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小学语文各课教学目标论文段雨婷
“小学语文低段语用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低段语用教学”案例作者:陈飞玲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年第1期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前海学校小学部陈飞玲一、背景介绍“语用教学”即强化语言运用的教学,也就是要关注言语形式,并在阅读教学中强化语言的功能。
为此,“语用教学”既要“学习语言表达方法和技巧”也要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练习和实践。
语文课程的课程目标是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学生生理、心理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因此,语用教学也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本案例主要阐释的是本人对低段语用教学的实践和理解,不当之处,请多指教。
二、案例描述案例一:人教版第三册20《红领巾真好》清晨,林中谁最快乐?是可爱的小鸟,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会儿唱歌,一会儿梳理蓬松的羽毛。
清晨,林中谁最活跃?是机灵的小鸟,扑棱棱,飞来飞去,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是“红领巾”来放鸟巢。
崭新的木牌上写着:“请爱护小鸟!”小鸟在枝头高唱:“红领巾”真好!在这篇课文中老师适时地用形声字的规律如学习“叽喳”形声字时,迁移学习其他形声字“呱、叽、喵”等字的学习和积累,并学会使用动物的叫声词。
如教师引导:老鼠老鼠叽叽叽叽;小猫小猫喵喵喵等。
同时教师在理解的基础上教会了孩子写字,如书写“领”“跃”另外,在这篇课文中。
教师还利用汉字的演变图形引导孩子去识字、认字,并学会运用。
如“牌”字从甲骨文的动画中可知“牌”是指薄薄的片状物。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组词,在阅读中积累的词汇,也学会了运用,通过这个案例,我觉得低段的语用教学目标如下:1.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浅谈语文教学目标的叙写(共5篇)
,浅谈语文教学目标的叙写(共5篇)第一篇:,浅谈语文教学目标的叙写浅谈语文教学目标的叙写摘要: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对语文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本文笔者从当前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手,重点探讨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目的是为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提供指导和借鉴,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键字:语文教学;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目标设计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目标对整个语文教学起着制约和指导作用,并且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也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
但是在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违背了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导致了语文教学的随意性,不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语文教学目标制定的问题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目的的制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语文教学目标不合理和制定方法不科学的方法,严重的阻碍了语文教学之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混淆课程目标是学生应达到的水平,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一个总体的指导思想,而教学目标是在一节课或者是几节课中学生要达到的要求。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欣赏能力的培养是课程目标,而对于在对句子的理解中,得出哪些是优美的,美在什么地方是教学目标。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把握不明确,出现混淆的现象,导致了执行力度不强。
比如,在《我的老师》中,部分教师将培养学生热爱和尊敬教师等良好品德作为教学目标,但是过于笼统,不利于目标的执行和实现。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随意孤立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把重心放在教学环节中,在接触到教材以后,便机进行备课,这样就导致了教学目标的随意性,不利于对语文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
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目标与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目标与策略探究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的目标和策略两方面进行探究,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这一能力又是整个学科教学的基础和核心。
在中段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分析的能力。
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阅读材料,如散文、诗歌、寓言、故事等,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各种文字和语境知识,提升对文本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也可以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拓展知识面,提升阅读兴趣,增强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阅读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中段阅读教学需要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内在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富有情感和深意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其中的情感和意蕴,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会,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也可以通过诗歌朗诵、文学赏析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文学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对文学的情感共鸣和深入思考。
阅读理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而语言表达则是其延伸和拓展。
在中段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表演、创作等形式,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也可以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思考和创作,培养学生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手法。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与有效途径_通用版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与有效途径通用版实施素质教育离不开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必须有机地渗透素质教育。
