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体系与国际金融危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交易必须是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间 发生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对其一定时期内的国 际经济交易,根据交易的特性和经济分析的需要, 分类设置科目和帐户,并按复式簿记的原理进行 系统记录的报表。
复式簿记的记帐方法: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引起本国从国外获得货币收入的交易记入贷方,而这笔收 入本身记入相应的借方;
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
(1)引发本币对外价格向下浮动的压力,促使本币汇率
下降,本币的国际地位下降 ;
(2)若货币当局想稳定本币汇率,得动用国际储备。持
续逆差必然会大大减少本国的国际储备,货币供应缩减,影响
国内生产和就业,导致生产、就业和国民收入下降;
(3) 国际储备下降会影响一国对外金融实力,损害国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主性交易:
纯粹由于经济上的某种目的而自动进行的交易
调节性或补偿性交易:
在国际收支的自主性交易发生不平衡时,为 了弥补缺口而进行的交易
在实践中,我们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某个位 置上划出一条水平线,将线上项目近似地看作自 主性交易,线下项目则近似地看作调节性交易 国际收支的真实平衡:
自主性交易所产生的借贷双方达到平衡
(3)影响本国商品出口。本币汇率上升 ,导致本国出口商品以 外币计价的成本提高,从而降低了商品的价格竞争力。
(4)加剧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紧张程度 。一国国际收支的持续 顺差,就是其他国家的持续逆差,这种持续的逆差很不利于逆差
国发展其本国经济,因此必然要引起国际摩擦。
五、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偶发性因素:临时性不平衡 2、周期性因素 3、结构性因素 4、货币性因素 5、资本性因素
六、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1、外汇缓冲政策:融资(financing)政策 2、财政货币政策:调整(adjustment)政
策 3、汇率政策:调整政策 4、直接管制:调整政策 5、产业政策 6、国际经济金融合作
第二节 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又称国际货币体系,是调 节各国货币关系的一整套国际性的规则、 安排、惯例和组织形式。
国际收支平衡:
线上交易贷方总额等于其借方总额,差 额为零
国际收支盈余: 线上交易的差额大于零
国际收支赤字: 线上交易的差额小于零
综合差额所包括的线上交易最为全面,仅 仅将官方储备作为线下交易,它衡量一国 官方通过变动官方储备来弥补的国际收支 不平衡。
四、国际收支失衡对经济的影响
规模不大 、持续时间较短的国际收支失 衡 ,或者是动态的失衡状态,即顺、逆差 交替出现且数额较小的失衡,对一国的经 济一般不致于有大大的影响。但假如一国 出现了持续性的顺差或者逆差则不可避免 地要对其国内经济及国际经贸关系产生影 响。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根据复式薄记原理编制的, 其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是相等的。而且由于设立 了平衡项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合计差额最 终总是可以通过官方储备的增减和误差与遗漏项 目得到平衡,以至最终的帐面差额必然为零。但 这只是账面的、会计意义上的平衡,不具有经济 学意义。
按交易性质判断国际收支是否平衡是衡量国际收 支平衡与否的理论依据。
引起本国对国外货币支出的交易记入借方,而这笔支出本 身记入相应的贷方;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
(一)经常帐户 (二)资本和金融账户 (三)错误和遗漏
国 际 收 支 构成
经常帐户 货物 服务 收入 经常转移
资本与金融帐户 资本帐户(含资本转移及非生产、 非金融资产的收买与放弃) 金融帐户(含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其他投资)
的国际信誉,增加国际筹资的难度和成本,正常的利用外资的
途径可能被减少;
(4)由于本币汇率下降和国内经济发展受阻,则虽然可
能会加强种种法律、行政措施,仍不免会有大量资金通过各种
非法渠道外流,从而加剧国内资金的匾乏,并影响经济发展。
这种情况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债务危机或金融、经济危机时,
表现得更为突出。其结果是使这些国家经济雪上加霜。
第十四章 国际金融体系与国际金融危机
第一节 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概念的演变:
贸易收支 外汇收支
国际收支
概念
根据IMF的解释,一国的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 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对国际收支概念的理解
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评价
优点: 国际金本位时一国货币的真实价值保持稳定和可预测,
而稳定的价格水平和货币比价,以及较为平稳的世界经济环 境,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和贸易发展。
缺陷:
⑴黄金供应和储备的有限性限制了货币供应,难以适应经济 增长和科学技术革命的需要;
⑵金本位制实行的条件会因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困难和不平 衡而被放弃;
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
(1)促使本币汇率上升 ,冲击外汇市场。持续顺差造成外汇市 场上外汇供应剧增 , 从而形成在外汇市场上本币供不应求而汇 率上升。本币的升值就会诱使国际短期资金大量涌入,进行投机, 冲击外汇市场。
(2)累积的国际储备增加所造成的货币供应增加会带来物价水 平上升。持续顺差显示一国海外净资产持续增长和货币市场上外 汇供应的增加。若国内未能加强有效协调和适当控制,就可能引 发国内通货膨胀。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1、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 IMF,旨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错误与遗漏帐户
国际储备(官方储备)
《国际收支手册》(第5版)的规定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一般格式
项目 经常帐户
货物 服务 收入 经常转移 资本与金融帐户 资本帐户 资本转移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
的收买与放弃 金融帐户
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其他投资 错误与遗漏帐户
官方储备 合计
借方
贷方
差额
三、国际收支的盈余、赤字和平衡
主要内容:
(1)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2)汇率制度的确定; (3)国际收支调节方式的确定;
一、国际金本位制度
1、黄金—英镑储备机制;
黄金充当了国际货币,是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
2、严格的固定汇率制:
