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做题技巧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做题技巧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做题技巧第一类:熟记"之,乎,者,也,焉'等语气助词这几个语气助词一般都是在一句话的末尾的,所以,大致的可以先按照这个来断句,一般也是会对一大半的。

第二类:人称代词吾,我,朕孤,寡人,余等都是人称代词,这个是可以帮助断句的,一般用于句首或句末,注意断句。

第三类:主谓宾(语序)大致来说,文言文也是按照主谓宾来进行断句的,当然,很多时候是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这样的状况,而且多数时候考的就是这些状况,所以,要分清楚主谓宾结构。

举个例子,马首是瞻,这就是个定语后置句,正确的翻译就是"瞻马首'。

2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1)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

此时切勿动手标点,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

(2)依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3)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假设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4)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各别疑难之处,可依据上下文给以推断。

3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答题的技巧1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考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

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

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

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

然后依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2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答题技巧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答题技巧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答题技巧汇总
【答题技巧】
总体原则是将初步断句的结果带进原文翻译,通则对,不通则错。

【具体方法】
(1)虚词标志法: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等虚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

(2)实词标志法: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文言文谓语,可利用此特点在它之前找主遇,之后找宾语。

(3)修辞标志法:为使文章达到句式整齐,语气连贯的效果,古人写文章经常运用对偶、排偶、顶真、层递、反复等修辞技巧,如果以此特点为依据,其准确性更高。

(4)名物标志法:名词和代词常作主语(句首)和宾语(句尾)来断句。

还要懂得古代文化常识,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职官等方面的知识。

(5)结构标志法:利用固定结构的成对搭配性(见后面常见固定结构)及位置的相对固定性,如有些关联词常常能承前启后,它们前面一般可断句,如“是故、于是、是以、向使”等。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文言文断句技巧先通读,理解大意,联系前后文,先易后难来个粗断。

有“曰,云,言”一般是对话句式,再就是人名,地名,名词不要拆散。

其次是标出文言虚词,文言虚词是断句标志,分句首和句末。

句首常见的有:其,盖,唯,何,盍,夫,且夫,若夫,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继而,纵使,然则,无论,至若,顷之,向之,俄而,既而,已而,未几等,句末常见的有:矣,耶,也,哉,乎,焉,兮,耳,而已等。

此外还有标点的叹词,单音的如:噫,嘻;复合音节的如噫嘘嘻,呜呼,嗟夫,呜呼哀哉等。

第三是把握固定句式,习惯词句,了解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语法结构上的不同之处,特殊是文言文中的倒装句。

文言文固定句式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何……之有,如……何,唯……是……,非唯……抑亦……,不亦……乎,何……为,可得……欤,得无……乎等。

第四点,先秦散文和以后的骈赋中修辞句式也很好区分,特殊是排比句,对偶句和反复句,多读两遍,气概就出来了,标点不难。

文言文断句总的原则是;先易后难,先总后分,各个击破,这样能事半功倍。

如何提升文言文阅读力量1、要理解中心思想文言文阅读也是阅读,所以,首先就要弄清晰中心思想是什么?文章写的是哪些人、哪些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假如是谈论文言文,就要了解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有哪些论据?2、划分层次、结构许多同学觉得划分层次比较麻烦,对于文言文来说恰恰要通过划分层次来关心了解文章思想,文章结构,这样才能提升对材料的理解,降低出错率。

3、敢于直译直译就是直接翻译,平常学习中,许多同学读古文都是“一边看文章、一边看译文”其实这样很不利于考试答题,由于,一旦到了考场同学们很简单失去答题信念,总觉得自己答的不对,所以,在平常要多练习直译,关心提升文言文阅读理解自信。

4、多读几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当我们遇到不理解、不明白的文言文时,不妨先不看问题,静下心来多读几遍文章,或许从中能找到解题灵感。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
文言文断句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也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

以下是一些文言文断句的技巧:
1. 找名词、代词,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2. 看虚词,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3. 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4. 据修辞,定句读:排比、对偶、顶真、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利用这一特点断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辨句式,定句读: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固定句式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技巧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不能生搬硬
套。

同时,多读多练也是提高文言文断句能力的重要途径。

高中语文 文言文断句(上课)

高中语文  文言文断句(上课)

