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一回剖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8/2018
• 小说产生的清朝乾隆年间,正是中国的历史上最后一个皇朝由盛 至衰的转折时期,一些旧式的经济基础已随时代的潮流,吸收了 其它国家的思想,改变成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作者已在“太平盛 世”的表象后,看出了社会制度将有所改变。他不满现实,而想 “补天”,挽回已颓败的大势,可是,他又看到当时社会的“天” 已那么破残,根本无法修补了,所以有枉生世间的悲叹。这也正 是《红楼梦》中经常流露的虚无悲观的思想。 • 但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坚持了他所说的“追踪蹑迹,不敢 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者”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这样,势必如恩格斯所说:“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 治偏见,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从而把他们描 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致玛· 哈克奈斯》)这就使我 们从曹雪芹所叙的“身前身后事”,亦即小说中所真实描绘的典 型的封建大家庭的衰亡过程,看出了整个封建阶级必然“一败涂 地”的无可挽回的历史命运。
10/18/2018
自题一绝
• • • •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说明] 在小说的缘起中,作者假托这部份的底稿是空空道人从石头 上抄来的后经“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 成目录,分出章回,题名为《金陵十二钗》”,并题了这首 绝句。所以这首诗是小说中作者以自己身份来写的唯一的一 首诗。
10/18/2018
• 褴褛如同乞丐的跛足疯道人所唱的歌,自然一点点文绉绉的 语言都不能用,它只能是最通俗、最浅显,任何平民百姓、 妇女儿童都能一听就懂的话,而歌又要对人世间普遍存在的 种种愿望与现实的矛盾现象作概括,还要包含某种深刻的人 生和宗教哲理,这样的歌实在是最难写的。后四十回续书中 也摹拟了几首民谣俚曲,一比较,就发现根本不可与此同日 而语。这也见出多才多艺的曹雪芹在摹写多种复杂生活现象 上的绝大本领是难以超越的。
10/18/2018
• “荒唐言”不限于说小说有石头“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荒 唐的缘起,也不仅仅指小说中有“太虚幻境”、“风月宝鉴” 之类荒唐的情节。作者将广泛搜罗所得的见闻,结合自身的 经历体验,运用大胆的艺术想象,创造了贾宝玉以及一大批 非按某一真人为对象摹写的闺阁女子形象,虚构成一个以大 观园女儿国为中心的故事,以及小说表面上把悲剧命运说成 是情根夙孽、偿还冤债等等,也都带有“假语存焉”(脂砚 斋错听成“假语村言”,先写入“凡例”,后移作回前评, 又被传抄者混为正文,遂讹传至今)的性质,也就是所谓 “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是说其中包含着种种血泪辛 酸的现实生活和感受。“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在这 里,作者诉说的是他难以直言而又深怕不能被理解的衷曲。
10/18/2018
• 这里的“甄士隐”,和“贾雨村”,又是“真士隐”和 “假儒存”的谐音。意思大概是说,真正的君子才士,只 能隐居起来。而能够呼风唤雨的只能是贾雨村这样的“假 儒”,这样的贪官污吏。这就揭示了那个专制时代的腐败 和黑暗。 • 另外,“葫芦庙”名,也非作者顺手取来或真有其庙, 作者大约是取了“看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的意思,用意 在于:一是调侃贾雨村——看你“卖出什么药”出来;一 是自我调侃——看你这部书“卖的什么药”。
•
10/18/2018
一、回目喻意
•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是说贾雨村在穷困潦倒 的时候,竟有闺中女子看上他,赏识他,他非常 感动,也动了情心。“贾雨村”,是“假语存” 的谐音,或“假语村言”、“村中假语”,意指 《红楼梦》这部书隐去了真事,故事是虚构的, 说的话也是“村中假语”。“风尘怀闺秀”,不 仅仅是说贾雨村想着娇杏,大约也有暗喻作者自 己在风尘碌碌之时,怀念曾经爱过自己的闺秀和 自己曾经刻骨铭心爱过的人,无以为报,就想用 小说为她们作传。 •
