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总结
你应该知道的10个经济学原理
你应该知道的10个经济学原理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分配有限资源的学科。
在经济学中,有一些基本原理被认为是普适的,它们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
下面我将介绍十个你应该知道的经济学原理。
原理一:稀缺性原理稀缺性原理指的是资源是有限的,而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我们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选择。
原理二:机会成本原理机会成本是指当我们做出某种选择时,放弃了进行其他选择所带来的收益。
机会成本原理告诉我们,在做决策时要考虑到放弃其他选择所带来的利益损失。
原理三:边际效应原理边际效应原理指的是每一次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的行动,所产生的效果。
边际效应原理告诉我们,当边际效应递减时,我们应该在边际效应为零时停止增加行动。
原理四:需求与供给原理需求与供给是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概念。
需求指的是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能力和意愿;供给指的是生产者愿意生产和销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能力和意愿。
需求与供给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原理五:激励原理激励原理指的是人们在做出经济决策时会受到激励的影响。
激励可以是经济的,也可以是非经济的。
人们通常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
原理六:比较优势原理比较优势原理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比较优势原理指的是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更低的机会成本,从而应该专门从事该商品的生产,并通过贸易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换。
原理七:市场效率原理市场效率原理指的是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方面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市场的竞争机制可以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从而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原理八:货币中性原理货币中性原理指的是货币的数量变化不会对实际经济产生长期影响。
根据货币中性原理,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只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不会对实际经济产生影响。
原理九:信息不对称原理信息不对称原理指的是在经济交易中,买方和卖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出现问题,如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
经济学原理学习心得体会
经济学原理学习心得体会(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经济学原理学习心得体会经济学原理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0篇)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
经济学原理整理范文
经济学原理整理范文1.稀缺性原理:稀缺性原理认为资源是有限的,而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
因此,面临稀缺性资源时,人们需要做出选择,并对资源进行有效分配。
2.机会成本原理:机会成本原理认为做出其中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选择就是机会成本。
人们需要权衡不同选择的机会成本,以进行最佳决策。
3.边际分析原理:边际分析原理指出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应该考虑到每个选择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
只有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决策才是最优的。
4.比较优势原理:比较优势原理认为,个体和国家应该专注于仅仅对其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服务进行生产和贸易,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5.供需原理:供需原理认为市场上的价格和数量是由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决定的。
当需求增加或供给减少时,价格会上涨;当需求减少或供给增加时,价格会下降。
6.边际效用原理:边际效用原理认为人们对于每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意味着人们越来越不愿意为每一单位的商品或服务支付同样的价格。
7.非理性行为原理:非理性行为原理指出人们在做出经济决策时,可能受到情绪、偏见、错误的推理和有限的信息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8.信息不对称原理:信息不对称原理认为在经济交易中,买方和卖方对于信息的获得和理解可能不对称。
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市场的失灵和资源的浪费。
9.资本积累原理:资本积累原理认为投资和积累资本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通过资本积累,人们可以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10.外部性原理:外部性原理指出一些经济活动的效果会影响到与该活动无关的第三方。
外部性可能是正面的,如环境保护活动带来的全社会的利益;也可能是负面的,如污染排放带来的社会成本。
11.公共物品原理:公共物品原理认为一些物品或服务不可能被排他性地提供给个体,每一个人的消费并不排斥其他人的消费。
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可能无法提供这些公共物品,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和提供。
经济学原理十大原理
经济学原理十大原理一、市场机制调节供求市场机制调节供求即依赖于市场供求关系来调节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量。
当供应比需求多时,价格下降;反之当供应比需求少时,价格上升。
二、“边际理论”边际理论是市场经济中使用最多的经济学理论之一,它主张通过增加或减少价值来提高收益。
它的基本原理是:当一个单位的收入增加时,不一定会提高总收入,而是依赖于收入增加的多少。
三、最优分配原理最优分配原理是指公平、合理地将利益和责任分配给各个效益者。
在各个权利和义务之间,应该找到最优的分配方式,即将利益最大化,以满足任何组织的目的。
四、消费者利益最大化原理消费者利益最大化原理是指消费者经济行为的基本原则,即追求获得最大利益。
也就是说,消费者在购买时,应该把利益最大化作为决定因素,以达到最大收益的目的。
五、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原理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原理是指通过社会结构调整,不断扩大国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各项需求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取得经济发展的有效成果,必须重视社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
六、利润最大化原理利润最大化原则是指企业行为的基本原则,即企业追求获得最大的利润,通过价格、产出、市场结构等管理策略,将收益最大化。
七、最低成本原理最低成本原理是企业行为的基本原则,即企业在生产货物或提供服务时,应当尽可能降低成本,以便降低价格经营招揽客户,以壮大企业产业利润。
八、利用经济技术进步原理利用经济技术进步原则是指keep利用最新的经济技术进步,不断改善生产设备环境,增加产量,获得最大的收益和效益的原则。
