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17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17、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水浒传》和作者,熟悉一些古典白话小说中的语言
2.了解故事情节,通过具体语句品读吴用等人的“智”和杨志的性格特征3.学习古典小说通过语言、行动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课前预习】
(一)字词对对碰
1.给下面生字词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趱.行( ) 嗔.( chēn ) gān gà (尴尬) 朴.刀( pō )
恁.地( nèn ) 怨怅.( chàng )兀的
..( wù dì)怄.(òu )
面面厮觑.( qù)聒噪
..( guō zào )
2、解释下列词语:
逞辩:卖弄口舌。
怄:使人生气。
面面厮觑:互相望着发愣。
聒噪:打扰,对不起。
(二)作者名片夹
将十万贯金珠宝贝,送往东京庆寿。鉴于上年送寿礼不到半路被强人劫去的教训,决定选派武艺高强,又是心腹之人的杨志负责押送生辰纲。而且许愿:"你若与我送得生辰纲去,我自有抬举你处。"杨志对梁中书的信任,十分感激。他主动分析了"今岁盗贼又多""沿途强人出没"的情况,提出了伪装客商、暗地偷运的对策。但生辰纲又被劫。无奈上二龙山做了寨主。后归了梁山泊。征讨方腊时在途中病故。
十万贯究竟是多少钱?把一千个制钱用麻绳穿起来就是一贯,也叫一吊。古人常常以“万贯家财”、“腰缠万贯”表示极其富有,显然比现在的一百万多得多。所以十万贯是一笔极大的财富。
(三)阅读初体验
1.阅读课文,圈划批注(用得传神的词、描写生动的句子、有感触的地方)
2.认真阅读全文,完成下列表格
3、学贵有疑,写出1—3个阅读过程中的疑问。
《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温泉县九年级语文教师集体备课导学案
课题:《智取生辰纲》课型:预习+展示课时:两课时主备人:陈晓丽审核:周凤芝年级:九年级
(1) (不是,是吴用精心安排设下圈套,等杨志来 钻) (2) ①时间:六月初四正午, 天气十分炎热,热 不可当,为松树林休息和白胜卖酒作好准备,从中 可以看出,这个时间是吴用精心挑选的,可说是 智 用天时; ②地点:黄泥冈可用来掩护,松树林既可以诱敌休 息又可以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 真实情况。为下文吴用取药,下药作好了准备。从 中可以看出,这个地点也是精心挑选的,可以说是 智用地利。 (3) ①扮客商,稳住对方,初步消除杨志的疑心 ② 晁盖等人的戏演得好。佯争酒,引诱对方,半瓢 酒消尽了杨志的疑心。 ③ 巧下药,麻倒对方,半瓢酒放倒青面兽 一稳 扮客商,稳住对方(初消疑心) 二诱一一佯争酒,引诱对方(消尽疑心) 三麻 巧下药,麻翻对方(全部放倒) 2、明确:智用天时、智用地利、智用人和、智用 计谋 第二课时 课堂互动探究 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1、 杨志是个精明、谨慎、多智之人。 2、 点拨:(1)没有处理好内部关系 军健一一骂、打一一怨怅 杨志虞侯一一嗔一一搬口 无不怨怅 老都管一一烦一一恼他 (军士、虞侯、老都管,无不怨恨。杨志把生辰纲 看成是自己东山再起的赌注,为确保其安全不惜采 用任何方法,这种急功近利导致他欠理智,失人和。 攘外必先安内。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杨志一 行人内部矛盾重重,这就为失败埋下了隐患。) (2)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智多星吴用计谋比青 面兽杨志的计谋要高明。杨志棋差一招。杨志之智, 更加衬托出吴用之智的高明。可以说是“杨志输智, 吴用有用”。 总结: 一方面是吴用计策的高妙和无懈可击。 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性格的另一面: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智取生辰纲
学习目标
1.具体分析“智押”及“智取”。
2.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3.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4.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
第一课时
一、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读准下列字音。
趱行()虞候()嗔怪()尴尬()
厮()朴刀()恁地()怨怅()
兀的()怄()喏喏连声()芥菜()
剜口割舌()忒()舀酒()罗唣()
面面相觑()聒噪()晁盖()三阮()
庵()
2.理解下列词语。
晓事:
寻思:
忍气吞声:
喃喃呐呐:
絮絮聒聒:
热不可当:
出没:
分说:
勾当:
死心塌地:
3.作者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施耐庵博通古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通。洪武初,隐于江阴,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每为人卜决疑难,当验如响;邻近有病者,自往诊视,药之无不愈,群诧为神。尝取梁山泊故事,著成《水浒》一百二十回,文笔精工,状物肖妙,坊贾喜而刻之,风行遐迩。贾因而致富。此书后展转流入禁中,太祖见而恶之,曰:“此倡乱之书。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必贻大患。”密令疆吏捕之。兵至日,耐庵先已遁去,莫知所终。
4.作品链接
《水浒传》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后半部分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肯定和热情讴歌,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个故事又独立成章。
导学案四:智取生辰纲
导学案四:智取生辰纲
【学习目标】
1.巩固小说的有关知识: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
2.了解《水浒》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倾向。
3.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4.学习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
一、学习准备
温故知新
①四大名着”知多少
②《水浒传》知多少
作