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他们各自的含金量 比决定,黄金输送点为汇率波动上下限
3、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对其一定时期内的国 际经济交易,根据交易的特性和经济分析的需要, 分类设置科目和帐户,并按复式簿记的原理进行 系统记录的报表。
复式簿记的记帐方法: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引起本国从国外获得货币收入的交易记入贷方,而这笔收 入本身记入相应的借方;
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
(1)引发本币对外价格向下浮动的压力,促使本币汇率
下降,本币的国际地位下降 ;
(2)若货币当局想稳定本币汇率,得动用国际储备。持
续逆差必然会大大减少本国的国际储备,货币供应缩减,影响
国内生产和就业,导致生产、就业和国民收入下降;
(3) 国际储备下降会影响一国对外金融实力,损害国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主性交易:
纯粹由于经济上的某种目的而自动进行的交易
调节性或补偿性交易:
在国际收支的自主性交易发生不平衡时,为 了弥补缺口而进行的交易
在实践中,我们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某个位 置上划出一条水平线,将线上项目近似地看作自 主性交易,线下项目则近似地看作调节性交易 国际收支的真实平衡:
自主性交易所产生的借贷双方达到平衡
(3)影响本国商品出口。本币汇率上升 ,导致本国出口商品以 外币计价的成本提高,从而降低了商品的价格竞争力。
(4)加剧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紧张程度 。一国国际收支的持续 顺差,就是其他国家的持续逆差,这种持续的逆差很不利于逆差
国发展其本国经济,因此必然要引起国际摩擦。
五、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偶发性因素:临时性不平衡 2、周期性因素 3、结构性因素 4、货币性因素 5、资本性因素
六、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1、外汇缓冲政策:融资(financing)政策 2、财政货币政策:调整(adjustment)政
策 3、汇率政策:调整政策 4、直接管制:调整政策 5、产业政策 6、国际经济金融合作
第二节 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又称国际货币体系,是调 节各国货币关系的一整套国际性的规则、 安排、惯例和组织形式。
国际收支平衡:
线上交易贷方总额等于其借方总额,差 额为零
国际收支盈余: 线上交易的差额大于零
国际收支赤字: 线上交易的差额小于零
综合差额所包括的线上交易最为全面,仅 仅将官方储备作为线下交易,它衡量一国 官方通过变动官方储备来弥补的国际收支 不平衡。
四、国际收支失衡对经济的影响
规模不大 、持续时间较短的国际收支失 衡 ,或者是动态的失衡状态,即顺、逆差 交替出现且数额较小的失衡,对一国的经 济一般不致于有大大的影响。但假如一国 出现了持续性的顺差或者逆差则不可避免 地要对其国内经济及国际经贸关系产生影 响。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根据复式薄记原理编制的, 其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是相等的。而且由于设立 了平衡项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合计差额最 终总是可以通过官方储备的增减和误差与遗漏项 目得到平衡,以至最终的帐面差额必然为零。但 这只是账面的、会计意义上的平衡,不具有经济 学意义。
按交易性质判断国际收支是否平衡是衡量国际收 支平衡与否的理论依据。
引起本国对国外货币支出的交易记入借方,而这笔支出本 身记入相应的贷方;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
(一)经常帐户 (二)资本和金融账户 (三)错误和遗漏
国 际 收 支 构成
经常帐户 货物 服务 收入 经常转移
资本与金融帐户 资本帐户(含资本转移及非生产、 非金融资产的收买与放弃) 金融帐户(含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其他投资)
的国际信誉,增加国际筹资的难度和成本,正常的利用外资的
途径可能被减少;
(4)由于本币汇率下降和国内经济发展受阻,则虽然可
能会加强种种法律、行政措施,仍不免会有大量资金通过各种
非法渠道外流,从而加剧国内资金的匾乏,并影响经济发展。
这种情况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债务危机或金融、经济危机时,
表现得更为突出。其结果是使这些国家经济雪上加霜。
第十四章 国际金融体系与国际金融危机
第一节 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概念的演变:
贸易收支 外汇收支
国际收支
概念
根据IMF的解释,一国的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 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对国际收支概念的理解
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评价
优点: 国际金本位时一国货币的真实价值保持稳定和可预测,
而稳定的价格水平和货币比价,以及较为平稳的世界经济环 境,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和贸易发展。
缺陷:
⑴黄金供应和储备的有限性限制了货币供应,难以适应经济 增长和科学技术革命的需要;
⑵金本位制实行的条件会因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困难和不平 衡而被放弃;
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
(1)促使本币汇率上升 ,冲击外汇市场。持续顺差造成外汇市 场上外汇供应剧增 , 从而形成在外汇市场上本币供不应求而汇 率上升。本币的升值就会诱使国际短期资金大量涌入,进行投机, 冲击外汇市场。
(2)累积的国际储备增加所造成的货币供应增加会带来物价水 平上升。持续顺差显示一国海外净资产持续增长和货币市场上外 汇供应的增加。若国内未能加强有效协调和适当控制,就可能引 发国内通货膨胀。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1、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 IMF,旨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错误与遗漏帐户
国际储备(官方储备)
《国际收支手册》(第5版)的规定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一般格式
项目 经常帐户
货物 服务 收入 经常转移 资本与金融帐户 资本帐户 资本转移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
的收买与放弃 金融帐户
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其他投资 错误与遗漏帐户
官方储备 合计
借方
贷方
差额
三、国际收支的盈余、赤字和平衡
主要内容:
(1)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2)汇率制度的确定; (3)国际收支调节方式的确定;
一、国际金本位制度
1、黄金—英镑储备机制;
黄金充当了国际货币,是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
2、严格的固定汇率制:
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他们各自的含金量 比决定,黄金输送点为汇率波动上下限
3、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