九、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原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原则是指充分尊重自然环境,发展和维护社会适应环境变化的原则;也就是说,在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时,应当科学地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
十、资源有效利用原理资源有效利用原则是指合理配置资源,尽可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更节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经济学十大原理解析
经济学十大原理解析
经济学十大原理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格里高利·曼昆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的,这些原理包括: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稀缺性意味着人们必须在不同的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取舍,比如时间、金钱、资源等。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的价值。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理性人在做决策时会考虑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即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资源所带来的成本和收益。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人们的决策和行为受到激励的影响,他们会根据激励做出相应的反应。
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贸易可以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领域发挥优势,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市场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资源的分配,提高经济效率。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政府可以通过干预市场来纠正市场失灵,提高社会福利。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率:生产率决定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影响生活水平。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过多发行货币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升。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在短期内,增加就业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而抑制通货膨胀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
这些原理是经济学的基础,对于理解经济现象和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学十大原理及其解析
经济学十大原理及其解析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原则经济学的第一个基本原理是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原则。
这意味着个人、家庭、企业和政府在做决策时必须面对不同的选择,因为资源是有限的。
例如,一个人在购买一件商品时,必须考虑到支付该商品所需的货币与他们可能在其他商品上的支出之间的权衡取舍。
2. 政府的干预会引起行为反应的原则政府在经济中的干预常常会引起人们行为的改变。
这一原则是指人们对政府决策及其对经济奖励和惩罚的影响做出反应。
例如,当政府提高商品的税率时,消费者往往会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企业则可能转向生产其他商品。
3. 没有免费的午餐的原则这个原则强调了资源的有限性。
在经济中,每个获得的资源都有机会成本。
这意味着为了取得某种东西,其他东西必然被放弃。
所以,没有什么东西是完全免费的。
例如,如果政府提供免费的教育,那么这些教育将需要通过税收等方式从其他方面支付。
4. 激励的原则经济学认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激励可以是奖励或惩罚,能够影响人们的行为。
例如,当企业提供奖金作为员工绩效的激励时,员工可能会更加努力工作以达到目标。
5. 贸易能够使每个人受益的原则贸易可以使每个人都受益,这体现了互惠互利的原则。
通过贸易,人们可以获得他们需要的东西,同时提供其他人所需的东西。
这种互补性和比较优势的原则被视为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福利的关键。
6. 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的原则市场经济是一种以供需关系为基础的经济组织形式。
市场的参与者通过供给和需求的交互来决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和激励创新,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形式。
7. 政府有时可以干预市场的原则尽管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的分配,但有时政府的干预是必要的。
政府可以通过实施法规和规范来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例如垄断行为或外部性问题。
政府还可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如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
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的生产力的原则生产力是一个国家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
经济学原理总结
经济学原理总结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分配和决策制定的学科,它涉及到个人、企业和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
掌握经济学原理对于理解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经济学原理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
供给指的是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提供量,需求则是市场上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
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往往下降,而供给不足时,价格则上升。
供求关系的理解不仅有助于我们预测市场行为,还能指导生产和消费决策。
2.边际效益递减边际效益递减的理论是经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原理。
它指的是随着消费或生产的增加,每一单位的额外效益逐渐减少。
例如,对于一名饥饿的人来说,第一块面包的效益非常高,但随着吃下更多的面包,每一块面包的额外效益就会逐渐降低。
边际效益递减的原理对于理解消费者行为和企业决策非常重要。
在消费者层面,边际效益递减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在消费上有不同的偏好,会追求更多的满足感。
在企业层面,边际效益递减帮助企业找到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规模,即进一步增加产量的边际收益等于成本。
3.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某种行动而放弃的其他所选行动的成本。
换句话说,机会成本是指做出选择后所失去的最大的替代机会。
这个概念在经济学中至关重要,因为它帮助我们考虑长期决策和资源配置。
经济学中的决策应该基于对机会成本的分析,而不仅仅是对直接成本和收益的考虑。
例如,当一个人决定上大学时,他需要考虑到除了学费和生活费之外,他将失去的工作机会的收入。
机会成本的考虑将有助于他评估上大学的收益和成本,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4.货币和通货膨胀货币是经济交换和储存价值的一种工具。