Fra Baidu bibliotek
10/18/2018
• 二、甄士隐的出家。 • 甄士隐住在姑苏城仁清巷的“葫芦庙”旁,是一乡宦 之家,养三岁女儿叫英莲。一天,他“于书房闲坐, 手倦抛书,伏几盹睡”,梦中见一僧一道携着一块美 玉去投胎,士隐看那块美玉上镌有“通灵宝玉”四字。 梦被霹雳惊醒后,抱着女儿英莲去玩,便遇到了癞头 和尚和跛足道人,因这僧道要英莲不给,那癞头和尚 就念了四句谶语式的诗。不久,女儿失踪,家遭火灾, 悲观厌世的甄士隐就跟跛足道人出了家; • 三、贾雨村做官。 • 穷困潦倒的儒生贾雨村,住在甄士隐家隔壁的“葫芦 庙内”,因常于甄家串门,被甄家丫头娇杏看了几眼, 便大动情心。后来由于甄士隐的资助,贾雨村中举而 做官。
10/18/2018
三、总括
• 《红楼梦》第二回开首脂批有“未写荣府正人, 先写外戚,是由远及近,由小至大也。”那么, 我们从这“由远及近,由小至大”中,就可知道 写甄士隐家的破败就喻示了贾家的破败,甄家是 贾家的缩影;写甄士隐就是写贾宝玉,甄士隐的 生活道路就是贾宝玉的生活道路,甄士隐就是贾 宝玉的缩影。因此,《红楼梦》所要反映的不仅 仅是一家一户的破败和一个人的命运,而是整个 社会的破败和许许多多人的命运,这是全书之纲 要。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作者要将“真事隐 去”,而用“假语村言”了。
10/18/2018
• 三桩事情: • 第一、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来历
•
贾宝玉是顽石下凡,是“无材补天”被女娲抛弃在青埂峰下, 游荡到警幻仙子处,在赤霞宫做了神瑛侍者,后因思慕凡间被一 僧一道携去投胎做了人。他在赤霞宫的时候“常在西方灵河岸上 行走,看见那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棵绛珠仙草,十分娇娜可爱, 遂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 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仅仅修成女体,终 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这三生石畔 的绛珠仙草就是林黛玉。绛珠仙草因神瑛侍者下凡,为了报达灌 溉之恩,她便也跟着下凡来到了人间。 • 按:正因为有这段姻缘,在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 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 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 至于“还泪”之说,正与节选部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 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
10/18/2018
说明
• 甄士隐家破人亡,暮年贫病交迫,光景难熬。一日上街散 心,遇一跛足疯道人口念此歌,士隐听了问道:“你满口 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那道 人笑道:“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 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 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
10/18/2018
好了歌
• • • • • • • •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10/18/2018
石上偈
• • • •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说明] 作者虚构空空道人见青埂峰下有一块顽石,上面叙着它被携 入红尘后的经历见闻,后面又有一偈,就是这首七言绝句。 偈(ji记),佛经中的唱词,也泛指佛家的诗歌。本是音译佛教 梵语“偈陀”的略称,意译是“颂”。
10/18/2018
太虚幻境对联
•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 [说明] • 甄士隐炎夏伏几盹睡,梦见一僧一道携“通灵宝玉”下凡, 上前搭话,请 一见此玉,不及细看,被僧夺回,说是已到幻 境。于是看到一座大石牌坊,上有“太虚幻境”四个字,两 边就是这副对联。
10/18/2018
