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狂夫》鉴赏《狂夫》译文及赏析答案
【经典诗句】“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603537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67.png)
【经典诗句】“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这两句的诗意: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饱经丧乱之后,有一个安身之地,即浣花溪畔的草堂,心情舒展了;既有“清潭”,何必“沧浪”,心满意足了。
景致幽美,心情舒展,情景交融,故而称妙。
出自杜甫《狂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为沧浪。
风含翠?娟娟净,雨?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切断,恒饥稚子色悲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解⑴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出使东吴的地方。
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
⑵百花潭:即为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
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纯净闻名于世。
《孟子·距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存有随遇而安之意。
⑶筱(xiǎo):细小的竹子。
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
参照译文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和风轻轻拥着翠绿的竹子,秀美光洁,飘雨慢慢洗着粉红的荷花,阵阵清香。
当了大官的朋友人一阔就变脸,早与我断的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狂!我就这么狂!赏析《狂夫》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首联写居住环境,在饱经丧乱后有一安身立命之地,心情舒展旷放。
颔联写浣花溪的美丽景色,与颈联写自己靠人接济,一旦故人音信断绝,一家人就不免挨饿的凄凉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在几乎快饿死的情况下,却还在兴致勃勃地赞美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显狂态。
尾联写出这种饱经患难,却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的打击,表明了“狂夫”二字的深刻含义。
这首七律写于杜甫客居成都时。
诗为题“狂夫”,当以写下人居多,诗却先从定居环境写下去。
成都南门外有座小石桥,名“万里桥”。
【诗歌鉴赏】“风含翠娟娟净,雨红蕖冉冉香”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风含翠娟娟净,雨红蕖冉冉香”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4ad6c1af45b307e9719706.png)
【诗歌鉴赏】“风含翠?娟娟净,雨?红蕖冉冉香”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风含翠?娟娟净,雨?红蕖冉冉香”这两句是说,微风吹拂,细雨飘洒,小竹翠绿,显得美好洁净;经雨沾湿的池中红荷,散出微微清香。
两句分咏风雨,是凝炼精警的“互文”。
前句风中有雨,从“净”字可以体味,后句雨中有风,从“香”字可以会心。
即雨洗筱净,风飘荷香。
“含”“?”二字用得极细腻,雨细风微尽蕴其中。
意藉丰富,形式精工。
叠字运用极为工妙,平添了音韵之美。
这联诗向称千古名句。
出自杜甫《狂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娟娟净,雨?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释①翠筱:翠竹。
②娟娟:美好的样子。
③净:竹色光洁。
④?:沾湿。
⑤红蕖:红色荷花。
⑥冉冉:婉柔的样子。
译文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和风轻轻拥着翠绿的竹子,秀美光洁,飘雨慢慢洗着粉红的荷花,阵阵清香。
当了大官的朋友人一阔就变脸,早与我断的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狂!我就这么狂!赏析《狂夫》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首联写居住环境,在饱经丧乱后有一安身立命之地,心情舒展旷放。
颔联写浣花溪的美丽景色,与颈联写自己靠人接济,一旦故人音信断绝,一家人就不免挨饿的凄凉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在几乎快饿死的情况下,却还在兴致勃勃地赞美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显狂态。
尾联写出这种饱经患难,却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的打击,表明了“狂夫”二字的深刻含义。
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
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却先从居住环境写来。
成都南门外有座小石桥,名“万里桥”。
过桥向东,就来到“百花潭”,这一带地处水乡,景致幽美。
当年杜甫就在这里营建草堂。
饱经丧乱之后有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地,他的心情舒展乃至旷放了。
【经典诗句】“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edbaac02768e9950e738c5.png)
【经典诗句】“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这两句的诗意: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饱经丧乱之后,有一个安身之地,即浣花溪畔的草堂,心情舒展了;既有“清潭”,何必“沧浪”,心满意足了。
景致幽美,心情舒展,情景交融,故而称妙。
出自杜甫《狂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娟娟净,雨?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释⑴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出使东吴的地方。
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
⑵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
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
《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有随遇而安之意。
⑶筱(xiǎo):细小的竹子。
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
参考译文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和风轻轻拥着翠绿的竹子,秀美光洁,飘雨慢慢洗着粉红的荷花,阵阵清香。
当了大官的朋友人一阔就变脸,早与我断的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狂!我就这么狂!赏析《狂夫》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首联写居住环境,在饱经丧乱后有一安身立命之地,心情舒展旷放。
颔联写浣花溪的美丽景色,与颈联写自己靠人接济,一旦故人音信断绝,一家人就不免挨饿的凄凉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在几乎快饿死的情况下,却还在兴致勃勃地赞美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显狂态。
尾联写出这种饱经患难,却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的打击,表明了“狂夫”二字的深刻含义。
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
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却先从居住环境写来。
成都南门外有座小石桥,名“万里桥”。
过桥向东,就来到“百花潭”,这一带地处水乡,景致幽美。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狂夫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狂夫](https://img.taocdn.com/s3/m/2ed441d81711cc7930b71666.png)
课件模板
古诗文系列:狂夫
作者简介:
古诗文系列:狂夫
作者简介:
杜甫(dù fǔ)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
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 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 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 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 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古诗文系列:狂夫
译文: 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狂!我 就这么狂!