它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也会面临通货膨胀的挑战。
通货膨胀指的是货币供应过剩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
当经济中的货币过多流通时,由于购买力下降,物价随之上升。
通货膨胀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如购买力下降和成本上升。
简述十大经济学原理
简述十大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公式,它们是理解经济学的基础。
下面是十大经济学原理的简述: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问题在生活中,我们总是需要选择,并且我们的选择往往意味着放弃其他选择。
这种权衡取舍的问题在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任何东西的成本都是已放弃的其他东西在做出任何决策时,我们都需要考虑成本。
这就是说,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必须放弃其他选择。
3.理性人考虑边际成本和边际利益在做决策时,我们需要考虑到下一个步骤的成本和利益。
这就是所谓的边际成本和边际利益。
4.人们对激励的反应当人们面临激励时,他们有一定的倾向去做出反应。
经济学家利用这个原理来探讨市场和政策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
5.贸易有利于双方国际贸易是经济学中的重要议题。
按照经济学原理,各国之间的贸易应该互惠互利,这意味着两个国家都能从贸易中获益。
6.市场是有效的分配资源的机制市场是经济学中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如果市场能够自由运作,它能够为资源的分配带来效率和公正。
7.政府可以提供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物品,例如公共道路和公共卫生设施。
政府可以在市场无法提供这些物品时提供它们。
8.政府可以干预市场尽管市场是有效的分配资源的机制,但有时市场会遇到问题。
这时候政府可以通过干预市场来解决问题。
9.价格上升会导致需求下降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价格上升,需求会下降。
这是因为消费者会更加节约地使用资源,或者寻找其它更便宜的替代品。
10.社会成本要比个人成本高个人成本是指为个人做出某种选择的成本,而社会成本则是整个社会为某项选择所支付的代价。
从某种角度来说,社会成本比个人成本更加重要,这是因为社会成本影响了整个社会。
以上是十大经济学原理的简述,这些原理是理解经济学的基础。
下面将对其中几个原理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首先是权衡取舍的问题,这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在面临选择时,我们需要在各个选项之间进行权衡,并做出最合理的决策。
经济学专业课程总结模板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专业课程总结模板经济学原理经济学专业课程总结模板——经济学原理一、引言经济学原理课程是经济学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学习该课程,我们能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经济学原理课程进行总结,概括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此处可根据实际学习内容进行调整和增加)二、概念和基本原理在经济学原理课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一系列的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这些概念和原理包括需求和供给、边际效用、机会成本、市场均衡等重要概念。
通过学习这些概念和原理,我们能够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为后续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持。
三、经济学模型和分析方法经济学原理课程还介绍了一些经济学的模型和分析方法。
这些模型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
比如,供给和需求曲线模型可以用来解释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调节机制,边际分析方法可以用来优化决策。
通过学习这些模型和方法,我们能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实际案例分析经济学原理课程还会涉及一些实际案例的分析。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深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某个市场上的垄断行为,来理解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垄断形成。
这样的案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经济学原理的实际应用。
五、学习收获和思考通过学习经济学原理课程,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明白了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也了解了市场失灵的原因。
其次,我学会了运用经济学原理进行问题分析和决策,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更加有条理和科学。
最后,我认识到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理论知识的应用是经济学学习的重要环节。
总结起来,经济学原理课程是经济学专业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不仅能够建立起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基本认知,而且还能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经济学原理总结
经济学原理总结经济学是为了解决资源配置与利益最大化问题而产生的一门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中的各种经济行为和制度,以及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
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的基础,下面将对经济学原理进行总结。
1.供需理论供需理论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供需关系决定了商品价格的形成。
供给是指商品的生产与销售,需求是指商品的购买与消费。
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的决定过程。
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下降;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上升。
供需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价格和产量,以及协助政府制定经济政策。
2.效用理论效用理论是经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原理。
效用概念衡量了经济主体对商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人们对于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效用是不同的,而且效用的变化是边际递减的。
效用理论可以帮助人们做出理性的选择,因为人们总是在有限的资源中追求最大化的效用。
3.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益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益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边际成本指的是生产一个额外单位商品所需要增加的成本,边际效益指的是消费一个额外单位商品所带来的效益。
决策者应该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益,当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应该继续生产或消费;当边际效益小于边际成本时,应该停止生产或消费。
边际分析的应用可以帮助决策者做出高效的经济决策。