名词或代词断句
(定)主 [状] 谓(定)宾 ﹋
主语和宾语:由名词或代词充当。 专有名词包括朝代、国名、人名、地名、官职等 谓语:由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充当。
注意:文言文中的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 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
练习: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 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 光 映 书 而 读 之。
练习: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 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 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 者亦难矣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 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 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 亦难矣/
探究三: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 呼入吾得兄事之
沛公曰∕ 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 、引文常常用 “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 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 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当堂练习: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 几何信 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 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 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规律五:特殊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熟悉这些 固定句式,对文言断句很有帮助。 判断句式:…者…也、……者也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岂…哉
安…哉(也)、孰……乎 被动句式:为……所……、受……于…… 其它固定句式:况……乎;奈……何;
如(若)……何;得无(无乃)……乎; 何以……为;与其……,孰若……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 /各有差∕上问曰∕ 如我∕能 将几何∕信 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 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高中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高中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 不成拜(稽颡sǎng:居父母之丧时跪拜宾客之礼,以 额触地多时才抬起头,表示极度悲伤)
【解析】“仁夫,公子重耳”是主谓倒装。明白这点就 不会把句子误断成“夫公子重耳……”。 【译文】穆公说:“公子重耳,仁人啊!稽颡但不拜
谢,就表示还不是继承人啊,所以没有拜谢。
A.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 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B.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 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C.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 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D.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 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C:间行求兵是“偷偷外出请救兵”;“下……狱”是固定搭 配“关入监牢”;“搒掠数百”是较轻的拷打惩罚;“胁以 白刃”是更为严酷的威逼手段。
划线译文:
明宗派延光偷偷外出去搬请救兵,夜晚来到黄 河边,被梁兵抓获,送到京师,被关入监牢,打了几 百板子,被用刀威胁,延光始终不说出实情。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 确的一项是( )
一、通读文段,理解文意是关键。


一、对话引文断句法
断 句
二、名词代词断句法
步 骤
二、巧用方法, 先易后难。
三、重要虚词断句法

四、特殊句式断句法


五、修辞对称断句法
三、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文言文断句口诀
•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高中文言文断句的六大规律

高中文言文断句的六大规律

高中文言文断句的六大规律
说起高中文言文的断句,那可真是一门艺术,得有点侦探精神,还得有点玩拼图的技巧。

来,让我用轻松幽默的方式,给你揭秘六大断句规律,保证让你笑出声来,还能把文言文断得妥妥的!
首先,看官们,咱们得...”,一看到这些字眼,就像看到红绿灯一样,得停一停,断一下句。

不然,你就像闯红灯一样,容易出交通事故”哦。

第二条,那些“之乎者也”的虚词,简直就是文言文的调味料,一出现就要注意了,它们后面往往就是断句的好地方。

想象一下,你说话时加了个“嗯啊哦”,是不是也得停顿一下?
接着,动词和宾语之间,就像一对恋人,得分开一下,给彼此点空间。

不然,他们挤在一起,多难受啊!
第四条,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混在一起时,得把它们分开,就像明星和大妈,总得分个前后顺序吧。

第五条,那些对仗工整的句子,就像跳交谊舞,得找到节奏,一步一顿,才能跳出美感。

最后一条,也是最关键的,得结合上下文,就像破案一样,线索多了,自然就知道怎么断了。

好啦,六大规律说完了,是不是觉得文言文断句也没那么高不可攀了?那就拿起笔,像个断句大师一样,去征服那些古文吧!。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的5个妙招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的5个妙招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的5个妙招一、明词性(一)明名词、代词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和宾语,所以我们拿到一个文段后先找出其中的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谥号等,找出其中的代词,如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谦称(寡人、臣、妾、朕、孤),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再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示例: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分析:上面语段中,人名“管宁”“华歆”反复出现,应视为断句的重要标志。

再根据动词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答案: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世说新语·德行》)(二)明动词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整体把握句意,进而可以正确断句。

示例: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分析:找出其中的动词“置、浣、沉、避、戏”,就能判断妇人、虎、二小儿分别做了什么事,就可以断开答案: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苏轼《书〈孟德传〉后》)(三)明虚词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是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1、句首的发语词和谦敬副词,“其、盖、凡、诸、唯、盍、夫、则、夫、且夫、若夫、2、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3、句末语气词,“者、也、矣、欤、哉、耶、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4、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5、常在句首的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一般前后都可断句。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技巧整理(共六个)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技巧整理(共六个)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一、根据语法断句如果从语法的角度找出了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就很容易断句。

