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使用(参数设置)指南简略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篇:光圈和快门是什么?
光圈英文名称为Aperture,它是用来控制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是镜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参数,光圈通常在镜头内。

它的大小决定着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的光线的多少,通常我们用F值来表达光圈的大小。

而快门是控制照相机曝光时间的机件,快门速度单位是“秒”。

常见的快门速度有: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等。

光圈特性(一):控制进光量
光圈作为相机镜头内的一个元件,它的作用是控制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元件的光量,所以光圈的一大功能就是控制进光量的多少。

一般来说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0,f1.2 f1.4,f1.8 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f44,f64。

我们可以通过一张简单的示意图来说明不同数值的光圈和它孔径大小的关系。

光圈大小示意图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光圈 f 值越小,通光孔径越大(如上图所示),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越多,光圈 f 值越大,通光孔径越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越少,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好是下一级的两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5.6 ,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F5.6的通光量是F8的两倍。

同理,F2是F8通光量的16倍,从F8调整到F2,光圈开大了四级。

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 值常常介于f2.8~f11之间。

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 级的调整。

上面我们说了光圈的大小决定了相机的进光量。

在拍摄照片中,进光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画面的明暗,在相同曝光时间里光圈大的进光量就多,光圈小的进光量也就少。

下面我们先通过一组照片来说明他们的关系,在拍摄照片时我们使用的是相机手动档,ISO感光度为100,曝光时间1/200秒,白平衡自动,只改变其光圈大小。

总结:
光圈的数值越小,光圈孔径越大,进光量越多,画面也就越明亮。

光圈的数值越大,光圈孔径越小,进光量越少,画面也就越灰暗。

·光圈特性(二):控制景深
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景深。

我们在使用相机进行拍摄时,调节相机镜头,使距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楚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那个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焦点,因为“清楚”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楚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摄到,超过这个范围就不能清楚的被拍摄。

其次,前景深小于后后景深,也就是
说,精确对焦之后,对焦点前面只有很短一点距离内的景物能清楚成像,而对焦点后面很长一段距离内的景物,都是清楚的,二者距离比例约为1:2。

景深的深浅,与很多方面有关,但关系最大的就是光圈了。

光圈越小(即F数值越大),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即F数值越小)景深就越小。

无图无真相,同样我们还是通过图片来说明,为了保证曝光正确,我们所有照片都是使用A档拍摄,逐级改变其光圈大小。

在拍摄风景的时候尽量使用F8、F11这样的小光圈拍摄,这样拍出来的风景照片远近都是清楚的;而在拍摄人像的时候可以选择F4、F2这样的大光圈拍摄,大光圈可以很好的虚化背景来突出主体人物。

总结:光圈的数值越小,光圈孔径越大,景深越浅,背景虚化越明显。

光圈的数值越大,光圈孔径越小,景深越深,背景虚化越不明显。

快门特性(一):控制进光量
快门的速度单位是“秒”。

常见的快门速度有: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等。

相邻两级的快门速度的曝光量相差一倍,我们常说相差一级。

如1/60秒比1/125秒的曝光量多一倍,即1/60秒比1/125秒速度慢一级或称低一级,1/60秒的曝光量是1/125秒曝光量的2倍。

和光圈一样快门也有控制进光量的作用。

如果把进光量比作水管里的水,光圈就是通过调节水管粗细来控制水量,而快门就如同水管的开关一样,通过调节开关开启的时间长短来控制水量。

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适当的提高快门速度来捕捉精彩的瞬间。

在夜晚或者暗光环境下我们就要适当的延长快门速度,来保证相机足够的曝光。

一般来说相机在显示快门速度时为了方便显示所以只显示分母,即1/250秒显示为250,1/50秒显示为50,然而5秒显示为5"。

一般来说人手持相机拍摄时快门速度不能低于1/30秒,不然很容易因为抖动而拍虚,如果必须要使用慢速快门,那最好给相机配备一个三脚架。

总结:快门速度越快,光线通过时间越短,画面越暗
快门速度越慢,光线通过时间越长,画面越亮
快门特性(二):不同的拍摄效果
快门的作用不仅是在控制通光量的多少上,还能使您的照片表现出不同的效果。