古诗文系列:狂夫
注释:
⑴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 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杜甫的草堂就在 万里桥的西面。 ⑵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 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 闻名。《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 兮,可以濯我缨”。有随遇而安之意。 ⑶筱(xiǎo):细小的竹子。娟娟净:秀 美光洁之态。
古诗文系列:狂夫
赏析:
“含”比通常写微风的“拂”字感情色彩 更浓,有小心爱护意味,则风之微不言而 喻。“裛”通“浥”,比洗、洒一类字更 轻柔,有“润物细无声”的意味,则雨之 细也不言而喻。两句分咏风雨,而第三句 风中有雨,这从“净”字可以体味(雨后 翠筿如洗,方“净”);第四句雨中有风, 这从“香”字可以会心(没有微风,是嗅 不到细香的)。
古诗文系列:狂夫
赏析:
诗人的这种人生态度,不但没有随同岁月 流逝而衰退,反而越来越增强了。你看, 在几乎快饿死的境况下,他还兴致勃勃地 在那里赞美“翠筿”、“红蕖”,美丽的 自然风光哩!联系眼前的迷醉与现实的处 境,诗人都不禁哑然“自笑”了:你是怎 样一个越来越狂放的老头儿啊!(“自笑 狂夫老更狂”)
古诗狂夫·万里桥西一草堂翻译赏析
![古诗狂夫·万里桥西一草堂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77bb44d15abe23492f4d96.png)
古诗狂夫·万里桥西一草堂翻译赏析《狂夫·万里桥西一草堂》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
其古诗全文如下: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前言】《狂夫》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首联写居住环境,在饱经丧乱后有一安身立命之地,心情舒展旷放。
颔联写浣花溪的美丽景色,与颈联写自己靠人接济,一旦故人音信断绝,一家人就不免挨饿的凄凉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在几乎快饿死的情况下,却还在兴致勃勃地赞美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显狂态。
尾联写出这种饱经患难,却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的打击,表明了“狂夫”二字的深刻含义。
【注释】⑴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
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
⑵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
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
《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有随遇而安之意。
⑶筱:细小的竹子。
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
⑷裛:滋润。
红蕖:粉红色的荷花。
冉冉香:阵阵清香。
⑸厚禄故人:指做大官在朋友。
书断绝:断了书信来往。
⑹恒饥:长时间挨饿。
⑺填沟壑:把尸体扔到山沟里去。
这里指穷困潦倒而死。
疏放:疏远仕途,狂放不羁。
【翻译】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和风轻轻拥着翠绿的竹子,秀美光洁,飘雨慢慢洗着粉红的荷花,阵阵清香。
当了大官的朋友人一阔就变脸,早与我断的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狂!我就这么狂。
【赏析】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
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却先从居住环境写来。
成都南门外有座小石桥,名“万里桥”。
过桥向东,就来到“百花潭”,这一带地处水乡,景致幽美。
狂夫阅读答案
![狂夫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06d4fd51e79b89680226d1.png)
狂夫阅读答案狂夫,指狂妄无知的人,以及古代妇女对自己丈夫的谦称。
下面为大家整理的是狂夫阅读答案,仅供参考~ 狂夫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①娟娟净,雨裛②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筱:细小的竹子。
娟娟,秀美。
②裛:通“浥”,滋润。
冉冉,阵阵。
(1)“风含翠筱娟娟净”中“含”耐人寻味,历来为人所赞,请赏析它好在哪里。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颔联的作用。
(3分)答: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含”字,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生动地写出了风的轻微,给人以小心爱护之感。
(2分)(2)以乐景衬哀情(1分),此联写草堂的美景最主要是反衬狂夫恶劣的现实处境(1分),进而正面衬托狂夫贫贱不能移的形象(1分)。
(简析:《狂》诗中尾联一句“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直抒胸臆,痛快淋漓地表达出自己饱经患难,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生活态度来对待打击的生活信念。
杜甫《狂夫》鉴赏《狂夫》译文及赏析答案
![杜甫《狂夫》鉴赏《狂夫》译文及赏析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64e72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6.png)
杜甫《狂夫》鉴赏《狂夫》译文及赏析答案《狂夫》是由杜甫所创作的,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
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却先从居住环境写来。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狂夫》的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狂夫》唐代: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篠通:筱)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狂夫》译文万里桥西边就是我居住的草堂,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和风轻轻拥着秀美光洁的翠竹,细雨滋润着荷花,微风吹来阵阵清香。