文中的名词或代词,它们一般是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一般作为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后往往断开。

还可以根据谓语动词去推知主语,由此明确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鸿门宴》)【断句技法】句中“关”“财物”“妇女”“此”“吾”“气”“龙虎”“五采”“此”等或是名词或是代词,位于句首或句尾,作一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或后应断开。

【断句演示】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二、根据虚词标志断句(1)句首发语词:夫、盖、且夫、今夫等。

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例】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2)句首时间词:是时、昔者、既已、既而、向者(之)俄而、方今、有顷、顷之、未几、斯须等。

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例】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世说新语·咏雪》)(3)句首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盎、焉、孰等。

其后一般构成疑问句,一般在其前断开。

【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烛之武退秦师》) (4)句首关联词语: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荀、故、是故、是以、则、然则、而况、若夫、至若等。

其前一般断开。

【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赤壁赋》)(5)句末语气词:也、也与、矣、焉、耳、与(欤)邪(耶)、乎、哉、夫等。

常居句末,其后一般断开。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烛之武退秦师》) 注意:①复音虚词“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何以、然则”等需保持完整,中间不宜断开。

2025年高中语文文言文基础考点清单:文言文断句技巧

2025年高中语文文言文基础考点清单:文言文断句技巧

断句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也是文言文考查的传统形式。

断句的依据在于:①与上下文语境能相互印证的整句的意思;②词句之间的意义与语法联系;③文言语句的表达习惯;④有关的古代文化知识。

这需要平时加强对文言文的诵读,增强语感,提高能力。

故断句是对文言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题型。

一、依语境,明句意为未加标点的文言语句断句,理解句意是第一位的;理解句意离不开语境,尤其是前后语境。

【例1】郗超与谢玄不善。

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

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

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世说新语·识鉴》)【析】这段文字前面说的是郗超与谢玄之间的事,二人关系不好,苻坚要攻打东晋,形势危急,朝廷拟议派谢玄北讨,人们意见不一。

后面说的是事情成功之后,人们评价郗超不因自己的爱憎隐瞒别人的才能。

依前后语境可知:待断句是郗超对谢玄挂帅出征提出的赞同意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再进行断句。

【答案】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答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二、借词语,寻断点(一)借名词(代词)名词(代词)往往在句中充当主语或宾语,找准了主语或宾语,也就寻出了首尾。

【例2】未一日,风浪大作。

先生衣冠而出,登木而坐,谓众曰:“速投之海。

”众愕然,请先生下,先生曰:“吾不下矣,吾与俱投于海耳。

”众大惊,争前挽先生,先生叱曰:“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正相持间,风浪亦息,先生笑曰:“舟平如常,汝曹何纷纭乃尔?”于是仍舁柩下。

而自此风恬波静,安抵粤东。

(《清代名人轶事·高先生轶事》)【析】关键名词(代词)有“吾”(高先生)“众人”“生者”“死者”,据此即可作出判断。

【答案】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二)借虚词1.句首虚词句首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均可断句。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断句方法总结(共七种)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断句方法总结(共七种)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一、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1)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

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

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

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

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2)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

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3)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我们把这一步工作总结为标名(代)词,定主宾。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例:1、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2、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

3、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4、(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

高中语文文言文之断句复习指导

高中语文文言文之断句复习指导

1
课时质量评价
典例3 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 舍 人 相 如 止 臣 曰 君 何 以 知 燕 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断句技法]对话词“曰”在文中反复出现,并且“曰”前均有说话者,利用“曰”字可以断开三 处;对话词“问”后可以断开;再结合前面所讲的据名词和代词断句,其他也可断开。 [小试牛刀]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 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宦官令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你是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的?”缪贤回 答说:“微臣曾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相如劝阻我不要去,问我说:‘您怎么 会了解燕王呢?’)
第1讲 句读从未老,解之有技巧——断句
1
课时质量评价
(1)句首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常用于句首,其前一般要断开。 (2)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唯、斯、凡、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其前一般 要断开。 (3)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乎”等常用于疑问句末尾, “哉、夫”等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其后一般要断开。 (4)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 且”等,其前一般要断开。 (5)“以、于、为、则、而”等词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 (6)表疑问语气的“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 定结构,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其前一般就可断开。
第1讲 句读从未老,解之有技巧——断句
1
课时质量评价

