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第四章课件
合集下载
通信原理》第六版课件第4章
![通信原理》第六版课件第4章](https://img.taocdn.com/s3/m/689d202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c.png)
调频合成器的原理
介绍了调频合成器的基本原理 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几种常用 的合成技术及其应用。
频率分析与频谱分析
连续信号频谱分析
介绍了连续信号分析中的傅里叶 变换和功率谱密度估计算法,以 及常用的频谱分析工具。
离散信号频谱分析
小波变换分析
阐述了离散信号分析中的离散傅 里叶变换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 以及它们的应用领域。
介绍了小波变换分析的基本原理 和优势,以及它在信号处理和图 像处理中的应用。
数据信号处理
1
采样与重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抗混叠滤波器
2
讲述了抗混叠滤波器设计和优化的方法,
以及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3
介绍了采样定理和采样过程中的抗混叠 滤波器,以及重构过程与误差控制的方 法。
数字信号的量化
阐述了数字信号的量化原理和编码方法,
介绍了几种基本的相位调制方式和频移 键控技术,以及它们在通信中的应用。
宽带调制与调制方式
宽带调制的概念
阐述了宽带调制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以及它 在数字通信中的重要性。
频段抖动(FBS)调制方式
介绍了频段抖动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 及它的特点和实现方法。
调换抖动(Cordic)调制方式
介绍了调换抖动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 及它的优缺点及改进方法。
通信原理》第六版课件第 4章
本章介绍了调制与解调的基本概念,宽带调制和调制方式,频率合成和锁相 等通信原理的重要知识点。
调频与解调
1
调频基本概念
介绍了调频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
调频与解调过程
2
括调变量和调制指数等的定义。
从频谱分析角度描述了调频与解调的基
《通信原理》培训PPT课件(第四章)
![《通信原理》培训PPT课件(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7b34e6f281c758f5f61f67ff.png)
1 FO ( ) FS ( ) H ( ) F ( ) TS
根据时域卷积定理
fO (t ) f s (t ) h(t )
1 fO t f t TS
1 TS
n
f ( nTS ) ( t nTS )
Wm
n
Sa(Wm t )
fS
4B 3B 2B
M N 1 12
13
M f S 2 B(1 ) N N fH B M fH B N
14 15
0
B 2B 3B 4B 5B 6B
fH
f (t )
f S (t )
T (t )
4.2
脉冲振幅调制(PAM)
正弦波并非是唯一的载波形式,在时间上离散的脉 冲序列同样可以作为载波。 一、脉冲调制 载波
数字基带数字传输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
数字频带调制传输系统
第4章
4. 1
基带数字信号及其传输
模拟信号的数 字化传输
抽样定理
4.1.1 低通信号的抽样定理
一、抽样定理 1、均匀抽样定理: 均匀抽样——抽样瞬间是等间隔。 在Wm 以上没有频谱分量的低通带限信号f(t), 可由其在时间上间隔TS≤1/=2fm (Wm =2fm )的等间隔点 上的取值唯一地确定。也即可以由抽样值序列{f(nTS)} 无失真地重建原始信号f(t).
2、奈奎斯特间隔:
最大抽样间隔Ts——奈奎斯特间隔。 3、奈奎斯特速率: 最小抽样速率ωS=2Wm=2л/Ts (即fS=2fm) 4、抽样定理的启示:
——奈奎斯特速率。
(1)若要传输模拟信号,不一定要传输模拟信号(无限 个点)本身,可以只传输按抽样定理得到的抽样值序列 (可数个点). 这为模拟信号数字化奠定了基础. (2) 可以将多个模拟信号的抽样值在时间上相互交替 传输实现时分多路复用.
根据时域卷积定理
fO (t ) f s (t ) h(t )
1 fO t f t TS
1 TS
n
f ( nTS ) ( t nTS )
Wm
n
Sa(Wm t )
fS
4B 3B 2B
M N 1 12
13
M f S 2 B(1 ) N N fH B M fH B N
14 15
0
B 2B 3B 4B 5B 6B
fH
f (t )
f S (t )
T (t )
4.2
脉冲振幅调制(PAM)
正弦波并非是唯一的载波形式,在时间上离散的脉 冲序列同样可以作为载波。 一、脉冲调制 载波
数字基带数字传输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
数字频带调制传输系统
第4章
4. 1
基带数字信号及其传输
模拟信号的数 字化传输
抽样定理
4.1.1 低通信号的抽样定理
一、抽样定理 1、均匀抽样定理: 均匀抽样——抽样瞬间是等间隔。 在Wm 以上没有频谱分量的低通带限信号f(t), 可由其在时间上间隔TS≤1/=2fm (Wm =2fm )的等间隔点 上的取值唯一地确定。也即可以由抽样值序列{f(nTS)} 无失真地重建原始信号f(t).
2、奈奎斯特间隔:
最大抽样间隔Ts——奈奎斯特间隔。 3、奈奎斯特速率: 最小抽样速率ωS=2Wm=2л/Ts (即fS=2fm) 4、抽样定理的启示:
——奈奎斯特速率。
(1)若要传输模拟信号,不一定要传输模拟信号(无限 个点)本身,可以只传输按抽样定理得到的抽样值序列 (可数个点). 这为模拟信号数字化奠定了基础. (2) 可以将多个模拟信号的抽样值在时间上相互交替 传输实现时分多路复用.