高速快门一般用作于捕捉物体瞬间的美,比如在拍摄一些转瞬即逝的画面或者拍摄运动速度较快的物体时就需要我们用到高速快门。

高速快门能捕捉物体瞬间
较低的快门速度能让我们拍摄出过程美,当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来。

快门时间可以手动调节到很长,有的时候甚至可以达到几小时。

长时间曝光能得到独特的效果
总结:快门速度越快,越能抓拍瞬间,表现瞬间美
快门速度越慢,越能捕捉过程,表现过程美
总结:光圈与快门应合理搭配
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个组合不是唯一的。

例如当前测出正常的曝光组合为F5.6、1/30秒,如果将光圈增大一级也就是F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1/60,这样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正常的曝光量。

不同的组合虽然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摄出来的图片效果是不相同的。

在相机模式拨盘上标有A和S档,它们分别是光圈优先档和快门优先档,A档也就是光圈优先档,在光圈优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光圈的大小来轻松地控制景深,相机会在保证曝光量的前提下自动为其配备合适的快门速度。

A档的优势是使用者只要专心的根据自己所需的景深大小来设置光圈,不用将其他心思放在快门速度的配置上,由此来提高拍摄效率。

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

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

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

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A档和S档都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档位,所以我们都要熟练掌握。

下面我们再来总结下光圈与快门的的特点。

·光圈快门大总结
光圈:
光圈的数值越小,光圈孔径越大,进光量越多,画面就越明亮,景深越浅。

光圈的数值越大,光圈孔径越小,进光量越少,画面就越灰暗,景深越深。

快门:
快门速度越快,光线通过时间越短,画面越暗,越能抓拍瞬间
快门速度越慢,光线通过时间越长,画面越亮,越能表现过程
ISO和焦距是什么
要说什么是ISO还要从传统胶片相机说起,ISO称作为感光度,它是衡量传统相机所使用胶片感光速度的国际统一指标,其反映了胶片感光时的速度(其实是银元素与光线的光化学反应速率)。

而对于现在并不使用胶片的数码相机来说,其成像原理是通过感光器件CCD 或CMOS以及相关的电子线路感应入射光线的强弱来进行成像的。

为了与传统相机所使用的胶片统一计量单位,这才引入了ISO感光度的概念。

在数码相机中ISO同样也反应了相机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

相信焦距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可是您能具体指出哪段距离是焦距吗?其实焦距是指从镜头的光学中心(主点)到成像面(焦点)的距离。

此距离越长,则越能将远方的物体放大成像;此距离越短,则越能拍摄更宽广的范围。

下图仅采用单枚透镜进行说明,但实际上镜头的光学中心面由多枚透镜结构决定。

焦距示意图
下面笔者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这两个参数都是什么,具体有什么作用。

欲知详情请接着往下看。

ISO作用:改变传感器的感光速率
在传统的胶片相机时代,我们可以因拍摄环境亮度的不同来选购不同感光度(ISO)的底片,例如一般晴天环境可使用ISO100,阴天的环境可用ISO200,黑暗如舞台,演唱会等环境可用ISO400或更高感光度数值的底片。

到了数码相机时代虽然我们用CMOS或CCD取代了传统的胶片,但是ISO这个概念还是被保留了下来。

我们现在依然使用ISO来代表相机感光元件的的感光速率。

各种ISO数值的胶卷
感光度ISO在相机中一般分为这些档位:ISO100,ISO200,ISO400,ISO800,ISO1600,ISO3600等,有些相机还能作1/2或者1/3级的设置。

在数码相机中感光度ISO的大小代表着感光元件对光线强弱的敏感程度,当ISO设置的越高,感光元件就对光线就越敏感。

这样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就是我们可以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提高ISO来保证我们的快门速度。

比如在体育摄影时,当环境光线不足,然而我们又必须要保证使用很高的快门速度来抓拍运动员的瞬间动作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通过提高相机ISO来实现曝光的准确。