换句话,语文教学必须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何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根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1 语文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着重应该解决的问题语文学科教学位其自身的特点,一般应解决四个问题:一是结合语文学科思想性教学,促进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转变。
二是结合语文学科的课文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结合语文学科的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是对照课文中的英模形象,树立自己奋斗、追求的目标。
2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首先,语文学科既是工具学科,又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活教材。
工具性特征,表现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依赖于语文学科的学习。
试想,不会拼音,又不会释字义,怎么能读懂文章呢?但是,说语文学科是一部活教材,一点也不过分。
语文学科多数篇目,都是写人叙事。
凡这类文章,作者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去着力于刻画塑造人物形象。
由于语言生动形象,描写细腻,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栩栩如生,读后,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其感染、教育作用是潜移默化易人们所接受。
《司马光》中的司马光的机灵、果断的性格,人们只要读了“……”一段文字,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人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其次,语文教学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也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
小学语文中的《铁棒磨成针》、《种子的力》等课文,既向学生传授了科普知识,又揭示了一个真理:《铁棒磨成针》告诉人们,要做成功一件事,不在于能力的大小,而在于持之以恒,不断拼搏、进取。
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目标设计
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目标设计一、引言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目标设计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性、目标设计原则以及目标设计的具体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语文教师正确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二、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语文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推动学生的学习进程。
具体来说,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指导教师教学行为: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组织,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2. 促进学生学习动力:学生在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后,会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 评价学生学习效果:通过教学目标可以明确评价标准,帮助教师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三、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原则在制定语文教学目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以确保目标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1. 具体明确:教学目标应该具体明确,避免使用模糊、抽象的词语。
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师生共同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2. 阶段性分解: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将整体目标分解为具体的阶段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解和安排。
3. 纵横贯通:教学目标间应该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衔接性,前后目标应该呈现出一定的递进和扩展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4.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语文教学目标设计方法在进行语文教学目标设计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 分析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梳理,明确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2. 确定学生需求: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确定他们当前的学习需求和提高空间。
3. 设计目标层级:将教学目标从整体上分解为不同层级的子目标,使学生逐步达到整体目标。
4. 制定具体任务:根据不同层级的目标,制定相应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任务,确保学生能够达到相应的目标要求。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插上美丽的翅膀》论文
让小学语文课堂插上美丽的翅膀【摘要】本文从“创设精巧的情境导入”、“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重视朗读环节”几方面阐明教师应发挥好主导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中兴致勃勃地作学习的主人,掌握知识,学会做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精巧导入课堂提问重视朗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给我们语文教师指明了方向,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兴致勃勃地作学习的主人,掌握知识,学会做人,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
一、创设精巧的情境导入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正是一堂课的开头。
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如炎炎夏日里的丝丝凉风,沁人心脾,带人进入佳境。
我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时,首先从单元教学主题(了解异国他乡的民风民俗)入手进行导入。
先让孩子们了解在我们的邻国尼泊尔有这样一个习俗:点头不算,摇头算。
摇头表示赞同,而点头则表示反对。
紧接着我问问题,让学生以尼泊尔的方式作答。
果然,孩子们个个容光焕发,精神抖擞,小心翼翼地听着每一个问题,做着相应的动作。
借着孩子们的兴趣,我顺势导入新课的学习,领他们去了解德国人养花的习俗。
带着对新知识的渴望,对异域风情了解的欲望,他们兴致勃勃地学习了新课。
显然,有效的情境导入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是作用。
二、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殿堂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需要用“提问”这把钥匙为学生开启智慧的宝库。
可见,提问的重要性。