通信原理第四章 (樊昌信第七版)PPT课件
![通信原理第四章 (樊昌信第七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bc23c5dd36a32d737581ed.png)
则接收信号为
2 1
fo(t) = K f(t - 1 ) + K f(t - 2 ) 相对时延差
F o () = K F () e j 1 + K F () e j ( 1 )
信道传输函数
H()F F o(( ))K Keejj 11((1 1 eejj ))
常数衰减因子 确定的传输时延因子 与信号频率有关的复因子
课件
精选课件
1
第4章 信道
通信原理(第7版)
樊昌信 曹丽娜 编著
精选课件
2
本章内容:
第4章 信道
信道分类
信道模型
恒参/随参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信道噪声
信道容量
定义·分类
模型·特性
影响·措施
信道噪声 信道容量
精选课件
3
概述
信道的定义与分类
n 狭义信道:
—传输媒质 有线信道 ——明线、电缆、光纤 无线信道 ——自由空间或大气层
1. 传输特性
H ()H ()ej ()
H() ~ 幅频特性
()~ 相频特性
2. 无失真传输
H()Kejtd
H() K
()td
精选课件
27
n 无失真传输(理想恒参信道)特性曲线:
恒参信道
|H()|
K
() td
td
0
H() K
幅频特性
0
0
()td
()d() d
td
相频特性
群迟延特性
精选课件
28
n 理想恒参信道的冲激响应:
恒参信道
H()Kejtd
h(t)K(ttd)
若输入信号为s(t),则理想恒参信道的输出:
通信原理第5节-第4章通信原理PPT课件
![通信原理第5节-第4章通信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7e4cc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f.png)
信噪比的概念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简称SNR)是指信号功率与 噪声功率的比值,用于衡量通信系统传输质量的重要参数。
信噪比的计算
信噪比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SNR(dB) = 10 * log10(Psignal/Pnoise),其中 Psignal为信号 功率,Pnoise为噪声功率。
而实现信号传输。
调频与调相
调频特点
调频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抗多径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常用于长距离、高速数据传输和无线广播等领域 。
调相特点
调相具有解调简单、易于实现等优点,但抗干扰能力较弱,常用于短距离、低速数据传输等领域。
04 数字调制技术
二进制调制原理
1 2
2FSK(二进制频移键控) 通过改变载波的频率来表示二进制信息。
通信原理第5节-第4章通信原理 ppt课件
目录
• 通信系统概述 • 信号与信道 • 模拟调制技术 • 数字调制技术 • 信噪比与误码率
01 通信系统概述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发送设备
将信源产生的信息转换为适合 传输的信号,如调制器、编码 器等。
接收设备
将传输中的信号转换为原始信 息,如解调器、解码器等。
衰减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幅度 减小。
干扰
信道中存在的噪声和其他 干扰信号,影响信号传输 质量。
03 模拟调制技术
调制的概念与分类
调制概念
调制是将低频信号(基带信号) 附加到高频载波上,以便传输的
过程。
调制分类
调制可以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 两大类,模拟调制是指将连续变化 的模拟信号转换为载波信号的过程。
误码率的影响
误码率过高会导致数据传输质量下降,影响通信系统的性能。在通信系
通信原理第四章ppt课件
![通信原理第四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11ca406edb6f1aff001f73.png)
通信原理第四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信道的定义
通信系统中的信道是指发送设备到接收设备之间信号传 输的通道,是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内容:
第4章 信道
信道分类 信道模型 恒参/随参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信道噪声 信道容量
按照传输媒介的不同
概述
信道的定义与分类
无线信道 ——自由空间或大气层 有线信道 ——明线、电缆、光纤
有线信道
信道频带在几百MHz至1GHz左右 主要应用: 长途通信干线,有线电视等
基带同轴电缆:
50Ω,多用于数字基带传输 速率可达10Mb/s 传输距离<几千米
宽带(射频)同轴电缆:
75Ω,用于传输模拟信号 多用于有线电视(CATV)系统 传输距离可达几十千米
有线信道
光纤
有线信道
按照系统模型中研究对象的不同:
编
调制信道
码 器
——研究调制/解调问题
调 制 器
发 转 换 器
媒 质
收 转 换 器
解 调 器
译 码 器
编码信道
——研究编码/译码问题 恒参信道
按照信道中冲击响 应是否随时间变化
——特性参数变化缓慢,视为恒定值 随参信道
——特性参数随时间变化
§4.1
无线信道
光作为一种特殊的电磁波, 在人造介质(光纤)中传播, 实现大容量,高可靠性的通信 主要应用:
电信网和移动网的骨干网
单模阶跃折射率光纤
光纤结构示意图
优点
缺点 应用
有线信道
§4.3
信道数学模型
按照系统模型中研究对象的不同:
调制信道 ——研究调制/解调问题 编码信道 ——研究编码/译码问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信道的定义
通信系统中的信道是指发送设备到接收设备之间信号传 输的通道,是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内容:
第4章 信道
信道分类 信道模型 恒参/随参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信道噪声 信道容量
按照传输媒介的不同
概述
信道的定义与分类
无线信道 ——自由空间或大气层 有线信道 ——明线、电缆、光纤
有线信道
信道频带在几百MHz至1GHz左右 主要应用: 长途通信干线,有线电视等
基带同轴电缆:
50Ω,多用于数字基带传输 速率可达10Mb/s 传输距离<几千米
宽带(射频)同轴电缆:
75Ω,用于传输模拟信号 多用于有线电视(CATV)系统 传输距离可达几十千米
有线信道
光纤
有线信道
按照系统模型中研究对象的不同:
编
调制信道
码 器
——研究调制/解调问题
调 制 器
发 转 换 器
媒 质
收 转 换 器
解 调 器
译 码 器
编码信道
——研究编码/译码问题 恒参信道
按照信道中冲击响 应是否随时间变化
——特性参数变化缓慢,视为恒定值 随参信道
——特性参数随时间变化
§4.1
无线信道
光作为一种特殊的电磁波, 在人造介质(光纤)中传播, 实现大容量,高可靠性的通信 主要应用:
电信网和移动网的骨干网
单模阶跃折射率光纤
光纤结构示意图
优点
缺点 应用
有线信道
§4.3
信道数学模型
按照系统模型中研究对象的不同:
调制信道 ——研究调制/解调问题 编码信道 ——研究编码/译码问题
《通信原理教程》(第3版)-樊昌信-编著----第四章--PPT课件
![《通信原理教程》(第3版)-樊昌信-编著----第四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8eee4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b.png)
*
由 有 为了保持信号量噪比恒定,要求: x x 即要求: dx/dy x 或 dx/dy = kx, 式中 k =常数 由上式解出: 为了求c,将边界条件(当x = 1时,y = 1),代入上式,得到 k + c =0, 即求出: c = -k, 将c值代入上式,得到 由上式看出,为了保持信号量噪比恒定,在理论上要求压缩特性为对数特性 。 对于电话信号,ITU制定了两种建议,即A压缩律和压缩律,以及相应的近似算法 - 13折线法和15折线法。
*
由抽样信号恢复原信号的方法 : 从频域看:当fs 2fH时,用一个截止频率为fH的理想低通滤波器就能够从抽样信号中分离出原信号。 从时域中看,当用抽样脉冲序列冲激此理想低通滤波器时,滤波器的输出就是一系列冲激响应之和,如图所示。这些冲激响应之和就构成了原信号。 理想滤波器是不能实现的。实用滤波器的截止边缘不可能做到如此陡峭。所以,实用的抽样频率fs 必须比 2fH 大较多。 例如,典型电话信号的最高频率限制在3400 Hz,而抽样频率采用8000 Hz。
*
4.4 脉冲编码调制 4.4.1脉冲编码调制(PCM)的基本原理 抽样 量化 编码 例:见右图 3.15 3 011 3.96 4 100 方框图:
*
A压缩率 式中,x为压缩器归一化输入电压; y为压缩器归一化输出电压; A为常数,决定压缩程度。 A律中的常数A不同,则压缩曲线的形状不同。它将特别影响小电压时的信号量噪比的大小。在实用中,选择A等于87.6。
*Hale Waihona Puke *求量化噪声功率的平均值Nq : 式中,sk为信号的抽样值,即s(kT) sq为量化信号值,即sq(kT) f(sk)为信号抽样值sk的概率密度 E表示求统计平均值 M为量化电平数 求信号sk的平均功率 : 由上两式可以求出平均量化信噪比。
《通信原理》第04章模拟信号的数字化精品PPT课件
![《通信原理》第04章模拟信号的数字化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3306404693daef5ff73d48.p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
…
t
…
t
S(f)
( f ) Sk ( f ) Sˆ( f )
f
…
f
…
f
t
f
7
4.2.1 低通模拟信号的抽样
频谱混叠
S(f)
spectrum aliasing
f ( f )
f
Sk ( f )
…
…
f
8
4.2.1 低通模拟信号的抽样
ideal lowpass filter
抽样信号恢复低通滤波器
s(t)
s(t)
t
t
δT (t)
c (t)
t
t
sk(t)
sk(t)
t
t
3
4.2.1 低通模拟信号的抽样
band-limited signal
低通抽样定理 一个带宽有限信号 s (t) 的最高频率为 fH ,若
抽样频率 fs ≥ 2 fH ,则可以由抽样信号序列 sk (t) 无 失真地恢复原始信号 s (t) 。 说明
抽样频率与信号频率的关系曲线
fs 4B
3B
2B
B
O
B 2B 3B 4B 5B 6B
fL
15
4.2.2 带通模拟信号的抽样
带通抽样的频谱
fH = 4 kHz fL = 3 kHz B = 1 kHz
fs = 2 kHz
S(f)
−4B
0
4B
Sk( f )
bandpass sampling
f
−4fs −3fs −2fs −fs O fs 2fs 3fs 4fs
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 (PAM)
t
…
t
…
t
S(f)
( f ) Sk ( f ) Sˆ( f )
f
…
f
…
f
t
f
7
4.2.1 低通模拟信号的抽样
频谱混叠
S(f)
spectrum aliasing
f ( f )
f
Sk ( f )
…
…
f
8
4.2.1 低通模拟信号的抽样
ideal lowpass filter
抽样信号恢复低通滤波器
s(t)
s(t)
t
t
δT (t)