这样描述显得有些抽象,让我们先来通过一组在暗光环境里拍摄的照片来具体说明,拍摄照片时我们使用的是手动M档,光圈大小和快门速度保持不变,只是改变相机的ISO。

焦距:50mm 光圈:f/4.5 ISO感光度:100
通过照片我们可以发现,当环境光不足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提高ISO来使相机感光元件对光线的强弱变得更加敏感,从而来提高整个画面的亮度。

也许有的朋友要问了:既然提高ISO有这么好的作用,为什么我们不一直使用较高感光度来拍照片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较高的感光度会给我们的拍摄带来“副作用”。

高ISO的副作用:噪点
提高感光度的大小确实能给我们的拍摄带来很大的好处,它让我们在暗光环境下也能拍出明亮的照片。

可是在我们提高感光度的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副作用——噪点的增加。

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噪点,噪点(noise)主要是指感光元件CCD(CMOS)将光线作为信号接收并输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图像中粗糙的部分,也是指图像中不该出现的外来像素点。

、上面图片的这些噪点就和相机使用了较高的感光度有关。

我们对数码相机增加感光度实际上是对感光元件的采样信号进行人为放大,在放大图像信号的同时电路中所存在的暗电流也会随之增加,这些增加暗电流会对图像信号产生一定的干扰作用,其结果就是在画面上产生较多的杂色斑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噪点。

这些噪点看起来就像图像被弄脏了一样,画面质量也就随之下降。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相机在不同ISO下拍摄照片的噪点数量对比。

需要注意的是,各个品牌各种型号的相机对噪点的控制能力也不尽相同,下面的照片只是为了验证随着ISO的提高画面中噪点数量会随之增多,各相机具体的噪点增加程度以实际拍摄为准。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在提高相机ISO的同时照片噪点数量也会随之增加。

正是因为高ISO有着它的两面性,所以我们平时拍照时应当尽量选择合适的ISO数值,并不是ISO越高越好。

一般来说在晴天光线充足的环境下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将相机ISO设置在最低档,因为相机在使用最低档ISO拍摄时所拍出的照片画面质量是最好的;当遇到阴天或者是在室内进行拍照时我们可以适当的提高相机ISO,来保证画面的明亮。

如果实在把握不好那就选择自动ISO,将调节IOS的任务交给相机去完成。

一般来说现在的卡片相机ISO设置在400以内所拍出的照片都不会有明显的噪点,一些优秀的单反相机在ISO达到3200时依然能保证不错的画面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这几年相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相机的高感抗躁能力越来越好,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能用很高的ISO拍出没有任何噪点的照片。

·总结:
ISO感光度越高,感光元件对光线越敏感,所拍照片就越明亮,噪点也就越多。

ISO感光度越低,感光元件对光线越不敏感,所拍照片就越暗,噪点也就越少。

焦距对比初体验
焦距是指镜头光学后主面到焦点的距离,是镜头的重要性能指标。

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着拍摄的成像大小,视场角大小,景深大小和画面的透视强弱。

当对同一距离远的同一个被摄目标拍摄时,镜头焦距越长所成的象越大,镜头焦距越短所成的象越小。

根据用途的不同,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差非常大,有短到几毫米,十几毫米的,也有长达几米的。

对于我们现在常用的单反相机(以全画幅24×36mm为标准)来说,通常把焦距分为超广角、广角、标准、中焦、长焦和望远。

一般来说,24mm以下可以称作超广角也就是俗称的“鱼眼镜头”,24至40mm为广角,40至55mm是标准镜头的范围,55至135mm是中焦,135至300mm是长焦,而300mm以上就被称为望远镜头了。

那么不同大小的焦距在拍摄时都有什么不同的效果呢?下面我们就先通过一组图片来说明,所有图片在拍摄时相机位置都是固定的,只是改变镜头焦距。

·总结:
焦距数值越小,能拍摄越广的范围
焦距数值越大,能拍摄越远的物体
焦距原理深入解析
不同焦距示意图
如图所示,在感光元件面积相同的情况下,焦距的长短直接影响了所拍画面的范围。

但如果感光元件面积不一样那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现在的尼康入门级单反并没有采用全画幅的传感器,而是使用了APS-C画幅的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的面积比全画幅的要小,所以在使用相同焦距的镜头拍摄时,画面效果也不尽相同。