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出有效的课堂提问呢?教师首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学生,根据个体差异提问。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了解学生的生长环境,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秋天的雨段落教案设计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秋天的美好。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能够仿照课文句子,进行创意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知课文的语言美。
(3)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体会课文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表达自我。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3)通过课文学习,体会秋天的美好,培养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想象、联想等方法的运用,体会课文情感。
(3)创意写作,表达个人情感。
1. 导入新课:(1)展示秋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秋天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秋天的认识和感受。
(3)教师总结,引出本课课题《秋天的雨》。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合作学习,交流生字词学习心得。
(3)教师辅导,讲解生字词,巩固学习成果。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感知课文语言美。
(3)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体会课文情感。
4. 实践环节:(1)学生进行创意写作,仿照课文句子表达个人情感。
(2)学生分享作品,教师点评指导。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强调秋天特点、生字词学习和课文情感体会。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家长协助孩子观察生活中的秋天景象,让孩子用语言表达出来。
3. 完成创意写作,描绘自己心目中的秋天。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对生字词的掌握和创意写作的表达。
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叶婷
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叶婷发布时间:2021-09-14T01:35:18.536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7期作者:叶婷[导读] 小学语文课程是小学时期一门非常基础的科目,对小学生来说具有尤为关键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课堂授课过程中,构建出高效的课堂更是十分重要。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希望小学 436060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是小学时期一门非常基础的科目,对小学生来说具有尤为关键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课堂授课过程中,构建出高效的课堂更是十分重要。
并且,怎样营造出活跃放松的教学氛围,增强小学语文课堂授课效果与品质,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授课能力的提升有着尤为关键的促进作用。
基于此,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广大小学语文老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也能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语文是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课程。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全新教学理念的冲击下,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得到了提升。
新课标指出了语文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
在新理念的引导下,教师要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形式与方法中加入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前出现的问题(一)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仍然会把学生的考试成绩放在首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在课堂上,教师更愿意围绕着教材,开展更加理性化的教学。
但是,对于语文课程来说,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本就具备着较高的感性,对文章的分析不应单纯依靠自己的理性,还要考虑到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态,这样才能正确理解文章的真正含义。
另外,过于理性的教学也会导致整个语文课堂都会缺乏趣味性,对于学生而言,只有自己切实感兴趣的内容,学生才会下心思去学习。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设置和任务分析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设置和任务分析【摘要】教学目标设置和任务分析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两个十分重要的指标。
本文试着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对传统教学目标设置与陈述中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结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老师的《有这样一个小村庄》课堂实录就如何科学构建教学目标以及进行任务分析加以剖析。
结合实例说明一个好的教学目标的设置必须明确陈述学习的主体对象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学目标的设置应该符合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原理,体现层次性;教学目标的设置必须是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的。
进而说明教学目标只是规定了一定的教学活动完成之后,学生在这节课中应习得的终点(相对)能力,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还要对教学目标中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及层次进行分析,为学习顺序的安排和教学条件的创设提供心理学依据,这项工作就是任务分析。
【关键词】现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置;任务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置和任务分析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两个十分重要的指标。
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对如何科学构建教学目标以及进行任务分析作了翔实的实证研究,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然而从语文教学的现状看,现代科学的教学目标设计与任务分析理论并未真正走进语文教学,并未真正为广大语文教师所了解、掌握,尤其是学习的任务分析,熟悉的教师更少,由此造成教学的随意和盲目。
这可能是语文教学质量长期上不去的深层次学术根源之一。
本文主要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老师的《有这样一个小村庄》课堂实录为例,对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与任务分析技术作一个粗浅的探索。