高中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高中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 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 橐(袋子)中空,声在橐中。曰/ 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 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 为何声/岂有鬼耶/覆而出之/堕地 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管仲曰君者以百姓为天 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 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民怨 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2 利用对称、对偶、排比句式断句
北京卷的断句考查,整句出现 的情况较多(整句指结构相同 或相似的句子,多使用对偶、 排比等修辞手法)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 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 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 不学民斯为下矣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 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 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 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 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韩 非子》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 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 贰/则天不能祸/受时与治世同/ 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 其道然也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 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 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 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 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 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文言文断句口诀
断句别犯愁,通读是关键。 动词形容词,谓语先出现。 兼顾主和宾,语意要齐全。 名词和代词,常把主宾担。 曰云语气词,先易后再难。 对偶和排比,句式最稳健。 断句是细活,别忘细查验。 多读文; 2、断句考查多以整句教多(整句指结 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多使用对偶、 排比等修辞手法); 3、由一段话中个别不相连的句子断句, 发展为较为集中的一段话的断句; 4、答题形式上,目前要求只断不点。
②常用在句末的语气词:

高中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和技巧

高中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和技巧

高中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和技巧高中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和技巧文言文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断句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之一。

正确的断句能够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和结构,并且有助于提高阅读的流畅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中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和技巧。

1. 根据句子成分来断句:文言文中的句子结构通常比较复杂,可以根据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来进行断句。

例如:“吾闻,上古圣人传道,隐不见形,忽而自现。

”可以断为“吾闻,上古圣人传道/隐不见形/忽而自现。

”2. 根据修辞手法来断句:文言文中常常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例如借代、比喻等。

可以根据修辞手法的位置来进行断句。

例如:“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可以断为“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3. 根据语气和停顿来断句:文言文中有时通过标点符号或语气来表示停顿和语气的变化,可以根据这些停顿来进行断句。

例如:“大人者,言必信,行必果。

”可以断为“大人者/言必信/行必果。

”4. 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来断句:文言文中的句子往往是相互关联的,可以通过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来进行断句。

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可以断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此外,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断句技巧:- 避免断句过多或过少:过多的断句会导致句子不连贯,过少的断句会使句子过长,难以理解。

需要在适当的位置进行断句,保持句子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 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文言文中的标点符号往往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注意不同标点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例如句号表示停顿,逗号表示顿挫等。

- 理解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对于复杂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需要逐步解析和理解,才能准确地进行断句。

通过掌握这些高中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结构,提高阅读和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此外,多读、多练也是提高断句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断句水平。

2020年语文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题解题六大技巧

2020年语文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题解题六大技巧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题解题六大技巧(一)读文段: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平时教学中,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语感。

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二)找虚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

”由此可见,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出现在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等。

当然,还有些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

它们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

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

例〔1〕、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我们通过熟读语段可知,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

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1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例〔2〕、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新序•刺奢》)这一语段中的位于句首的虚词有:而、焉、然;句末的虚词有:也、也、也。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断句技巧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断句技巧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断句技巧(一)什么叫断句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1、趣味断句:有位老人临终前立下遗嘱,内容是:“八十老人所生一子家中财产完全付给女婿外人不得干涉”。

老人的儿子和女婿,都认为自己是继承人,两人最终对簿公堂。

主审官命他们提出理由,女婿便抢先念道:“八十老人,所生一子,家中财产,完全付给女婿,外人不得干涉。

”接着,儿子说:“八十老人,所生一子,家中财产,完全付给,女婿外人,不得干涉。

”主审官一听,感到为难,无从断案。

2、标点留客:一位潦倒书生,到友人家中做客。

刚巧连日下大雨,书生在友人家住了好几天。

其友人想赶他走,就写了一张字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字条本意指“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书生看后,脑子一转,在字条上加了几个标点,就变成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其友人见状,便只能无可奈何地让书生继续住下去。

