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外历史上的三农问题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中外历史上的三农问题
【复习目标】(明白考点,有的放矢)
1、掌握史实,夯实基础:了解和熟悉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基本史实,以扎实打好这方面的基础。
2、比较分析,提高能力,从背景、目的、内容、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全面归纳中外史上的三农举措。
3、关注时政,瞄准目标:理解当今关注民生的重大举措,掌握这些举措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现实意义。
【知识回顾】(知道差距,明确方向)
1、三农问题就是、、问题。
2、土地问题历来是农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世界各国在不同时期对土地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俄国1861年改革:
②美国南北战争:
③日本明治维新:
④辛亥革命中:
⑤罗斯福新政中:
⑥斯大林社会主义探索中:
⑦新中国成立后:
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考点归纳】(知识整合,自如应对)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资产阶级革命派:“三民主义”中的;
孙中山采用“”的办法解决土地问题。
二、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在各历史时期的土地(农村)政策:
1、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政府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运动,建立,走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制转化为制,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依据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即“、力争上游、地建设社会主义”),由此发动了和,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60年中央开始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加强农业生产。
3、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建设上来,实行的伟大决策;在农村,实行,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4、党和政府调整农村政策的原因和启示
(1)原因:①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②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出发。
(2)启示: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
6、针对我国当前解决“三农”问题,提出几点解决建议。
建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7、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当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减轻农民负担;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工业支持农业;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保障机制等。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增加农民收入;移风易俗,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农村教育和医疗,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依法行政;民主管理;保护农村耕地,注重环保等。
三、世界史农业问题
1、俄国
1861年改革时废除了,农奴获得解放并,但必须。
因此它的实质是对农民的掠夺,但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劳动力。
2、美国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满足了人民对于西部土地的需要,有利于美国的西部开发,也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
1933年罗斯福新政对农业的调整,主要是让农民,由政府补偿。
3、日本
1868年明治维新时,规定允许,承认。
4、苏联(苏俄)
十月革命时期,苏俄颁布《》,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展农业集体化,引导农民参加。
5、农村生产关系调整应遵循的原则:
①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
②要从农村经济出发,实事求是
③要注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维护农民的利益
④经济政策的制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知识升华】(举一反三,总结规律)
1、归纳: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变革:
2、归纳:中国进行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和影响:(标明所在课本和页数)
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4、如何看待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与现实相比,你得到怎么样启示?
这些失误后来成为我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教训,成为中共领导中国人民继续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财富。
启示: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要立足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坚持实事求是,一
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5、建国后经济建设取得成就及挫折的原因及认识:
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根本原因是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在新的社会制度下得到发挥。
党的领导干部及群众能及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失误。
建国以来经济工作失误的原因:对国情认识不清,经济建设缺乏经验且急于求成;理论根源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否定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违背了实事求是原则;没有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
经验教训: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来;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成功;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实事求是,注意综合平衡,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改善人民生活;既要反右,又要防“左”,主要是防“左”。
【中考链接】(提前演练,决胜中考)
1、新中国成之后,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其中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有:
①土地改革②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提高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采取的正确措施有
①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该改革法》②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当年分田作主人,今岁分田奔小康。
”对联中的两次“分田”分别指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
4、材料题
材料一:我国农村长期实行的是集中管理,集中劳动,统一分配……。
在所有制上表现为“一大二公”;在经营方式上是“单打一”、“瞎指挥”;在分配方式上是“大锅饭”。
——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二: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农民歌谣
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我国农村开始实行的制度。
(2)材料二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我国农村实行的。
(3)联系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对我国农村产生的不同影响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间题。
(10 分)
材料一
材料二歌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
-一北师大版《历史》
(1)材料一反映我国哪一时期的历史现象?导致怎样的后果?
(2)据材料二,指出歌谣赞扬了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制度?
(3)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请你概括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写出两项即可)
(4)结合所学知识及身边的变化,就政府应如何制定农业政策谈谈你的感想。
参考答案
中考连接:
4、(1)人民公社(2分)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3)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破坏(2分)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乡镇企业发展迅速(2分)
5、(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或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或20 世纪五六十年代)。
(2 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或”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2 分)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 分)(如果回答:分田包产到户或包产到户,可给1 分)
(3)国家政策的导向(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政策和改革开放的政策);农民积极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耕地面积等,(回答出两点即可得4 分)
(4)感想:制定任何政策一定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实事求是,符合国情,只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分)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