4.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为了获得某种利益而放弃的最高利益。
由于资源是有限的,决策者在做出选择时必须考虑机会成本。
如果效益大于机会成本,就应该采取行动;如果效益小于机会成本,就应该放弃行动。
机会成本的考虑可以帮助人们做出理性的决策。
5.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出现的偏差或不完全有效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和市场垄断等。
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非交易者产生的影响,它可能是正面的或负面的。
公共物品是指不排斥和不竞争的商品或服务,其供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无差异的。
市场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供应者或买方的情况。
十大经济学原理
十大经济学原理第一大经济学原理是“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这一原理指出,由于资源是有限的,人们不可能得到所有他们想要的东西,因此他们必须在各种选择之间进行取舍。
这一原理在个人生活中同样适用,比如在购物时需要在价格、质量、品牌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第二大经济学原理是“成本是为了做出决策而付出的机会成本”。
这一原理强调了机会成本的重要性,即为了得到某种东西,必须放弃其他的东西。
在企业经营中,也需要考虑到机会成本,比如投资某项项目的同时,可能就意味着放弃了其他项目的机会。
第三大经济学原理是“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这一原理指出,理性人会考虑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来做出决策。
在经济学中,边际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决策。
第四大经济学原理是“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这一原理强调了激励对于人们行为的影响。
在经济学中,激励是调动人们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比如奖励可以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惩罚可以遏制人们的不良行为。
第五大经济学原理是“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这一原理说明了贸易的重要性,通过贸易,不同的个体可以互相交换所需的物品和服务,从而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得到提高。
第六大经济学原理是“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最佳方式”。
这一原理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资源的配置,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第七大经济学原理是“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这一原理指出,尽管市场机制可以发挥很大作用,但有时政府也需要介入,来纠正市场失灵,保护公共利益。
第八大经济学原理是“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服务的能力”。
这一原理强调了生产力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高生产力可以提高国家的生活水平。
第九大经济学原理是“通货膨胀是因为货币供应增长过快”。
这一原理解释了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通常是由于货币供应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实际增长速度所导致的。
第十大经济学原理是“社会面临短期通货膨胀和长期失业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原理知识点总结(精排版)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1.稀缺性: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4.平等:经济成果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
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6.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
7.边际变动: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服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10.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11.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12.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13.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群体)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14.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数量。
15.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16.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二、经济学十大原理(一)人们如何做出决策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改变自己的行为)。
(二)人们如何相互影响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贸易和相互依赖性可以是互利的)。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协调经济活动)。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纠正市场失灵&提高经济中的平等程度)。
(三)整体经济如何运行8.一国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根源)。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货币量增长是通胀根源)。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一、要点1.模型一,循环流量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经济学原理概述
经济学原理概述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进行有效配置的学科。
在现代经济学中,有一些基本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理解和解释各种经济现象。
本文将概述经济学原理,以帮助读者对这一学科有更深入的理解。
1.稀缺性原理稀缺性是指人类面临的资源有限而需求无穷的现实情况。
基于稀缺性原理,经济学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需求。
人们面临选择时,必须考虑利用资源的效率和效用,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求和利益。
2.选择成本原理选择成本原理也被称为机会成本原理,它强调每个决策都有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当我们选择某一项活动时,放弃了从其他可行选择中获得的最高效益的那部分成本。
经济学家通过比较机会成本来衡量决策的效益。
3.边际分析原理边际分析原理认为,决策应该基于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
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用。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需的额外成本。
经济学家鼓励人们在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增加产量,而在边际效益小于边际成本时减少产量。