做了大官的朋友早与我断了书信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加狂放!《狂夫》注释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
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
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
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
《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有随遇而安之意。
筱(xiǎo):细小的竹子。
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
裛(yì):滋润。
红蕖:粉红色的荷花。
冉冉香:阵阵清香。
厚禄故人:指做大官在朋友。
书断绝:断了书信来往。
恒饥:长时间挨饿。
填沟壑(hè):把尸体扔到山沟里去。
这里指穷困潦倒而死。
疏放:疏远仕途,狂放不羁。
《狂夫》创作背景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夏天,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
这首诗就是作于这期间。
《狂夫》赏析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
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却先从居住环境写来。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中“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
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
“百花潭”在浣花溪南,杜甫草堂在其北。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杜甫狂夫译文及赏析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杜甫狂夫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ee92e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5.png)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杜甫狂夫译文及赏析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杜甫狂夫译文及赏析狂夫原文: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篠通:筱)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译文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和风轻轻拥着翠绿的竹子,秀美光洁,飘雨慢慢洗着粉红的荷花,阵阵清香。
当了大官的朋友人一阔就变脸,早与我断的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狂!我就这么狂!注释⑴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
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
⑵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
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
《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有随遇而安之意。
⑶筱(xiǎo):细小的竹子。
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
⑷裛(yì):滋润。
红蕖:粉红色的荷花。
冉冉香:阵阵清香。
⑸厚禄故人:指做大官在朋友。
书断绝:断了书信来往。
⑹恒饥:长时间挨饿。
⑺填沟壑(hè):把尸体扔到山沟里去。
这里指穷困潦倒而死。
疏放:疏远仕途,狂放不羁。
狂夫赏析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
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却先从居住环境写来。
成都南门外有座小石桥,相传为诸葛亮送费祎处,名“万里桥”。
过桥向东,就来到“百花潭”(即浣花溪),这一带地处水乡,景致幽美。
当年杜甫就在这里营建草堂。
饱经丧乱之后有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地,他的心情舒展乃至旷放了。
首联“即沧浪”三字,暗寓《渔夫》“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意,逗起下文疏狂之意。
“即”字表示出知足的意味,“岂其食鱼,必河之鲂”,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
“万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沧浪”,略相映带,似对非对,有形式天成之美;而一联之中涵四专名,由于它们展现极有次第,使读者目接一路风光,而境中又略有表意(“即沧浪”),便令人不觉痕迹。
杜甫《狂夫》鉴赏阅读
![杜甫《狂夫》鉴赏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0cc40a29f524ccbff021846e.png)
• D.诗末“填沟壑”本为悲哀之事,而诗人却能以“疏放” 的态度对待,而这样的人生态度却被世俗中人耻笑为“ 老来更狂”。
• D项,“自笑狂夫老更狂”是诗人自嘲,选项解释错误 。
• 点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 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 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 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
• 狂夫 杜甫
•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笑狂夫老更狂。
• 【注】①篠(xiăo):细小的竹子。②裛(yÌ):通,浥”,滋润。
• 译文 万里桥西边就是我居住的草堂,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 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和风轻轻拥着秀美光洁的翠竹,细雨滋润着荷花,微风 吹来阵阵清香。 做了大官的朋友早与我断了书信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 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 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加狂放!