通过示意图和实拍图我们看出,在相同焦距下感光元件面积越小,拍出照片越有“远望”的感觉,也就是说越能“放大”焦距。

事实上尼康APS-C的单反相机对焦距放大系数为1.5倍,也就是说同样在镜头焦距为70mm的情况下APS-C画幅相机实际所表现的焦距为
70*1.5=105mm。

对于焦距范围是18mm-55mm的套机镜头来说,在APS-C画幅的相机上所表现出来的实际焦距约为27mm-82mm,所以APS-C画幅的相机在长焦摄影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如何调节镜头焦距
当我们拿到一枚镜头时会看到镜头上有各种各样的参数以及镜头上的两条黑色调节环。

如图所示,18-105mm表示镜头的变焦范围,长焦数值除以广角数值就是该镜头的变焦倍率了。

比如这支焦距为18mm-105mm的镜头,将长焦数字÷广角数字即:105÷18≈5.8 ,所以该镜头的变焦倍率为5.8倍;镜头上3.5-5.6表示该镜头在广角端与长焦端的最大光圈。

镜头上较粗的调节环是变焦环,通过旋转镜头的变焦环可以实现焦距的改变,这个必须手动完成,在变焦的同时,镜头可能会伸长或缩短。

镜头上较细的是对焦环,就是让图像清晰使焦点落在感光元件上,这个可手动,也可自动完成,自动对焦简称AF。

·总结:感光元件面积越小,镜头焦距放大倍率越大,越能拍摄较远的物体同一镜头焦距越小,最大光圈越大;镜头焦距越大,最大光圈越小ISO和焦距总结:
ISO感光度越高,感光元件对光线越敏感,所拍照片就越明亮,噪点也就越多。

ISO感光度越低,感光元件对光线越不敏感,所拍照片就越暗,噪点也就越少。

焦距数值越小,镜头焦距越短,越能拍摄广阔的范围,景深越深。

焦距数值越大,镜头焦距越长,越能拍摄较远的物体,景深越浅。

什么是曝光
曝光简单的来说就是感光元件CMOS或CCD接受从镜头进来的光而形成影像的这么个过程。

在我们拍摄照片时如果将被摄物体拍的过亮,那么画面较亮的部分就会因为过亮而失去细节的表现,我们就说这样的照片过曝了;同理,当你把被摄物体拍的过暗时,画面暗处的细节也会有所缺失,这样的照片就欠曝了
过亮和过暗的照片都是不合格的
如今相机的测光系统非常强大,一般来说在使用P档、A档和S档拍摄时不会出现特别明显的过曝或者欠曝,但手动M档就不一样了,因为M档是纯手动档,所以初学者往往控制的不是很好,自然对M档也比会较惧怕。

今天笔者就着重为大家讲述在手动M档时怎样让照片曝光准确。

·怎样的曝光才称得上准确
我们已经简单的了解了什么是曝光,那什么又是正确曝光呢?其实正确曝光是相对而言的,在相同光照情况下,所拍事物的浅色部分和深色部分反光度是不同的,我们想要在画面中表现出事物,所针对浅色和深色部分的曝光量也是不一致的。

也就是说,在同一拍摄取景范围内,只要物体有明暗差别,那必然有部分区域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

既然是这样那我们当然首先要让被拍事物的主体部分曝光正确。

一张照片中当事物主体部分曝光准确时我们就可以说这张照片的曝光是准确
·M档拍照利器—曝光提示
虽然我们在使用相机M档拍照时,相机的所有参数都是手动设置的,但是相机作为我们的“好哥们”会在旁边对我们进行善意的提醒,这个提醒就叫做曝光提示。

这个曝光提示在哪呢?其实它在很多人都会忽略的地方,那就是——取景器里。

这个有点像坐标轴的东西就是曝光提示了,不要看它很不起眼,它却能实时的对您当前画面的曝光量进行提示。

提醒您当前的曝光值是过曝了还是有所欠缺。

这么神奇的东西是怎样工作的呢?请看下面的图解。

曝光提示偏向左边代表画面过亮
曝光提示越靠近中点曝光量越准确
曝光提示偏向右边代表画面过暗
曝光提示越靠近中点曝光量越合适
当曝光提示在中点时画面明暗正好
·相机的测光模式详解
数码相机的测光系统一般是通过测定被摄物反射回来的光线强弱来进行测光的,这样的测光方法称之为反射式测光。