c (t)
t
t
sk(t)
sk(t)
t
t
3
4.2.1 低通模拟信号的抽样
band-limited signal
低通抽样定理 一个带宽有限信号 s (t) 的最高频率为 fH ,若
抽样频率 fs ≥ 2 fH ,则可以由抽样信号序列 sk (t) 无 失真地恢复原始信号 s (t) 。 说明
抽样频率与信号频率的关系曲线
fs 4B
3B
2B
B
O
B 2B 3B 4B 5B 6B
fL
15
4.2.2 带通模拟信号的抽样
带通抽样的频谱
fH = 4 kHz fL = 3 kHz B = 1 kHz
fs = 2 kHz
S(f)
−4B
0
4B
Sk( f )
bandpass sampling
f
−4fs −3fs −2fs −fs O fs 2fs 3fs 4fs
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 (PAM)
通信原理课件第四章
![通信原理课件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52de215d69eae009581bece8.png)
δT (t)
s
n
(t nT ) 相乘的过程,即抽样信号
s
ms(t) m(t) δTs (t)
(4.2)
《通信原理课件》
一、低通信号的抽样定理
抽样定理指出:一个频带限制在(0, f H )内的时间连续 的模拟信号 m (t),如果抽样频率 f ≥ 2 f ,则可以通过低通滤波
1 Hz 。而理想 τ
抽样频谱的包络线为一条直线,带宽为无穷大。 如上所述,脉冲宽度τ越大,自然抽样信号的第一过零点带宽越 小,这有利于信号的传输。但增大τ会导致时分复用的路数减小,显 然考虑τ的大小时,要兼顾带宽和复用路数这两个互相矛盾的要求。
《通信原理课件》
二、平顶抽样
平顶抽样又称为瞬时抽样,从波形上看,它与自然抽样的不同之 处在于抽样信号中的脉冲均具有相同的形状——顶部平坦的矩形 脉冲,矩形脉冲的幅度即为瞬时抽样值。在实际应用中,平顶抽 样信号采用脉冲形成电路(也称为“抽样保持电路”)来实现, 得到顶部平坦的矩形脉冲。 平顶抽样PAM信号在原理上可以看作由理想抽样和脉冲形成电 路产生。
《通信原理课件》
[例4.2.1]
设输入抽样器的信号为门函数 G t ,宽度 10ms ,若忽略第一零 点以外的频率分量,计算奈奎斯特抽样速率。 解:门函数的频谱为
ωτ Gω τ Sa 2
(4.5)
则第一零点的频率
B 1 Hz τ
(4.6)
忽略第一零点以外的频率分量,则门函数的最高频率(截止频 率) f H 为 100 Hz 。由抽样定理可知,奈奎斯特抽样速率为
f H n 1B kB ,由式(4.7)可得带通信号的最低抽样频率
f s( min ) 2 fH k 2 B1 n 1 n 1
s
n
(t nT ) 相乘的过程,即抽样信号
s
ms(t) m(t) δTs (t)
(4.2)
《通信原理课件》
一、低通信号的抽样定理
抽样定理指出:一个频带限制在(0, f H )内的时间连续 的模拟信号 m (t),如果抽样频率 f ≥ 2 f ,则可以通过低通滤波
1 Hz 。而理想 τ
抽样频谱的包络线为一条直线,带宽为无穷大。 如上所述,脉冲宽度τ越大,自然抽样信号的第一过零点带宽越 小,这有利于信号的传输。但增大τ会导致时分复用的路数减小,显 然考虑τ的大小时,要兼顾带宽和复用路数这两个互相矛盾的要求。
《通信原理课件》
二、平顶抽样
平顶抽样又称为瞬时抽样,从波形上看,它与自然抽样的不同之 处在于抽样信号中的脉冲均具有相同的形状——顶部平坦的矩形 脉冲,矩形脉冲的幅度即为瞬时抽样值。在实际应用中,平顶抽 样信号采用脉冲形成电路(也称为“抽样保持电路”)来实现, 得到顶部平坦的矩形脉冲。 平顶抽样PAM信号在原理上可以看作由理想抽样和脉冲形成电 路产生。
《通信原理课件》
[例4.2.1]
设输入抽样器的信号为门函数 G t ,宽度 10ms ,若忽略第一零 点以外的频率分量,计算奈奎斯特抽样速率。 解:门函数的频谱为
ωτ Gω τ Sa 2
(4.5)
则第一零点的频率
B 1 Hz τ
(4.6)
忽略第一零点以外的频率分量,则门函数的最高频率(截止频 率) f H 为 100 Hz 。由抽样定理可知,奈奎斯特抽样速率为
f H n 1B kB ,由式(4.7)可得带通信号的最低抽样频率
f s( min ) 2 fH k 2 B1 n 1 n 1
通信原理 第五版 第4章 信 道PPT课件
![通信原理 第五版 第4章 信 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2a6a80ad51f01dc281f1a3.png)
n(t)
式中
图4-13 调制信道数学模型
ei (t ) - 信道输入端信号电压; eo (t)- 信道输出端的信号电压; n(t ) - 噪声电压。
通常假设: f[ei(t)]k(t)ei(t)
这时上式变为:
eo(t)k(t)ei(t)n(t)- 信道数学模型
19
Hale Waihona Puke 第4章 信 道eo(t)k(t)ei(t)n(t)
D2 D2 520 h 50 m
8r 5050
增大视线传播距离的其他途径 ➢ 中继通信: ➢ 卫星通信:静止卫星、移动卫星 ➢ 平流层通信:
图 4-3 视线传播
图4-4 无线电中继 10
第4章 信 道
散射传播 电离层散射 机理 - 由电离层不均匀性引起 频率 - 30 ~ 60 MHz 距离 - 1000 km以上 对流层散射 机理 - 由对流层不均匀性(湍流)引起 频率 - 100 ~ 4000 MHz 最大距离 < 600 km
梯度型 按模式分类
n2 n1 折射率
多模光纤 (c)
单模光纤
(模指路径)
单模阶跃折射率光纤
图4-11 光纤结构示意图
125
7~10
16
第4章 信 道
4.3 信道的数学模型
信道模型的分类(广义):
调制信道 编码信道
信 息 源
信 源 编
码
加 密
信 道 编
码
数 字 调
制
信道
数 字 解 调
14
第4章 信 道
光纤 定义: 传输光信号的有线信道是光导纤维,简称
光纤. 最早出现的光纤是由折射率不同的两种导光
介质纤维组成,内层称为纤芯,在纤芯外包有另一 种折射率的介质,称为包层.