• (2)此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试分析其妙处。
• 答案:①运用拟人手法,“含”“裛”,赋予无生 命的事物以生命,生动地写出了风的轻微、雨的 细小,给人以小心爱护之感。②叠词,“娟娟”,写 出了竹子秀美之态;“冉冉”,描摹了红荷的娇美 之貌。无堆砌之感,又平添了音韵之美。③以乐 景衬哀情,此联写草堂的美景最主要是反衬“狂 夫”恶劣的现实处境,进而表现“狂夫”贫贱不 能移的形象。
• 这首诗以“狂夫”这一形象将赏心悦目之景和 可悲可叹之事统一起来,在艺术上是服从内容需 要,是十分成功的。
杜甫《狂夫》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狂夫》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92673a0722192e4536f6a6.png)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狂夫杜甫万里桥四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①娟娟净,雨裹②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啡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释:①篠(xiao)细小的竹子。
②裹(yi):通“浥”,沾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A. “刀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沧浪”,略相映带,似对非对,有形式天成之美:而一联之中涵四专名,“万里”、百花”这类字面,使诗篇一开头就不落寒俭之态,为下文写〃狂”作铺垫。
B.“即沧浪"三字,用《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典故,暗示诗人的操守,引出下文疏狂之意。
C.五六句写客中少助,生活局促的情景。
昔日厚禄故人书信断绝,饥饿波及幼子,以至形于颜色,则家人忍饥挨饿的情形可以想见,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D.诗末"填沟壑”本为悲哀之事,而诗人却能以“疏放”的态度对待,而这样的人生态度却被世俗中人耻笑为“老来更狂"。
E.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优矢货致的描写直接表现了“狂夫”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后半部分则借对“狂夫”潦倒生计的描述,凸显出“狂夫”的狂傲之气。
15.此诗颔联历来为人称妙,试分析其妙处。
(6分)14.DE【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题中D项“自笑狂夫老更狂”是诗人自嘲,选项解释错误。
E项,对美景的描写只能侧面表现狂夫的精神。
15.①运用拟人手法,“含”“裛”,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生动地写出了风的轻微、雨的细小,给人以小心爱护之感。
②叠词,“娟娟”,写出了竹子秀美之态;“冉冉”,描摹了红荷的娇美之貌。
古代诗歌杜甫《狂夫》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届青海西宁高三一模)
![古代诗歌杜甫《狂夫》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届青海西宁高三一模)](https://img.taocdn.com/s3/m/f09957c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7c.png)
2022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一模五、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狂夫①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②娟娟净,雨裛③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本诗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
②筱:细小的竹子。
娟娟,秀美。
③裛:通“浥”,滋润。
冉冉,阵阵。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的居住环境,饱经丧乱后有了安身立命之地,诗人的心情也随之舒展旷放了。
B.颔联用叠词、比喻等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风的轻微、雨的柔润,给人以小心爱护之感。
C.颈联将“厚禄”“恒饥”前置句首,既有声律的要求,也强调了“恒饥”的贫困处境。
D.本诗将景与情成功地调和起来,既歌咏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又抒写了诗人的潦倒穷愁。
15.本诗题名《狂夫》,“狂”字是怎么体现出来的?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生活态度?结合全诗分析。
六、情景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用一种植物和一种动物来比喻因为生命的短暂,总会错过一些美好的东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述而》中孔子强调学习别人要做好选择,注意扬长避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B15.(1)首联写居住环境,在饱经丧乱后有一安身立命之地,心情舒展旷放;颔联写浣花溪的美丽景色,与颈联写自己靠人接济,一旦故人音信断绝,一家人就不免挨饿的凄凉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在几乎快饿死的情况下,却还在兴致勃勃地赞美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显狂态;尾联写出这种饱经患难,却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的打击,表明了“狂夫”二字的深刻含义。
杜甫:狂夫
![杜甫:狂夫](https://img.taocdn.com/s3/m/8b7fb3950242a8956bece4ba.png)
杜甫:狂夫《狂夫》作者:杜甫原文: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释:1、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
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
2、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
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
《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有随遇而安之意。
3、筱:细小的竹子。
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
4、裛(yì):滋润。
红蕖:粉红色的荷花。
冉冉香:阵阵清香。
5、厚禄故人:指做大官在朋友。
书断绝:断了书信来往。
6、恒饥:长时间挨饿。
7、填沟壑(hè):把尸体扔到山沟里去。
这里指穷困潦倒而死。
疏放:疏远仕途,狂放不羁。
翻译: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和风轻轻拥着翠绿的竹子,秀美光洁,飘雨慢慢洗着粉红的荷花,阵阵清香。
当了大官的朋友人一阔就变脸,早与我断的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狂!我就这么狂!赏析:这首七律诗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
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却先从居住环境写来。