语文:第17课《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第17课《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线索,把握情节。
2、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人物形象。
3、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汲取文化营养,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预习导学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本文节选自《水浒》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课文所选的这一部分是从杨志押解生辰纲上路开始写起的,也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虽然是节选,但有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趱行()虞候()嗔怪()尴尬()()厮()朴刀()恁地()怨怅()兀的()怄()喏喏连声()芥菜()剜口割舌()忒()舀酒()罗唣()面面厮觑()聒噪()晁盖()三阮()庵()
2、词语解释
晓事:寻思:忍气吞声:喃喃呐呐:
分说:絮絮聒聒:热不可当:
出没:勾当:死心塌地: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杨志拿着藤条,()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只见两个虞侯和老都管(),也巴到冈子上松树下坐了喘气。
4、辨析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
(2)、那七人道:“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
5、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水浒》第十六回。《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
为题材的长篇()。作者是()。
二、探究展示
1、用简洁的语言复述全文的内容。
2、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6、小说中环境描写是怎样的,请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
明确:
明确:
明确:
10、伏笔在小说情节的发展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请你找出文中的两处伏笔。
【7A版】智取生辰纲-导学案答案
智取生辰纲
学习目标
1.具体分析“智押”及“智取”。
2.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3.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4.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
第一课时
一、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读准下列字音。
趱行(zǎn)虞候(yú)嗔怪(chēn)尴尬(gāng à)
厮(sī)朴刀(pō)恁地(nèn)怨怅(chàng)
兀的(wù)怄(òu)喏喏连声(nuò)芥菜(jiè)
剜口割舌(wān)忒(tuī)舀酒(yǎo)罗唣(zào)面面相觑(qù)聒噪(guō)晁盖(cháo)三阮(ru ǎn)
庵(ān)
2.理解下列词语。
晓事:明白事理。
寻思:思索;考虑。
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喃喃呐呐: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絮絮聒聒:絮絮叨叨,来回地说。
热不可当:热得无法抵挡。
出没:出现和隐藏。
分说:分辩。
勾当:事情。
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3.作者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施耐庵博通古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
7A版优质实用文档 1
一切技术无不精通。洪武初,隐于江阴,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每为人卜决疑难,当验如响;邻近有病者,自往诊视,药之无不愈,群诧为神。尝取梁山泊故事,著成《水浒》一百二十回,文笔精工,状物肖妙,坊贾喜而刻之,风行遐迩。贾因而致富。此书后展转流入禁中,太祖见而恶之,曰:“此倡乱之书。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必贻大患。”密令疆吏捕之。兵至日,耐庵先已遁去,莫知所终。
智取生辰纲一导学案及答案
第五单元第17课智取生辰纲(一)
【学习目标】
1.能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倾向。
2.能记住‚趱行、嗔怪、尴尬、聒噪、勾当、面面厮觑‛等词语的字音字义。
3.概述文章故事情节,理清文章的线索,知道文章的记叙顺序。
【体验学习】
朗读交流
1.初读课文,积累字词。
(1)读准下列字音:
趱.行()虞.侯()嗔.怪()尴尬
..()剜.口割舌()
怨怅.()舀.酒()罗唣.()聒.噪()喏喏
..连声()兀的()勾当()朴.刀()省.得()面面厮觑.()(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寻思:
忍气吞声:
絮絮聒聒:
热不可当:
勾当:
死心塌地:
2.再读课文,复述故事。
(1)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自己的发现或疑问记录在课本上,小组交流。
(2)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要求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新知探究
探究一:根据小说的情节,将课文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故事发生(开头至‚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杨志押送生辰纲。
第二部分:故事发展
第三部分:高潮
第四部分:结局
第五部分:尾声
探究二:全文在篇末才点出好汉的名字及所用的计策,这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学法指导:同学们可以想想,这与在情节发展中就点出好汉的名字和计策的效果有何不同?)