式中
图4-13 调制信道数学模型
ei (t ) - 信道输入端信号电压; eo (t)- 信道输出端的信号电压; n(t ) - 噪声电压。
通常假设: f[ei(t)]k(t)ei(t)
这时上式变为:
eo(t)k(t)ei(t)n(t)- 信道数学模型
19
Hale Waihona Puke 第4章 信 道eo(t)k(t)ei(t)n(t)
D2 D2 520 h 50 m
8r 5050
增大视线传播距离的其他途径 ➢ 中继通信: ➢ 卫星通信:静止卫星、移动卫星 ➢ 平流层通信:
图 4-3 视线传播
图4-4 无线电中继 10
第4章 信 道
散射传播 电离层散射 机理 - 由电离层不均匀性引起 频率 - 30 ~ 60 MHz 距离 - 1000 km以上 对流层散射 机理 - 由对流层不均匀性(湍流)引起 频率 - 100 ~ 4000 MHz 最大距离 < 600 km
梯度型 按模式分类
n2 n1 折射率
多模光纤 (c)
单模光纤
(模指路径)
单模阶跃折射率光纤
图4-11 光纤结构示意图
125
7~10
16
第4章 信 道
4.3 信道的数学模型
信道模型的分类(广义):
调制信道 编码信道
信 息 源
信 源 编
码
加 密
信 道 编
码
数 字 调
制
信道
数 字 解 调
14
第4章 信 道
光纤 定义: 传输光信号的有线信道是光导纤维,简称
光纤. 最早出现的光纤是由折射率不同的两种导光
介质纤维组成,内层称为纤芯,在纤芯外包有另一 种折射率的介质,称为包层.
通信原理第四章课件
![通信原理第四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397f63af1ffc4ffe47ac0c.png)
-7-
Principles of Modern Communications
无线频谱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The complete range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s known as the EM spectrum. Generally, the EM spectrum could be divided by ITU into the following bands (频带).
λ ⋅ f ≈ 300
-6-
Principles of Modern Communications
电磁波波长
Field Strength
λ
Distance
波长 λ: distance to complete one sine wave
1000 pm (picometer) = 1 nm (nanometer) 1000 nm (nanometer)= 1 µm (micrometer) 1000 µm = 1 mm (millimeter) 1000 mm= 1 m (meter) (~40 inches)
-3-
Principles of Modern Communications
4.1 信道的定义和分类
信道:以传输媒质为基础的信号通道 信道的分类: 狭义信道:信号的传输媒质。按照传输媒质的不同,狭义信道可以 分为两类信道: 有线信道:明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无线信道:中波、短波、甚高频VHF/特高频UHF、微波等。 不同的传输媒质有不同的传输特性。 广义信道:“信号的传输媒质+相关的转换设备”。按照包括的功能 不同,广义信道可以分为两类信道: 调制信道:包括通信系统中调制器输出到解调器输入部分。 编码信道:包括通信系统中编码器输出到解码器输入部分。 根据研究的对象和关心的问题不同,定义不同范畴的广义信 道。
通信原理课件——第四章
![通信原理课件——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434d7d0ffd0a79563d1e7246.png)
点带宽 B 1 Hz。而理想抽样频谱的包络线为一条直线,带
τ 宽为无穷大。
如上所述,脉冲宽度τ越大,自然抽样信号的带宽越小, 这有利于信号的传输。但增大τ会导致时分复用的路数减小, 显然考虑τ的大小时,要兼顾带宽和复用路数这两个互相矛 盾的要求。
二、平顶抽样
平顶抽样又称为瞬时抽样,从波形上看,它与自然抽样 的不同之处在于抽样信号中的脉冲均具有相同的形状— —顶部平坦的矩形脉冲,矩形脉冲的幅度即为瞬时抽样 值,如图4-11(a)所示。在实际应用中,平顶抽样信号 采用脉冲形成电路(也称为“抽样保持电路”)来实现, 得到顶部平坦的矩形脉冲。
图4-25 PCM系统的原理图
4.5.2 PCM
[例4.5.1]
4.5.3 PCM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4.6 语音压缩编码
4.6.1语音压缩编码技术的概念
通常,人们把话路速率低于64kb/s的语音编码方 法,称为语音压缩编码技术。常见的语音压缩编 码有差值脉冲编码调制(DPCM)、自适应差值脉 冲编码调制(ADPCM)、增量调制(DM或M)、自 适应增量调制(ADM)、参量编码、子带编码 (SBC)等。
第四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4.1 引言 4.2 抽样 4.3 量化 4.4 编码 4.5 脉冲编码调制系统 4.6 语音压缩编码 4.7 图像压缩编码
4.1 引言
图4-1 PCM通信系统原理图
图4-2 PCM信号形成过程示意图
4.2 抽样
所谓抽样是把时间上连续的模拟信号变成 一系列时间上离散的样值序列的过程,如 图4-3所示。
4.3 量化
图4-13 量化的输入和输出
4.3.1均匀量化
图4-14 量化过程及量化误差
[例4.3.1]
τ 宽为无穷大。
如上所述,脉冲宽度τ越大,自然抽样信号的带宽越小, 这有利于信号的传输。但增大τ会导致时分复用的路数减小, 显然考虑τ的大小时,要兼顾带宽和复用路数这两个互相矛 盾的要求。
二、平顶抽样