成都南门外有座小石桥,相传为诸葛亮送费祎处,名“万里桥”。
过桥向东,就来到“百花潭”(即浣花溪),这一带地处水乡,景致幽美。
当年杜甫就在这里营建草堂。
饱经丧乱之后有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地,他的心情舒展乃至旷放了。
首联“即沧浪”三字,暗寓《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意,逗起下文疏狂之意。
“即”字表示出知足的意味,“岂其食鱼,必河之鲂”,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
“万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沧浪”,略相映带,似对非对,有形式天成之美;而一联之中涵四专名,由于它们展现极有次第,使读者目接一路风光,而境中又略有表意(“即沧浪”),便令人不觉痕迹。
杜甫《狂夫》原文欣赏
![杜甫《狂夫》原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eb6027ac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c.png)
杜甫《狂夫》原文欣赏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天,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
这首诗正作于这期间。
狂夫唐代: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篠通:筱)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译文及注释译文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和风轻轻拥着翠绿的竹子,秀美光洁,飘雨慢慢洗着粉红的荷花,阵阵清香。
当了大官的朋友人一阔就变脸,早与我断的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狂!我就这么狂!注释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
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
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
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
《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有随遇而安之意。
筱(xiǎo):细小的竹子。
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
裛(yì):滋润。
红蕖:粉红色的荷花。
冉冉香:阵阵清香。
厚禄故人:指做大官在朋友。
书断绝:断了书信来往。
恒饥:长时间挨饿。
填沟壑(hè):把尸体扔到山沟里去。
这里指穷困潦倒而死。
疏放:疏远仕途,狂放不羁。
创作背景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天,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
这首诗正作于这期间。
赏析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
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却先从居住环境写来。
成都南门外有座小石桥,相传为诸葛亮送费祎处,名“万里桥”。
过桥向东,就来到“百花潭”(即浣花溪),这一带地处水乡,景致幽美。
当年杜甫就在这里营建草堂。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狂夫》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狂夫》](https://img.taocdn.com/s3/m/ecbaf5190912a21615792900.png)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狂夫》译文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和风轻轻拥着翠绿的竹子,秀美光洁,飘雨慢慢洗着粉红的荷花,阵阵清香。
当了大官的朋友人一阔就变脸,早与我断的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狂!我就这么狂!赏析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
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却先从居住环境写来。
成都南门外有座小石桥,相传为诸葛亮送费祎处,名万里桥。
过桥向东,就来到百花潭(即浣花溪),这一带地处水乡,景致幽美。
当年杜甫就在这里营建草堂。
饱经丧乱之后有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地,他的心情舒展乃至旷放了。
首联即沧浪三字,暗寓《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意,逗起下文疏狂之意。
即字表示出知足的意味,岂其食鱼,必河之鲂,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
万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沧浪,略相映带,似对非对,有形式天成之美;而一联之中涵四专名,由于它们展现极有次第,使读者目接一路风光,而境中又略有表意(即沧浪),便令人不觉痕迹。
万里、百花这类字面,使诗篇一开头就不落寒俭之态,为下文写狂预作铺垫。
这是一个斜风细雨天气,光景别饶情趣: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出落得荷花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
颔联结撰极为精心,写微风细雨全从境界见出。
含裛两个动词运用极细腻生动。
含比通常写微风的拂字感情色彩更浓,有小心爱护意味,则风之微不言而喻。
裛通浥,比洗、洒一类字更轻柔,有润物细无声的意味,则雨之细也不言而喻。
两句分咏风雨,而第三句风中有雨,这从净字可以体味(雨后翠筿如洗,方净);第四句雨中有风,这从香字可以会心(没有微风,是嗅不到细香的)。
这也就是通常使诗句更为凝炼精警的互文之妙了。
两句中各有三个形容词:翠、娟娟(美好貌)、净;红、冉冉(娇柔貌)、香,却安置妥贴,无堆砌之感;而冉冉、娟娟的叠词,又平添音韵之美。
狂夫杜甫古诗鉴赏
![狂夫杜甫古诗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f5152f6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1.png)
狂夫杜甫古诗鉴赏
这首诗,就像是一杯陈酿老酒,越品越有味儿!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杜甫给自己找了这么一处安身之所,万里桥西边的那座草堂,旁边的百花潭水不就像那沧浪之水吗?这让我不禁想到,我们在这纷繁世界里,又何尝不是在寻觅属于自己的那一方宁静?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风吹着翠绿的细竹,那姿态是多么的秀美干净,雨打在红荷花上,那香气缓缓飘散。
哎呀,这景色描写得如此细腻,难道不像是一幅精美的画卷在我们眼前缓缓展开吗?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想想看,曾经的那些富贵朋友不再来信,家里的孩子总是饿着肚子,脸色那么凄凉。
这难道不是生活的无奈和悲哀吗?这多像我们在困境中,那些所谓的朋友都不见了踪影,只剩下自己和家人苦苦支撑。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就算要倒在沟壑里,也还是那么的放纵不羁,还自嘲是个狂夫,到老了反而更狂了。
杜甫这是一种怎样的豁达和不屈啊!这不就好比在黑暗中,依然倔强地举着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路吗?