综合提升
课文是从杨志等人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请你从晁盖等人的视角来叙述这个故事。并且说说这两种叙述的角度,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要求:(1)从原文中筛选信息,然后以‚六月初四,黄泥冈上……‛为开头叙述;(2)说清开端、发展、高潮、结局;(3)充分想像,畅所欲言。
【当堂检测】
1.字词回顾
趱.行()虞.侯()嗔.怪()聒.噪()剜.口割舌()
《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16.智取生辰纲
一、温故互查(自主完成,二人互检)
1.施耐庵:朝代人,作品有长篇体小说《》描写了南宋末年“”的历史真实,热情讴歌了的正义性。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gāngà()怨怅.()朴.()刀恁.( )地
嗔.()怪面面相qù()逞.辩()
3.在括号内依次写出《水浒》中下列人物的绰号。
晁盖()吴用()公孙胜()
刘唐()白胜()杨志()
4.写出五个《水浒》中的故事名称。
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一)整体感知
1.复述课文,理清杨志与吴用等八雄斗智斗勇的过程。
2.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试找出课文中的矛盾冲突。
(二)问题研究
1.杨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会失败?
2.找出小说中的的景物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3.“智取”表现在哪些地方?
三、自学检测(语段阅读,重点突破)
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都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去了。杨志口里只叫苦,
软了身体,挣扎不起。十五个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把这金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得。
我且问你: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个。却才那个挑酒的汉子便是白日鼠白胜。却怎地用药?原来挑上岗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塌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做“智取生辰纲”。
导学案 智取生辰纲
课题:17 智取生辰纲
课型:新授课主备:HQS审核:初三语文备课组
初三(_______)班第_______学习小组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中考名著作品之一,要重视);
2.了解文章结构上双线结构的特点;
3.学习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学习重点]
了解作者及作品、学习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学习难点]
了解文章结构上双线结构的特点。
四、[预习导学]
1.走近作者,了解作品。
本文选自《__________》第十六回。作者__________(1296~1370?),____末____初小说家。《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
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
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____________”的主题。
2.给加点字注音。
趱.行( ) 虞.( )侯嗔.( )怪尴.( )尬.( ) 厮.( ) 朴.( )刀恁.( )地怨怅.( ) 兀.( )的怄.( )
芥.( )菜忒.( ) 舀.( )酒罗唣.( ) 聒.( )噪
晁.( )盖三阮.( ) 省.( )得兀( )的( ) 勾( )当( ) 庵.( ) 喏.( )喏.连声剜.( )口割舌面面厮觑.( )
3.辨析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
(2)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
智取生辰纲一导学案及答案
智取生辰纲一导学案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第五单元第17课《智取生辰纲》(一)
研究目标】
1.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倾向。
2.掌握词语“趱行”、“嗔怪”、“尴尬”、“聒噪”、“勾当”、“面面厮觑”的字音字义。
3.概括文章故事情节,理清文章的线索,了解文章的记叙顺序。
体验研究】
朗读交流
1.初读课文,积累字词。
1)读准下列字音:
趱行(zú xíng)XXX(yú hòu)嗔怪(chēn guài)尴尬(gān gà)剜口割舌(wān kǒu gē shé)
怨怅(XXX chàng)舀酒(yǎo jiǔ)XXX(luó zào)聒噪(guō zào)喏喏连声(nuò nuò lián shēng)
兀的(wù de)勾当(gòu dàng)朴刀(pǔ dāo)省得(shěng de)面面厮觑(miàn miàn sī qù)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寻思:思考
忍气吞声:忍受屈辱
絮絮聒聒:说话啰嗦
热不可当:热得受不了
勾当:勾结
死心塌地:坚定不移
2.再读课文,复述故事。
1)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自己的发现或疑问记录在课本上,小组交流。
2)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要求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新知探究
探究一:根据小说的情节,将课文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故事发生(开头至“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XXX押送生辰纲。
第二部分:故事发展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结局
第五部分:尾声
探究二:全文在篇末才点出好汉的名字及所用的计策,这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学法指导:同学们可以想想,这与在情节发展中就点出好汉的名字和计策的效果有何不同?)