平顶抽样又称为瞬时抽样,从波形上看,它与自然抽样 的不同之处在于抽样信号中的脉冲均具有相同的形状— —顶部平坦的矩形脉冲,矩形脉冲的幅度即为瞬时抽样 值,如图4-11(a)所示。在实际应用中,平顶抽样信号 采用脉冲形成电路(也称为“抽样保持电路”)来实现, 得到顶部平坦的矩形脉冲。
图4-25 PCM系统的原理图
4.5.2 PCM
[例4.5.1]
4.5.3 PCM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4.6 语音压缩编码
4.6.1语音压缩编码技术的概念
通常,人们把话路速率低于64kb/s的语音编码方 法,称为语音压缩编码技术。常见的语音压缩编 码有差值脉冲编码调制(DPCM)、自适应差值脉 冲编码调制(ADPCM)、增量调制(DM或M)、自 适应增量调制(ADM)、参量编码、子带编码 (SBC)等。
第四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4.1 引言 4.2 抽样 4.3 量化 4.4 编码 4.5 脉冲编码调制系统 4.6 语音压缩编码 4.7 图像压缩编码
4.1 引言
图4-1 PCM通信系统原理图
图4-2 PCM信号形成过程示意图
4.2 抽样
所谓抽样是把时间上连续的模拟信号变成 一系列时间上离散的样值序列的过程,如 图4-3所示。
4.3 量化
图4-13 量化的输入和输出
4.3.1均匀量化
图4-14 量化过程及量化误差
[例4.3.1]
通信原理 第四章信道 ppt课件
![通信原理 第四章信道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3dcbfbbe1e650e52ea99fe.png)
§4.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一、恒参信道
举例:各种有线信道和部分无线信道,如卫星通 信链路信道,微波中继链路信道,…
恒参信道 实质是 非时变线性网络 信号通过 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假设输入源这确知信号)
ei( t)h(t)
eo(t)=ei(t)*h(t)+n(t)
n(t)
下面首先介绍一种理想的恒参信道。
有效散射区域
地球
通信原理 第四章信道 图4-7 对流层散射通信 12
阜阳师范学院物电学院
流星流星余迹散射
流星余迹
图4-8 流星余迹散射通信
流星余迹特点 - 高度80 ~ 120 km,长度15 ~ 40 km
存留时间:小于1秒至几分钟
频率 - 30 ~ 100 MHz
距离 - 1000 km以上
特点 - 低速存储、高速突发、断续传输阳师范学院物电学院
•架空明线:架空明线,即在电线杆上架设的互相平行而绝
缘的裸线,它是一种在20世纪初就已经大量使用的通信介质。
•双绞线:双绞线又称为双扭线,它是由若干对且每对有两
条相互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规则绞合而成。采用这种绞合结
(2) 对信号在时间上产生固定的迟延。
这种情况也称信号是无失真传输。
通信原理 第四章信道
28
阜阳师范学院物电学院
理想信道的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和群迟延—频率特性
|H(w)|
K0
j (w) w td
t w
td
O
w
a 幅频特性 性
O
w
b 相频特性
O
w
c 群迟延特
理想恒参信道在整个信号频带范围之内:
➢ 幅频特性和群迟延-频率特性为常数;
《通信原理》第4章-50页PPT文档资料
![《通信原理》第4章-50页PPT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3dfb2ff26fff705cd170a2e.png)
V (t)
X
2 c
(t
)
X
2 s
(t
)
-接收信号的相位
(t) tan 1 X s (t)
X c (t)
23
第4章 信 道 所以,接收信号可以看作是一个包络和相位随机缓慢变化的窄带信号:
结论:发射信号为单频恒幅正弦波时,接收信号因多径效应变成包络 起伏的窄带信号。 这种包络起伏称为快衰落 - 衰落周期和码元周期可以相比。 另外一种衰落:慢衰落 - 由传播条件引起的。
0.7
0.9
1.1
1.3
1.5
1.7
光波波长(m)
图4-12光纤损耗与波长的关系
• 损耗最小点:1.31与1.55 m
12
第4章 信 道 • 4.3 信道的数学模型 • 信道模型的分类: • 调制信道 • 编码信道
信 息 源
信 源 编
码
加 密
信 道 编
码
数
字 调
信道
制
数 字 解 调
信 道 译
码
• 频率失真 波形畸变 码间串扰
• 解决办法:线性网络补偿
• 相位失真:相位~频率特性不良引起的
• 对语音影响不大,对数字信号影响大
• 解决办法:同上
• 非线性失真:
• 可能存在于恒参信道中
• 定义:
输
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关系
出
电
是非线性的。
压
• 其他失真:
频率偏移、相位抖动…
直线关系
非线性关系
频率 - 30 ~ 60 MHz 距离 - 1000 km以上 • 对流层散射 机理 - 由对流层不均匀性(湍流)引起
频率 - 100 ~ 4000 MHz 最大距离 < 600 k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MHz以下的电离层反射信号的强度相比,要小的多,但是仍然 可以用于通信。
8
4.1 无线信道
流星余迹散射:由于流星经过大气层时产生的很强的电离余迹 使电磁波散射的现象。
流星余迹
流星余迹特点 - 高度80 ~ 120 km,长度15 ~ 40 km, 存留时间:小 于1秒至几分钟
频率 - 30 ~ 100 MHz 距离 - 1000 km以上 特点 - 低速存储、高速突发、断续传输
4.0 信道分类
信道是以传输媒质为基础的通道。信道连接发送端和接收端的 通信设备,其功能是将信号从发送端传送到接收端。