在我看来,杜甫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生活的写照,更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呐喊。
他用狂放的姿态,对抗着生活的困苦和命运的不公,让我
们看到了一个坚韧不屈的灵魂。
这诗,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从中汲取力量!。
【古诗文阅读】杜甫《狂夫》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杜甫《狂夫》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99bb10a1c7aa00b42acbc3.png)
【古诗文阅读】杜甫《狂夫》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
下面这首古诗,完成21?22题。
(7分)狂夫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①娟娟净,雨?②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
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筱:细小的竹子。
娟娟,秀美。
②?:通“?”,滋润。
冉冉,阵阵。
21.用自己的话概述横线处的内容:本诗写“狂夫”,如果没有前半部
分
的描写,不足以表现“狂夫”的贫困不能移的精神;没有后半部分
的描述,“狂夫”就会失其所以为“狂夫”。
(2分)22.请结合尾联赏析诗人“狂夫”的形象。
(5分)
答案:21.优美景致
潦倒生计22.“填沟壑”,即倒毙路旁无人收葬。
这是何等严酷的生活现实呢。
要在
凡夫俗子,早从精神上被摧垮了。
然而杜甫却不如此,他饱经患难,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
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打击,这就是所谓“疏放”。
诗人的这种人生态度,不但没有随同岁月流逝而衰退,而是“自笑狂夫老更狂”。
诗人不禁哑然“自笑”:
这是一个越来越狂放的老头儿啊!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272唐诗解读——杜甫之《狂夫》
![272唐诗解读——杜甫之《狂夫》](https://img.taocdn.com/s3/m/1c4f844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2.png)
272唐诗解读——杜甫之《狂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万里桥:在杜甫草堂的近旁。
位于成都市城南的锦江上,在古代是乘船离蜀的起程之处。
百花潭:即杜甫草堂附近的浣花溪。
裛:雨水的滋润。
红蕖:红色荷花。
冉冉:婉弱娇美的样子。
填沟壑:指死亡。
解读:这首诗历来为后世所赞誉。
创作于诗人客居成都的初期,诗人对自己眼前的困境似乎并不放在心上,而是以疏放萧散的情怀去欣赏草堂周遭的风光。
全诗格律精严,设语造句新颖别致,对景物描写精微细腻,其风格与同时期其他作品迥然不同,足见诗人创作的多样性。
首联以四个地名作对,真可谓妙语天成,构成草堂周边幽雅和谐环境,也体现出诗人即景会心,自得其乐,无比知足的情景。
其中对“沧浪”的典故的化用,亦为后文“疏放”“老更狂”作了铺垫。
颔联描绘了和风细雨过后的景色。
这一联工整的对偶和叠词巧妙运用,且加上色彩的完美扮酷,都是值得人们去揣摩的欣赏。
“含”极言风之轻柔和多情,“裛”形容极轻极细的雨雾滋润荷塘中的翠叶红花。
杜甫这联诗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其中元好问的“炉香浥浥带轻阴,翠竹高梧水殿深”,王安石的“含风鸭绿鳞鳞起,弄日鹅黄袅袅垂”就是化用诗人这一语典,读之令人神往。
颈联转而写自己生活的困顿和窘迫。
诗人随着好友严武工作的变动,生活不时受到饥饿的困扰,故常有“恒饥稚子色凄凉”,但诗人却从未被这些困难所击倒,而是始终以积极的生活态度而对物质困窘的打击。
末联则是准确的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那怕是全家面临饥饿和死亡的威胁,即所谓“填沟壑”,诗人也要坚守“疏放”这一人生态度生硬,且老而弥坚,以致杨伦在读到这一联时,不禁感叹——“读末二句,见此老倔强犹昔”,这对于我们理解置身困窘中的诗人竟还有如此心境理解生活中的美好,如该诗中“娟娟翠微”“冉冉红霞”。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
杜甫《狂夫》阅读练习及答案 (2)
![杜甫《狂夫》阅读练习及答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5d7377e70b4e767f5bcfce35.png)
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达成问题17-18。
狂夫①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筿②娟娟净,雨裛③红蕖徐徐香。
厚禄故人书隔离,恒饥稚子色悲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这首七律作于杜甫旅居成都时,诗中“故人”指严武,杜甫初到成都时,曾靠故人严武救济,分赠禄米。
②筿:xi ǎo,小竹,细竹。
③裛: yì,通“浥”,沾湿。
17.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即沧浪”三字,用《孟子》“沧浪之水清兮,能够濯我缨”典故,暗示诗人操守。
“ 即”字有满足意味,有此清潭,又何须“沧浪”呢?B.这是一个斜风小雨天气,光景饶有情味: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小雨出落得荷花分外娇艳,而细风吹送,幽香可闻。
C.颔联对仗工整,“含”“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含”字感情色彩很浓,有当心爱惜意味;“裛” 字尽显柔和,有“润物细无声”之感。
D.颈联写严武音书隔离,作者失掉了经济支持,饥饿涉及幼子,致使形于颜色,则家人忍饥受饿的情况能够想见,达到贯通融会的成效。
E.尾联“填沟壑”本为悲痛之事,而诗人却能以“ 疏放” 的态度对待,而这样的人生态度却使世俗中人讥笑其“老来更狂”。
18.本诗塑造了“狂夫”如何的形象?主要运用哪一种手法?请联合诗句简要剖析。
( 6 分)17.CE C 项,“二字运用拟人手法”错误,这不是拟人手法; E 项,“而这样的人生态度却使世俗中人讥笑其‘老来更狂’” 错误,原诗“自笑狂夫老更狂”一句是作者自嘲,而不是世俗人讥笑他。
18.①写出了生计落魄却还能欣赏自然光景之美,落魄穷愁中“疏放”“自笑”、消愁遣闷的狂夫形象,表现了狂夫疏狂和贫穷不可以移的精神。