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智取生辰纲》导学案试用稿(曾传华编写)
【学习目标】:1、学习借助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两条线索叙述故事的方法。
3、学习环境烘托表现人物的手法。
重点:1、通过分析人物言行,结合具体环境,把握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难点: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
【导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水浒传》:《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在梁山泊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小说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既是“四大名著”之一的又是“四大奇书”之一《水浒》。施耐庵于元延祐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浙江钱塘县尹。施耐庵故里江苏兴化新垛乡施家桥村有墓园、纪念馆。现有《施氏家薄谱》存世兴化施耐庵陵墓。
2、故事背景
《水浒》中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章节分别是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第十三回“青面兽北京斗武急先锋东郭争功”、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杨志本是“三代将门之后”,原“指望把一身本事,凭上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命运多舛,奉命押送花石纲,在黄河里被风打翻了船,只得逃难远避。后被赦,杨志在东京用财物打点,想官复原职,被高俅赶出,盘缠用尽,只得变卖祖传宝刀。集市上遇见泼皮牛二挑衅,只得用刀砍铜剁铁、吹毛得过,试杀人刀上不见血时,牛二不依不饶,而且强要刀不给钱,盛气之下,杨志杀死牛二,投案自首,被发配大名府充军。这也是杨志“失意”之时。杨志得到梁中书抬举,在校场与周谨、索超比武获胜,被升任为管军提辖使,“早晚殷勤听候使唤”,并接下押运生辰纲上东京的重任。这是杨志人生中“得志”之时。但生辰纲还未启运,风声早已传出,刘唐报信,与晁盖商议截取生辰纲,吴用也加入进来,并推荐三阮兄弟入伙,公孙胜也来投奔晁盖,七条好汉齐心协力夺取这批珠宝,并定下智取之计。
第17课《智取生辰纲》课堂教学实录-(6232)
《智取生辰纲》课堂教学实录
中店乡汪神学校杨国梁
一、导入
师: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主要取决于他读了多少部小说以及他对某
些经典小说读得有多深入。《水浒传》这样的经典小说,你对它的阅读深度可以决定你
语文素养的高度。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其中一个精彩的片段:智取生辰纲。出示幻灯片
一(课题)。
二、杨志与老都管
1、引导学生在与老都管等人的对比中感受杨志的过人之处。
师:吴用智取了杨志押运的生辰纲,智多星吴用战胜了青面兽杨志。吴用固然是智多星,赛诸葛,那么杨志是否是彻底的大笨蛋,严重的“脑残”呢?当然不是。如果杨
志真是大笨蛋,生辰纲就不用智取,战胜他就不须要技术含量,从而也就不能彰显吴用
赛诸葛般的智慧。杨志除了武艺超群之外,还有很多过人之处(出示幻灯片二):浏览课文,思考和老都管等部下相比,杨志的过人之处在哪?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
来的?
提示:A、押运生辰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责任心。B、押运生辰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心机。
(学生浏览课文,独立思考。)
师:现在请同学们汇报你们的思考。
生1:老都管等人只知道辛苦,根本不考虑生辰纲的安全。而杨志所有的心力都放
在生辰纲的安全上。老都管等人只知道休息,无人为杨志分忧,杨志是一个人在战斗。
所以我认为,与老都管等人相比,杨志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生2:课本136页写道,离了北京五七日是杨志一行人是趁凉走,五七日之后是趁
热走。五七日后,“人家渐渐少,行客又稀”,走的是山路,这说明五七日后的行程没
有之前安全。杨志决定趁热走,大概是想:“这么热,恐怕连强盗也不愿出来活动吧!”这说明杨志很有心机,很精明。
《智取生辰纲》导学案一
___初三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题:__《智取生辰纲》__ 课型:___预习+展示______ 编号_
班级:___________ 学习小组:____________ 小主人姓名:___________
【抽测】
上一堂课的基础与重点知识、默写《观刈麦》
【学习目标】
1、能概括故事情节
2、能分析杨志人物形象
3、能感受古典小说《水浒传》的文化魅力
【基础知识】
学习步骤:1、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2、独学对学,疏通课本;3、识记、理解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
1、阅读课文,疏通语言障碍。(《水浒传》采用的是元明间的白话,字面上跟现代汉语一样,词义却不同,把不懂的地方用红笔标注出来)
2、给加粗字注音。
趱行()嗔()尴尬()朴刀()别拗()恁地()吹嘘()怨怅()省得()崎岖()逞辩()怄()窥望()舀()聒噪()面面厮觑()勾当()
3、独立完成基础问题
①文章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②课文中有哪两组矛盾冲突?哪一个是主要矛盾?