4.需求与供给原理需求与供给原理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需求指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购买意愿和能力。
供给则指生产者为满足市场需求而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
价格在需求和供给之间起着平衡的作用,通过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和数量。
5.市场效率原理市场效率原理认为,在竞争市场中,自发的交易将导致资源的最优分配。
市场效率在经济学中是目标之一,理论上,竞争市场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最大化社会福利。
6.机制设计原理机制设计原理研究如何设计机制来实现特定目标。
通过制定适当的规则和激励机制,可以引导人们的行为以达到期望的结果。
机制设计被广泛运用于拍卖、契约和公共政策等领域。
7.比较优势原理比较优势原理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重要原则。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国家应专注于生产其相对比较优势的商品和服务,然后通过贸易来获得其他商品和服务。
比较优势可以实现贸易的互利效益。
总结:经济学原理是解释和理解经济现象的基础,从稀缺性到比较优势,这些原理提供了一个框架来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
经济学原理知识点总结考试必备
经济学原理知识点总结考试必备经济学原理是我们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的基础,因此掌握经济学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经济学原理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备考并掌握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它反映了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
供和求的变化会影响市场价格和数量,从而影响整个市场的运行。
2.成本与效益:成本与效益是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它是指在做出决策时,通过比较行动的利益和成本,选择最优的方案。
通常情况下,在决策时,成本和效益应该达到平衡。
3.边际原理:边际的意思是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或消费,会带来的额外效益或成本。
边际原理是指人们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决策应该基于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
4.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放弃做某件事情所付出的代价。
在做出决策时,我们应该也考虑机会成本,因为机会成本同样是一种成本,并会影响我们最终的利润。
5.货币价值:货币价值是指货币的购买力。
货币价值的变化会影响整个市场的价格和经济运行。
货币价值通常受到持续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6.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没有按照供求关系的平衡点运行。
市场失灵通常是由于存在外部性、公共产品、垄断等因素。
7.生产与消费:生产与消费是经济学的另外两个核心概念。
生产是指生产和供应商品和服务的过程,而消费是指消费和使用这些商品和服务。
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成本和效益,并采取最优的决策方案。
以上是经济学原理的核心知识点。
掌握这些知识点后,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市场经济的运行,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希望大家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并继续深入学习经济学的更深层次内容。
经济学原理总结
经济学十大原理稀缺性:社会资源的的有限性,不能生产人们希翼拥有的所有物品和劳务。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平等:将这些资源的成果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抛却的东西机会成本: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抛却的东西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弱小增量调整。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出决策。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者奖励的预期。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一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贸易使每一个人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
通过与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和劳务。
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享有种类更多的物品和劳务。
( 对贸易中受益少的人补贴)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亚当·斯密《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经济参预者受利己心所驱动,而市场上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这种利己心去促进总体的经济福利。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1、政府实施规则并维持制度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2、促进效率或者促进平等促进效率方面: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的情况。
原因: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或者一小群经济活动者) 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促进公平方面:消除福利的巨大不对称。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
与生活水平成正相关。
影响生产率的因素(生产要素,以后章节有具体表述)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经济周期(波动):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无规律的、大部份无法预测的波动。
经济学10大原理
经济学10大原理
1. 放弃其他的选择来追求自己的利益 - 人们面临有限的资源,
需要在不同的选择之间做出决策,并选择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项。
2. 比较优势原理 - 个人、团队或国家应该专注于他们擅长的事物,并通过交换与他人分享这些产品或服务,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和效率提高。
3. 供求平衡原理 - 当需求增加时,价格上升,供应减少;当需
求减少时,价格下降,供应增加。
供求的平衡决定了价格的制定和市场的走势。
4. 投资与效率增长原理 - 投资于资本、技术和教育等方面可以
提高生产效率,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
5. 激励原理 - 个体的行为受到激励的驱动,人们会根据激励来
做出选择和决策,支配着市场行为和经济活动。
6. 机会成本原理 - 做出某种选择时,必然会放弃其他的选择,
这些放弃的选择所带来的成本就是机会成本,需要在决策中考虑。
7. 外部性原理 - 经济活动可能会对除参与者之外的人产生影响,这些影响称为外部性。
当外部性存在时,市场不能有效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需要政府干预。
8. 市场失灵原理 - 市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达到最优状态,导致资源未能有效配置,需要政府干预以改善市场效率。
9. 政府作用原理 - 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是提供公共产品、管理市场失灵并纠正不公平现象,以及维持宏观经济稳定。