②反衬(乐景衬哀情)。
前两联描绘了翠筿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亮悦目;细雨出落得荷花分外娇艳,而细风吹送,幽香可闻,这样的心旷神怡之景;后两联写的倒是忍饥受饿、濒临死亡的可悲可叹之事,反差鲜亮。
狂夫阅读答案-杜甫
![狂夫阅读答案-杜甫](https://img.taocdn.com/s3/m/5d6db31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d.png)
狂夫阅读答案-杜甫(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狂夫阅读答案-杜甫狂夫①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杜甫《狂夫》鉴赏
![杜甫《狂夫》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db19c5a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9.png)
杜甫《狂夫》鉴赏杜甫《狂夫》鉴赏狂夫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筿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杜甫诗鉴赏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
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却先从居住环境写来。
成都南门外有座小石桥,相传为诸葛亮送费祎处,名万里桥。
过桥向东,就来到百花潭(即浣花溪),这一带地处水乡,景致幽美。
杜甫就在这里营建草堂。
饱经丧乱之后有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地,他的心情舒展乃至旷放了。
首联即沧浪三字,暗寓《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意,引出下文疏狂之意。
即字传达出知足的意味,岂其食鱼,必河之鲂,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
万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沧浪,略相映衬,似对非对,有形式天成之美;而一联之中尽管连用四个地名,由于它们展现极有层次,使读者目接一路风光,而境中又略有表意(即沧浪),便令人不觉痕迹。
万里、百花,使诗歌一开头就不落寒俭之态,为下文写狂预作铺垫。
这是一个斜风细雨天气,光景饶有情趣: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使荷花格外娇艳,微风吹送,清香可闻。
颔联结撰极为精心,写微风细雨全从境界自然现出。
含裛两个动词运用细腻生动。
含通常写微风的拂字感情色彩更浓,有小心呵护之意,而风的柔和不言而喻。
裛通浥,比洗、洒一类字更轻柔,有润物细无声的意味,足见雨之细。
两句分咏风雨,而第三句风中有雨,这从净字可以体味(雨后翠篠如洗,方净);第四句雨中有风,这从香字可以觉察(没有微风,是嗅不到细香的)。
诗歌采用互文手法,使诗句更为凝炼精警。
两句中各有三个形容词:翠、娟娟(美好貌)、净;红、冉冉(娇柔貌)、香,却安排得错落有致,无堆砌之感;而冉冉、娟娟的叠词,又凭添音韵之美。
此联意蕴丰富,形式精工,充分体现作者的晚节渐于诗律细。
前四句描绘草堂及浣花溪的美丽景色,令人陶然。
然而诗人现实的生活处境。
初到成都时,他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而一旦这故人音书继绝,他一家子就得重陷饥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狂夫》鉴赏《狂夫》译文及赏析答案
《狂夫》
唐代: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篠通:筱)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狂夫》译文
万里桥西边就是我居住的草堂,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和风轻轻拥着秀美光洁的翠竹,细雨滋润着荷花,微风吹来阵阵清香。
做了大官的朋友早与我断了书信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加狂放!
《狂夫》注释
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
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
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
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
《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
我缨。
”有随遇而安之意。
筱(xiǎo):细小的竹子。
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
裛(yì):滋润。
红蕖:粉红色的荷花。
冉冉香:阵阵清香。
厚禄故人:指做大官在朋友。
书断绝:断了书信来往。
恒饥:长时间挨饿。
填沟壑(hè):把尸体扔到山沟里去。
这里指穷困潦倒而死。
疏放:疏远仕途,狂放不羁。
《狂夫》创作背景
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夏天,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
活暂时得到了安宁。
这首诗就是作于这期间。
《狂夫》赏析
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
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却先从居住环境写来。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中“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
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
桥的西面。
“百花潭”在浣花溪南,杜甫草堂在其北。
上句的“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
传说孔子到楚国,听
到一个小孩在唱:“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这里就是暗含“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河水清澈啊,可以洗我的头发。