③文章围绕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明线,一条暗线,请写出来?
杨志:上路→()→失纲
晁盖吴用:策划→()→()
【专题提升】
学习步骤:1、独学:带着问题再读文章,在书上画出难以理解的句子,完成专题提升
2、对学:师徒对学,补充完善答案
专题展示
1、复述故事情节(可采用表演的方式)
2、杨志人物形象分析(学法指导:找出描写杨志的句子)
建议思考角度:
(1)杨志为什么不多带兵?
(2)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要调整?
(3)杨志一行人为什么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净找些偏僻崎岖的小径自讨苦吃?
智取生辰纲(三)导学案及答案
第五单元第17课智取生辰纲(三)
【学习目标】
1.把握杨志与晁盖、吴用之智,了解杨志和性格
2.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人物形象。
【体验学习】
朗读交流
阅读知识链接部分并结合你对《水浒》的了解,思考在课文节选部分前,杨志有哪些故事,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新知探究
探究一: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探究二: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学法指导:同学们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1.为了押运成功,杨志也殚精竭虑,绞尽脑汁,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杨志的计谋?
如:他不多带些兵,伪装成客商就是为了掩人耳目,智藏行踪。
2.为了确保生辰纲的安全,杨志还有哪些举措?
如:逼赶:怕路长梦多,不惜打骂军士、斥责虞侯,得罪老都管。
探究三:为什么用如此一个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来押送生辰纲,仍逃不了失败的命运?请同学们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综合提升
1.从课文中可以看出杨志和吴用、晁盖是个怎样的人?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或事例分析。
【当堂检测】
1.辨析下列文字中揭示出的杨志的性格特征,将其写在横线上。
(1)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众军汉道:“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们!”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
句中对杨志“跳”、“喝”、“拿了藤条”等动作描写以及对军汉们喝骂的语言描写有何作用?
(2)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过,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
句中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有何作用?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智取生辰纲》教案及说课稿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智取生辰纲》
一、学习内容: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智取生辰纲》
二、学情分析:
对九年级学生来说,这篇小说很有吸引力,一方面本课是学生学习的第一篇古典长篇小说,另一方面故事情节围绕“智取”逐步展开,悬念一个接着一个,能吸引学生阅读。但文章篇幅较长,采用古白话并夹杂方言,学生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课前我安排学生预习本课。学生古典文学名著积累不足,本课情节较复杂,需要教师指导方法梳理情节,为分析人物形象做铺垫。
三、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把握古代白话文与现代汉语的不同,理清情节发展脉络,复述课文内容。
2、通过自学,提问,探究解决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学习重点:理清情节发展脉络,复述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教法:我将采用我校“五环教学法”(学-展-议-导-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逐步突破教学重难点,落实教学目标。
学法:学生将以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议论展示等方法完成本节课学习。
学习过程:
杨志押送生辰纲吴用智取生辰纲
《水浒》施耐庵学
生提出的问题:
板书设计:↓↓
厢禁军虞候 1乔装↖↗2卖酒
↘↖杨志↗↙吴用
↑↓↙↘
老都管 3下药 4 中计
《智取生辰纲》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智取生辰纲》,它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单元的文章都是古代长篇小说中的几个有名的片段,旨在引发学生阅读古代小说的兴趣。本课节选自古典名著《水浒传》,主要写了杨志押送生辰纲,吴用等人施计智取生辰纲的经过。故事读来引人入胜,是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兴趣的好教材。
第17课 智取生辰纲
部分来自《点拨》
7.“饶酒”这个细节中“饶”“劈手”“倾”“盖” “丢”等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再来“饶”一瓢吃,目的在于麻痹杨志等人, 让他们觉得酒是没有问题的,好来中计买酒。“劈手
”“倾”是为了向酒里倒蒙汗药。“盖”“丢”体现了
生意人的特征和对偷酒的不满,这些是做给杨志等人看 的,丝毫不露破绽,显然是经过周密计划的。这是智取 生辰纲的关键,同时也紧扣题目中的“智”。
的矛盾冲突。次要矛盾冲突:杨志与军健、虞候、老 督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
部分来自《典中点》
4.分析课文中环境描写的方式及作用。 【答案】方式:直接描写(太阳、云彩);间接描 写(写人的言行,写人的感觉,写其他事物)。 作用:渲染酷热的氛围;烘托人物烦躁不安的 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
重点品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4自然段
部分来自《点拨》
重难点小结 这一部分内容重点抓住杨志的动作、语言、心 理描写逐步揭示了杨志在押送生辰纲途中与老都管 、虞候等众军汉之间的矛盾,多处设伏,运用自然 景物的描写渲染气氛,为下文生辰纲被劫做铺垫。
部分来自《点拨》
4. “六个人脱……拿一条朴刀。”为什么要如此写晃 盖等人出场的情况?