(二)语法知识完整的句子结构是:(定)主//[状]谓<补>+(定)宾例如:(我们)学生||[一定][要]学<好>(专业)课程定语用在主语前面,是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的中心语的如:“(冬天里)的春天”补语用在谓语的后面,是补充说明谓语中心语的如:“辨认<仔细>”句子成分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高中文言文断句技巧

高中文言文断句技巧

高中文言文断句技巧文言文断句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文言文断句可能是一个难题,但只要掌握了一些技巧和方法,就能轻松应对。

首先,我们要了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

断句后的句子应该符合语法规则,表达清晰,逻辑合理。

同时,要注意保持句子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不能把一个完整的意思断开。

一个常用且有效的技巧是凭借语感。

语感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积累培养出来的。

平时多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如《论语》《孟子》《史记》等,能够增强对文言文语言节奏和韵律的感知。

在遇到断句题时,先凭借语感通读全文,往往能对句子的停顿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其次,要注意文言文中的虚词。

虚词在文言文断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常见的虚词,如“夫、盖、唯、若夫、且夫”等,通常出现在句首,而“也、矣、焉、乎、哉”等,常常出现在句尾。

例如,“夫战,勇气也”,“夫”在句首,“也”在句尾,就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再者,关注文言文中的对话词。

比如“曰、云、言”等,这些词后面一般要断开。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这里的“曰”后就应该断开。

还有就是利用对称结构。

文言文行文常常讲究对仗工整、排比对称。

例如“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蝉则”与“猿则”,“千转不穷”与“百叫无绝”相对称,在这种对称的地方往往可以断句。

另外,理解文言文的语法结构也是关键。

要清楚主语、谓语、宾语的构成和位置关系。

比如“沛公军霸上”,“沛公”是主语,“军”是谓语,“霸上”是宾语,根据语法结构就能准确断句。

除了以上这些技巧,还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句式。

比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为……所……”“见……于……”等,在这些句式的标志性词语处断句,能提高断句的准确性。