信道参数:信道带宽、容量、衰减、延迟、噪声
信道分类: 狭义信道:各种物理传输媒质,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 信道。 广义信道:把信道范围扩大(除传输媒质处,还包括馈 线与天线、放大器、调制解调器等装置)后所定义的信 道。目的是为了方便研究通信系统的一些基本问题,可 分为: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
n2 n1
17
4.2 有线信道
从对信号的损伤来看,主要局限是损耗(衰减)、色散和非线性失真
光 衰减 纤 对 信 号 色散 的 损 伤 非线性
包层 (低折射率的媒体)
纤芯 (高折射率的媒体)
包层 (低折射率的媒体)
13
4.2 有线信道
按折射率分类:阶跃型和梯度型
(1)阶跃光纤。纤芯直径=50~60μm,光线以折射形状沿纤芯 轴线方向传播,存在多条路径,并有较大的时延差,因而信号畸 变大。最早的多模光纤属此类。
14
4.2 有线信道
(2)渐变光纤(梯度光纤)。纤芯直径=50μm,光线以曲线形 状沿纤芯轴线方向传播,各条路径时延差较小,因而信号畸变较小。 纤芯的折射率分布近似为抛物线型,又称梯度光纤。目前,多模光 纤均为此类。
1GHz以上的电磁波的传播衰减比较大,随着频率的增高, 衰减越严重
7
4.1 无线信道
散射是由于传播媒体的不均匀性,使电磁波的传播产生向许 多方向折射的现象。散射现象具有强的方向性,散射的能量主要 集中于前方,故常称之为前向散射。
有电离层散射、对流层散射和流星余迹散射三种。
电离层散射 发生在30MHz~60MHz的电磁波上,散射信号的强度与
编 码 信道
数字信道
2
4.1 无线信道
根据通信距离、频率和位置的不同,电磁波传播可以分为: ➢ 地波 ➢ 天波或称电离层反射波 ➢ 视线传播
3
4.1 无线信道
地波传播:电磁波沿弯曲的地球表面传播的传播方式 低频和甚低频,频率 < 2 MHz 有绕射能力,沿弯曲的地球表面传播 距离:数百或数千千米
传播路径 地面
4
4.1 无线信道
d
发射天线
h
d D
传播途径 接收天线
视线传播: 频率 > 30 MHz
r
r
地面
特点:频率高于30M的电磁波能穿透电 离层,不被反射回来,此外也不具有绕射能力
距离: 和天线高度有关 h D2 D2 m
8r 50
D – 收发天线间距离(km) r地球半径6370km
[例] 若要求D = 50 km
D2 D2 502 h 50 m
8r 50 50
增大视线传播距离的其他途径 中继通信:
5
4.1 无线信道
卫星通信:静止卫星、移动卫星 静止卫星:在距地面约35800km的赤道平面上人造卫星围绕地球转动 的周期和地球的自转周期相等,从地面上看卫星好像静止不动,称为 静止卫星。 三颗静止卫星作为转发站可以覆盖全球通信。 移动卫星(非静止卫星):高度比静止卫星要低,周期也不同 费用高、延时大
1
4.0 信道分类
➢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
调制信道:用来研究调制与解调问题,其范围从调制器
输出端至解调器输入端;
编码信道:用来研究编码与译码问题,其范围从编码器
输出端到解码器输入端。
调制信道不包
括调调制制器信和道解中传
输 入编
码
器
调 制 器
发 转 换 器
调
媒 质
制
信编信制调编道 码码道器制收转换器信信外和信道道,编道的除还码的编是号称可解调器通了可器特码 , 之编输号也调以信包 能 ,性信 常 为码的 , 可器是质含 包 所会道 把 离后是 已 以的模译码器量调 含 以影中 编 散的已 调 是拟。制 调 ,响传 码 信数调 信 数输出的输 信 道字信 号 字,的 道 或信
4.2 有线信道
线路类型
架空明线 架空明线 对称电缆 对称电缆 小同轴电缆 小同轴电缆 中同轴电缆 中同轴电缆 中同轴电缆
通话路数
1+3 1+3+12
24 60 300 960 1800 2700 10800
频率范围 (kHz)
0.3~2.7 0.3~150 12~108 12~252 60~1300 60~4100 300~9000 300~12000 300~60000
9
4.2 有线信道
1 明线
10
4.2 有线信道
3 同轴电缆:由对地不对称的同轴管构成。
❖ 分类:
内层导体 绝缘体 外层导体 包层
50Ω同轴电缆:适于传输基带数字信号,常用于计算 机局域网或电话系统的远程传输;
75Ω同轴电缆:又称宽带同轴电缆主要用于模拟传输 系统,是CATV的标准传输电缆。
11
平流层通信:是指利用平流层的高空平台代替卫星作为基站,高度一般为 17~22km,可以使用充氦飞艇、气球或飞机作为安置转发站的平台。
高度为20km,可以覆盖半径500km的面积,250个,就可以覆盖全球90% 的面积。
费用低廉、延小,建设快、容量大。
6
4.1 无线信道
大气层对于传播的影响 散射 吸收
n(r)
15
4.2 有线信道
按模式分类: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
低折射率 (包层)
高折射率 (纤芯)
光线在纤芯中传输的方式是不断地全反射
输入脉冲
多模光纤
输出脉冲
输入脉冲
单模光纤
输出脉冲
16
4.2 有线信道
单模光纤:纤芯很细,直径约10μm,光线以直线形状沿纤 芯轴线方向传播,只有一种传播模式,信号畸变很小。单模光纤 的带宽可以达到1Tbit/s
增音段长度 ( km )
300 80~120
35 12~18
8 4 6 4.5 1.5
12
4.2 有线信道
4 光纤: 物理结构和同轴电缆相似,但是没有网状屏蔽层。 中心是玻璃芯,称为纤芯,芯外面包围着一层折射率比芯低 的玻璃封套,称为包层。再外面是一层薄的塑料外套,用来 保护玻璃封套
包层 纤芯
折射角 入射角
8
4.1 无线信道
流星余迹散射:由于流星经过大气层时产生的很强的电离余迹 使电磁波散射的现象。
流星余迹
流星余迹特点 - 高度80 ~ 120 km,长度15 ~ 40 km, 存留时间:小 于1秒至几分钟