一、教学目标的设置与陈述现代教学理论对教学目标作了科学的界定:教学目标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预期的结果或所要达到的标准。
它具有导教、导学、导检测的功能。
如果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一个好的教学目标设计,就是一堂好课的开端。
有了好的目标,教师教什么才心中有数,怎样教才心中有路。
可见,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中高年级词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中高年级词语教学的有效策略古潭乡中心小学:周燕妮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段目标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词语教学与画面想象、情景创设、生活实际、查字典、概括文章内容、、指导朗读相结合起来。
正文:在中年级段,很多老师认为识字、学词是低年级的事,跟中年级的教学关系不大,词语的学习只是为学生的顺利阅读扫除障碍,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掌握,不必占用课堂宝贵的时间。
认为中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较低年级的强些,作为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初步会借助工具书来理解词语意思了,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了,教师不需要“浓墨重彩”去做低年级教师的事情,,于是很多的教师在处理课后生字词时,无非就是读读抄抄,或自学了事,犹如蜻蜓点水,没有真正达到会读会写会用的目的.特别是公开课,对字词的教学更是微乎其微。
课堂上教师或者避过词语直奔课文内容,或者简单地让学生读一读,总以为字词教学是比较简单的。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对于学过的词语学生能讲出词语的意思,换一个词学生就拿不准了,在课堂上,学生只会念字典上的解释,但当要求把词意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表述出来时,欠准确.如何使学生把使用工具书形成学生理解词语的习惯?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了词语的本意,如何使他们在理解词语本意的基础上,联系语言环境及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如何使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想象画面,用语言描述画面?学生离开了工具书,还可以运用哪些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何多种方法并用来理解词语,本人就执教《搭石》这一课时的词语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尝试。
一、词语教学与画面想象相结合与情景创设相结合1、其实,我们平时在读词语的时候,是不是常常忽视了词语本身也带着很强的画面感、形象感、情感?当我们出示词语的时候,你读、我读、大家读,这些读词语的形式最终导致学生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当我们把这些词语转化成画面后,让学生想象词语所蕴含的意象,有了质感的画面,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不是更深入了吗?例如:在理解“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先让学生运用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画面的方法,体会“走石图”的美,你们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呢?(协调有序)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呢?(可联系上下文理解,从课文中找一些句子说明这个词的意思。
2024年语文课文秋天的雨教案设计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秋天的雨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适当的推理和想象。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秋天的美好,增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关注生态环境。
(3)学会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分析课文中秋天的雨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引导学生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适当的推理和想象。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秋天的氛围。
2. 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3. 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鉴赏教学法:分析课文中的美词佳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译文。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乐等素材。
3. 生字词卡片。
4. 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音乐等素材,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氛围。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秋天的印象和感受。
2. 朗读:(1)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2)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停顿、重音等朗读技巧。
3. 生字词学习:(1)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朗读并解释含义。
(2)举例说明生字词在课文中的运用,帮助学生理解。
4. 内容理解:(1)让学生简单概述课文内容,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秋天的雨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5. 文学鉴赏:(1)分析课文中的美词佳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目标与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目标与策略探究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中段阅读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文章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原则及制定关键点,并对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段阅读;目标策略引言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连接学生与文本信息的重要渠道。
语文教师应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开展语文阅读活动。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活动,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阅读感受,教师的分析无法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
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科学地设定阅读教学目标,合理地选择阅读教学策略,以此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体验到阅读学习的乐趣。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本身的特点随着小学语文教学业化程度的逐步提高,阅读教学在定位上已不再局限于“阅”之看、“读”之朗读,对阅读教学的要求自然也不能局限于简单地教会孩子读课文、写汉字。