在实际断句过程中,我们可以先把文章通读一遍,大致了解其内容和主题。

然后,按照上述的技巧逐句进行分析断句。

断完之后,再仔细检查一遍,看看断句后的句子是否通顺、合理,是否符合文言文的语法和表达习惯。

《高中文言文必考知识》 文言文的断句与翻译

《高中文言文必考知识》 文言文的断句与翻译
相 同 词 语 紧 相 连 ,一 般 中 间 要 点 断 。
题 目 做 完 回 头 看 ,根 据 要 求 细 检 验 。
打 牢 基 础 看 课 本 ,培 养 语 感 读 经 典 。
操 千 曲 ,观 千 剑 ,断 句 也 要 常 实 践 。
1.文段有长也有短,熟 读 精 思 是 关 键。 内 容 大 意 全 理 解,
美谈。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 表 示 语 法 关 系 和 语 气,往 往 是 明 辨
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 中 熟 悉 各 类 常 见 虚 词 的 用 法,尤 其
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
1)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 前 面 可 断
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 叹 词,如 “嗟 夫、嗟 乎、呜 呼”等,前 后
文言文习惯上较 为 固 定 的 词 组,不 要 把 它 们 拆 散,可 以 减 少 断 句
失误。
6.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 是 凭 着 模 糊 的 语 感 去 断 句。 我 们 可
以利用语法知识,对 文 言 文 的 句 子 进 行 语 法 分 析,根 据 语 法 分 析
确定该如何断句。文章中有些 词 语 是 属 上 还 是 属 下,有 时 难 以 断
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
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 主 语 和 宾 语 一 般 由 名 词 或 代 词 充
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 谓 语 又 是 构 成 句 子 的 核 心,我 们
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 位 置 及 和 前 后 词 语 关 系,进 行 推 断,
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天子三朝/诸侯 三 朝/天 子 外 朝 在 皋 门 之 外/诸 侯 外 朝 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中,有一些明显的对话、引 文标志,如:“曰” “言”“云”“道”“说”等。根据这 些标志,很容易找到一些断句的地方。
不过,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对话 中又有对话的情况,二是文中省略说话 人和“曰”字的情况。
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的名 词,特别是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事名、 物名、官名、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 植物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 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 行断句。
参考译文
韩康伯几岁时,家境非常贫苦,到了严冬的 时候,只有一件短袄,他的母亲殷夫人亲自为他 做短袄,(做时)叫康伯拿来熨斗取暖。母亲对 康伯说:“暂时(暂且)穿上短袄,过一些日子 (过一阵)给你做夹裤。”康伯说:“这(短袄) 已经够了,不需要夹裤了。” 母亲问他原因,他 回答说:“火在熨斗里面,熨斗的柄也就热了, 现在已经穿上短袄,下半身也应当是暖和的,所 以不需要(再做夹裤)了。”他母亲听了感到非 常惊奇,知道他将来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奈……何——把……怎么办? 如……何——对……怎么办? 不亦……乎——不也是……吗? 其…乎(邪)岂…哉(乎)独…耶(哉)
——难道…吗? 其……之谓也——大概说的就是……吧 何以……为 ——为什么要……呢? 非……欤——(难道)不是……吗? 无乃……乎(欤)——恐怕……吧 得无……乎——恐怕(莫非,该不会)……吧 孰与 与…孰——跟…比较,哪一个… ……庶几……欤?————…或许(大概)…吧?
比如:中郎将、屯骑校尉、郎中、工部 员外郎、谏议大夫、御史大夫、兵部侍郎、 秘书郎、太守、刺史、长史、黜陟使、枢密 使、节度使、右仆射、史馆修撰、黄门郎、 国子祭酒、文学掾。
常在句首的时间词,顷之 向 之 末几 已而 须臾 既而 俄 而 俄顷 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1、句首虚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 斯、今、盍、嗟夫、是以、是故等常用于一句话 的开头,前面一般要断开;
参考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 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 多李子,压断了枝条。那些小朋友都 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 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 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
(后来韩康伯成为于 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 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 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 乎人之求之与
(《论语》)
【参考答案】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求之与(欤),抑(还是,抑或)与之与?”子贡曰: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
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语句的整齐对称, 行文中经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 并常常运用对偶、排比、顶真、互文等 修辞方法。利用这个特点我们可以方便 快捷地进行文言断句。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 乐必崩。 (对偶,顶真)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互文)
一、通读文段,理解文意是关键。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野芳发而幽香 黑质而白章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岂非士之愿与? 与人相比,远矣!
判断句式:…者…也,此则…,此诚…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之有、安…哉 (也)、孰与…乎、岂…哉(耶,乎)、独…哉、 非…欤、宁…乎、其…乎 被动句式:为…、为…所…、受…于…、 见…于 其他固定句式:如…何,奈…何,若…何, 得无…乎?无乃…乎?况…乎?与其…孰若…, 与(与其)……宁,何其…也,直…耳!特…耳! 惟…耳!奚以……为?何以……为?其…其…, 何其……,一何……,……庶几……欤?
2、句尾虚词:也、兮、矣、焉、耳等经常用于 陈述句末尾;与(欤)、邪(耶)、乎等常用于 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 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3、句中虚词: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 句中,这些词前后一般不断句。
焉避其难? 心不在焉 又何戚焉? 盘盘焉,囷囷焉
所欲有甚于生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其诸(语气词,大概,或者)异乎人之求之与?”
【参考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知道这 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 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 才得到这样的资格,夫子求得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 法不同吧?”
2.顾荣施炙 12处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 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 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 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 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 所 以 乃 受 炙 人 也。


一、对话标志断句法
断 句
二、重要名词断句法
步 骤
二、巧用方法, 先易后难。
三、重要虚词断句法

四、特殊句式断句法


五、修辞方式断句法
三、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 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 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 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 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 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 然。
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
儿云已足不需复裈也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
而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
为国器。
——《世说新语》
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 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 “且著襦,寻作复裈。”儿云:“已足,不需 复裈也。” 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 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 母 甚异之,知为国器。 复裈kūn 夹裤
惟……耳!——只是……罢了! 直(特)……耳! ——只不过…罢了! 所以——用来……的、……的方法、 ……的 原因 以……故 ——因为……的缘故 然而——这样却 (既然)这样,那么 谓……曰…… ——对……说,告诉……说; 把……叫做…… 何其……也——多么……啊 一何…… ——多么……啊 其……其……——是……还是…… 与(与其)……宁—与其…宁可(不如) 非(不)……则……——不是……就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