河
水浑浊啊,可以洗我的脚)之意。
“水清”意指太平盛世,“水浊”
意指世道浑浊。
根据世道决定进退,表明一种超脱世俗名利的潇洒
的人生态度。
“即”传达出知足的意味。
也就是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
上句的“万里桥”与下句的“百花潭”,上句的“草堂”与下句的“沧浪”相对应,在似对非对中,描写了一路风光,
为下文写“狂”作铺垫。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筿红蕖冉冉香。
”中“翠筱”即绿色细竹。
南朝梁简文帝《喜疾瘳》中有“隔帘阴翠篠,映水含珠榴”诗句。
“娟娟”就是美好的样子。
“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
“浥”即滋润。
“红蕖”即粉红色的荷花。
“冉冉”本意为渐进地、慢慢地、
缓慢地,也可以形容毛、枝条等柔软下垂的样子。
这一联的意思是
说,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使荷花格外娇艳,微风吹送,清香可闻。
其中,“含”和“裛”两个动词运用很妙。
“含”有小心呵护之意,暗示了风的柔和。
而“裛”通“浥”,有“润物细无声”的意味,足见雨之细。
这里,诗人以精心之笔,
描写了微风细雨,营造了一个美好的审美境界。
前四句写草堂及浣花溪的美丽景色,令人陶然。
然而与此并不那么和谐的是诗人现实的生活处境。
初到成都时,他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而一旦这故人音书断绝,他一家子免不了挨饿。
“厚禄故人书断绝”即写此事,这就导致“恒饥稚子色凄凉”。
“饥而日恒,亏及幼子,至形于颜色,则全家可知”(萧涤非《杜甫
诗选》),这是举一反三、举重该轻的手法。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中“厚禄故人”指做大官在朋友。
“书断绝”就是断了书信来往。
“恒饥”就是长时间挨饿。
这里写了诗人的现实生活处境。
初到成都时,他曾靠故人严武
接济,分赠禄米,而一旦这故人音书绝,他一家子就得重陷长久的
饥荒之中,上句“厚禄故人书断绝”即写此事。
接着下句“恒饥稚
子色凄凉”是因上句而来,说明了“厚禄故人书断绝”的结果。
这里,还要注意诗歌的形式,诗人打破格律来写,在句法上形成了
“上二下五”式,把“厚禄”、“恒饥”前置句首显著地位,突出“恒饥”的贫困处境。
在艺术上与“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
凰枝”有异曲同工之妙。
“填沟壑”,即倒毙路旁无人收葬,意犹饿死。
这是何等严酷的生活现实呢。
要在凡夫俗子,早从精神上被摧垮了。
然而杜甫却不
如此,他是“欲填沟壑唯疏放”,饱经患难,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
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打击,这就是所谓“疏放”。
诗人的这种人生态度,不但没有随同岁月流逝而衰退,反而
越来越增强了。
你看,在几乎快饿死的境况下,他还兴致勃勃地在
那里赞美“翠筿”、“红蕖”,美丽的自然风光哩!联系眼前的迷醉
与现实的处境,诗人都不禁哑然“自笑”了:你是怎样一个越来越
狂放的老头儿啊!(“自笑狂夫老更狂”)
在杜诗中,原不乏歌咏优美自然风光的佳作,也不乏抒写潦倒穷愁中开愁遣闷的名篇。
而《狂夫》值得玩味之处,在于它将两种看
似无法调合的情景成功地调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一面是“风含翠筿”、“雨裛红蕖”的赏心悦目之景,一面是“凄
凉”“恒饥”、“欲填沟壑”的可悲可叹之事,全都由“狂夫”这
一形象而统一起来。
没有前半部分优美景致的描写,不足以表现
“狂夫”的贫困不能移的精神;没有后半部分潦倒生计的描述,“狂夫”就会失其所以为“狂夫”。
两种成分,真是缺一不可。
因而,
这种处理在艺术上是服从内容需要的,是十分成功的。
《狂夫》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
“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
“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
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
甫草堂纪念。
01-22|秦观《望海潮·秦峰苍翠》诗词鉴赏及译文答案
01-22|秦观《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诗词鉴赏及译文
01-22|苏轼《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诗词鉴赏及译文
01-25|杜甫《画鹰》鉴赏《画鹰》译文及赏析答案
01-24|杜甫《又呈吴郎》译文《又呈吴郎》鉴赏及赏析
01-23|杜甫《泊岳阳城下/泊岳阳楼下》赏析及译文参考
01-23|杜甫《宿江边阁/后西阁》译文及鉴赏
01-23|杜甫《去蜀》赏析《去蜀》译文及鉴赏
01-23|杜甫《东屯北崦》译文参考《东屯北崦》鉴赏及赏析
01-14|杜甫《阆水歌》译文《阆水歌》鉴赏及赏析
秦观《望海潮·秦峰苍翠》诗词鉴赏及译文答案
秦观《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诗词鉴赏及译文
苏轼《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诗词鉴赏及译文
杜甫《画鹰》鉴赏《画鹰》译文及赏析答案
杜甫《又呈吴郎》译文《又呈吴郎》鉴赏及赏析
1温庭筠《商山早行》鉴赏答案《商山早行》译文
2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鉴赏《寄扬州韩绰判官》译文及赏析3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鉴赏及译文参考
4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鉴赏《秋登宣城谢脁北楼》译文及5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译文及鉴赏答案
6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译文及鉴赏
7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鉴赏及译文答案
8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译文及鉴赏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