【答案】这是晁盖等人的第一次出场,他们扮作商人
来自《点拨》
兽杨志、托塔天王晁盖、智多星吴用、赤发鬼刘唐、 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罗阮小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线索,把握情节。 2、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人物形象。 3、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汲取文化营养,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重点】 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 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汲取文化营养,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本文节选自《水浒》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课文所选的这一部分是从杨志押解生辰纲上路开始写起的,也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虽然是节选,但有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 2. 走近作者 施耐庵,生平不详,仅知他是元末明初人,曾在钱塘生活。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氏的资料,对其生平有较详细的说法,然可疑之处颇多。著有我国第一部以反映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水浒》。 3.相关资料 大名府梁中书要把千万贯财宝送往东京,给他老丈人蔡京庆贺生日。因梁中书前一年送十万贯金银珠宝给蔡京时,半路被人打劫,所以这次改派精明能干的杨志押送。但生辰纲还未启运,风声已传出,刘唐报信,与晁盖商议夺取生辰纲,吴用也加入进来,并推荐三阮兄弟入伙,公孙胜也来投奔晁盖,七条好汉欲齐心协力夺取这批珠宝,并定下智取之计。 【自主学习】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趱.( )行 嗔.( )怒 虞.( )侯 恁.( )地 省.( )得 罗唣.( ) 怄.( )气 逞.( )辩 剜.( )口 聒.( )噪 面面厮觑.(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杨志拿着藤条,( )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 )。只见两个虞侯和老都管( ),也巴到冈子上松树下坐了喘气。 3、辨析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 (2)、那七人道:“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 (3)、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 4、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水浒》第十六回。《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 )为题材的长篇( )。作者是( )。 【合作探究】 5、用简洁的语言复述全文的内容。 6、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7、杨志和晁盖等七人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 8、本文题目是“智取生辰纲”,“智”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9、杨志等人千方百计保护生辰纲,而晁盖等人则是想方设法夺取生辰纲。那么,“生辰纲”到底该不该被晁盖等人夺走呢?说说你的理由。 【精读精练】 阅读下列语段,然后回答问题。 那对过众军汉见了,心内痒起来,都待要吃,数中一个看着老都管道:“老爷爷与我们说一声,那卖枣子的客人买他一桶吃了,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润一润喉也好。其实热渴了,没奈何。这里冈子上又没讨水吃处,老爷方便。”老都管见众军所说,自心里也要吃得些,竟来对杨志说:“那贩枣子客人已买了他一桶酒吃,只有这一桶,胡乱教他们买吃些避暑气,冈子上端的没处讨水吃。”杨志寻思道:“俺在远
