氛是沉闷的? 还是活跃的?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 四、评论: 一、优点 1、对每一种行为都有明确的界定,有可操作性和客观性, 有效克服了主观性。 2、把复杂的课堂教学行为简化为数据,采取矩阵和曲线 分析,得出数学结论,并还原为定性结论,有一定的精 确性和诊断性。 是一个突破性研究成果。
(四)学习动机评价 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个体进行活动的内 部动力,艰苦的学习活动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所 驱动的。 动机分为:目标动机、知识动机、诱导与压力动 机。 目标动机是由学生学习活动的远期目标或近期目 标所引起的动机。 知识动机是由对知识内容和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 而引起的动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求知欲。这种 动机是从好奇的心理、探索兴趣等心理特征中产 生出来的。
1.接纳学生的情感:以一种不具威胁性的方式,接纳及澄 清学生的态度或情感语气。学生的情感可能是正向的,也 可能是负向的。这一类也包括预测或回想学生的情感。 2.称赞或鼓励:称赞或鼓励学生的动作或行为。这一类也 包括纾解紧张但不伤人的笑话;点头、或说“嗯”、或说 “继续下去”等。 3.接受或利用学生的想法:澄清、扩大或发展学生所提出 的意见或想法。这一类包括教师延伸学生的意见或想法, 但是当老师呈现较多自己的意见或想法时,则属于第五类。 4.教师提问:以教师的意见或想法为基础,询问学生有关 内容或步骤的问题,并期待学生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