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本土传统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挖掘本土传统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蒋礼斌林凤华
来源:《知识文库》2019年第01期
本土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基础,要继承和弘扬优秀本土传统文化,守住中华民族的根。
班主任要带领学生自主开发本土课程,打造班级管理和教育特色,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习近平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把中华文化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哺育他们成长的不可或缺的营养。
而本土文化则是民族文化的基础,是青少年赖以成长的最底层的土壤,是他们一辈子生存和生活的“根基”。
学校文化、班级成长也只有融入本土文化,才能有深厚的根基,学生才能长成大树。
教育部和国家民委曾经呼吁专家学者要做好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普世知识与乡土知识的传承工作。
实际上,本土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
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班级这个摇篮,班主任在通过学校开发的各种各样的教育课程对学生实施教育之外,如果能根据本土特色,自主开发乡土教育课程,就能打造班级管理和教育特色。
学生所在的家乡的本土文化,如果发掘利用得当,能对班级管理和学生成长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1 通过调查走近本土文化,培养合作探究综合实践能力
当代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从小就生活在家庭的象牙塔中,每天与学习和考试为伍,课余则与手机游戏为伴,鲜少与外界接触,更谈不上什么社会实践,动手动脑能力十分有限。
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已提出实施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寒暑假,是中学生进行这项活动的最好时机,班主任根据学生情况,设立不同的本土文化调查小组,比如本土“地理沿革”,“历史沿革”,“历代名人”,“特色建筑”,“民俗风情”,“传统美食”等等小组,让学生利用假期,实地采访、调查、探究,开学的时候综合整理,评比总结,分析得失,并把各个小组的成果交流展示。
中学生的个性和知识各有差异,能力大小有区别,在探究家乡的集体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探讨、磨合、交流、提高,学习怎样协作共事,怎样与社会交往,怎样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等等,其合作探究社会的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2 通过参观本土特色景点,培养团结友爱吃苦耐劳精神
中小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大多数时间固守在教室,刻板地接受传统的学科知识,为升学考试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忙碌,很少有时间亲近大自然,探究自然现象,更没有时间和机会去直接接触社会,思考社会问题。
这种过于单一的学习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班主任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本土有特色的自然、人文等景观,带领他们品尝特色美食,利用家乡的资源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走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深入社会,探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使学生对家乡地理、历史和人文等不但有亲近感,有一定的熟悉度,更在这样的参观活动中,既增长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更能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吃苦耐劳的精神。
3 通过学习乡土教材,加深对本土的了解
钱理群教授认为:“现在的青少年有一种整体倾向:逃离乡土,对乡土有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上与心理上的疏离感。
这就是失根,会最终导致一代人民族文化的缺失。
”
为了防止这种缺失的继续,我们有必要引领学生走出传统的统编教材,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开阔他们的视野。
叶圣陶说:“教材只是个例子。
”学生的培养是一个丰富复杂的过程,我们怎么能够只是把学生的思维固定在千篇一律的统编教材中呢?其实,生活中处处有例子,
学生如果只是仰视统编教材这个“阳春白雪”,不注意自己生活的本土教材这个“下里巴人”,就失去了自己生存的根基。
因此,引领学生阅读本土中一些自然、社会、人文等书籍,通过他们来教育引导学生,甚至着手编辑能够更好地供学生阅读的本土教材,学生就会获得对本土的认识而产生自豪,产生对本土的亲近甚至崇拜感,那么,他们心底里就会有一种对家乡的认同感,回归感,进而产生深沉的家国情怀。
4 通过主题班会活动,升华对家国的情感。
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全体学生的会议或活动,由于其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活动理念,无形中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道德教育载体。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班主任利用班会围绕本土文化的主题进行,让学生通过介绍本土名人、建筑、饮食、节日、风俗、诗词等等,談自己在搜集挖掘本土文化的过程中,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既能达到提高认识,发展个性,愉悦生活的目的,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锻炼自理自治能力,还可以由此升华学生的感情,由热爱家乡、赞美家乡,进而发展为热爱祖国,为祖国和人民奉献的感情。
因此我们说,只有继承和弘扬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守住中华民族的根。
学校文化、校本课程也只有融入本土文化,才能根深叶茂,为学生的成长带去心灵的阴凉。
课题名称:2016年湖南省教育学会立项课题“挖掘本土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乡土情怀”(课题立项号E-21)。
(作者单位: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