抛开高大上的追求,我认为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最接地气的目标之一就是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以教材文本为范例,教给学生一些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知识以及表达的规律和方法,最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准确到位地处理语言文字,在此观念驱动下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学生才能真正习得一些货真价实的东西。
2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的实施目标与策略2.1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苏教版语文教材按照主题划分教学单元,以文本内容为主题。
一般涉及到以下的主题:大自然的美好、祖国风光、世界各地风情、人与动物、人间真情、观察与发现、热爱生活、名家经典、经典名著等,教材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更好地呈现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
通过主题单元编写的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而且一个单元除了相关主题的课文外,还有相关主题的练习训练甚至是习作训练,在同一个主题的阅读中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课程总目标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一二年级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由此可知,写话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写话刚入门,这是一个难点,学生一提到写话就感到头疼,无从下笔。
有的学生为了应付,随便写几行字,或从某些书上抄几句。
有的学生写的话咋一看还不错,书写工整且有一定篇幅,但只要仔细一看,问题就出来了,文不成句,前言不搭后语。
关于写话教学,我在教学中认真摸索,认为写话教学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这是重点;其次是重视阅读、说话,加强积累;再次是加强指导与训练。
具体措施如下:一、加强阅读,重视积累我要求学生坚持天天读书,读我们所学的语文书,同步作文,读适于学生读的课外书,如红领巾报、故事会、童话系列、优秀作文、连环画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在读的过程中积累好词佳句,专门准备一个收集好词佳句的笔记本,每周在班上进行一次交流,为写话打好基础。
二、重视说话训练除了课堂上进行说话训练外,利用活动课,朝会时间来对学生进行训练。
朝会时间除了教师必须讲的事情外,其余时间留给学生自己,说自己看课外书有何收获,说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生活趣事趣闻先小组交流,讲给同伴听,再推荐几个在班上讲。
对胆小的同学,先让他们在自己座位上讲,逐渐到讲台前面向大家讲。
学生在说话的时候,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努力寻找他们成功的地方,热情地帮助他们,鼓励他们。
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积极的氛围,使学生从不敢说---能说---乐说---会说,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都得到了锻炼,从而为写话打下基础。
基于语文要素背景下的段落教学设计例谈
基于语文要素背景下的段落教学设计例谈作者:杨梅乔美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2021年第06期摘要: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在第二学段主要以语文要素的形式对段落训练提出了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为教师的段落教学指明了方向。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依托语文要素,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以优化段落教学,促进要素落实,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段落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9-010X(2021)16-0013-03段落作为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不仅反映着文本语言的内容与形式,而且也涵盖了作者的行文逻辑与思维,是连接低段字、词、句训练和高段篇章训练的桥梁。
统编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集中安排了三个单元来促进学生的段落学习,在四年级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段落训练目标,但是在语文要素中也隐形出现了对学生段落训练的要求。
因此,在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教材文本出发,认真把握编者对学生段落训练的基本要求,引领学生进行扎实的段落训练,为学生构段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关注思维,从内隐走向显性在段落教学中,理清段落内容之间的层次关系或者顺序是段落教学的重点,这个过程包含着信息提取、逻辑分析、言语概括等多方面的能力,要想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就离不开学生思维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恰当问题的引领来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对段落的理解直观地呈现出来,化无形为有形,并以此来促进学生对段落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这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在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教学设计:1.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想这段话主要是围绕着哪句话进行描写的?2.你是从哪些方面看出海底世界的鱼非常好看的?围绕鱼的好看,作者是分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的?3.再读课文,把鱼的美与多的感觉读出来。
4.小结:这段话开头描写了鱼成群结队,非常好看,接下来又写了各种鱼的美丽,最后又以西沙群岛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作为结尾,这种围绕关键句子来描写的方法就是总分结构的方法。
2024年小学语文雨点儿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小学语文雨点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雨点儿》,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学会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把握课文中的情感变化,深入理解雨水对大自然和人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下雨的声音,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喜欢下雨吗?下雨的时候你们会做些什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
过渡到课文主题:“那么,雨点儿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雨点儿》这篇课文。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出不懂的词句,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鼓励学生借助字典或小组讨论,解决阅读中遇到的生字新词问题。
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雨点儿从哪里来?它们去了哪里?对大自然有什么作用?”合作学习分小组进行讨论,每组探讨一个子问题,如“雨点的形成”、“雨点对植物的作用”等。
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共同寻找答案,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帮助。