10. 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原理 - 在经济活动中,追求效率可能会导致不公平,追求公平可能会牺牲效率。
需要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做出权衡,寻找最佳的平衡点。
大一经济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大一经济学原理知识点总结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的基础,是我们学习经济学的第一步。
在大一的经济学原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经济学的定义与分支学科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稀缺资源的分配与利用的社会科学。
它可以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主要分支学科。
二、供给与需求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供给指的是市场上各个厂商或个体愿意以一定价格提供的商品数量;需求指的是市场上各个消费者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的商品数量。
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决定了市场价格和销售量。
三、市场机制与价格调节市场机制是指通过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和分配资源的一种机制。
根据市场机制,当供大于求时,商品价格将下降;当需大于供时,商品价格将上升。
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起到了有效的调节作用。
四、成本与效益成本是生产商品所需要的资源支出。
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效益是指消费商品能给人们带来的满足感。
在经济学中,我们要通过比较成本与效益来作出最佳的决策。
五、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边际效益指的是增加一单位产品或消费对满足感的增加量。
边际成本指的是生产或消费额外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成本。
在经济学中,我们要以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的点作为最优选择。
六、效率与公平效率是指资源的最佳利用程度,包括生产效率和分配效率。
公平是指资源的合理分配,使每个人都能获得一定的福利。
效率与公平是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原则。
七、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和垄断等情况。
政府干预可以纠正市场失灵,包括征税、补贴和设立法规等手段。
八、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和总结的过程。
国民经济核算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收入分配、储蓄投资和国际收支等指标。
九、货币与银行货币是指一种可以用来购买商品或偿还债务的交换媒介。
银行是处理货币和金融业务的机构。
货币和银行在现代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经济发展和货币政策有着深远的影响。
经济学原理知识点总结(精排版)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1.稀缺性: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4.平等:经济成果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
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6.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
7.边际变动: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服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10.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11.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12.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13.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群体)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14.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数量。
15.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16.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二、经济学十大原理(一)人们如何做出决策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改变自己的行为)。
(二)人们如何相互影响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贸易和相互依赖性可以是互利的)。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协调经济活动)。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纠正市场失灵&提高经济中的平等程度)。
(三)整体经济如何运行8.一国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根源)。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货币量增长是通胀根源)。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一、要点1.模型一,循环流量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经济学原理归纳总结
经济学原理第一章1.经济学十大原理(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2.关于个人做出决策的基本结论是,人们面临不同目标之间的权衡取舍,任何一种行为的成本可以用所放弃的机会来衡量,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利益做出决策,而人们根据他们所面临的激励改变自己的行为。
3.关于人们之间相互交易的基本结论是,贸易可以是互利的,市场通常是协调人们之间贸易的一种好方法,如果存在某种市场失灵,或者如果市场结果不平等,政府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4.关于整体经济的基本结论是,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最终根源,货币增长是通货膨胀的最终根源,而且,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第二章5.经济学家们努力以科学家的客观态度来研究他们的学科。
像所有科学家一样,他们做出了适当的假设并建立了简化的模型,以便解释我们周围的世界。
两个简单的经济模型是循环流向图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6.经济学可分为两个分领域: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家研究家庭和企业做出的决策以及家庭和企业之间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家研究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7.实证表述是关于世界是什么的论断。
规范表述是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的论断。
当经济学家做出规范表述时,他们的行为更像政策顾问而不是科学家。
8.那些向决策者提出建议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互相矛盾的建议,这既是因为科学判断的差别,也是因为价值观的差别。
在另一些时候,经济学家提供的建议是一致的,但决策者可能选择不理会这些建议。
第三章9.每个人都消费本国和世界各国许多其他人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