• 甄士隐梦中所见的这副对联,在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 虚境”时也同样看到。两次重出是着意强调,同时也借 此点出甄的遭遇和归宿是贾的一生道路的缩影。 • 作者用高度概括的哲理诗的语言,提醒大家读本书要辨 清什么是真的、有的,什么是假的、无的,才不至于惑 于假象而迷失真意。但是历来的所谓红学 家们多在辨 别真假有无上走入了歧途,主观臆断,穿凿附会。 • 小说中借“假语”、“荒唐言”将政治背景的“真事隐 去”,用意是为了避免文字之祸。如说曾“接驾四次” 的江南甄家也与贾府一样,有一个容貌、性情相同的宝 玉,后来甄家也象贾府一样被抄了家,这些都是作者故 意以甄乱贾,以假作真。
10/18/2018
• 后来在第五回,作者不明写秦可卿诱惑宝玉,而假借 宝王做梦等等,也与这副对联所暗示的相契。如果从 文艺作品反映现实这一特点说,弄清“真”与“假”、 “有”与“无”的相属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对此, 鲁迅曾有深刻的论述:“只要知道作品大抵是作者借 别人以叙自己,或以自己推测别人的东西,便不至于 感到幻灭。即使有时不合事实,然而还是真实。其真 实,正与用第三人称时或误用第一人称时毫无不同。 倘有读者只执滞于体裁,只求没有破绽,那就以看新 闻记事为宜,对于文艺,活该幻灭。而其幻灭也不足 惜,因为这不是真的幻灭,正如查不出大观园的遗迹 而不满于《红楼梦》者相同……”“我宁看《红楼 梦》,却不愿看新出的《林黛玉日记》,它一页能够 使我不舒服小半天。……幻灭以来,多不在假中见真, 而在真中见假。”(《三闲集·怎么写》)
10/18/2018
10/18/2018
《好了歌》注
• 《好了歌注》中所说的种种荣枯悲欢,是有小说的具体情节为 依据的。如歌的开头就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败亡结局 作了预示,还有一边送丧一边寻欢之类的丑事,书中也屡有不 鲜。但要句句落实某人某事是困难的,因为有些话似乎带有普 遍性。脂浓粉香一变而为两鬓如霜便是自然规律,它可能是对 大观园中一些女儿的概括描写。倘说白首孀居,则有指宝钗、 湘云的可能。此外,小说八十回以后的原稿已佚,所以也难对 其所指下确切的断语。
《红楼梦》第一回
导读
10/18/2018
一、回目喻意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是说甄士隐那天白日做梦时看见并认识了通灵宝 玉,这就是贾宝玉生时嘴里含的那块玉,生后一直挂在脖子上。“甄士隐” 是“真事隐”的谐音。“作者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 而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也有以“真事” 做“引子”,又把真事隐去虚构故事、说些“假话”的意思。通灵,有英译 本作“精神之爱”,妙。 • 按: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 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 在“女祸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 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 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 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 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
10/18/2018
二、第一回 内容提要
• • • • • • • • • 全回可综合为七大段交待了三桩事情。 七大段内容: 一、作者的意向和书的要旨; 二、顽石遇见了僧道; 三、甄士隐白日做梦; 四、甄士隐忽遇僧道; 五、贾雨村看见婢女和赴京赶考; 六、甄士隐家遭火灾,失英莲; 七、甄士隐出家。
10/18/2018
• 这是作者依托神话表明《石头记》创作缘由的一首 序诗。他在小说的楔子中虚构了此书抄自石上所刻 的故事,其原作者便是幻化为通灵宝玉、让神瑛侍 者(贾宝玉的前身)“夹带”着它一起下凡、经历 过一番梦幻的补天石,而曹雪芹自己只不过是“披 阅增删”者。但这一点已被为此书加评、誊清的脂 砚斋揭穿,说“作者之笔狡猾之甚”,作者其实就 是曹雪芹自己。 • 诗中借顽石说自已不能匡世济时,被弃置世间,半 生潦倒,一事无成,只好转而著书,把自己对现实 的观察和感受写成小说《红楼梦》。所谓“无才”, 貌似自惭,实则自负,是作者的愤激之言,是一种 “缚将奇士作诗人”的感慨;以顽石为喻,表现自 己不肯随同流俗的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