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探究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没有雨水,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探究雨水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绘画、写作、表演等形式,展示自己对雨水重要性的理解。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强调雨水对大自然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以及雨水对大自然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下雨时的景象,写一篇关于雨的日记或画作。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情境导入、问题探究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浅谈小学低年级课堂练习的设计原则
浅谈小学低年级课堂练习的设计原则
文术婷
【期刊名称】《小学科学(教师版)》
【年(卷),期】2016(000)004
【摘要】课堂练习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践环节。
精心地设计课堂练习,科学地选择课堂练习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注意从目的性、代表性、层次性、趣味性、实践性、
【总页数】1页(P108)
【作者】文术婷
【作者单位】赣州市红旗二校江西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练习的处理
2.高中英语课堂练习的功能与设计原则分析
3.浅谈现代文阅读教学课堂练习设计原则:“训练式”教学法再探
4.略论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原则
5.略论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原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如何设计小学语文各课教学目标
摘要: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互动目标。
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分解、细化了的一小部分。
当完成和落实了每一个课堂小教学目标的同时,课程需要关注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
课堂教学目标在45分钟之内,是可以达到的。
不是理想目标那样的遥远,可望不可及。
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就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双基”。
那就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后来,又加上了一个学科情感。
这就教学目标中的三个方面:①知识。
②技能。
③情感。
关键词:课堂教学目标三个维度互动目标
教学目标:在“放下”中上升
我们知道,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是一篇课文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
今天要谈的例子是一次磨课时关于教学目标确定的经历,是《惊弓之鸟》的三次教学目标确定。
基于个人经验的教学目标(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并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联系具体的细节描写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读懂文中人物之间对话。
3.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真切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学会推理判断。
基于专家指导的教学目标(二)
1.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潜心读书,感受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感受推理的过程。
3.品读关键字词,引导掌握品词析句的方法。
基于教学实践的教学目标(三)
1.体会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进一步感受更羸善于观察、思考、推理的过程。
2.学习抓住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阅读。
细细分析三次的教学目标,不难看出第一次基于个人经验的教学目标是过于关注课文内容理解的教学目标,如“认读生字新词,并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这是知识目标,应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而“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文中更羸的推理过程。
再有理解更羸的话。
这仅仅关注的是对课文的
理解,目标的设定仅仅是在“教课文”,而不是在“教语文”。
何为“教课文”,还是“教语文”?吴忠豪教授认为:“教学时间主要花费在课文分段解读讨论上;课文上完,学生的主要收获是加深了些对课文故事情节或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而‘语文’能力方面似乎没有明显的长进。
这样的语文课可以认定是‘教课文’。
反之,如果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能够明确课文学习,能够明确地说出这堂课‘学会’了什么语文知识或语文学习方法,在听说读写能力方面接受了哪些训练,有哪些新的收获,这样的语文课大致可以认定教师是在‘教语文’。
”所以我们认为基于个人经验的教学目标制定是在“教课文”,离“教语文”目标甚远。
基于专家指导下的教学目标,有了明显的不同,第一条关注细节描写,感受更羸善于观察,从而理解其推理过程,第三条“品读关键字词,引导掌握品词析句的方法”,这还都是认知目标,缺少能力目标,一堂课学习完了学生对某一点的语文能力还难以形成。
第二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感悟爱的真谛”,有点重复,可以和第一条目标合并。
经过专家的再次指导和行动小组的商讨,最后我们确定了两条教学目标,就是上面的基于教学实践的教学目标(三),大家一致认为这两条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目标整合优化。
把抓住细节描写体会课文情感与学会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去阅读课文有机地结合
起来,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的智能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的整合,知识和技能目标的整合。
二是目标的表
达准确和明确。
毫无疑问,只有高度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一堂课一、两个目标足已,要一堂课一得或一课一得。
三是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可测量性。
“学习抓住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阅读”这条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生学习结果有明确的界定。
四是教学目标体现了发展性。
教学的关键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发展,应该说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抓住细节描写去阅读文章的语文能力已初步形成。
因而,一篇课文的内容很多,课时目标也不止一个,一项项目标列出来,往往平分秋色,没有重点,没有主次,目标与目标之间缺乏联系,工具性目标与人文性也常常油水分离,于是就出现目标多、花时多而效率低的情况。
为此,要分清主次,合理分配,整合重点目标。
因为面面俱到其实是面面不到,是“蜻蜓点水”,是“水过地皮湿”,要勇于放下。
因为暂时的放下,是为了长远的取得。
古语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气魄,当目标精了,重点准了,教学效率自然就高了。
所以,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理念上,建立在对学生学习需要的科学分析上,建立在对教材的准确把握上,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