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打了他们半日,胡乱容他买碗吃罢。”杨志道:“既然老都管说了,教这厮们买吃了,便起身。”
众军健听了这话,凑了五贯足钱,来买酒吃。那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了!不卖了!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众军陪着笑说道:“大哥直得便还言语!”那汉道:“不卖了!休缠!”这贩枣子的客人劝道:“你这个鸟汉子,他也说得差了,你也忒认真!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须不关他众人之事,胡乱卖与他众人吃些。”那汉道:“没事讨别人疑心做甚么?”这贩枣子客人把那卖酒的汉子推开一边,只顾将这桶酒提与众军去吃。那军汉开了桶盖,无甚舀吃,陪个小心,问客人借这椰瓢用一用。众客人道:“就送这几个枣子与你们过酒。”众军谢道:“甚么道理。”客人道:“休要相谢,都是一般客人,何争在这百十个枣子上。”众军谢了,先兜两瓢,叫老都管吃一瓢,杨提辖吃一瓢,杨志那里肯吃。老都管自先吃了一瓢,两个虞候各吃一瓢。众军汉一发上,那桶酒登时吃尽了。杨志见众人吃了无事,自本不吃,一者天气甚热,二乃口渴难熬,拿起来只吃了一半,枣子分几个吃了。那卖酒的汉子说道:“这桶酒被那客人饶一瓢吃了,少了你些酒,我今饶了你众人半贯钱罢。”众军汉凑出钱来还他。那汉子收了钱,挑了空桶,依然唱着山歌,自下冈子去了。
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傍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了去。正是:
诛求膏血庆生辰,不顾民生与死邻。
始信从来招劫盗,亏心必定有缘因。
杨志口里只是叫苦,软了身体,挣扎不起;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都把这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的。
10、“老都管”这个人物在故事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卖酒汉子、贩枣子客人的话对计策的成功实施,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11、文中两处画线句子,表现了杨志怎样的心理?
12、“杨志道:‘既然老都管说了,教这厮们买吃了便起身。’”这句话表现了杨志怎样的性格特征?
13、根据故事情节,在下面横线上填出相关词句,使“回目”完整。
,吴用智取生辰纲。
【主题阅读】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约至二更以后,徐宁收拾上床。娘子问道:“明日随值也不?”徐宁道:“明日正是天子驾幸龙符宫,须用早起五更去伺候。”娘子听了,便分付梅香道:“官人明日要起五更出去随班;你们四更起来烧汤,安排点心。”时迁自付道:“眼见得梁上那个皮匣便是盛甲在里面。我若赶半夜下手便好。--倘若闹起将来,明日出不得城,不误了大事?且捱到五更里下手不迟。”听得徐宁夫妻两口儿上床睡,两个丫鬟在房门外打铺,房里桌上却点着碗灯。那五个人都睡著了。两个梅香一日伏侍到晚,精神困倦,打呼,时迁溜下来,去身边取个芦管儿,就窗棂眼里,只一次,把那碗灯早吹灭了。
看看伏到四更左侧,徐宁起来,便唤丫鬟起来烧汤。那两个使女从睡梦里起来,看房里没了灯,叫道:“呵呀!今夜没了灯!”徐宁道:“你不去后面讨灯等几时!”那个梅香开楼门下胡梯响。时迁听得,从柱上只一溜.,来到后门边黑影里伏了。听得丫鬟正开后门出来便去开墙门,时迁却潜入厨房里,贴身在厨桌下。梅香讨了灯火入来,又去关门,却来灶前烧火。这使女便也起来生炭火上楼去。多时,汤滚,捧面汤上去,徐宁洗漱了,叫烫些热酒上来。丫鬟安排肉食炊饼上去,徐宁吃罢,叫把饭与外面当值的吃。时迁听得徐宁下来,叫当值吃了饭,背著包袱,拿了金枪出门。两个梅香点著灯送徐宁出去。时迁却从厨桌下出来,便上楼去,从楼子边直踅到梁上,却把身躯伏了。两个丫鬟又关闭了门户,吹灭了灯火,上楼来,脱了衣裳,倒头便睡。
时迁听得两个梅香睡著了,在梁上把那芦管儿指灯一吹,那灯又早灭了。时迁却从梁上轻轻解了皮匣。正要下来,徐宁的娘子觉来,听得响,叫梅香,道:“梁上甚麽响?”时迁做老鼠叫。丫鬟道:“娘子不听得是老鼠叫?因厮打,这般响。”时迁就便学老鼠厮打,溜.将下来;悄悄地开了楼门,款款地背著皮匣,下得胡梯,从里面直开到外面,来到班门口,已自有那随班的人出门,四更便开了锁。时迁得了皮匣,从人队里,趁闹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