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课导学案(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雨说》

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能读准字音,读出停顿。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2.通过学习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3.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学习过程:

前置作业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田圃.()禁.()锢.()留滞.()喑.()哑.()襁.()褓.()

2.解释下列词语。

寒浅:________留滞:________喑哑:________襁褓:________

忍冬:________洗礼:________

1. 思考:诗歌的每一小节各写了什么内容?

2. 找出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诗句,仔细体味:

课堂探究

1.这首诗采用了拟人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2.这首诗语言有什么特色?

3.读第七、八节,品味其中的“笑”。

4.朗读课文后,回答问题。

(1.选诗的第三节与第一节有什么关系?

(2.选诗的第二节抓住雨的什么特点来写的?“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该怎样理解这一诗句?

(3.选诗的第二节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中,雨“说”的一席话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5.作者赋予了“雨”以人性化的表现,这样写好在哪里?

(6.文中五次用“雨说”作为提示语有什么好处?

(7这首诗采用第几人称?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8“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句中的“旗子”“春天”象征什么?这两句诗应该如何理解?

(9春雨到来的前后,大地的景色有什么变化吗?

当堂检测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秋雨声声

傅天琳

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地说个不停。/窗内的语声,/叽叽咕咕地说个不停。

窗外的说些什么?/问那树,那花,那小溪;

窗内的说些什么?/问这笑,这吻,这眼睛。

窗外和窗内都说了一夜,/雨声和语声融合着梦境。/天边的霞光哟脸上的红晕,/化一朵神女峰前飘飘的云……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节把窗外雨声和窗内语声加以对照,以此笼罩全篇,统率全诗。

B.第二节中,没明写说话的具体内容,实暗写说话内容。

C.第一节写雨声、语声的热闹,目的是以动衬静,以写出夜半恬静的气氛。

D.本诗的目的是写人与人之间的融洽感情。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题“秋雨声声”让人联想到秋雨中的人语,以秋雨的细腻连绵写出窗内人的甜蜜的情感。

B.第二节中,作者虽没有正面回答说些什么,但从树、花受到雨水的滋润中,可见笑、吻给对方心灵的慰藉。

C.诗句“天边的……飘飘的云”把人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写,用大自然的美衬托人的美。

D.雨声和语声融合的梦境即指第二节中表示亲密感情的笑、吻、眼睛。

(二)达标测试

<一>、基础知识

1.《雨说》的作者是________(姓名)。副标题为“________”。

2.下列关于《雨说》这首诗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借“春雨”的真情诉说,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大地上生活的孩子们的温柔亲切

的爱意,以及希望孩子们自由快乐地亲近自己、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的诚挚祝福。

B.这首诗采用拟人手法,亲切感人,切合儿童心理,易于打动孩子们的童心。

C.这首诗语言亲切、清新自然,给人以温柔亲切之感,便于儿童阅读和接受。

D.诗中“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这句诗表现了“春雨”为自己的奉献而喜悦、满足的心情。

<二>、阅读下面的短诗,回答问题。

既然

徐敬亚

既然/前,不见岸/后,也远离了岸

既然/脚下踏着波澜/又注定终身恋着波澜

既然/能托起安眠的礁石/已沉入海底

既然/与彼岸尚远/隔一海苍天

那么,便把一生交给海吧/交给前方没有标出的航线!

1.诗中“前也无岸,后也无岸”的大海象征着________,“岸”指的是________。“波澜”指的是________,“能托起安眠的礁石”指的是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诗歌末尾一句“那么,便把一生交给海吧/交给前方没有标出的航线”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首诗,给你怎样的人生启示?简要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说》学案

作者简介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写作背景:

本诗写于1979年,时值我国结束“文革”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时期,诗人身在海外而关注中国大陆。经历十年浩劫后的中国,一切都开始显露生机,正如春雨降临大地,万物复苏。诗中“雨说”即诗人在说,这首爱之歌,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他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1. 田圃(pǔ)禁(jìn)锢(gù)留滞(zhì)喑(yīn)哑(yǎ)襁(qiǎng)褓(b ǎo)

2.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