其原理非常简单,相机自动假设所测光区域的反光率为18%的灰色(这个数值是通过大量研究得到的),当所拍摄的画面反光率高于18%灰度时,相机就认为画面过曝了,需要调低曝光量(调小光圈,或调快快门),反之就是欠曝,需要增加曝光量。

下面我们以尼康D3100
为例,来看看该机的测光模式。

先按i键进入菜单选择相机的测光模式
该机共有三种不同的测光模式
·点测光
点测光,顾名思义就是只对一个点进行测光,该点和对焦点在同一个位置(其实是一个非常小的区域而已,不是完全的点),这种测光方法的好处是可以根据摄影师的喜好,对某一个摄影师认为正确的点,或者是被拍摄主体进行正确测光,而不会被附近的其他光线干扰,换句话说相机只保证该点的曝光正确,别的地方曝光是否准确它不管。

适用拍摄用途:舞台摄影,个人艺术照,新闻特写等。

点测光对准玩具
·中央重点测光
原理和点测光相同,只是它测的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比较小的区域(一般是画面中心10%左右的区域)。

它的优点是在自动拍摄时,更容易获得较为真实的、更接近现实的测光,不会因为测光点对准了错误的地方而造成的曝光错误。

缺点是无法对一个非常小的参考点进行正确测光。

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央重点测光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测光模式,但是如果您需要拍摄的主体不再画面中央的话,中央重点测光就不适用了。

适用拍摄用途:人像照片,特写照片等。

中央重点测光的范围比点测光大
·矩阵测光
矩阵测光和评价测光是一样的概念,它是将画面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单独测光,然后相机处理器汇总各区域测出的数值并通过权重计算得出一个最终值,从而对整个画面进行测光。

这个测光模式的好处在于可以轻易获得明暗均衡的画面,不会出现局部的高光过曝或欠曝,整个画面明暗均衡。

其缺点是无法满足多种情况,比如,阴影、逆光等等。

适用拍摄用途:集体照片,家庭合影,一般风景照片。

矩阵测光会照顾到整个画面亮度
有的时候相机的测光系统也并不是完全准确,比如在拍摄雪景的时候往往所拍画面总是灰蒙蒙的,雪也显得不是那么白。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到曝光另一利器—曝光补偿了。

·控制曝光另一利器—曝光补偿
我们接着刚才拍摄雪景的问题,在相机自动测光的情况下,之所以拍出来的雪会有灰蒙蒙的感觉是因为相机在测光时是以18%的灰色为标准的,也就是说即使你对着一张白纸拍照,拍出来的纸也是18%的“灰纸”。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就要“改变”相机对曝光标准的认识,所以就出现了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就是有意识地变更相机自动演算出的“合适”曝光参数,让照片更明亮或者更昏暗。

这样拍摄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调节照片的明暗程度,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等。

一般来说相机会变更光圈值或者快门速度来进行曝光值的调节。

我们先看样片,所有样片是将相机设置为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并使用曝光补偿功能分级改变照片亮度进行拍摄的。

一般来说,在相机光圈优先的情况下,增加曝光补偿的数值实际上就是减慢相机的快门速度,当减小曝光补偿数值实际上就是加快相机快门速度。

曝光补偿也不是万能的,在过于暗的环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时要考虑配合闪光灯或增加相机的ISO感光灵敏度来提高画面亮度。

·总结:增加曝光补偿,实际上减慢快门速度或者开大光圈,画面变的明亮。

减小曝光补偿,实际上加快快门速度或者减小光圈,画面变的灰暗。

·编辑教你怎样用好曝光补偿
上文笔者向大家介绍了曝光补偿的作用,可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去调节曝光补偿呢?下面笔者就为您奉上曝光补偿使用技巧全攻略。

如果您的相机使用的是非手动档,那么在下列情况下,就要考虑进行曝光补偿:1、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