相互依存和贸易之所以合意,是因为它可以使每个人享用更多数量和品种的物品与劳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基础总结by 张炳盛Ps:暂时只到第七章,经过简单排版和删减,仅供参考。
一、经济学的十大原理▪稀缺性: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经济学: 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社会面临一种重要的权衡取舍:效率vs. 平等▪效率: 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平等: 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权衡取舍:为使社会更加平等, 需要在富人与穷人之间重新分配收入。
但这会减少工作与生产的激励,并缩小经济“蛋糕”的规模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任何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理性人:①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②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的边际变动来做出决策▪边际变动: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人们可以专门生产一种物品或劳务并用来交换其他物品或劳务,而不必自给自足▪国家之间也能从贸易与专业化中受益▪将他们生产的物品出口而得到一个更好的价格▪从国外进口更便宜的物品而不用在国内自己生产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市场经济: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和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来配置资源的经济▪“看不见的手”通过价格体系来发挥作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市场价格▪每个价格即反映了物品对于买者的价值,也反映了生产物品的成本▪在许多情况下,价格引导自利的家庭与企业做出使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决策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政府的重要作用:保护产权(通过警察,法庭)▪如果人们的财产存在很大的被侵犯的风险,那么他们便不愿意工作,生产,投资或者购买物品▪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原因:▪外部性:生产或消费一个物品影响到旁观者的福利(比如:污染)▪市场势力:单个买者或卖者有能显著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比如,垄断)▪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公共政策能增进效率,政府可以改变市场结果以促进公平▪如果经济福利的市场分配结果不是合意的,税收或福利政策能改变经济“蛋糕”的分配方式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决定生活水平的最重要因素:生产率:即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生产率取决于设备,劳动者的技能以及可用的技术▪其它因素(比如,工会组织,国外的竞争)对于生活水平的影响远远小于生产率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的上升▪长期而言,通货膨胀总是由于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而导致货币价值的下降所引起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短期内(1-2年),许多经济政策朝相反的方向推动通货膨胀与失业内容提要关于个人做出决策的基本结论是:▪人们面临不同目标之间的权衡取舍▪任何一种行为的成本可以用其所放弃的机会来衡量▪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利益做出决策▪人们根据他们所面临的激励改变自己的行为关于人们之间相互交易的基本结论是:▪贸易可以是互利的▪市场通常是协调人们之间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通过纠正市场失灵或提高经济中的平等程度,政府可以潜在地改善市场结果关于整体经济的基本结论:▪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最终根源▪货币量的增长是通货膨胀的最终根源▪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二、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经济学家扮演的两种角色:1.科学家:试图解释世界2.政策顾问:尝试改善世界2.1 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科学方法:观察、理论和进一步观察▪科学本质是科学方法▪可证伪(falsifiability):指从一个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解释、预见)在逻辑上或原则上有可能与一个或一组观察陈述发生冲突或抵触。
▪所有科学命题都要有可证伪性,不可能为伪的理论不能成为科学理论。
可证伪性是科学理论与否的唯一标尺。
▪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提出理论-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证明或证伪理论▪假设可以简化复杂的世界,使之更容易理解▪模型:在若干假设下一个复杂现象的高度简化;经济学家使用模型来研究经济问题▪循环流向图:一个说明经济的参与者如何相互交易的直观经济模型▪两类主体:家庭企业▪两个市场:物品与劳务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经济体用来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资源▪包括:劳动土地资本(建筑物和用于生产的机器)▪生产可能性边界(PPF):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生产可能性边界阐释了权衡取舍与机会成本,效率与无效率,失业和经济增长等的思想▪曲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意味着递增的机会成本▪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2.2 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作为科学家,经济学家试图做出关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实证表述▪作为政策顾问,经济学家试图做出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规范表述▪实证表述是描述性的,它们做出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表述;规范表述是规范性的,它们做出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表述。
▪实证表述能被证实或证伪,但规范表述则不能▪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 1.他们可能对世界如何运行的不同实证理论的正确性看法不一致 2.他们可能有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对政策应该努力实现的目标有不同的规范观点。
▪道德(morals):是一种价值判断取向、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规范。