频率 - 30 ~ 100 MHz 距离 - 1000 km以上 特点 - 低速存储、高速突发、断续传输
4.0 信道分类
信道是以传输媒质为基础的通道。信道连接发送端和接收端的 通信设备,其功能是将信号从发送端传送到接收端。
信道参数:信道带宽、容量、衰减、延迟、噪声
信道分类: 狭义信道:各种物理传输媒质,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 信道。 广义信道:把信道范围扩大(除传输媒质处,还包括馈 线与天线、放大器、调制解调器等装置)后所定义的信 道。目的是为了方便研究通信系统的一些基本问题,可 分为: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
n2 n1
17
4.2 有线信道
从对信号的损伤来看,主要局限是损耗(衰减)、色散和非线性失真
光 衰减 纤 对 信 号 色散 的 损 伤 非线性
包层 (低折射率的媒体)
纤芯 (高折射率的媒体)
包层 (低折射率的媒体)
13
4.2 有线信道
按折射率分类:阶跃型和梯度型
(1)阶跃光纤。纤芯直径=50~60μm,光线以折射形状沿纤芯 轴线方向传播,存在多条路径,并有较大的时延差,因而信号畸 变大。最早的多模光纤属此类。
14
4.2 有线信道
(2)渐变光纤(梯度光纤)。纤芯直径=50μm,光线以曲线形 状沿纤芯轴线方向传播,各条路径时延差较小,因而信号畸变较小。 纤芯的折射率分布近似为抛物线型,又称梯度光纤。目前,多模光 纤均为此类。
1GHz以上的电磁波的传播衰减比较大,随着频率的增高, 衰减越严重
7
4.1 无线信道
散射是由于传播媒体的不均匀性,使电磁波的传播产生向许 多方向折射的现象。散射现象具有强的方向性,散射的能量主要 集中于前方,故常称之为前向散射。
有电离层散射、对流层散射和流星余迹散射三种。
电离层散射 发生在30MHz~60MHz的电磁波上,散射信号的强度与
编 码 信道
数字信道
2
4.1 无线信道
根据通信距离、频率和位置的不同,电磁波传播可以分为: ➢ 地波 ➢ 天波或称电离层反射波 ➢ 视线传播
3
4.1 无线信道
地波传播:电磁波沿弯曲的地球表面传播的传播方式 低频和甚低频,频率 < 2 MHz 有绕射能力,沿弯曲的地球表面传播 距离:数百或数千千米
传播路径 地面
4
4.1 无线信道
d
发射天线
h
d D
传播途径 接收天线
视线传播: 频率 > 30 MHz
r
r
地面
特点:频率高于30M的电磁波能穿透电 离层,不被反射回来,此外也不具有绕射能力
距离: 和天线高度有关 h D2 D2 m
8r 50
D – 收发天线间距离(km) r地球半径6370km
[例] 若要求D = 50 km
D2 D2 502 h 50 m
8r 50 50
增大视线传播距离的其他途径 中继通信:
5
4.1 无线信道
卫星通信:静止卫星、移动卫星 静止卫星:在距地面约35800km的赤道平面上人造卫星围绕地球转动 的周期和地球的自转周期相等,从地面上看卫星好像静止不动,称为 静止卫星。 三颗静止卫星作为转发站可以覆盖全球通信。 移动卫星(非静止卫星):高度比静止卫星要低,周期也不同 费用高、延时大
1
4.0 信道分类
➢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
调制信道:用来研究调制与解调问题,其范围从调制器
输出端至解调器输入端;
编码信道:用来研究编码与译码问题,其范围从编码器
输出端到解码器输入端。
调制信道不包
括调调制制器信和道解中传
输 入编
码
器
调 制 器
发 转 换 器
调
媒 质
制
信编信制调编道 码码道器制收转换器信信外和信道道,编道的除还码的编是号称可解调器通了可器特码 , 之编输号也调以信包 能 ,性信 常 为码的 , 可器是质含 包 所会道 把 离后是 已 以的模译码器量调 含 以影中 编 散的已 调 是拟。制 调 ,响传 码 信数调 信 数输出的输 信 道字信 号 字,的 道 或信
4.2 有线信道
线路类型
架空明线 架空明线 对称电缆 对称电缆 小同轴电缆 小同轴电缆 中同轴电缆 中同轴电缆 中同轴电缆
通话路数
1+3 1+3+12
24 60 300 960 1800 2700 10800
频率范围 (kHz)
0.3~2.7 0.3~150 12~108 12~252 60~1300 60~4100 300~9000 300~12000 300~60000
9
4.2 有线信道
1 明线
10
4.2 有线信道
3 同轴电缆:由对地不对称的同轴管构成。
❖ 分类:
内层导体 绝缘体 外层导体 包层
50Ω同轴电缆:适于传输基带数字信号,常用于计算 机局域网或电话系统的远程传输;
75Ω同轴电缆:又称宽带同轴电缆主要用于模拟传输 系统,是CATV的标准传输电缆。
11
平流层通信:是指利用平流层的高空平台代替卫星作为基站,高度一般为 17~22km,可以使用充氦飞艇、气球或飞机作为安置转发站的平台。
高度为20km,可以覆盖半径500km的面积,250个,就可以覆盖全球90% 的面积。
费用低廉、延小,建设快、容量大。
6
4.1 无线信道
大气层对于传播的影响 散射 吸收
n(r)
15
4.2 有线信道
按模式分类: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
低折射率 (包层)
高折射率 (纤芯)
光线在纤芯中传输的方式是不断地全反射
输入脉冲
多模光纤
输出脉冲
输入脉冲
单模光纤
输出脉冲
16
4.2 有线信道
单模光纤:纤芯很细,直径约10μm,光线以直线形状沿纤 芯轴线方向传播,只有一种传播模式,信号畸变很小。单模光纤 的带宽可以达到1Tbit/s
增音段长度 ( km )
300 80~120
35 12~18
8 4 6 4.5 1.5
12
4.2 有线信道
4 光纤: 物理结构和同轴电缆相似,但是没有网状屏蔽层。 中心是玻璃芯,称为纤芯,芯外面包围着一层折射率比芯低 的玻璃封套,称为包层。再外面是一层薄的塑料外套,用来 保护玻璃封套
包层 纤芯
折射角 入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