▪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必须是“不道德”的▪道德不道德就涉及价值判断▪实证分析排除价值判断,不讲道德,研究的是而且仅是规律▪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必须是“有道德”的▪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旨在“改善”世界,因此动机本身就具有道德约束;▪规范分析同样涉及价值判断内容提要▪像所有科学家一样,经济学家做出适当的假设并建立模型,以便用来解释我们周围的世界▪两个简单的模型:循环流向图和生产可能性边界▪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做出的决策以及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研究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作为政策顾问,经济学家提供增进世界福利的建议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市场:由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竞争市场:是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里:▪可供销售的物品是完全相同的▪买者与卖者人数众多,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可以影响市场价格,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价格接受者”▪物品的需求量: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的观点▪需求表: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市场需求量:所有买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需求量的总和▪需求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影响需求曲线的移动因素:▪价格▪买者的数量买者数量的增加会增加每一种价格水平下需求量,并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收入正常物品:需求与收入成正比,收入增加会增加每种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并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低档物品:需求与收入成反比,收入增加会使低档物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相关物品的价格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增加的两种物品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减少的两种物品▪嗜好对一种物品嗜好的增加会使那种物品的需求增加,并使它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预期预期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定▪供给量: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的数量▪供给表: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市场供给量:在每种价格水平下所有卖者的供给量之和▪供给曲线: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影响供给曲线的移动因素:▪价格▪投入品价格▪技术技术决定生产一单位的产出品需要多少投入品▪卖者数量卖者数量的增加使供给数量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都会增加,并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预期▪均衡:市场价格达到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水平时的状态▪均衡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均衡数量:均衡价格下的供给量与需求量▪过剩(超额供给):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状态▪短缺(超额需求):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状态▪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1.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2.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3.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供给变动:影响供给变动的非价格因素使供给曲线移动(比如技术或投入品成本)▪供给量的变动:沿着一条固定供给曲线的变动▪需求变动:影响需求变动的非价格因素使需求曲线移动(比如收入或买者的数量)▪需求量的变动:沿着一条固定需求曲线的变动▪在市场经济中,价格调整使供给与需求相等。
这些均衡价格是引导经济决策,从而配置稀缺资源的信号内容提要▪在竞争性市场上,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他们每个人对市场价格影响很小,甚至没有影响▪经济学家使用供给与需求模型来分析竞争市场▪根据需求定理,随着一种物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反应了需求定理▪除了价格之外,决定消费者想购买多少物品的其他因素包括收入,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嗜好和买者的数量。
如果这些因素中的一种改变了,需求曲线就会移动▪根据供给定理,随着一种物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
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反应了供给定理▪除了价格之外,决定生产者想出售多少物品的其他因素包括投入品价格,技术,预期和卖者的数量。
如果这些因素中的一种改变了,供给曲线就会移动▪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决定了市场均衡。
当价格为均衡价格时,需求量等于供给量▪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存在物品的过剩,引起市场价格下降。
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存在物品的短缺,引起市场价格上升▪为了分析某个事件如何影响一个市场,我们用供求图来考察该事件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我们遵循三个步骤进行:第一,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还是使两者都移动)。
第二,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
第三,比较新均衡与原来的均衡▪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引导经济决策,从而配置稀缺资源的信号五、弹性及其应用▪弹性: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某种决定因素的反应程度的指标▪需求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中点法计算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取决于:▪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物品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物品的定义是宽泛还是狭义▪时间框架—长期比短期更富有弹性▪拇指规则: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平坦,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陡峭,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小▪需求曲线的五种不同分类:完全无弹性的需求弹性=0缺乏弹性的需求弹性< 1单位弹性需求弹性=1富有弹性的需求弹性> 1完全有弹性的需求弹性无穷大▪当需求富有弹性时,价格上升会使收益减少▪当需求缺乏弹性时,价格上升会使收益增加▪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供给价格弹性=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供给曲线的五种不同分类:完全无弹性的供给弹性=0缺乏弹性的供给弹性< 1单位弹性供给弹性=1富有弹性的供给弹性> 1完全有弹性的供给弹性无穷大▪需求收入弹性:衡量消费者收入变动时需求量如何变动▪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另外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内容提要▪弹性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一个影响因素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价格弹性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